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人的成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10篇

2018-06-18 21: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10篇

  《论人的成长》是一本由[美] 卡尔•罗杰斯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一):生涩的翻译毁了一本好书

  这次的书评有感而发,不吐不快

  《论人的成长》是卡尔罗杰斯的代表作,但这唯一的中译本充满了生硬晦涩的翻译,让读者如堕五里雾中,只知前言不明后语。举例来说,第48页,“接着,我听取磁带上的相互交流。这里的顺序经验流动里丢失的。”什么是:顺序是经验流动里丢失的?这样生硬的直译,让读者更多的是困惑。再举一例:第6页:“他希望告诉我更多有关他的事情。他整个人在一幅自由画面中翻滚向前。”这句话本可以有更好的译法,这种中文表达方式只让读者感到别扭。整本书类似的翻译不胜枚举,本来一部用心撰写的心理学专著,被译得支离破碎

  本来我对“心理大师系列”丛书怀有很大的期待,但是如此草率的翻译,让我看到译者既缺乏对原著理解,也缺乏对读者的诚意,满书只看到“交差”式生搬硬拽的翻译,让读者对语句都不甚明了,更何谈领会作者心得。这本书既是中国心理学会推荐的书目,却呈现如此没有诚意的内容,我对这种状况感到痛心,难道这是现今心理学界研究的对于译著的态度吗?既是翻译专著,面对的是那些心中怀有很大期盼兴趣的读者,如此粗糙的内容如何让读者领会原著的意思,更何谈研究?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二):深度理解是给他人最好的礼物

  关注到“个人成长”的话题由来已久,看了各种心理咨询的流派,希望理出来个线索脉络。这本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的代表作。

  人本主义的假设个体的内在存在大量的资源给用于自我认知改变自我概念、态度以及自我导向行动——只有提供清晰氛围,促进心理上的态度,这种资源才能被发掘出来。

  换句话说,关系可以促进或毁灭这种自我导向式的改变。

  因为:无论刺激源于内部或外部,环境有利不利生物行为都朝着维持、加强、繁衍的方向发展。这是生命过程本质

  营造促进成长的氛围需要三个要素真诚真实一致性;接纳、关心重视,即无条件积极接纳;移情性理解,准确地感知来访者的感受和个人意义,并把这种理解传达给来访者。

  成长是一件美妙的事情,需要冒险,支持团队,松散的朋友圈亲密伙伴;与年轻人的亲密关系,以及年轻人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对安全感确定性很厌倦;这三方面因素支持着冒险。

  共情的作用:消除疏离感,接受者暂时发觉自己有与人类相连的部分;接受者认为自己得到重视与关心,觉得治疗师接纳本来的自己;客观,接纳的与客观的同情

  以下是成长及促进成长后的感受和满足感:

  如果我可以当下用内在真实的自己去交流时,我能够感到真诚、自然生气蓬勃。

  允许他人与你完全不同的行为成就了他人的自由发展。

  当触及真相,或者允许自己感受到有人关心我、羡慕我或者鼓励我,我就能够让自己感到温暖和满足。

  当我通过给与耐心的、聪明的,以及体谅的关心,并看到在这种环境下所产生的或稀有繁茂花朵时,这种满足感与我促进个人或者小组中的个体成长所获得的满足感,是一样的。

  如果她真的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身体验,她就会发现她在意识层面否定的其他深层自我,每个发现都会让她感到不适紧张,除非它能被同化到改变的自我。

  人本主义流派非常积极和乐观,让人充满希望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三):美国式的真诚

  《论人的成长》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关于心理学的一部著作,是大师七十高龄仍旧笔耕不缀的成果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从个人到团体,从眼下到未来,论述了罗杰斯的看法观点,关于心理学,关于他倡导的学派以及这个学派的发展。

  在评价这本书之前,对罗杰斯的出身应该有所了解,这对了解这本书的论点是很有益的。罗杰斯出身老式天主教家庭,所以很在意诚实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我在国外碰到过教堂义工,非常nice,非常善于与人沟通。这两点应该对罗杰斯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影响,我甚至觉得有可能教会下属可能有专门的组织或者职位负责与人沟通,而罗杰斯有可能专门做过这个工作,因为在他的叙述里,对专业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都不太感冒,而比较得意于自己的实干精神和人本主义。

