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近在远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近在远方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3: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近在远方读后感10篇

  《近在远方》是一本由七堇年 / 苏枕书 / 王泽 / 老王子 / 庆山(安妮宝贝) 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近在远方》读后感(一):总有一个地方你愿停留

  独自旅行回来,看见这本书,与其说是欣喜,更不如说是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

  封面的图片,夕阳下海潮连天,说不出的壮观与渺茫并存,就像是这似乎近在尺咫却又遥不可及的人生一样。这是一本旅行合辑,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旅行地,不同的感受。而我,则像是透过这本书,将这些我从未到过的地方一一去了一遍。

  大学时读安妮宝贝的文字,清冷的萧瑟,就像是炎炎夏日里的一抹绿色,映在墙壁上,时间久了,墙壁上虽有阳光散落的光斑,可摸着还是沁凉沁凉的。而如今,看着更多的是一种人到暮年的沧桑,没有了以前阅读时的隐隐作痛起伏跌宕,就像是在喝一盏茶,一切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安妮宝贝在《花谢》里说:糟糕的是,很多人的生命,活得潦草,轻浮,却又把手里的每一件东西当作实有,不愿意它损坏,不愿意它改变。痛苦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我也这样怀疑过生活,怀疑一切,到最后甚至是痛不欲生。可后来发现,放下一切,才能活得舒坦,正如她所说:“宽恕他人的行为,放下自己的期待和恐惧”。万物皆为因果,得失取决于一心一念。

  陈丹燕的文字,这大概是第一次认真地读。在书中,很多地方,我都用钢笔勾勒做了笔记。其实,很多时候爱上一本书,一篇文章,并不一定是里面的文字多么有煽动力,情节多么扣人心弦,而是其中的某一句话,某一段文字,让你读来心有戚戚焉,让你禁不住落泪。那刻,你才是真的被打动了,愿意反复阅读停留在她的文字里。

  “旅行是去寻找想象的世界,验证想象的世界是否能与现实中的世界真的吻合。”尽管一次次被现实打败得想要回家,可内心还是不遗余力地想要飞向远方。

  风晚妆。2015/3/29

  《近在远方》读后感(二):当身体和灵魂同时在路上

  读这样一本关于旅行的书籍,是在一场长途旅行归来后不久又踏上一次短途旅行的路上。在路上读“在路上”的故事,的确有种微妙的代入感。耳机里,陈绮贞唱着《旅行的意义》:“你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火车车窗外是快速移动的交叠的风景,而书里的风景印刷地亦是精致而美丽。似乎很少能用“美丽”来形容一本书,但用之定义《近在远方》,恰如其分,旅行是美丽的,风景是美丽的,心情也是美丽的,灵魂与身体,终于用一种和谐的方式,同时出现在路上。

  陈丹燕说:“去一个地方旅行,实在是需要心中有一种信仰般的力量。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种突如其来的心花怒放,那种在遥远之处突然天人合一的喜悦之情,好像那在漫长生命的轮回中曾经熟识之地,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海浪一样,一排排汹涌而来,摇撼心灵。”这大抵便是他所理解的旅行的意义罢,事实上,对于每一个人,旅行有着太多的变数,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本书不负责解释,也不负责定义,只负责展示各种可能性。在阅读他人旅行故事的时候,可以在自己的回忆中找到联结点。木遥这样感慨:“只可惜有些时刻是无法用相机记录下来的。”当读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在前往瑞吉山的游轮上,有个浓妆艳抹的年轻姑娘,斜倚着船舱吐着烟圈,那个慵懒、颓废又有些迷人的侧影与雪山湖面的背景镶嵌在一起,让我很久都忘不了。而回头翻看相机中偷偷拍下的影像,烟雾仍在,风景犹存,只是那风韵到底是差了太多感觉。这是旅行中只能靠眼睛与心灵来完成的部分。旅行的记忆,因为无法完全记录,反而无可取代。

