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微信思维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微信思维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17 20: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微信思维读后感精选10篇

  《微信思维》是一本由谢晓萍著作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3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微信思维》读后感(一):有钱!!任性!!

  评《微信思维》

  《微信思维》一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概述,概述的重点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微信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种思维。”这句话多少有点让人费解翻译比较直白的话就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你不用微信,你就Out了。”

  所谓概述嘛,全是理论性的东西,读起来枯燥无味,起码对于我这条看惯了小说单身狗来说,简直索然无趣得很,看完之后,回过头一想,脑海里一片空白。这其实并不是编者的错,在于每个人的对事物敏感程度一样,例如马克思肯定对理论非常的敏感,估计他看完之后,立马有种醍醐灌顶感觉,一拍桌子:“我操,说得可有道理啦。”或者说:“Oh,shit,这什么狗屁理论?”毕竟他老人家伟大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革命家。我的主要意思是,别人对这个东西敏感,所以他有发言评价权利,我等门外汉屌丝,看完后只有呵呵表示不明觉厉了。

  大概编者编着编着,自己也睡着了,所以第一部分的篇幅非常短,终于引来的第二部分,案例篇,也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什么叫案例,就是故事。譬如拿王菲来讲,你讲她如何如何的漂亮,唱歌是多么多么的好听,又是怎么样的敢爱敢恨,你讲得再天花乱坠,恐怕也很无聊,要是你拿一张她的照片,放一首她的代表作,然后讲她和窦唯,李亚鹏,谢霆锋的感情,这下就显得有趣多啦,这就是案例,这就是故事,我想大部分都蛮喜欢故事。

  第二部分讲的全是案例,企业和微信的故事,从联想、小米蘑菇街、美丽说再到深圳供电局武汉交警局,故事讲得非常有条理分类是非常的细致,譬如微信是如何帮企业打通渠道的,讲了好药师、联想,微信如何帮企业怎么样做营销,讲了小米和唯品会,总之分类非常的细致,就像某些历史书籍篇章一样,王侯将相篇、阉人篇等等。

  讲了这么多企业的故事,其实主角永远是微信,第二部分案例篇,我个人以为可以提炼出以下两个点。

  第一、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且逐渐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角,传统行业唯有转型才能生存下去,微信帮助你成为主角的最有力武器之一。

  案例中从微信涉猎之广,作用之大来证明这个观点,所举的案例中,囊括了各种行业,科技、百货、医药、甚至政府也用上了,作用的范围包括了渠道、营销、产品流程服务。企业没有跟微信合作之前是如何一个状态,遇到微信之后,有的是锦上添花,有的是雪中送炭,有的是屌丝逆袭,就是告诉你,微信现在无孔不入

  第二、微信的团队很真诚牛逼的,肩负着使命感责任感的,而且又萌萌的,贱贱的。

  案例中,不少企业的负责人特别是传统行业里的,对微信的作用不敢恭维,稍微恭维一点,也认为自身行业的特殊性,对微信是可望不可即,用现在的流行语可以概括为“呵呵”“你TM在逗我”“笑一下又不会怀孕”,不管对方什么态度,微信团队永远耐心的与对方沟通交流技术上也是不遗余力的合作与支持,但是萌贱在哪里呢,就是太有原则性了,比如对方提出一些超出原则性的东西,无论如何不答应。这就好比曾经风靡一时的脑白金的软文营销,说脑白金是如何的有助于睡眠,但是也有一个坏处,就是服用后春梦增多了,要是让爱人知道梦中的情人不是自己,脑白金有可能成为了家庭婚姻杀手

  第三部分讲什么的?概述完了,案例完了,第三部分讲的就是微信的一些使用方法类似一个药品包装盒,前面简单概述药品的名称,后面详述功能主治和组成成分,最后要讲的就是用法用量。所以微信的最后一部分讲微信如何认证推广啊,开店之类的,也是简要的概述,关于这部分,只能简要的概述,因为操作上的问题,大多是技术上的操作,真讲起来还得了,意思就是告诉你,你要拥有微信的思维,至于其他的,交给操作团队就行了,这样,本书结束了。

  最后再来讲一下我对整本书的观感。

  一、我觉得这是一本可读性还算比较强的书,即使你不是做互联网这一块的,也可以看看,至少可以开拓你的视野和思维,也许你还能从中找到灵感机遇之类的,因为,现在的确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不以你的意志改变文章叙述得还是很详实,也比较真诚,至少不打是那种自吹自擂型得,好歹所举的案例都是真实的,也算是有力证据

  二、书中讲的许多思维和案例中,都透出一个思想,就是现在是定制理念,何为定制理念,总结出四个字“有钱,任性”,就是人们越来越希望活出自己的个性,越来越任性,所以你唯一的办法就是为他定制,为他量身打造,顺应时势,毫无它法,微信思维中,浓重的包含了这一点。

