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7 04: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的读后感10篇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是一本由KBS Homo Academicus 制作团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读后感(一):理想模样——犹太人的学习

  犹太人在学习方面有着令世人目的卓越成就,他们只占全世界人口的0.2%,却获得了23%的诺贝尔奖,哈佛大学中三分之一的人是犹太人。同样在金融资本、政界、媒体领域,犹太家族那“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都有着举足轻重力量

  饱含血泪历史颠沛流离生活让他们更为重视别人无法抢走的无形资产——“知识”。在犹太文化中,孩子教育是整个社会工作。当我渐渐了解犹太人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方式后,越是发自内心认同与赞叹。

  1.不强迫,只是在旁边鼓励

  犹太人不像西方人那样认为成功个人的专属,也不像东方以家庭名义强迫子女学习。他们诱导孩子自发的学习,就算是高考,也会按照这个原则父母不会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入名牌大学,他们相信只要能为孩子营造出舒适的学习环境,并且不断地鼓励他们就好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他们认为强迫性的方式对于子女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坚信只有充足的睡眠才是提高孩子学习的最有效方法

  2.不干预,重视孩子自我主导

  犹太人不会干预子女的行为,而是会静静地细致观察,诱导孩子理解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重视孩子的主体人格同时又掺杂着“有权威”的方式,这个感觉和现在我们常说的“温柔坚定”是一个意思。这样的养育方式让犹太人变得擅长自我学习,自我主导。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犹太人始终认为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父母是学习的楷模。在督促孩子的时候,自己也要追求进步。

  在最近读的《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一书中,介绍了一对犹太夫妇领养的韩裔女孩莉莉的故事。她的父母把对她的教育看得比其他任何事情重要,在她的身边提供帮助,让她在保持好奇心状态下学习。没有强迫,而是自己先在孩子面前展现了自发学习的形象,每天晚上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晚饭,吃饭时他们不仅会和莉莉讨论学校里面发生的事情,还会讨论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小情。

  莉莉小的时候,父母会做睡前阅读,直接进行学习指导,不断鼓励莉莉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详细讲解。不管莉莉做什么事情,她的父母都不会催促她,而是耐心地等待。全家人经常一起度假、旅行,进行现场学习。

  4.犹太人创造了安息日,安息日打造出犹太人

  从星期太阳落山到星期六太阳落山为止,是犹太人的安息日,这是犹太人完全属于家人的时间。星期五晚上,所有的家人会围坐一起享用长时间的安息日晚餐热烈交谈、歌唱、喝酒。安息日是一种家庭的仪式感,把所有家庭成员团结在一起,深化了家庭文化。

  不管父亲工作多么繁忙,都会在休息时间陪孩子度过。犹太人的家庭中,父亲会在安息日和每一个孩子单独交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是持续性的,孩子会把父亲作为永远模范导师

  前段时间喜欢看的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的主人公也是犹太家庭,我特别喜欢的女主的父亲,他理智机智不动声色心疼闺女。每天晚餐后都要在自己的专座上读一会书,还会怪小外孙占了他的读书专座,极其可爱

  每一个人成长中都会烙上所经受的教育方法的烙印。自律的犹太人的一些教育方式构建出了我心中的“理想家”中应该有的样子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读后感(二):为什么国外版权课来中国水土不服

  中国人少有迷信欧美,在学习和培训领域更是如此,西方经典版权课底层逻辑严密数据翔实、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断的迭代和优化,在不同文化情境下反复检验和修正,所以中国经理人和培训同行常常叹服西方人把高深道理和原则化为一二三的操作步骤工具表单,好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先秦教育思想,西方人用情境领导模型演绎出来,无比简洁优美而且实操,这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的地方

  然而,深入接触的国外经典版权课多了,却发现一个令人尬尴的事实,这些经典版权课(大部分),框架内容层面几乎无懈可击,这一点业界公认,但是无论是教还是学,包括最后的用,在中国就是很难真正落地,好东西用不起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一直让自己困惑

  开始我跟很多人一样,认为是案例和情境不够本土化造成的,再深入下去,发现不单是补充中国案例那么简单,好像在讲师转译这层就已经挑战重重了,即版权课在汉化过程中发现很多国内认证讲师自己把握课程就懵懵懂一知半解,我的公司引入了经典的情境领导Ⅱ课程,在接受肯▪布兰佳公司认证时,我们就大吃一惊,这讲师手册虽然厚厚一大本,但是即使是跟着老师过起来也是一头雾水很难驾驭,跟我们自己开发精品课讲师手册完全两个路数,在我们自己的版本里,我们除了提供课程整体框架和逻辑关系图外,还要补充每一个模块的教学逻辑图示,更不必说每一张PPT如何讲如何带,分享什么案例都要给予指引,而这本手册讲的相对粗线条,给了很多开放性的问题和可能提示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情境领导Ⅱ因为历史悠久,已经是汉化和详尽程度很高的经典版权课了),简而言之,我们的精品课讲师手册,更像是一本傻瓜书或使用说明书,而老外的经典版权课讲师手册更像是一本工具书或手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直到我看到香江集团王昕煜老师推荐的这本《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自己总算理出了一个轮廓

  这本书源于韩国KBS电视台特别制作的《Homo Academicus》这一全球大企划纪录片。致力于探寻不同文化圈之间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方法,进而解答“什么才是最好的学习”这一问题。 通过透视各个文化圈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这些元素对各国不同学模式影响,本书深入剖析了东西方及犹太文化三大流派的学习差异和这种差异产生根本原因。书中谈到很多有趣对比,譬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通常是为了集体(家庭、社会)、面子而不是自己和对学问本身的兴趣而学习,而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则推崇为了个人和求知本身而学习,法国甚至是世界上唯一高考要考哲学国家,没有绝对优劣,但个中差异值得体会,找机会再深入介绍本书,这里简单带过。