  在《近在远方》中,不同的作者不约而同地传递了这样一种态度:旅行不是为了改变生活,也不是为了逃避生活,而应该着眼于旅行过程本身。旅行甚至不能治愈孤独,一个人旅行固然潇洒,时间长了,却难免寂寞而无奈。想起上段看过的老片《深夜特急》,那一个人旅行的年轻人,怀着对世界的好奇,坐着火车四处流浪,终归也会感受到独自一人的无助,长夜漫漫。在旅行的时候,因为在陌生的地方,因为有很多在路上的时光,和与自己独处的时光,反而给了我们更多思考人生的时间。何袜皮总结得很是到位:“所谓旅行,更多的是关于无法停留的内心。而生活的真相便是,我们有时候突然想上路,有时候又想停留。有时候想要一个拥抱,有时候又转过身想要拥抱世界。”

  旅行是诠释人生梦想的终极形式,帮助我们完成了对未知世界的祛魅又因为在路上的特殊心情,对风景与远方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人生如梦,旅行便是在梦中做梦。到最后,再也分不清,哪个是旅行的梦,哪个是人生的梦。”书里,郭珊讲了几个有关旅行者的故事,忽然就有了共鸣,我想大约旅行的人,心多多少少是相通的。

  《近在远方》读后感(三):【书评人俱乐部】心在远方

  心在远方

  终于读完了一本这两年很流行的MOOK,因为书中的主题和几位自己喜欢的作家。

  这本书的主题是“性和旅行”,读罢全书,倒没感觉有多少是关于“性”,不如说是“女性”,或者“自我”。关于旅行的书,读过了太多,这本颇为独特,和一般的游记不同,书中有旅行题材的散文,也有关于旅行的小说,再配上若干漂亮的照片,读的过程让我回忆起自己的一段段旅行。

  实际上,明天我又即将踏上旅程,属于我自己的旅行。冠冕堂皇地说是去堂妹读大学的城市看她,其实就是我的毕业旅行、庆生之旅。出行前的紧张、慌乱,到了旅途中就会化作享受周遭的一切,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吧。

  以上文字写于出发前。如今已结束旅行,回到家中。反思自己的旅行,和堂妹一起的那两天,并没有像书中《花谢》和《何月不照人》中讲述的那样,和同性旅行不尽如人意,不免羡慕起那两篇文字中的旅行。两个女子,互相照顾、彼此依赖,不时说些心里话和小秘密,即使发生矛盾也不会放在心上。所以格外喜欢苏枕书的《何月不照人》,明显的日本文风,流畅的文字营造出一种恬淡宁静的氛围。作者的自述中交织着两次旅行,明线讲述自己在伊豆的旅行,暗中回忆那年夏天去台湾找她,融合处在于照彻夜晚的月。文章开头写自己从京都来到修善寺,只因此地曾是伊豆舞女歇脚之所,川端康成留宿一晚之地,颇有感触。旅行就是如此,长途跋涉的理由千奇百怪,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跟从,在他人看来没有必要去的地方或许正是自己神往已久的所在,比如我此行所去的武汉古德寺和凤凰沈从文墓地,少有人走的路,才是不一样的风景。而文章结尾借用苏轼的名篇《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恰到好处地写出对当时情景和情感的怀念,唯有珍惜。

  离开武汉后,一个人的独自旅行又如何呢?倒是还没有发出《断章七则》中:“我不想再一个人出游了”的感叹,或许因为时间太短,还没有享受完一个人的自由就滚回家了。一个人的旅行最是自由,想出门就出门,想休息就休息,想逛多久就逛多久。独自旅行可以慢慢走,观察一切,才能写出类似《旅行者的故事》那样的文字吧。当然也有点孤独,一个人只能吃小吃,无法品尝饕餮大餐,一个人只能拍拍风景,没有人给自己拍照,一个人只能早点回住处,多少还是担心安全问题,最主要的是,我看到的美景,我感受到的快乐,都不能和不在身边的你们分享啊!什么时候能修炼成陈丹燕那样就好了……她的印度游记《王后的手掌:探访印度拉贾斯坦邦》果然老道,和之前读过的她的《我的旅行哲学》一脉相承,在旅途和文字中都游刃有余。