  《微信思维》读后感(二):不错的入门手册

  2014年买的唯一一本正价并另付了邮费的书,却由于拖延症直到2015年才读。全书通过多个行业案例介绍微信、特别是公众平台(服务号)的运营经验,不管是对自媒体个人、服务行业以及想通过微信取得商业收益的人或团体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至于帮助多大,见仁见智。通过对微信的使用及公众平台的运营,个人对微信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比重逐渐加强。不管推出理财通、打车大战还是正在进行的收购,腾讯阿里在争夺手机端入口的战斗必然会更加激烈,腾讯如果能将支付做的更加便捷结合服务号、微店等生态完善,以及“附近的人”增加商家后续推出的新功能,对阿里威胁不小,但是对普通用户来说会更加方便;二是连接一切。张小龙提出的“去中心化”思想让微信更具连接性和可扩展性,更多新接口的开放、JS-SDK测试让接入微信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其自身也不仅仅是一个APP,更向一个全生态的平台方向发展,或许有一天IOS或者Android为其适配也不是不可能。一个担心:微信在进入稳定期后进行的决策应更慎重,比如即将推出的朋友圈信息广告对短期是利好,但是对长期如何呢?希望我们有一天不会像QQ隐身、微博潜水那样的方式对待微信,毕竟在中国互联网,一个成功产品能够高速发展5年的都太少了。#读书52计划#(1/52)

  《微信思维》读后感(三):搭上这一波的大风

  乌托邦看了通篇,虽然《微商思维》只讲微信,但应该从小米的论坛开始,小米刚刚开放的时候,论坛的粉丝是小米手机最开始的地方,这是我觉得是学习魅族手机黄章的做法,一下子积累了铁粉,然后,后来是雷军用上了微博,刚好微博刚开始,用雷军的影响力带领着小米的粉丝经济达到顶点,当然还有小米的合伙人微博,还有团队运营的微博,都是为这个服务的。所以说微博应该是小米的第一个风口。但你现在看看微博,还有多少人活跃在上面,原来的李开复,薛蛮子,姚晨,还有那些微博营销大号,哪个还在上面活着?微博已经是一个微风了。

  小米的第二个风口,是微信公众号。 在2012之后,微博就慢慢的失去了原来的大风,所以转战微信公众号肯定必然的选择,为什么《微信思维》里面黎万强说的每个企业都是自媒体,2013年的时候自媒体的风声水起,所以搭上这一波的大风,一堆的个人号称自媒体,都能收到广告费,有一个叫科技名人一个月广告收入都可以12万,猪都会风,何况是小米这类以口碑为命的公司。你看文章中的数据,2013年2月,小米的粉丝是80万,80万是多少?雷军的微博是千万,小米公司的微博矩阵都是500万以上的,但为什么到微信公众号才80万。想想吧。到后面他们用了一些手段,一年才上500多万。所以乌托 邦 微商日记以为,微信公众号是道,而利用里面的那些活动,抢购,礼品,打折,是术

  《微信思维》读后感(四):解决互联网焦虑:可学习的理论,可复制的方法

  首先自白,我是微信的铁粉,也长期关注微信的商业化,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第一,市面上的书良莠不齐官方指南应运而生

  现在两类人最好忽悠:二三线城市望子成龙学生家长和互联网焦虑中的中小企业老板

  市面上的书良莠不齐,有写得洞察入微的,比如刘的《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深入论述了传统企业转型的方法论和路线图。也有教你上个时代低级炒作术的。买来就觉得浪费钱,low到不想理它。还有某书,用整整一个章节介绍新浪微博黄V和蓝V的区别,用另整整一个章节介绍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区别,并且不告诉如何在“服务号”与“订阅号”中选择适合你生意账号形式

  这样就能写本书来卖好几十块,还是畅销书!真好赚啊!

  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刚才说的,互联网焦虑中的中小企业老板,绝对是现在最好忽悠的人群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中小企业老板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些企业(也就是微信的B端用户)需要可学习的理论、可复制的方法,而且必须是官方的,来跟上互联网时代,解决互联网焦虑,与微信共享移动互联网发展红利。

  《微信思维》官方商业指南,应运而生。

  第二,微信思维是什么?

  其实,正如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出现前就有了,即,满足用户需求。

  同理,在我看来,所谓“微信思维”在微信出现前也有了:满足商业客户需求。

  “微信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Pro版,因为它提供可学习的理论,可复制的方法。

  现在大家都懂互联网思维,知道了雷布斯说的“专注、极致、口碑、快”,可是究竟怎么玩?

  这正是微信思维要告诉你的问题。

  “互联网思维”是用沟通效率提升冲击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既得利益

  微信作为一个平台,它的存在正是互联网思维的题中之义。它解决的本质问题是:在很多传统商业模式中,由于沟通效率的低下,一边消费者(C端用户)付出了高额的代价,另一边行业(B端用户)又没赚到钱。这是社会损失。微信思维解决的是一种社会的损失。

  从这一角度看,微信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进化方式。

  举几个例子

  “好药师”:垂直电商怎么玩?

  联想:怎么和渠道商一起转型?

  唯品会:怎么定位服务号和订阅号,达到销售与CRM的双丰收?

  小米:破局营销背后决策的过程

  街町酒店:APP还是微信?

  武汉交通局:既有系统怎么装进微信平台?

  当然每一个案例都很复杂,这里只是我自己觉得的案例中有代表性亮点

  第三,值不值得买?

