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可爱的契诃夫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可爱的契诃夫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5 21: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可爱的契诃夫的读后感10篇

  《可爱的契诃夫》是一本由(俄) 契诃夫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可爱的契诃夫》读后感(一):转:信纸上的契诃夫(来源:新京报)

  信纸上的契诃夫

  文/王志军

  大约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在书房随手拿起一本《契诃夫小说选》,坐到沙发上读了起来,一下子被击中了。恰好翻到的那篇是他极有名的《草原》,从傍晚橘色的阳光到天彻底暗下来后的白色日光灯下,我没吃晚饭,把这篇一百多页的小说一口气读完。从最初的震撼到最后久久难以平复的激动,我像在探险中发现了新天地,不知怎样和人分享,只能一个人咽下那巨大惊奇

  这就是我心中伟大作家,我却这么晚才发现。

  在此之前,我从未认真读过契诃夫。他太有名了,以至于常常被人忽略。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我刚读书时也一直被萨特、乔伊斯、卡夫卡、博尔赫斯这样更时髦、更现代的作家吸引,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在心里形成了一个模糊却牢固的印象:契诃夫是个机智幽默但有些老套的讽刺作家。这个错误的印象在我心里盘桓了许多年,直到我重新“发现”他的那个傍晚——接下去几天,我如饥似渴地读他那两本小说集,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把他几个版本的小说全集戏剧集都买回了家。毫无疑问,他是那种绝对经得住时间考验、常读常新的作家,为加深对他的理解,读全集是最好的选择。并且我觉得,之前那么多年没有读契诃夫,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我得尽量挽回!不仅他的小说和戏剧,当时市面上已不好找的《同时代回忆契诃夫》等各种传记资料我也都陆续高价买了回来。我想读他以及关于他的只言片语——当我在国图特价书店买到他十六卷文集的最后三卷时,真是如获至宝,那三卷正是他的书信集。

  1、书信,一部契诃夫百科全书

  相比各种为出版而作的传记和回忆录日记、书信这样第一手的私密材料,为我们保留了更丰富、更真实细节,能让我们透过时光的重重阴影而触碰到作家那鲜活形象,这与“通过作者生平去理解作品”或“作品独立于作者存在”的批评分歧无关。伟大作家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像托尔斯泰、阿赫玛托娃、卡夫卡、福楼拜这样的作家,他们生活中每一句被记录的谈话,每一个生动的细节,都充满了思想光辉人性魅力,让我们对他们、对世界以及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即便从文学角度来看,很多作家的书信、日记也都是了不起杰作,契诃夫的书信就在此列。

  作为一个喜欢与人交往却又经常处于孤独中的作家,写信成了契诃夫精神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单是留下来的信就有4000多封,在原版三十卷全集中占了12卷之多。他在一百多年前亲自写下的一封封信件,为我们清晰地呈现了一个“信纸上的契诃夫”。从17岁写给哥哥亲切友善的家信,到初入文坛和文学前辈表露心声,再到慢慢成名后与出版商、同行的交谊,与友人爱人的倾谈——这些信堪称一部契诃夫百科全书。

  2、 “我想买彩票赢得40000卢布”

  契诃夫家境不好,在他16岁那年家里破产了,文学对他是个有些奢侈的“爱好”。可他很快就显露出了过人的才华,并得到文学前辈格利格罗维奇的来信褒奖。在回信中,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同时立即反省到,自己之前的写作不够严肃,“随随便便地、机械地写我的短篇小说,对读者和我自己都不负责任……”从最开始热情驱动的自发写作到真正严肃、自觉地写作,是作家必须经历的第一个重大转变。可以说,建立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美学上的雄心”,是严肃写作的开端。契诃夫很快完成了这个转变,并像所有了不起的艺术家一样,一生都在不断摸索、完善发展自己的技艺,最终写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面貌

  他早年正式职业医生,而他把写作当做真正的追求,寄希望靠写作来改善他的处境。和所有面临类似困扰的作家一样,他也在艰苦的写作和更自由安逸的生活中纠结。在一封信中,他令人可以理解地抱怨到,“我想买彩票赢得40000卢布,这样就可以和讨厌的写作一刀两断,再买点土地,和伊凡相邻而居。”写作是一项太过艰难的事业,而每个人都会渴望轻松自由的生活。同时,写作又往往是和艰难环境对立的产物,就像是种补偿似的,一个作家越是处境不佳,越常写出惊人的作品,可能这样的创作中充满了和消极因素对抗积极力量吧。当然,没人会故意牺牲自己的生活成就写作,好在契诃夫靠他的小说和戏剧,在活着时就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不错收入,过上了虽不奢侈但足够安逸的生活。

  3、信纸上的契诃夫

  契诃夫最好的小说,不管写多么长,在读的时候都让人担心他会写完,因为他把人完全抓住了。他没怎么写过专门的文章谈论自己的创作,流传下来的那些“写作箴言”,大部分都来自他的书信。他的信条是尽可能简洁,对语言非常节制信任朴实的力量,在情节置身事外并让人物自己去说话,同时又在更高的层面上给予人性的洞察和关怀。在语言上他是真正的大师,即便今天看来,他的很多观念技巧都是极其现代的,在写给高尔基的信中,他劝其少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风景,认为:“景物描写的鲜明性与表现力只有依靠简朴句子来达到。”另一封信中他谈到同时代两位俄罗斯大作家,“只要一想起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屠格涅夫的那些露着迷人肩膀女人黯然失色了”,可能正是因为书信只是写给特定的当事人,反而较少拘束吧,他很多谈论文学的话都说得睿智、幽默又深刻。

  亲情爱情友情是他书信中另一个重要主题。在与朋友相处中,他幽默知礼,但在原则问题上极其直率,他因高尔基受到科学院公平待遇放弃名誉院士称号,因一度最好的朋友和知音、他的出版人苏沃林在政治发表相左观点,就几乎与之断交,这些在他的书信中都有记录。而他写给爱人克尼碧尔的情书完整记录了他们的恋爱婚姻,在这些信中他有时像个爱开玩笑大男孩,有时又无比深情,极为动人