  这本书主编是七堇年,对这位同龄作家并没有什么感觉,读她的作品不多。这次她把自己的文章放在书的最后,写的是我喜欢的黄昏,却并无新意。倒是书的目录做得别致,是一幅水彩绘制的世界地图,契合了主题。书中的旅行基本都在异国他乡,相比之下,我的此番旅行并不遥远,但距离不重要,因为心在远方。

  《近在远方》读后感(四):咫尺亦远方

  之前去逛书店时,看到《近在远方》的样书,翻看了几分钟。看到七堇年主编,我想起自己看她的第一本书是《尘曲》,随书赠了一张泸沽湖的明信片,我才知道,我未曾了解的远方,原来比想象中更多。

  拿到快递的当晚,我便开始抽一两个小时读它,连续了五个晚上终于读完,可能是因为收录了十位作者的文章,所以故事结构独立,并不因间断而有所影响。折叠的书封底页上写:“时间能送给一个人最好的礼物是远方”,愿这样的礼物,我们都可承受得起。庆山笔下的《花谢》里,鹿真说:“我们不缺乏爱的能力,却不容易得到一个可以付出这份能力的对象”。若是得到,真是好不容易,但这也仅仅是我们各自人生去往远方的途中,易于沉溺的一处风景,它会牢牢的定格在脑海无法抹去,但最终不会阻碍我们前行,因为“终结了会有开始,死去的会复生”。读到陈思呈的文章,泪点就变得很低。年幼时跟随母亲的一次离家出走,竟变成母女此生唯一的一次共同旅行。母亲去世后,陈思呈回忆到离家出走时那个江边的夜晚,“天地间充满了巨大的宁静,我心里被不明所以的情感鼓涨,仿佛轻轻一挤,就汁液淋漓”,这样的描写让我深深感受到她心里的缺失和负疚,稍有过同感的人早已泪目。“死去的人赢得了无穷无际的时间,那么这场寻找也就只是迟早的事情了”,等我们开始上路,这场单独的旅行,最终会变成“我们像一盆水接纳另一盆水那样,能相互照见”。《旅行者的故事》,文字是真的通俗且流畅,这是我读得最轻松的一章,用时也少。她的采访对象背后的故事,不一定符合她写专栏的要求,却可以紧扣“旅行和远方”的主题。渡边先生,k和sam,他们几乎终生都流浪在他人的故乡,最终却都找回到自己的归宿,旅行的所有意义,变成对自我的洗礼。《黄昏收集者絮语》中,喜欢坐在公园长椅上发呆,看来往行人,常常就是四五个小时。远方城市里的落日黄昏,还有伸展开来的心绪与故事,都变成一场眷念。博尔大老远而来只为做一次煎饼,还自带食材工具,我读到这里觉得会发生爱情,但是所有的自以为都不会成真吧。他们相伴自驾横穿北美大陆,终点是博尔的故乡,“来,我带你看看我的回忆”。

  十篇文章,篇幅长短不一,所有的感触都包含了旅行和远方。远方近在咫尺,咫尺亦是远方,只要踏上一场旅途,远方已不远。“愿你与所爱一直走下去,走到时间的深处,人生的远方”。

  《近在远方》读后感(五):《近在远方》:一切美好都永存不移

  细细想来,我们大概都会留恋这样的时光的:那里有梦想,有远方,即使身在隆冬,也仍对春暖花开满怀期待。

  在书里,何袜皮的《玛尔莎去哪儿了》有句话是很动人的——

  “嘿,能不能让我们在冬天相爱,到了来年春天依然不松开对方的手。”

  所以最好的故事大概是,年少时的我们一无所有,却对远方的世界心怀憧憬;而当我们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时,一切美好,仍然永存不移。

