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童年的消逝》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童年的消逝》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9 21:3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童年的消逝》经典读后感10篇

  《童年的消逝》是一本由[美]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一):童年并未消逝,实际上,现在它们面向所有人零售

  波兹曼显然非常清楚,他定义上或者近代西方意识里的童年,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产物,但同样清晰的是他显然没有注意到(我并不怪他),近代西方定义上的童年,在占这个地球绝大多数人口的第三世界国家里从未存在过,而且很可能未来也来不及诞生就会直接跳跃进入令他忧心忡忡的下一阶段

  所有特定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思想的传播和保持都需要特定的社会和经济形态,随着后者变化,前者的地位自然也会变化,要么干脆消失无踪,要么变成次要的娱乐消费品而非主导法则,波兹曼所面临的其实是后一种状况,他所钟情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好奇心等“童年”要素,并非真的消逝了,仅仅是不再限定面向未成年人销售,而经由文化商业变成了人人可以购买和下载的商品——关于这些主题电影书籍游戏诸如此类

  我恰恰认为这是比较好的方式,也是这些要素应有的位置,因为波兹曼提到的那些要素本来就是特定年代部分成年人对儿童的期许,而不是儿童对自己的期许,比起把自己的想象经年累月地以社会化手段强加在孩子头上,真不如让那些大人自己买几张电影碟回屋里自己撸去。

  所谓纯真不过是无知懵懂的一个侧面,它能提供多少无邪可爱,就能提供三倍的残忍野蛮人类作为群体动物社交和斗争的双重本能早已埋藏在基因当中,认为是成年人世界将儿童带坏,根本是另一层意义上的傲慢自满,除了那些由完美的天鹅绒房间包围着长大的孩子,从未与同龄人打过交道的孩子,以及将自己的成长记忆经过选择美化的人,请大家现在发掘一下自己的记忆,有谁不曾在童年期体验过儿童群体内部的力量斗争和人际矛盾带来的痛苦——打架和争吵还需要大人教?又有几个孩童不曾体验过面对成年人世界的无力和被轻视?如果真能选择的话,有多少孩子愿意用渺小脆弱代价保持可爱天真呢?

  认为童年是一个需要呵护童话,这本身就是一个供成年人消费的童话,事实是,任何成年人世界的肮脏,都能够在儿童自己的群体中找到初始原型,唯一差别在于儿童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资源将这些内容变得足够复杂庞大——等他们长大了就有了——这些东西本来也就是这么来的。仅有的能阻止小野兽们自然进化为大怪物的因素就是权责意识、是自制能力,是法理惯例、是契约精神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现在的新生个体长大——获得信息技术和其中蕴含的权力速度,远胜以往,自然也就不会有太长的时间当爹娘的观赏宠物。既然原来的观赏用宠物笼子很快就装不下了,唯一理智做法就是及时教育这些注定越来越早获得权力的人类社会新贵们对自己得到的力量拥有责任意识——反之,你就是在助长未成年人犯罪——实际拥有权力的人必然行使权力,而如果他们无法合法运用,自然就会非法运用。

  至于对童年的怀念和伤感,那是一项不错个人消费品和文艺商品,仅此而已。

  有些孩子迫切希望长大,另一些不想长大,有些成年人讨厌懵懂无知,还有些成年人想重返纯真,技术革新可以满足他们所有人的愿望,而商业交换则使得实现任何人愿望的社会代价都不会太高——你总是要为自己获得某些产品而补偿支付别人,事实上,这是一项伟大的进步,远远胜过以往根据年龄之类粗糙死板的界限任意决定人们需求,剥夺人们的选择,压抑人们的愿望,在所有相似领域几乎都是如此。

  真要说有什么问题的话,孩子们太快长大完全不是问题,成年人们开始过分宠溺自己,倒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二):瑕不掩瑜

  该书分文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童年的定义

  中世纪是没有童年这一观点的,因为当时人们印刷品稀少,缺乏教育(除过少部分人),儿童就是缩小的成人,大家基本都是文盲 。没有经过思想,逻辑,更高级的抽象思维和延迟的满足感的训练,所以无疑是一个个极其幼稚,无疑是儿童化的成人(大多数),经过印刷术的出现,以及教育的普及,我们开始进行对儿童进行思想,逻辑,人格,抽象思维教育,开始进行系统化,阶段化的训练(诸如小学初中等),我们开始明显区别对待儿童而且开始对儿童进行一些成人世界秘密隐瞒(诸如暴力性爱等),成年开始成为一件是必须要经过知识学习的事,而不仅仅是物理年龄。