  值得买,但也有缺憾

  《微信思维》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深入采访案例,全面呈现决策过程和背后的商业思考。获得案例企业坦诚分享“内幕”和背后遇到的困难,这也是只有微信官方才能有的“特权”。

  但这也使得《微信思维》这本书在提供“可学习的理论,可复制的方法”时不够透彻。所有的案例都具有自己的复杂性,这本书只能深入地呈现案例,虽然有提炼法则规律,却不能盖棺定论地告诉读者:这么做是对的,你也这样做就能赢。

  不过,这不是一本书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所有人都在探索,微信作为前沿平台,本身也是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回应商业逐渐明确的需求,进而改进产品。一切都在不确定中。

  想了解互联网转型,怎么做O2O,《微信思维》是必读书目。但书只能是阶段性的总结,除此之外,微信官方的“微信公开课”和“行业工坊”里面会不断地分享最新的方法论,值得持续关注。

  《微信思维》读后感(五):读《微信思维》

  随意翻几页,那种朋友链接文章的气息扑面而来,只不过这一次是纸质版,微信思维果然是微信出品,带着强烈的微信基因,用纷至沓来的案例演练着一二三四的“干货”。不确定这样浅尝辄止的罗列到底算不算思维,微信二字倒是满篇都是。淘宝、京东饰演大反派角色马化腾、张小龙偶尔出来跑跑龙套,祖奶奶是腾讯,亲妈是微信,微信思维即使先天不足孱弱,也会因为尊贵地位让人多看一眼,年度最有身份畅销书可以拿到提名。

  找这本书来看,只是图个新鲜,这年头主动向微信靠拢好像就跟快进坟墓的糟老头一样,一个年轻姑娘为了紧跟时代装扮新潮,晒这本书跟美美姐炫包包一个心理差别只有价钱长相说实话,当我看到作者名字的右边写着“主编”二字的时候,就有些丧气了,主编嘛,你我心照不宣

  全书的马屁痕迹很是明显,有的是拍亲妈腾讯的,有的是拍高层领导的,一副恨不得拯救全人类雄心伟业,更在书中直言不讳地写道“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方法能够改变百货业的商业模式,让百货店脱胎换骨摆脱痼疾,或许那就是微信”,“甚至出现了一宣布跟微信合作,便能在股市上多日涨停的事情”,在这样威武不屈的句子后面紧跟着提到一些微信团队对企业互联网化耳提面命般的亲切指导和友好支持。读到类似的段落,心里总能窜出些大逆不道的真心话:如果不是有钱赚,真没人愿意当孙子。

  这样一本站在浪潮之巅的书籍更适合专业的营销人员前来顶礼膜拜,对于我这个充满铜臭气的伪文人和没有大野心的小奸商来说,万物互联,欣欣向荣,看着一乐,该干嘛干嘛。站在一个用户的立场看这本书,惊得我一身冷汗,当下决定一定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冲动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大把大把的票子就在不知不觉中木有了,真真是声嘶力竭一声吼,擅做嫁衣为他人。

  这段时间要么是利用众筹代付等手段的营销模式甚嚣尘上,要么是砍价做任务类的转发亲朋广而告之,即使是不那么喜欢的东西也可以买回来,反正出钱的人数被分散了,温水煮青蛙,大家都无感。

  诸如之前的众筹柳桃链接,两盒送家人,一盒半送朋友,自己还剩下2个,硬梆梆地挺立在宿舍,一个月过去了依然是金刚不坏之躯。其实,吃或者不吃已经不重要了,它最吸引人的爆点在众筹购买的时候已经完结了。如果说,淘宝所代表的商业模式在收到快递之后兴奋感就偃旗息鼓了的话,那么以众筹代付为模式的微信则在成功下单之后就燃烧殆尽。从传统的穿上新衣兴奋几天到现在的下单即止,商业营销对消费者的撕抢越来越往源头上靠,下一步,应该是在看到自己预定的鸡肉刚刚成为被母鸡生下来的鸡蛋就欣慰地结束吧。

  做为一个已经被微信牢牢绑定,没有一天不打开它的人,多谈这些已然无益,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唾弃还是欢喜,它俨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微信营销,微信营销,一夜之间,风起云涌,几乎是所有人都在谈,每天都有新花样,但是真正有几个是可以被信任的。当新鲜的好奇浪潮逐渐褪去,谁没穿底裤立刻就显现出来。所有人都在追逐呐喊的时候,我总在不断地提醒自己:少数英雄趋虎豹,多数英雄趋狗。为什么后来者越来越难做?可能是先入者沉淀的先发优势,也可能是原本高质量的客户被过度消费了信任,赶上你的时候,他该审慎会迟疑了。

  一年多前,我在朋友圈转过一个集赞送书的活动,虽然帮忙点赞的朋友数够了,但他们其实没几个相信这事。集赞活动演变到后来,成了全民集赞换购的蔚为壮观。也并没有兴旺许久,就因为多数是假消息而臭了大街,现在谁要是还在朋友圈发这种链接一定会被大家认为是傻叉。为什么?点赞的信任生态被破坏掉了,企业只好改头换面玩起四川变脸,不集赞来砍价来点击,总之每一个想要占便宜的参与者都得摆出怡红楼小姐的身段,丢着手巾,媚态盈盈道“来嘛,来嘛”。