  1

  《近在远方》收录了10个故事,主题是“旅行”。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旅行”渐渐成了人们生活当中很重要的组成。即使是假期安排的变化使得一个“黄金周”被拆分成数个“小长假”,人们仍然是要选择出行,仿佛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在“享受假日”。

  我是个不太喜欢动弹的人,因而假期差不多都会“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因为上学离开了家,就算是每年从家到学校之间的往返,也是件很头痛的事。

  不喜欢出行,却仍然向往终点。就算所谓人生仅仅是一场漂泊,因为海岸的可望不可即而永无休止,也没有人会因此而就此止步。

  既然世界无可改变,就请选择自己喜欢的状态,坚持下去吧。

  2

  “围观”别人的旅行总是件很愉快的事,好像是自己省下了许多周章,便可以把自己不曾领略的风光尽收眼底。这种愉快也会连同体验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一道,成了自己记忆的一部分。

  大概旅行本身的意义也是这样。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人们往往无法审视自己的心情。只有身在异乡时,自己的目光才会像当地人一样,关照在自己身上。或者说,你以为自己“异乡人”的身份很显眼,其实除了自己,并没有人会关心。

  但就像是庆山(安妮宝贝)在收录于本书的文字《花谢》中所说,“一个古老的城市,还保留着祭祀和仪式,也是一种安慰,可以让现代人有所依傍,有所追溯,让心安稳。”一场心无旁骛的旅行,也许也是自以为承担了太多的现代人给自己准备的一场仪式。在局促不安的时光里,人们背起行囊,为的只是寻找一份宽敞、一份宁静。

  或者说,是在提醒自己,这世上还有远方可以祈望。尽管它如梦里花开一般,触不可及。

  3

  在所有的旅行中,我最喜欢的是陈思呈的《我们唯一的一次旅行》。那实际上是两次旅行,一次成行,是妈妈带着年幼的我,在过年时叛离了家中的阴沉负气;而另一次却来不及实现,在我想要带着妈妈寻找她的远方时,她用来庇佑我一生的生命,却戛然而止。

  世上的故事,大概只有写满遗憾才会让人铭记良久。这好像是个悖论,因为人总是趋向于遗忘痛苦的,但却只有痛苦——当悲伤的故事发生时,才会在我们的心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但自己的故事,却是不希望悲伤的。人们总在说,旅行是为了寻找自己,可每一次寻找自己的旅程,却也是在发现别人。

  你不会发现太多人,因为在旅行时会想起的,只能是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人。

  4

  所有的时间里,我喜欢的也是黄昏,就像是这本书里最后一篇文章《黄昏收集者》中的作者和她的朋友一样。

  喜欢这样的时刻,是因为一切的纷乱,似乎都会在那一刻被终结。夜幕之下的一切都是神秘而真诚的。星光闪烁,澄澈而莫测。

  黄昏带走了白昼的最后一丝光亮,却留下夜色的明艳醇美。一如旅行者,在追逐远方时,最终看清的,是自己来时的方向。

  也如同所谓美好,看似遥不可及,却近在远方。

  《近在远方》读后感(六):旅行的意义

  文/河北小珊 评《近在远方》

  你累积了许多飞行

  你用心挑选纪念品

  你搜集了地图上每一次的风和日丽

  你拥抱热情的岛屿

  你埋葬记忆的土尔其

  你流连电影里美丽的不真实的场景

  ………………

  每次出行最想听的旋律永远都是陈绮贞这首《旅行的意义》,尽管如此正如歌词中你说不出爱我的意义一般,从未弄明白旅行的意义何在,我从未深入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本来偏内向的性格在工作后变得有些封闭,不想面对似笑非笑的面孔,不想听到毫无意义的恭维或是拐弯抹角的挤兑,常常有想逃的冲动,旅行,是我对生活的最大对抗。还好,短暂的离开就能让我忘记很多烦恼,我不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对我而言,或许旅行就是为了短暂的逃避现实的生活,是我生活不下去的时候一种释放压力的途径。

