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童年的消逝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童年的消逝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0 20: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童年的消逝的读后感10篇

  《童年的消逝》是一本由[美]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一):中国孩子的童年正在被侵蚀

  最近刚读完《童年的消逝》,虽然是老师布置作业,为了我的学分而努力的,但是 ,当我真的看了这本书之后,就有一些欲罢不能了。尤其是针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想的更多了。

  1.我们的童年vs现在孩子的童年

  我觉得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应该都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课间、放学、周末,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是什么?是看电视?貌似只有每天5点还是6点的动画片。看电脑?那个时候的电脑远没有现在普及度这么高,想上网就要去网吧。花钱不说,还不知道要干嘛。

  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和我们的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打老虎、跳皮筋、老鹰小鸡、丢手绢、你追我赶、谁是木头人、捉迷藏、摇呼啦圈、过家家等等等等,我能举出来的例子真的太多了,每一个都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想起来就觉得满满的幸福。即使我可能不记得和我玩儿的人叫什么名字了,但是,那时的笑脸却是难以忘怀的。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有多少的小孩子玩儿手机玩儿的比大人还在行?有多少小孩子不给手机玩儿就撒泼耍赖?有多少小孩子有手机就万事足,家长爱哪儿哪儿去?有多少孩子,现在还会跳皮筋?他们除了玩儿手机,就是看电视吧?有孩子会看书么?有孩子会经常出去和朋友们玩儿么?

  细细想来,真的有点儿可怕。我们的孩子被科技产品充斥了生活。我们能想起来的,是童年的游戏,是童年的玩伴。现在的孩子们未来能想起来的,是不是以手机居多?

  2.我们童年的游戏vs现在孩子的游戏

  我不否认,现在的科技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可以更多、更快、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发生事情。但是,这些事情真的对孩子那么重要么?

  打老虎、跳皮筋、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你追我赶、谁是木头人、捉迷藏、摇呼啦圈、过家家,每一个游戏都需要两个至两个以上的孩子参与。孩子可以学会和其他的孩子相处,孩子可以锻炼他们身上的肌肉控制能力,孩子可以遇到更多不同观点,孩子可以亲手去感受、摸到这个世界。

  但是现在呢?我记得我看过一个小孩子玩儿一个“剪扣子”的游戏。就是屏幕上会出现1-3颗的扣子和一把能动的剪子,然后,小孩子只需要用两根手指放在屏幕上(无论哪两根)进行开合的动作,就可以控制着剪子去剪扣子。这个游戏说是锻炼孩子手指的控制能力的。我真的很想说放*!

  在冰冷的屏幕上,孩子能够知道剪子的重量么?能够知道怎么用剪子吗?能够摸到扣子的突起吗?知道剪扣子需要用手指使力,而不是只要简单的平移就可以了吗?玩儿这个游戏玩儿多了的孩子,你觉得他在现实生活中就真的学会剪扣子了吗?也许有的人会说小孩子玩儿剪子很危险,那我只想说,你真的给自己的偷懒找了一个借口。玩儿手机,你真的不用看着。但是,如果你的小孩子玩儿真的见到,你确定你不会看着么?你看着你的孩子还会伤到?那你的心真的有点儿大。

  3.我们童年接触的世界vs现在孩子接触的世界

  都说,小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很快乐。确实是,但那是以前。现在的信息这么爆炸,各种小学生初中生人手一个手机可以随便上网下信息来看。你真的觉得,我们的童年世界和现在的童年世界是一样的吗?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男女朋友是什么,现在的小孩子幼儿园可能就有了“男朋友”或“女朋友”。

  小的时候,我看的动画片都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蓝皮鼠大脸猫》,积极能量不得了,现在的小孩子看《喜洋洋》、《光头强》,里面的人无论怎么对待都不会死,所以出现了一则一个小孩子被绑到树上焚烧的新闻

  小的时候,我在公共场合吵闹,爸妈会给我一个玩具(非电子类),现在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爸妈会给他一个手机或者iPad。

  当我意识到现在的孩子是这样的童年的时候,真的想想都有些可怕。那些冰冷的电子产品充斥了孩子的整个童年。是的,这样父母真的轻松了,只需要花一点儿钱,孩子就可以老老实实的在那里坐一天,不吵不闹。但是,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真的可有可无吗?用点子产品换来了孩子的安静,这个公式真的平等吗?

  尤其是以电子产品作为奖励的。

  如果你现在安静一会儿,你可以玩儿手机;如果你写完作业,你可以玩儿手机;如果你听话,你可以玩儿手机;如果你……可以玩儿手机。

  当手机成为了一种奖励,成为了小孩子获得的一种成就,一种战利品,你真的觉得他以后不会以有手机玩手机为荣吗?我想答案否定的。

  《童年的消逝》是一本有关“童年”的历史的书,他写了“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但是,他没有写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本书不是让你用来找办法的,因为没有具体解决办法。但是,你会看到一个赤裸裸的童年被侵蚀的世界。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二):童年?消逝?

  刚看书名时,总是想起小时候点点滴滴,想想如今的千禧一代,虽和我年纪差不了多少。但我们的童年,差的太多太多,我们还有放肆的在蓝天下追逐打闹,而他们却被电子数码产品捆绑的太早太早。童年因文字而与大人区分,童年因电视而与成人界限越发模糊。到底,童年会消逝吗?大人们该怎样延迟这日益不见的童年。

  中世纪口语传播为主 没有识字文化 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观念 。 1.中世纪儿童存在原因。 文字文化,羞耻,区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 (十六世纪出现)礼仪是羞耻的组成部分之一 发明印刷术后代表人物皮特罗·阿伦提诺(生于1492年 ,发明黄色新闻,“王公贵族的祸患” 是那个时代公民凯恩) 蒙田(生于1533年,个人随笔,提倡个人主义赞美个人历史) ——————详38页 2.朗读向默读转变思维与谈话共生。 印刷术激发起了作家的自我意识,自16世纪起,口腔无需再发声音,读书看报依靠孤立的读者以及他自己的眼睛,印刷给予个体自我,使个体思索和谈话成为可能。