  这本书首先令人惊讶的是罗杰斯的诚实和坦白。在文中,罗杰斯经常坦承自己的各种想法隐私,有时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比如,妻子生病后夫妻关系的疏远,对通灵术这种公认伪科学的赞同等等。这种坦诚迅速拉近人与人的关系,获得别人的好感,是罗杰斯最厉害杀手锏。这就好像一个人对你全不防备,你有什么必要与之为敌呢?这是极其有效的招法,据说黑猩猩向别的黑猩猩表示妥协或者屈服的时候,就是将肚子朝向对方,肚子是黑猩猩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这当然是最好的妥协方式了。罗杰斯秉持的一个观点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交流,坦诚相待,只要做到最基本的信赖和交流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而这份坦诚是他贯彻这个观点的最好利器现代人最大的心理问题是冷漠隔阂,所以罗杰斯取得那么大的成功绝非侥幸。按说心理学实践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活动,但是罗杰斯的工作越作越出色,在后期能够组织不同国家、参加人数多达几百人的活动,仍然能够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有所收获,实属不易

  这本书也可以当作罗杰斯人本主义一派的历史沿革记录来看。感觉这是罗杰斯居功至伟、出力甚多的一个流派,也应该是出自美国本土的一个流派,从罗杰斯自己的叙述上来看,源头并非是精神分析学派或者是同出美国本土的行为主义学派,而是受清教徒影响很深的互助组织。在罗杰斯看来,行为主义近乎机械主义,很容易变成控制人的工具,这和美国清教徒自由人的概念是相左的;而精神分析学派到了当年的时候已经门派林立,体系庞杂,根本一点都不实用了。在精神分析学派里的学究都斤斤计较于官位,热衷于用难懂术语装点自己的学术成果,都是一帮官僚主义的蛀虫,在实践上却没有什么建树。倒不如罗杰斯虽然没有艰深的理论体系,却甩开膀子凭借自己的坦诚和热情帮助了那么多人。罗杰斯详细记录了三次与精神分析学派的斗争,以及自己对精神分析学派态度的转变:先是将他们看作老师,但是后来发现他们是官僚,便撇在一边,自己开干并最终为人本主义挣得一席之地,获奖无数。罗杰斯的学术有着美国人的那种实干、简洁和真诚。就好像小布什怎么看都是个乡巴佬,连说英语都总犯错,但是偏偏精英形象的克尔就是干不过他—美国人就是不喜欢精英,信不过。其实小布什正经是常青藤大学出身,是精英中的精英,那种傻头傻脑的样子不过是装出来的罢了。

  不过,罗杰斯的学术有多少优点弱点也如附骨之蛆,如影随形。比如,他有惊人的坦诚,可是同时也给人一种印象:似乎诚实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终答案。他很坦白自己跟妻子的疏远,但是似乎很多年也不见他想改进这种状况,难道老婆病了,疏远就是正常的么?同时他还承认自己年纪大了,还能保持性欲,挺自豪的。单只这一句似乎没问题,要是联想到他已经疏远了老婆很多年,这种诚实难道不是挺讽刺的么?有时候他的诚实像个小孩,总以为自己诚实了,就不需要改正错误了。他对通灵术的投入也有这种特点,他觉得自己是秉持着“开放”的心态感受,而且收获颇丰。可能是他的宗教背景起作用吧,我总觉得即便能有所收获,也完全可以用物质的观点来解释所谓的通灵术。

  他对精神分析的态度,最是令我为难。一个学派内部派别林立,知识体系日渐繁杂肯定不是好事。而且罗杰斯成就巨大有目共睹。但是要就此说精神分析价值可疑,却是令人怀疑的。最起码有一点,罗杰斯对通灵术都能开放地看待,为什么不能“开放”地看待精神分析呢?