  说起微信营销可能还有些不接地气,但说起朋友圈代购,大家就会会心一笑。屏蔽代购的大有人在,厌恶之声也是此起彼伏。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讨厌朋友圈代购?也许,是它从本质上侵蚀了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力。我忽然想买个水杯,在淘宝上搜来找去,想买什么都是个人的自由,甚至淘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比较哪个更好看,哪个更优惠,乐此不疲。而朋友圈代购突兀的呈现,直愣愣地占据着位置,并不一定是我想要的,我完全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喜欢了可以考虑买,不喜欢了只能不喜欢,被动的无助感总是我们心底所厌恶的。微信的基因是社交,因为强烈的社交属性纷纷被企业盯上,而朋友圈的代购则使得原本感情化浓烈的朋友圈变成了喧哗的大妈舞广场。朋友圈的代购不是微信营销,不过是从淘宝店换到了微信店,还加上了主动骚扰的恶名,需要时的主动查询比被动的无端骚扰要好一点。

  尽管有诸多沉疴,终究还是瑕不掩瑜,微信毕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在微信上成功运营的企业真的应该好好感谢微信以及腾讯,一方面是它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在微信上的一系列营销活动都跟传统的营销不同,它被披上了创意和新潮的外衣。所以用户在积极转发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产品本身,不仅仅是因为游戏好玩,这还成了自我标榜与时俱进的潜台词。能够营造出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心境,持续、缓慢而又方方面面地波及,看来微信团队的营销才是最佳营销,放眼企业界,并没有几个做到了这个段位。

  关于APP与公众号、服务号的差异化生存,几乎是每个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既要防止资源的重复投入,又怕错失了良机。大家的选择无一例外的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广修栈道四处开花。街町在纠结,汇添富在纠结,泰康在纠结,本质上说都是要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对微信深度依赖丧失下一轮讨价还价发言权的惶恐。

  微信做为横向定位平台,与传统公司的内部系统功能上并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加入海量用户这一重要变量,就焕发出特别的模样。以前是企业内部自己人跟自己人不痛不痒地照例寒暄,并不直接创造收益,现在是全员上阵与海量客户一来一回地热情对话,立刻就能看到订单。

  书中的诸多案例总结出的法则也好秘诀也罢,对于一个习惯了阅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些花样百出的技法。传统企业以及传统企业的领导人都在恐慌,面对互联网,面对微信不知如何是好,其实如何做好是第二个话题,要不要做才是首先面临的问题。你可能会好奇,现在不是人人都喊着要拥抱互联网吗,怎么还会考虑要不要做的问题。当我刷着朋友圈的状态,看着微信群的动态,真的以为全世界都如此这般,万物互联,欣欣向荣,可是接触了一些传统组织的企业家却让我非常惊讶,他们一方面在积极参加各类互联网会议,一方面在午餐时间摇身一变又扮演起传统商人人情练达的角色,配以对自身产品的充分信心以及互联网并不能把他怎样的气势。

  写这个故事在这里,无意于批判这类企业家,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赞赏他们的坚守。人类总是自大轻狂地以为能够预见未来,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们对未来的预判错误永远大于正确,否则就没有了不确定性,未来也就不再是未来,只是当下单调的重复。更大的意义在于提出一个疑问,我们总以为转型很复杂很困难,但究竟是因为事情本身的难度还是我们的潜意识里从未真正想要转变。确确实实放下已有既得的荣光,打乱重来,从零出发,当真放得下吗?工业革命中间也有大量机器设备改进了工艺,但并没有在它的诞生地英国大面积得到应用,而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花团锦簇,是英国人意识不到吗,是英国人不够聪明吗,显然都不够让人信服,做一个类比的话,这不正是传统大企业的写照吗?!

  不再去做生疏难堪的事情是容易的,尝试去做新鲜好玩的事情也是容易的,最困难的是放弃原本已经驾轻就熟甚至炉火纯青的技艺,转而去做一件做好了理所应当,做差了千夫所指的事情,谁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虽然这本书并没有多么深刻,但至少保持了起码的真诚,真诚得在有些地方都有些粗糙。一言以蔽之,如果你想通过微信发财,并且有切实可行的资料后备,这本书可以看看;如果没有这类打算不避舍近求远看这本书了,毕竟,多刷几次朋友圈,商业传奇在身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848890102v6ng.html

  http://blog.sina.com.cn/jrong

  《微信思维》读后感(六):你没懂微信思维,是因为它跟内容运营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作为一个服务号的运营者,《微信思维》是我最近看到的非常不错的一本书,虽然没能第一时间拜读,但是依然可以延伸出很多思考。到豆瓣上一看,发现评分比我预计的要低了好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观点认为:这本书基本上就是企业的软文合集,对于个人运营的号来说基本没有任何帮助。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微信公众平台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了一个新的内容生产平台,而是给企业提供了一个低成本可接入的CRM系统。

  如果你是一个做内容的人,其实对你而言并不存在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媒体平台。平台只是改变了内容的呈现形式,而对于好内容的核心:一个优秀的故事,是完全没有改变的。不管这个故事是用文字还是用音频,也不管阅读它的人是在纸上还是在手机上。所以你会发现,一方面,订阅号的阅读红利期很短,现在基本上打开率在5%左右徘徊就算是平均水平了。这一轮大潮退去,比当年传统媒体的势头还要快。另一方面,在红利期内能获得成功的,相当比例的人是传统媒体出身。即便媒体人一直在唱衰自己,但是最后有能力将内容变现的,还是这一群媒体人,而从来不是所谓的新媒体原住民。

