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又见他的读后感10篇
《回首又见他》是一本由[英] 艾莉·哈里斯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元,页数:4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这个词使我们对现实不满的逃遁之辞,是对当初选择做的一个个白日梦。“要是我当时那样选择了,是不是现在就是另一个结局了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幻想吧。
《回首又见他》的女主碧儿在即将与亚当举行的婚礼上见到阔别多年的恋人基兰,在疑虑与慌乱间突然失足滑倒失去了意识。当她从混沌中醒来,她发现她面对两个选择,要么从婚礼上逃走,要么若无其事继续婚礼。这本书从这里开始才让我惊喜起来。 “一次生命有那么多的方向,每一天都有无穷无尽的‘如果’,每次到达极点的可能性,每次站在路口的困惑,感到一切尽如人意的兴奋还有感到一切背道而驰的悲哀。其实没人真正知道自己到底在哪里,没有任何抉择是容易的。爱还是离开,接受或者拒绝。我们可以不断揣测自己的对与否,可其实这只是浪费生命,然后我们也可以真正拥有生命:不再想着没有选择的另一条路,彻底听从内心的导航系统。” 作者大胆设计让两种选择同时进行的方式来展开碧儿今后的人生,那么那一种人生会更好,也许我们都会跟着碧儿找到一个无悔的答案。
选择落跑的碧儿在度过最初的痛苦迷惘后,在一家小花店遇到怀孕的店主萨尔,意外地开始了她的另一种人生。她自这份平淡的生活里,她的人际关系慢慢水落石出。首先理清了与基兰的关系,把自己从自责中解放出来,也就不再会紧抓着那段历史而与基兰混沌不清;其次挖掘出父亲离家出走的真相,深深体会出家人对她的爱与支持,打开童年时就留下的心结,也就丢开了自己也会重蹈覆辙的恐惧;最后就是直面自己的内心,找回心之向往,自己人生的意义。
留在婚礼上的碧儿,也以另一种方式寻回了那个惶恐,没有自信对自己。
不论过程如何,落跑的那个碧儿注定要过的比较曲折而艰辛。在两种生活里,都有过对“如果”的幻想。但最终的结局都是“回首又见他”。
回首又见他,是在自我完整之后,才明白自己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轻松地面对自己的过去与未来,才能再回首间看到那个人,才明白今后要携手走过人生的那双手是怎样的。回首又见他,才知道灯要靠自己去点亮,路要靠自己去找寻,那双可以牵着自己走向幸福的手,触手可及。
“生命并没有地图,只有你内心的指南针。”“我们选择的每条路、做的每一个选择终有一天会把我们带回自己之前放弃的另外一条路上。如果有时候你发现自己只是在原地打转,请记住,只要你记得继续抬头仰望星星,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这本书里,我惊喜地发现作者跟我的想法惊人地相似。我总是尽量不要去后悔当初的选择,我总是对自己说今天的自己不论好与不好,都是在我多次选择之后走到这一步的。世界上哪里去找“如果”?选择之后总会有另一种无法选择的遗憾。但如果我们两种选择同时度过,是否还是有不如不选择的遗憾?记得很多年前我跟姐姐在一次探讨后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圆,无论我们怎样挣扎,最终只是殊途同归。有的路走的累些,有的路轻松一些,有的路有趣一些,有的路贫乏一些,但不论怎样走,自己命运的终点是不会改变的。
由此想起还有一本与于这种写法类似的日本山本文绪的小说《蓝,另一种蓝》。苍子也因为不同的选择过上了的两种不同生活。而两个苍子都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于是她俩互换身份,体验也许不曾后悔的另一种选择的生活。 这是我们内心期待的对平凡生活反抗的一种意象方式,在任何一种蓝的选择背后都藏着对一个另一种蓝的遐想,给我们以后悔的借口,逃避的港口。但对于结局,无论多少种蓝,属于自己的只能有一种,而最初的选择,绝对是自己多种权衡之后的本能选择。
这本书尤其巧妙的是安排在两种人生里与谁相遇也是同样的。不过是时间和方式有了略微不同。比如闺蜜米莉离开碧儿去纽约;碧儿与孕妇萨尔园林设计师詹姆斯的相遇;亚当决定换种生活方式。应该说每个人的命运都连接着身边别人的命运,碧儿自己不论怎样选择,对于米莉、萨尔、詹姆斯和亚当来说,他们与碧儿相关联的命运绝不会改变。就算出场方式有了调整,整体各自命运的轨迹还是以命定的的方式延续着。
这一点才是书里最不可思议的,最有趣的部分!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跟别人串联好了的,所以每个选择都是命中注定的。这意味着你现在所做的决定就是最好的选择。
《回首又见他》读后感(二):选择的终点
