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的读后感10篇

2018-06-08 20: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的读后感10篇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是一本由月下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读后感(一):爱欲的恒常与暗流

  每一道爱欲的伤疤后面,都暗藏着无数情感礁石。爱欲是月下小说主题,她以迂回曲折文笔女性内心世界刻画的更加细腻饱满透彻,仿佛善于因材雕琢的艺术家用刀凿切开一块原石,将其内在的天然纹理色彩一点点呈现,大地几百万年以来的秘密被以艺术方式裸露。她的写作植根于当代都市青年男女,然而却又从现实经验抽身出来,具有独特文学审美视角,这个视角的核心强烈的女性意识批判意识。

  月下的短篇小说集《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由14个短篇构成,表面上来看每个故事构成一个独立单元,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物就像一面镜子,最终还原成一座光影陆离的“镜子宫殿”。她善于勾勒人物复杂的内在心理,往往只是几笔,就有峰回路转效果阅读她的文字,就像游离于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她作品中的人物大多与主流社会脱节,是边缘性的,离索的,他们具有强烈的艺术气息理想气质与反叛色彩,与俗世保持着极大距离。但是,这些人物并非纯虚构下的单面人物,而是具有不脱离烟火气的现实性,这就使这些人物同时拥有彷徨矛盾孤独空虚沮丧颓废脆弱性格面,从而使人物性格具有了双重性,更加的饱满。

  月下善于从侧面讲故事,《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阳台上的风景》都是从侧面讲故事,以“我”的口吻把故事讲的栩栩如生,当这个故事讲完,“我”的形象也逐渐饱满起来。好像是从侧面塑造了女主角,实则是正面则塑造了“我”,有时候侧面和正面又完全对调,这种对情节处理结构把握实在精巧之至。《冬季到台北来看雨》通过一个颓废的阔少来讲述“蕤”的死,同时也塑造了芳、颜、芯等三位女性,尽管都是寥寥数笔,然而却像绘画大师的速写一般,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是一个放荡不羁的阔少,留恋不同女人之间,有着情场老手那种对女人心理的把握。他说的话刻薄,然而却一针见血,就像他说的,女人天生就经不起贫苦的,还没有盛开就一败涂地。这是他对芳的评价,一个在生活在烟火气光华尽失的女人。他以为,任何女人都会向他俯首,顺手拈来,她们是他的猎物。就像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说的,他有个习惯,走在街上总有一种期待感,仿佛随时转个弯就会碰上命中注定的邂逅;只要在外面呆的愈久,发生特殊事件几率就愈大,而就算什么都没发生,那种有事可能发生的感觉也能暂时缓解他苦闷无聊人生。这种欲望,也许不能拯救他内心的颓废空虚,但至少可以安慰寂寞身体。然而事实却并非他自恋的那样,他以为自己猎人,殊不知却是别人的猎物,甚至连猎物也算不上。蕤死了,留下的纸条说,

  我不止一次地说着,你的世界里只有我,只能有我。我并不为那时的固执而羞愧,却是欣喜,因为我曾经是如此的纯真

  他最终发现,蕤的死其实和他无关,是为另一个人而死。

  《阳台上的风景》从一个十三岁少女的视角来审视一场婚外恋,她通过阳台这个路径来“窥视”对面楼上住的一对男女的生活。男的帅气,女的靓丽,仿佛是从偶像剧里走出来的一对,然而有一天女主角却跳楼自杀了。这个开头在叙事结构上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极为相似,然而在故事展开上却别有洞天。女主角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文艺气息的女子,她养猫,看时尚杂志,读《蝴蝶梦》、《荆棘鸟》、《飘》,然而这无补于她的现实生活,她生活的全部是等待一个叫志昂的男人,等待他离婚。再刚毅的女子,也等待不起一个懦弱的男人,因为等待的时间越长,内心的张力越大,最终会崩断心里那根弦。他也许爱她,她也爱他,他们喜欢一样音乐,有共同的文学话题,然而这一切抵不过现实的锅碗瓢盆。爱情是奢侈品,但不是日用品,经不住日常的摧折的。

  《夏天的鸣蝉》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位文艺女青年,她拒绝追求他的落拓诗人岩子,嫁给了一位成功人士,然而与其说她嫁的是一个男人,倒不如说是一栋豪宅,因为这个男人娶了她却经常不回家。这是一个有魅力的男人,有在物质世界厮杀能力,也有折服人的手腕,甚至收藏了很多古董文玩放在家里,然而他并不真正懂得这些古董的文化价值,那只是他的战利品。对他而言,这个女人也许和那些古董并无区别,只是他的战利品而已。与《阳台上的风景》中那位自杀的女子相比,也许结局并无不同。人生莫非就是一场悲剧,不是这种悲剧,就是那种悲剧,区别仅在于你选择了哪一种。

  爱欲就像是一股暗流,表面上温情万种,深层次波涛汹涌,若不取一瓢之饮以绸岁月静好,恐怕会溺死于情海。然而真取了一瓢,却发现那并不是能为你解渴的水。

  《冬》、《阳》、《夏》三篇本质上讲述的都是爱而不得的故事,内中的爱与欲像两张大网,缠绕在不同人的身上,使他们不可自拔。人生好像是一面硬币,当你抛出这一个面的时候,永远无法想象抛出另一个面后会有什么结局。

