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8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精选10篇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是一本由朱莉娅·埃克谢尔 / 昆廷·布莱克 / 安妮·范恩 / 艾瑞·卡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0元,页数:9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一):一些瑕漏,供参考

  因为本书定价奇高,原本也以为定位是“编辑/家长/绘本爱好者”的参考书,今天拿到手觉得完全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而随便翻了几分钟即看到不少疏忽之处,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而且大部分疏漏都是编辑/译者缺乏对童书的基本了解所造成的。

  *如果是绘本爱好者的话,还是慎重考虑购买吧。至于所谓的“绘本馆”“家庭必备用书,觉得还是算了。既然都是书单,踏实勤勉在这一领域耕耘的人拟的书单已经够多可参考了。

  几处大问题

  1.没有中文版本的参考与索引。后面的一些名著没有可以理解,但其实大部分的绘本市面上都有唯一的在售版本,是哪怕豆瓣一下都能得到的信息,编辑没有核查,也没有编排中文书目索引。

  2.看书名以为都是绘本,但实际上是按年龄编排的“儿童读物清单,选书的观点模糊,也没标明体例,大概到1/3的部分,6+儿童读物后就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3.译本干涩。看了下原文那长长的撰写名单,恐怕原文的水平便不高,只是机械内容概述和奖项照搬。翻译过后则更加味同嚼蜡

  (因为只是简单翻阅了一下,所以暂时只发现了这么几处。)

季兹的书国内引进的版本使用的译名大都是“艾兹拉·杰克·季兹”,包括这本上谊的《下雪天》,这里翻译成“济慈”就算了……在下文又译成了“济兹”。而且主题分类:家庭,科学自然???拿安徒生插画奖的是本书插画作者安野光雅,不是文字作者窗满雄。//经石虚清同学指正补充,首先作者的姓名是石田道雄,笔名窗道雄,而非窗满雄。他获得的是1994年的安徒生作家奖。安野光雅获得的是1984年的安徒生插画家奖。“嘉贝丽·文生”这个译名已经是广为人知,何况国内引进的《艾特熊与赛娜鼠》及她的其他作品都是译作“嘉贝丽·文生”,不知道“加布里埃尔·文森特”这样的译名是怎么出来的。//以及这个是针对原文,艾特熊为了抚慰他的养女??就这么定义成养女了?主题分类还写的是友谊呢哦!这个只是想举例说明一下,能把《野兽国》的故事讲得多么乏味。而且说“那里的生物人类、爬虫和人形爬虫”……译者编辑都没读过《野兽国》吧?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二):天哪,这本书还真是“分量十足”

  看见《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这本书的“真颜”的时候,说不吃惊是不可能的。若不是旁边还有其他人,一句发自内心底的惊呼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了:“天哪,这本书还真是‘分量十足’……”姑且不说它到底是一本书,单是书名——“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了,继而内心中又有那么一点点惶恐不安——“长大之前一定要看”“1001本”——如今自己当然早就长大了,但这1001本“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童书,到底看过几本了呢?!

  单纯比较数量,至今看过的书早就可以数以千计,但读书的目的却不在于积累数量,而是要完成一个量变到质变过程。首先要有一个阅读量,其次要有所要求地去阅读——这些要求,既包括单纯的看热闹,也包括带着问题去阅读,因为欣赏去阅读,有所质疑去阅读……必此种种。书的质量有高有低,阅读的热情激情却要始终如一,这样才有继续下去,而且是有质量地继续下去,才能为自己“高质量的生活添砖加瓦

  单就表面印象来说,如果说,“精装”“全彩印刷”这些修饰语还不足以说明这本书的分量的话,那么,“960页”“厚7厘米”“重4斤”这些客观性十足的数据,应该能够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了吧?!而“1001本童书”这个数据的背后,究竟还藏着多少更大更惊人秘密,却还需要更加仔细地去审查,然后再来验证这本书的“质量”到底如何——既要指它的2000克的质量,更要指它究竟是如何在童书作者与评论家之间、孩子与童书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既风范十足又绝对有用桥梁

  还是来“剖析”一下这1001本童书究竟都是哪些童书吧。应该说,何止1001本童书,这些年全世界与读者们见面的童书,即使只统计那些销量位居前列的童书,恐怕也不止1001本;更不用说还要在这么多的童书作品里精挑细选,选出有足够代表性典型作品了。作者们不一定都如雷贯耳,但把这一本本童书经过浓缩,选入《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其中的撰稿人,都具有专业水准,其中包括了30位国际大奖作家、6位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4位凯特·格林纳威奖获得者、6位惠特布莱德童书奖获得者,还有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卡内基奖、布克奖、卡夫卡奖、星云奖以及诸多超级畅销书作家。这些入选作家和作品的“质量”同样是毋庸置疑的——即使读者的口味再有多么的小众,也一定会毫无违和感地在《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一本又一本最爱。