选择怎么过一生,和选择去爱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无力抗拒的事,都是往既定的终点一步一步靠近。这过程也许会走着走着迷路了,但是最终还是会有人或者事把我们带到正确的方向上去。
英国作家艾莉•哈里斯的《回首又见他》讲述的就是一个如同宿命一般的故事,婚礼上的碧•毕晓普看见了离开多年的初恋基兰,于是精神恍惚地摔了一跤,像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自此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人生之旅中,她体会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一种是从婚礼上落跑,从新审视自己对于基兰和亚当的感情,开始过一个人的生活,一种是顺利和亚当结婚后的两人生活。 故事的最终,碧终于想清楚自己真正爱着的人是谁,旧爱固然美好,但眼前人才更值得珍惜。于是两种选择终于交汇,碧同时也把多年的心结解开,新世界的大门彻底向她打开。
我们一生中要做很多的选择,怎么做才是对的?或者说怎么选都是对的。因为一旦你下定决心的那一刻,选择就已经没有了对错,你没有了后悔的余地,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
逃婚的碧忍受着内心的不安与惶恐开始跟基兰的再次约会,两人也逐渐去面对以往的伤痛,但是碧渐渐地明白,自己和基兰早已经不复当年的激情,这么多年以后,基兰想要找回的不是他们之间的爱情,而是逐渐失去的自我,想要找回的是那个年少时因为一时的失误、贪玩而失去的弟弟,而碧也终于明白亚当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现实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当初恋或者前任浪子回头,姑娘们会怎么选?是抛弃前尘旧爱一往直前,还是回头拥抱当初伤害你的人?逃婚的碧选择了后者,但是逐渐她发现这个选择是错误的,于是她在还来得及的时候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两种不同的人生,最终选择的都是亚当,因为这个人才是她命中注定的人。这个婚礼上的晕眩,不过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所以这个故事叫“回首又见他”,这种感觉很美丽,有一个爱你的人始终为你等待着,只要你一转身一回头就看到他等在那里。
艾莉•哈里斯将碧这个形象刻画得丰满感人,把女性的复杂、柔软、坚强都糅合进了故事里。她讲了一个人的两段爱情之路,但这难道不是大多数女孩子的情感过程么?关键是我们在选择的过程里学到了什么。但我们也知道,两种人生这样的故事,也只存在于小说里。每一个选择都会带你走向不同的道路,只有慎之又慎,尽量让自己不后悔吧。
艾莉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结需要去解开,哪怕揭开伤疤的过程疼痛异常,碧关于父亲出走的心结,关于基兰的弟弟之死的内疚,终于在亚当的帮助下解开,她学着去面对,最终释然。人生好像就是在背负着枷锁行走,你要慢慢的去学着把重担放下,只有这样,步履才会越来越轻。
《回首又见他》读后感(三):生命并没有地图,只有你内心的指南针
文/十里红妆
我们都曾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也曾在夜深人静之时假设,当年的当年没有选择的那一条路到底通往何处,是否比现在的境况更好或者更坏。
艾利·哈里斯的小说《回首又见他》却让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所有那些你以为因为你的选择而放弃的东西是否真的离开过你的生命而带着你通往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碧,轻度抑郁症患者、幼年时父亲不告而别、少年时亲眼见到恋人的弟弟落水而死并与恋人分离,休学并长期做着自己并不热衷的临时工工作等这一切都让她不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幸福和快乐,她已然习惯了听从母亲、弟弟、闺蜜及现任男友的安排,逐渐的迷失了自我。
在和相恋八年的男友进入婚姻殿堂的时候,前男友的出现,让她的生命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故事开始以我们不可想象的方式,带着我们领略了人生中无数假如之后,最终的尘埃落定。
倘若有人对你说:“我们选择的每条路、做的每一个选择终有一天会把我们带回自己之前放弃的另外一条路上。”你会是怎么样的反应?认真思考其可能性,还是嗤之以鼻一笑而过?