  受到这本书的启发,自己简单总结了一个培训课程跨文化迁移冰山层次模型,从上往下,依次是形式、内容、底层逻辑、学习文化,形式譬如活动、案例、素材;内容指的是模型、工具、方法;底层逻辑指的是目标、课程的开发背景、主创人员意图;学习文化则指的是培训课程所来源的国家或民族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譬如美国人是如何学习的,他们喜欢怎样吸收知识和解构一门课程必然直接反映到美国原产的培训课程里,越是新生的课程这种母国学习文化特色就越突出,显然形式和内容是可见的,底层逻辑就已经开始若隐若现,而再往下的学习文化则几乎不可见,往往为培训课程迁移时所忽视,然而其影响实际上是更加深层而基础的。

  我最近参加的一个新版权课,在美国也才诞生2、3年,所以来中国授课的老美遭遇巨大冲击和挑战,因为中国学员纷纷揪住课程的各个部分索要或印证一个“正确”的答案,从框架到立论再到细节,这位美国老师猝不及防教学计划完全打乱,通过跟他课后的交流了解到,在美国大家都会从自身角度去理解这样的新事物,并不特别苛求所谓的“正确”答案,所以虽然也面临挑战,但没有那么剧烈,这种新生课程迁移过程中学习文化的冲突在此展现的淋漓尽致

  概括言之,基于农耕文明的中国追求模糊,基于海洋商业工业文明的西方追求精确,反映在学习文化中,却正好相反,由于前者传统上一直强调记忆和灌输、为集体学习,所以非常讲求知识的确定性,后者由于强调提问和学习对自我的意义,所以不讲求知识的确定性而强调个人的体会和对个人的价值,一个是没有标准答案就寝食难安,一个则标准答案可有可无,所以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典版权课程的纠结和所谓的水土不服,这可能是深层的根本原因吧。由于中文认证讲师也是中国人,不可避免地在吸收和解构过程中带上东方烙印,这已经是一重挑战,而大家基于对原版课程的尊重和外方对于原版的强调,大家懵懵懂懂又在重新建构时束手束脚,这是二重挑战,再往下转培训时,又会再度遭遇学员的学习文化冲突和质疑,这是三重挑战,三重挑战的根源都在于底层不可见的学习文化冲突,文化的冲突原来大家以为体现管理上,体现在沟通上,对于学习领域关注很少,事实上文化的冲突无处不在

  以我个人体会,中国学员学习有“三重(zhong)”的特征,重框架、重标准、重操作,而国外版权课通常框架和标准比较笼统粗放,希望给到讲师和学员更多空间自己建构,所以,经典版权课程来中国真想推好,二次开发必不可少,如何既尊重原版课程的核心底层逻辑、框架、模型,又能适应中国人的学习文化和学习习惯,这将日益成为一个经典版权课能否落地的关键

  本书对应纪录片在youtube上有,可惜只找到韩文版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Hqw1fJUGt0

  本文原载于作者微信公众号“学习体验设计庞涛”(xuexitiyan),转载请注明原创者。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读后感(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本书不仅仅是对东西方不同国家学习方法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让读者在阅读中反思多年以来接受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自己,从而去思考未来人生中应该采取何种学习方法。

  作者在序言中提出了若干问题:每个不同的文化圈,如何定义学习?每个不同的文化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每个不同文化圈中的人们是如何学习的?为什么东方人和犹太人能够在学习方面获得很高的成绩?在每个不同的文化圈中,学习是融合所属社会的文化、历史、生活方式等内容的文化性和历史性的产物吗?那么在一个社会中,学习是如何与社会的文化和历史相互作用的呢?是东方人的学习方法正确,还是西方人的学习方法好?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我认为,我们在阅读此书时,也应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在读完此书后,再来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本书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本书反复提到的观点是:学习是反映一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历史、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因素的文化性、历史性产物。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本书区分了背诵的东方和提问的西方,作者认为,东方人喜欢听讲,西方人喜欢提问和表达,而这是因为二者的知识观不同,东方社会认为知识存在于世界中,需要通过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来谋求自我更好发展,因此东方人专注于学习,不停背诵;而西方社会认为,所有思维、行为标准都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中,因此西方人不断提问、通过讨论与辩论学习知识。那么,背诵式学习和提问式学习何者更有竞争力呢?作者认为,背诵式学习能够带来更高的学习效率,起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而提问式学习能够激发创意想象力选择何种学习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因人而异。

  东方社会重视和谐,西方社会重视个人价值。因此解决问题时,东方人倾向于妥协,而西方人倾向于争论。东方人重视集体和关联性,而西方人重视个人性独立性。东方人执着于自己是否在社会标准之内,而西方人则希望自己与众不同。除此之外,东方社会注重后天努力,而西方社会注重与生俱来能力。东方人通过负面反馈得到动力,西方人通过正面反馈得到动力。

  书中对东方国家的介绍主要是围绕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四个国家,我认为前三者的教育方式比较接近,因为在阅读这些部分的时候容易感同身受,在这部分最触动的就是受采访的清华大学学生说的:“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觉得学习非常辛苦,但是我依然很努力地学习,因为我希望通过学习能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上了大学之后我发现,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可以改变现实,还可以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于自身而言,进入大学学习后才开始不再局限于高中时希望实现荣华富贵欲望,而是怀有能够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让这个社会变得美好一些的想法。触碰社会越多现实,越意识社会存在很多不足,而这需要每一个人去努力,就像书中制作团队问中国人你为什么学习,答案是“为了家人、社会和国家”,同理,教育的变革也是需要每一个知识分子去推动的。世界上做得不足的国家还有很多很多,印度学生为了考入IIT而准备JEE的刻苦程度让我十分震惊。想到对于仍然保有种姓制度的印度,IIT是很多达利特摆脱贫穷和出身的唯一救命稻草,我心中感到非常难过。