  坦诚、实干、成绩巨大是罗杰斯引人入胜地方,但是这些了不起的成就也有着阴影。这是美国式学术的成就,也是美国式思维短板。不过话说回来,每一道云彩的金边后面都是阴影,也不必过于苛责。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四):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这句话是写在罗杰斯《论人的成长》这本书封面的话,每每看到这句内心都被激起无数感动激动幸福涟漪

  我想,自己这10年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罗杰斯的这本《论人的成长》是今年新出版的一本书,也是他的文集选,其中有些文章多年前曾经在看《罗杰斯文集》时曾经看过,永远记得最初看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文章时内心的强烈共鸣,有些大师的思想你似乎不用去细读,一两句话就能深深触动你让你产生共鸣,于是你就坚定地加入了他的队伍

  是的,一直到现在,我仍旧坚定地站在人本主义心理流派的阵营。人本主义于我而言是一种人生哲学而不仅仅是一门心理治疗技术,这门人生哲学我已经应用到了自己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已经融入我的骨髓

  自己开办的妈妈心理成长小组课程,人本主义是我带小组的根基,很多参加小组学习姐妹都说在小组中能感受到我的接纳,能感受到这个小组对自己的支持、信任和接纳,于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似乎自己不知不觉就被滋养从而带动了自己的成长。

  “接纳当事人,把她的感受、态度和信念作为她真实而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实接纳下来,才是在协助她变成一位个人。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自己都是一个海岛;只有她首先乐意成为自己并得到容许成为他自己,她才能够同其他的海岛搭起桥梁。 ”

  是的,这些就是罗杰斯所教会我的,是我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所秉承的,先做一个真实的、充分接纳自己的海岛,然后敞开心扉创造一种安全的氛围,使他人可以与我分享他们的感受、他们的私密知觉世界,从而我们之间开始搭起心与心相连的桥梁。

  如果说多年前我看罗杰斯的这些文章,我虽然接受但是并未能感同身受,那经过这5年带团体成长小组的经验,我对罗杰斯所说的每一个字,我想,我都懂了。

  如果说多年前我看罗杰斯如同看神一般那么遥远,那现在读罗杰斯就如同看邻家大叔文字娓娓道来,真诚朴素,少了神秘感,多了亲近感。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五):人本是内功

  对人本主义的误解还是很流行的。轻视它的人说,人本太简单了,不就共情倾听吗,这算什么心理疗法呢?

  人本主义的共情,倾听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就像是内功,这一出手看起来好像和普通人没什么不一样,力道却差远了。共情,积极倾听说起来容易,都会说,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老早前还听到一种说法,说倾听就是重复一下对方说的话,这种理解实在是太误解人本主义了。

  前两天观摩了一位中科院老师现场为一位观众做咨询,感受颇深,虽然本来是为了演示一种咨询技术,但我看到的80%都是其实都是人本主义的内功,技术只占了20%。这位观众在前20分钟都说不清楚自己最想要咨询的问题,问题换来换去,坐在底下的我都有点心急,若干受不了听众干脆提前退场了。但是这位老师通过不断提问引导,帮这位听众梳理清楚处理的问题,而在30分钟的时候,这位听众不但理清了问题,而且还对自己要处理的问题有了很多不错处理的思路。整个过程,老师并没有提出具体怎么解决问题的建议,其实吻合了人本主义非指导的态度。

  这种对来访者潜力的信任是发自内心,不是表演出来的。这就要求咨询师本人是一致的,整合的。咨询师不应该只是学习一些花拳绣腿而已,更重要的是对内心深度探索与整理。

  这本罗杰斯自己为人本主义代言的非常值得读,有丰富案例,阐述清楚易懂

  除了心理咨询,这本书还对人本主义在教育企业政治领域推广应用也有精彩的阐述和预言。比如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教育者不再是一个灌输知识的人,而转变成资源提供者,一个完整的人的榜样,整个学习过程是以学习者自己的内心需要为中心的。

  顺便说下,其实当下火热互联网思维,不正和人本主义思想吻合么?去中心化,以人为本,这些不正是基于对人的潜力的信任么?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六):你真的听懂对方说话了吗?

