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7 04: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是一本由良遇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2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读后感(一):珍惜你与良工美物的缘分

  某个周末去邻居家喝茶,看到女主人收藏了一套精致漂亮花色茶杯柜子深处,那是用来喝西式下午茶的。想象着女主人在某个下午,也许有一束紫色的勿忘我花开在茶桌之上,这套茶杯被请出深闺,款款地被清亮茶水注满,满室生香,那个下午一定是美轮美奂的。也许因了那套美轮美奂的茶具,而使下午茶的时光都染了玫瑰色。女主人说,这套茶具并不轻易使用,源于她对美物的珍惜,好水、好茶、好朋友好心情都聚齐时,才会隆重地取出泡茶,只有仪式才能对得住这样的人间精品,匠心之作,唯有真诚之心,才能呈现生活圆满

  很多年前,我带女儿去景德镇玩,那年她14岁,少年不识愁滋味,却喜那一点点忧愁意味,我们去参观某一处柴烧老窑。女儿画了一个盘子,一个少女打着花伞的背影,旁边题写着“喜欢听雨的十四岁”,我们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呆着,静静地等待着盘子被烧制出炉,暑热的天气里,土窑里的静寂、院子里的浓荫、老古井边的湿气,都特别地不真实。但烧窑的匠人静静地坐在一堆半成品前,慢慢地画几笔,又放下沉思的样子印象非常深刻

  烧窑的匠人很寡言,凝神静气地在工作坊中,仿佛我们这些外来的人都不存在,而空间时间里只有他、窑、作品之间在不断地交流。他烧制的器物随意地放在货架之上,一件一件,我们的目光在这些器物间流转经过高温炙烧的这些美物,会成为哪些人家中的良工美物呢?这些都暗含着神奇的缘分。

  每一个以制瓷为生的工匠,也许都会不断地思忖,他们精心制作的作品,到底会落在什么样的人家?到底会相伴于什么样的人生活?那年在景德镇的老井旁,很想跟那个烧窑的老人聊聊,但终于还是没有打破那种静寂,这其中深隐了我对手艺工匠的敬畏之心。

  生命有限,有些东西却可永久流传,譬若成为博物馆内镇馆之宝的一些瓷器珍品,主人都烟消云散了,而美物流转于世。妈妈曾用过的一个古旧花瓶,有裂纹有破损,但是她说这也是家里祖辈用过的东西,如今,妈妈已经离开这个世界,而古朴的花瓶,被我摆在书案之上,经常会配些好看的花,或者就让它空着,读书、做家务间隙我会凝神看看这个瓷制于民国初年的花瓶,神思天外地云游一会儿。

  日常美物,成就于工匠之手,珍贵于生活之中,我们用心珍藏的,不仅是器物,不仅是精美,还有时光所及的传承,被治愈的,不仅是浮光尘世里走累的身心,还有千丝万缕深情

  当年没有与制瓷工匠对话遗憾,最近在一本书里得到了补偿。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些制瓷匠人的心里世界,这些制瓷人不是什么大师,只是在今天依然坚守的、热爱烧制瓷器的工匠,尤其是一些年轻匠人,他们对于生活的看法、对于自己制作器物的心得,还有对于良工美物的认知,解了我烙印于心的那些疑问,那些制作良工美物的匠人们,如何将他们的心思织进了每一件手作之中,又如何面对日复一日守在制瓷作坊中的静寂。

  这本书中对于良工美物与我们生活细节关联,做了很贴切也接地气观点铺陈,瓷器并不是高高在上物品,而应融入于人间烟火的熏染,方才让美物具有了活泼生命力

  “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生活器物,传递着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并在使用过程坦诚面对当下的状态餐具是我们每天都会与之交流的生活器物。它们日复一日地被人使用,总会为我们带来一些特别的烟火味道。”

  试想一下,若一个生活器物的制作匠人,心底里会这样思忖他所制作的器物所要连接一个或者一家人的烟火气息,那个人或那家人会反复摩挲器物,甚至被称作良工美物的器物会在一个家庭里代代传承,那种相濡以沫、相伴长久的缘分,会让匠人的每一笔勾画、每一次守着窑炉都变得像在创造新的生命一样神圣