  书中还重点介绍了犹太人的学习方法,这也是让很多读者看完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在历史上,犹太人遭到迫害,经常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而学习成了他们必需的生存工具,因为知识和技术是任何人都抢夺不了的资产,也因此造就了这个创造知识奇迹的民族。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诱导孩子理解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重视孩子的主体人格,让他们进行自发性的学习。书中将其与同样把家庭文化作为学习力量的东方人做对比,东方人是以家庭名义强迫子女,让孩子无条件服从,是权威主义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缺乏创意,不会自发性学习。

  犹太人鼓励对真实的提问和对权威的挑战,孩子们会不断提问、反驳,重视自己意见的主体性。而相较之下,我更喜欢法国的教育方式,法国追求与他人成功进行思想交流的社会性,孩子们尊重别人,懂得倾听、借鉴别人的意见,把其他人的意见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深入思考。这种交流是为了更接近真实而注重让孩子们进行协作学习。

  同时我也很羡慕以色列的兵役制度,孩子们在高中毕业后去服兵役,服完兵役政府会给他们一笔服役津贴,他们可以环游世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深化,人格更加成熟,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和民族观,也能够在选择大学、就业时作出更为明智的选择。想起我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没有观过世界,又何来的世界观?我对此十分赞同。当然这些都是由国情决定的,或许有些读者可以试着让自己的受教育步伐慢一些,不要被浮躁的教育现状所影响,譬如在大学毕业后没有想好自己未来读研方向时,不妨gap一年多走多看多思考。

  笔者看完本书的收获:对自身学习方法进行一定调整,在未来学习中追求学问本身的乐趣,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保障未来的工具,更加注重提问式学习,勤于思考,贯彻5why原则,定期总结,同时也为教育下一代摸索好的教育方法。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读后感(四):【笔记】分享知识,交流协作

  0p 学习是反映一个社会的思想和文化的“历史性产物”,同样也是“文化性产物”,反映社会历史、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11p 升学咨询专业学院是政府在实施从根本上消除私人教育制度之后开始出现的—政府为了消除私人教育而实施的制度,却导致了另一种私人教育市场的出现。

  12p 过于关注不足而不是优点的心理导致更加依赖私人教育,以及对只会增加不安和混乱的公共教育产生失望感。

  48p 日本人“有钱无罪,无钱有罪”的思想根深蒂固。

  72p 在美国,无论是教育热情还是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都呈现两个极端。而美国由于名牌大学多和优势学科分散的特点,以及美国人对学校品牌重视大于科系,导致升学不会很激烈。

  76p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人类对贿赂都没有多大抵抗力。

  79p 东方人往往不是为个人,而是为集体而学习的。与独立性相比,他们更重视学习的连贯性,也一直都在为摆脱贫困、提高身份而努力。

  89p 西方文化圈的人主要观察醒目的信息;而东方文化圈的人则倾向于全面观察事物,就连环境当中并不重要的信息也会仔细观察。

  92p 在学习成绩方面,动机比智商的作用更大。动机强烈的学生更能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他们的计划性更强,能够更坚强地面对挫折、更成熟地承受压力。

  98p 在西方人看来,智慧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与接受教育的人的资质有关。因此西方考试更重视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不是努力程度。而东方考试是基于“信息”而设计的,这样的考试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努力学习相关内容。

  99p 东方社会(水稻文化)里,人们认为只要自己坚持努力就能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西方社会(小麦文化)重视的并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与其他人相比你又具备哪一方面的能力。智慧上的成就并不在于努力或者意志力,而是与生俱来的才能和能力。

  103p 努力不意味着可以做好一切事情,但努力在竞争中对能否胜出则起到很大的作用。

  121p 东方人对于他人的眼光或者评价较为敏感,也执着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地位是否在标准之上,学习不是探索真理,而是保障手段。西方人更重视学问本身,能够享受其中的快乐,认为学习是有兴趣和潜力的人才会做的。

  139p 学习是反映犹太人的历史、思想和文化的精神资产。

  148p 犹太人自己对于那种突显自己的事情极度反感,那是因为犹太人害怕这些原本值得骄傲的优点哪一天会变成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

  155p 犹太人通过学习而非祈祷去了解他们的神明,为此而付出很多努力。

  167p 犹太人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没有不动产,所以他们的教育强调全球视野。犹太人认为自己活跃的舞台不是国家而应该是世界,这让他们在这个当今国界日渐模糊的时代里,获得撼动整个世界的力量。

  167p 犹太人认为只有教育才是能在任何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唯一战略,注重与其他民族的竞争,而非井底之蛙的屠戮。实力比证书更重要,关注增长智慧和创意教育,学习形式多样化,而不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知识。

  168p 在犹太人眼里,学习是生存战略,所以教育没有垄断,整个犹太社会对教育要提供无差别服务,即使是孤儿和贫困,也有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权利。

  171p 犹太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把学习看作自己的个人专属成就,而是作为一种家族期待;但犹太人不会像东方人那样以家庭的名义强迫子女学习,而是诱导孩子进行自发性学习。犹太人不但鼓励孩子学习,自己更是怀着学习的热情—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179p 犹太人为了守护安息日而不断努力,他们的家庭文化也得到了深化,也得以维持高涨的教育热情。