  第二部分:童年的消逝

  进入现代,因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开始有了电视,电影,广告等媒介来进行播放新技术的信息。作者认为,这些信息(仅限于画面或感官信息)是没有任何门槛来进行理解的。但是读书不一样,儿童从小是没有办法进行独立思考和无障碍阅读的,需要我们专业化教育家来进行对他们进行教育,比如儿童的教育用书本都是逐步对儿童的思维能力培养的,这个阶段来引导儿童进行独立思考,下个阶段来教会逻辑思维。并且这些儿童读物是要经过严格审查,进行分级的。但现在的某些电视节目存在情绪化,诱导因素颇多感官信息来进行无限制年龄的播放,一下子全盘托出。一下子摧毁 以印刷文字基础理念世界变成了像光速一样快的影像世界 ,大大改变话语权,诚然一些信息的确没有暴力,色情等镜头,但是表现出的价值观断章取义的话语,具有诱导因素的画面的的确确会对一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儿童产生一些影响,也会产生一种成人化儿童,这个孩子性格,需求,某些知识会和成人无疑,但是过早接触这些敏感信息的孩子在却没有经过书本上的更高的思想水平的培养,他就好像是一个早熟的孩子,但脑袋里装满了别人的想法。 我们身边很多3、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用恶俗的电视剧语言来武装自己了,这些幼童甚至会使用电视剧的成人社交手法来表达。 成人的幼稚化和儿童的成人化一起前进。

  总体来说,作者的思考点很不错,虽然作者某些观点有些极端悲观,但是仍然瑕不掩瑜!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 童年的发明

  第一章 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

  一、童年的消逝:

  成人和儿童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甚至身体外表上,越来越难以分辨了

  二、童年的历史

  1、希腊人:对儿童的论述存在多种解释模糊不清,但预示了“童年”的概念

  1)热衷于教育

  2)对于管教未成年人不具备现代的同情心和理解

  2、罗马人:发展出了超越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

  1)年龄意识

  2)羞耻的观念: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3、中世纪: 童年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

  1)读写能力消失——在没有文字的世界里,不存在秘密,儿童和成人之间没有必 要明确区分

  2)缺少文字教育的概念,基本是通过学徒和服务——没有儿童成长发展的概念, 没有学习需要具备必要前提循序渐进的概念,没有学校教育是为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 的概念

  3)没有羞耻的概念,不能够也不情愿对儿童有任何隐瞒;没有礼仪

  第二章 印刷术和新成人

  *印刷术的发明——全新的符号世界——“童年”的概念与“成人”的概念

  *“弗兰肯斯坦综合征”+没不急求都死一个想法或各种想法的混合物

  一、印刷术——个人主义成为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心理条件

  1、自我观念,人们对名声和个人成就追求

  皮特罗•阿伦提诺:第一个记者

  蒙田:个人随笔,提倡个人主义、赞美个人历史

  拉伯雷:自我肯定、自我歌颂

  2、阅读的反社会行为:读者退回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抗社会参与和社会意识

  二、童年的产生:“文化人”的诞生

  1、强化了的自我意识:儿童夭折并非自然、每个人的生命有价值

  2、知识差距将人划分为不同阶段: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成人,需要超越习俗和原有的记忆,去探索过去不知道耶不曾考虑过的世界

  1)书籍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内容的方式:其线性特点导致了学科的重组,强调逻辑 和清晰,并形成对权威信息的态度

  2)方言进入大众媒介,进一步普及

  3)现代科学的流行:新的收集数据方法来源、增大了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消 除了文本中的模糊不清、普及了科学思想

  第三章 童年的摇篮期

  *从16、17世纪以后,童年的摇篮期持续了200年

  *童年有不同的本质和需求,是因为已经被从其他人群中分离出来

  一、学校教育: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儿童在社会上的地位发生巨大的变化:被看做完全不同的一类人

  1)童年已成为对某一阶段象征性成就的描述,以学习阅读开始

  2)服装、会话、语言、命名、儿童文学

  三、现代家庭的成型:儿童接受长期的正规教育,重新定位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四、控制和征服人的天性的能力(性道德观和性行为):了解文化秘密成为成年的显著特点

  *儿童和成人变得越来越有区别,儿童不会也不能共享成人的语言、学识、趣味爱好和社交生活。成人的人物是要帮助儿童为将来能够应付成人的符号世界而做准备

  第四章 童年的旅程

  一、童年始终不曾消逝,尽管有时濒于消逝的边缘

  工业化:残酷对待底层阶级的儿童没有也不可能摧毁童年的概念

  二、倡导人性化的童年的潮流:

