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邪恶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21 20:2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邪恶心理学》是一本由航空工业出版社著作,32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10-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一):听检察官蜀黎讲那犯罪心理学的故事

  应用心理学是我的专业,在我们4年的课程培养计划中,有两门必修课,分别是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此外,还有必修的精神病实践环节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专业[严肃脸]~

  那么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一个曾经将考研志向定位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业的学渣[就素本尊],对于本书的拙见吧~

  可能作者检察官[制服控]出身缘故,这本书,有种浓浓的主旋律色彩~没错,就像中学政治老师教导主任散发出来的气场~虽然有一个看起来让人好奇心倍增的书名,但仍改变不了它人教版名词解释+司法案例结合的内在[摊手]。

  作者以司法案件重大程度时间轴,提及厚黑学、人类劣根性、犯罪动机神经质、人格障碍药物滥用等个体行为,也兼顾斯德哥尔摩、传销、邪教、恐怖主义群体性行为。虽然看起来方方面面均有涉猎,但却像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但对于好奇者们来说,足够了~

  作为一本以xxx心理学为范式的科普读物,我想他做的还不错~经典的名词解释有之~最新的犯罪案例亦有之~倒不失为好奇者们管中窥豹选择~

  为什么好人会变坏?

  为什么 no zuo no die u still try?

  为什么小伙伴被洗脑拉进传销组织啦?

  为什么……

  编辑大人的10万个为什么的文案写的不错

  但这些为什么,作者好像都没有说的很明白……

  也是醉了...

  不过好在,他提到了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有兴趣的你,可以看看有次改变的电影《死亡实验》,了解下“路西法效应”~

  为什么老人摔倒了没人扶?看看《乌合之众》吧,从众心理学什么的最常见了~

  心理咨询师神秘?看看朱建军的《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施琪嘉的《有一种感觉》还有曾奇峰的《登天的感觉》和《你不知道的自己》吧~

  对精神病人(院)有深深恐惧?可以看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步之遥,云泥之别~

  一时半会说不完[主要是有些记不得啦]…………

  那么,#学渣书单#就推荐到这里啦~~

  请认准万千心理和人邮出品~质量保障妥妥的~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二):看上去很简单

  平时比较喜欢看的电影中有一类是法庭判案型,除了爱里面的“唇枪舌战”之外,还有就是好奇心作祟,对这本书感兴趣,也是始于好奇心。

  整本书给人的感觉是“科普”性的,解释了一些心理学及犯罪方面的一些专业名词,对于我这种以前对此毫无了解的人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也满足了我一定的好奇心。书中涉及的方面很多,所以大都说的比较浅显,没有进行深入的展开,有点遗憾特别是后面的部分,解释了一些名词之后就列出了一些关于这种人的特征,并没有解开封面上的“为什么善良的人也会做坏事”这个命题

  这里说个印象比较深的地方,书中提到犯罪心理学杨士隆的研究成果,其中说到反社会性人格和家庭关系,其中一条是“早期丧失父母情感的剥夺”。学者黑尔在1970年的研究表明:单亲子女并非是反社会人格形成关键,父母分离前的长期失和、感情不睦,造成家庭气氛恶劣,才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的因素。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我在一所职业学校任教时的情景,当时我担任一个中专班的班主任,开学时,校长特意交代:“每个班主任要尽快摸清班里学生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离异家庭。”那是一所寄宿制中专,根据老校长的经验,离异家庭来的学生在将要进行的教学生活中比较容易让老师头疼,而我们学校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向来不少,所以在开学时给我们这些新班主任打了一剂“预防针”。

  然而通过一个月的调查及后面的教学活动,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年纪上我比他们其实大不了几岁,所以我们平常交流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畅。有些离异家庭的孩子主动和我说起家中父母已经离婚,刚开始时我听到总觉得有点抱歉,但是一些孩子展现出来的表情却是一脸轻松,并且反过来安慰我:“老师,其实这也没什么的,我觉得这样挺好,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总比强行地为了我捆绑在一起好,这样我也轻松一些,他们离婚,并不代表他们不爱我,反而有时候我得到的是双份的爱。”当时为他的心智我真想好好拥抱他一下。遇到好几个这样的孩子,那会我总是庆幸他们有如此好的分辨能力幸福感知力,现在看来,也许他们非常幸运经历的是父母的“和平分手”,而不是貌合神离的长期失和、感情不睦。