  有这样一个有趣段子

  妻子:我发现你越来越不爱我了!

  丈夫:我怎么不爱你了?

  妻子:我明天不吃饭了,去把你经理打一顿。

  丈夫:为什么打我经理?

  妻子:你果然不爱我了,都不问我为什么不吃饭?

  很多人会把这个段子里的争吵看作是女性感性思维的体现,实际上男性的感性思维并不比女性差。我们知道像音乐,绘画等艺术都是一种感性表达,很多著名的音乐大师、绘画大师都是男性。

  其实类似的情景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亲密关系中,恋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经常会有这种争吵。

  之所以会有这种争吵,是因为我们感到对方不理解自己,于是我们采用这种愤怒的方式进行表达。在亲密关系中,彼此已经很熟悉,熟悉到知道对方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糖,用什么品牌的牙膏,穿什么颜色的袜子。但是我们依然会感到对方不理解自己。正因为这种不被理解,我们会感到愤怒,会觉得孤独。

  在《论人的成长》一书中,卡尔罗杰斯通过分析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沟通时什么样,在这样的沟通中我们会获得怎么样的成长。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他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这在心理治疗领域是继佛洛依德后又一重要理论。他对人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张人有选择的自由,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宣扬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批驳了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生物决定论。他强调人格的完整性,强调人格中自我的作用,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

  《论人的成长》是罗杰斯75岁高龄时所著,是他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的总结。罗杰斯视沟通为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生课题,他从“个体中心”理论出发,分三个层面告诉我们该如何沟通,以及这种沟通会带来怎么样的成长。

  一、最佳沟通的基础是真诚

  这里讲的真诚是一种一致性,具体来说是沟通中获得的体验和意识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我们要能够获得体验,然后还要能够意识到这种体验。

  我们平时的沟通往往缺乏体验,仅仅局限于认知层面的交流。在罗杰斯看来,这种智能称之为口头交流。而真正的沟通需要体验,要能够体验到个体的本能反应、情感和思想。

  如何才能获得体验呢?那就是倾听。

  深度倾听,听到的是思想、想法和情感基调。我们能够听到话语中的特殊含义,这些含义说话者本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话语的表面意思并不重要,我们需要听到这些话语背后的个人诉求,这些诉求来自内心深处,非常隐秘。

  当我们心理有压力时,如果被人真正的倾听,我们的压力就会缓解,继而可以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生活,并继续下去。很多不能解决的事情会得到解决,那些看起来不能解释的困惑也会变得清晰。

  通过倾听获得的体验就是我们真实的自己,我们用内在真实的自己进行交流,就会感受到真诚、自然和生机蓬勃。

  我们之所以争吵,是因为我们不敢贴近自己的真实体验,我们只是在扮演一种角色,并且因此而厌恶。这种长期的压抑,会形成固定的模式,使我们伤害自己和他人,破坏亲密关系。就像开头的段子中的夫妻,他们既没有倾听对方,也没有倾听自己,因此造成了这种后果。

  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恐惧,去贴近真实自我呢?接下来就是罗杰斯所说的第二个层面。

  二、无条件积极接纳

  无条件接纳,就是无论自己或对方是什么样,都不予评判。本质上是一种信任,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当这种信任不存在时,我们在沟通中就会扭曲信息,就像段子里的夫妻。我们只能听到自己希望对方说的话,并通过这种方式控制对方。

  我们的孤独感就来源于此。当我们试着分享自己敏感的内心世界,得到的却只是评价和安慰,我们会感到失望,从此只能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

因此不评价非常重要,这会带来内在成长。“对一段满意的亲密关系来说,关系他们只是因为他们是他们自己,放弃自己的期望,放弃想改变他们迎合自己的需求。一个人被充满欣赏的爱,而不是占有式的爱,就会绽放和发展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罗杰斯受家庭影响,在少年时代,一直到高中,都缺乏沟通,对待他人都非常冷漠和疏离。到了大学,他才意识到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一次重要的成长经历是跟海伦(后来罗杰斯的妻子)分享希望和理想,这是罗杰斯第一次拥有关心、亲近和分享的关系。这种深层次的分享,无条件的接纳,使两人关系不断深入,一直到结婚。而罗杰斯后来提出的个人中心疗法,也是源于一次对来访者无条件接纳的结果。