  微信公众号最大的价值,是提供了一个系统,让运营者可以便捷的查询到菜单的点击率,图文的打开率,转化率等一系列与自己运营相关的指标。这一套系统,原先必须是要企业自己花大力气去开发的。这是基于这样一套数据反馈系统,微信公众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微信思维其实是产品思维和服务思维的一种,而完全不是内容相关的思维。不认识到这一点,就没法好好的去理解这本书。

  一、微信思维与互联网+

  关于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互联网,有很多的讨论。看完《微信思维》之后,让我有了一个新的理解:将终端互联网化,只是实现了+互联网;而将渠道进行互联网化,才算是实现了互联网+。作者在联想的那一章对于这个观点有详细的叙述,联想的公众号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将卖货的平台搬到了线上。而是在于将微信这个工具下放给各个渠道商,让这些渠道商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对于自己的用户进行维护和管理,同时还能进行一体化的监控。

  而目前很多企业,对于微信的态度还停留在“反正别人都在做,要不我们也做一个,不然显得跟不上潮流”。所以你做出来的公众号就只能推推活动预热,线上大转盘,当然就理所应当的没人看。用作者的话说:“把渠道互联网化是品牌商的核心使命,比自己玩公众号,自己去淘宝京东卖货更有意义。”

  二、提供服务:你真的有必要做微信公众号吗?

  基于以上的讨论不难得出,一个微信公众号具有生命力的核心是它具有提供服务的能力。当然,如果你非要较真,提供内容确实算是一种服务,但是这条路拥挤不堪非常难走。尤其是在信息免费的大环境下,免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等同于服务质量一般。我猜,这可能也是罗胖一直在呼吁和践行优质内容收费的原因。

  在做公众号之前,我们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这个平台究竟能给用户提供什么服务。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开发工作,因为你的用户对于你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需求。甚至你会发现,你根本就不需要做一个公众号了,因为对于某些领域,你的用户可能根本就不是在微信上聚集。比如你做一个精准的中高端理财产品,微信就不见得是比雪球一类的财经论坛更好的选择。

  没有想明白提供什么服务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不重视!因为不知道拿来干什么,核心指标是什么,所以就没有指标,或者按照大潮流随便制定一个指标(比如有多少粉丝,BTW,把后台用户叫做粉丝本身就是一个low到爆的行为,因为你根本没有把人家当成是你的用户)。既然没有指标,自然也就没有资源支持。而在书中介绍的以营销著称的小米,“社交媒体部是一项战略性投入,团队规模有70多人。……这个部门由黎万强亲自带队,管理扁平化,讲求一步到位。 需要指出的是,要真正玩好社会化媒体运营,组建团队的周期非常长,成本的投入是非常高的,而效果可见性却又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综合几个案例来看,我总结下一个武断点的结论:对于小企业来说,公众号的核心指标在于拉动销售;对于大企业来说,公众号的核心指标在于客服分流。除此之外,我还真没有想出什么其他的合理的微信KPI考核标准。

  三、黏性VS节制

  插坐学院的创始人何川在总结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叫“做好核心服务,其他的一切节制,节制,再节制”,深得我心。现在很多企业,不是服务做的不行,而是把自己看的太牛逼。一方面觉得用户浑身上下都是痛点,需要自己一个功能一个功能的去拯救;另一方面觉得用户对于自己的信息如饥似渴,恨不得今天老板开会表扬了一下你都要让自己的用户知道。过多的功能和过多的信息一样,除了取关,什么都带不来。

  在某种程度上,节制就是和黏性截然相反的两种思路。我们不妨都反问自己一下:我们真的需要用户黏性吗?让用户每天花很长时间停留在你的平台有啥价值吗?这个在顺丰那一章有很好的论述:“什么是服务,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不需要的时候挥之即去。”其实雕爷也有过一个类似的说法,叫好的产品就是用完就扔。在我看来,用户的静默下单,迅速成交,比每天挂上上面做社交而不买东西有用的多。所以如果是这样,我们真的在上线类似于签到的黏性功能时,思考过这件事本身的价值吗?

  比服务节制更深一层的,是对于用户渴求的节制,换句话说,我们真的需要在后台积累那么多的用户吗?尤其是通过线下地推过来的关注,本质上跟花钱到淘宝上买粉丝没有啥区别。这些人在你的后台,除了影响你对于后台数据的判断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在这一点上我特别欣赏和菜头,对于留言区跟自己价值观相悖的用户,他会劝说用户尽早取关,有时候还会主动拉黑用户以“帮助”用户完成取关的操作。

  反正我觉得《微信思维》算是我最近看到的还不错的一本书。不过鉴于我的判断很大多数人相悖,所以我以上所说的基本上都是胡扯,你千万不要相信。

  《微信思维》读后感(七):乌托邦读《微信思维》:三内容为皇

  12月11日 阴 文/乌托邦

  明天又是双12了。你有感觉吗?我没有。因为我已经不靠淘宝挣钱了,乌托 邦个人建议,没有基础的人淘宝尽量别入了,超高的推广成本,超难的刷单成本,超长的工作时间,超累的打单发货。