  而我们学校同样还有一些学生是来自“完整家庭”,却经常给学校给班里惹出各种各样麻烦,不得以与他们家长联系时,得到的回复常常是:“我在忙,你打他爸爸妈妈)的电话”。其中有一个隔壁班的班主任,常常很苦闷地告诉我们:“班上有个孩子很爱捣乱,各种方法都试过,与家长联系时总是没空,这还不算,郁闷的是他有个奇葩妈妈,总是隔断时间就在半夜一点钟打电话给我:“哦哈哈哈哈(这是那位老师当时给我们形容的笑声),我家孩子最近咋样啊,我是某某的妈妈呀!哦哈哈哈哈”” ……背景声为麻将声。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三):深层揭示人性本质

  每个人心底都有阴暗一面,她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真实的一部分,了解她,客观认识自己,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

  作者从一个独特视角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本质,欲望。“我和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盟,一半是受害者。”

  她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自己。理解人性,也理解这个世界

  推荐朋友们读一下,把你心底的那点坏告诉我。

  序:我们到底信什么

  写这本书,跟我10年的检察官生涯有关

  站在公诉席上的那些日子,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接近10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又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解读了更多的爱恨情仇。而这些都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相联系,也和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紧密相关,把这两处经验放在一起,就会成为我们观察社会、观察我们个人行为的一个特殊的视角。相对于其他,这个视角更独特,更令人警醒。

  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好好的检察官不做,而选择去做心理咨询师,我会告诉他们:“我做了10年的检察官,把成百上千的人送进了监狱,我并没有什么成就感。我感到罪犯和被害人一样有妻儿老小,都一样可怜惩罚只是对他们曾经做过的行为的总结,那他们的将来会怎样呢,会走好剩下的人生吗?而心理咨询师则不同,他改变的是人内心结构、人的思想。也许我相伴他一段人生的泥泞之后,他走的是一段更加幸福快乐轻松的路。”

  弹指一挥间,又一个10年。做了近10年的临床心理咨询师的我,对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让我更加明白原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存在那么一点儿小邪恶,有很多是和犯罪与否无关,和人性有关。

  在这本书里,为了更清晰说明问题,我所选用的多是极端的犯罪案例,或许多数人不会“邪恶”到这么严重产生极端行为,但人和人的心理现象是相类似的。我们多数人不大可能会实施犯罪行为,但充满恶意话语攻击性情绪、谣言、使绊等诸多日常行为背后,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邪恶心理在驱使

  我们内心的那点儿小邪恶让我们更像一个“人”而区别于神,让生活更多彩,让世界更可爱。在这本书中我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认识,让我们更有办法去理解自己,去接纳人生。

  心理和行为的关系,在心理学的不同流派中都有不同的解读。就像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法家和儒家一样。法家更像精神分析,充斥了人性本恶的思想。精神分析会说,父母对孩子其实是充满仇恨的,需要认识到这些仇恨,才能够真正达到人心的和解。而儒家更像人本主义,说“人之初,性本善”,人心都有向上的力量,每个人只要不被自己的思想所束缚,都会向上而发展

  正因如此,在针对一些违规行为,甚至犯罪行为,法家主张的严刑酷法“以刑去刑”;儒家则坚决反对“不教而诛”,更主张以“人治”来管理人的行为。各抒己见,各领风骚,无法定论。但无论从任何角度,都逃不过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那么人性是什么呢?管子其实更接近于法家的思想,他后来也承认“仓廪实而知礼节”,充分明了人的文明行为是和物质条件好坏相联系的;而儒家则更强调精神世界重要,所以有了“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说法,强调的是就算物质条件没有得到满足,也要保持高贵道德情操

  老庄之言相对于前两者更为另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乍听起来,这完全是站在“无为”的角度,往前混日子罢了。所以,人性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信什么,是我们人类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我本人是相信人性本善的,人作恶都是有原因的。无论从心理治疗角度,还是从犯罪预防角度,我们认识人性、了解自己、改变人的内心结构,都是让我们的社会走向和谐,人生走向光明的一个办法。

  我相信犯罪的综合动因论。每一种“邪恶”行为都不能单独用一种单纯的方法去解释,比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他是一个坏人”。????

  有时候,我们是把一个人定义成一个“坏人”之后他才做坏事的,还是他做了坏事之后才会被定义为“坏人”的呢?“好人”??会变坏吗?“坏人”会变好吗?在我们分析一起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把一个人分析成“坏人”才肯罢休呢?