  契诃夫一生热爱自然,关于树木和鸟兽的描写在他的书信中随处可见,显出他心性中的单纯一面。“天气真好。所有的鸟都在啼啭,所有的花都在开放……苹果树梨树樱桃树、李树的树干因为爬着毛毛虫而呈现出一片片白色……”,“我在森林里穿行,太阳照耀着,整整两个小时感觉自己像是个国王……”在另一封信中,他甚至断言:“与大自然亲近闲适乃是幸福必要条件,舍此不可能有幸福。”当我读到他向朋友“炫耀”在新庄园亲自种植了多少棵樱桃树、多少棵玫瑰花时,我理解了他在很多小说中隐蔽起来却又经常让人感觉得到的那种对生命的真正热忱。和他的生活之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他的身体非常脆弱疾病是他一生难以回避的烦恼。他想多写,想到处旅行,想和爱人团聚好好过家庭生活,可肺结核屡屡成为羁绊,也让他在44岁的黄金年龄离开人世。让人遗憾,可想一想,对读者来说,又没什么遗憾,他已经写出了足够多、足够伟大的作品。

  信纸上的契诃夫,信纸上留存的美好时光。我们生活在一个书信消亡的时代,世界运转太快了,太多人匆匆忙忙,忘了停下来看一看,这也是书信留给我们的另一重意义。在契诃夫写给克尼碧尔的信中他说:“我在给您写信,而眼睛却瞧着大窗子外面:那儿的天地广阔极了,简直无法用语言描写……”一下子就把我们拉回了那个安静时刻。我们没法完全再现契诃夫的生活了,但这些句子让我们更好地热爱自己的生命——这便是伟大作家真正伟大之处。

  契诃夫的中译,经过这么多年积累诞生了一大批经典版本,不断丰富着我们心中契诃夫的形象。《可爱的契诃夫》——契诃夫书信赏读,是其中最新一本。译者童道明先生带着真正的热爱来翻译介绍契诃夫,极其难能可贵。一般的书信集由于缺少交代,有时会让读者不知所云。这个版本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它为精选的书信都添加了“译者说”,交代了背景,并佐以各种资料,因此可读性大大提升,可以当做一部契诃夫传记来读。对契诃夫这样的作家来说,出版多少都嫌不够,我期待有一天,契诃夫的全集也能翻译过来。

  《可爱的契诃夫:契诃夫书信赏读》——契诃夫 著、童道明 译,商务印书馆 2015年1月出版

  《可爱的契诃夫》读后感(二):(转发)从契诃夫身上重拾爱与人文精神

  从契诃夫身上重拾爱与人文精神

  李苑

  2014年和2015年分别是契诃夫逝世110周年和诞辰155周年,文化界也因此掀起了纪念这位文学巨匠的热潮。契诃夫一生著有4000多封书信,这些书信与列夫·托尔斯泰的日记一起,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文化的两大奇观。在这个契机下,一生研究契诃夫的戏剧评论家、剧作家童道明,日前翻译并创作了《可爱的契诃夫:契诃夫书信赏读》,带领读者走进这位文学巨匠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人文情怀

  1959年,年轻的莫斯科大学中文系教师拉克申一边读着论文《论契诃夫戏剧的现实主义象征》,一边感到惊喜。这篇论文来自一名叫童道明的中国留学生,拉克申毫不犹豫地打了“优秀”。那时正是中苏两国的“蜜月期”,他叫来童道明,认真地告诉他:“童,我给你的论文打‘优秀’,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人。我希望你今后不要放弃对于契诃夫和戏剧的兴趣。”

  这些话开启了一段奇妙缘分。童道明在研究契诃夫的过程中,被其作品中浓厚的人文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感动。因此,他希望通过翻译契诃夫书信,“让中国读者,特别青年读者一起阅读和喜欢契诃夫”。

  从2013年8月开始,童道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重读并翻译了契诃夫最有代表性的247封书信,内容包括与俄罗斯文艺界巨擘托尔斯泰、高尔基、柴可夫斯基、蒲宁等人的交往,还有罕见的写给妻子的情书等。童道明还进行了批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信的内涵、外延。

  以书信为路径走近契诃夫

  从书信入手,无疑是了解契诃夫的最好路径,因为他几乎每天都与亲友通信。在1982年苏联出版的30册的《契诃夫全集》里,有12册收录了他留下的4000多封书信。童道明说,10年前,他第一次阅读契诃夫书信,当读到以下这些话语时,热血沸腾了起来。

  契诃夫谈写作。“简洁是天才姐妹”(1889年4月21日信);“应该这样描写女人,让读者感觉到您是敞开了背心,解掉了领带在写作的。描写大自然也应如此。请把自由交给自己。”(1888年10月20日信)

  谈做人。“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滴一滴地挤掉”(1889年1月7日信);“再没有比世俗的生存竞争乏味和缺乏诗意的了,它剥夺了生活的快乐,而让灰暗的俗气弥漫开来。”(1894年7月11日信);“宁做刀下鬼,也不做刽子手。”(1889年1月2日信)

  谈人生。“我们是这块土地上的小老百姓,将来也会像小老百姓那样地死去——这是命运毫无办法。只好顺从命运,就像只好顺从天气一样。”叹息过后,转又用诙谐的口气写道:“向您的夫人问好,也向您家的那些鹅儿和鸭儿问好。”(1890年2月9日信)

  这个可爱的契诃夫!