  183p 当今时代正是一个重视创意的信息社会,那些仅仅为了提高成绩而注重教育的国家的竞争力,就要比注重创意性教育的国家差很多。

  185p 犹太人虽然不会对子女的行为过多地干预,却会仔细观察他们的行为,然后诱导孩子接受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犹太人非常重视孩子的主体人格,同时又掺杂着“有权威”(authoritative)而非“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的教育方式。

  195p 犹太教育核心是“通过提问进行讨论与辩论”—只有不断地追问,并展开激烈的讨论,才能够学到真东西。

  198p 犹太教: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想象力与探究之心都来自疑问,这就是创造性思考的根源。绝对不要无条件地接受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东西。只有自己直接进行探究,不停地问为什么,自己直接与问题进行碰撞,最后才能够有所收获。

  202p 同样的内容,一个人集中精神安静学习比犹太神学院里吵吵闹闹的学习要花费少的多的时间,但是,通过讨论提出各种问题并进行讨论,这一过程可以促进思想的发展,使灵感不断涌现。

  214p 源于宗教的背诵、默记的学习方式,发掘着印度人的潜力,并通过“以主观题考试为中心的印度考试系统”而得到强化—更好地理解、更准确地背诵。

  224p 日本人十分担心自己低于标准而被淘汰,于是“追求标准的学习”诞生,并产生了特别的笔记文化,它也因为日本的“执着文化”而深化为“狂热迷”(mania”和“御宅族”(otaku)。这种执着文化(匠人精神)所表达的,是不管职业高低贵贱,只要是在一个领域登上了最高峰,就会受到尊敬。

  227p 日本笔记文化带来的副作用是,让学生形成了被动学习的方式,从而抑制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233p 法国:哲学并不是局限在自己想法中的一门学问,而是要求我们超越自己的想法。哲学能够让我们的思考向前发展,所以论证比结果更重要。“你为什么会那么想”比“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更重要。

  237p 哲学是法国学习和教育的本质,是自信和知性的基础,还是文化与艺术之根。因此,法国的学习,就是通过思想的交流使思想得到发展。

  241p 沙龙文化:只有通过不断地对话与讨论才能够获得真理。

  245p 东方:背诵、妥协、效率高但缺乏创意和想象;西方:提问、论争、记得牢但难以立竿见影。

  252p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知识存在于世界之中,因此专注于背诵(记忆/观察),真理要通过净化心灵来求诸内心(觉醒/领悟);古希腊则相信知识存在于自己心中,因此要通过提问(战斗/辩论)把它们找出来,真理要通过讨论(批判/思辨)才能获得。

  264p 对于西方人而言,思考就是语言;对于东方人来说,语言阻碍思考。

  273p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什么东西”,而是“分享各自的知识”,是“交流与协作”,是“思考、讨论、提问与分析”。

  280p 大学的语源是“universitas”,表示“学习与传授知识的人的聚会”。

  292p 知识只有表达出来才是属于自己的。虽然会有人仅靠自己就能够想出新颖独特的主意,但大部分人都是在与别人进行思想交流时有所推进的。

  297p 一个人呆在安静的空间集中精力学习会更有效率,副作用就是难以扩大思考的范围,更不会有怀抱梦想的可能。一个人脑海中聚集的个人知识可能很快就会消失,但是很多人的大脑中产生的思考、思想会随着不断地分享而获得高度发展。

  301p 学习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读后感(五):《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读书笔记

  (红色字体为本书的目录,蓝色字体为大标题里的小标题,斜体字为我的感想。)

  序言 学术人的起航

  交代了写这本书或者做记录片的原因,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即:在这么多民族当中,为什么犹太人能在学习方面卓尔不群?在录制节目中法系哪一个重要事实:学习是反映一个社会的思想和文化的“历史性产物”,同样也是“文化性产物”。一个社会中人们的学习与当地文化、生活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不仅成就了学问,也传承了原有的文化。正因如此,犹太人与中国人,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学习才会截然不同……

  art01 世界充满了激烈的学习战争

  学习——为了学习而学习的韩国

  团队四人来到韩国一个课外辅导最兴盛的地区,进行实地采访录像,发现这里的学生周末也来上学,自习到晚上十点多才结束,每人在单独的自习室里,十分安静。在采访中,有个孩子说,他们之所以花钱到学院(也就是中国的辅导班)学习,是为了以后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毕业后能找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再找一个优秀的人结婚……(和中国很相似)

  韩国家长谈为何要专注于子女教育的真相:绝对不能的落后于其他人。因此,最先看到的往往不是自己的孩子做得有多好,而是他们有哪些不足之处。再将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之后,总是想怎么做才能弥补差距,不断让孩子达到平均水平,所以选择让孩子上辅导班,依赖私人教育,心理便会增加不安和混乱的公共教育产生失望感。

  仅凭一般大的学位无法成功就业的不安感增加,追求更高学位的大学生逐渐增多,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放弃了生活的浪漫,他们为了增加就业的筹码不断拼搏,这就成为韩国大学生的真是写照。(与中国现在一样)

  谈到了“386世代”和“88万元世代”。20多岁的年轻人即使毕业时获得了很高的学分,积累了无数的技能,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正式入职,其他的人只能以打工或非正式职员的身份开始社会生活。这郁闷的现状,使家长和学生不安,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教育的热情(和中国一样,但是中国是两级分化,一是更加关注教育的投入,一是大多在农村放弃考大学。)另外谈到学生家长对佛像祈祷孩子考试高中。

  四位主持人曾谈到辅导班那种私密、与世隔绝的空间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否高的话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那种环境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打扰,可以非常安静地集中精力学习,对于提高学习成绩会有很大帮组,但也有人担心这样无法跟外界沟通。最后一致认为,这样的环境只是适合背诵,而不适合查找资料进行创造性学习。