  罗杰斯在书中总结了自己的老年生活,他的老年生活非常精彩,有很多新的冒险体验,而这些体验都来自他对自己心理需求的无条件接纳。

  三、高度共情

  罗杰斯认为沟通中的共情最为重要。所谓的共情就是一种情感共鸣,他对共情的具体定义为:无拘无束的进入他人私密的感知世界;对他人心中的变化时刻保持觉察;对他人正在体验的恐惧、愤怒、脆弱等感受时刻保持觉察;在他人的感受着游离而不做任何评价;能够感受到他人很少察觉到的感受,但不要揭开。

  人的孤独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我与体验的隔离;二是缺乏能对话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指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真实体验。

  良好的共情不仅可以消除隔离感,使我们发现自己身上人性的那部分,不再孤立。还能使处于孤独中的我们感到自己得到重视和关心,得到了接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被理解,我们被他人所理解时,也能进一步跟自己的体验联结,可以更好的理解自己,从而获得成长。就像段子里的夫妻,双方能够听懂对方的表达,从而理解对方和自己,也会更进一步加深这种亲密关系。

  个体中心理论不仅仅用在人的成长方面,罗杰斯还推广到了教育领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书中,他反对传统教育的压抑人性,重知识而轻情感,主张发挥学生的自我潜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些观念和精神早已经融入到当代西方教育体系。

  基于这个理论,罗杰斯认为,未来人类的道路必须基于生命和教育之上,人类彼此关系的本质不是“我关心你因为你和我是一样的人”,而是“我珍惜和珍爱你因为你跟我不同”。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七):原来我有着孤独的模样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

  原来我有着孤独的模样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

  (文/婧婧)

  自从意识到该自我成长,要学会看这个世界后,思维的灵感是有很多的,但那种逐渐溶于血液里的东西,要用语言表达确是有些难,只有慢慢地梳理,慢慢地把学习到的理论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慢慢地想,慢慢写出来。要分享,才能把学到的转化为自己的智慧,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阅读了《论人的成长》这本书后的真实感受。

  《论人的成长》是心理学里人本主义代言人卡尔•罗杰斯的著作,还没接触心理学时,一直认为心理学就只是一门学科,接触后才发现,心理学也是分流派的,人本主义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流派。

  这本书呢,是在断断续续地读,最初阅读,是在经历感情失败、情绪十分糟糕时,那时呆在阴暗的房间里,想要搞明白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还有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开始弄不清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不是就是成长的开始。这本书读来,是十分矛盾的,带给我的不仅是有深挖灵魂酣畅淋漓的兴奋感,更是有一种思维不受控制进入极端世界的恐惧感,像触及了灵魂最深处,进入了一个无明世界,完全不受现实世界的影响,呆在一个黑暗的漩涡里,想看清所有人类最深层次的东西,却是有些走火入魔了。

  鉴于书的专业性和深奥性,以及现实生活一系列的变故——失恋、失业、考试失败、艰难的适应新工作,停止了对书的阅读与研究。

  时隔半年继续阅读,许是因为有了与生活打交道的历练,更能对这本书感同身受了,才知道,原来我有着孤独的模样。

  书上说“孤独感的两个要素,一是个体与自我、体验中的机体出现疏离。在这种根本性分裂中,体验中的机体感受到体验中的某一种意义,但意识自我牢牢抓住另一种意义,是因为只有这样,自我才能获得他人的爱与接纳。因此我们会出现潜在的严重分裂——多数行为被意识所感知的意义所控制,但个体无法与自我自由沟通。二是缺乏与之能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我们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真实体验以及真实自我。当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来交流一分为二的自我——意识表象与深层体验部分,我们会感到一种无法与他人真正接触的孤独。”