  很幸运,《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这本书推出的12个制瓷匠人的口述故事中,不难读出有这样情怀沉淀。每一个匠人的来处和去处都不相同,守着的窑也分布各地,但他们朴素的口述之中,纪录下来的是他们对于生活、自然和美好所持有的真诚,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触碰到他们小心翼翼、竭尽全力虔诚谦卑地创造带有自己风格的良工美物的那种心性,这种制瓷匠人所特有的心性,激发了他们的灵性,因此他们的作品要么唯美、要么拙朴、要么精致、要么简洁,可称得上是真正的“良工美物”。

  这些匠人的心性和情怀,成就了我们在生活中与器物的不解缘分,让我们爱自己所碰到的每一件良工美物。

  “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或许并不缺少一个碗,一只碟,一口杯,一把壶,我们缺少的只是一件潜意识渴望与之相处更久的器物。生活中一定是人与器物的沉默相伴,是器物与人长久地共同生活,直到习以为常,最后不可或缺。”

  一件用心制作的良工美物,从来经得住与时间抗衡,也是我们值得珍惜的缘分。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读后感(二):因为热爱所以执著

  似乎,如今又到了一个特别推崇“匠人”以及“工匠精神”的时代了。之所以说“又”,因为不能确切地知道以前有过没有,但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很少有人会把匠人以及工匠精神当作一回事情,反而是当作了刻板、不知变通的代名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精神世界里的追求水涨船高,跟着多了起来——这当然是好事情。事实上,匠人以及工匠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一种为了求得自己期待中的那份精致而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意志力。良工才有美物——虽然这其中的“良”与“美”,的确是有一种历史尺度上的差异性,的确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本书。12个制瓷人,不是你想象中那些已经干了一辈子,把自己的青春智慧都已经奉献给了瓷器,在这一件事情上浸淫已久的那些老工匠,他们是“八零后”,甚至也有可能是“九零后”,但他们喜欢自己如今的这份工作,并且因为喜欢而愿意面对挫折失败,愿意去孜孜不倦地去尝试!所以,他们虽然未必达到了“匠人”的水平,却一定是要正在朝着那条道路前进。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做出了他们如今能够做出的最好的瓷器,并且这种“最好”还在不断地向前“进化”!假以时日,只要能够这样坚持下去,因为热爱而执著,又怎么会有做不好道理呢?!

  本来不懂得制瓷的程瀚哲在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做柴烧”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因为景德镇历史由烧柴窑串烧而成,而我是景德镇人!”还有比这个回答更能让内心中激起一种昂扬斗志的吗?历史的厚重感、出身地的不可更改,对于一些人可能无所谓,而对于内心中有追求的人来说,那就是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并且愿意让这种使命感和责任驱使着自己向前走。开窑的成品率从最开始的几乎是零起步,再到后来的60%~70%,程瀚哲走过的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种反复再反复的过程。而当他在更高的层次上依然会奋力前行的时候,他也就越来越具有了成为一名匠人的潜质

  听说过宜兴的紫砂壶吗?估计肯定听说过。听说过黄志阳吗?估计肯定没听说过。作为年轻一代的紫砂手艺人,黄志阳只是丁山几十万手艺人中的普通一员,没有大师的背景,也没有家族正统传承。他不是宜兴人,只是有雕塑专业学习背景。然后他说:“好好做东西就行了,不要想太多。”没有“想太多”的黄志阳,就这样一头钻进了紫砂壶的世界里。在外人的眼里,紫砂壶只是喝茶的工具;但在黄志阳的眼里,他所做的每一个紫砂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有生命力的。

  一个一个故事读下来,一个一个制瓷人品味下来,也许不需要多说,就立刻能对“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生活自有生活的样子,成为一名匠人也不说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它需要一个人能够坐得了冷板凳,具有一颗平常心,把碗做成碗的样子,把杯子做成杯子的样子,把盘子做成盘子的样子……

  正如《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封面上的那句话:“寻找中国最美的手艺人,寻一场治愈。”“最美”或许标准各异,但“治愈”的寻找之旅,是一定能够得偿所愿的。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读后感(三):器物是持久温暖美好不同的匠人一致的心。

  版权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An、(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75578749/

美在日常,触手可及。

  随着年龄增长,去书店买回来的书从春风文艺出版社慢慢的变为了三联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哪怕其实贵得已经超出了一本书本该有的价值,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谁叫我喜欢呢,所以心甘情愿