  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中国学习战争

  四位主持人看到教室后面以及宿舍里有很多的标语,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有位主持人观察后讲担心学生是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的,几乎一整天都是在非常机械地学习。(四位主持人去的是中国较为落后的河南信阳的一个农村学校,学生学习劲头很大。)

  其中的一个子标题为:学习战争中阴影,谈到了择校费、高考移民、陪读,以及谈到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上名牌大学,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会动用所有的人际关系,这是现在中国的教育现状。

  日本列岛,炽热的学习激情

  日本人“有钱无罪,无钱有罪”的思想根深蒂固,有财力的父母会送子女升入私立小学花费很多钱,并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另外,日本有的父母会让子女断了升入大学的念头,让他们继承家业。近些年,日本社会也在发生着变化,新生儿数量有所减少,再加上长期的经济停滞状态,学生需要通过捷径取得成功,也就使升入名牌大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用学习赌生死的“奔跑”的大象——印度

  印度的JEE(联合入学考试)是世界上最难的考试。印度大部分学生是为了通过学习改变贫穷的现状、摆脱身份制度的束缚,从而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大多都上补习班。

  无国界的学习战争还在继续

  介绍了拉丁美洲、欧洲、美国等世界各地情况,其中芬兰教育水平极高,但是私立学院(辅导班)规模也是非常可观。芬兰重视的不是学生的“基于竞争的相对评价”,而是“关于完成度的绝对评价”。更关注的是否具备了可以消化下一个课程的学业水平,而不是学会多少知识或者成绩有多高。因此,芬兰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义务教育中保留了“留级制度”。在芬兰,一个人无论是什么职业、何种学历,在个人收入方面并无太大差异。人们不会盲目期待特定的职业或者特定的大学。美国的升学考试不如韩国的竞争激烈,因为美国不仅名牌大学众多还因为美国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另外上大学后美国都有很多机会转入名牌大学。(但在中国你最后即使转入名牌大学,找工作还会问你高考考得第一所大学,是否是“211”、“985”,出身低即使上了名牌,有时也会淘汰。)

  art02 东方人为什么会拼命学习?

  为了家人、社会和国家而学习

  集体比个人重要,关联性比独立性重要。通过东西方国家学生的自我介绍,可以得出:西方文化重视的是“个人和独立性”,所以西方学生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主要会讲“我很诚实”、“我喜欢音乐”等自己的性格和行为。而东方文化重视的是“集体性和关联性”,所以东方学生大多会讲自己在哪所学校上学、家里都有哪些成员、与朋友或者家人的关系如何、在所属的团队中处于什么位置、起着什么作用等,通过社会性的关系描述自己。

  “动机”比“智商”对学习成绩影响更大。其中采访了一个叫牛宝宝的学生,他讲“……小时候我努力学习是,是因为当我拿着成绩单回到家里时父母会非常开心,周围人对我也会非常羡慕。长大之后仍旧努力学习,希望自己能考入一所好的大学,毕业后再找一份好的工作,这样我就能孝顺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了。虽然我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但即使是为了对得起家人对我的期望,我也会竭尽全力努力学习的。”对西方人而言,即使不爱学习了,也只是自身的问题而已,不会产生心理负担。因此东方人会比西方人更认真学习,而学习有多认真,学习成绩的就会有多好。

  努力终有回报

  想拿第一名?那就需要付出双倍努力。与其他亚洲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人看来,当一个人未能达到某一目标的时候就会认为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够,也不是个人或者环境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东方这种认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信念和他们强大的韧劲与耐力,帮助他们依靠意志力在学习上大步向前,并能取得很好的成绩。相反,西方人看来,智慧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与接受教育的人的资质有关,而是看你是一个什么养的人,与其他人相比你又具备哪一方面的能力。美国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表明,西方人更重视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不是努力程度。SAT测试学生是否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就是测定有限能力,你并不是只要认真学习就能拿到高分的,它能够测定与生俱来的能力。相反,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完全是基于“信息”而设计的,想要通过这样的考试,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努力学习相关内容。举例爱因斯坦若生在日本又不勤于学习是肯定考不上大学的,想考出好成绩,就需要接触那些知识。亚洲国家不像美国一样根据每个人的水平进行授课,而是将大家集中在一个教室里,让大家学习相同难度的课程。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自然会懒惰些,他们的学习成绩自然不如东方学生。

  水稻文化孕育出勤奋努力的信念。种水稻比种小麦投入的精力更多一些,从“米”字上就可以看出来,把“米”字分割就是“八十八”,也就是说一粒米需要经过88道工序。(有点牵强附会,北方人就种小麦,应该是和中国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有关,属于农耕文化。)

  东方人VS西方人:努力的程度。美国加州大学一教授说过:“成功就是当别人用30秒的时间去放弃的时候,你却可以拥有韧劲、持久力和意志力。”也就是说,达成某个目标,重要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才能或者能力,而是我们对待某件事情的态度和努力的心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好一切事情,但是努力在竞争当中对能否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高考也是如此,语数外三门成绩并不是你上几个高三,你有多努力和勤奋就可以提高成绩的,它需要能力的提升。)

  弱项更被关注

  赞美子女的西方人,鞭策孩子的东方人。西方的家长担心指责子女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对孩子的学校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经常安慰孩子。而中国的家长则认为子女成绩不够好是因为他们没有竭尽全力,相信孩子无论受到怎样的责备都能承受,所以会不断鞭策对孩子,让他们努力。

  东西方教育动机之分析。东、西方人使用的教育方法截然不同:一种是鞭策,一种是鼓励。西方人在获得某种成功时,会通过赞美、成功等正面的反馈获得动力,而东方人则是通过责备、失败等负面的反馈获得动力。