  这对我很有启发,一是个体与自我、体验的疏离,是因为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或是相信别人的经验和感受而压抑了自己的感受,这个可以追溯到小学六年级参加兴趣班的事情,按照自己的喜好,我选择了我很中意的跳舞班,但是以前合唱队的老师要求我必须去参加合唱队放弃舞蹈兴趣班,为了顺从老师,只好压抑了对舞蹈的向往,心不甘情不愿地听从了安排。第二个事件是弹电子琴,最开始是被强迫的,后来当我真正爱上弹电子琴的时候,因为家里不愿意出这个钱,虽然说是让我选择还学不学,但是为了不给爸爸妈妈增添负担,压抑住了自己对弹电子琴喜爱,选择了放弃,但当看到六一汇演,一个学姐在舞台上表演弹电子琴时,心里是难过得不得了,也羡慕得不得了。第三个事件是初中时的舞蹈比赛,因为相信了其他同学的理论,说是跳舞影响学习,我们不应该去跳舞,于是和同学们一起与老师据理力争,退出了舞蹈比赛,但心里是有些难过的,自己的真实意愿是想参加舞蹈比赛,以至于后来看见自己班的舞蹈得奖时,心里真是不好受,我是应该站在舞台上的。第四个事件是出国旅游,一个姐姐积极动员我和她去,而自己是想和另外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去的,但是因为真是把她当作姐姐,很重视和她的关系,所以还是勉强地去了,果然那趟旅途虽然说是实现了梦想,但是自己却始终压抑着自己真实的感受,以她为主,没有完全愉悦的享受那趟旅程。 看完《论人的成长》才知道,压抑自己的感受,装着别人的感受过活,是最孤独的。

  二是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体验的交流。当时自己因为自卑自己的家庭环境,不能很好地在其他人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真实的生活环境、真实的成长,和朋友的相处确是没有那么顺畅,会产生一种不被人了解的孤独感。当真实的自我不被人接纳时,不仅自己有种别人走不进我的感受,别人也会有一种一直被拒绝的无奈。在亲密关系上,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时候真正开始喜欢我的前任的呢,不是初中时的那种迷恋,而是后来相处时的喜欢,现在想来,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我逐渐信任他,在他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他给予了肯定后吧。一直怕他不喜欢我,但是在和他相处的过程中,还是能感受到他对我的接纳,说是他情商高也好,情场高手也好,能被自己的喜欢的人肯定,那是多么大的喜悦。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了,这种肯定对于不敢暴露真实的我是多么的重要,我是多么的需要这种真实的交流,它让我不再孤独。看见真实的我,肯定真实的我,接纳真实的我,虽然他没有接受我真实的家庭,但是这种真实的交流,确实是让我消除了孤独感,以至于他离开后,我绝望地躺在床上找不到自我,因为唯有他让我真实。说起他,我又不得不想起,当初相处过程中自己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前面提到的,相信别人的感受和经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在和他相处中,也许是形成了相信别人的经验,遇到事情就去问朋友,我身边的朋友都听过我的故事,都为我出过主意,也都表达过她们的想法,更是指导过我该怎么做。当过多的思想和经验冲进我的脑海里时,我完全混乱了,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在和他的相处中我一会相信这个朋友的经验和他相处,一会相信另一个朋友的经验和他相处,整个人完全就是分裂了,也至于完全没有好好地享受这段关系,弄明白这段关系,就匆忙的结束了。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应该相信自己的感受去努力,而不是装着别人的感受与经验去过我的生活,只有自己的感受是最真实的,如果结局是注定的,怎么走都是注定的,何不相信自己的感受去走呢,这样至少能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然后作者又以埃伦 万斯特的经历为例,介绍了非常基础的孤独感现代类型,并总结道”如果在安全关系中充分接纳自己的感受,她不仅会发现不必再与自己的本性和感受抗争,还会发现当自己能开放性地对待自己的所有经验时(既包括她的内部经验,又包括对他人要求与态度的经验),她就有可依赖的生活基础。当自我完全得到接纳后,她会发现与自我进行更充分的沟通是安全的,她会发现自己不再有孤独感和疏离感,她会与自我形成一种良性沟通的关系,会发现在这种关系中成为完整的自我是安全的。因此,她会发现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保持更多的自我,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保持真正的自我不是危险的事情,而是令人愉悦的。”我想我会把这段话,抄在我笔记本上,时常拿出来阅读,当我找不到路时,它让我相信我的心。