  偶然间认识然后就开始有了断断续续的联系,并且开始慢慢关注起来小楼的书。从最初的《寻茶中国》、《幸福能力》到现在此时手里的这本《良工美物》,我想是他改变了我对三联还有中信的执念吧。毕竟一个策划编辑能够做出一本适合于大众口味又不太过烂大街的书也是很考实力的。毋庸置疑,小楼是走对了的,我很喜欢他的每本书。在这里歪个题,比心。

美在日常,触手可及。

  恋物癖患者,我经常会给人家这么介绍我。我喜欢各种各样器皿,喜欢各种各样实在可以握在手中被拥有实际性的东西。金牛座的我,没有太多的安全感,于是便更在意实物,而不是虚无缥缈不确定性

  器对我而言,刚好。

  周云蓬在耳机里面唱:“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跑题了)

  提到陶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景德镇。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拉漂”和“丽漂”,毕竟这是我曾经身份。然后在书里面我知道了还有一种人叫“景漂”。

  漂在景德镇的人,有景德镇年轻的一代,也有酷爱陶瓷器皿的学陶制陶的人。来来往往,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那些触手可及的器物。

  我曾经跟一位老师聊说:我喜欢器物,喜欢它在日常被使用的时候所散发出来的温润静和的光泽。没有珠宝耀眼,也不会过分的矜贵。器物是被生产出来使用的。书里说:其实一件器物纵然有千百种吸引你的魅力,也不及好用来的实在。有句话说得没错"器由用生。"每个器物,哪怕只是案头摆件,它的灵魂本质必定会因为使用而闪闪发光。

  最近因为家里添置了新的烤箱,所以我又开始在某宝倒腾起来,想要寻一套朴实而好用的餐具。所谓朴实好用,在我的词典里它的释义应该是:看起来清爽繁复实用,而且物有所值,有温度不冰冷。可是翻了很久很多之后失望决定放弃了。

  微信上给爸爸留言麻烦老人家从乡下还未翻修新房亲戚家里帮我寻几只小时候那种粗糙的白瓷碗。也许碗里会有粗犷的几笔青色花叶,也许除了碗边的磕碰并无别的,但是那是记忆中属于陶瓷该有的触感和温暖。

  现在某宝上售卖的很多要么碗壁薄得吹弹可破,要么釉水上得琳琅满目五彩缤纷,总之失去了使用的意义便已经不能称之为触手可及的器了。

  我是一个固执的人,对我而言,器皿的美好是存在于日常的,是触手可及的。

首先要考虑使用,然后是美,最后才能将传统的东西做到极致

  身边的朋友经常会问我“咹子,你的身份到底是什么?”我想想回答:如果不写文字我想我是一个摄影师,如果不拍照我想我是个美食家,如果不做好吃的我想我是个植物控,如果不让我种花我想我会是一个手工达人,当然如果不偷懒,我可以综合以上所有,称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万能咹。”

  景德镇的“景漂”也有很多其实如果不做陶瓷的话会是别的职业的匠人,但是一入陶瓷深似海,从此一切都是路人了。曾经以为自己会跟鲜花作伴开花店的,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好的电影导演的,等等……不了解的人会像惧怕洪水猛兽一样的害怕,会避之不及,但懂的人会懂。当构思被付诸实际,当设想实施,当作品超出预期,当一切未知随着冥冥灭灭几千年的窑火被呈现出来之后,那种欣喜若狂,那种声泪俱下,那种精疲力竭,都是可以被理解接受甚至会被无限放大并且值得庆祝的。

  一件器物的诞生,对于匠人而言就是自己的孩子,怀胎十月,一朝分娩,鬼知道中间经历了什么。

  陶瓷是传统的,但是它也是创新的。新一辈的景德镇人,经历了家族传承,经历了外来文化洗礼之后再回归本心去创作。每一件器物的出发点都是“用”,中间会经历“是否实用”,“是否好看”,最后是“是否漂亮”然后“美到极致”……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次次的自我博弈。赢了的那个是内在的自己,和匠人心里不灭的理想。

食器能衬托出食物本身的美,它们成熟的过程,我懂得取舍。

  书上说:与我们朝夕相伴的生活器物,传递着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并在使用过程中坦然面对当下的状态。餐具是我们每天都会与之交流的生活器物。它们日复一日的被人使用,总会为我们带来一些特别的烟火味。