  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曾说,当我信任我的欲望时,无论我是否按其行事,生活总会变得困难得多,但又奇怪地被照亮了。当我不信任我的欲望时,无论出于怯懦常识,慢慢地我会进入阴影处。我想这才是小说《艾芝》的核心,表面上来看是讲述农村女性进入城市的生存生态,但作者更进一步思考,那就是人对欲望的追随。艾芝是一个农村女子,但却有着强烈的欲望,一个是对爱情的痴迷,一个是对改变自身现状的欲望。她少年时与“我”交好,大约算是闺蜜。她曾说,我的骨子里本不是一个安分的女子,尽管我比谁都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她在北京的工厂打工,有着跳上高枝儿改变命运企图。这种企图不但包含着对改变现实的渴望,而且含有对想象的爱情的满足。这时候一个已婚男人吸引了她,一个已经结了两次婚的男人——车间主任(领班)。然而,越是底层潜规则越多,而且更加的廉价,就算是一个车间主任,也会被女工们抢来抢去。就像“我”所说的:

  一个小小的领班,竟然也能换衣服似的在情场上穿梭自如江湖好深,每一处都有风景,都有它们特定的圈子麻雀一样,五脏俱全。大老板自有大明星来伺候,小领班自有小员工陪伴

  也许,女性的生存生态从来都是如此残酷,看宫廷剧里女人们为了一个男人厮杀的你死我活,就知道女人们多不容易

  回到家乡的艾芝被父母逼着相亲,相亲对象是在北京当保安的一个男人。他有着在城市混迹的经验,也有着无赖的油滑。就在相亲的当儿,他和艾芝去田间地头散步,并借机在玉米杆的遮挡下和艾芝发生了关系。这一段叙述极为平静,然而文字流淌着极为残酷的力量

  我们从地上爬起来,他问,你在北京的时候有过多少男人?我说,和你的女人一样多。他的眼睛里又露出了那种似笑非笑的神情,我们往回走。”

  这个当保安的男人一方面嫌艾芝放荡,不抱有和他结婚打算。另一方面回到北京后却又频频发出和艾芝约会的要求,并操演着自己那一副熟练的献殷勤本事纯粹的欲望使人虚伪,使人把无耻美丽外衣

  我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安分的女子,我的身体从一男人流浪到另一个男人。艾芝如是说。这话有着破碎生活里碎片的折射,令我想起杜拉斯的那句话: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我会是一个妓女。艾芝。我想作者一定要在这个名字上赋予什么,就像鲁迅在祥林嫂这个名字上赋予的那种悲凉感。艾,令人联想到苦艾。苦、寒、涩,多么像她漂泊不定的生活。芝,灵芝。有着神性的,美好的,令人期许性质。两者的结合,真是一个复杂而难以道明的命运。

  多年以后,当“我”到北京办事,无意中与艾芝在街头相遇。她告诉我,那个不愿意第二次离婚的男人(车间主任)终究还是离婚了,娶了另一个女人,比艾芝更有手腕的女工君如。艾芝就像祥林嫂一样,一遍一遍的把她的遭遇讲给我听。目的仅仅是为了让我把她写进小说里。某种意义上,艾芝是另一个版本的祥林嫂。且看她的说辞

  我真的好想好想离开这里啊,离开这个城市,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没有人找到的地方去,乡下也行,你知道我是乡下长大的啊,我不怕苦——可是我不能回家,我是那种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爹娘的人,他们会把我关起来,会打我,把我硬塞到车上嫁给某一个农民,你知道,我一向瞧不起农民,那种傻傻样子,连床都没有,就在火炕上挤——

  我们有何理由指责艾芝呢?除了深深同情,我们似乎没有别的办法

  城市是铁笼。但艾芝说农村是木笼。这些在城市漂泊的人永远也回不了家乡,因为家乡已经死亡。我相信,这绝非文学作品的虚构,这是北京和南方那些打工潮里裹挟着的进城女性普遍困惑。作者在作品里透露出的这种批判意识,实则是对人性予以终极关怀。就像她说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品评别人呢!艾芝,我实在不能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能说开心就好,去寻找真正的开心,不要再折磨自己了。

  月下的文字是苍冷的,萧索的,铅灰色的,然而就像石头的构成,在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时期,苍冷的飞灰之下其实是滚滚热流,含着炽热温度,内中是对生命,尤其是女性的深深的悲悯。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读后感(二):给爱情一点时间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只听书名,已经让人沉醉了。它像失恋时喝的一杯酒,灌下去,伤痛就忘了。

  如今的我们,对爱情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总是试图从另一个人身上找到一辈子的承诺,找到厮守证据,可是两个人的相处,慢慢变成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不放心”,对爱情的洁癖越来越严重。所以,有些爱情,年轻时我们以为是性格不合,几年之后,才知道是当年“洁癖”太重。

  月下这本书,让我醍醐灌顶

  女孩子总是不厌其烦地问男人:“你爱我吗?”