  3电视媒介的发展,吞噬童年。

  “别走开。广告过后我们介绍精彩饮食新品,然后再略谈一下乱伦的问题。”从前因为文字文化和羞耻感,造就了“童年”一词,使得有成人与小孩之分。而如今电视媒介的发展,电视节目不论大人小孩都可以看而且毫无界。《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在懒洋洋的午后,翻看姐姐书本,但书里没有插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书本到底有什么用既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显然,刘易斯·卡罗尔在说明着一个道理:跟深奥乏味的文字相比,图画和故事才是儿童了解世界的天然形式单一的文字描述是给成人看的。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以电子为中心社会,怎么可能保证小孩不接触电视媒介,家长们怎么能保证孩子从电视里获取的内容就是适合该年龄段所看的。

  虽然宗教经济思想形态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影响童年的进程,使童年变得更重要货不太重要,但它们绝对不可能创造童年或者把它一笔勾销。只有识字文化,它的存在或不存在才具备这种力量开门见山的说儿童基本上从媒介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这里并不是说年纪小的看不见了而是当这些小年纪的孩子出现时都被描绘成13、14世纪的绘画作品上那样的微型成人(加里·科尔曼现象)举个例子在通俗一点说,凡是爱看情节剧、肥皂剧或其他流行电视节目的人都会注意到现在的电视节目里的儿童和成人在各自的兴趣领域语言服装性欲上的表现都没有什么区别

  文末6个问题

  童年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童年的衰落预示着美国文化的普遍衰落吗?

  道德多数组织和其他宗教激进组织在保存童年方面究竟出了多少力?

  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

  有没有任何社会机构足够强大,并全心全意地抵制童年消亡的现象?

  在抵制时下所发生的一切时,个人完全无能为力吗?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三):传播工具究竟改变了什么

  书中又一个观点值得注意:当一项技术被发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究竟会有怎样的力量。

  正如印刷术发明,文字可以被记录下来,成为被流传的书籍;正如用电报的发明解决了跨域地区交流的可问题;电视的发明可以使得文字与图像结合起来,使得情景在再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是巨大冲击

  书中的传播工具——电视在现在的地位已经弱化,pc、移动智能设备的兴起代替了电视,成了我们的娱乐设备,在我看来,这就是移动版的电视,娱乐可以随时随地,特别是移动智能设备的出现,电视、电脑都需要有放的地方,移动智能设备完全不需要。

  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字、书、电报、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都是传播的工具。

  书中讲童年和成人的区别在于是否享有完全对等的信息,这是造成童年消逝的原因,但在此强调一点,作者说童年是被发明出来的概念,确定这些概念的时间不超过200年的时间,我同意这点,因为所有又意义东西都是人所赋予的,所以,不管儿童与成人信息是否对等,童年时期我们的表现都不曾消逝过。

  从历史的发展来讲(作者没有研究中国的概念,这一点是我比较遗憾的,我堂堂大中国竟然都没有你研究的地方,至少,从电视剧中,我们很早就有了记录的方式的,没对这个研究,作者应该感到特别遗憾才对)印刷术发明之前,儿童在7岁之后就有了驾驭语言的能力,和成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这点我是不太同意的,儿童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并不代表他就具有成人的经历,或者成人的思考方式。

  儿童具有的天性是可以被环境改变的,这点当然不可置否,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但具有的力量是否那么强大,不得而知,若是那种坏的观念一直被强化下去,可能彻底无法改变,若是有正确的纠正方式,就可能好好的发展下去,不能因为具有相同的服装、相同的信息世界、相似的娱乐方式,就认为成人和儿童没有区别了,至少,在某一方面是与区别的,究竟是在哪方面,差距有多少,这当然不是我的讨论之列。

  按照作者所说,儿童是被发明出来的概念,那么儿童文学音乐、服装等有关儿童的东西在现在消逝,是否说明人类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亦或者当时是正确的,现在受到了现代技术的冲击,至于是那一种,我相信事物的发展一定有它的必然性,就正如作者所说,他只是揭示出有关儿童起源和消逝的有关现象,不提供任何的解决方式,对于我们自身来讲,不仅要明白这种这种现状,还要知道如何去做。

  暂且把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归结于互联网吧,因为它们本是互联网不同阶段的不同说法而已。诚如作者所说,成人和儿童接触到的信息是同样的,就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可是,在今天,我们看到,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人所关注的信息层面、兴趣层面是不同的,他们就一定会不好的东西所影响吗?谁知道呢!

  总之,童年究竟会不会消失,童年是被造出来的概念,还是属于生物学的范畴,都不重要,我们要有所担心,但也不必于太过担心。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四):理性回归才有童年回归

  20世纪的美国,电视文化使童年面临消逝,孩子成了“微型成人”,成人成了“成年的儿童”。21世纪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孩子成了“小大人”,大人成了“老小孩”。是我们忽视了他们的前车之鉴还是说这是人类必然的宿命?思考力会再次成为精英的专属吗?

  初看书名和封面上的介绍,以为书中只是讲儿童世界的成人化,但看完全书发现,作者的观点还包括成人思维的低龄化。是啊,界限的消失是两者同时往中间靠拢的结果原本清晰的分界处,现在已经变得人头攒动了。

  两天看完《娱乐至死》后,一鼓作气又花两天看完了《童年的消逝》。思路一以贯之,一气呵成之下很是畅快。很多人说读了《娱乐至死》后再看《童年的消逝》是浪费时间,我想说,虽然两书思想基础都是一样的,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从希腊罗马时代开始,教育和羞耻心讲儿童与成人模糊地分开。中世纪的混沌下童年销声匿迹。而随着印刷文字的出现,以读写能力为代表的文化普及开来。文化不再是特权阶级的专属而成为大众可得的东西,于是童年真真正正地诞生了。儿童成为区别于成人的单独群体:他们必须学习读写以为成人做准备、他们被成人以羞耻心为出发点隐瞒了一些东西、他们被寄予成人的感情、他们被施以特殊保护。同时,童年的概念也确定了成人的概念:有读写能力与一定程度的思考力、有自制力、具有对延迟的满足感的容忍度、有关注历史的延续性和未来的能力。而以图像为主要传播方式的电视的出现,却使这一切不一样。对图像理解的简单使得儿童得以接触许多过去成人故意隐瞒的事情(暴力、性)的同时也使成人习惯于不经思考地获取信息,从而思考力的界限模糊了;成人对延迟的满足感的容忍度毁于电视“以当下为中心”的表现方法(时效性);成人抽象、有序的思维能力毁于电视以画面为主的表现方法;成人关注历史的延续性和未来的能力毁于电视播报时苛刻的时间限定;电视打破了资本主义认为“购买者和行销者根据自我利益通过理性思考达成交易”的前提,使商业与宗教结合,成了一种“广告电视神学”。