  近在远方,让人遐想的名字,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想去的地方拿起行囊,迈开步子,再远的地方都不算远。第一次看Mook,(PS:“Mook”是一个英日混血的组合单词,即将杂志(Magazine)和书籍(Book)合在一起,成为独具魅力的 “杂志书”(Mook)。把杂志以书的形式发表,没有杂志的时间限制,一般一本书就是一个专题),感觉很享受,10位作者讲述了各自的旅行或者别人的旅行故事,以及故事中的爱。以此告诉大家旅行的美好意义。

  本书的设计很用心,外封面打开是一张漂亮的海报,目录是地图的形式串联起来的,仿佛读完书就走遍了世界,这些都是我第一次见到,眼前一亮、满心欢喜。书中插入了大量的摄影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异国风光,让没有机会走出国门的我大大开了眼界。另外内容非常动人,几位作者的语言优美不做作,情感真实,描写的淡然又恰到好处,在分享作者的情感时时而会产生共鸣,仿佛描写的就是某个时刻的自己,竟然一个人读出声来,许久都不想停下。

  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也渐渐长大,却越来越容易感到空虚。每一次旅程,每一段感情,我们从来说不出它真正的意义, 可那些或许酸涩或许甜美的记忆,却一次又一次,在聆听陈绮贞的歌曲时,一点一滴的被牵引出来。

  下一站我要去哪里?

  《近在远方》读后感(七):跟着孤独去远方

  近在远方 正儿八经看的第一部游记,起初买只是因为收录了安妮的一篇文章,加之主编是七堇年,也较为喜爱。 可当真正上手读起来,看完了开头那篇安妮的文章以后便被搁置了。游记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记录着笔者的所见、所闻、所感,而读者若非稍有了解,读起来则会有些生涩。 第二篇陈丹燕的文章,描述印度拉贾斯坦邦的一些事物,记录与单纯的描写多于感悟,个人很难静下来看下去。 苏枕书的文笔很美,《何月不照人》是于之初次见面,为之感叹。 最打动人心的事陈思呈的《我们唯一的一次旅行》,说是游记,更像是一篇刻画亲情的散文,把母亲带着自己离家出走的经历写作一次旅行,也是唯一一次很母亲有如此深入的了解。 而当我读了郭珊的《旅行者的故事》,我开始向往记者这一职业,可以了解到那么有意思的人,也渴望像她那样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倾听别人或分享自己的故事,获得一种释然或成长。在路上,有了一些人的陪伴,才不孤单,才让彼此的人生更加丰富。 书的最后是七堇年的《黄昏收集者的絮语》,读完莫名的悲凉之意,我想要一个人好好生活。 人生苦短,不值得被不同路的人打扰,车影如游鱼尾曳,随着心智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人会淡出我们的世界,最后的归途,还需自己独自静默行走。 或许可能因为太孤独了,人与人之间,找到一丝共同点,其实都很难得。

  《近在远方》读后感(八):这些人,那些事

  一开始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是从书名开始的,《近在远方》这个充满矛盾的名字,究竟是近,还是远?看到书里面的故事之后,我明白了,这个书名讲的就是人生,一直驻足不前,哪怕咫尺也是天涯,勇敢上路,哪怕远在天涯,也近在咫尺,不得不感叹这些人,那些事。

  开篇的第一个故事,实实在在写到了我的心里。看这种书,最讨厌的就是故事脱离现实描绘着一群作男作女的无病呻吟的生活。这本书不是,象河和鹿真这两个女人,真的很普通,又真的很不平凡。当然,这也是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叙述线在过去时和现在时之间不断交织,就像吉卜力工作室那部经典之作《回忆的点点滴滴》,我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耳机里一直循环着黄韵玲的《女朋友男朋友》这首歌,我体会着象河的孤独,我欣赏着鹿真的一往直前,在最后,当象河最后一次见C,当象河微笑着听着C说着心里话,那一刻他们从心底彼此原谅,彻底放下,我不自觉地想到了那部经典的漫画《NANA》,当奈奈和章司分手后再次相遇,两人一直在微笑,可是在分别转身的那一刻,两个人却都泪流不止,无论是微笑,还是流泪,只要可以彼此放手,才可以迈向新的生活。就像鹿真说的,心里的一念,就可以让无边的世界幸福。