  无论得到多少次肯定答案,还是会喋喋不休地问下去。

  你说的不认真,你眼睛没有看我,你根本就是随口说说……

  很多的理由,仿佛是男人不够诚心枉顾了你的一往情深,其实,是我们自己对爱情“不放心”。

  这本书中,有些爱情还没等痊愈,就已经结束了。连同腹中宝宝一起自杀的女子、单薄的郁棉、钟爱植物的蕤……他们都曾经爱过一个男人,却在那里找不到可以停泊的港湾,选择不同的方式走向了生命的绝路。

  死,有时候并不见得解脱,却跳进了另一个万劫不复的牢。

  活着,才能解开爱情的结,才能扫净感情上的浮尘

  所以,月下说“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

  我是个结婚三年的人。

  结婚第一年,我觉得爱情和婚姻一样,只不过多了一张纸。

  结婚第二年,我觉得爱情和婚姻不一样,爱情更纯粹,婚姻太累赘。就像有人说过的:“婚姻是两个家庭社会关系的结合。”

  结婚第三年,我觉得爱情和婚姻就是一回事,爱情有洁癖,婚姻更容不得沙子经历了两个家庭的矛盾,适应孩子带来的改变,容得了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才真的体会到了“爱情”,它才像一朵开放在水里的睡莲,宁静、至美,不染纤尘,任何的流言艰辛都无法将它摧残

  因为,走过婚姻的爱情,像手上磨了的老茧记录记忆里的曾经,见证着两个人的相携相守,踏踏实存在着。

  这本书的作者月下说:“人与人之间疏离不信任造成没有安全感。”

  给信任一个期限,给爱情一个机会,给自己一个未来。爱情刚来的时候,我们那么热烈不顾一切,处久了,也需要当初的“勇气”。

  爱,是守得住诺言,忍得了流言。

  那些已经错过的、尚在纠结的、还懵懂的人,读了这本书,也许就找到了你们一直苦苦想要在爱情里得到的“安全感”。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读后感(三):绝望的爱情——读《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

  月下出版了她多年心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当你阅读这部由14篇短篇爱情小说结集的书时,你仿佛是在一种叫“爱情”的职场里闯荡,那些都市的俊男靓女爱情故事,读来并不美,他(她)们个个冰雪聪明,个个具备看透人心的能力,无论是白领丽人还是不羁浪子,多怀着戒备,爱情在他(她)们那里是游戏,是勾心斗角——谁认真,谁就输。你鲜有那种酣畅淋漓温暖幸福的美好感觉,或许有短暂浪漫,但是最后总会被失落冷清、孤独、凄伤的情绪缠绕,月下笔下的爱情,充满着背叛、算计以及小心谨慎的试探和战战兢兢的靠近,人们所颂歌的爱情的忠贞不渝、相知相悦,浪漫温馨的画面在月下笔下很少出现,偶尔出现,也带着说不出况味的疏离和清冷。爱情以绝望的姿态出现在月下的故事里。

  顾城有一首诗:《我把刀给你们》,诗中诗人不无绝望地说道:“凶手/爱/把鲜艳的死亡带来”。我想月下肯定读了这首诗,并且被诗中的意象所影响,由此也影响了她小说的创作——“死亡”在月下的爱情小说里不断出现,成为爱情之殇。而那些为爱情自杀的男人和女人,一无例外的成为月下小说故事里隐蔽的主人公,并影响着整个小说叙述语调:绝望的,忧伤的,不能信任的,疏离的。

  “你遇到了麻烦?”我试探着轻轻地问出了这么一句。

  他开始用餐巾纸擦手,低着头,说:“她死了。”【《地图上的年轮》】

  “直到有一天,电话将我从梦里惊醒,罗自杀了。

  ......我打电话给蕤,她沉默了好长时间,最后说:“我想我回不去了。””【《喜欢植物的女子》】

  “她就是死在这里。”房东告诉我,“事前没有任何征兆,她总是那么安静,任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一个女孩子会自杀。”【《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我想她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子,无论如何都不会为那样一个男人去死吧,所以也就走了。

  三天之后,她自杀了。【《兄弟送我回家吧》】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一条红色弧线从阳台上坠下来,飘飘的衣衫仿佛一对折断的翅膀,被风撕扯着。【《阳台上的风景》】

  我告诉志昂,她死于自杀,他杀死了他的妻子。

  “她为什么要自杀?”志昂有时候会问我。

  “爱消失了,她就会消失。”【《雪国之恋》】

  “我曾经希望他死掉,我认为那是唯一可以让我清醒的方法。但是,现在他真的死了,这却比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让我心痛。”

  罗死了,死于四年前。【《情花之毒》】

  她终于弄明白,安迪真的死了。她的手指颤抖了一下。“早夭的人是幸运的。”自己曾经对他说过这样的话。肩膀上,仿佛再次感受到安迪手臂的热力。【《狂欢》】

  14篇小说里,超过8篇小说故事里提到了死亡。虽然死亡的方式种种,但根源只有一个:“对爱情的绝望”。中国古代那位为爱情不顾一切的女人卓文君在《白头吟》里写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在月下的小说里,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双方或者多方的爱情故事里,付出真心的那一个都以惨败告终,唯有游戏者或者说戒备谨慎者,才得以全身而退。