  书上还说:意大利艺术家兼设计师布鲁诺·莫纳利曾说:“我想要买的是再正常不过的烟斗,然后放入真的烟草,用看起来就是火柴的火点上,抽着烟斗样的烟斗,才有真正抽烟的感觉嘛!坐在长得像椅子的椅子上,在看起来像个茶几的茶几上,摆个正常普通的杯子,然后再注入满满的咖啡才叫享受。”的确生活就应该有它自己的样子,伴随着我们生活的各种器物,也应该有它自己的样子。

  我一直坚持器物是制作来使用的,这是本心所在。书上有一个做荥经砂器和荣昌陶器的匠人说:我想尽量让人能够轻松地去使用我做的东西。价格不会太贵,用久了会生出一些感情,用坏了可以去修补一下,或者再买一个也不会有压力,随手拿不会想太多,不会觉得使用了会太可惜。

  其实好的设计表达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如果这个设计你的爸妈都懂,那么它就是一个好的设计。

  好像每个人的小时候都经历过从怕摔碎所以用搪瓷碗到最后用陶瓷碗的过程。而且每个人的脑海里应该也会有逢年过节妈妈突然“变”出来的不一样的成套的很精美的餐具器皿用来款待客人的场景。那些成套的汤匙,饭碗,筷子整齐有序的摆放在那里,不由自主的就会觉得今天的饭菜是格外美味的。长大成家以后才会知道那样隆重的餐桌搭配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对节日的仪式感。我不知道你们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习惯,但是我是有的。

  对我来说,成套并不常用的餐具不光是对节日的仪式感,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所以,器皿对我而言始终它是拿来用的。

  在看完了《良工美物》之后我跟白大爷说:“有时间我们去景德镇旅游吧,时间稍微长点,十天半个月那种 ,我去摸摸瓷土,去自己拉胚做个什么?”白大爷回头看看我:“那得开车去,不然拖不回来……”然后他又说“或许就卖了房子过去,我觉得你去了就会离不开的。”

  恩,知我者,白大爷也。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读后感(四):一生只做一件事

  原来看过一部日剧,讲的是在编辑部工作的人们如何认真对待作家的每一部作品,除了研读文字提出改正意见之外,还要断定剧情合理与否,他们会各国语言、对历史信手拈来、会手工活,有着严谨的职业素养。而这些可爱的人却被抛之脑后,甚少有人关心他们是谁。可是,作家作品的出版却与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专注做一件事,得到了读者的极大尊敬。当时就在感慨,我们国家在各行各业也有许多这样可爱的人,有没有哪种书能够专门做个记录呢?正好,有这本《良工美物》,让我大开眼界之外对他们起了浓重的敬仰之情。 《良工美物》是由良遇主编的匠人志,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择一事,终一生”。他,致力于记录手艺人的故事,大街小巷中发掘深藏不露的手艺人,为他们谱写动人的篇章。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一生一世专注于一件热爱的事业,不论苦痛、欢乐,我想这辈子也就足够了。 我们来自于五湖四海,却有着同样的爱美之心。因为对美人、美事、美物、美心充满了好奇,充满了热爱,才让《良工美物》的团队里人才齐聚。这里有十二位大国工匠,火痕器程瀚哲,竹丝扣碗的柴皓杰,紫砂壶的黄志阳,霁蓝釉的蒋伟伟,紫烧壶的锴子,荥经砂器的廖桦,食器的廖少朗,青花的柳遥遥,生活器物的马文茜,报食之器的麦子斌,茶器的朱志远,以及个人的餐桌器私物志。 每一个人物的挑选,每一个故事的描述,每一张照片的选取,都是经过了良遇这个团队的细心筛选。可能文字并没有那么动人,却真实可信。可能故事并没有那么猎奇,却充满了生活中的人情滋味。可能图片没有那么精美,却处处显露出了作者的用心。这些手艺人们,处在各个年龄段,面对尘世的纷纷扰扰、万千诱惑,都不曾停留片刻。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于自己手上的事业,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物品,把这些普通人眼中的死物化为神奇,给了它们新的生命。 如果有的选择,我也想像他们一样一生只做一件事。终日与自己热爱的事业为伴,精心设计、精心裁制,给了没有生命的物品一个绽放光彩的机会,专注的那一刻,这些手艺人是最美的,也是最令人心动的时刻。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读后感(五):发现生活中的美