《回首又见他》的与众不同就在于此。它抛给你这个问题,却从不正面回答你。而是将女主人碧在婚礼现场跌倒之后的人生分成了两组平行线,一条是顺着自己的心意,遵循自己的内心想法去做;另外一条是按部就班,听从身边人的安排或者说是满足身边人对自我的设定去行动。惊奇的是,这两条路最终的大致结局都是雷同的,该出现的人迟早都会出现,改发生的事情注定会发生,孰好孰坏,是喜是忧,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取悦于自己的思维、心态及智慧。
抓住幸福比忍耐痛苦更需要勇气。碧在婚礼上成为逃跑新娘是她开始寻找自我的起程,一份自己热爱的园艺工作、再见基兰而释怀缠绕自己多年的愧疚、在基兰的鼓励下踏上寻找父亲的旅程、和闺蜜分离却独立生活并不断强大内心的自己、满不在乎的母亲背后隐藏的对父亲的深刻爱意及对家庭的付出、与基兰再见之后的热吻明白自己深爱的只是亚当、亚当帮忙寻找到失踪的父亲并耐心的等待着自己的回归、父母的见面消除多年的误解和好如初、海边浪漫相遇的两个人再次携手共度人生。这是一出活脱脱的分离是为了让彼此遇见更好的自己而再度重逢的大团圆结局。
既然所有的一切早已注定,为什么不遵循内心的方式去生活呢?更好,或者更坏,从来都不是固定的。那些我们以为的假如,从来都不会在多大的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只有一种选择,就是当下,寻找自我的心灵需求,按照内心的方向去走。
生命并没有地图,只有你内心的指南针
《回首又见他》读后感(四):分手都是为了重逢。(窃说如何写小说的开头)
世间所有分手,都是为了重逢。
这句话像一句恶毒的巫语,恶恶地钉在我的心里,七年,十五年,许多年。
这句话也像给这个故事写的,一个让人能够动心的故事:她都三十多岁了,终于熬到和亚当结婚了。但在走进教堂的前后,她总是有些心神不宁,冥冥中似乎有一个庄严、恶毒的声音要 告诉她生命的真谛。但她脑子里只开了以个洞,没有一勺子狗屁真谛。
(在教堂结婚,当着神父的面交换信物,亲吻,流泪。。。。还有多少故事呢?写他们回到一个世外桃源,像王子和公主一样幸福滴生活,到永远,到死?这狗屁东西让人看神马?必须有一个意外!
(至少一个意外,不是天灾,是人祸,即使俗如跳出来个玉娇龙里的罗小虎。)
是啊,没有意外,就没有生活,更没有小说。
于是,端端的那一瞬,她不经意的一瞥,她看见了一个人!
“世界突然像纸牌屋一样轰然倒塌。她来了。不是爸爸,是零一个他,一个我花了八年时间想要忘记的男人。我感到无比愤怒,回忆就像海啸般侵袭着我,撼动着我 筑起的每一道围墙,吞噬着我保护自己的没一点努力。我不敢相信,过了这么久,他-居然-来-了。”
(如果小说到此正念地往下写,说碧跟那个他,基兰,跑了:一是跑掉了,去了落基山脉,可以占山为个王,去到洛杉矶,可以下海钓个鱼。。。妈的,这是小说么?二是没能跑掉,被可怜的亚当率人追了回来,一顿痕捶,然后打服了,然后再结婚?妈的还结个卵婚!
(如果说她狠狠地咬牙,将故事完全吞进了自己肚子里,此后便是绵绵的痛,绵绵的痛,绵绵的痛。。。又不是看七堇年的无病呻吟!