  好书浩如烟海,每一本都读过,每一本都认真细致地读过,大体上来说,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需要有一些专业的人给做出一些前期工作。1001本童书,分布在这本有着960个页码的厚书里,每本童书所能占到的页码可想而知。所以,真的非常感谢这本书的作者,雀巢童书奖评委主席、惠特布莱德童书奖、布兰福·博斯奖评审,依列娜·法吉恩奖获得者朱莉娅·埃克谢尔的主持编选,以及来自世界各地三十余位杰出的作家与插画家的共同付出,方才成就了这本非同一般的童书汇编。正是他们精心的梳理与甄选,才在不到960页的篇幅里容下了1001本童书,包括了适宜阅读的年龄、文字作者、插图作者、作者国籍、生产、版本信息、荣誉奖项、内容主题、专业童书解读、相关作品推荐、原版插图、原版书名、中文版书名、英文版书名、原书引文等诸多要素。或许对于这本书来说,它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本童书汇编的范畴,而是成为一本非常有用的童书辞典——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家庭的阅读指南,它既是家长的助手,也会是孩子的好朋友

  虽然这本书很贴心地对阅读年龄进行了分类,但就童书的最本质特点来说,它的阅读年龄其实没必要分这么细致。不然,谁敢说,《把路让给小鸭子》这本分类阅读年龄为0~3岁的书,在成年人那儿不能够引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呢?而《帕尔瓦娜的旅程》(光明日报出版社的中译版本书名译作《帕瓦娜的旅程》)这本分类阅读年龄为12+的文字书,倘若改编为绘本的话,不能够引起幼儿园孩子的某种兴趣呢?!所以,不妨这样认为吧,撰稿人给出的阅读年龄,不过只是一种大概分类而已,只作为一种参考,并不需要和必要以绝对的眼光去看待。

  当然,说了这么多。对这本书价值的真正判断,还必须来自每一个读过它的读者——他们,才既是一个阅读者,又是一个评判者……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三):翻开1001本书的导读,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家长群里有个爸爸问一个问题:

  孩子在国际学校,中文太差了,如何提高?读了不少书了,但离课纲要求的数量还是有很大差距,该怎么办?

  做父母的人都知道,现在的课纲改了,中文阅读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说,以前小孩阅读不算是什么事儿,只要能写作文,都差距不大。但现在,中文阅读是一项基本要求。在三岁就开始外语的今天,中文教育缺失,成为了一个大麻烦

  又因此,现在人人都知道,要从小给孩子读绘本。每到网站打折,妈妈群里的妈妈们蜂拥而至,买到空仓。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买什么,怎么读,孩子如何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绘本和成年人的书一样,太多太多,也参差不齐,但价格昂贵很多,到底怎么选?能选的有性价比还能特别高效?是 每个妈妈都关注的问题。

  从我的孩子出生到现在,家里有近千本儿童绘本,但遗憾的是阅读的程度不是很理想。有的书很有名,但我却不知道这些故事到底要说什么。有的很牛的书孩子不喜欢看,还有的书父母也不太会读,搞不清楚这本书对孩子的真正意义和着眼点到底在哪。

  更麻烦的是,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用电脑手机,因此老二还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倒是老大每天睡前必须要读五六本书才肯睡。但也都是书柜里随便拿几本开始读。

  基于这几个问题,父母给孩子阅读绘本一直都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我参加了一个妈妈群,主题是上学之前读完1001本书。群主是个很重视教育的全职妈妈,她的女儿现在2岁,已经读完了200本书。每天都会在群里晒今天给女儿读了什么书,大家纷纷效仿。群主经常游历各国书店,全世界买书,也因此成为了大家的榜样意见领袖

  但对于大多数妈妈来讲,如果能有人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好的绘本都是哪些?应该给孩子读什么书?绘本里的经典书都有哪些?实在是一件完美事情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像一块大砖头重点是分级了0-12岁的应该读完的1001本书。更准确的来说,是一本阅读指南,告诉家长哪个年龄应该读哪本书,这本书的梗概和阅读点在哪里,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绘本导读。

  这本书里不仅有绘本推荐,还有儿童文学的内容。能够最大化的帮助迷茫的父母,高效的选书,避免金钱时间上的浪费。而作为成年人,也能够从中检索自己的童年。而翻开的时候,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这本书的内容,都是由名家推荐的。大多数成年人只熟悉成年人领域的名家,对儿童文学类依然是给空白,但不得不承认,童年的阅读带给人一生影响。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是让孩子一生都收益的事情。我现在还依稀记得少年时代翻烂了的几十本少年文艺,简直是我今天写作基础之基。前几天去报摊去问,发现这本书已经不上市了,淡淡的忧伤萦绕心头。