  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都把自己的眼睛放在了高科技产品上,而忽略了过往的点滴。良遇是一位伯乐,他寻找手艺匠人同时记录手艺人的故事及其作品。他带领我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物,同时也教会了我们什么才是美物。希望真正的有一天所有美的事物都能被记录以及传承。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传统师徒的授业方式,我国许多民间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都是因为传承,但是现在一部分传统的技艺却因为没有人传承,而面临失传的境遇我觉得这是十分悲哀的。而我们的作者写出了这样的一本书,也正是告诫后人美的事物需要记载,需要传承。 12个制瓷人的故事,通过与这群脱离传统师徒制的手艺人的对话,我们更能体会到年轻手艺人身上自由创造的态度和行动力。这本书不仅有文字记载,更多的有图片上的记录,通过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让读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群手艺人的不易,当我看着手艺人,他把玩着自己制作的精美瓷器时,他那种爱惜的眼光就仿佛手中握着的是一件稀世珍宝,让人动容。其实当手艺人在制作精美的瓷器时,他更能体会的是一种对生活纯粹的态度,她也能得出生活的真谛。就如书中所说,每当看到瓷器中带着柴火的气息和意外的惊喜,自己就能感觉得到舍与不舍,其实在翻转的那一瞬,舍便是得,得便是舍。这是多么精髓的一句话呀,我想也许真正投入进去的人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有时候我们从一件精美的器具的造型就看出一个时代的气质和特点这是其他的物件,无法代替的。从许多古玩市场,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民窑的器具,这些器具上的痕迹能反映出当时制作人的全部过程,其实这样的情绪带给大众更多的是一种亲切感,一种疏离的感觉,让人十分喜爱。 其实在我的小时候我就一件瓷器做的大象,当时是我的表姐从南方旅游回来之后带给我的一小玩器,当时我对这件小玩器特别喜欢,在手中把玩了许多天不仅仅是因为它栩栩如生的外表,更是因为它用手触摸时那种温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现在的小孩子也许更多的是高科技的玩具,比如说机器人、会说话的玩偶芭比,很少会有大人为孩子买一件精致的瓷器玩器,我们常说不被这个市场需要也许随着时光就会被淘汰,我真心的希望每一项艺术都有它的传承,每一件精美的器具都有他的欣赏者。就像文中所说100个人有100种生活的样子,我们也不吝希望和一切美好的人与事物不期而遇。

  《良工美物:12个制瓷人的故事》读后感(六):一个瓷器、一个故事、一段人生

  瓷器在我的生活中并不常见,因为对瓷器的不了解,对其过往辉煌的历史亦是知道的一星半点,因此对它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在里面。但自从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于瓷器这个东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随之有一种情感在心底慢慢萌芽,这种情感好似一种情怀,也许更多的是一种敬佩。

  瓷器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早期的瓷器了。陶瓷的年代更加久远,在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有陶瓷的出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唐三彩出自有着古老文化的景德镇,而我们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景德镇。

  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光鲜亮丽,每一件精美的瓷器背后都会有一段只有制作者才体会得到的辛酸史。程瀚哲虽然出生在景德镇,是地地道道的景德镇人,却从小被灌输要好好学习,将来去到更广阔的天地,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不是一辈子窝在这个小地方和瓷器打交道这样的思想。可是上天好像就是安排程瀚哲这辈子要和瓷器打交道一样,大学毕业的他还是回到了家乡,操起了瓷器这个行业。

  有人问程瀚哲为什么会回来,他说他是景德镇人。看到这个回答,我内心一震。像瓷器这样精湛却没出路的手艺,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继承了,也许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许是事物本身的关系。但程瀚哲会在浮华的社会中回到那个小地方,做起自己认为最有用最应该做的事情,这一点让我很佩服。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之前,可能都不会想过真的会干很久的样子,可偏偏世界就是这么巧,就像柴皓杰从来没想过自己和研究其瓷器来,却是因为大学毕业的毕业设计在景德镇做的,和这里结下了渊源,从此有了很多以后的故事。柴皓杰自己说,如果没有做瓷器,也许自己会是一个花店小老板,可见选择不一样结果不一样,而每一步的选择在那之前都已经做好了铺垫。

  前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工匠精神,后来央视为了传承宣扬这种精神,特意制作了一个大型的纪录片,将我国几乎所有的手工艺技术都记录在内,让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手工艺精湛的地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