  波兹曼对童年的产生、发展、消逝的分析是有说服力的,全书用大量事例支撑,读起来也毫不费劲。除了“童年”这一主题,作者还粗略地谈到了他对新闻、广告、媒介、教育的理解,让人收获很大。

  关于技术能够影响思想的问题,在看《娱乐至死》时我就已经与作者达成了共识。很多人说博茨曼的预言显然是错误的,电视并没有带来这样大的影响,但如果我们把“电视”换成“互联网”呢?他所描述的许多画面简直就是我们身边的世界。我身边的这些年龄上已然“成人”的人(包括我自己),惯于做一些“卖萌”之类的事情,在垃圾食品面前流露出比小孩子还过分的贪婪(或许在自称吃货的同时还觉得自己可爱);身边的那些小孩,唱着内容粗俗的流行歌曲,对言情小说和肥皂剧的情节了然于心,试图将自己打扮成成年的男女主角并幻想一幕幕小学的校园罗曼史。成人的优势在消逝,儿童的优势也在消逝,所有人都选择一种更为轻松的生活方式,所有人都在社会这一股新的潮流中随波漂流,极少有人逆着浪潮游动,甚至极少有人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去往那个方向?(而这种现象本身也是思考能力退化的表现啊!)

  为了避免过于悲观,波兹曼乐观地预想了电脑的未来。他说,计算机语言会使儿童和成人的界限再次出现,但是媒介的使用方法也可能使媒介本身所具备的潜在结果不起作用。可惜,现在成为现实的是他的后半句。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电脑的娱乐性能,计算机编程成了特殊领域的人才掌握的技能。

  合卷之时不禁问自己:当我们的人民全部都成了没有健全理性的“儿童化的成人”,民主将会变得多么不堪一击?当我们的孩子在获得完整的判断力的时候就已经变得老气横秋,未来将变得多么不值得期待?

  当然,阅读时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作者一直强调课堂的重要性,同时又表示电视画面使观众关注形象而非内容,那么课堂上老师本人的形象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电视有什么不同呢?并且作者对摄影等图像艺术的理解有失偏颇与武断。但总体来看,还是值得一看。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五):童年?消逝?

  刚看书名时,总是想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想想如今的千禧一代,虽和我年纪差不了多少。但我们的童年,差的太多太多,我们还有放肆的在蓝天下追逐打闹,而他们却被电子数码产品捆绑的太早太早。童年因文字而与大人区分,童年因电视而与成人的界限越发模糊。到底,童年会消逝吗?大人们该怎样延迟这日益不见的童年。

  中世纪以口语传播为主 没有识字文化 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观念 。 1.中世纪儿童不存在的原因。 文字文化,羞耻,区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 (十六世纪出现)礼仪是羞耻的组成部分之一 发明印刷术后代表人物皮特罗·阿伦提诺(生于1492年 ,发明黄色新闻,“王公贵族的祸患” 是那个时代的公民凯恩) 蒙田(生于1533年,个人随笔,提倡个人主义赞美个人历史) ——————详38页 2.朗读向默读转变,思维与谈话共生。 印刷术激发起了作家的自我意识,自16世纪起,口腔无需再发声音,读书看报依靠孤立的读者以及他自己的眼睛,印刷给予个体自我,使个体思索和谈话成为可能。

  3电视媒介的发展,吞噬童年。

  “别走开。广告过后我们介绍精彩的饮食新品,然后再略谈一下乱伦的问题。”从前因为文字文化和羞耻感,造就了“童年”一词,使得有成人与小孩之分。而如今电视媒介的发展,电视节目不论大人小孩都可以看而且毫无界。《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在懒洋洋的午后,翻看姐姐的书本,但书里没有插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书本到底有什么用既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显然,刘易斯·卡罗尔在说明着一个道理:跟深奥乏味的文字相比,图画和故事才是儿童了解世界的天然形式,单一的文字描述是给成人看的。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以电子为中心的社会,怎么可能保证小孩不接触电视媒介,家长们怎么能保证孩子从电视里获取的内容就是适合该年龄段所看的。

  虽然宗教、经济、思想形态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影响童年的进程,使童年变得更重要货不太重要,但它们绝对不可能创造童年或者把它一笔勾销。只有识字文化,它的存在或不存在才具备这种力量。开门见山的说儿童基本上从媒介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这里并不是说年纪小的看不见了而是当这些小年纪的孩子出现时都被描绘成13、14世纪的绘画作品上那样的微型成人(加里·科尔曼现象)举个例子在通俗一点说,凡是爱看情节剧、肥皂剧或其他流行电视节目的人都会注意到现在的电视节目里的儿童和成人在各自的兴趣领域语言服装或性欲上的表现都没有什么区别。

  文末6个问题

  童年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童年的衰落预示着美国文化的普遍衰落吗?

  道德多数组织和其他宗教激进组织在保存童年方面究竟出了多少力?

  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

  有没有任何社会机构足够强大,并全心全意地抵制童年消亡的现象?