  对于服刑到底是对一个人的惩罚还是对一个人的改造,也存在争论。无论是哪个流派,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罪犯的心理结构和内心冲突,是异于常人的。但是如何把握和测量,又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难题

  心理学在刑侦过程中的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对于人格方面,特别是人格改造、心理治疗在犯罪心理矫正中的应用,在各国都是刚刚开始认识和起步。对于我国来说,更是一个盲点。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有更多的犯罪学和心理学的同仁们,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使我们认识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的关系,有更确切依据,也对我们认识自己更有帮助。

  作为一个曾经的刑事检察官、现在是临床心理咨询师的我,愿意站在我自己的独特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知识,让我们从一个新奇的角度,对人性有一个不同的认识。也更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这本小书,改变一些以往对“坏人”的刻板印象,把这些都看成人类行为的一部分,去了解、去接纳,能通过了解犯罪、认识人性,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

  在这里,我对曾经在检察战线上给我提供过无私帮助的领导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对那些依旧战斗一线的检察官战友们,表示由衷的敬意!也就此向我难忘的检察官生涯做一个正式的告别!

  也非常感谢我现在的咨询师同事在工作中对我的帮助和理解,为我这本书的成书提供了非常好的意见

  也感谢我的家人,给我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让我有空完成这本小书。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四):心理学能帮助你变得更好

  刚拿到这本书,看封面,看标题,自动归类为地摊读物,百度百科杂以心灵鸡汤漫不经心地扫了眼《序:我们到底信什么》,兴趣倒上来了。迅速翻完,竟然没有打哈欠。可能是第一印象太渣,虽然书中也有百度百科,有重复内容,还有些文字上的小错误,但除了最后一章有点滥竽充数,前面都可谓引人入胜,作者的某些个人观点还挺接地气。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心理、法律哲学等等都一窍不通文盲来说更是遍地都是宝,所以又读了第二遍,写写画画,整理了一堆笔记

  总的来说,这本书在专业知识、生活和写作方面给人启示

  专业知识中有哲学、心理学和法律常识。专业词汇就有许多,比如“集体意志”、“死亡本能”、“次文化”等等,去了解了解,都挺有趣的。

  小孩子才分善恶

  比较想说下书里开头提到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中学的时候刚学诸子百家,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就特别吸引我。还记得跟同桌讨论过,她居然恶狠狠地说她认为人性本恶,我反对,她就举例说小孩子都很坏,他们根本什么都不懂,就知道自私自利,可以没有理由地欺负别人。那一瞬间我很委屈,觉得小孩子就是因为什么都不懂才会那样,那只是一种天性,就像所有动物一样。可后来我慢慢地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但也没法给出更有力的佐证。

  看书的时候脑子里的疑惑更大了。作者前面说她认为每个人心里都存在邪念,后面又说她相信人性本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肯定是个bug。

  直到看到本我、自我、超我,我想,本我是极恶,超我是极善,人生来只有本我,超我是后天培养的,所以说“性本恶”?进一步想通了,我认同的“性本恶”,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恶”,而是指本我。作者说的人性本善,则是传统意义上的善,我把它理解为正常人都有拥有超我的能力和趋向,即向善的倾向,而完整的人格一定是有一个“超我”束缚着“本我”的。

  联系作者的观点,想到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也可以这样说“小孩子才分善恶,大人只看人性、心理、情绪、感情……”我们何时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上次看康熙来了,一个嫩模主动撕比说,拍平面的老板告诉她现在模特竞争太激烈,那些老模应该降价,否则就是自断生路。当时对面一个“老模”就说,你不要看老板这样说,老板其实是让你感到竞争激烈而不敢涨价,这只是一种策略而已(大概这个意思)。这个有可能只是个桥段,但现实中我们年轻人真的会轻信别人,入职前告诉自己只是去工作的,不要和别人走太近,但隔壁王科长看上去人好好!某帅哥真的好帅,经常对我微笑!楼下那个什么小Y一看就不是正经女人,天天花枝招展穿着暴露,上次说不定就是她打我小报告的,小M你也觉得吧?

  ……所以这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或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真是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门又重要又困难的课程。

  认识自己

  本书结语全篇都在讲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心理的重要作用,总结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注意点,值得一读。其实很多东西我们自己知道,但在做的时候可能就控制不住了,就像我们谈恋爱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随便生气,不要耍性子,可为什么该耍的时候照样耍,头也不回甩手就走?还是我们自身有问题,光知道方法没用啊。

  所以解决这些问题,都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所以心灵鸡汤往往强调“与自己和平相处”嘛。

