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读后感10篇
《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是一本由艾润著作,时代星图 |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其实初见本以为是一本文艺鸡汤文,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喜欢它的封面,给人一种亲切的一面之缘,尤其是介绍里面说到的“一碗深夜食堂的面条,到清晨时悠然开放的花朵”,“在被焦虑,慌张,喧嚣的世事冲刷之时,有一些美好始终拥抱着我们,让我们脚下有根,心中有爱”。除了这些触及一个处于车水马龙的闹市的普通人心底的句子,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其实是面对着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我们都急需要给自己找一个放慢节奏的寄托,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浪费本该奋斗的时光。作为一个典型理工男,面对着越来越高的发际线,面对着越来越圆润的身材,面对着越来越迫切的现实生活压力。我不知怎的开始渐渐地选择了跟随“佛系”主流,开始把生活中的一部分开始渐渐分给一些与金钱与名利无关的事情,开始在宿舍窄小的阳台上养花,虽然被舍友一直怜悯我那些命途多舛的植物,但是经过一两年终于有一片小小的期待已久的绿色在此扎下根来,即使这几抹脆弱的绿色也给了我每天的生活的期待。开始学习自己做饭,只是为了放慢每天的节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都在拼命寻找机会找到一方清净之地以求得片刻喘息。也喜欢文中故事“没人知道,飞鸟迷失于天空”,总有人要在熟悉的世界之外陪自己一程(原谅我每次看到这句话都搞怪地想到一句“我就是喜欢你看我不爽却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城市生活让众多本无相干的人无可选择地走到一起,即使双方的生活根本不在同一个次元,也不得不选择尽力维持表面的相互关怀,你看不惯他循规蹈矩毫无新意的生活,他嘲笑你如一头在森林里茫然穿行的小鹿。我们只能将越来越少的时间分配给亲密无间的挚友,却不得不和一个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分享我们的日常生活,想来该有多么讽刺。可生活如此,我们只能不断改变自己去寻找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并以此安慰自己躁动却又茫然的心。
《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读后感(二):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有特殊的意义
有些人认识了一辈子,却依然觉得生疏;有些人只是认识了一阵子,却有种旧时老友相逢的喜悦,艾润对我来说,是后者。
自由职业开始不久后,我每天都在为收入感到焦虑,于是哲思杂志的约稿也成为了我收入构成的一部分。艾润那时候是哲思杂志的主编,工作起来有条不紊,我们也很少聊生活聊八卦,直到去年4月份,哲思杂志在郑州举办了新媒体人峰会,我是受邀者之一,于是有幸见到艾润本人。
起初我对艾润的印象,是这姑娘一定是理性大于感性的人,结果进入酒店大厅,她亲切的拉过我的手笑着说“累了吧,先跟我们工作人员上去休息下,晚点上去找你们。”
瞬间觉得这姑娘是温婉如水的,而后的接触中更觉得她其实很感性,在郑州那几天,有一晚还因为不敢独自睡硬缠着艾润夜不归宿,陪我睡了一晚,那天也聊了很多,从感情,到工作,再到各自的经历,还有身边比较在意的朋友,也是从那次深聊中,拉近了跟艾润的距离。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无论发生什么,他们都能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他们就如同水一般随和、自在,给人的感觉也是相处起来很舒服。
艾润便是这种人。
上一次见面,她曾提到新书快要上市了,于是就在这种期盼中,等啊等,终于等来了《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拿到书的时候,颇有一种老友再次相聚的喜悦感。
文如其人,艾润的文字也像泉水一般,缓缓流过读者的心田,在不经意间,给人以慰借,送人以欢喜。
这是一本有关亲情、爱情、友情等人间故事的书,在这本书里,你会在这些能够引发共鸣的故事里,寻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哪些不曾注意过的美好。
关于亲情,她在《每天每天,向你道早安》中写到父亲的衰老,写到父亲的变化,更写到随着时间流逝,却未曾改变的父女之间的爱,每一个字句,都让我想到自己的父亲。
关于爱情,她在《我还有等爱的热情》中写道“那一刻,我甚至很难想象,我曾经为一个人,做到那样卑微无力的地步,以至于无视了自己。”是啊,在年少的爱情中,谁又不曾卑微过呢?只是,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长大变成熟,才能痛定思痛,真正学会爱与被爱。
关于人间世事,她在《深爱这风景》写道“生活太难,每个人都需要一点感动来御寒。不过是把她给我的,我又还给了她。不是为了互不相欠,而是想因为一份惺惺相惜而互相关联。“这样的句子,打动了在异乡漂泊的我。生活就是如此,接受温暖的同时,也会想着付出温暖,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意,就在这些善意中互相传达着,冰冷的城市似乎也因此有了更多温度。
艾润笔下的故事,都很真实,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阅读的同时,你甚至能够想象得出,这是一个何等温婉如水的姑娘,否则,怎么会将同样波折的日子,过成诗一般呢?