  《地图上的年轮》里,自杀的女子爱上了那以猎艳为目的的网友恋人,并怀孕。然而她的死换来的不过是对方假惺惺的悲哀和猎艳成绩单上的一个“大单”:“他的声音低沉平缓,掺杂着推诿的怯懦和得意。”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令人不齿的男子,却被一个又一个网上的女子爱恋着。即使是故事里的“我”,照样还是落入其彀中。然而这种爱情又是多么脆弱,所幸的是,“我”还能保持最后的清醒,决然醒悟。

  “水像悲伤一样流遍我的全身,我想每一个爱上这种男人的女子都应该事先惦记一下自己,应该有自知之明。。。。。。‘我们分手吧。’我说。其实我知道我们从来没有牵过手。”

  月下以悲观的视角审视着爱情。都市里的爱情,似乎只是为了填补暂时的空虚,纯爱被赤裸裸的欲望和物质取代,表面的浪漫下一地鸡毛,正好像张爱玲所说的“华丽的大氅下长满了虱子。”《阳台上的风景》,以一名小女孩的视角,透视着城市婚外情的萧瑟。你侬我侬的爱情实际上就像“谎花”,开得艳丽,却不会成为真实的果实。绝望下的女子,死亡成为最后的归宿。

  《最后一班地铁》,业余歌手用给“我”写的一首歌,让“我”投怀,但最终这不过是对方的一个“游戏”。“我以为是他背叛了爱情,结果却是我违反了游戏规则。”

  月下的爱情小说,篇幅虽短,但由于作者功底的老道以及结构的匠心独运,寥寥几句话就能创造出一种迷离的爱情氛围。这种氛围,既是小资情调的,又是厚重深沉的,其中更不乏诡奇悬疑之作。《雪国之恋》,仿佛是悬疑惊悚电影,又好像是一片侦探推理小说。要一窥真相的女主人公最终反而迷失在真相里,读这篇小说,不只是小说里的人物怀疑女主人公出现了幻觉,即是作为读者的我,也迷失在月下创造的那种曲折的情节构思里。

  “她为什么要自杀?”志昂有时候会问我。

  “爱消失了,她就会消失。”

  没有了爱,生命也就毫无意义。然而“爱情”的真相有时是那么恐怖。“凶手/爱/把鲜艳的死亡带来。”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月下这部《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书的。月下的这部书,让已经几乎不读爱情小说尤其都市爱情小说的我重新感受了另一种都市爱情。其实我很怀疑这部结集小说的名字:因为从这本书里,我没有读到一点“痊愈”的味道,因为更多的故事是忧伤的,甚至绝望的。所以,在这些小说里面,我喜欢《漫天百合》这个故事,因为它让人充满希望,对爱情不再绝望,无论期间怎样峰回路转,怎样低徊迷失,最后,“我”以完整的姿态,告诉自己的爱人:“以前的一个同事。。。。。。”

  爱情的伤,总会痊愈,痊愈的良药是什么?月下在她这部书里,没有任何明确的交代。靠时间还是靠自己?每一个读者,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读后感(四):爱与死的绽放

  文/超侠

  爱情与死亡,是人类的永恒的艺术,也是永恒的话题。一个象征着生命的开始,一个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在众多的文学作品,或者其他艺术作品中,许多文学艺术家们都用她们独特的角度,不厌其烦的来描述这其中种种或欢喜或绝望的故事。但是,许多时候,浮华的表现和情节的扭曲,反把爱与死本身所绽放出来的那种美丽与光辉给冲淡,而陷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月下是一个视角独到,且独爱写“爱情与死亡”的作家。大概是女性与生俱来的细腻感受与深刻观察,令她写出了《爱恨不如期:遗世独立张爱玲》、《倾我至诚为你钟情:张国荣的影梦人生》,这样两个把爱与死表现得淋漓极致的名人明星的故事,从一众张爱玲、张国荣的传记中脱颖而出,对爱情的多角度演绎,对死亡的云淡风轻,显示出她作品的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她最新的爱情小说集《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更是从一个又一个的爱情故事的串联中,用优美细腻的文字,用优雅从容的笔调,将一段段爱情的甜蜜与痛苦,一次次决绝或冲动的死亡,表现得凄美非常,催人泪下,其中却又夹杂着有如悬疑小说般的紧张和惊险,让人手不释卷,非一口气读完不可。

  第一篇小说《地图上的年轮》,就已经代表着这部小说的基调,“地图上的年轮”,指的是一个男人在各个城市,所经历过的女人,画出来的箭头,像一圈圈长大、扩散的年轮。那一个个箭头,恰好也表现了本书后面的故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城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延续、扩散,一个个男人女人,擦肩而过,交织出一段段丰富充沛的感情,其中,又大抵与死亡为结束。但死亡的结束,有时又是另外一段故事的开始。其中各种各样的人生,都被爱情的甜蜜所俘虏,又被爱情的痛苦所伤害,结局是归于疲惫的现实,或者像蝴蝶般绚烂的死去。

  正如文中所说“爱情里没有邪恶,你用自己的想象为邪恶找借口,最终,被自己的想象杀死。”