  1、政府对儿童福利的责任意识:所有社会阶层被迫与政府共同承担养育儿童的责任

  2、启蒙运动:有助于培养和传播童年的思想

  1)洛克:儿童是空白板,是一个符号发展的过程

  2)卢梭:儿童是一株野生植物,难以靠书本学习来获得改善

  *共同关心未来:没有承认面向未来的指导,童年依然可以存在

  3、有关童年本质的观点

  1)弗洛伊德:儿童头脑无可否认结构特殊的内容,必须战胜、抛弃、升华 自己本能的热情

  2)杜威:儿童的需求必须根据孩子是什么,而不是将是什么来决定

  三、童年概念的基本范例:

  1、儿童的自我和个性必须通过培养加以保存,其自我控制、延迟的满足感、逻辑思维的能力必须被扩展,其生活的知识必须在成人的控制之下

  2、同时,儿童的发展尤其自身的规律

  *现代童年的范例也是现代成人的范例

  第二部分 童年的消逝

  第五章 结束的开端

  *1850~1950童年发展的最高峰:现代家庭建立,童年被看做是每个人与生俱来权利生物学的范畴

  一、电报的诞生——技术的“无形的形而上学

  1、消灭了人类个性本身,创造了一个匿名的、不需要上下文的信息世界,扩大了现在的即时性和同时性,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

  2、电报开始争夺原来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改变了儿童所能想用的信息的种类、质量数量、先后顺序及体验环境

  二、图像革命

  1、对语言和识字有很强的攻击力,把原来的理念世界改造成光速一样快的画像和影像的世界

  2、认知上的倒退,感情、而非理性感觉、而非思考

  3、新型的符号世界不能支持保证童年概念存在所需要的社会和知识的等级制度,导致童年的消逝

  *信息的可获得性

  1)电视是视觉媒介

  2)文字教育的严谨没有意义

  3)电视传播的信息无需分辨使用权,不具有排他性,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第六章 一览无余的媒介

  一、电视的外在形式和符号形式都没必要、也不可能对观众加以区分

  1)要求不断有新鲜有趣的信息来吸引观众,必须发觉利用文化中每一个现存的禁忌

  2)制造“伪事件”:以当下为中心、传播速度像光一样快,为公众消费

  3)敞开了秘密,不可能限制人们获取信息。排除了世俗知识的排他性,也排除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一个根本的不同

  二、羞耻的概念逐渐衰退,礼仪的重要性也随之衰退:

  成年的权威和童年的好奇失去了存在的依存(信仰危机

  *性的领域:电视几乎完全消除性心理失常

  三、展示的不仅是成人的性与暴力,还有成人世界充满了无能竞争和担忧这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1、政治领袖的无能

  2、人体的种种弱点

  3、购物的生存快乐只是成人的好消息,迎合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冬季

  *符号和电子这样的奇迹,我们自己的孩子知道别人知道的一切,好的、坏的,兼收并蓄。没有什么是神秘的,没有什么是令人敬畏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再大庭广众之下展示的。

  第七章 成人化的儿童

  *成人化的儿童:一个在知识和情感能力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尤其在特征上跟儿童没有显著的区别

  一、电视传播信息的社会并不反应成人的世界观:只是娱乐,虚假和幻想的世界

  1、政治意识和政治判断:对人物形象的直观而情绪化的反应,质量下降

  2、公共信息(新闻):美感、变化(难以思考、感觉)、缺乏背景知识

  *催眠作用:使理智和情感变得迟钝,以信息流通来制造兴奋、而非新闻本身

  3、电视广告:改变了消费和笃信宗教的意义:

  蔑视商业语言,主要凭借符号和宗教语言来传播信息

  二、媒介本身的特点造就成人化的儿童

  1、以当下为中心的媒介

  2、孩子式的即刻满足、对后果的漠不关心

  3、孤立的体验,无助于成人认识社会的凝聚力

  4、视觉形象的形式、叙事的方式

  三、娱乐时代:

  1、电视把生活的每个方面都转变成了娱乐的形式,

  2、抛弃抽象,把一切都变得具体化,成年概念萎缩

  *电视使我们不必区分儿童和成人,因为电视的本性是使智力趋向单一化

  第八章 正在消逝的儿童——一些证据

  *女性青春期提前、家庭在变小

  一、在儿童的形象方面,流行艺术正在经历一个需要迅速重新定位的问题:儿童需求的构想正在日益消失,多数人已不理解也不想要传统的、理想化的儿童模式,因为他们的经历或想象力并不支持这样的模式

  1、传统的儿童基本在媒体上消失(加里•科尔曼现象)

  2、电视广告上、电影、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布鲁克•希尔兹现象)