这本书里,除了艾润的文字,还有一些随手拍的照片。比起朋友圈里的流行的自拍照,艾润的照片更有故事,更有温度。比如五彩的柿子椒,停靠在路边的自行车,以及喝水的杯子、书店的猫。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她便对你笑,而你整天愁眉苦脸,大概能收获的,也只能是丧吧?
快速发展的城市,没有一刻愿意停止它的喧嚣,但这本书,却能让你在某个午后,偷得半日闲,一边阅读,一边享受故事里的真情真意,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我相信你一定也会如同我一般,看着艾润的故事,想起自己的往事,在或许依然平淡的日子里,笑出声来。
艾润是那种溪流一样的女孩子。溪水不以宽阔深广见称,而是清澈晶莹,平缓安静。你看见她在阳光下闪动细碎金光,在溪底的细沙上投下粼粼金丝,以为她脆弱清浅,却不知一转弯处,溪水聚而为潭,有着凝碧的深沉。而遇见巨石堤坝,她飞浪冲击,却也寻回往复再寻他途,并不只死钻牛角尖。
艾润是那种春日一样的女孩子。春日阳光柔和,万物生发。既不是夏日的酷烈,也不是秋日的朗彻,更不是冬日的骄傲。春日好似个性不强,却因宽和而涵养宝贵的生机。她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有着可以相信、可以原谅的理由。春花可以开,春草可以发,虫蚁可以出洞。她记录它们,不是为了评判,而是因为相信存在本身。
是什么时候认识艾润的,其实已经记不清了。人生中有很多遇见,开始得漫不经心,保持得随意随心,最后却自然而然,浸润为一种温厚的日常。模糊盘点一下,与艾润姑娘相识,竟也已有两年多了。
相识一年多后,艾润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人生只差好好静度时光》。捧读之时,我惊喜地发现,她下笔写的,正是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的事物——那些安静岁月里的平凡小事,读过的美好小诗,留存手边的随身小物,走过而不能忘的回忆,偶然相遇的人和事……其实,这才是我们生活的真相。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就是在如此平淡地生活着。时间之水从身上一刻不息奔流而过,唯有有心人能以笔墨将美好时刻定格,留待来日细数,以解阴霾,以遣浮生。
相识两年多,艾润的第二本书《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又将付梓。这本书与第一本书,相似的是温润的质地与宽厚之心,独特的是更开阔的视野与更成熟的胸襟。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一棵美好的花树:以亲情为根柢,叙写生身家庭的沉着厚重;以友情为枝丫,描摹友人守望相助的悠长情谊;以爱情为花朵,深入爱恋者低回宛转的深邃内心;以世情为大地,收集随处散落着的清淡微温的世间人情。
世界是不完美的,是不可能符合自己的梦想的。我们生活于这世间,有很多时刻,要去面对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魂牵梦绕者,求之不得;互相厌憎者,朝夕相对;相知相惜者,生离死别。内心波澜时时搅动,太多时刻已不相信这世界的美好。而艾润,可能因为被深厚的亲情滋养过,所以对万事万物都有柔和的情谊,自己先对这世界温暖相待:
领受简单的美好,消受陌生人的好意,并随手对其他人馈赠同样的好意……
我们遇见的人和事,都是因为自己而来。
是要经过了许多,才会明白,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即使开端不尽人意,过程曲折反复,结果出人意料。
也是要一直秉持纯净初心,用心生活,才会懂得,在此世间遇见的一切都是美好本身。它们并无善恶之分,区分它们的,是我们的心。西方有智者曾写下著名的三句话:“神啊,求你赐给我一颗宁静的心,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求你赐给我信心和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事。神啊,赐给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不同。”以宁静去接受,以智慧去辨别,以勇气去改变,一切所遇,终将美好。