  书信中的契诃夫,还是一个关怀穷苦大众的人。在给妹妹的信中,契诃夫主动问候了家中刚刚生孩子的女仆,并提出,可以把孩子接到家中一起生活;在去世前的一个月,契诃夫还不遗余力地为一个并不熟识的、身份卑微教堂助祭,办理他儿子转学的事宜

  契诃夫也同情乡村教师的困境,他曾说:“如果我有很多钱,我就在这里为生病的乡村教师建造一座疗养院。您知道吗,我会建造一所很敞亮房子,窗子很大,天花板很高……”他甚至认为:“当我看到乡村教师的现状,我甚至觉得我有罪过。”

  “爱伦坡曾说过,‘契诃夫身上有所有人少有善良。’”童道明说,如果契诃夫没有他所有的善良,就写不出后来的作品。对一个作家来讲,善良和悲悯的情怀非常重要。

  以爱的名义重读契诃夫

  理解契诃夫的善良,是读懂他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的一把钥匙

  《樱桃园》是契诃夫写的最后一部戏剧作品,也是被演出次数最多的作品。但真正读懂这部作品却并不容易。《樱桃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樱桃园的主人贵族地主,没落后,一个商人建议他把樱桃树砍了,改成别墅,租出去赚钱。主人不同意。后来商人买下了樱桃园。主人在离开时落泪,远处传来砍树的声音

  “以前对这个剧本的解读非常简单:作品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阶级变迁,地主贵族没落,新兴资产阶级崛起。”童道明说,进行阶级分析社会学批评非常容易。但全世界观众一而再地走进剧院,难道只是为了看19世纪末俄罗斯的社会变迁吗?

  “不,他们是要感受那其中蕴含的永恒的人文精神。”童道明说,《樱桃园》体现了着精神和物质的冲突。别墅象征物质,樱桃园象征精神。这样的冲突在人类历史前行中始终存在,而随着人文意识的觉醒,“樱桃园”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人寄托情怀的精神园地。正如今天的人们开始把消逝的老北京城当作“樱桃园”来怀念,而南京的民众把梧桐树当作“樱桃园”来守护。

  因此,在契诃夫去世半个多世纪后,其戏剧价值又开始被重新评估。此前,即便在苏联,也只有莫斯科艺术剧院一家上演契诃夫的戏剧。如今,世界各国演出契诃夫的团体越来越多,而契诃夫注重描写人的精神痛苦,也令越来越多现代人感同身受。

  童道明说,过去人们更强调契诃夫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推崇他的小说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这些小说体现的,都是一个人失去尊严以后的结果。而契诃夫一生所重视的,正是维护普通人的尊严。19岁的契诃夫就曾写信告诉弟弟:“你应该知道在什么场合承认自己的渺小。在上帝面前,在智慧面前,在美丽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但不是在人群面前。在人群中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尊严。”

  不仅如此,作家要表达的不只是课本中解读的“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深恶痛绝之情”,在童道明看来,“契诃夫最重要的意义,是让读者透过其批评现实主义的眼光,看到他对普通人的理解、悲悯与爱。”

  《可爱的契诃夫》读后感(三):转:赵瑜:契诃夫的“朋友圈”

  契诃夫的“朋友圈”

  赵瑜

  《可爱的契诃夫》是契诃夫书信集的精选,译者童道明先生熟悉契诃夫的每一封信。他的注释像极了微信“朋友圈”的跟帖,看起来十分幽默,又打通了契诃夫的生平和佚事。在这样一个微阅读的时代,阅读大部头的书信集,可能会显得高深,而阅读这样精选版的书信集,就像打开了契诃夫的微信“朋友圈”一样愉悦,有窥视感。

  高尔基有一天晚上看了契诃夫的戏剧《万尼亚舅舅》,感动得哭了。他给契诃夫写了一封深情的信,说:“我哭得像个女人,尽管我远不是个神经脆弱的人。回到家里,惘然若失,被您的戏揉皱了,给您写了长信,但又撕了。我说不好这个戏在我心中引起的感受,但我看着这些剧中人物,就感觉到好像有一把很钝的锯子在来回锯我。”

  收到信的当天,契诃夫便回复了高尔基:“您问我对您的短篇小说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意见呢?您无疑卓有才华,而且是真正的才华。比如,在短篇《在草原》里,这才华就以非凡的力量展示了出来,我甚至起了妒忌心,因为它不是我写的。”

  情书

  契诃夫的朋友圈相当有艺术范儿,因为写剧本的缘故,他和自己戏中的女主角一见钟情,他在写作时便知道他笔下的女人是个什么样的。可是,让他惊讶的是,当他去莫斯科艺术剧院看《海鸥》的演出时,一下认出了女一号克尼碧尔,他觉得,她就是那个从自己的笔下逃出来的女孩。他喜欢上了她。然而,巧合的是,克尼碧尔也是契诃夫忠实的粉丝,见到契诃夫以后两人一见钟情。两个人分开后,克尼碧尔给契诃夫写信,说:“当您离去的时候,我是那么的痛苦,如果不是维什涅夫斯基陪着我,我会大哭一路了。暂时还没有入睡,我思想上与您一路同行。”

  收到信后,契诃夫给克尼碧尔写了生平第一封情书,在信里,他变成戏剧中的人物,觉悟而柔软,他这样写道:“我几乎不到花园里去,经常坐在房里想您。而当我在车上经过巴赫契萨拉伊时,我就想起了您,想起我们是如何一起旅行的。可爱的、非凡的女演员,美丽的女人,如果您知道您的来信给我带来了多少欢乐。我低低地向您鞠躬,低低的,低得额头要碰到我们家那口已经挖到八丈深的井底。”

  果然是可爱的契诃夫,第一次写情书,也不忘记将戏剧里逗乐的本事搬出来。

  契诃夫是医学毕业生,因为热爱文学才转行做作家。他曾经给中学同学的信里说过一句金句:“医学是我的合法妻子,文学是我的情人。当然,二者互相干扰,但还没有到互相排斥的地步。”有一阵子,他读别人的作品,一旦涉及到医疗的主题,他总要评头论足一番。比如1891年他给苏沃林的信里,写他读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感受,边读边觉得小说里的医生的水平太差了,他恨不能自己跳进托尔斯泰的小说里,将小说里的某个人物救活过来。因为,他具备这个能力。