  东方人努力学习的动力源:负面反馈。正是存在这种“自我提高的传统”,所以当东方人面对失败或是受到别人的指责、批评时,他们才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会更加努力地去做。

  对平均的强烈渴望

  与众不同的西方人,看重融合的东方人。西方人倾向于选择与众不同的事物,而东方人更喜欢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的事情。书中举例点菜。

  害怕落后的心理与东方人的学习欲望。东方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成绩,正是害怕落后于社会中存在的标准所附带的礼物。东、西方人在文化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他们在选择上的差异。在重视集体和关联性的东方文化中,很早之前就有“枪打出头鸟”的谚语,所以东方人都会用一种不友善的态度对待那些非常显眼的人和事。因为在东方人看来,最好的生活就是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差别的生活。西方人更重视个体独立,更向往独立的生活,希望自己独一无二。所以在做出某种选择的时候,西方人更喜欢自己可以独自拥有的、稀有的、突出的事物。东方人一旦落后于社会标准,就会认为自己是个永远的失败者,所以他们会想办法让自己身处某一标准和平均范围之内,这与东方人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有密切的联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认为,每个人都活在周围人的目光中,这叫作“概化的他人”(generalized other ),不太在意概化的他人视线的自我叫“作为主体的我”(I),在意概化的他人视线的自我叫“客体或者对象的我”(me)。在西方国家“主体的我”比较凸显,而在东方的国家“对象的我”比较突出。在东方文化圈中,人们很看重“面子”。面子是其他人对于自己作用的标准,也就是说按照期待生活。当东方人无法实现别人对自己的期时,就会觉得很没面子,从而无法在自己所属的集体中发挥作用,因此也不想让别人失望。而在西方人眼中,面子不是第一位的,别人对自己的期待、迎合他人的期待或者符合公司标准,这样的事情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东方人是因为重视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和对自己的评价,而按照别人的标准生活,因此东方社会的父母往往要求子女努力学习,这也成了子女努力学习的重要原因。东方的面子文化之所以会激发东方人的学习欲望,是因为他们将焦点放在了“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就是自己的缺点,改掉缺点就等于提高了自己。东方人成绩不好的时候会比成绩好的时候更加努力学习,会更加重视自己的弱项,以提高自己的总成绩,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摆脱贫穷和阶层的出路——学习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天才和普通人的差别在于两者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普通人学习是将其当做自己出人头地和解决衣食住行问题的手段,而天才学习是因为他们对学问本身感兴趣。这段话代表了西方人对待学问的态度,重视学问本身,追求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认为做学问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在东方国家都认为学习是能够保障未来、决定自己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这种根源应该来自于中国的科举制度。

  art03 学习世界的最强者——犹太人

  创造知识奇迹的民族

  犹太人只占全世界人口的0.2%,却获得23%的诺贝尔奖。

  起到学习作用的宗教——犹太教

  犹太人一边学习经典一边祈祷,这种特殊的宗教活动方式似乎与学习热情无关,宗教会对一个民族的真实性、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文化、历史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事实但也的确如此。犹太教不认为耶稣是救世主,也不相信基督教的《新约全书》,他们只是相信基督教《旧约全书》中摩西激烈的五部经典又叫做《摩西五经》。(正是因为这点,我认为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神学家奥利金构建了独创性的神学体系,认为犹太人拒绝并杀死了弥赛亚,也就是耶稣,认为它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民族。)犹太人把学习《摩西五经》当做一项非常重要的的宗教活动,坚持学习研究《摩西五经》就是加深对神明的理解、更靠近神明的一种宗教行为,可以讲犹太教是以学问为核心的宗教。

  犹太人唯一的生存战略——学习

  犹太人受到区别对待和迫害,经常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有形的资产对于他们来讲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于是他们认为肉眼看不见的、任何人都无法抢走的无形资产“知识”所具有的价值是最高的,因此更重视学习了。(小时候,家中父母多次给我讲,其它东西能抢走,只有你学的知识抢不走。)另外,他们的这种遭遇,促使犹太人在教育子女时应具备全球视野,即使处于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生存,重视的是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竞争。学习是犹太人的一项生存战略,他们在学习中不会找任何借口。