2016年春天,我在郑州跟艾润第一次见面。对面的她有着白瓷一样细致的肌肤,和文字一样清澈安静的眼神,还有轻盈的微笑和声音。
那是一次长久的倾谈,第一次相见的两个人,一直在说话,说了五个小时。
告别之后,再想起她,我心里流动起一条春日阳光下的溪流。
《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读后感(四):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
艾润
过生日的时候,朋友送我一个钱包。她说,你看这颜色,雾霾蓝,多衬你的气质。我一时兴起,问她我是什么气质。她在摆弄手上的镯子,没抬眼地答了句,又丧又让人欢喜。
哪怕在丧文化盛行的今天,我都不觉得自己和“丧”这个词有什么搭调的地方。可又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活得不够松弛,这种不够松弛并非外在流露出来的慌张,而是内里的拧巴和敏感。间隙性会出现在生活里,周期很短,呈现方式时常是想要独处、懒得说话、自我怀疑。也没有别的办法好调节,它会自动治愈。可能因为日常里的一件小事,瞬间觉得快乐,一下子就能从坏情绪里跳出来。也可能因为身边人的某句话,心头一暖。
所以,我偶尔的“丧”,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治愈这种“丧”的日常小事,能切切实实让人感受到美好和愉悦。左不过都是一些大家都看得到,却不一定留心的小片段,一眼撇过,随之即忘,但倘若那一刻你的情绪是紧绷的、压抑的,没准你就能从中收获一些不一样的快乐。
用村上春树的说法,这叫“小确幸”,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可对我而言,这些并非“小确幸”,因为它们都不确定,只是这人山人海里,我投去一眼,留在眼底的印记。也许是迎面而过的那个边吃冰淇淋边用手擦嘴的姑娘,真可爱呀。也许是小孩子突然对着你说了句机灵的话,真纯净呀。也许是恋人冲着你跑过来时眼睛里带着的笑容,真柔软呀。
这种温暖不是体己的,也不是私密的,更像是这个世界投递给人类的信号,让我们在不够圆润的生活里去感受一些温度,如果你能接收到这种信号,也就意味着你能收获这种欢喜,收获欢喜之后,还可以把你的欢喜带给那些不够欢喜的人。
除此之外,能够治愈你的一定有亲近之人。哪怕他们言语不多,表现力不强,却总能在紧要关头,成为你的生命之光。
亲情
我生命里最亮的光束来自我的亲人。和大多数人一样,有着普通的家庭,感受的是亲人间平凡的情谊。羞于表达爱,关心都是平铺直叙的。你想要什么,我可以给你,但不一定全部都能给你,我给你了,你要接受,我不给你,你也不能讨要。
小时候,我一度觉得这是一种自然不过的定律,长辈的意见要听从,不能忤逆,要有礼貌,懂规矩。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收获了一套很平稳的教育方式,从外到待人接物,从内到独立自持。他们用自己的人生铺出的阅历来一点点喂养我,这些当然不够,却也让我懂得怎么做一个尽可能得体的人。
就这么有一天,我长到了和他们那一套人生阅历相对立的年龄。仿佛是一夜觉醒,我们展开对峙。为着要不要考公务员、可不可以辞职、该不该早点嫁人等一系列问题。我的答案在此处,他们的要求一定在彼端。
这样的系列问题,逐年递增。
他们觉得我脾气倔。我觉得他们不可理喻。我们从不曾是敌人,却只能坐在谈判席。我期待和谈,苦口婆心地摆出我的道理,只能换来一声又一声沉重的叹息。
心突然就疼了。他们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缺点和喜好。亲人也只是比外人多了机缘才来到我们身边有了血脉相连的关系。
他们包容过我的年幼无知,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尽力填充我们之间的沟壑呢?