  在抵制时下所发生的一切时,个人完全无能为力吗?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六):羞耻心与社会化

  本文主要受尼尔·波兹曼所著的《童年的消逝》启发所写

  在书中作者尼尔·波兹曼对童年的消逝这一现象使用了类似福柯的知识考古学(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的研究方法,即从历史中解释某个概念或知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终结,这种研究方法由福柯从尼采继承并改良而来,正如尼采的名篇——《论道德的系谱》中所用到的系谱学(genealogy)一词,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有时也称之为知识系谱学。

  懂得波兹曼的研究方法之后,其提出的理论或说法的正确性也就能够拥有一个较为简单的判断切入点,即对整个理论的起点所要做的基础判断。

  波兹曼认为,在童年概念的演化过程中, 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因为羞耻心的形成代表了自我控制的成熟,其作为智力和道德的准则以及成年的一个特征,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也相应地反映在性道德观和性行为上。羞耻心是人类文明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是征服我们的本性所要付出的代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只有羞耻心的形成才能导致自我束缚的成熟,最终才能使得一个人成为现代社会所称的“文明人”。

  在这里,虽然波兹曼没说但是很关键的一点在于,羞耻心其实只是一个表面概念而已,其本质是社会学上的内化(internalization)概念,通俗地讲就是社会化,内化的一个定义是:当人类文化的外部特征在人的头脑和人格内部复制时,人就变得社会化了。

  举例而言,一个男人在杀妻并将其埋于天井里十年后,走进警察局,要求与侦探谈话,并供认了罪行。他这样做是因为一直被罪恶感折磨。他不需要任何外界权威把他的行为归为犯罪;他自己的良心已经这样做了。要注意的是,文化始终是人类主观想象的概念,道德、法律都不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一个人把道德观念以及各种法律规则当作真实事物时(一般从婴儿开始),他的社会化就开始了。

  所以波兹曼的羞耻心假设是有社会学保障其正确性的。

  但是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羞耻心的形成又是由何而来?

  从微观而言,对照上述的社会学概念,有一种解释是文化从我们的客观刺激而来,然后用被马克思通俗化了得术语来说,文化被进行了物化(Reify),意思是“使之如实物一般”,也就是说使意识形态如实物一般,如此一来文化最终形成了社会结构,这些东西既非“完全在头脑里”,也非完全处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它介于主体之间。假如有足够多的人都以类似的方式想象一些事物,那么这些事物就可能具有一种与“客观”世界难以区分的永久甚至压迫性的现实性。这也就是《来自新世界》最后一句「想象力可以改变一切」的意思。

  而从宏观而言,我说宏观其实指的是从人类整个族群而言,这也是波兹曼的研究大背景,他没有考虑羞耻心存在的微观要求,也就是法律,道德以及其他物化概念的存在。这些东西在他研究前就被默认当作即存现实。波兹曼所探讨研究的内容更多地是从传播学、历史以及人类的生理基础为起点来考虑。

  就像上文所述,羞耻心的形成在于物化概念的内化。因此在本书中,波兹曼主要探讨了的是什么促进或阻止了内化这一过程,而如果我没误解尼尔·波兹曼的话,他应该是一位生物决定论的支持者。早在《娱乐至死》一书当中他就阐述了人类记忆在生理上的限制与外部环境信息媒介共同作用下对人类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详见上篇文章);而在《童年的消逝》中,他又指出由于生理上的限制,人类在7岁时才发展出完全成熟的读写能力,因此当“印刷术”创造的媒介环境完全取代了中世纪的“口头”媒介环境时,人类就被区分为了两类人,印刷术在不能阅读和能够阅读的人之间产生了分化。在文字世界里,做成人意味着有机会了解用非自然符号整理和记录下来的文化秘密,而儿童则沉浸在一个充满秘密的世界里,心中充满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这就是为什么在印刷术出现以前的中世纪人,不论年龄大小,其行为都以幼稚为特征的原因所在。在口语世界里,成人的概念并不存在,因此,儿童的概念就更不用提了。于此一来,由于无法通过有效地掌握社会习俗、道德、法律以及等等物化概念,儿童才被真正与成人区分开来。如此一来,现代羞耻心的概念就出现了。

  在了解羞耻心的出现机制以后,可以肯定一下两点: 1. 儿童羞耻心的出现在于知识间隔(knowledge gap)的出现,也就是对信息的绝对控制,这一点在印刷术出现的年代具体表现为儿童与成年在生理上读写能力的差异与限制。 2. 儿童羞耻心的存在有微观上的需求,具体表现为道德、法律以及等等物化概念的存在。

  其中第一点最为重要,因为它在人类历史上证明了是可变的,而第二点则相对一直存在。 第一点中提到了信息的绝对控制对儿童羞耻心形成的关键作用,而到了近代与现代这个绝对控制被打破了,而打破的关键正是三种新主流媒介的诞生——电视、电脑与手机。

  正是电视的出现,这个信息等级制度的基础就崩溃了。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人们是看电视。人们不阅读电视,也不大会去听电视。重要的是看。这对成人和儿童、知识分子和劳动者、傻子和智者都没什么两样。他们看的是动态的、时常变换的图像,每小时多达1200幅的图像。

  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这表现在三个方面,而它们都跟电视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密切相关:第一,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电视不能分离观众。鉴于我所描述的这种情况,电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

  电视上充斥着成人的秘密,这些秘密不只是关于性存在的知识,而且还包括各种社会契约,电视剧中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内容都被电视揭露在儿童面前。如此一来,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知识间隔(knowledge gap)便被极大的削弱了。

  但电视的影响在中国却没有像在美国一样大,关键在于早期电视频道在中国是由政府掌控,而不是由资本掌控,并且在印刷术时代留下的习惯下,对儿童与成人地故意区分思维被带到了电视频道中,光是比较两个国家同电视时代下的频道所讲出粗言秽语的次数就能感觉出这种巨大的差异。

  但不管怎么样,电视在中国还是起到了侵蚀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的作用。

  而真正造成今天中国各种儿童社会问题的原因其实要归结于电脑以及手机,低素质交流、沉迷猎奇、未成年卖淫等等问题,都是由新旧媒介的交替所造成的。家庭的结构和权威已经受到严重的削弱,因为家长对年轻人所接触的信息环境完全失去了控制。玛格丽特·米德曾把电视比作“第二家长"。她这么说,是指我们的孩子在电视机前所花的时间,确实要比和他们的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多。

  无论如何,很显然,媒介已经削弱了家庭在塑造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发展上的作用。这意味着传统上以亲密、依赖和忠诚为特点的亲子关系因此而丧失。在一个经历了剧烈变化的传播结构里,引用麦克卢汉的话就是,学校已变成了禁闭场所,而不是学习场所。

  而讽刺的是,学校作为识字文化的产物,无论在控制未成年人(儿童、年轻人)的信息接触上所做的努力多么微不足道,学校都将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成为防止道德底线崩溃的最后一道防线。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七):儿童世界“成人化”的忧思