  这才明白,那些未被解决和处理的情绪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动,在重要事件、亲密关系、自我发展上会造成很大的阻碍,以至于不能顺利成长,通过对《论人的成长》阅读,回顾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找到了让自己不快乐不幸福,总是错过,总是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就算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没有感觉的原因,我想我知道了,原来我有着孤独的模样,要改变这一现状,我想是要培养独立的自我,用真实的自己和这个世界沟通,尊重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面对生活,不断调整情绪和心态,做不孤独的自我。当然这是非常难的,二十多年形成的思维和习惯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幸运是自己爱学习,愿意改变,以及有与那些削弱自我的坏势力对抗以及握手言和的勇气。

  多么感谢遇见你——《论人的成长》,多么感谢爱读书的我。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八):论人的成长?

  我从上个月开始断断续续看了几章。这本书是卡尔·罗杰斯文章的集锦,叙述了他对心理治疗的看法。 文章的序中,罗杰斯就已经说明了这本书本来是写给心理治疗师的,只是没想到会受到世界各地的读者的喜爱。 说实话,这本书都是用大白话写成的,但是又处处是专业名词。我觉得如果没有一点心理学基础,或者是再做扩展阅读的话,能从这本书收获的东西真的不多。 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七章"共情",讲的是共情对心理治疗过程和效果的影响。心理治疗师提供的共情能让来访者处于一种被理解的氛围中,从而感受到自己是被珍视的。这种被关心和珍视的感觉又促使来访者尊重自己,关心自己,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文章中多处涉及重要心理学名词,诸如"自我""一致""体验"等。 ———————————————————————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九):成为真实的“人”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人本主义流派作为一股全新的心理学势力兴起,成为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以外的第三势力。卡尔•罗杰斯正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也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杰斯著作颇多,《论人的成长》一书,则是以他的自我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人类心性的成长经验。

  如果说弗洛伊德不留情面的挖掘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华生的关于给他一打婴儿的论断又骇人听闻,那么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阴影下,人本主义显得光彩暗淡,滋味平平。然而,人本主义学家是将光彩和滋味让度给了“人性”,反对像行为主义那样将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行为而不关注本性,也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而忽略正常人的心理。从罗杰斯的论著中可以看出,尊严、价值、创造力、自我实现、潜能是其思想的一系列关键词。

  本书的第二章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罗杰斯坦诚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童年经历,以此作为留给我们的线索,来了解他的信念系统是如何发展和改变的。罗杰斯首先讲到了他的原教旨主义的家庭,家风令他不去结交亲密的朋友,而中学以后他意识到了自己对陪伴和亲密的渴望,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反观第一章中罗杰斯对于沟通的论述,也印证了沟通在他的理念中的地位。罗杰斯坦言“我学到的这些东西都是根植于自己的个人经历”,他的早期经验使他对寂寞孤独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品尝了寂寞与孤独的同时,他也理解了倾听和沟通。他曾说:“当我能与自己建立一种帮助关系——如果我能敏感的察觉并接纳自身的情感——那我就很有可能与他人建立一种帮助关系”。他一再强调倾听不仅仅是听,而是走进倾诉者的内心,听到他的思想和情感,听到他的个人特色,甚至是他自己还未意识到的、隐藏的、来自个人深处的内心诉求。这样的倾听令他与倾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仅仅是这种深度的倾听,就会给他的来访者带来变化。因为在罗杰斯看来,孤独就是当一个人鼓起勇气将最深层的自己、内心最私密的地方展现给他人的时候,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这将令人倍受打击,这样的经验足以促使一些相对脆弱的个体患上精神病。罗杰斯出于这种对人的关怀,传递给我们他所有对于沟通的见解。