可往往是沟壑来不及填满,他们就妥协了。
我爸说,闺女,按照你想的去做吧。实在不行就回家,爸爸养你。
这世上,唯有爸爸说我养你的时候,我是相信的,因为我知道他养得起,不管是拿什么来养,他都会让他的女儿知道,这世上还有爱这回事。
哪怕他从来不说
友情
和亲人之间不能全面沟通的压力,总会有那么一些不能化解的部分,让人失落。苦思冥想而不得解的情绪,让人失控。这时候,我的朋友们会上前一步,不是为了劝说一番,担纲人生导师。只是静悄悄立于一旁,让你一腔心事,随时随地有着落的点。
这些朋友们,性子迥异,唯一的相同之处,大概就是有了我这么个让她们挂念的朋友。不管是我拨出的宛若祥林嫂一般的诉苦电话,还是面对面扔给对方的满腔抱怨。她们都收着,并不揣怀里,而是想办法和我一起将这些问题扔掉。且不会因此觉得我丧气。
她们知道,我会重新点燃起热情。只是在没有热情的时候,需要待在一个不那么黑暗的地方,休息一下。
有一段时间,我总是想不开。不知道接下来要去做什么。为什么别人能达到一个高度,我不可以。明明我也努力了,还是只能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阶段。我害怕这个社会极度严苛的年龄层次分布,网络里充斥着类似各个年龄段应该年薪多少,处于什么阶层的新闻。我好像总是拖后腿的那部分。
我要继续读书吗?我要买房吗?读书的话,势必会把这些年的积蓄花光。买房的话,攒够首付的能力完全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这种压迫感让我在人群中站着,无路可走,无处可去。周遭的声音,全都置若罔闻。我清楚我需要靠自己走出来,每个人最终也只能凭借心性让自己在嘈杂天地里有一方小小空间。
可那么空洞的时候,很难不需要一个支撑。
我曾在车站给朋友边打电话边哭,诉说种种艰辛。她任凭我哭,冷静地说,你要读书就去复习,你要想买房就明天去看楼盘。钱不够还有我。
你看,哪怕物质不够充裕又怎样呢。精神上从来不缺接济。
我就在这样的接济里,逐渐走出了让自己喜欢,也让她们骄傲的路。她们毫不犹豫地跟别人炫耀我有多厉害,她们恨不得向所有人推荐我的书。
精神支撑到底有多重要呢,重要到我从一个胆怯、不够自信的女孩子成长到现在终于可以站在这里说,我很好。
爱情
就这么依附着生活抛出的橄榄枝往想去的地方去,有过亲情的滋养,也有过友情的浸润。从一开始的蹒跚学步,到现如今尝试着在混乱中求一份有序。
自己在困顿里挣扎过,也看过别人身处旋涡。这世界太大了,今天对面而坐的人,明日可能就是天涯。这世界也会有一些不近人情,任凭我们哭泣,也不会对着你眉眼柔顺。
为此,我们会优柔寡断,会歇斯底里,哪怕做好了成为一座孤岛的准备,也还是会有间或的蠢蠢欲动,渴望有那么一个人,带来爱,带来情,带来爱情。
两个人可以把不能对外人言说的话,敞开了说。可以相视而笑,内里温存。
我见过别人的爱情浅,也见过别人的爱情深,自己也体验过爱情里的深深浅浅。在这个阅览和体验的过程中,总算是明白爱情从来不是单一的投递,而是双向的回应。
如果上帝是公平的,合该每个人都有遇见爱情的机会,因为这种情感的呈现方式太过独特。
有赤裸裸的,有热情的,有苍白无力的,有鲜艳的。但每一种都是很难掩饰的,一如纳博科夫在《洛丽塔》里的描述,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贫穷和爱情,你越想隐瞒越欲盖弥彰。
可我们啊,一旦陷入爱情,就容易做尽人间傻事。
于是,就有了悲剧、喜剧、开放剧。
幸运的是,我在这些不同的剧集里,做过亲历者,也做过旁观者。最后,成了记录者
世情
可我想记录的不止这些,并不是说我野心庞大。而是因为亲情与生俱来,柔润如水;友情是相逢之人总会相逢,自有光彩;爱情是不管我心有猛虎还是狐狸,都有我想嗅的蔷薇或玫瑰。
唯有陌生人之间的情谊,是转瞬即逝的,留下的余温不足以在生命里长期挂靠,却也有可回味的余地。
常去的面馆里的大叔记得我爱吃辣,每次不用提醒,都会为我加辣。可秋天来临的时候,他悄悄嘱咐了一句,天气干燥,还是不要吃太辣。
楼下的大爷每次见我都要打招呼,去上班啊,下班啦?脸上的笑容让人在异乡生出一股心安。
哪怕是坐在公园里玩手机,都有老奶奶过来对我说,姑娘,不要距离手机那么近啊。
……
朋友说我天然长了一张讨长辈欢喜的脸,她们极少有这样的待遇。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要感谢我这张并不好看的脸,兴许它亲切,让我看起来天然具备共情能力。
就这样,我一路走来,收藏着这些欢快的经历。是这样的经历,让我成为我自己。没有那么完美,没有那么好看,但有温度的自己。
是这些经历,让我明白,这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你会和这些美好安排迎面。但在迎面之前,你要做好准备,否则,迎面也可能不相识,唯有擦肩。
这就是前面说的去接收这个世界投递的信号。
幸运的是,我一直接收得到。
美好