  虽然其中有些是男性视角,但在我看来,全文还是基于女性的角度,描写爱情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以及最终的归宿和结局,情节多变,情感复杂,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演绎,像王家卫电影中的各种莫名其妙的得到爱,莫名其妙的失去爱,也许爱情就是这样的莫名其妙,于是死亡来临。

  爱情与死亡,在小说中像花骨朵一样的绽放,每一片花瓣,都从这个主题的花心中生长出来,两两相对,左右触碰,成了一朵朵绝美艳丽的花朵。

  也许它们本身就是一样的花瓣,不同的角度,写出不同的故事,长在了不同的地方,却还是这多花身上。

  爱与死,在月下绽放。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读后感(五):我们都不想将就

  当暖男萌女开始流行的时候,当类似《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玩命爱一个姑娘》这样的暖文火爆的时候,我以为这个时代的爱情看上去很美了。

  所以,在看到月下的《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的时候,我非常惊讶。在文艺青年玩治愈、玩情怀、玩正能量的时候,还有这样一本直面爱情、思考人性的书。

  《那些叫爱情的伤》跟时下畅销书的路数完全不同,甚至算是一个异数——这本书一点都不矫情、不治愈,但却让你不得不正视、不得不阅读,甚至思考。

  到底什么是爱情?

  生活是阳光与阴翳并存,湖水与彩云共舞。爱情也是如此,美好与伤痛并存。若一方过多,失去均衡,就不免让人质疑,太美好的太童话,太阴翳的是悲惨世界。

  而月下的爱情小说,则是阴翳多过美好,而这正是生活,或者说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月下撷取了十四个普通人的生活,讲述了十四个故事。十四个故事,里面的每个人都被孤独的海洋吞噬,上演着爱而不得、恨而不能的戏码。我想,这也是我们芸芸大众的困惑和悲哀。

  月下显然深受张爱玲影响。故事徐徐展开,语言讥诮、冷漠,故事主人公的性格,又像极了张爱玲。他们有才情、有魅力、有个性,够独立,但她们的爱情无法匹配她们的才情,她们陷在爱情的伤痛里无法自拔。其结果,不是像张爱玲那样决绝离去、远赴他乡,就是一诺情殇,留下千古恨。

  这些小说里面,我最喜欢的是《雪国之恋》和《兄弟,送我回家吧》。前者有浓重的意识流痕迹,结尾很让人遐思;后者场景描述很逼真,就像王家卫的电影一样,极富画面感。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惊为天人——如果能够这么形容作品的话。

  如果你喜欢的人欺骗你或背叛你,你该怎么办?是继续还是离开?

  这似乎是都市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也是许多影视小说的来源。

  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是,不将就的心态绝对表达了出来。《何以笙箫默》上,何以琛婉拒何以玫的时候说:“如果世界上那个人曾出现过,其他都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月下的小说理,何尝没有这个意思?我们等待、离开或者放弃,不都是因为,在这样不合适不对等的爱情中,无法将就自己?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读后感(六):殇™什么情

  七月廿八,凌晨四点半,北京还在下雨,时急时缓,淅沥沥得还没有要停的迹象。

  我还在公司加班。

  虽说工作只是督导赶工的闲差,但还是要盯现场,负责协调一些似乎没我也一样可以顺利进行的事儿。

  和一些初次见面的人装作一见如故,临了还得一脸感恩戴德还要再送把伞。

  挥手依依送别。

  脸上的堆笑瞬间消逝。“这帮孙子。”一边暗自咒骂,一边回了办公室。

  这会儿已经回不了家了,便想读读这本小说,困了,便睡。

  结果并不理想。

  一口气读完后半部,我得写点什么。

  没有再像今天这么好的条件,去写这部书的评了。

  对的,黑暗,清醒,冷漠,同时又淡然。

  这是我的状态,也是这本书的状态。

  我很少会用一种状态形容一本书,尤其是关于爱情的短篇小说。

  我很少看爱情故事,因为知道那必然不是甜美的——甜蜜的人儿都去甜蜜了,谁还会写出来。真写出来,也是合影下的一句浅白。

  这个时候应该听首歌吧。书中很多次提到了陈升,从他的小说到他的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歌,听得那个心情。我在另一本书里读到,大脑对于记忆,何为深刻,便是反复,读、写、说、听。这个时候恐怕最应景的便是周华健那首《有故事的人》。

  我想到的是蕤。书中那个纤柔女子,精致却短命。这点跟她的名字一点也不配。我并没有在书中读到蕤的爱情,只有她自己的生活,或是别人眼中她的生活。我一直觉得女人是张白纸,她会变成什么颜色,完全取决于跟了什么样的男人。

  蕤便是这么一张纸,也许她活得最主见的一个举动,便是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尝去探寻这种心情,脑中闪过的是《两生花》中的对白,“和你在一起太痛苦,而没有你我又活不下去。”

  那么如此看来,蕤更像是一株水晶兰。取之腐朽,片刻晶莹。美丽却象征死亡。

  书中几个故事,都或多或少与蕤有关,期间形形色色男男女女,食色男女众生相。

  可我还是读不到爱情。

  原因很简单,书中的女人,聪明,却自作聪明。书中的男人,倜傥,却是风流倜傥。这所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谁都不会全身心的投入。