  但有一种人可以做淘宝,就是自己会写的,写写日记,写写文章,吸引众多粉丝,然后开个小淘宝卖土特产,那样淘宝就是一个成交的工具而已,当然这个工具,换成微店,换成口袋通,一样适用。

  为什么今天要把这篇内容《内容为皇》的写在前面, 因为内容真的无比的重要,乌 托邦微商 日记之所有你每天喜欢看一眼,就是因为乌托 邦写的都对得起自己,内容方面也是对自己有用的才拿来发,不然随便找本电子书,直接复制文字比我这个精彩多了。虽然文笔差,没有什么写作技巧,也没有多少高度。但我是真心用心去写,前一天阅读内容,整理框架和知识点,第二天安静的写出来,每天2000多字的文章,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作者一篇是800字。原创有多少?没多少,都是现学现卖的,但一定是能触动乌 托 邦的那些。

  所以,今天就和乌托邦一起来看《微商思维》里面的那个唯品会的内容运营是如何做的?

  观点一:做好了内容能挣多少钱?

  这几天乌 托邦日记里面写的是自媒体经济,那商机在哪里,全宇宙的人都知道,女人的和小孩的钱最好挣,但怎么挣?男人喜欢电子产品所以有了京东,男人喜欢看书所以有了当当,女人喜欢化妆面膜所以有了聚美,小孩喜欢玩具所以就有了玩具反斗城。这是往大的说,往小的说,现在乌托 邦关注了几个汽车类型的,化妆品类型的公众号,他们做的内容相当优秀和接人气。50万不到的粉丝,可以年广告收入是上千万。这样说回来,你有1万的粉丝,是不是一年要有一个5万的收入。厦门的白领一个月的工资是5552,上海的白领是8000多,把粉丝做起来,你轻轻松松在家每天发2篇类原创的文章,然后大把的时候喝着咖啡看着书,然后接着广告就挣到了。你说不可能到5万?5万平均每月是4500左右,每天收一条广告200就够了。而且这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卖产品的佣金提成。好吧,你说我乌托邦算术不好,我认。

  观点二: 做什么样的内容好挣钱?

  唯品会冯佳路说,女性用户更偏好移动端的碎片化购物。这怎么解释?哈,就是女生喜欢时不时用手机看东西买东西。 所以哪些内容吸引你,当然是那些十大化妆品牌,热播剧的同款,还有时事相关的产品内容,女生必备的20款化妆品、来自星星的你同款大衣、林志颖必备的不老神器。只要你敢写的,就会有人敢看。

  观点三、好的内容需要更好的推广。

  当你的内容能做得好了,那就需要一个好的推介,就是如何把你的微信公众号推广出去。但其实推广在乌托邦的那些原来的文章都有写过,你可以回去看《【微商日记】怎样做一个挣钱的微商!第三章推广》、《【微商日记】怎样做一个挣钱的微商!第12章流量》、《【微商日记】借万能的百度出海吧少年》、《【微商日记】卧底七天学微商第三天变强 》等好几篇文章,都把这些内容写上了。你可以仔细的看一看。当然,你还是不懂的话,就继续关注乌托邦 微商日记,后续会写一篇公众号实操的文章。

  观点四、 怎么把内容转化为订单?

  自媒体公众号的定位是什么?书中冯佳路说是一个媒介,媒介的作用就是让用户知道,让用户转化,让用户购买。所以你要在策划的内容方面要下足功夫,这方面有一些女生类网站特别历害,乌托 邦微 商日记经常看到一些软文类的平台,比如当你看到腾讯新闻,右边上有一些看起来和广告无关的内容的时候,点击进去,是一大波的软文内容,还有一些像太平洋女性网,爱美网之类的,还有10大品牌网之类的,那些的内容都是转化为订单的最佳软文,只是他们做的是淘宝客。而你是真真正正的一个自媒体来转化产品卖,你说到时候你卖个什么sibu,还是卡死,还是什么EO平台,都不是纷纷来找你合作推广。

  最后,本篇致那些直接复制并直接替换我名字的人,你们在转载我文章的时候,至少要留一下名字吧,别不要脸的把名字都替换成你的。这么做,你孩子看了会怎么想。

  《微信思维》读后感(八):【微商日记】乌托邦读《微信思维》:二粉丝为王

  12月10日 阴 文/乌托邦

  说到粉丝经济,大家都会想到小米手机。这是一个依靠粉丝而大卖的互联网手机。在这之前有一个叫魅族的手机。也是做粉丝的手机,但因为封闭在自己的论坛内,虽然有一群魅粉,但因为没有跟上粉丝经济的这个风口,所以被雷军走了先机。

  乌托邦本人在看《微商思维》的时候,就必需拿这篇小米的来做为第二篇的日记内容,此篇篇幅59页-98页,用39页的内容来介绍,内容是什么,有关风口,口碑,参与感,产品思维等内容的介绍。而乌托邦微商日记的解读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或个人能完全复制这样的模式的机会,因为机会就一次。今天乌托邦只来谈谈从小米这里,能有什么东西给我们个人借鉴。

  小米的风口是哪些?