(如果她真的完全回心了呢?狗日的你当年如何毁老娘,狗日的你那时恁的狠心,狗日的那时你离去得何等绝地三千里。。。
人世间最令人绝望的爱情,是初恋人的重逢。
于是,这个故事开始了,一个好看的故事。如果你喜欢,一场痛在故事里等你。
《回首又见他》读后感(五):真正回首的是“他”
书中采用了两种平行选择交错叙事的方式,为了说明一个殊途同归的故事。”找寻自我,自我救赎“是贯穿全书的主线,这本是金光闪闪的正能量,也应该是本书的灵魂所在,但是作者兜兜转转给出的答案太过简单粗暴,无论如何都要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无论如何都要找到真正喜欢的人。这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事情,只是能够随心所欲的人很少,很多梦想的事情其实门槛很高。作者再次幻构了一次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白马王子降临凡间,义无反顾、毫不保留地爱护他的灰姑娘,大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架势。那么白马王子的家族责任感呢?作者不断用词汇勾勒出主人公的各种性格品行,但是又不断通过一次次的行为选择解构了以上形象。这只是关于回首的白马王子和他的灰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回首又见他》读后感(六):勇敢去走每一条路吧,最后都会与自己相逢!
我想在我们每个人漫长的一生中,总会在某个时刻有这样一个念头闪现:“到底是为什么我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错的?”
书中的碧无疑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中,回看她31岁的人生经历,无疑是糟糕透顶的,父亲早早离开她的生活,一个生命都意外死亡让她陷入内疚漩涡中无法自拔,最爱的恋人一去不返,然后是八年的痛不欲生、提前结束学业….所以当她终于站在婚姻圣坛上,面对的还是一位黄金王老五的时候,爱着她的人一定松了一口气,但是这还不算完,她又当了落跑新娘!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大大的悬念!
迫不及待看下去你会发现其实她只是对于过去依然耿耿于怀,那些过往的痛苦就像一颗种子埋在了心中,没被解除,没有消失,只是被碧视而不见的自动忽视了。因为选择逃避总要比选择面对看似容易得多,但是短期的逃避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那些我们想要不去看不去想的事情不会自动走开,那些洒下的种子在心里越长越大,最后在心里留下的是无尽的阴影,在你一再想要遮盖的时候,阴影却一再跑出来,直至让你的人生充满阴霾。而又多少人就是这样继续过着自欺欺人的生活啊。但是作者笔下的碧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作者的奇思妙想为碧准备了另一个选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可以逃婚也可以安之若素,如果你不知道哪种更好,那么我们来做个试验吧!作者非常巧妙地将女主角两种不同的选择作为平行线索交织描写了碧的一年时光以及因此发生的内心蜕变,令人惊奇的是这样的两种人生交错向前,兜兜转转最后给出的竟然是同一个结局:相逢的人会再相逢。那些我们觉得的生活中的偶然,其实都是必然会发生的,只要你因循着自己内心的方向,认真聆听内心的声音,也许偶尔一步我们会走去不同的方向,但是迟早,生活会将我们引领到同一条道路上,
那么另一个疑问来了,如果我们不去走这些弯路岂不更好?其实不然,两个不同的故事版本都为我们彰显了不同的选择为碧的内心带来了更多的体验。那些走过的弯路,经过的磨难,并不都是坏事。或许只有经历过了这些曲折,我们才会真正认清自己要放下的包袱,前进的方向以及内心的渴望。碧如果没有经历过一次逃婚,没有真正去经历内心的碰撞与蜕变,她也许同样会成功失败,会得到家庭的幸福或者不会得到,但是那些独特的经历带给自我的成长,对于内心的修补却永远无法完成。即使她的外在看起来再成功、再幸福,她始终是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孤独残缺的灵魂。
最后的最后,碧找到了一生挚爱,皆大欢喜,但是这远远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人生像一条不断分叉的河流,我们在其中不停地转向,其实无谓对与错的选择,最重要的始终是那个不断成长的自我。
《回首又见他》读后感(七):什么人会等你到时间尽头?