  好在现在有了这本书,随便翻翻,就有了一种冲动,把这1001本书都买回家,一本一本陪着孩子看完,一定是个美好的童年。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四):主编的话

  没有什么比我们在孩童时期读到的故事更具影响力了。那些故事中的寓意语言带给了我们丰富情感体验,而表达那些情感所使用的言语是用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轻易做到的。 故事充满了魔力、秘密、惊喜恐惧,最重要的是,它给予人慰藉。而这一切,都在儿童书籍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细读《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者将找到全世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儿童故事。

  不过,这本令人着迷的故事集可不仅仅是提醒读者童书中永恒乐趣。本书根据不同年龄段将童书分类,指引读者了解不同童书的目标读者群,对于任何一个成年人来说,如果想要解答孩子们经常提出的难题——比如,“我接下来应该读什么?”——的话,这种分类是至关重要的。从无字绘本到成人和孩子都喜爱阅读的小说,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所爱。带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广泛的选择范围,本书将唤起成年读者儿时阅读童书的美好记忆,也将带领读者了解当今世界最棒的作家和插图画家。

  纳入本书的童书展现了不同国家同时期的历史背景。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可以了解到童年有时候是多么令人向往,有时候却又如何被“妖魔化”,以及儿童故事如何反映出对孩子影响巨大社会变革。本书将童书按年代顺序排列,这种排列方式让读者了解到一个有趣结论,即社会对孩子们的期望以及孩子们所拥有机遇,是如何随着时间改变的,儿童故事如何成为教育、娱乐的载体,抑或仅仅是逃避现实的方式。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儿童文学的性质转变是本书另一个亮点。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轻易地了解这一点。在使用源语言初版发行的童书中,经常用于解释书籍主题的一些词条体现出童书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内容还是其吸引读者的方式。有一些变化尤为明显。一些图片因为“政治正确”而一直不被采用,这体现出一个时代普遍态度。也有些童书中插画的变化较为细微,但同样意义重大。前数字时代的图书中柔和梦幻色彩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色彩和轮廓鲜明线条,这样的图书能与其他的儿童视觉读物相媲美。童书中有一些插图的变化源自技术创新,而另一些则是因为意识的转变,因为从前图书是儿童唯一的视觉读物,而现在,图书只是孩子们无数选择中的一种。

  在选书方面,有一些书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当代作家的个人最爱。菲利普•普尔曼赞赏了杰弗里•威廉斯《打倒斯库尔》的颠覆特质,并尤其欣赏罗纳德•赛尔的插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则对加拿大经典少女故事《绿山墙的安妮》印象深刻;艾瑞•卡尔十分喜爱《蓬头彼得》的故事,他意识到即使作为男孩,残酷的事实也有夸张的成分,不能照字面去理解。朱迪•布鲁姆珍爱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的作品《玛德琳》,很明显,该书的主角体现了布鲁姆自身的某些个性特点。《苦儿流浪记》启迪了幼年的玛丽-奥德,而古斯塔沃•马丁•加尔索则爱读《风暴船长》。尽管人们可能会做出推测,认为对这些儿童作家影响最大的是源自其本国文化的作品,这种推测合乎逻辑,然而,有些作家最喜爱的作品却来自与其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无论如何,所有的选书都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机会,以洞悉这些作家儿童时期读的书,与他们最终成为作家之间的联系。

  正如将童书分类能解决许多问题一样,任何一种童书分类也都会引起许多问题。书对孩子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童书是能让孩子们喜爱阅读的故事,并且故事的主要角色总是小孩,或者如孩子般天真的角色,如小动物。不那么严格地看,这种定义适合一定年龄的读者,但也有一些孩子们爱读的成人书籍和成人爱读的童书。也许对童书更好的定义,来自于诗人、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迈克尔•罗森。他说道:“我认为童书并不完全是为孩子创作的书,而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中间地带。无论如何,所有的童书都要涉及这一中间地带。”