  书里说的几个概念对我来说很新奇。一个是自我分化,百度百科有解释。这个是与妈妈有关的,大概意思是说,我们小时候搞不清楚自己和别人(妈妈)有什么区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不高兴的时候就绝食,哭闹,认为自己饿了、难过了,妈妈就会心疼,从而满足自己的要求。这个说法好神奇,想想的确是那么回事!这个概念可以解释超级多的事情,比如谈恋爱的时候女生撒泼,甚至干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比如伤害自己,甚至自杀,这也是自我分化没有完成。我觉得这样的女孩子小时候家里都是有些宠的,而现在哪个家里不宠啊?都宠上天了。所以这个社会上多少年轻人都偏执自私,动不动就撒泼不活了,作者说这样的人属于“持续性心境障碍”,我就理解成“微抑郁”,简直满大街都是。想想也惭愧,我以前也这怂样,失恋的时候熬夜憋着不睡,差点抑郁了,发誓要自杀最后还是没敢。不过也活该被甩,谈恋爱的时候极易撒泼,动不动就生气,装逼,演琼瑶剧。然后我也明白了我一开始碰到现在这个男朋友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他自我分化得有点过头了,和他人的关系过于疏离,是我从没见过的类型。我就整天琢磨他,觉得他真是个神奇的存在,无论别人和他有什么样的互动,他都能不为所动,不悲不喜(呕)。我总结我自己在恋爱方面的成长历程分三段:第一是不管不顾地撒泼,第二是极力控制自己不撒泼,第三是两个人无论撒不撒泼,都能包容彼此,就算吵架也都能没脸没皮地贴上去,所谓到达了敌我不分、黑白颠倒的境界……

  第二个是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嘛我还是知道的,但是心理学上的俄狄浦斯情结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是和爸爸有关的。文中作者有时候用“阉割”来形象地说明这个概念,大概是指我们很小的时候只有本我,即只有原始欲望,啥都想要,甚至和老妈结婚,老爸当然不同意,就把我们的邪恶欲望给“阉”了。这个也特别好玩,我觉得就是在家庭教育下,小孩子的“超我”初步建立吧。这个概念给家庭教育的启示很简单,那就是:小孩子一定要管!管不是说要打,或者怎么粗暴地制止,而是要立场坚定地管,不要不管,也不要今天一个标准,明天另一个标准,或者爸爸一个标准,妈妈一个标准,这样非但没效果,反而会让小孩子变成两面三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小滑头。

  说到家庭教育,书里还说到很多人格障碍或者易犯罪的人群本身或家庭的特点。我觉得,这些人的家庭就是压力与溺爱的组合。所以现在多少人,表面光鲜亮丽,学历高,工作好,家庭完美,这些都是在家庭的压力之下作出的辛苦努力与牺牲;而实际上呢,他们内心痛苦,由于邪恶欲望强烈而得不到控制,甚至比普通人更邪恶,干出一些神奇的事情,比如乱X、吸D甚至剥夺他人的自由与生命。又有多少人,上学的时候学业压力超大,最后只混了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半桶水步入社会又娇滴滴地总是看不惯别人甚至格格不入?压力和溺爱,这就是我们的成长标配。

  第三个是人质情结。我是用自我分化的概念来理解人质情结的:这也是一种自我分化没有完成,把自己和罪犯视为一体,甚至是罪犯的附属品,根本没把自己当人看。这个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家庭暴力,作者也说了,一些妇女的确是有“命”的,她们的“命”就是自己的个性,她们能把每个男人都变成打老婆的男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些男人反而是被她驯化了。所以常说“想什么来什么”,果都是有内因的。

  搞创作还是要懂一点心理学

  书里面很多内容对各位搞创作的也有帮助。

  首先,一些心理学的细节可以在故事创作中运用。比如,“文化程度低的人、失业者他们的自我认同度比较低,给人的感觉是怯懦没有气势,容易被犯罪者选中。”你要是写一个路上抢包的人,他抢一个唯唯诺诺、缩头缩脑的人比抢一个气宇轩昂、从容淡定的人要符合常理。

  还有一些经验之谈也挺有用的。比如,“针对类似的犯罪,有经验的刑警有时候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一定会静静地等待他们策划下一起。只要他们在动,就一定会露出马脚。”这里作者说的是高智商职务犯罪。虽然我不知道刑警是不是该这样做,但这起码是作者的经验,写到这方面案件的时候可以参考。

  有一个有趣的话题,即“爱”。很多文艺作品,包括好莱坞大片,各种乱七八糟弯来拐去的剧情之后都会用简简单单的“爱”来作结,不管多复杂的剧情都能一步走到终点,不管多不可调和的矛盾都能一瞬间烟消云散,有时候是偷懒,有时候是为了审查,但有时候想想,也是有道理的。比如作者说的这心理问题的解决,很多有心理问题的人其实就是没有爱或者不会爱,或者心理问题和爱无能之间互为因果。