读过《何以笙箫默》的人对这不小说的看法通常都泾渭分明得很夸张。喜欢的人感动于两人之间经年不变的爱恋,不屑的人嘲笑固守爱情的妄想。我一度以为《回首又见你》是一本英国版的《何以》,甚至还有两个何以琛。
更闹心的是,作者还把这个故事写成了平行发展的两种可能。一种是新娘真的逃婚之后,一种则是顺利结婚以后。故事在两个世界间跳动,有时是一节,有时是一整张,经常有种混乱不堪的感觉。
我一度以为这样的爱情故事只是一个烂俗的爱情故事而已。可实际却远远不止。在这本书里,爱情顶多算是一条线索而已。这实际是一个披着爱情外衣却在寻找自我、寻找生活本质的故事。
一次次地看到女主角的懦弱、无知、自私,整个就是个讨厌鬼的形象。但正是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却在抛开一切之后选择勇敢面对,选择从头开始。“疯子就是不断重复同一件事却希望得到不同结果的人。”当她跳出曾经的死循环,终于开始懂得母亲的痛苦与付出,懂得弟弟无处不在的守护,懂得周围所有人的善意与关爱。当一个人只关注自身时,喜怒哀乐都会无限放大,却看不到身边的人。把享受关爱当作理所当然,把无理取闹当作不被理解……
只有孩子才会把自己当成全世界,如果无法脱离孩子的思维,无论如何改变自己的重要决策,依旧改变不了生活终将分崩离析的结局。我想,这才是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的要义。
《回首又见他》读后感(八):一切早已天注定
一切早已天注定
评《回首又见他》
文/小鱼儿
一年一度单身狗告别单身的日子---七夕又要到了,很多人会选择和另一半喜结良缘。婚礼上大家最不希望看见的也许就是前任吧。但如果前任在婚礼上不请自来,且对你仍然一往情深,而你对他/她好像也有感觉,你会怎么办?当个落跑新娘/新郎?仍将婚礼继续下去,翻开人生新的篇章?英国爱情小说《回首又见他》中女主角碧•毕晓普就面临着上述窘境。而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做出哪种选择,一切早已天注定。
故事讲述了一个幸福的新娘---碧•毕晓普在婚礼当天没有等到早已离家多年,但承诺参加婚礼的父亲,却没料到抛弃了她的前男友基尔会出现。基尔勾起了她内心深处的不堪回忆,一个从未告知新郎亚当的秘密---她一直认为基尔弟弟埃里奥特溺水而亡是自己造成的,实际上是弟弟醉酒后跳海咎由自取,却导致了基尔弃她而去。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离她而去,无异于在她脆弱的心上狠狠划上了两刀。她再也无法承受亚当知道秘密后也可能离开她的悲剧。此时的她,或选择当逃跑新娘,或选择相信亚当,将婚礼进行到底。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选?不知道,没关系,相信你会在女主角的两段经历里找到答案。
《回首又见他》是我读过的构思最巧妙的爱情小说。作者在小说中穿插讲述了碧选择逃婚及完婚后两段独立的精彩故事。作为长篇或中篇小说爱好者,你可以选择阅读其中任何一个或所有故事。
不论是选择逃婚还是完婚,碧的生活里有太多事是命中注定。由于碧逃婚,亚当选择远走他乡(实际上是帮碧寻找离家多年的父亲),亚当父亲任命碧好友米莉的老公为家族集团经理,负责去纽约收购公司,米莉随之搬去异国他乡;但,当碧和亚当结婚后,米莉仍然选择去纽约发展事业,和她相隔一方。
碧逃婚后,辞去了七年临时工的打杂工作,准备重回大学继续完成心爱的园艺专业学习。在一家花店买花时,找到一份截止到开学的全职工作---替怀孕待产的女店主莎尔守店。在莎尔陪伴下,碧不再孤单;当碧和亚当结婚后,她找到了一份此生最爱的园艺工作,因此辞去了七年临时工工作。偶然间在路边将即将生产的单身妈妈莎尔送去医院,并和她成为好友。
逃婚后,在和基尔的不断接触中,以为自己重燃爱火的碧,终于明白他痛失弟弟的那天晚上就失去了灵魂,这些年他想在一起的是弟弟而不是她。她最终选择再次嫁给亚当---一个她一直爱着的人,一个一直对她不离不弃,帮她找到父亲,消除了她多年因父亲离开留下阴影的好男人。
对于我而言,《回首又见他》不仅仅是本爱情小说,更是为我排忧解难的灵丹妙药。
家庭圣诞聚会结束后,碧和母亲罗尼坐在一起聊天。当谈及碧7岁生日第二天,父亲永远离开了家,罗尼对碧儿讲的一番话如一道闪电般击中了我的心:“你的第一反应总是责怪自己,却经常忘了别人做的一系列决定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就像莱恩(碧的父亲)离开的时候,凯尔(碧的弟弟)知道这个消息也很难过,可他知道这是你父亲的决定。而你呢,你坚信是自己把他赶走了,是你导致他的离开……你总是只关注结果。”