  儿童世界“成人化”的忧思

  ——评《童年的消逝》

  文/青禾

  在西方,“童年”只有不到400年的历史。在媒介带来的传播环境的改变下,“童年”与"成人"的界限逐渐模糊化,作为社会发展产物的"童年"正逐步衰落甚至行将消失?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尼尔波兹曼表达了深重的忧思。

  严格来说,这是一本学术书。尼尔波茨曼以一个学者的严谨审慎,理性而睿智地探讨了“童年”概念的产生、发展、以及消亡的趋势。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童年是人类发展的其中一个阶段,我们从不会质疑,"童年"这个概念究竟存在了多少年。而从社会学的角度,尼尔波兹曼提出了一种观点,童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详细解释了欧洲中世纪童年诞生的三个条件:印刷文化、学校教育和羞耻心。当然这并不是作者的重点,尼尔波兹曼之所以不惜笔墨阐释童年是社会的产物,原因在于,他想更明确地强调媒介如何改变传播环境并对童年造成影响。

  尼尔波兹曼认为,印刷术的发明导致了人类传播方式的改变,由口语传播转为文字传播为主,从而引起了个人主义的觉醒和学校教育的诞生。由于文字能力需要习得,掌握这种能力的成年人拥有了儿童"应该看什么,不应该看什么"的决定权,成年人存在儿童不应知的秘密。于是成人创造出一套于儿童应有的歌谣、故事、游戏,童年在欧洲中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诞生。

  反观中国,封建社会比欧洲来得更为漫长。目前,系统论述中国童年历史的著作,仅有熊秉真多《童年忆往》,且并未对童年作出明确界定。暂且以尼尔波尔兹曼的观点,"童年是社会的产物"的角度出发,观照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的"童年"概念产生得更早,但"消逝"的阶段也更为迅速猛烈。

  欧洲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间接导致了"童年"的产生,而中国有关童年的论述却远早于雕版印刷术产生之时。尼尔波兹曼认为,衡量"童年"存在的标准,是成人与童年之间是否存在秘密。在印刷时代,成人有意识避免儿童接触色情和暴力信息,注重对儿童羞耻观念的培养。以这个标准来出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虽没有印刷文化,但诸子百家的教学之道已极其强调对人的教化,尤其儒家强调的礼义廉耻,更是着重于对儿童羞耻心的教化,这表明,中国的童年产生于更早的时期。

  但从发展上来看,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童年又似乎根本不存在。因为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童年"与"成人"的概念始终模糊,男孩自小便被教授四书五经,未来考取功名,女孩被要求三从四德,为嫁人做准备。由这个层面来说,他们所接受的一切教育都是成人化的,儿童与成人之间没有秘密,所以,又可以说,直至清代,中国都没有童年的概念存在。

  当然,用西方的观点来衡量中国社会并不尽然。我更愿意相信,中国古代是有童年存在的,王阳明对于儿童教法的探讨便是例证。及至近代来说,尼尔波兹曼所担忧的一切,似乎与当下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更吻合。

  尼尔波兹曼担忧着印刷文化和随之而来的电视文化、电子信息环境将彻底导致童年的消逝,如果说有一种媒介可以阻止童年的消逝,让童年继续存在,那么唯一可能的是电脑。因为电脑与中世纪文字出现时一样,需要人们习得专业知识才能掌握,只要需要这种习得的过程,儿童与成年人之间就会因信息的不对等而存在界限,成年人可以控制儿童接触的信息。

  但事实是,媒介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波兹曼的预期。通信技术由2G、3G至4G的迅猛发展,今天手持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任何一种媒介,儿童们都可以自由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儿童已经失去了属于他们的歌谣,他们不会再唱《丢手绢》,不会再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不会相信有大灰狼会把不听话的孩子抓走的故事,他们总是打开电脑、拿着手机、带着iPad,聚在一起打游戏,他们唱《小苹果》之类的流行歌曲,他们看成人化的娱乐节目比如"跑男"。

  然而,尽管如今"儿童"的童年被改造,我并不认为童年会消逝。尼尔波兹曼本人虽然表达了对童年衰落的隐忧,但还有更重要的观点不容忽略,他认为我们的电子信息环境正在让儿童"消逝",也可以表述为我们的电子信息环境正在使成年消逝。

  无疑,这种表述更为准确,今天童年并未消逝,而是"成人"和"童年"的概念模糊化。儿童依然以他们的天性享受着童年的乐趣,尽管是以一种我们此前未经历过的媒介带来的生活方式。

  尼尔波兹曼在此书12年后的再版序言中写道,"如果自本书写成之日至今,童年消逝的一些趋势至少被抑制住了,或者扭转了,我会感到欢欣鼓舞。至于我曾经预言将要发生的事却没有发生,那些我知道将要发生的却不会发生了,这并不会给我个人或这本书带来羞耻。"

  今天我们重读此书,亦该秉持这样的态度。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八):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 童年的发明

  第一章 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

  一、童年的消逝:

  成人和儿童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甚至身体的外表上,越来越难以分辨了

  二、童年的历史

  1、希腊人:对儿童的论述存在多种解释、模糊不清,但预示了“童年”的概念

  1)热衷于教育

  2)对于管教未成年人不具备现代的同情心和理解

  2、罗马人:发展出了超越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

  1)年龄意识

  2)羞耻的观念: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3、中世纪: 童年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

  1)读写能力消失——在没有文字的世界里,不存在秘密,儿童和成人之间没有必 要明确区分

  2)缺少文字教育的概念,基本是通过学徒和服务——没有儿童成长发展的概念, 没有学习需要具备必要前提和循序渐进的概念,没有学校教育是为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 的概念

  3)没有羞耻的概念,不能够也不情愿对儿童有任何隐瞒;没有礼仪

  第二章 印刷术和新成人

  *印刷术的发明——全新的符号世界——“童年”的概念与“成人”的概念

  *“弗兰肯斯坦综合征”+没不急求都死一个想法或各种想法的混合物

  一、印刷术——个人主义成为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心理条件

  1、自我观念,人们对名声和个人成就的追求:

  皮特罗•阿伦提诺:第一个记者

  蒙田:个人随笔,提倡个人主义、赞美个人历史

  拉伯雷:自我肯定、自我歌颂

  2、阅读的反社会行为:读者退回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抗社会参与和社会意识

  二、童年的产生:“文化人”的诞生

  1、强化了的自我意识:儿童夭折并非自然、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

  2、知识差距将人划分为不同阶段: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成人,需要超越习俗和原有的记忆,去探索过去不知道耶不曾考虑过的世界

  1)书籍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内容的方式:其线性特点导致了学科的重组,强调逻辑 和清晰,并形成对权威信息的态度

  2)方言进入大众媒介,进一步普及

  3)现代科学的流行:新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来源、增大了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消 除了文本中的模糊不清、普及了科学思想

  第三章 童年的摇篮期

  *从16、17世纪以后,童年的摇篮期持续了200年

  *童年有不同的本质和需求,是因为已经被从其他人群中分离出来

  一、学校教育: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儿童在社会上的地位发生巨大的变化:被看做完全不同的一类人

  1)童年已成为对某一阶段象征性成就的描述,以学习阅读开始

  2)服装、会话、语言、命名、儿童文学

  三、现代家庭的成型:儿童接受长期的正规教育,重新定位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四、控制和征服人的天性的能力(性道德观和性行为):了解文化秘密成为成年的显著特点

  *儿童和成人变得越来越有区别,儿童不会也不能共享成人的语言、学识、趣味、爱好和社交生活。成人的人物是要帮助儿童为将来能够应付成人的符号世界而做准备

  第四章 童年的旅程

  一、童年始终不曾消逝,尽管有时濒于消逝的边缘

  工业化:残酷对待底层阶级的儿童没有也不可能摧毁童年的概念

  二、倡导人性化的童年的潮流:

  1、政府对儿童福利的责任意识:所有社会阶层被迫与政府共同承担养育儿童的责任

  2、启蒙运动:有助于培养和传播童年的思想

  1)洛克:儿童是空白板,是一个符号发展的过程

  2)卢梭:儿童是一株野生植物,难以靠书本学习来获得改善

  *共同关心未来:没有承认面向未来的指导,童年依然可以存在

  3、有关童年本质的观点

  1)弗洛伊德:儿童头脑有无可否认的结构和特殊的内容,必须战胜、抛弃、升华 自己本能的热情

  2)杜威:儿童的需求必须根据孩子是什么,而不是将是什么来决定

  三、童年概念的基本范例:

  1、儿童的自我和个性必须通过培养加以保存,其自我控制、延迟的满足感、逻辑思维的能力必须被扩展,其生活的知识必须在成人的控制之下

  2、同时,儿童的发展尤其自身的规律

  *现代童年的范例也是现代成人的范例

  第二部分 童年的消逝

  第五章 结束的开端

  *1850~1950童年发展的最高峰:现代家庭建立,童年被看做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生物学的范畴

  一、电报的诞生——技术的“无形的形而上学”

  1、消灭了人类个性本身,创造了一个匿名的、不需要上下文的信息世界,扩大了现在的即时性和同时性,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

  2、电报开始争夺原来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改变了儿童所能想用的信息的种类、质量、数量、先后顺序及体验环境

  二、图像革命:

  1、对语言和识字有很强的攻击力,把原来的理念世界改造成光速一样快的画像和影像的世界

  2、认知上的倒退,感情、而非理性,感觉、而非思考

  3、新型的符号世界不能支持保证童年概念存在所需要的社会和知识的等级制度,导致童年的消逝

  *信息的可获得性

  1)电视是视觉媒介

  2)文字教育的严谨没有意义

  3)电视传播的信息无需分辨使用权,不具有排他性,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第六章 一览无余的媒介

  一、电视的外在形式和符号形式都没必要、也不可能对观众加以区分

  1)要求不断有新鲜而有趣的信息来吸引观众,必须发觉利用文化中每一个现存的禁忌

  2)制造“伪事件”:以当下为中心、传播速度像光一样快,为公众消费

  3)敞开了秘密,不可能限制人们获取信息。排除了世俗知识的排他性,也排除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一个根本的不同

  二、羞耻的概念逐渐衰退,礼仪的重要性也随之衰退:

  成年的权威和童年的好奇失去了存在的依存(信仰危机)

  *性的领域:电视几乎完全消除性心理失常

  三、展示的不仅是成人的性与暴力,还有成人世界充满了无能、竞争和担忧这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1、政治领袖的无能

  2、人体的种种弱点

  3、购物的生存快乐只是成人的好消息,迎合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冬季

  *符号和电子这样的奇迹,我们自己的孩子知道别人知道的一切,好的、坏的,兼收并蓄。没有什么是神秘的,没有什么是令人敬畏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再大庭广众之下展示的。

  第七章 成人化的儿童

  *成人化的儿童:一个在知识和情感能力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尤其在特征上跟儿童没有显著的区别

  一、电视传播信息的社会并不反应成人的世界观:只是娱乐,虚假和幻想的世界

  1、政治意识和政治判断:对人物形象的直观而情绪化的反应,质量下降

  2、公共信息(新闻):美感、变化(难以思考、感觉)、缺乏背景知识

  *催眠作用:使理智和情感变得迟钝,以信息流通来制造兴奋、而非新闻本身

  3、电视广告:改变了消费和笃信宗教的意义:

  蔑视商业语言,主要凭借符号和宗教语言来传播信息

  二、媒介本身的特点造就成人化的儿童

  1、以当下为中心的媒介

  2、孩子式的即刻满足、对后果的漠不关心

  3、孤立的体验,无助于成人认识社会的凝聚力

  4、视觉形象的形式、叙事的方式

  三、娱乐时代:

  1、电视把生活的每个方面都转变成了娱乐的形式,

  2、抛弃抽象,把一切都变得具体化,成年概念萎缩

  *电视使我们不必区分儿童和成人,因为电视的本性是使智力趋向单一化

  第八章 正在消逝的儿童——一些证据

  *女性青春期提前、家庭在变小

  一、在儿童的形象方面,流行艺术正在经历一个需要迅速重新定位的问题:儿童需求的构想正在日益消失,多数人已不理解也不想要传统的、理想化的儿童模式,因为他们的经历或想象力并不支持这样的模式