  还有一个重要的提醒,就是关于“反社会人格”。也是许多影视创作中习惯了把连环杀手塑造成高智商的反社会人格,其实真正的反社会人格犯罪并不是高智商,而是自然而然、无计划的,甚至是想要和这个世界同归于尽的,并不像那些炫酷的影视角色一般努力逃脱追捕。一些年轻人(包括我)要当心,电影是电影,生活是生活,喜欢dexter可以,不要误解了“反社会人格”,更不要对这个词盲目崇拜,反社会比我们想的恐怖多了,他们都不要命,更不懂得爱。

  顺便提一下,书里有关于反腐的内容,挺好的,相关工作的人可以看看。作者在讨论为什么偏偏是那些贪腐者会贪腐时,有一段话引人深思:“其中一个原因,是其他人也没有他们那么聪明,没有那么高的成就欲望,没有那么勤奋的劲头,也无法在没有完成自身成长的过程下而走到那么高的位置。如果有这样的机会,结果也未必会比他们好。”看透贪腐这个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能让我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这个行为。

  总体来说,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知识和思考,也能帮助我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比地摊文学好多了,建议像我一样的心理学小白可以看看。转眼间啰嗦了好多,虽然笔记里还有很多感兴趣的东西没说到,但是我要下班回去蒸饺子吃了。话唠结束。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五):读这本了解人性的书,就像喝拉花咖啡

  对的,是这种感觉。当法律邂逅心理学,碰撞出咖啡与牛奶般的搭配,细品起来除了些许香醇和苦涩外,还有名曰“生活”的百般滋味。书中的法律知识像咖啡一样香浓,带有些苦涩,要专业才够口感。心理学流淌其间贯穿始终,像牛奶的泡沫需要打制得恰到好处,不是十年的经验累积也韵不出效果。当所有的一切准备都已就绪,牛奶缓缓注入苦涩的咖啡,若不是手上的功夫到位,拉花效果是做不来的。同样,没有反复思考、自由联接,那咖啡只能是咖啡,牛奶也变不成雕琢的搭配。就这样,文字与书浑然天成,娓娓道来,捧在手上,细品之后唇齿中留下香气。

  前面几篇一口气读完,最喜欢“结语:养‘狼’日记--人的邪恶是如何养成的”这一章,反复读了两遍。“狼”的确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培养,脱胎于家庭培养孩子的骨架,我们顺着成长脉络看清了人们心中都有的那点儿邪恶是怎么生根、发芽的。

  了解了人的本性,才知道我们身边发生的那些正常与不正常的事儿都不足为奇。一切都有原因,有结果的。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六):好人大多雷同,坏人千变万化

  其实拿到这本书很快就看完了,也没仔细想,过去也就过去了,因为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突然对书中的一些字句有所感悟。

  事情是这样的。

  我最近在参加一个项目,项目有总负责人,下面调研策划这块分了两个组,A组长和B组长(我们组的组长)各负责一块,项目周期小结的时候,因为A组长平时出力比较多,所以署了A组长为总调研,其余的涉及每个调研员的部分,也都分别署名。

  先说下A组长是某大学的硕导,据说还是某著名报刊人的后代,平时还算有风度,所以关系也不错。

  就在上周,项目向更上级汇报,并往央视发稿,总负责人就让A组长把项目报告和新闻稿再过一遍,以免有什么问题。结果报告交上去后有人发现问题了,那就是A组长把其他调研策划人的名字(包括我们组长)都删除了,只留了他一个。

  结果两个调研组就炸锅了,开始采取病假、怠工等方式抵制A组长,甚至有人当即要离开。我想爱好文字或做文字工作的大多都能理解自己做的工作被别人署名的心情。

  总结一下就是:

  1. A组长自己已经是署名总调研了,他为什么要把其他人的名字都删除?

  2. 这次申报只是中期小结,其实并没有任何的奖励。

  这件事就是一个高知为了莫名其妙没有任何好处的原因将其他参与者的名字删除导致与整个团队为敌的过程。

  只能用脑子被门挤了来解释,或者如书中所说:其实每个贼都是笨贼,“犯罪者往往和他们内在的心理缺陷相关”。

  以及贪腐一段:那些巨贪为什么拥有了几辈子都花不了的钱还在拼命地攫取,甚至不惜贪污受贿,触犯法律去拼命敛财。他们内心的不安和惶恐,远远超过了对法律给他们惩罚的恐惧。