  女人好奇害死猫,半推半就,故作清高,殊不知早已中了欲擒故纵之计。男人奇技淫巧层出不穷,不过一晌贪欢。

  谁都没有付出感情,又哪里会收获爱情。即便开篇提到的蕤——这个我觉得整部书中最特别的女人。

  书中的男女,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一种拉扯状态。也许这正是爱情最美妙的时刻,那便是,郎有情,妾有意,谁都不先说破,仿佛谁先亮了底牌,就输了整场牌局。

  如果爱情根本没有发生过,那至于爱情的伤,又是什么?我读到的是自恋。这也是常人普遍的状态,爱得久了,界限迷离,在想不起来最开始爱得是什么,而是这种相处成为习惯,哪怕它的产生便不光彩,结束的也不好看。破除这种即若即离痛苦的状态,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作。

  马王堆出土的石碑上,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因爱生忧,因爱生怨,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怨。”如此说来,恩爱别离所欲不得真是谁都跳不出。借一句佛教偈语是这么说的“将虚妄当真,投身虚妄,才能看破虚妄”。

  两句话被谬误了很多年,那便是“相濡以沫相忘江湖”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本不是形容夫妻爱情的句子,却都被强加在男女之事,拧巴得难以分辨。这种时候,我们又回归到那种“如果是,该多好”的一厢情愿上了。这种忽略本源的一厢情愿,反面佐证则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其实是形容体位的,并不那么美好。

  摩挲书皮,上面写着这样一行小字“世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模糊,只有感情必须是清清楚楚。”何等执拗。这种“所有”和“只有”的关系,一看就是女人说的。

  这个时候不必要对她讲求逻辑或是语病,直须一把搂过来,强吻,猛艹,什么公主病都治好了。

  我更信奉那句话,“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得意须尽欢。”与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不如张开双腿,敞开胸脯,勇敢面对,欣然接受。

  彼时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读后感(七):渐行渐远的我们

  很文艺很小资很惆怅的书名,让你带着一些好奇心去翻阅去了解这书中的主人公到底经历了些什么样的过往。短篇小说集。

  月下写死亡,很直接地点名文章的基调,比如《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开头,“她就是死在这里”,从主角的回忆延伸开来,仿佛死亡既是末尾又是开端,痴情女子面对的总是负心汉,而那些负心汉又往往曾经也被伤害得遍体鳞伤过。你的眼前会自然浮现出一幅画,行尸走肉般的人们,模糊了脸庞,只有虚假单一的面具行走人间,扮演着不同的需求。男主从一个又一个女人身边经过,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秘密和无奈。谁又是谁的终结,而谁又对谁忠诚?在这个肆意飞扬的世界里,谈性的人很多,谈爱的人稀少,而太多的内心被蒙上了灰霾般的雾气,再也看不见真情。唯一没有放弃的那个人最终选择了离开这个令人失望的世界。

  这本书中的文章名字都带有各种情怀,而人物都仿佛是生活的边缘人,和平凡的大多数无关,只关注自己内心的世界和风花雪月,自我悲伤,自我遣怀,自我诉衷肠。他们都执意用自己的桃花源精神去对抗现实的冰冷,哪怕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有着小龙女的超脱,仿佛要用自己的特立独行向世界示意,他们有更重要的内心世界要去成全去探索,从而完成自我的救赎与超脱。

  比如伤城中的韩韵,我行我素行走在复杂的娱乐圈,在人人阿谀奉承围着导演转争取角色的时候,她却唯独做自己,只是旁观,哪怕要放弃演戏也不惜要和导演对抗。只是,生活最终磨平了棱角,若干年后荧幕上的她渐渐有了名气,但仿佛也越发不像原来的自己了。她用自己的尖锐去抵抗世俗的平庸,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但她毕竟还是幸运的,真正的社会大染缸里你的遗世独立根本不会有任何人欣赏,励志书里永远教你如何去迎合别人,去结交朋友从而赢得自己想要的,社会需要的永远都是冲在前面积极主动的人,又何时告诉过我们你可以偷懒做自己隐藏起来也会如宝藏般被发现呢?

  看她的书想到早期安妮宝贝笔下的白色棉布衫球鞋女子,同样的寡淡清凉,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影响她的心境,也仿佛她有洞悉这个世界上一切的能力,但是结果呢?往往都是因为对世界的无能为力而自我救赎的失败走向灭亡。死亡永远是小说中最致命一笔,一个人的消亡意味着所有的殚尽。

  雪国之恋的案中案,阴谋套着阴谋跌宕起伏,被爱情迷惑住的双眼和嗅觉,人性的自私与迷幻,真实与虚假交替,如雾里看花般地欲罢不能,沉沦后的不可自拔,直到最后真相大白的惊悚。一本无意找到的日记本,记录了满满的心爱之情,为什么会死?是人为还是自杀?这个感情中的第三者和男人的妻子有什么关系?是情杀吗?还是别有隐情?作为记者的我被卷入其中,原本是为了查找真相,却被男主迷住陷入感情晕眩。