  有一个故事叫《我们唯一的一次旅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和母亲,小丸子的姐姐曾经说过,人生是由后悔组成的,可以说,每一天我们都活在各种后悔里,有的悔恨一阵风就过去了,可是有些后悔却会是一辈子的痛。当“我”患上肠胃炎,母亲毫不犹豫将我冰冷的脚抱在怀里给“我”取暖,但是当母亲身患重病,“我”却从来没有这样抱过自己的母亲。母亲一直有一个愿望,去漂亮的村庄巴马住一段时间,“我”因为这种顾虑,那种担心,直到母亲去世,也没有带着母亲实现这个愿望。可是我知道,如果自己和母亲的情况调转过来,哪怕母亲背着自己,走也会走到巴马。母亲已经走了,世界上再也没有母亲了,那些共同旅行,那些亲密独处,只能够永远存在与想象中了。但,“我”不再害怕死亡,因为在那个世界,会有母亲,连再相见时母亲的表情“我”都能够想象得到,那种惊喜,那种觉得“我”傻傻的表情。因为人不可能再死一次,所以那个世界的相逢将会是永远。看完这个故事,是夜里凌晨2点钟,这一次我哭得不可自抑。

  书的最后一句话是“那是我们自驾旅途的终点,也是我们那年相见的最后一天”,不知怎么的,很有感触。牵着手,大步走,愿你与所爱一直走下去,近在远方。

  《近在远方》读后感(九):《近在远方》书评:咫尺天涯

  沏一壶今春的新茶,翻阅这本远近的书,睡思倦怠时闭上眼,总在脑海里想问题:旅行的意义何在,人生的意义何在?

  十个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职业的作家关于旅行生活的思考汇集成这本小七的主题小说,有人因厌倦都市的生活,与曾经热恋的人分手,踏上远途;有人在枯燥的求学生涯里驾车出行,寻找灰白日常中异色的精彩;有人追忆往事,那些与亲人之间留下的关于旅途的遗憾,始终耿耿于心;也有人记录他人的跌宕人生,千山万水走遍这个世界,回首时无限唏嘘……人人有自己的见解,各不相同,却又殊途同归。

  其间颇多共鸣,我也曾在山海之巅呐喊,以抒心中郁结的孤独惆怅。我敬崇的作家江南如此说:人生一世,有的人想死在床上,有的人想死在战场上,有的人则不在乎死在哪里,只想死在心所极处、目所穷处、山之绝顶、沧海尽头。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广阔,大洲汪洋,我们囿于三餐、居所与物质,可曾想过山海的梦想?于我来说,何为旅行的意义,不过是看到异样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们,品尝独特的气息,让自己始终在路上,不断行走,不断遥望,保持孩童般的天真与好奇。

  可是说来简单,践行时又何其艰辛。每一天被闹铃叫醒的时候,闭着眼想今天需要完成的工作,每一天疲倦的回到家中,细数遗留的问题,我们被千头万绪的事物如蛛丝般困在生活的牢笼里,最终成为一个麻木的圆茧,将自己与这个世界隔离,封闭起来,如此我们便以为全世界就是我,我就是全世界,殊不知圆茧以外,日月星宿、朝雾夕阳、风和花席卷而过……