  这的确过于可爱了。

  托尔斯泰

  他对托尔斯泰的喜欢是通过贬低别人的方式来实现的。1893年,他在给苏沃林的两封信里都赞美托尔斯泰:“我在读屠格涅夫,很精彩,但他要比托尔斯泰矮一大截!我以为托尔斯泰永远不会变老。语言可以变老,但他永远年轻。”这样说一句还不够,过不久,又在信里贬低屠格涅夫,说:“只要一想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屠格涅夫的那些露着迷人肩膀的女人就黯然失色。”

  还好,契诃夫的朋友圈和屠格涅夫的朋友圈交集不多,不然,过不久,屠格涅夫就会过来找他决斗。

  决斗的事情,在契诃夫这里,差一点就发生了。原因是他在1892年4月发表的中篇小说《跳来跳去的女人》。小说写了一个医生的妻子,因为嫌弃医生过于平凡,就想找些生活的刺激,每天周旋于演员、画家和作家等名流之间,并和一个画家打得火热。于是他的一个情敌,画家列维坦对号入座,怀疑小说中的画家写的是他,要和契诃夫决斗。

  契诃夫的戏剧给他带来了爱人克尼碧尔,友人高尔基,却并没感动契诃夫的偶像托尔斯泰。

  契诃夫曾经因为托尔斯泰读过自己的小说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托尔斯泰却并不喜欢契诃夫的戏剧作品。

  1901年11月16日,在给妻子克尼碧尔的信里,契诃夫写了他和托尔斯泰见面的事情:“我的开心果,昨天我去了看望了托尔斯泰。他躺在床上,稍稍碰伤了脚,现在卧床静养。他的身体情况有了好转,但毕竟只是十月末梢的几个暖日,而寒冬已经临近,临近。我的到来显然让他高兴,而我不知道为什么见到特别高兴。”

  关于这次会面的情形,契诃夫也告诉了作家蒲宁。蒲宁后来在回忆录里写过契诃夫与托尔斯泰的这次会面,蒲宁将托尔斯泰差评契诃夫戏剧的事情详细写出。大抵的情形如下:托尔斯泰让契诃夫吻下他,契诃夫照做了。然后,托尔斯泰就对着契诃夫的耳朵小声说,但我还是不能容忍您的剧本。莎士比亚写得很坏,而您写得更糟。

  如果说契诃夫将如此好玩的事情讲给蒲宁听是一种可爱,那么,托尔斯泰当着契诃夫的面说坏话,简直是珍贵了。

  柴可夫斯基

  契诃夫的朋友圈中,还有著名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1889年10月的一天,契诃夫给柴可夫斯基写信说:“这个月我准备出一个自己的新的小说集。这些小说像秋天一样枯燥、单调,艺术的因素和医学的因素混淆在一起,但这并没有打消我向您提出一个诚恳请求的勇气:请允许我把这本书献给您。我非常希望能得到您肯定的回答,因为这个奉献,第一,能给我带来很大的满足;第二,它能多少表达我对您的尊敬之情,这份敬意迫使我时时想起您。”

  而柴可夫斯基也非常开心契诃夫把新的小说集献给他,几乎在第一时间,柴可夫斯基在给弟弟的信里就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你倒想想,契诃夫写信给我说他要把一本新的小说集献给我。我已经去拜访他向他表达了谢意。我深感自豪,我非常高兴。”

  《可爱的契诃夫》,既忠于契诃夫的原信,又因为译者挑选的原因,我们看到了一个幽默的可爱的契诃夫,在他的朋友圈里,时而深沉,时而撒娇。而这些书信又刻画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俄罗斯文学圈。契诃夫与各个作家的关系,与文学奖项的关系。

  契诃夫除了“可爱的”形象之外,定然有其他角度,比如,他曾经对参加一些无聊的文学聚会表达反感,比如,他还给一家刊物的主编写过绝交信。甚至,他在乡下居住期间还做着乡村医生的工作,步行到很远的地方给人看病。这些形象和“可爱的契诃夫”并列着,他们综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真实的完全的契诃夫。

  而在童道明的注释里,可爱的契诃夫正端着一杯咖啡,从纸里走出来。他单纯热烈地爱着文学,以及女人。

  《可爱的契诃夫》读后感(四):“一切我都能做到,只要您动笔写,不要浪费了时间和情绪。”

  第一次知道契诃夫是在小学的课本上,那一篇《凡卡》,可怜的小凡卡投递了一份没有贴邮票的信,结尾处邮递员乘的马车上的铃铛一声又一声,那封代表着希望的信件永远也不会到爷爷手中。同龄人总是会对同龄人的悲惨遭遇更有共鸣,看过之后我哭的稀里哗啦,当时大概十岁左右吧。我对契诃夫这个俄国作家便充满了好奇,于是刚刚才放下格林与安徒生的我,去书店赶忙买了一本当时很流行的六角丛书系列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现在想来,我对俄国的印象是庄严又轻快的,飘着雪花,有点凄苦又有些浪漫,大街上衣衫褴褛的小乞丐,时髦高贵的妇人,蒸汽火车,硬面包与黄油,这些片段,大多都来自这本契诃夫的选集。战战兢兢的小官吏,哈腰点头的变色龙,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形形色色的虚伪人物,好似水晶的碎片,浮世的金粉,像一个表面完好,里面却烂透了的苹果。因此,我认为,契诃夫,一定是一位老爷爷,并且我的印象也来自于一个通常的世人的印象,那就是——所有的名人都是老年人。

  但是这本书《可爱的契诃夫》让我彻底地感到奇怪,契诃夫可爱吗?毕竟他在我的心里,还挺严肃的,还是个老头子。一切探究都始于好奇,读过这本书,我发现契诃夫,确实很可爱。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的善良来自于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喜欢乡村、草原、河流,最爱种树种花。“我现在成天在花园里劳作。天气很好,很温暖,花开了,鸟叫了,没有客人,这简直不是生活,而是美食。”他是一个真实的人,“所有亲近他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想要变得简单、真实”。他崇拜托尔斯泰,但不迷信托尔斯泰,他一直都是一个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他的爱,简单而又热烈,他对妻子克尼碧尔说,“亲吻你,亿万次”,“举起你,抱紧你”。他对任何人都是真诚的,尤其是对晚辈,如高尔基,鼓励其进行戏剧创作。“一切我都能做到,只要您动笔写,不要浪费了时间和情绪。”