  让犹太人学习的力量——家族主义文化

  犹太人在经受着苦难历史的同时,还形成了这种包含了同族之爱的特别的家庭文化,由此他们能以家庭为根基,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传统和文化。由于家庭团结的力量非常大,所以个人的成就就是家人的成就;由于家族的期待变成了认真学习的强烈动机,所以他们才能长时间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潮与学习欲望。这点和东方相类似,但是他们不会像东方人那样以家庭的名义强迫子女去学习。他们只是诱导孩子进行自发性的学习,就算是面临高考,他们也是按照这一原则来做。他们认为强迫性的教育方式对于子女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坚信只有充足的睡眠才是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大脑在睡眠过程中会为以后的活动进行重组。如果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人的认知能力就会下降。(现在学生网上玩手机,好多上课睡觉,就是这个道理。就大人来说,每次熬夜,第二天都会没有精力做事情。充足睡眠特别重要!切记!)东方人和犹太人的学习看上去有很多相似之处即家庭主义是两个群体教育热情、学习欲望的动力,但是两者之间有很多差异。东方的父母往往在强力的控制下提前为孩子确定好他们应该做的,让孩子无条件的服从,可以说是一种“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的教育。相反,犹太人重视孩子的主体人格,不会干预子女的行为,而是进行细致的观察,诱导孩子理解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掺杂着“有权威”(authoritative)。这样就造成了犹太人擅长自我思考、自主决定的自我主导型学习,自尊心也非常强。相反,东方的孩子则是按照父母的指示去行动,尽管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很显著的效果,但是孩子往往缺乏创意,也不会进行自发性学习。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寻找答案,而是一直在等待着某个人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说明。在重视创意的信息社会里,这样的学习绝对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模式。就算成效稍慢一些,也要引导孩子进行自主思考,让他们自己去做选择,只有这样,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才会产生创造性的想法,找到答案。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除了不会以家庭的名义强迫子女进行学习外,犹太人还不依赖辅导学院、课外辅导班等课后教育。对犹太人而言,孩子最好的老师就不是学校的老师,也不是宗教领袖,而是父母。文中举例一位主持人莉莉家进行拜访:她的父母把子女教育问题看得比其他事情都重要,他们在莉莉身边提供帮助,让她在保持好奇心的状态下学习,他们并没有强迫孩子学习,而是自己先在孩子面前展现了自发学习的形象,每天晚上全家人一起吃晚饭,吃饭的时候不经会和莉莉讨论学校发生的事情,还会讨论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小事。莉莉小的时候,父母会做睡前阅读,直接对莉莉的学习进行指导,还不断鼓励莉莉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详细的指导。其他事情,父母都是以身作则,不像东方国家只会单方面为孩子确立要实现的目标,强迫孩子去辅导班学习。犹太人在父母的爱与奉献和教育中学到了韧性、自尊、独立、社会性、生活的价值观等。

  深化家庭文化的犹太人安息日 。犹太人通过特别的传统守护、发展着家庭文化。这就是他们传统的“安息日”,人们说“犹太人创造了安息日,安息日打造出了犹太人”。安息日指的是星期六,准确地说是从星期五太阳落山开始到星期六太阳落山为止的时间。在安息日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街道上会非常寂静,这时犹太人会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在家休息。安息日一开始,犹太人就不会再走出家门。在星期五晚上,所有的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享用安息日晚餐。晚餐持续时间很长,犹太人会热烈地交谈,后者唱歌,后者喝酒。交谈的主题可以从每个家庭成员琐碎的日常生活到宗教、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范围非常广,不管对方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会非常认真地倾听每一个人说的话。安息日的作用是把所有家庭成员团结在一起,深化了家庭文化。而且,犹太人家庭中的父亲会在安息日和每一个孩子单独交谈。这样,父母与孩子孩子间的交流就是持续的,孩子会把父亲作为永远的模范与导师。犹太人家庭中的孩子会通过父亲学习一切,继承传统与家庭文化等。在犹太人的家庭文化中,父亲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他们也为了成为受子女尊敬与信赖的典范不断地努力着。莉莉的父亲就是不管自己多么繁忙,都会在休息时间陪莉莉一起度过。莉莉讲周五晚上的安息日晚餐是一周中最重要的活动,周五晚上她不会跟朋友出去玩,因为那是要与家人一起度过的时间。虽然家人每天晚上都会一起吃饭,但是安息日的晚上非常特别,所以一定要全家人在一起吃。(确实是每个民族的文化不一样,犹太人的安息日带有宗教色彩,但是很好地解决了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交流以及维护了一种健康的家庭文化。中国现在晚上要么辅导班,要么出去海吃海喝,即使周末的在家休息,看看电视,看看电脑,文化价值量很低,基本属于一种低级趣味的休息。)

  服兵役义务打造的以色列创意教育

  以色列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要先去服兵役,通常在24至25岁时决定上大学,然后会参加高考。他们先前已在服兵役时形成了成熟的国家观与民族观,退役后又利用服役津贴去世界各地旅行,不仅可以增长自己的见闻,还可以经历社会生活,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深化,人格也会更加成熟。经过了青少年时期的冲动热血、思想不成熟状态,到了懂得用一定的理性来控制自己情感的年纪,他们在选择大学、就业等问题时就可以做出明智的选择。正是因为有了可以缓冲高考竞争、减轻压力的以色列兵役制度,以色列各个年级的学生才可以接受创意性教育。创意性教育并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们把知识理解、消化,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再引导他们创造出新的知识,这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在韩国(中国也一样),学生高中毕业后多数选择直接上大学,往往很难在现实中实现创意性教育,他们在参加高考之前必须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知识,填鸭式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来不及消化所学知识。当今时代正是一个重视创意的信息社会,那些仅仅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注重教育的国家的竞争力,就要比注重创意性教育的国家差很多,这也是犹太民族能够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

  art04 理解人类文明的另一种文化密码——学习

  非洲的黑人犹太人

  世界上学习时最吵闹的民族——犹太民族

  充满讨论和辩论的课堂。以色列的教育专家把这种“通过提问进行讨论与辩论”的学习看做犹太人学习方式的核心。老师不断诱导学生进行提问,学生不会简单接受老师的教导,而是不停地进行提问。由此可以看到:只有不断地追问,并开展激烈的讨论与辩论,才能够学到真东西。“对真实的提问”和“对权威的挑战”是犹太人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正因如此,那些填鸭式教育、单纯的背诵记忆教育在以色列行不通。犹太人非常忌讳从别人那里听到这样的话:“你们家的孩子怎么会这么安静、善良?”韩国人会觉得是称赞,但是犹太人认为“安静、善良”这样的词语表达的是孩子在别人面前连话都说不好,在学习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孩子上学的时候,韩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一定要好好听老师的话!”而犹太父母会对孩子说:“如果有什么感兴趣的内容,一定要问老师,绝对不要犹豫!”