  我曾结识一位博物学教授,哲学爱好者,他的工作是飞往世界各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观察一株植物的一生,从破土发芽、抽枝散叶、花开花落、结果垂败……植物的一生是他的一年,而他的一年呢,不过是时间之矢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点,可是纵然人的一生不过是时间江河中一个细微的浪花,也足以收获无尽的感动了。他说某个深秋黄昏时刻,在海南岛的礁石上,他仰躺着听海鸥展翅鸣叫,海潮澎湃,猛一回头间,海边山岗上,一株孤独的黄杨如风中蒹葭一般,镌刻的垂危的金乌中,那场景像极了一个饱含深意的古卷画作,无数哲学的问题在它面前迎刃而解。

  我是无从想象这样的场景的,可是我也有许多想要诉诸笔端的旅行故事,在厦门的海岸上,波浪舔舐着小腿漫上来,我与至交好友倾心畅谈;在隆冬大雪封山时,我们被困在九寨的山水之中;在青藏高原的山丘上,荒凉的风卷过丛丛芨芨草,我放声呐喊,苍穹和大地绵延无尽,鸦群和苍鹰带着我渺小的声音飞向远方……那些都是珍贵的记忆,都是旅行的意义,都在随后的生活中,给予我坚持的动力。

  回到近在远方,作家们为自己的远途寻找到了足够的解答,也给我们重新踏上远方路途的希望。我很喜欢郭珊的《旅行者的故事》,孤独的路途上总能遇到许多同样的人,他们的故事中充实着我们的旅行。我也喜欢陈丹燕《王后的手掌:探访印度拉贾斯坦邦》,我总是想象沙漠戈壁中那些尘封于风沙中的古代王都,那些白色、黄色、红色砂石堆砌的宫殿中,躲藏着身裹沙丽的古老灵魂,她们曾是君王的王后,细数着花格窗中光阴的流逝。还有那些蹈火而亡的女子,那些前额涂满灰烬,嘶吼着抗争的男人们,千年之后,她们的灵魂依旧在古老的城堡中游荡。还有木遥《断章七则》中对于柏林印象,裹着长风衣行色匆匆的旅人走过落满叶子的清冷街道,历史的冷酷始终在这座严肃的城市中回荡。还有苏枕书《何月不照人》中旅途和记忆穿插,仿佛现实与记忆的重叠,日本伊豆与中国台北,现在与过去,竟然如此相似。

  这是一本足够好的书,让人卧在沙发里,也能想到外面的世界,也能向往外面的世界,再次也能让人回忆起曾经丈量过的山海。

  如果硬要挑毛病,不得不说十篇文章的排版参差不齐,私心忖度该是不同的编辑负责不同的文章,最后汇总起来,造成了文章排版风格的不一致,插图的嵌入也是凌乱不堪的。与同类型的主题小说集相比,就拿郭小四的《下一站》类比吧,《近在远方》的文章质量显然高出许多,但是编排和排版却不如下一站,这些美好的文字原该有更好的书页记载。

  《近在远方》读后感(十):即使這樣,我還是想去旅行,想去遠方

  從上大學開始,熙熙攘攘,忙忙碌碌,不是昏天地暗地學習,就是地暗天昏地玩樂,自習室窗棱照耀進來聖歌般的明媚陽光和深夜裡曖昧斑斕地尖叫著的昏沉燈火,交織成一篇愈陷愈深難以自拔的千斤鐵網,還是生銹的那種。回頭看那匆匆走過的四年,我像是一隻晝伏夜行的蝙蝠,在黑暗和殘血中淩厲鋒利地成長起來。

  所以研究生入學的那一天,抬頭望見異鄉碧藍通透的碧落蒼穹,真的有一種掙脫桎梏的感覺。在這裡,我一個人,孤獨,滴血般思念家鄉的愛人;在這裡,我一個人,自由,擺脫了過去二十多年的一切繁複人事,開始為所欲為。

  旅行,無疑是一件美事,就連暈車暈船暈機的人也一定會這麼認為。

  旅行,也是我想做的事情,不是為了未知的風景,也不是為了異鄉的風情,卻更多的像是一種逃離,一種短暫的解脫,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誰都不認識我,不知道我曾經的輝煌和醜事,為所欲為,是的,旅行于我其實就是一次“微服私訪”,對每一個人亦然,至少是一定程度上。