如果说之前我一直着力于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这本书,我想描述的是别人的生活和情绪以及他们的情绪在我的世界里碰撞出的结果。
是这些碰撞,让我学会自省,学会温柔,尝试去跟困惑握手言和。
亲情、友情、爱情、世情,感谢这些美好情感,使我拥有真实的快活,才能在痛苦劈面而来的时候不至于狰狞不堪,才能在偶尔丧气的小情绪之后依旧大喇喇地活着。
并且活得好。
我依然拧巴、敏感,但我永远不会放弃自我。
柏瑞尔﹒马卡姆的《夜航西飞》里说,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他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于孤独苦苦抗争。不可避免的孤身一人,除了自己的勇气,没有别的好盘算;除了扎根在你脑海里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没有别的好思索——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前行那般惊讶。你就是那个陌生人。
每个人都是属于自己的陌生人,内里的孤独只有自己能体会。
可外界的情感赋予我们的是在孤独之外,有了更多充盈的,美好的情绪。让我们懂得,即便这世界偶尔煽情,但不会永远深情,我们也还是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没有美好,就制造美好。没有爱人,就做自己的爱人。
这一生,你需要做的准备就是心怀期待,迎接美好的安排。
——新书《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后记
艾润:笔名沐溪
写作者、媒体人
微信号 : 艾润(suxuanmuxi)
新浪微博:@艾润呀
新书《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已经上市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82021.html?_ddclickunion=P-306226-55977083-s30200371|ad_type=0|sys_id=1#dd_refer=https%3A%2F%2Fbook.douban.com%2Flink2%2F%3Flowest%3D2990%26pre%3D0%26vendor%3Ddangdang%26srcpage%3Dsubject%26price%3D2990%26pos%3D1%26url%3Dhttp%253a%252f%252funion.dangdang.com%252ftransfer.php%253ffrom%253dp-306226-55977083-s30200371%2526backurl%253dhttp%253a%252f%252fproduct.dangdang.com%252fproduct.aspx%253fproduct_id%253d25282021%26cntvendor%3D2%26srcsubj%3D30200371%26type%3Dbkbuy%26subject%3D30200371
京东:https://item.jd.com/12371958.html?cu=true&utm_source=book.douban.com&utm_medium=tuiguang&utm_campaign=t_15055_&utm_term=dbea18fd84844c1d90fcdf2c0b62eb5b
《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读后感(五):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毛不易最近出了新专辑《平凡的一天》,主打歌《平凡的一天》 用温柔的嗓音娓娓道来向往中平凡的生活,以及平凡生活里只要我们留意就可以随处可见的小欢喜!好听!
艾润也出了本新书《一切都是美好的安排》,用细腻的文字笔触从亲情、友情、爱情、世情四个方面把平凡温暖的生活细节刨开给我们看,从那里面我们能看到我们自己,只是我们可能从未留意!好看!
这个世界正在厚待热爱生活的人,你怎么过一天,你就怎么过一生。
艾润的文字不是那种让你一眼看到就很惊艳那种,她的文字是梦,是温暖的梦,不管是白天阳光和煦还是夜晚星廖寂静,她笔下的字会生出触角,往你心里钻,让你心里痒痒。
她是那种,没有美好,就制造美好;没有爱人,就做自己的爱人。
这一生,我们需要做的准备就是热爱生活,心怀期待,迎接美好的安排。 此时此地的生活,是礼物,是天赐 。
最后: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切斯瓦夫·米沃什《礼物》[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