  阅读这本书,窥探了契诃夫的人生,看他从年轻走向衰亡,他有一些变化,比如四十岁左右的他在心态上总有一些悲观,“顺从命运,就像顺从天气,即使我知道这很愚蠢”,但他一直都喜欢自然,他就像自然,“在大自然中有某种神奇的,特别感动人的东西,它用自己的诗意补偿了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因为你不为昨天惋惜,也不为明天担忧,这样,远处的人你都觉得是好人。”看他给苏沃林,给玛莎,给克尼碧尔,给高尔基写的信,在我心里我也在给他写信,因为他肯定了我所肯定的,打消了我所疑虑的,提点了我所不明白的。他告诉我年轻人不应该一开始就乖乖地委身于旧秩序当中,他认为我正拥有着健康的青春,“只有这样的青春才是健康的,它不肯与旧的秩序妥协,并与之进行或是聪明或是笨拙的斗争——这是天理的要求,也是进步的所在“。契诃夫在《决斗》中写道:”寻求真理的时候,人也是进两步,退一步。痛苦啊、错误啊,对生活的厌倦啊会把他们抛回来,可是寻求真理的渴望和固执的毅力推动着他们前进。”他说:“需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使命——其他的不用去操心。”

  契诃夫用他自己的诗意补偿了我生活中的种种不便。我曾以为过生命是与过生活一致的,生命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生命,但其实很多人的生命不属于生活,生活之中没有生命,所以我只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构建自己的生命,但我的生活,太简单而无烟火,我的确缺乏一些应对现实的技巧与勇气。契诃夫却有,他在致阿维洛娃的信中这样写道:”您说我非常会生活,可能是的,但爱顶撞的牛,上帝不让它长角。我浪迹天涯,简直像个流放犯人。我在豌豆街上行走,但捡不到一粒豌豆。我曾是个自由的人,但不知自由为何物。“

  于是,我想回到夏天,一个人,坐在大书桌前,去想,去写,一坐就是一整天。

  《可爱的契诃夫》读后感(五):可爱的契科夫

  1. 可爱的契科夫-- 幽默

  好吧,开始写吧。这个读书笔记估计有很多地方只是做个文抄公。

  去京都前一天从图书馆借来的这本书,正符合我对于旅行时携带的书的要求:拿在手中舒适,不太沉,适合走路或交通工具上的间隙阅读。书装帧也很可爱,天蓝色的道林布封面,还陪着天蓝色的缎带书签。那天一进机舱坐定就开始读,才读了不久就从背包里找出我的绿色小本子开始记笔记,一蓝一绿,颜色那样饱和张扬,配在一起那么乖张,那么可爱!

  这本书基本都是在飞机舱或者地铁里读的,我想,读的时候,周围的乘客如果有注意到,大约会看到我总在笑吧,因为契科夫真的很可爱啊。第一可爱就是他真的很幽默啊!好了,开始做文抄公了,只摘两处而已啦:

  1896年契科夫的《海鸥》在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演,惨遭失败,他很伤心,在写给丹钦科的信中,他这么写的:

  “剧场里充满了敌意,空气因为憎恶而膨胀,而我,依据物理学的原理,像炸弹一样,飞离了彼得堡。”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都笑出声了。

  最好玩儿的是,他说

  “如果戏演砸了,我就到蒙特-卡洛去赌钱,输到不省人事……”

  让我想起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穷人气急了说“买块豆腐去!不过了!”

  1899年他写给好朋友维什涅夫斯基的信里,写到他家厨娘怀孕:

  “我家厨娘玛莎的怀孕让您吃惊了,您在信中问我是谁把她的肚子弄大了。常到我家来的男人就两个: 一个是您,还有一个年轻的士兵,而到底是谁作的孽,我不知道,而且我也无权裁判他人。如果不是您,您就不必为孩子担责。”

  维什涅夫司机曾经在回忆录中记录了一句契科夫对他说过:“我爱欣赏被好多男人欣赏和追逐的女人,在她的周遭有多少希望,多少眼泪,多少美妙。”

  契科夫确实很招女性喜爱,大概因为他可爱、细腻、温柔的缘故,自然还有才华。

  他写给自己妻子奥尔加的信,也写得妙趣横生,哦,他称呼自己妻子克尼碧尔:

  1902年9月14日在写给克尼碧尔的信中,最后这么写到:

  “再见,我的孩子!吻你,我要把你抛上去,再把你接住,再粗鲁地让你在空中翻转,再把你抱住,再把你抛出去,再把你抱住,亲吻我的女演员。”

  这段话被译者评论为“信中最不可思议的,是契科夫最后向妻子示爱的这几句颇为不雅的话” 据说1950年版的《契科夫全集》的编辑把这几句删去了。

  嗯,这些人,真真无趣。契科夫写得多好,多生动啊,若是我收到这样的信,一定会很开心;我相信奥尔加读到这几句的时候,一定也很快乐。至于那位删去这几句话的编辑,叫我说什么好呢?删去人家的书信原文,此为第一不好,替读者拿主意,决定读者什么该读什么不该读,凭什么?第二不好在,这位编辑在家大约是与妻子(如果他是男人的话)分床而治,晚上睡前,妻子用竖笛伴奏,他坐在窗前唱了一段圣歌之后,各自睡觉(参考文献: 电影 if…)

  因此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不停地在微笑或大笑,可是当然也有读到最后泪盈于睫:

  那是蒲宁回忆契科夫:

  “当然,那是个温暖的月夜。我们乘马车到了奥林安达。就在那个地方,人们读他的作品还可以读上七年,而他活在世界上的时间更短 —— 六年。这两个数字他都说错了:他活着的时间要更短 —— 就剩一年零三个月了,而人们读他的作品已经读了五十多年,而且看来,还要长久的读下去。”

  嗯,还要长久的读下去。

  今天先写到这里。以后几天再继续写。

  2. 可爱契科夫:善良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对于契科夫的感受,我想那就是 —— 善良。