不知从何时起,我变得和碧一样只关注结果,总是认为责任在自己身上。就像不久前,家里停水的第二天,因来水时家中无人导致水漫金山,泡坏地板。而我一直自责如果停水当天没有外出参加两日游,水漫金山就不会发生。
罗尼接下来的话让我释然:“我只是希望你能对自己宽容一点,希望你认识到宇宙不会因为你的决定而分崩离析,星星也不会因为你的决定而陨落。碧儿,生活还会继续,只是以一种稍稍不同的方式罢了。”家人也劝过我淹水是个意外,没人希望发生,不必自责。是的,有些时候我们对自己太苛求了,认为是自己的缘故导致了坏结果。事实上,很多事情注定会发生,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让我以格伦达(碧的同事)告诉碧的话作结尾吧:我不认为你做出的决定一定会关上一扇通往不同未来的大门,其实所有的路都会指引我们走到同一个地方……这也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一切早已天注定。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书评均为原创,如有转载,需经授权。请联系笔者豆邮或dingding2046@sina.cn。
《回首又见他》读后感(九):命中注定遇上他。
这本书让我想起一篇教科书的文章《未选择的路》。“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际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人生是一场现场直播,没有NG重来的机会。每一条路都会有不一样的风景,都需要你细细欣赏。我们没有选择重新来过的机会,而《回首又见他》这本书却让我们看到两种人生,逃婚和未逃婚的生活。
来回的阅读着两种人生,开头部分,让我纠结万分。一边是幸福满满,一边是愧疚万分。碧是一位缺乏自信的女性,她内心是渴望幸福的,同时她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选择逃婚的她,决定重新开始寻找真实的自己,寻找属于她的自信。已婚的她选择了正式工,决定过上安稳的日子。不一样的决定,人生的道路好像开始变成平行线,永远不会有交点。故事的发展,交错进行,该遇到的人还是会遇到,只是以不同的方式相遇而已。碧,天生的园艺家,不一样的人生里,她都注定看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注定遇到偶像詹姆斯,并一起完成设计作品。而米莉依然会去伦敦,去过她想要的生活。两种人生的故事,看似不一样,又有相同的事情,他们在不同的场景中,作出了相同的决定。
亚当,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男性代表。帅气、温柔、体贴、上进、富裕集于一身的男人,自小在光环中长大。可他陷入了迷茫,他厌倦了被安排好的人生,他想重新找回自己。两种人生的故事里,亚当以不一样的形式离开了一段时间,他走遍了所有能想到的地方,乞求找到内心真实的自己。生活中,我们总羡慕那些被安排好的人生,所有光环似乎都毫不费力的就能得到。可是,这样的人生,是不是缺少了一点乐趣呢?缺少了拼命活着的印记呢?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沙子,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我们总是害怕失去,而事实上,失去也是成长的过程。碧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她怕极了离别,米莉要去伦敦的消息,让她失落了很久。而我更愿意看到一个坚强的碧,面对离别更坦然一些。