  1、传统的儿童基本在媒体上消失(加里•科尔曼现象)

  2、电视广告上、电影、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布鲁克•希尔兹现象)

  3、“儿童化”的成人的兴起:电视上常用的成人模型其实是儿童模型(功能性的文盲)

  二、电视反应的是普遍的价值和风格:

  1、童装

  2、饮食习惯

  3、儿童游戏

  4、想法(对娱乐节目和音乐的欣赏趣味)

  5、语言:

  1)读写能力下降

  2)对语言的兴趣越来越小

  3)年轻人的语言对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4)对“脏话”了然于胸

  6、举止礼仪的失落——成人失去了大部分的权威和光环

  7、儿童犯罪

  1)儿童犯罪数量的增多

  2)修改刑法以使得少年罪犯可以接受成人的处罚

  3)围绕少年审判的隐秘状态已经被排除

  4)成人对儿童的侵犯:不被当做儿童

  8、性活动与毒品:性行为、少女生育、性病

  9、老人院的增多:对养育儿童、赡养父母的责任感下降

  *儿童权利运动:排斥成人对儿童的监督和控制,合理地瓦解童年

  *如今我们已经达到了完全不需要儿童的地步,正如我们已经达到了不需要长辈的地步

  第九章 六个问题

  一、童年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二、童年的衰落预示着美国文化的普遍衰落吗?

  三、道德多数组织和其他宗教激进组织在保存童年方面究竟出了多少力?

  四、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电脑,但取决于使用方法)

  五、有没有任何社会机构足够强大,并全心全意地抵制童年消亡的现象?(家庭不太可能,学校是最后一道防线)

  六、在抵制时下所发生的一切时,个人完全无能为力吗?(要付出代价)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九):瑕不掩瑜

  该书分文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童年的定义

  中世纪是没有童年这一观点的,因为当时人们印刷品稀少,缺乏教育(除过少部分人),儿童就是缩小的成人,大家基本都是文盲 。没有经过思想,逻辑,更高级的抽象思维和延迟的满足感的训练,所以无疑是一个个极其幼稚,无疑是儿童化的成人(大多数),经过印刷术的出现,以及教育的普及,我们开始进行对儿童进行思想,逻辑,人格,抽象思维教育,开始进行系统化,阶段化的训练(诸如小学,初中等),我们开始明显去区别对待儿童而且开始对儿童进行一些成人世界秘密的隐瞒(诸如暴力,性爱等),成年开始成为一件是必须要经过知识学习的事,而不仅仅是物理年龄。

  第二部分:童年的消逝

  进入现代,因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开始有了电视,电影,广告等媒介来进行播放新技术的信息。作者认为,这些信息(仅限于画面或感官信息)是没有任何门槛来进行理解的。但是读书不一样,儿童从小是没有办法进行独立思考和无障碍阅读的,需要我们专业化教育家来进行对他们进行教育,比如儿童的教育用书本都是逐步对儿童的思维能力培养的,这个阶段来引导儿童进行独立思考,下个阶段来教会逻辑思维。并且这些儿童读物是要经过严格审查,进行分级的。但现在的某些电视节目存在情绪化,诱导因素颇多感官信息来进行无限制年龄的播放,一下子全盘托出。一下子摧毁 以印刷文字为基础的理念世界变成了像光速一样快的影像世界 ,大大改变话语权,诚然一些信息的确没有暴力,色情等镜头,但是表现出的价值观,断章取义的话语,具有诱导因素的画面的的确确会对一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儿童产生一些影响,也会产生一种成人化儿童,这个孩子的性格,需求,某些知识会和成人无疑,但是过早接触这些敏感信息的孩子在却没有经过书本上的更高的思想水平的培养,他就好像是一个早熟的孩子,但脑袋里装满了别人的想法。 我们身边很多3、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用恶俗的电视剧语言来武装自己了,这些幼童甚至会使用电视剧的成人社交手法来表达。 成人的幼稚化和儿童的成人化一起前进。

  总体来说,作者的思考点很不错,虽然作者某些观点有些极端,悲观,但是仍然瑕不掩瑜!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十):我们无法逃避的事实

  《童年的消逝》作者是美国媒介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的一本小书,目前国内就两本他的书,另一本是《娱乐至死》,而娱乐至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部分对当今文化有所警觉的人的口头禅。

  书的内容很简单,就为说明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带有地域性的——美国的“童年”正在消逝。为什么会消逝了,理由也很简单,童年是印刷革命的产物,而电子革命和图像革命后的世界不再提供童年成长的基础,所以它注定消逝。而电子革命和图像革命还结合在一起摧毁童年,那个年代的典型产物就是电视,而现在就是智能手机。

  在这里需要澄清下,童年不是法律上或生理上所规定的儿童时期,而是个文化概念(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一个区别于成年文化的另一个世界。

  那么童年既然是个概念,那它是怎么来的了,既然存在了又是在电视怎么样的作用下让它注定要消失了。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童年的发明

  作者首先从古希腊开始谈起,古希腊的大量书籍以及对学校的重视,预示了童年的出现;进入到古罗马年代,当时修饰学家昆体良谴责罗马贵族在儿童面前所表现的无耻性行为,即宣称童年需回避成人的性秘密,部分揭示了童年的含义。进入中世纪后,人的读写能力,教育,以及羞耻心的消失,使不断发展的童年出现了倒退(也可以一种消逝)。

  进入十五世纪后,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无需掩饰自我意识,使人退回到了自己的心灵世界,使个人主义成为一种可以接受的心理条件;另外一方面,读书与不读书的人之间形成了”知识差距”(Knowledge gap),要求确立一个全新的成年概念。新的成年概念不包括儿童,儿童被驱逐出来找到的新世界就是熟称的童年。

  印刷术问世五十年后,开始进入大约在两百年的童年摇篮期。作者引用普拉姆的话:”儿童越来越成为受尊重的对象,它是一个特别的产物。他们需要与成人世界分离,并受到保护。”伴随着印刷术的作用,识字能力也得到发展,而识字能力受到重视的地方就会有学校,学校正是为了培育有文化的成人设计的,因此儿童不再被看成人的缩影,而是完全不同的人。因此有学校的地方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发展,而与这一新型群体相伴的特征有:服装变得与成人不同;语言也已有所区别产生了儿童文学;现代家庭也开始渐渐成型。