  我曾经对于以人论文很不以为然,总愿意把作者 与他的作品分割开来看,对于一票乐于作者八卦的文章乃至书籍很不屑(现在还是如此,其主要原因应该是太多人偷懒,以作者八卦认为阅读了作者的作品作为替代,而不肯扎扎实实地去读书。)而这些年来,这个观点逐渐在改变,至少在某些情况下认为作者为人与作品的不可分割。叶先生曾经说,真正最伟大的诗人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写诗的,这句话我懂得,屈原、陶渊明、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皆是,他们的生命与他们的诗歌是无法分割的。契科夫也是。

  他与很多人通信,当他‘成功’以后,他不遗余力地帮助后辈作家,比方高尔基!在高尔基受到打压和迫害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支持他;后辈作家请他为自己的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他总能真诚又幽默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批评。他写信的时候会问好自己家的仆人、厨娘、园丁、朋友的家人。

  1904年6月3日 契科夫离开莫斯科去德国治病,他在俄罗斯大地上写的最后一封信如下:

  致戈列采夫 1904年6月3日 莫斯科

  亲爱的维克多尔.阿历克山德诺维奇,就在我出行之前,收到了这封信。这封信是助祭留比莫夫写的,他也当过几个中学的教师,是个非常好的好人。您能帮忙吗?

  亲爱的,您想想!助祭是个穷人,而现在不得不把儿子送到外地去。

  我要走了。紧紧地拥抱您。来信

  您的 安.契科夫

  把信保存好!

  这是契科夫对助祭留比莫夫做出的“明天我再和另一位先生说说”的承诺之后,离开俄罗斯的最后一封信,请戈列采夫(作家,记者和编辑)帮助留比莫夫的信。那时契科夫已经病入膏肓,前往德国治病之前,他对前来探望他的捷晓列夫说“我是去死的。” 而七月二日他就离开人世了。

  而契科夫留给人们的又岂止是他的文学作品,他还留给了后人几所学校(他捐建的)和几千棵树啊!他的真正职业是医生,日常他为农民免费治病,直到他自己病重之后无法同时兼顾才放弃了行医。他自己说“不管怎么说,我行医不是为了钱财。应该在灰色的生活环境中自我救赎,从自己身上剥去一层皮,然后生长出新的皮肤。”

  他的爱又岂止止于人类,他爱大自然和大自然中的一切,他会为了白桦树的死去伤心,严寒之中会因为鸟群和家畜都在受罪而难过。这真是“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之盟鸥的与万物相联结的天真无机心。

  也只有这样的契科夫才能写出《第六病室》那样的小说,也只有这样的契科夫才能写出契科夫的小说。

  他的遗嘱的结语是 :“帮助穷人,爱护母亲,全家和睦”。你说,我在地铁上读书的时候,能不读到眼泪盈盈么?

  读到有人用了‘人文关怀’这个词来形容契科夫,我很不喜欢这个词,这个词侮辱了契科夫。其一,它把契科夫的善良(或者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和共情)变为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谁稀罕你的关怀!请你收回去!其二,我一直觉得‘善良’’不是习得的,而是天生的;这话并不是说人性本善,而是有的人是天生的善良一些,有些人,据我观察,is evil in the core。(这么说我也觉得很遗憾);说起人文关怀这个词,似乎进了学堂读了几句书横在肚子里就懂得关怀了,关怀和善良可是能懂得的?

  所以,我只肯用‘善良’这个词来说我心中的契科夫。

  做结,就用契科夫在某封信中的一句话吧:朋友,“让天空、太阳、月亮和星星守护你们。”

  3. 可爱的契科夫:自由

  晚上走路回来,觉得累,恨不得吃了安眠药一觉睡去;但是因为晚上有工作,睡了一个半小时就起来了。终于开始写最不好写的一部分:自由。试试看吧。

  1899年三月高尔基在雅尔塔初识契科夫,他对契科夫说:“您是我见到的一个最最自由的,对什么也不顶礼膜拜的人。”

  高尔基这句话对于契科夫的自由应该诠释了一部分 —— 不对什么顶礼膜拜,将血液中的奴性挤出去。

  在1889年1月7日契科夫给苏沃林的信中写到:

  “您不妨去写写一个年青人的故事,他是农奴的后代,站过店铺柜台,进过教堂唱诗班,后来他上了中学和大学。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是服从长官,亲吻神甫的手,崇拜别人的思想,为得到的每一块面包道谢。他常常挨打,外出教书没有套鞋可穿…… 您写写他吧,写写这个青年人是如何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滴一滴地挤出去的,他又是如何在一个美妙的早晨突然醒来并感觉到他的血液里流淌的已然不是奴隶的血,而是一个真正的人的血。”

  契科夫在信中提到的这位青年人就是他自己的父亲。

  契科夫对于自由的第一要义就是挤出奴性。据我的理解,这个奴性并不仅仅是指对于权威或者暴力霸权的屈服和奴役,而且还包括了对于各种思想或者事物的奴性。我们往往以为现在的人们自出生就是自由人,并非奴隶,可是我眼睛睁睁地见了多少人的膝盖在金钱、名气、权威面前是软的,还不用怎样,竟自已经先跪了下去,其形状甚为不堪。怎样挤出奴性?我并不知道,只知道若不存了这个反省的心和反省的精神,或者若不舍了那对于某些东西的膜拜和向往,这奴性是去不了的。当然,公允的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契科夫的坚持和追求:挤出奴性,流淌一个真正的人的血。

  当真正地挤出奴性之后,他自然在所谓的世俗的‘成功’之后,仍旧觉得自己是普通人(这就是我最烦那什么毛‘人文关怀’的说辞放在契科夫身上!)他在1888年11月20-25日写给苏沃林的信中提到他成名后,人们不把他当普通人看待,让他很痛苦:

  “我想说一件我亲身体验到的不愉快的事,您对此大概也会有同感。是这么回事,您和我都爱普通人,但人们爱我们却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不是普通人。比如,现在到处都要请我去做客,招待我吃喝,把我当将军一样地请去参加婚礼。我妹妹很生气,因为人家请她参加什么活动,仅仅因为她是一个作家的妹妹。谁也不想把我们当普通人来喜欢。于是我想,如果我们明天在他们眼里变成了普通人,他们就不再喜欢我们,而只是为我们感到惋惜,这是很糟糕的。”

  我相信契科夫一直到去世都保持了自己的普通人的身份和想法,也保持了与世人的平视的眼光和角度,若非如此,他绝写不出他的小说和戏剧,他最后完成的剧作是《樱桃园》,如果你读过,就会明白他与所有受苦受难的人一同流泪的心,对于普通人和生活现象的挚爱。 最让人心痛的一句台词是在《樱桃园》的最后一句:“生命就要完结了,可我好像还没生活过。”

  说过了“挤出奴性”的自由之后,对于契科夫而言,另一个广义的自由应该是思维(思想)的自由。在1889年4月9日他写给普列什耶夫的信中:

  “我们知道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但什么是道德—— 我们不知道。我将秉持这样一个原则,这个准则也是比我更坚强、更智慧的人所坚守的。这个准则是—— 人的绝对的自由,自由于暴力,自由于偏见、愚昧、鬼怪、自由于暴躁,等等。”

  他认为“幸福的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在《套中人》中,他说”啊嘿, 自由,自由!甚至仅仅是对自由的某种暗示,甚至是对自由的微小希望,都能给灵魂插上翅膀,难道不是这样吗?”

  自然,契科夫所说的自由,并非是完全不受束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由,而是,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不受哄骗”的自由,不受任何思想劝说口号宗教忽悠的自由 —— 思维的自由。 什么是思维的自由?说清楚很难,不若来看什么是思维的不自由 —— 举目皆是:哪天票圈被某条新闻或者某个公众号的某篇文章刷了屏,往往就来自于思维的不自由,并非是不肯自由,而是没有能力自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缺乏批判思维的能力,总体来说,其实就是缺乏思维的能力。

  看似我们都进过学堂读了几句书横在肚子里,而绝大部分的知识,据我观察竟然都是记忆性的知识,所谓的长知识,无非是大脑记忆节点和网络的累积而已,毫无质的飞跃,也没有对于思维能力和思考方法的训练;就好似我们目睹的很多人一辈子的成长,竟然毫无灵魂的长成,观察到的只是他(她)在人际关系网中人际关系的单纯累积或者身份的改变而已。于是,所谓的思维,几乎不存在,也就是在买个手机的时候,在自己的consideration set里面做一做分析,或者挑选老婆的时候,在几个备选里面列一列优劣罢了。 我想,契科夫所说的另一种广义的自由,即思维的自由,简而言之,不那么容易受忽悠了,在观察到现象或者读到什么信息之后 ,比较谨慎地做推论或者结论了,在表现上,这么说吧,我想,这个人‘转发’一定相对来说非常少;更不肯拾人牙慧,要读知识,必要去读原装的一手知识,而不是别人嚼过的什么‘每天五分钟获得心理学四年的本科教育’一类二手快餐。而对于某些观点乃至某些道德要求标准也会再想一想了,对于其他人的判断和判定也会稍稍慢一点了,人世的空间被扩大了。

  契科夫没有宗教信仰,这一点他和托尔斯泰不一样;但是没有宗教信仰,并不见得他没有信仰,如果我们放宽对于信仰的定义,契科夫是有信仰的,即对于善和自由的信仰。

  最后,还是用契科夫自己的话做结吧:

  1901年12月7日他写给米拉留波夫的信中这么说:

  “我只想说,您要关注的,不是忘记了的老话,不是唯心主义,而是 意识到自己的清白,也就是您自己心灵的完全自由,自由于一切已经忘记了的和没有忘记的老话,自由于各种唯心主义,和各种各样让您听了云山雾罩的话…… 应该探索,探索,探索,独自进行探索,和自己的良心一起进行探索…… ”

  探索,探索,独自进行探索,和自己的良心一起进行探索……

  《可爱的契诃夫》读后感(六):契诃夫对同时代俄国文学家的评价(不是书评)

  在整理阅读契诃夫的书信时,发现他对同时代俄国文学家的评价颇有价值的一面,便简单整理他对高尔基、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评价内容。本文仅为精简的笔记,作为学习时方便查询之用。

  1.高尔基:对高尔基的《草原》《在木筏上》大加赞赏,认为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家,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节制和优雅。关于“优雅”,他是这样解释的“为了表现一个特定的行为而耗费最少数量的动作,这就是优雅” 。

  2.屠格涅夫:对屠格涅夫,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这般说:“我在读屠格涅夫。这位作家过世后,他的八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的作品能留下,其他的作品在25年或35年后就都进档案馆了”、“只要一想起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屠格涅夫的那些露着迷人肩膀的女人就黯然失色了”、“我在读屠格涅夫,很精彩,但他要比托尔斯泰矮一大截!我以为托尔斯泰永远不会变老。语言可以变老,但他永远年轻”。

  3.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给苏沃林的信中说:“我在您的书店里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现在正在读它。书倒挺好,只是很长,很不谦虚。装腔作势的地方很多”。

  4.托尔斯泰:对托尔斯泰的评价,那就太多了,而且是不遗余力的好评。他说:“我害怕托尔斯泰死去。如果他死去,我的生活会出现一个大的空洞,因为第一,我爱他甚于任何人;我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所有的信仰中唯有他的信仰最让我感到亲切。第二,只要文学中存在托尔斯泰,那么当文学家就是一件愉快的事;甚至当你意识到自己毫无作为时,你也不感到害怕,因为托尔斯泰正在为所有的人写作,他的作品满足了寄托在文学身上的那些期望和憧憬。第三,托尔斯泰坚实地站着,有着巨大的威望,只要他活着,文学里的低级趣味,一切花里胡哨,俗里俗气,病态的如泣如诉,骄傲的自我欣赏,都将远远地、深深地淹没在阴影中。只有他的道德威望能够将所谓的文学倾向和潮流固定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上。如果没有了他,文坛便成了一个没有牧羊人的羊群,或是一锅糊里糊涂的稀粥。”