  3、“儿童化”的成人的兴起:电视上常用的成人模型其实是儿童模型(功能性的文盲)

  二、电视反应的是普遍的价值和风格:

  1、童装

  2、饮食习惯

  3、儿童游戏

  4、想法(对娱乐节目和音乐的欣赏趣味)

  5、语言:

  1)读写能力下降

  2)对语言的兴趣越来越小

  3)年轻人的语言对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4)对“脏话”了然于胸

  6、举止礼仪的失落——成人失去了大部分的权威和光环

  7、儿童犯罪

  1)儿童犯罪数量的增多

  2)修改刑法以使得少年罪犯可以接受成人的处罚

  3)围绕少年审判的隐秘状态已经被排除

  4)成人对儿童的侵犯:不被当做儿童

  8、性活动与毒品:性行为、少女生育、性病

  9、老人院的增多:对养育儿童、赡养父母的责任感下降

  *儿童权利运动:排斥成人对儿童的监督和控制,合理地瓦解童年

  *如今我们已经达到了完全不需要儿童的地步,正如我们已经达到了不需要长辈的地步

  第九章 六个问题

  一、童年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二、童年的衰落预示着美国文化的普遍衰落吗?

  三、道德多数组织和其他宗教激进组织在保存童年方面究竟出了多少力?

  四、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电脑,但取决于使用方法)

  五、有没有任何社会机构足够强大,并全心全意地抵制童年消亡的现象?(家庭不太可能,学校是最后一道防线)

  六、在抵制时下所发生的一切时,个人完全无能为力吗?(要付出代价)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四):《童年的消逝》:是什么“毁”了你的童年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不同于人们所习惯接受的生物学概念——在本书里,尼尔•波兹曼所讨论的“童年”,指的是一种被创造的、相对于“成年”存在的社会学概念,因而读者不必误会这是一本讲因为饮食结构改变而使孩童生理性过度过早发育的营养学作品——尽管这也是个重要的问题。在作者看来,区别的“童年”与“成年”的,是经验获取与拥有。“童年”是人心智上的未完成状态,因而充满可能。

  尽管书名是“童年的消逝”,但波兹曼用了很大的篇幅——绝大的篇幅,来叙述童年的产生。在他看来,既然区分“童年”与“成年”的是经验,那么经验的保存与获取,也就成了“童年”产生的契机。于是在波兹曼简短的“童年史”里,印刷术的发明,成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点——与之相对应的,是中世纪的黑暗。蒙昧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儿童化的成人”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人物形象。至于儿童,他们正在忙着做“大人们的游戏”。

  其实读到这里,读者已经不难看到波兹曼的核心观念了。为什么要强调“童年”,是因为如果没有童年,代表着人类引以为豪的理智与创造的“成年时代”也将不复存在——“童年的危机”,也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崩塌的前兆。所以波兹曼讲述的“童年之前”,实际上是为了解释,是怎样的条件,促发了童年的形成——一旦这个条件不在被满足,童年的危机便产生了。这个条件,便是经验,要以书写和阅读——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艺——的方式被贮存和获取。

  这实质上是说,因为这种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掌握的记忆,无形中成了横隔在“儿童”与“大人”之间的屏障。儿童要经过努力,才能走完通向“大人的世界”的路。但当文字渐渐被现代的传媒方式取代,经验的获取变得越发容易时,儿童不需要走太多的路,便可以成为大人了。而这种状况的普遍产生,摧毁的是从儿童到成年的“教育时间”。

  这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不好——但根本上,毁灭的是更多的可能性。因为当孩童拥有与他的生理年纪不相称的经验时,他所做的事情,实际上违反了正常的成长轨迹。他会主动发现并选择沉溺于“成人的乐趣”的,于是“早慧”之后的“早衰”,其实因为透支了能量,用于“享乐”的必然结果。这与其说是消逝,却也是倒退——孩子又一次成了“微型的成人”,长大的意义,只是过上和成人们同样的生活。没有创造,也没有改变的可能。儿童在自己世界里,演习着大人的玩乐——而成人的世界反复上演的,不也是孩子的把戏吗?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成书,是在属于电视文化的八十年代。因而波兹曼对于即将到来的“电脑时代”,波兹曼还是充满希望的,毕竟“电脑”似乎还是一种通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才可能掌握使用的工具,除非“让百姓使用电脑并被电脑利用,却无需理解其中的所以然……童年可以没有任何障碍地通向它被淹没的旅程”。读到这里,对着电脑或是手机屏幕看到这些文字的你,又作何感想呢?