  月下描绘了一个世界,世界中的男男女女用力去爱却一直在迷失的道路上寻找出口,最终渐行渐远。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读后感(八):《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书评 ——博尔赫斯式的爱情迷宫

  这是一本需要开着轻音乐,沏上一壶青茶,边酌边读的书。书中收纳的故事,就像一颗颗饱满圆润的珍珠,这些珍珠用一根丝线穿成一串,让我一边惊叹它们的光华一边细数着,细数着……

  月下是一个精通于刻画女子的作家,韩韵、扶疏、苏篱……她们聪颖、有才情、有个性。在尘世中出淤泥而不染,但却最终难逃命运的桎梏,每每深陷情感的泥淖,苦苦挣扎。正如她在《地图上的年轮》中引用的张爱玲的那句话:“爱上一个人,你会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喜欢植物的女子》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我”和“琳达”虽屡屡出现,但是整个故事却是围绕一个叫“蕤”的女子与一个叫“罗”的男子的爱情纠葛展开的。

  蕤,是一个令人顿生荒凉之感的名字。她在自己的屋子里种满了植物,与植物为伍,宁愿作一株植物。“她看起来真的不算健康,削薄的身躯,苍白的面颊,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认为她会夭折。”但是她宁愿以牺牲其他的根茎为代价,也要选择茁壮地成长。

  蕤喜欢罗,但是,罗又“是一个从来都不说爱的人,对于任何女子,都是漠然的态度。”但是,罗真的就不爱蕤吗?“他的画里总有一个熟悉的背影,削薄,隐晦。”那个背景不正是蕤吗?没错,像罗那种性格的人,也只能有隐忍的爱。

  蕤最终选择离开,去了一个很遥远的城市。她把她的那些植物全都抛弃了。是啊,人是比植物还要脆弱的生灵,“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力量只能为自己负责,有时候连为自己负责都不够。”

  罗依旧画画。他为画而生,也为画而死。

  罗死后,身边没有蚊蝇,却散发着一股药香。连世俗的琳达也不禁为罗所动,说出了“一个传说中的男子,有着水仙一样的气质,却溺死在水里。”这样的句子。是啊,罗就像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一样:他是“那种——很容易引起女孩子好奇心的男人”,但自己呢,却沉迷于自己水中的倒影,无法自拔,乃至送上性命。

  琳达给我的短信上写道,“只有他才能给我快乐。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蕤喜欢的那个男人。”而“一个传说中的男子,有着水仙一样的气质,却溺死在水里。”这句话,正是蕤在自己的博客中写过的——将罗比作那喀索斯的,正是蕤。

  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比蕤更了解罗呢?

  蕤拒绝了我,而琳达也移情别恋了,我的心被伤透了。我也像蕤一样开始养植物了,因为植物不会伤心。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蕤来敲门了,她依旧穿着黑色的外套,站在门口轻笑,“只是路过,借宿一宿。”

  月下总是这样,她精心为我们准备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在大家沉迷其中的时候,她又戛然而止,扔下我们在那里回味无穷。月下的文字即浪漫又深刻,既温柔又残酷,而她的故事,却偏偏有着博尔赫斯式的精准与简洁。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无论是谁看到这书名,都会理所当然地以为这一本描写爱情的书,但事实未必尽然。

  从书内容上讲,月下以精致的文风和凄美的小说情节致胜,小说的主题往往关乎寂寞、爱、流浪与死亡。她笔下的爱情与死亡是温婉的,也是凛冽的,绝望与痛苦铺天盖地而来,但是她总是在故事行将结束时,扔下一句话,要么让这一切归于平寂,要么在故事之外再引起连篇的浮想。

  从书的结构上讲,这本书虽为短篇小说集,但是看似独立的各篇却有着隐蔽的联系。“罗”这位主人公,以画家的身份在不同的故事里不断出现。同样是忧郁的、孤僻的、画画的“罗”,但是引出的却是不同的女子、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命运。这一巧妙的设定,非但没有使读者感觉迷乱,反倒使我们觉得故事之外还有别的故事。这使得小说中的人物被更完美、更丰满的诠释,也使得读者有一种掉入迷宫的陶然的迷醉感。

  月下向读者展示的,从来都不仅仅是单纯的爱情。《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最后一班地铁》、《狂欢》……每个故事,都充斥着爱、绝望与死亡,但是每个故事,又都在死亡中孕育着生命。

  是的,这不是一本简简单单的爱情小说,这是一个博尔赫斯式的爱情的迷宫。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读后感(九):受过伤,会痊愈的。

  这是第一次读月下写的故事,文字风格是我喜欢的类型。十几篇爱情故事,读出了无可奈何的味道。看似是爱情,又好似无爱。是的,在这本书中,爱恨情仇、爱而不得、纠缠不清、相思落寞……最后留下的都是疤痕,没有天长地久。