  但两人之间对作品还是有分歧的,比如对契诃夫短篇小说《宝贝儿》的理解,另外,托尔斯泰给予契诃夫小说很高的评价,但对契诃夫自我感觉良好的戏剧却嗤之以鼻。

  《可爱的契诃夫》读后感(七):陷入妹妹和妻子纷争中的契诃夫

  契诃夫和克尼碧尔由谈恋爱到结婚,都是不停吃醋,要么契诃夫与女演员女作家来往惹恼了克氏,要么契诃夫不满在莫斯科的克氏与剧院经理过密,婚后还常常参加舞会,很晚才归舍。当然,借契诃夫的话说,不是他和她不好,而是肺结核这个魔鬼导致他们分居两地,在一起的时间太少。 而两地分居就会产生一丢丢的问题。契诃夫和克尼碧尔一个在雅尔塔养病和写作,一个在莫斯科演剧,产生不少猜疑与中伤。“我算是你的什么老婆?”“既然我要上舞台演戏,我就应该做个单身女人,不去折磨任何人。”克尼碧尔长期参加舞会,不满契诃夫的家人,二者痛苦不断,甚至闹到要分手。 契诃夫长久盼不来妻子,思念过度,甚至以与一个既无才又无貌的女戏剧家来往挑逗克尼碧尔的神经。克尼碧尔:你去啊,你去啊,假如那种女人你都能喜欢的话,真是恭喜你的审美力哟。 当然,爱情和婚姻也有甜蜜,这从契诃夫契诃夫用小狗、小鸽子等爱称来称呼克尼碧尔可知。他还亲自密授人物心法,让克尼碧尔更好地出演自己戏剧的女性角色。由于分离,他们彼此都期待和珍视相见的日子,还计划着生个半德国血统(克尼碧尔是日耳曼人)的孩子。 契诃夫因为讨厌婚礼仪式,害怕敬酒那一套,所以结婚时谁也没告诉,只和克尼碧尔在教堂有个简单仪式——这也是他答应跟克尼碧尔成婚的条件。这引起妹妹玛莎的不满,玛莎以后一直同克尼碧尔不和,甚至给哥哥打小报告说克氏在莫斯科行为有点浪。婚后的契诃夫,要在两边解释,讨好,真累。玛莎或许早已习惯自己一个人霸占才华横溢而有有好脾气的哥哥,不容他人染指,尤其是当有女人要跟哥哥结婚可能夺走哥哥时。 病痛难受和陷于家庭纷争时,契诃夫一度留下遗言,这儿的房子归谁,那儿的别墅归谁,版税归谁,要在故乡设立教育基金,要给哥哥多少钱,弟弟多少钱,一个农民多少钱,某个村子多少钱(因为契诃夫答应给人出钱修路),最后是要家庭和睦。真是看了令人心酸。

  《可爱的契诃夫》读后感(八):现在又有了一个,想替他活下去的朋友

  前阵子的读书会,讲了这本书《可爱的契诃夫》

  我的感受,与痛苦。

  讲书的时候,在介绍契诃夫的生活时,有时真的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因为最近阅读时那种强烈的共鸣感,越讲到了千头万绪的地方,越感觉不知如何开口——所以可能听者的感受不会太好吧。

  ——我想把自己藏起来,但在某些时刻,觉得无法遁逃。

  林语堂说:“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契诃夫)是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

  而我是很高兴,在这样的年纪,开始真正理解一个作家,一个不朽者。生命里又多了一个可爱的朋友。

  就像读完王小波,会想,他虽然中途离开了,我可以帮他往下活啊,看看可以经历什么样的生活啊。

  现在又有了一个,想替他活下去的朋友。

  《可爱的契诃夫》读后感(九):就是很可爱的契诃夫啊

  看完《可爱的契诃夫》貌似对“可爱”一词有了新的看法。

  以前也会用可爱来形容别人了,比如“那孩子圆滚滚的,还挺可爱的哈?”还有很多影迷朋友形容凯凯就是“怎么会有辣么可爱的男孩子”王凯的话,难道不是帅气的男孩子有趣的男人?

  现在看了契诃夫,就觉得可爱是一个难得的品质,是内在的品质,不是表象特征。具体到契诃夫,他的文体语言简洁简朴,他写给别人的信也是这样,用“天气不错花园很好玫瑰都开了你来做客呀”表达好心情;用“下雨了好冷呀你都不来看我我咳嗽好不了啦”表达沮丧……是不是就很直白。

  契诃夫是大作家,也是剧作家,他也工作中也很可爱是性情中人啊。那个演员最近面目可憎我要写个坏角色给他,对于喜欢的女演员就是我的宝贝儿我要给你加戏让你更丰富更立体……宝贝儿那一幕你的表演不对不符合人物身份……吧啦吧啦诸如此类吧。看完就很想有个这样的朋友,给你写信,和你聊聊天气聊聊风景,给你工作建议还有点生活哲理。

  但凡人吧大多是复杂的,然而坦诚的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并不多吧,更有甚至要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诋毁你诽谤你贬低你。契诃夫就不一样啊,他也有不满有焦虑,然而他给别人的却是鼓励和帮助,有不满就痛快的表达,愉悦了就大声的说出来。没有弯弯绕绕,坦诚丰富有趣,这就是很可爱很吸粉啊。

  他的遗嘱结语令人难忘——帮助穷人,爱护母亲,全家和睦。既有大知识份子的责任,也是有家长里短的性情中人。他既是大师,也是邻人。虽然他比我们伟大一千倍一万倍,可他看起来就是坐在书桌前写信抱怨药苦不好喝的大叔嘛。

  人嘛,就是先看表象再去观察深入内心,三观一致的话就留下来,陪着你疯陪着你闹,哪怕有一天年华老去,也会对你说:哟,恰好我也老了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