  小时候读过一篇作文,讲的是一个小孩子读到“破茧成蝶”的故事后,觉得这个过程太漫长痛苦,所以就用剪刀破开了蚕茧,结果却导致了蚕的夭亡。童年被“毁”了似乎不会导致这样悲惨的结果,但波兹曼的担忧,似乎在今天,已经是触目可及的事实。

  所幸知道了原因,我们似乎,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五):感觉是《娱乐至死》套过来的

  看了一半左右,感觉一般般,和《娱乐至死》类似,看了之后有种“这样也可以”的感觉。

  不太认同作者的观点,传播媒介在社会文化变革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但个人认为儿童(未成年人,不知英文原文是什么,感觉像这个)与成年人的区分更多的来源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劳动分工。更精细的分工,更具变革意义的现代化产业形态,要求人们在独立生活之前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接受更多的社会文化熏陶,确保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作者所提到的媒体传播是影响因素之一,但不应作为主要因素。或者说媒体传播只是助推了这一过程,而不是决定了这一过程。

  成书较早,没有涉及互联网传播,有局限性。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六):“在有些情况下,时钟本身是错的。”

  对经典进行评论,语言往往是苍白的,因为无法一下子将那千钧的思想纳入自己的话语中,就像无法将高山上的寒冰化作壶中独饮一样。我姑且谈一谈自己在认识上的长进。

  作为一个教育出身的文人,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的人,是有其不可辩驳的生理学和心理学依据的,如书中提到过的皮亚杰、埃里克森等。18岁以后,儿童才真正发展出足够的理性,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是这样的执念却让我们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上,显得学究和理想主义。例如……(待补充 )

  为此,作者专门在P187-189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总结性的反驳。而在前面的篇幅中,尽管没有刻意的提及,但已经为这个问题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首先,“童年”这个概念的界定,不应仅是生物性的,还应考虑到其历史性(P188)“童年开始被定义为生物学的范畴,而不是文化的产物……这是个极为有趣的讽刺”(P94)。这是一个让我醍醐灌顶的观点。……(待补充)正是由于如此,儿童和成人的界线,会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但同时作者指出,这种改变未必是线性的,更不一定是良性的。“在有些情况下,时钟本身是错的”(P194),这就使童年的界线前移(甚至消逝)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儿童与成人概念发生改变的其中一个变量,在于社会对成人的要求(在书中则重点展示了媒介对于成人的要求)。在书本学习的世界里,成人被要求“超凡的自我控制能力”P66,延迟满足、逻辑思维等能力(我认为也可概括为“理性的力量”)。而本书打破我思想上束缚的一点,如前所说,在于它认为这些理性的力量是书本学习所附带要求的,而并非是不可撼动的标准。即,它仅是衡量“成熟”的其中一把带有历史局限性的标尺而已。然而,图像媒介的普及,一方面,使这些能力的具备变得不再必要,另一方面,也使这些能力的获得变得更为困难(这是我自己概括的,要找找书中出处。)

  儿童和成人界线存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禁忌。如语言礼仪(P120-121),但图像媒介的普及,受众的泛化,这禁忌不再存在,界线也同时被侵蚀。

  童年的界线自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才确立(我暂且未找到比它更早的界定),对儿童福利的抗争一直是各个国家社会进步的指标之一。而你现在跟我说,我们对儿童的观点,可以回到印刷术出现前的社会?(黑人问号脸。)

  有评论认为,这本书过时了,提到的主要是电视媒介,现代媒介的交互性更强,还有多少人看电视呢?但我却认为这本书的经典之处在于它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用它的理论预见了后面几十年甚至更远的文化走向。我们不得不正视碎片化阅读对我们学习带来的冲击。例如,我们的文体、文字篇幅、文字编排的习惯等深深地受此影响(P47):标题最重要,形式次之,内容垫底,以咪蒙为典型的“故事引入——3~4个故事相互提携引证——评论升华(个屁)”作为10万+网文的新八股。技术的“无形的形而上学”P95正在以无法想象的广度影响着我们。即使是交互性更强的Ipad等,其交互手段也往往只是单一的、行为主义的强化手段和结构化游戏,只能将人变得更蠢笨和单向度。孩子无需费力思考行动背后的意义,只需要有眼前是或否的结果。在这样的媒介影响下,孩子“显得”更聪明,因为他们甚至比老人更会操控数码产品。成年人却困宥在电子产品中无法脱身、逐渐癫狂。