  而上述的一切都表明了,成人凭借着印刷和为印刷服务的学校,对未成年人有了前所未有的控制:熟练的掌握字母,对自己好动的天性能够自我控制,羞耻心的产生(性道德上的自我控制)。总之印刷向孩子关闭了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在这个摇篮时期,伊拉斯谟写了一本《论男孩子的礼仪》,来规范儿童的行为举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进入17世纪,童年在发展中遇到了工业化的阻碍,“儿童特殊的天性不得不退居于儿童作为廉价劳动力来源的利用价值之后。”但童年依然能够继续发展的原因在于:英国中上阶层使这个概念保存下来,并精心培养和扩展它;童年不断传播,并跨越国界;欧洲政府增强了对儿童福利的责任意识。

  18世纪,是启蒙时代,这个时期的思潮促进了童年的发展,其中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洛克,另一个则是卢梭。洛克主张白板论,”人类的头脑生来是一张空白的刻写板、一张空白的书写板”,因而子不教即父之过;卢梭的主张则相反,首先他认为儿童不只是达到目的的方法,不能因为儿童是潜在的商人,我们就以此培养他,其次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儿童只应该读《鲁滨逊漂流记》这一本书,他认为儿童就是美德的象征(现在的教育方法大抵是延续二位先哲的思路,要么混合要么分离)。

  到了19世纪末,佛洛依德《梦的解析》和约翰•杜威的《学校与社会》建立了当时所有关于童年问题讨论的话语模式。弗氏用科学的框架出发说明一方面用儿童的头脑接近于卢梭所说的“自然状态”,另一方面又赞同洛克,家长学校的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成人(没有压抑和升华,文明是不能实现的);杜威则从哲学框架的出发:儿童的需求必须依据孩子是什么,而不是将是什么来决定(偏向卢梭)。最终两人澄清的童年概念的基本范例:儿童的自我必须通过培养加以保存,其自我控制、延迟满足感、逻辑思维能力必须被扩展,生活知识必须在成人的控制之下。

  第二部分:童年的消逝: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童年发展的最高峰,从文化的定义变成了生物学的范畴,但与此同时童年的概念开始瓦解。起因作者认为是摩尔斯发明了电报。在这里作者掏出了全文最终重要的理论基础——媒介即隐喻。他首先拿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与摩尔斯电报做对比,指出”达尔文为我提供了体现在语言上的思想。他的思想清晰、可论证、可辩驳。”而摩尔斯为”我们提供的是体现在技术上的思想,是隐藏的、看不见的、因此从未被论证过。”简单来说没人会辩驳电报这个传播媒介对不对,我们只在乎他能不能用,当电报主宰了人们处理事情的方式,我们却不知道电报会将我们的思想意识引到哪。其次他拿出麦克卢汉为自己佐证,麦氏曾提出著名的”媒介即讯息”,电报使人的本性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自我个人”变成了”大众人”。

  电报改变了信息的本质,从个人的、区域性的变为非个人的、全球的,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新闻事业,由此创造了一个匿名的、不需要上下文的信息世界;并且使历史变成了背景,使人活在当下(扩大了现在的即时性和同时性);最重要的是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并伴随着信息泛滥。

  正是电报让信息的变化,使其开始争夺原来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但更加要命的是”图像革命”的展开,并与电子革命结合在一起,对语言和识字发动了强有力的攻击,把原来的理念世界改造成了光速一样快的画像和影像世界。

  图像将信息的形式从散漫、提议式、理性变成了集中、呈现式、感性的。图画不会提出一个意见,它不隐含自身的对立面和对自身的否定,它无须遵循任何证据规则或逻辑(与文字相比,它是认识上的一个倒退)。它只要求接受者有感性的审美反应。从而一个候选人的形象重于他的政纲,一个产品的外形重于其实际用途。

  而图像与电子的结合便是电视。正是在一九五零年电视在美国的家庭普及,使原本由成人控制的信息垄断权被打破;直观感受的图像击垮了线性序列的逻辑文字。

  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第一、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电视不具备排他性,无法分离成人和儿童两种观众。

  信息的不受限制直接导致成人的秘密也可以为儿童所知,乱伦、暴力、同性恋、精神病开始广泛出现,降低了儿童的羞耻感;羞耻感是内在,而外在对外在行为的控制也会降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少年犯罪的猛增。这使儿童变得”成年化”。

  从电视节目中可以发现,在兴趣上、语言上、服装以及性欲上儿童已经 和成人没有了区别,电视节目中儿童开始扮演成人的角色,使用成人的语言(各种脏话粗口),穿成人的衣服,对性表现出成人一般的兴趣,高唱成人歌曲,日常的游戏开始变得和成人一样要有明确的比赛规则和裁判。

  至此,童年产生的环境以及伴随的特征都开始瓦解,接下来只需要静静等待童年的消逝。

  读完整本书我的大体感觉是,那股从美国出现的瓦解童年的力量伴随着新型电子设备——手机,跨越太平洋来到中国。我不知道中国的童年发展历史,我只知道我们以前玩的像捉迷藏的游戏现在的孩子都不玩了,我们曾今穿的土里土色的服装也变成各种微型版的性感小洋装;我们曾经抽根烟都被当作问题学生到如今初中生都是成片去开房;我们曾经孩子时那平淡的语言被现在成年化的儿童和儿童话的成年口中的各种段子给打的七零八碎。

  其实作者不只是在说童年的消逝,更是在说这个新媒介(电子加图像)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未来,目前已知的有思维能力的退化、羞耻感的降低、对欲望延迟满足的控制力变弱、讯息的零碎和泛滥、少年犯罪和成年犯罪日益趋同,当然也有好的方面,比如同性恋获得认可,女性的地位日益提高。只是我们没办法知道这个新媒介究竟是什么隐喻,会把我们引向何方。、

  而对于童年的消逝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学校这种专门为儿童设计的产物,而这为儿童设计的学校也迟早会伴随着童年一起消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