  乌托邦看了通篇,虽然《微商思维》只讲微信,但应该从小米的论坛开始,小米刚刚开放的时候,论坛的粉丝是小米手机最开始的地方,这是我觉得是学习魅族手机黄章的做法,一下子积累了铁粉,然后,后来是雷军用上了微博,刚好微博刚开始,用雷军的影响力来带领着小米的粉丝经济达到顶点,当然还有小米的合伙人微博,还有团队运营的微博,都是为这个服务的。所以说微博应该是小米的第一个风口。但你现在看看微博,还有多少人活跃在上面,原来的李开复,薛蛮子,姚晨,还有那些微博营销大号,哪个还在上面活着?微博已经是一个微风了。

  小米的第二个风口,是微信公众号。 在2012之后,微博就慢慢的失去了原来的大风,所以转战微信公众号肯定必然的选择,为什么《微信思维》里面黎万强说的每个企业都是自媒体,2013年的时候自媒体的风声水起,所以搭上这一波的大风,一堆的个人号称自媒体,都能收到广告费,有一个叫科技名人一个月广告收入都可以12万,猪都会风,何况是小米这类以口碑为命的公司。你看文章中的数据,2013年2月,小米的粉丝是80万,80万是多少?雷军的微博是千万,小米公司的微博矩阵都是500万以上的,但为什么到微信公众号才80万。想想吧。到后面他们用了一些手段,一年才上500多万。所以乌托 邦 微商日记以为,微信公众号是道,而利用里面的那些活动,抢购,礼品,打折,是术。

  第三个风口是什么?QQ空间。不管你信不信,小米的红米的那波90秒10万台的手机是这样造就的。不用我告诉你QQ到底有多大影响力,你看看你周边的人,哪个不用,我都给我女儿开通了一个QQ。所以,未来的战场,绝对是QQ上这个风口。因为这才是强关系的,我朋友,同学,家人,情人,小蜜,都在上面。这也是乌托邦为什么要使用QQ空间写微商日记的原因。

  另一个被忽略的小风口是百度帖吧。这个不展开,因为我没有研究。所有的都是小米借势而为。 再加上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对产品,对口碑,对用户,对参与都非常看中的公司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必然的。

  介绍小米,还有一个人不可以忽视,那就是培训业的金错刀。他组建的一个人的商学院,微信公众号和微博2个阵地,利用小米的风口、口碑、参与感、产品思维,全面解读小米的成功模式。这样的一个人,一年估计在1000万左右的收入,收入模式1、培训大课,总裁班大几万起,2、建圈子收入会费上万每个人,3、企业顾问咨询之类的,估计几十万一场吧。

  所以,乌托邦读了这篇心得整理如下:

  1、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去吸引自己的粉丝,让他们来支持你,像乌托邦的微商日记这样的。我天天写QQ空间日记,再运营公众号,为了什么,就是把你们服务的舒服了,以后你们自然会给我一些东西。

  2、自媒体的渠道有二:微信公众号与QQ空间。2015年你做好这2个,相信挣钱是必然的。如果你有五千,一万的粉丝还挣不了钱,那找我,我帮你。

  3、不要看到人家成功你就心血沸腾,那和你一笔钱关系都没有,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那些转化成为自己的,就像今天谈的这些,你如果去干了一项,我相信你都有比较好的收入。你不要看我这样天天写着写着,没有钱养老婆女儿,那我还会在这里写这个,所有的人都是有趋利性的,没有好处,我是不会去干的。就这么直白。

  ————插播广告———

  乌托邦QQ:1184884091;微信账号:mywowo888

  请认准,唯一号码!

  每天分享微商干货,欢迎加我,感谢转发,点赞。

  ————广告完毕———

  《微信思维》读后感(九):微信改变生活

  我挺佩服的一牛人推荐,于是赶紧地买来趁春节放假读完。从朋友圈内基于朋友关系的精准营销,到过年大家玩疯的摇一摇,微信红包,深深感触于微信对我们生活的改变以及它所蕴涵的巨大能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毫无疑问微信是一个了不起的产品。

  这本书的豆瓣评分出人意料的低,或许和你期望从中看到什么有关。确实整本书都是一个又一个case study, 但作为一个对digital marketing所知甚少、此前连订阅号和服务号差异都说不清楚的的营销人来说,这本书至少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去开始了解互联网思维以及社交媒体运营。

  当然不是所有案例有同等启发性,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后半部的案例含金量不如前半部。可能和行业有关,传统餐饮酒店等服务性行业以及百货零售行业和互联网的连结有天然欠缺。除了在CRM上的助力,几乎很少有其他印象深刻的应用。

  个人觉得还不错的案例:好药师(O2O布局),唯品会(对微信的清晰定位:媒介和社交),泰康(适合移动互联网的轻产品),汇添富(互联网促生的销售新渠道),武汉交管局(对内订阅号和对外服务号的双号并行),顺丰(克制营销)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or微信思维)?从这本书里我感受到的是:快速迭代,用户思维,用户体验,游戏逗乐,社交属性.