  如其他书评人所说,作者是一个科技的悲观主义者。他揭示了这样的一种本质与趋势,但却无法提出解决的办法,连一点植根于经验或人类社会潜能的信心都没有——其实这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思想者往往不擅长改造社会。“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而在作者的研究视域,我们可发现他只把眼光投向美国社会——他似乎默认美国作为走在科技前列的国家,问题会更突出,而其他国家只是因为生产力的原因推迟了步伐,但这是迟早问题而已。作者尤其对东方文明不屑一顾,只字不提。(在P18-19中,作者引用他人写道:“精湛的书法技巧……是社会识字文化的劲敌。”这种书法对文化的阻碍在中国似乎没有办法得以引证)。

  然而他的文字透露着他对一些东方价值的向往,而这些价值,没准恰好能成为童年消逝这一问题的解药——其他西方社会问题又何尝不是?例如,超越仪式的“道德力量”(P118)、成长必需的“长辈权威”(P126)。这些概念的提及,使这个“技术帖”终于有了点人文关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神秘的东方力量值得我们皈依。不过当然,这也要基于我们正视当前我国社会从2-80岁都被新媒体所侵扰的现状。我们在路上罢。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七):中国孩子的童年正在被侵蚀

  最近刚读完《童年的消逝》,虽然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了我的学分而努力的,但是 ,当我真的看了这本书之后,就有一些欲罢不能了。尤其是针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想的更多了。

  1.我们的童年vs现在孩子的童年

  我觉得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应该都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课间、放学、周末,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是什么?是看电视?貌似只有每天5点还是6点的动画片。看电脑?那个时候的电脑远没有现在普及度这么高,想上网就要去网吧。花钱不说,还不知道要干嘛。

  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和我们的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打老虎、跳皮筋、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你追我赶、谁是木头人、捉迷藏、摇呼啦圈、过家家等等等等,我能举出来的例子真的太多了,每一个都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想起来就觉得满满的幸福。即使我可能不记得和我玩儿的人叫什么名字了,但是,那时的笑脸却是难以忘怀的。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有多少的小孩子玩儿手机玩儿的比大人还在行?有多少小孩子不给手机玩儿就撒泼耍赖?有多少小孩子有手机就万事足,家长爱哪儿哪儿去?有多少孩子,现在还会跳皮筋?他们除了玩儿手机,就是看电视吧?有孩子会看书么?有孩子会经常出去和朋友们玩儿么?

  细细想来,真的有点儿可怕。我们的孩子被科技产品充斥了生活。我们能想起来的,是童年的游戏,是童年的玩伴。现在的孩子们未来能想起来的,是不是以手机居多?

  2.我们童年的游戏vs现在孩子的游戏

  我不否认,现在的科技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可以更多、更快、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真的对孩子那么重要么?

  打老虎、跳皮筋、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你追我赶、谁是木头人、捉迷藏、摇呼啦圈、过家家,每一个游戏都需要两个至两个以上的孩子参与。孩子可以学会和其他的孩子相处,孩子可以锻炼他们身上的肌肉控制能力,孩子可以遇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孩子可以亲手去感受、摸到这个世界。

  但是现在呢?我记得我看过一个小孩子玩儿一个“剪扣子”的游戏。就是屏幕上会出现1-3颗的扣子和一把能动的剪子,然后,小孩子只需要用两根手指放在屏幕上(无论哪两根)进行开合的动作,就可以控制着剪子去剪扣子。这个游戏说是锻炼孩子手指的控制能力的。我真的很想说放*!

  在冰冷的屏幕上,孩子能够知道剪子的重量么?能够知道怎么用剪子吗?能够摸到扣子的突起吗?知道剪扣子需要用手指使力,而不是只要简单的平移就可以了吗?玩儿这个游戏玩儿多了的孩子,你觉得他在现实生活中就真的学会剪扣子了吗?也许有的人会说小孩子玩儿剪子很危险,那我只想说,你真的给自己的偷懒找了一个借口。玩儿手机,你真的不用看着。但是,如果你的小孩子玩儿真的见到,你确定你不会看着么?你看着你的孩子还会伤到?那你的心真的有点儿大。

  3.我们童年接触的世界vs现在孩子接触的世界

  都说,小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很快乐。确实是,但那是以前。现在的信息这么爆炸,各种小学生初中生都人手一个手机可以随便上网下信息来看。你真的觉得,我们的童年世界和现在的童年世界是一样的吗?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男女朋友是什么,现在的小孩子幼儿园可能就有了“男朋友”或“女朋友”。

  小的时候,我看的动画片都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蓝皮鼠大脸猫》,积极正能量的不得了,现在的小孩子看《喜洋洋》、《光头强》,里面的人无论怎么对待都不会死,所以出现了一则一个小孩子被绑到树上焚烧的新闻。

  小的时候,我在公共场合吵闹,爸妈会给我一个玩具(非电子类),现在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爸妈会给他一个手机或者iPad。

  当我意识到现在的孩子是这样的童年的时候,真的想想都有些可怕。那些冰冷的电子产品充斥了孩子的整个童年。是的,这样父母真的轻松了,只需要花一点儿钱,孩子就可以老老实实的在那里坐一天,不吵不闹。但是,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真的可有可无吗?用点子产品换来了孩子的安静,这个公式真的平等吗?