  贪心一起,人的智商往往就容易变低,对于财务如此,对于名利也是如此。

  有了这点感悟,我就又把书仔细看了一遍,感觉就不一样了,又发现了一些能够解释一些我自己的困惑的内容,有几个点其实很不错,介绍给大家,比如:

  1. “死本能”:人类不但会用死本能去诛杀自己,也会用死本能去诛杀同类。所以才会有人“不作死就不会死”,所以才会有没有任何利益的破坏与毁灭。

  2. “元信息”:她投射出来的元信息被对方接收到,对方如果认同了她投射出来的意思,那么就会产生她所“希望”的行为,就会变成那个能够殴打她的丈夫。确实我们中的有些人,跟谁都能吵起来,也有些人,跟谁都能好起来,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3. “假想防御”: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这个其实很有意思,很多时候我们通过主观想象就能建立起敌意,比如很多人潜意识中会认为别人在背后说自己或针对自己,然后自己“正当防卫”去攻击别人,很多误会和冲突往往由此而起。

  4. “心境异常”:最好能敬而远之,不要试图去帮助和保护他们。因为他们对自己都不好,会不小心把你当成他们自己去伤害。有些人圣母情结比较重,总想某人“或许可以挽救一下”。最后自己受害。我就认识这样一个朋友。

  5. “偏执型人格障碍”:这个也遇到过,工作起来很努力,平时关系也很好,但他主观开始针对你的时候,就怎么处怎么别扭,事儿做不成也要跟你别扭着,大约相当于破罐子破摔了吧。

  6. “以正义为名”:群体只有最基本的智力。这个遇到太多次了,尤其是网络上,留下的都是平均智商的言论,高的低的往往被湮没,所以才每每出现某一事件出来大家吵闹一片,然后反转再反转,媒体溜着大伙儿玩的情况。

  7. “父性阉割”:一个俄狄浦斯问题没有解决好的人,最大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和客观世界之间建立起来边界。遇到太多边界处理不好的人,几十岁了办事跟个小孩一样,感觉就是精神没跟人一起长大,大约就是这种情结没处理好的。

  8. “洗脑”:了解自己的性格弱点。有心理师曾经提出观点,比较容易上当或上瘾的人群,往往是心理不健全或心理缺陷比较严重的人,觉察自己的心理弱点,对矫正行为是很有帮助的。

  9. “精神病鉴定”:这个也很有意思,主要是现在一发生事情就觉得是精神病干的,书中介绍说主要是鉴定有无刑事责任能力。想想也是,现在不说点自己什么病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不能拿精神病当犯错的理由吧。

  10. “邪恶”的养成:大约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小孩的原因,对这块比较注意。

  其实书里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点,比如“贪腐”“恐怖主义心理特征”等,不过离我的生活比较远,有兴趣可以慢慢琢磨,跟自己的身边的情况对照,或许会有一些感触。

  当然,里面的案例也很有意思,当成休闲来读也很不错。

  仔细看来,这本书其实很接地气,开始没有仔细读,可能是因为里面理论或“高大上”的那种心理学词语比较少,但传道授业解惑,一本书给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个解释(哪怕不是解决),其实也就是一本好书了。

  好人好的都差不多,但坏人却坏的各有特色,读懂人心中有那么一点坏,也就值了。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七):点火烧房子哪家强?

  某日,突然接到一哥们儿媳妇的电话:“你马上过来帮他搬下东西,我俩要离婚!”

  我提高声音:“啊,这么严重,稍等我过去!”然后放下手机继续吃我的河粉,琢磨待会儿去电影还是睡觉。

  其实这不是他俩第一次了。

  最早的一次,是这个哥们跟我说要跟媳妇儿离婚,理由是媳妇儿为了他家里的一些事情跟他闹,最后闹到要点火烧房子,然后要抱着孩子一起跳楼的地步。

  我就问:那她是不喜欢孩子吗,干嘛要抱着孩子跳楼,离婚了你带孩子?

  哥们答:她说我要跟她抢孩子就跟孩子一块死,所以孩子归她,我准备把钱也都留给她养孩子。

  我当时就沉默了,继而琢磨如果他们真要一直闹下去点火烧房子同归于尽,他们家什么东西我能搬走,也就他们家大胖小子看起来招人喜欢,我抱走得了,然后让他们俩在屋子同归于尽……

  我胡思乱想了几天,结果他俩没动静了,继续过着小日子。后来再闹,我也就不再当真,知道他俩这辈子是分不开了。

  那么问题来了,点火烧房子哪家强?

  如果这哥们儿的媳妇,真的这么在乎孩子,为什么有要抱着小孩一起跳楼的想法?