故事中的两种人生,平行线的人生本该没有交集的,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两条平行线,它们就像马路两旁的平行线,看着似乎又是有交点的。命中注定的那个人,不论你到底选择哪条路,都一定会遇上的。所以,无论是未逃婚的碧,还是逃婚了的碧,最后,她都能百分之一百的确定亚当就是那个命中注定的人。逃婚的碧,就好像回到原点一般。只不过,这时候的她是自信的,足够有信心配得上亚当了。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同时让我陷入思考。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如何去决定。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是背道而驰,让生活变得面目全非。碧,是一个害怕决定的人,而我又何尝不是。但我相信我能承受每一个决定带来的结果,应该说我们本来就有责任去承受每个决定的结果。
我们的人生没有多项选择,每一件事都是单项选择。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即便是回到原点一定还能再遇上的。
: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或者24685251@qq.com联系笔者。
《回首又见他》读后感(十):平行世界里的两种人生
忘记是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活出了你所喜欢的样子”,把这句话送给英国小说家艾莉·哈里斯《回首又见他》一书中的女主人公碧·毕晓普再合适不过了。
这本小说的叙述手法很独特,故事的女主人公碧即将与未婚夫亚当步入婚姻殿堂,但是阔别多年的挚爱基兰却出现在婚礼现场。碧一时情绪起伏,在慌乱时不留神竟失足滑倒。而故事就从她滑倒之后明显地分为了两种人生轨迹:一个人生轨迹是她逃婚之后,另一个人生轨迹则是顺利与亚当完婚。这是发生在平行世界里的两种人生,虽然其间人生故事的发展极其不同,但用书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来说那便是“殊途而同归”。在故事的最后,人生经历更加丰富的碧终于放下了过去,打开了心结,最终她与亚当站在同一片星空下相拥相吻,爱情终于开花结果,而碧的事业也迈入了新开端,整个人生都焕然一新。
其实,让人生焕然一新的又何止是碧儿呢?碧的母亲,一位摩登时髦、热情四射的妇人曾经是为了掩盖丈夫离家出走的哀伤而刻意地装出活力无限的欢快模样,但她在放手过去之后,不仅接受了新恋情,而且还写出了与以往风格都不同的新作品且大获成功。碧的未婚夫亚当,是某广告公司的贵公子,他曾经的人生轨迹都是遵从着父母的安排设定,只有与碧的爱情婚姻是由自己做主。在与碧发生了种种不快之后,他突然领悟到,自己的人生应该换一种活法了,应该追随自己的内心,听从自己的真实想法。他摘下了头上的光环,离开了万人瞩目的宝座,卸去重担的亚当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在书的结尾处,碧儿的母亲罗尼出版了一部新作品《放手的艺术:如何开启无负担的新人生》 。很明显,碧儿、碧儿的父母、基兰、亚当等人都是在“放手过去”之后才真正地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如果背负着太多的过去、背负着太多他人的期许,那么他注定会活得沉闷、乏力又无趣。人总该给自己多一些机会,去忘记某个人、某段经历,真正地放下这些,然后才能轻装上阵,去踏上人生的冒险之旅。
本书的作者艾莉·哈里斯的写作风格以贴近生活、笔触细腻见长,她从女性视角来刻画主人公的情感发展,并且非常善于营造富于美感的故事氛围。这本书不仅在温情细腻的文字中讲述了平行时空中的两种不同人生轨迹与机缘,而且故事极具启示性、哲理性。“一次生命有那么多的方向,每一天都有无穷无尽的‘如果’,每次到达极点的可能性,每次站在路口的困惑,感到一切尽如人意的兴奋还有感到一切背道而驰的悲哀”,读完小说,再看看我们自己的生活,不也正是如此吗?在人生的路口上我们总要做出决定,用一个决定否决了另一个决定,人生就在这不断地“肯定”与“否定”之间转换着、跳跃着,出现了种种时间与机缘的阴错阳差。
不过,我们倒不必纠结于在问题面前做出何种决定,至少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里,总会有人过上我们想要的那种生活,踏上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个要下决定的时刻,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听从自己的真实想法。欺人,或许可以得到原谅,而自欺,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