  尤其是以电子产品作为奖励的。

  如果你现在安静一会儿,你可以玩儿手机;如果你写完作业,你可以玩儿手机;如果你听话,你可以玩儿手机;如果你……可以玩儿手机。

  当手机成为了一种奖励,成为了小孩子获得的一种成就,一种战利品,你真的觉得他以后不会以有手机玩手机为荣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童年的消逝》是一本有关“童年”的历史的书,他写了“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但是,他没有写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本书不是让你用来找办法的,因为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但是,你会看到一个赤裸裸的童年被侵蚀的世界。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八):儿童和成人的边界模糊——是好是坏?

  作者似乎认为这是坏事。

  比如儿童游戏变得职业和规则、成人也充分参与其中;儿童以色相赚钱;儿童犯罪率上升……

  但我并不认为儿童和成人的边界模糊是一件坏事。

  童年有什么必要的意义一直存在么?颇有点“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意思。

  儿童的状态本身极富魅力,但儿童也有能力做到成人能做的大部分的事。

  在我看来,“成熟的儿童”或是“孩子气的成人”更加讨喜。

  “像成人一样做事,像孩子一样生活。”即可。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九):几点总结

  这本书带给我震撼的地方并非童年在消逝本身,而是

  1.童年是一种社会概念,与其说是被发现不如说是被发明出来的;

  2.印刷机的出现阅读的产生导致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知识差距,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把两者区分开来,而在印刷诞生之前的中世纪,儿童只是微型成人。

  3.弗兰肯斯坦综合症,一个人为特定且有限目的而创造的机器,一旦造成后就会有自己的主张,不仅可以改边我们的习惯,还能改编我们的思维方式。

  4.电视这种卖图像为主的媒体要求我们去感受而非思考,诉诸感情而非理性,流动性和过快的信息会剥夺我们思考和体会的能力,电视界的竞争也会令电视内容趋向抓人眼球新颖却肤浅幼稚发展。

  5.阅读,这种传播知识的手段因要求我们学习语法单词培养阅读能力和控制或者是精神集中的能力,再加上思考的能力,会令我们的逻辑与思维能力增强。而理解电视映像无须锻炼,会令成人与儿童趋同。

  6.成人与儿童是一对儿相对的概念。学校、教育和儿童的概念息息相关

  7.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成人已不再具有比儿童更广泛和深刻的社会经验,或许长辈一词已不再拥有值得尊敬的内涵。

  嘛,我觉得作者是偏向于尊重儿童自身和儿童的美德的,也觉得属于儿童的纯真无邪自主性等是需要被保护的。这个我不反对,但是关于儿童消逝这一点,我倒是没那么深刻的抵触。应该说随着社会发展总有各种概念创造出来,社会模式的更迭自然也伴随着不同类型的颠覆。与其可惜儿童纯真的消逝,不如思考为什么成人不具有纯真;与其珍重儿童时的创造力,不如培养整个社会包括成人甚至老人的创造性

  现在我们不是电视时代而是网络时代啦!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十):童年的消逝

  刚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以为它是一本小说,讲的应该是一个孩子是如何从一个小孩变成一个大人,从而失去他童年的天真与天性的。然后在打开目录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想合上书,跟它说再见。但这毕竟是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茨曼的著作,所以作为专业素养的一本书,也要把它读下去。当我最终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再重新回味这本书的内容,其实我从书名中猜中了书的后半段。