  很多人會發現,年紀越大就越失卻了那種細嚼慢嚥地讀書的能力,我也是,即使是才二十幾歲的年紀。

  《近在遠方》,被我收入書櫃,完完全全是因為七堇年。人總是會念舊,七堇年是我十幾歲時,用文字割開我的喉管的作家,給過我熱血,也給過我傷痛,還有救贖,但是無論多麼深的傷口,時過境遷後,撫摸那凹凸的傷口,只會感受到釋然和一絲不明所以的笑意。那一年,《遠鎮》讓我落淚,第二年,我自己站在那個花朵燃燒的國度之下時,又一次落淚。

  現如今的七堇年,與我而言,更多像一個失去聯繫的老朋友,偶爾看見她的新作品,即使是一篇文字或者如這本書一般她主編的文集,就想看見她潛水多年忽然發了個朋友圈一般驚喜,不會再想年少的時候一樣迫不及待地還不等下課就看個痛快,但會微微一笑,知道這個朋友還在。

  這本集子中,七堇年的那篇,叫做《黃昏收集者絮語》。

  “愛的安亡,使我們每個人都成了守墓人”,還是會被這樣文藝的句子打動,但是平心而論,堇年有進步,卻沒有我想看到的那種進步,我曾經很失望,但又釋然。不能因為朋友當年和你一起打籃球,現如今進了國足你就對他指指點點,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想走的路,真的朋友只需要靜靜地祝福就好了。

  驚喜的事情,卻是發現了郭珊這個人。豆瓣上有人說“多年後又讀到郭珊的文字,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顯然這個人早不是籍籍無名之輩,卻是我讀書太少,孤陋寡聞了。

  “那種感覺就想兩個去掃墓的人,在兩座毗鄰的墳塋前不期而遇一樣。如今我已懂得,每一次靈魂出竅換來的短暫的自由,都得付出代價,而代價最微的是,活在世上有更多的狼狽”。

  希望有一天能夠在某一本書裡,與郭珊不期而遇。

  忽然又想起一個老朋友,真的是老朋友了,認識她的時候我才十歲吧,轉眼十幾年過去了。那時候她是個標準的假小子,能打能罵,男生都怕了她,偏偏我那個時候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於是我們就常常成了針鋒相對的敵手。不得不佩服我的舌毒當真是渾然天成,竟然能降住她。她每次惱羞成怒,又不能打我,就只能氣急敗壞地重重丟下一句“反正比你好就行了”,然後絕塵而去。

  她如今卻過著讓一眾老同學都豔羨不已的生活。同樣是讀研究生,我每天不是宅在寢室就是宅在實驗室,比起上班族已經是相當灑脫的生活方式了,而她卻被交換到全世界各地的大學,足跡遍佈五大洲,這還不算,放假還不忘了再找個地方走一走,當真是環遊世界了。

  前幾天看見她朋友圈的照片,穿著雪白色的風衣,帶著深色的墨鏡,棕色的短靴,長髮被風吹起來,大踏步地走在臺北的街頭,啞然失笑,這人二十幾了,還是一點女人味都沒有,但是卻有一種每一個身處斗室的人都沒有的瀟灑氣質。

  是的,我也是羡慕她的。

  也喜歡書中陳丹燕的那一段話:

  “所謂旅行,不會是度假那樣舒適,也不會是出差那樣目的明確,旅行是去找尋想像的世界,驗證想像的世界是否能與現實中的世界吻合。這是有點冒險的行為,其實將已經活在自己心中的世界交付給一個具體的陌生的遠方很危險,要是面臨的那個現實的世界達不到心中的世界的高度,也許就要與那地方永遠絕交。開始旅行,其實有點像抬腿坐上萬輪盤賭的賭台一般。”

  即使這樣,我還是想去旅行,想去遠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近在远方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