  如果这哥们儿的媳妇,真的对这哥们恨之入骨,为什么有要点火烧房子这么自杀式的想法?如果他不在乎她,那么她自杀式的行为对他就不会有影响;如果他在乎她,那么她为什么要试图用这种方式让他受到伤害?况且不考虑继而会产生的一系列的诸如家属、孩子的伤害问题。

  看来这本书以后,大致有了些了解,比如作者说:

  杀子妈妈都有一个特点,不是为了报复前夫,就是害怕自己死了之后孩子跟着受苦才对孩子痛下杀手。

  一个俄狄浦斯问题没有解决好的人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和客观世界之间建立起来边界。

  因为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在自杀的时候也会从他们自己的内心划一个范围,其实他们杀孩子的感觉,是和他们杀自己是一样的。

  后来想想,也许确实是这哥们媳妇俄狄浦斯情结没处理好,那个哥们是个很“父性”的人,或许正是如此,所以他俩才会互相吸引,而且怎么闹也分不开吧。

  至于俩人为什么一闹起来就不顾后果,我想从文中的“被害人催促”观点窥到一二,正是因为两个人互相催促攻击的行为,导致不理智的结果。

  你看,好多年困扰的问题,或许答案就这么简单。

  其实一本书,看明白一个问题也就够了。

  相对于精神分析,我觉得这本书更多像是心理学的通俗读物,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其实很多。仔细看的话,可以看出作者有很丰富的阅历和感觉,只是很多都是简单的点了出来,没有深入分析和解释。这可能有点遗憾。

  可能对于作者认为把观点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但读者如果只是简单的快速浏览一遍,有些关键点可能就被忽视了。比如假象防御、比如死本能、比如偏执,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

  哦,想起来,书里还有一块内容我也很感兴趣,曾经有朋友提到说她家里的老人老爱听收音机买东西,一次几千几千的,买了好几万,拦都拦不住,对此书中提到:

  “这些老人,除了他们自己对死亡的恐惧之外,大多是以这种癔症型人格为基础的。”

  遗憾的是书里只是提到了这个问题,并没有提供解决方式。仔细想想,这本书里有意思的点其实不少,但很多没有往深了分析,我想这跟作者心理咨询师而非研究者的身份有关。

  总得来说,如果只是作为心理普及读物而不是想读到理论研究,还是学到不少东西的。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八):生活是真实,不是故事

  曾经有人很鄙视我等文傻所进行的定性研究,我当时还以为这仅是人身攻击,没太往心里去。因为定性和定量互相补充,就像这个世界有科学去解释真,艺术去解释美,道德去解释善(我换个顺序,以免跟轮子论调一致)。

  可后来我自己细细一想,统计学的结论确实是无法验证这个世界的。就说传播学里面最经典的一个假设检验:媒体中的暴力加大现实的暴力行为。反正只要样本取样足够大,p值一般都能到.05。但这种疑似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本科阶段假模假式的糊弄一下也就算了。这类问题有一个本质的逻辑脱节,除非证明观众的心智阶段处在模仿阶段,否则媒体中的暴力并不是现实暴力的诱因。否则的话,憨豆先生之类都不要放了。

  那么这本书的问题就在于,它没有解释:为什么善良的人也会做坏事?它只是解释了‘坏人’做坏事儿的原因。

  无非是老三样:缺爱、贪婪、自大自卑(还能指回到第一个因素中)。

  而我关心的是,反社会人格在人体基因和性格中的反映。比如之前发生的重庆小女孩在电梯里殴打小男孩儿并将其从25层扔下去的新闻,李玫瑾教授说过,此暴力现象很有可能是癫痫病的一种发病方式。可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关心此种事项后期的跟进呢?很简单,因为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人要么就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人,此种霉事自己摊不上,要么摊上了也只觉得是倒霉。此书的论调过于伟光正的地方,我就只能呵呵了。

  还记得前一阵子的冰桶挑战吗?那是为了捐款而救治“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活动,那么有人关注癫痫吗?不是说应该全民关注,但至少应该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负责跟进,统计反社会性人格几成实际上是癫痫疾病或其他生理上的问题。出身论调不可取之处在于,这不是一个直接的原因,并不是每一个清苦的人,长大了都是大变态。但是,有孩子的朋友,还是可以翻看一下此书,调整一下自己养育的方式的。

  现阶段,心理学的发展,应该已经从行为分析转变为病理分析,如果看多行为分析,容易以bias来对待潜在‘邪恶’人群,比如现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婚恋困难,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本身,而是外界的各种压力和歧视。