  这是一个有用的定义,尤其是因为该定义认可了成人与儿童两个世界之间确切的界限,这种界限有时会模糊不清,此外,由于人们对“什么是适合孩子的”这一想法的改变,这种界限可能被重新划分。在一个年代被视作过分直白的内容,几十年后或许能完全被人们接受。这样,一些成人书籍就会被重新划分成青少年书籍。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儿童小说,尽管有一定的自由度,却可能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受到限制或审查。罗森也解释了另一个问题,即儿童书籍为何仍如此受成人喜爱: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中间地带”是成人喜欢一再回味的,原因有很多,不仅仅是因为“中间地带”提供了一个通道,让人们重新回到儿童时期那永恒不变的事物中。本书对国际上各类童书做出遴选,强调了童书的独特性与普遍性。这揭示出童书从其所处的时代诞生并经久不衰的原因。童书不仅反映出孩子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也展示了不同人千差万别的童年。童书有着两个功能,一是带去欢乐,二是教育儿童,提高其文化素养。由于不同时代社会对儿童的态度不一,这两者之间有时互补,有时却又相互矛盾,但两者共存的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有些故事简单易懂,能穿越文化差异与时代背景,为所有人所接受。那些流传几世纪的口传故事便是最佳例证,过去十年中J.K.罗琳无比成功的作品“哈利•波特”系列亦是如此。儿童故事能成为绝佳的桥梁,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无法分享任何事物,但阅读相同故事的不同版本则能给孩子们系上一条跨越文化的纽带,让其拥有无比珍贵的共享体验。

  学会在童年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为长大后的阅读奠定了基础。尽管父母们“让孩子读书”的初衷往往是想让他们受到教育,但阅读能很快发展成一个人一生的乐趣。当孩子们愉快地接触到专门为之创作的文字和图片后,他们会如饥似渴地陷入其中。通常,故事的主人公将带领孩子们走进各种各样的世界。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轻松地识别动物、玩偶、火车、汽车等。童书直截了当的特点往往令成人们大吃一惊,但这正是孩子们所热爱的。如果能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体验害怕和恐惧的感受,也是一次不错的经历。阅读是让孩子们踏上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冒险旅程,以及体验其他人的生活和经历的最佳选择。在儿童文学中,经常有孩子们成功地生活在一个成人的世界,完全没有大人的帮助,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确实,离开大人,开始独立的生活是所有伟大的童书的必要情节,因为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扮演起大人的角色,有时候他们成功地做到了,有时候则失败了(大人总是会在关键时刻出来救场)。

  成人小说关注形式和结构,而童书则被定义为“故事之乡”。因为儿童喜爱惊喜和刺激,他们希望小说的叙述能充满魅力、引人入胜。在其他娱乐型的媒介诞生之前,许多成功的童书就已经将冒险作为主题。

  筛选出1001本童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回味过去的各国以及国际经典著作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变迁。同时,这也是一次文学探索的历程,社会对儿童的态度、孩子们的期望,以及关于“什么适合小孩”的想法都包含在这些故事之中。本书也向读者们展示了那些最初,也是影响孩子们最深的书籍,正是通过这些书,孩子们了解到其他的国家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回味这些书籍时,许多书比它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更加出色。儿童时期那些吸引我们的插画往往能唤醒最强烈、最温暖的回忆。那些与插画一起出现的故事和图片,甚至能让年迈的读者迅速走进他们的孩童时期,这一点是其他读物很难做到的。然而,在选书过程中最令人感到愉快的,是将这些书介绍给新一代的读者。本书不仅包含着经久不衰的经典著作,也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当代插画和文学创作,将这些杰出作品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以前,儿童书籍要花一定时间才能传播各地,而现在,其出版发行几乎已经达到全球同步了。

  对编著者而言,比较自己以前和最近的最爱书籍也未尝不是一种乐趣(甚至是孩子般天真的喜悦之情)。他们抓住了机会,再一次回味那些如老朋友般的书籍,并对其许多的优点进行赞扬。因此,一个独一无二的阅读指导便由此形成。本书将带领你踏上伟大、富有创造力的旅途,走进那奇幻、神秘、冒险、历史与现实交织的世界。无论童书的形式是文字、图片,还是两者兼有,这些童书都是孩子们的最佳选择,可以带领他们拥抱一个充满想象力、充满故事的童年。

  ——朱莉娅·埃克谢尔(本书主编),雀巢童书奖评委会主席,惠特布莱德童书奖、布兰福·博斯奖评审,依列娜·法吉恩奖获得者。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五):我很想知道这是谁的小号?

  主页在此:https://www.douban.com/people/34386912/

  图1、看这个日期,跟其他几位后浪编辑给的差评是一拨的。

  图2、就这个没有具体说明的短评来说,点有用的数量可真够多的。

  图3、只显示这一本书,平时都是隐身打分吧,给自己的书打5星,给别人的书打1星。这次要发一句自己不敢说的造谣,小号最合适了,只是没法像平常那样隐身了。

  图4、5月27日我就发了豆邮,为了能得到回复,昧着良心说它“不像专门用来黑人的”,还是一直没收到回复。

  我不禁遐想连篇,可是苦于没有证据。

  我真的很想知道这是谁的小号?

  我也想看看会有几个人来替她点“没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