  罗杰斯在本书第六章再次详述了贯穿他整个职业生涯的核心理念——个人中心取向,也称来访者中心。罗杰斯怀着对“全功能的人”的信任,认为个体有能力靠自身的力量获得成长,只要营造出富有支持性的心理氛围,来访者的心理资源就会被调动起来。因此罗杰斯致力为来访者营造这种氛围,以他的真诚、关心、移情、共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也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情怀,他对来访者的情感时刻保持着敏感的体察,并不以自己的价值观评判来访者,达到无条件的接纳和客观的同情。

  对于教育领域内容,罗杰斯也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反对“脖子以上的学习”,而提倡“完整的人的学习”,既有认知的成分,又有感受的成分,更需要有经验的成分——谨慎、自我修养、自信等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在儿童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秉承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成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罗杰斯在书中提出了教师培训的意义,体现了他对于人特别是对于儿童的最初关怀,也从人性的角度启示我们重新审视儿童的本性与潜能、需要与自我实现,以及早期教育活动的开展等问题。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论人的成长》一书并不是艰涩难懂的学术论著,而更像是罗杰斯在向你娓娓道来,谈他的经历和基于这些经历的所思所想,他就像一位坐在你身边的老者,怀揣着一生沉淀下的朴素智慧,这些智慧适用于所有人。在生活中的每一细微处,在与己与人的相处过程中,你都可以去印证他的话语,便知他诚不欺你。简而言之,罗杰斯一生的理论也许就是教人真诚的活出自己,真诚的对待他人,这种态度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我们要如何卸掉自己虚伪的防御,又要如何平等宽容的看待他人,倾听他人的心声而不妄下判断,这都需要高尚的情操。待我们真的能够如罗杰斯的期望,活出澄澈的自我,便是真的成为了自己,获得了完满的生命。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十):心理学中的实用主义

  心理学中的实用主义

  文/米雪

  在“美国精神”中,实用主义必不可少。无论是科学建设,还是理论实践,都少不了这一充满生机的实用精神。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真实、坦诚,注重“实相”,相信每个个体内在都有自我实现的趋势,并将这种理念应用于他的治疗手段当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同样把“美国精神”作为其发展的内核。

  卡尔•罗杰斯(1902—1987),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驰名。

  由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的“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中,这本《论人的成长》“涵盖了作者在过去数十年的变化(70%)。”也集合了作者近期的各种资料,作者对自己一生的经理和观念进行了全脉络的梳理和回顾。全书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作者的个人成长体验以及思想观念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主要突出作者的专业性观点和社会活动历程,着重讲述了个人中心的理念及建成的各个团体。第三部分谈到了心理学与教育的问题,第四部分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在我国目前心理学的发展状态——“实验室才是提供知识的唯一领地”的势头而言,关注人本身及人性的本质,更加具有实用的意义。

  罗杰斯曾经说过:“我们的生命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这一句话道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精神内涵。他在世界各地建立个人中心,帮助更多的人战胜心魔,成为“正常人”,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生命状态。罗杰斯出身天主教家庭,坦诚、真实是交流的主要前提,“我们应该拒绝缺乏情感的交流方式,这种方式总是教我们顾及体面,而失去真诚,是在教我们作恶。”【马斯洛】这一沟通方式,在美国“市场经济”中,为他带了更多的顾客。

  “就像橡树果实长大了会变成橡树,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人。”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取向的这种理念,治疗手段是在激发人自身的潜力,帮助个体在成长中释放更多的潜在动力,是辅助,如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促进了它的生长,却不能代替生长。人本主义发展到今天,成为美国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罗杰斯功不可没。

  在美国心理学界,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美国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他与被视作第二势力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水火不容。学术方向不同,观念不同,更多是,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都是面对顾客进行心理治疗,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山不容二虎。所以,面对精神分析学派,无论罗杰斯有多坦诚有多真实,他都无法用“实相”去面对,就如同中国牛奶界的伊利和蒙牛。

  罗杰斯对人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本主义的发展,符合了当今美国工业社会“一切讲究实用”的发展潮流,心理学从诞生至今,一直面临着无数的问题和分歧,也等待着人们去研究去解决。人因为心理学更加了解自己,这也是心理学核心的价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