  最后,以发生在我身边的悲剧做结尾,我的小叔叔于我中考那天拿着斧子向一直善待他的一对老夫妻挥去,两夫妻当场死亡,据说现场十分惨烈,随后自己买了一瓶农药在家中自杀。直至现在,没有人清楚他为什么会对对他最好的人斧头相向。这件事在我爸爸的心里,留下了永远的痛,因为他自己觉得自己的弟弟在需要他的时候,他出于各种原因没有直接帮助他。而小叔叔生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持续失眠,其实他只是生病了。

  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不是故事。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九):为什么善良的人也会做坏事

  我个人推荐大家重点看几个章节一个是妄想症的,一个是群体的,一个是常见的犯罪的精神疾病。

  我妈拆开来先看的,看完以后我们讨论了我在豆瓣上参加的一次线上活动,她用书里的知识分析了一下。我参加过一次豆瓣的投票活动,我开始是第一名,后来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开始谴责我,说我关注多,我发广播让关注我的人给我投票,这不公平,当时其他几个关注比较多的朋友,也帮我拉票。后面几个没什么关注的马甲专门写了日记开始引导其他投票者,说这是不公平的行为。进而开始翻我以前的书评,说我给人品不好的作者写的书,写书评,我人品也不好。我喜欢商业电影,我这个人就没有深度等等。再后来很多人都开始谴责我,给他们投票。最后我就被刷下去,没得奖,奖品归他们几个了。

  这里面有羊群效应的影响,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从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将自己的意见默认否定,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羊群效应是诉诸群众谬误的基础。书里的《以正义的名义》重点阐述里集体心理的特点,也给了我们劝告“群体只有最基本的智力,多数人所举手称快的事,未必是好事。”

  第三章,正常人干不出这种事儿分析了几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的成因和特点,我觉得这个大家可以都看看,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把这章普遍的发一下,让大家能够有效辨别这几种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的疾病,让大家提早发现,提早远离。

  还有一些,分析职业第三者的心理、邪教的、恐怖分子的,都挺好的,但是我用不上,就随便看了看。

  扣一星的原因是写的太浅,泛泛而谈,如果能深入,好好写写就更好了,当然就算是泛泛的写也让我很受益,得到了很多知识。

  《邪恶心理学》读后感(十):内容很丰富但有些浅

  重点了解了两个个词

  俄狄浦斯情节: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最早与弗洛伊德在性的心理方面研究密切相关。

  特意在知乎上查询了如今弗洛伊德的地位,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38480 ,感觉像是古董,当然我不是专业学心理学,凭个人认知,精神分析还是应该结合临床证据,书中对这词的引用感觉有点过度了。

  斯德哥尔摩效应:源于一个真实的案例,引起心理学专家的注意并由此进行深入研究,认为”人是可以被驯养的“,当承受的恐惧达到一定程度,人性的软弱会屈服于暴虐。

  电影《007》系列中就有类似一个反面角色,开始以为是受害者,最后才发现已经变成对手。

  书中这一章内容较为单薄,多数知识点通过百度也可以获得。个人觉得,重要的是怎样让自己拥有坚强内心从斯德哥尔摩效应中逃脱,对罪恶的沉默是一种纵容和鼓励,更别说助纣为虐了。

  作者曾经的身份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罪犯这个特殊群体,对人性中丑的一面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全书中引用不少案例,并由此引出心理学常识及理论。

  行动背后都有特定的心理在支撑,罪犯亦如此,是生来就是坏人还是后天环境的因素,犯下罪行的时候在想什么,关于犯罪心理的问题其实一直颇受关注,针对类似问题,书中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如果之前对这方面没了解过但有兴趣,倒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书,当然需要有足够强壮的心脏,不要刺激到才好,若是之前就已经接触过大量犯罪心理学方面知识,是抱着猎奇的心思,那么可能要失望了,书中案例有一定代表性但并不是多么离奇,至少没有恐怖电影中惊心动魄,若是专业读者,同样这书可能也不合适,作者采取一种相对保守的方式下结论,尽可能让自己不至于有大的漏洞,但很难不怀疑,他的观点和解释拼凑的嫌疑,书中充斥大量诸如“一般”,“基本”,“大概”之类的词,而且案例也有模棱两可的味道。所以,我的观点是当故事书看或者是入门级科普读物。

  大概也是弗洛伊德理论的延伸,书中多次强调到家庭对人心理的影响,有心理方面疾病的病患或罪犯,基本都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从家庭受到心灵上的创伤或是因家庭遭受心灵创伤。站在妈妈的角度,倒是因此有所警觉,应该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和自己都是好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