  《微信思维》读后感(十):乌托邦读《微信思维》:一敬畏规则

  12月9日 阴冷

  《微信思维》的书到了一周了。这一周时间,我读了2遍。第一遍是了解内容,第二遍是精读。现在是第三遍,为了整理乌托邦微商日记而读的。当然每次读的不一样。这次算是对一本书的内容以乌托邦的理解与大家分享。分享的内容有三:

  1、不会按书本的篇幅去一条一条的解释,没意义,因为你们比我聪明。

  2、不会按书本照搬一条一条的资料,没意义,因为你们比我识字。

  3、我会有我以往的经验和思考,来带领大家用微信思维来运营你的微商项目,这才是重点。

  乌托邦读《微信思维》:一敬畏规则

  在厦门岛外,因为有些道路在建,有红灯无摄像头。有一天出岛外,前面是红灯了,看到好几辆车都走了。

  女儿就在问:爸爸,为什么那些人闯红灯呀,不是不对吗?

  我突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在装了摄像头的路口,遵守交通规则,不是自觉性高,而是害怕被“摄”下,进而被处罚;在未装摄像头的路口,无视交通规则,是因为知道违规不会被“逮”。这现象说明,不是人们不懂交通规则,而是人们无视规则,心中缺少对规则的敬畏。但,央视上面近期一直播着那些冲红灯,撞人撞车的事件,非死即伤。

  什么是规则?规则,是正常中各种形为的规范。比如你开个车在城市跑,你要守交通规则。比如你上个班,你要准时上班要打卡,要守公司的规则。比如你做一个淘宝店,你要守着淘宝的各种规则。再如你你乌托邦一样做一个微商,肯定也要守着商业规则。

  《微信思维》上面写的,规则是为了更大的自由。微信有什么规则?

  1、为什么要限制上限5000的微信私号?

  乌托邦的一个朋友是做亲子装的叫国王,手上有5个微信私号,2个都达到快5000了。现在都是请客服删人,并且看到不是准客户的一律不加入。为什么?为了更精准的粉丝。每个粉丝进来后,进行一定的交流与沟通,就有可能成为代理会员,而这些代理会员,每加入一个,2天内就能卖出订单。为什么,因为她们本身就是高质量的客人。乌托 邦微商 日记以为其实现在删除掉微信粉丝也是一件好事这样你可以过滤那个对你没用或者不用买你产品的人,这些人对于你来说是没有用的有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这样就能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了。

  2、为什么有些微信号会被封号?

  微信的规则是:不传播政治负面信息、不传播谣言、不传播无价值的信息:心灵鸡汤、人生感悟、保健养生等信息、不泛乱发布广告、不疯狂加好友、不使用软件虚拟定位加好友。诚信经营,杜绝虚假,目前,微信没有大力开放像T宝一样,让每个公众号都能像T宝一样低门槛开店交易,主要原因就是怕微信变成T宝一样,假货、A货泛乱,这个经营最基本的规则,在微信里可能会比其它平台管制更严格。

  3、作为微商,避免在聊天中提及关于钱(支付宝、银行卡、网银、汇款、打钱、工行、农行、建行等等)。那到底真的有这事情吗?

  微信提钱,只是提示核实好友身份,并未提及封号,如果真要封号,作为腾讯如此大、如此正规的公司,不会不公布此问题的,因为我们用微信,微信随意封号,都是侵权的。微信自身已开通红包、微信支付等功能,最新版微信也有购物连接,能进入京东商城,标有微信价,所以腾讯自身就有要发展微商的意愿,不可能随便封微商的号,最多以后会规范化,但绝对不会因为提钱被封号。

  有人告诉乌托邦 日记说致电了腾讯客户,对于封号一说客服回答如下:“微信没有对出现‘怎么卖’‘价格’‘银行’‘支付宝’等词汇的用户进行封杀的规定。”封号原因:客服表示,封号的情况确实存在,主要是针对涉及反动、诈骗等内容的账号,以及售卖假冒品牌如LV、GUCCI等的账号,一旦有人举报,经核查后情况属实就会被封号。

  4、朋友圈卖货怎么样?如果开通公众号是开订阅号还是服务号?

  朋友圈卖货是现阶段的形为,乌托邦觉得这种形为会一直存在。因为这是最方便并且最有效的一种推广方式。

  不过慢慢的当一些小微商发展起来,受到粉丝上限,受到微信私号功能的限制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开通公众号,乌托邦觉得公众号的才是微商未来运营的一部分。

  公众号,有分订阅号和服务号。订阅号和服务号在信息推送的次数很大区别。订阅号每天可以推送1条。服务号每个月可以推送4条。通过微信认证的企业服务号可以开通微信小店,如果想要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做电商的,开通服务号是比较好的选择了。当然,订阅号觉得想升级为服务号也是可以,不过服务号要转为订阅号不行。

  乌托邦建议,如果你是想做微商,并且是做微商自媒体的形式,以发内容见长的,开订阅号是比较好的。小企业、个人、小品牌商家选择订阅号比较合适。

  好了。今天就读到这里。今天乌托邦的主是,乌托邦读《微信思维》:一敬畏规则。不遵循规则的人好像很拽,其实很苦很累,因为一直要寻思“不走寻常路”! 人,一定要对规则有所敬畏,因为既然是规则,肯定有out的机制。当你被out了,就需要重新再来,或者永远爬不起来。

  =============================================

  ————插播广告———

  乌托邦QQ:1184884091;微信账号:mywowo888

  请认准,唯一号码!

  每天分享微商干货,欢迎加我,感谢转发,点赞。

  ————广告完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