  每个故事,都有一位让故事中的女性着迷的男人,这些男人就像一个迷一样,神秘、柔情、浪漫,像毒药一般的缠绕在女人的身边,忘不掉,甩不开。而这些故事中的女性,大多都是聪明、时尚、有才情、有魅力的。可是她们同样都深陷在爱的泥潭里,难以自拔。《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中,男人风情万种,他以为他最后的退路是说好一直等他的棉,他以为棉会一直爱着他的。而棉自杀了,棉不爱他,棉爱的是喜欢陈升书籍的男人。看起来多么可笑,他以为他是别人的全世界,别人只是把她当成过客。

  有一些人只是享受一种恰好的状态,越过了就只能分道扬镳了。像《最后一班地铁》里,每天在最后一班地铁里相遇的男女,男的自始至终都是自私的觉得现在的距离恰好,他们的关系最多只能停留在地铁的关系。真是好笑,凭什么别人要愿意花时间去维持这个地铁的关系呢?而像《阳台上的风景》,洛儿和志昂的爱情,也只能停留在不破坏志昂的家庭的前提下进行的,也许洛儿太傻、太痴情,最后,志昂狠心和洛儿断了联系。而洛儿也选择了一条不归路,离开了这个苍白的世界。终究还是觉得,若只为享受一种状态的爱情,这肯定不是真爱。

  那些口口声声说着爱你,但又不愿作出任何牺牲的人。其实,只是因为他们不够爱你。《艾芝》的故事中,艾芝爱上的那个男人,说着不会再离婚了。艾芝也一厢情愿的等着,最后,男人离婚了,只是娶的人不是艾芝。原来不是不会离婚,而是不会为了她而离婚。艾芝爱上的是已婚男人。而《情花之毒》,女主人公爱着的却是已死之人。女主人活着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收购男人生前的画。故事似乎都太过悲伤,她们都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

  书中的那些故事,也许悲伤,也许难过,尽管似乎都没有好的结局,但侧面反映着一部分人的生活现象。跨过一些阴影,还是能见到阳光的,不是吗?

  只要还活着,故事就仍在继续。那些受过伤的地方,总有一天会痊愈的。

  :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或24685251@qq.com联系笔者。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读后感(十):生命于何处安放

  半年前,月下告诉我她的短篇小说已经签了,出版在即。发来电子稿,要我看完写个短评。对她来讲,寥寥数字,跃然纸上,何其容易!而对我,又是何等难,我经常会想,如果再让我回到高考考场,语文的作文估计是完交白卷的,时光荏苒,心中的写作梦,早已碾成灰尘。月下的文字己绚烂如花,而我的笔,已如灰中炭了。

  那年一日无意看到沈浩波的一句话,他说“小资文学是把生命置于泡影的文学”我那时候与安妮告别,认识到:“若不是为了写作,我们为何要在阴影中走得更远?”对于生命的幽暗之处,我望而生畏,适时而止,世俗生活烟尘浩淼,偶尔有几缕阳光拂过。

  而月下,却踯躅独行,她始终在写爱情,故事里的女主人公看上去是痴迷爱情,其实她们痴迷的不过是爱情本身,她们所爱的人,不过是心中期许的幻影。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女人非要有人懂?非要心有灵犀,灵魂相寄?

  读月下的小说,我总会有种不融入,因我无法变身于那里的女子,感她所感,受她所受,我站在外面,看到那花朵一般素洁清高的女子,在这尘土世界,去爱一个披着才华外衣的调情高手,他们用解语骗取爱情。这些女子气质桀骜凌厉,却不过是一颗玻璃心,碎了之后,生命的路途,又在哪里?爱情幻灭之后,生命是否再值得经历?

  月下在她的长篇小说《你是笙歌我是夜》结尾说:她和他,她和人,人和人,都隔了那么一堵墙。

  她说人与人之间是无法沟通的,像萨特说的他人即地狱,她不过是借爱情来表达这种状态。

  爱情如此,婚姻又何尝不是如此,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革命之路》,电影中女主人公APril厌倦了在纽约的家庭主妇生活,试图用'“放弃一切,远赴巴黎,重新生活”来拯救他们的婚姻,和他们在平庸机械的生活中日益干瘪的自我,重新去唤醒身体之内那个叫“灵魂”的东西,可是,最后,男主人公因为职位升迁而放弃去巴黎去追寻虚无缥缈的美好,april重燃的生命希望破灭,对婚姻和生命都失去期待,选择堕胎,最后以死亡终结。影片中男人主公弗兰克试图多次与april谈话解决问题,而April一直希望leave her alone,拒绝沟通,因为她已经知道交流的无效,不再相信交流的意义。

  月下小说中的爱情,还有电影中April在死水一般的婚姻中燃起的去巴黎的愿望,都是不甘于生命的庸常、精神的枯萎而做的抗争吧?而这不甘,这抗争,却都要寄予一人,爱情,婚姻,里面总一个人,他是至爱,至亲,却又是敌人,是地狱。

  日复一日的磨砺,月下的表达越发曼妙,精准。她对飘忽在心底的那些稍纵即逝的情绪以及无数飘过心间的意念,有天然的直觉,佛学里讲“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月下对写作的执着,让她在阴影中迷陷更深,每次见到她,我都想拉着她晒太阳,去掉那彻骨的寒气,在这现实如割的世界,她的笔就是她的剑.而我躲在婚姻的港里,手无寸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