  作者把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童年的发明

  作者在这一部分里面主要阐述了一个问题,就是童年是怎么被发明的。所以作为铺垫,他讲了从前为什么没有童年这个词,本书中的童年是非生理上的童年,而是一种文化意义。历史是这样的,人们从一个无知的生物,慢慢演变成一个拥有文明的社会人。当中世纪时,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当然人们是否能生存下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人们要通过不断地繁衍生殖才能保证种族的延续。儿童在这个时期是不被重视的,而且没有一种羞辱的观念根植于人们心中,所以在大家的心目中,没有要对儿童避讳的任何内容。儿童与成人是通过年龄和生理功能来区分的,除此之外,他们并没有任何差别。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刷术的产生,可以说印刷术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它使得人们可以看更多的书,这也使得不同层次的人看不同层次的书,由于成年人的年龄优势,他们会有一种知识上的优越性,所以如何使一个孩子变成成人呢?那就是通过读书获取知识,获取那些成人世界的知识。可能从这个时候,童年的概念慢慢浮出水面。书本打破了“知识垄断”的局面,使得儿童可以获得教育,但是这并不是童年产生的主要原因,而真正的原因是人们随着知识的增长慢慢心存“羞耻”感,所以有意隔绝一些知识,不让儿童去了解到,刻意划分这样一个界限去区分儿童与成年,即这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要拥有不同的知识,儿童必须通过学习来完成向成人转变的过程。但其中很不理解的就是,为了让儿童向成人转变,这个学习的过程为什么是如此的枯燥而压抑儿童天真好动的天性呢?所以我在这里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现代青少年问题的起因,是否就在于教育体制的问题,是不是教育体制导致了孩子的天性被压抑了,然后要寻找另外一个出口释放。随着时间的发展,来到了工业社会,学校机制已经健全,儿童在学校度过自己的童年,儿童通过学习成为成年,所以说现代童年的范例也是现代成人的范例,又是,儿童对于父母来说是一次重生,父母将自己的梦想注入孩子的身上。

  第二部分:童年的消逝

  时间继续延伸,发展到了电报的产生,其实电报对于人们的影响只是对于未来媒介再继续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电报的发明,使得消息更加快捷的被全世界所知晓,这使得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变得越来越小,因为信息的传播像极了中世纪时期那个狭小地界的社会。电报使得世界一头的信息可以很快的传递到地球的另外一端。电子革命和图像革命的到来,信息的大批量生产,使得信息管理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难限制儿童获取资源,好像儿童与成人之间对于知识掌握的差距又在逐渐的缩小。雷金纳德·戴姆拉尔说:“图画和其他图像可被看作‘认识上的一个倒退’。”印刷文字要求读者对它的真实内容有积极的反应,只要人们有足够的知识或经历,评价是能够做到的。但是图画要求观画者有审美的反应,这是诉诸于感情的,而不是理智,这使得人们去感受,而不是去思考。当传播通过用手指比划即可实现时,我们的嘴巴也沉默了,写作的手也停下来了,因此头脑便开始萎缩了。后来,电视又产生了,电视是一种视听结合的媒介,它更广泛的将信息传递给不同的受众,这其中没有办法区分观众,只有观众选择节目的权力,而没有节目选择观众的权力。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电视不能分离观众,这些就是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的表现。一句话,电视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快餐式文化的形式将一些成人避讳的信息以一种很简单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作者应该是弗洛伊德思想的提倡者,因为在书中,有很多观点是从性这个问题出发的,但是儿童与成年人的区别并不只局限于是对于性知识的避讳或者是了解。电视以一种快速转换的画面以及声音让儿童更简单而容易的去了解事件,从而使得他们得到了成人也知道的信息。但是与此同时,成人的知识水平也在随着技术的提高而降低,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一个说法,就是人们在观看的时候,一味的被动接受着电视上面的信息,并没有思考想象的空间与时间,人们越来越成为一种接受信息的机器,而并没有人内反馈的过程。所以成人也在倒退,倒退到与儿童同样的水平。人们越来越容易被电视上宣传的价值观所“洗脑”。

  儿童不是在成为大人的过程中,丧失了童年,而是随着媒介的不断地发展,减少了与成年人之间的界限,从而才失去了童年的。是的,媒介的发展使得儿童很容易的接受到比成人更多的信息,尤其是现在网络的发达,儿童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是远大于成人的,所以从知识文化的层面上来看,有很多儿童是超过于成年人的。成人世界的故事再也不是也不可能是讳莫如深的秘密了。本书的最大的意义即使在于警示我们,技术发展是无法倒退的,时代也是无法倒退的,如何使得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能促使人们去深入思考,放下那些快餐式文化的思想侵蚀,让儿童可以拥有童年,远离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让儿童保存他们应该拥有的天性,而不是看着现在儿童和成人的混杂,儿童越来越像成人,甚至被大人用夸赞的口吻说“小大人”,成人越来越像孩子,他们卖萌,他们甚至穿上了童装,并认为那时美丽可爱的象征。我们不反对一个成年人仍然保有童真的心,但是每个年龄都有他要界定的标准,就像这个社会要有不同等级层级的界限一样,是的,要维持这个社会正常的运转和发展。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从文化中反思,而且过好我们应该过好的每个年龄阶段,不要逾越,也尽量不倒退,只有做到对现在无怨无悔,才会不在该到的年龄做不符合年龄的事情。

  媒介不应该是阻碍文化发展的,它应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工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