  提供讨论与辩论内容的书籍——《塔木德》 该书是一部庞大的犹太教律法书籍,可以说是对《托拉》的解说集。该书所有的内容是由讨论和辩论组成,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

  通过背诵和默记引领IT时代的大脑强国——印度

  在重视学问的印度教的影响下,印度人对学问十分关注,可以说印度高涨的教育热情与学习方式也是印度人宗教特性的反映。古代婆罗门通过“反复大声背诵”学习《吠陀》,这一方法流传至今。现在印度教育的核心就是“背诵与默记”。他们要求学习室的时候记住三点:背诵、做笔记、用眼睛看。只要灵活掌握这三点,不管是什么内容都能够记住、学会。他们是在理解了学习的内容以后,再进行背诵和默记。

  靠“标准学习”成为经济大国的日本

  日本社会一向追求个人与集体的完美融合,故日本人十分害怕自己被代表着标准、平均的集体淘汰。这样的恐惧感也反映到了学习中,所以日本人崇尚“标准学习”,其核心就是为了进入名牌大学等备受好评的大学而尽可能有效地学习必要的知识。也就是说,日本人追求的标准学习与彻底地接受“教给的知识”的填鸭式、背诵式学习一脉相承,最能反映这种学习方式的工具就是做笔记。日本人一直有一种观念,认为只有把笔记做好了,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其中一个小学校长康弘先生强调做笔记可以提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用笔记下来是把自己的想法重新整理的思维活动,所以做笔记可以吧自己的想法系统地整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做笔记还可以帮助学生记住自己在过去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以及自己曾经认为哪些内容是重要的。使笔记文化得以深化的“执着文化”,体现这种文化的是“狂热文化”(mania)和“御宅文化”(otaku)。在日本,不管职业高低贵贱,只要是在一个领域登上了最高峰就会受到尊敬。日本的笔记文化带来了各种副作用,促使学生形成了被动的学习,不再主动获取知识,只是想接受教师的教给的知识。(中国的高中或大学里也有类似现象,课堂上只是认真做笔记,很少和老师互动。)

  因为“交流学习”而繁盛的法国

  法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中学毕业会考时考哲学的国家。哲学考题具有推理性、观念性,仅靠背诵某些内容并不能给出答案,考生还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拓展自己的思路。法国的一位哲学老师讲到,哲学能够让我们的思想向前发展,所以论证比结果更重要,简单地说,就是“你为什么会那么想”比“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更重要。一个人的想法与其他人的想法不同绝对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有逻辑性地进行说明,只要对自己的主题进行合理说明,那就是最好的答案。答案并不是简单的“对”或者“不对”,而是可以无限变化。因为哲学在中学毕业会考中所占比重很大,法国人对此也非常关心。在每年的哲学考试中出现的题目,都会被认为是所有法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哲学教育是法国教育的本质,法国人“学习”的核心就是哲学教育。在法国,人们非常重视“交流的学习”,从小就开始学习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方法,并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知识、培养思考能力。从这一点看,法国和以色列犹太人的教育不尽相同,两国的教育都倾向于让孩子带着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对话和讨论,希望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但是法国的教育是为了更接近真实而注重让孩子进行“协作”学习,以色列的学习则是向真实进行“挑战”的学习。在法国学生身上,能够看到他们为了尊重对方、倾听对方意见而不断地努力着。就算与对方意见不同,他们也不会与对方发生冲突。即使是小学生,也不固执己见,也不会在别人说话时插话,有时候他们非常想阐述自己的意见,但是会一直等到轮到自己了再发言。(想要说明自己的意见就会举手,有人会把他们的名自己下来,然后学生讲等着轮到自己阐述意见),等到自己发言时,学生会参考别人的意见来丰富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接近真实而进行协作学习。另外学生不仅不会打断别人讲话,还懂得借鉴别人的话。把他人的意见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深入思考。(中国的学生缺乏这一点,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素养)西方文化中一直存在一个信念:只有通过不断地对话与讨论才能够获得真理,法国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通过沙龙文化再次将这一信念深化。法国沙龙不太看重性别、地位、出身等,而是一个把“才智、语言组织能力、礼仪”作为美德的非正式空间。(中国则恰恰相反,年龄、地位、身份在说话中或者在会议讨论中很看重)

  art05 背诵的东方,提问的西方

  东方人通过背诵来学习,西方人则是通过包含了提问的对话与讨论来学习,以上不同而学习方法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成就和文化遗产。这两种学习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但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学习方法正确,也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方法是好的,现在世界上很多著名大学和无数精英都开始关注“提问式学习”。

  东方人喜欢听讲,西方人喜欢提问和表达

  东方安静的教室,西方吵闹的教室。从东西方学生上课方式的不同,可以发现东、西方孩子所提问题的“质”的不同。东方国家的孩子们不会随便提问、回答,他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基础,且千篇一律。西方的孩子则习惯了随时提问的学习方式,不会因为提问而感到羞涩,提问的水平高并且内容十分丰富。这种鲜明的对比,是因为东方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种不善于表达自己想法、不会积极地对某一内容进行提问的环境中,而西方的孩子生活环境则正好相反。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东方非常重视“团体、关系”,夸耀自己是一种骄傲行为,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有可能打破与其他人之间的和谐(特别是提问问题时,别人表面可能会接受,但是心里不很不高兴,所以大家就不怎么提问题,只是夸奖而不是批评),东方重视的是以“听为中心”的教育,而西方异常重视“个人、独立性”,人们普遍认为个人的满足与幸福是第一位的,重视的是“说为中心”的教育。在东方,大人总是告诉孩子要听话,而不是教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情。而在西方,大人一直鼓励孩子积极地表达,还要毫不犹豫地提出疑问。另外,单方向向孩子传授知识与信息,学生很快就会忘记,学生了解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也会消失,因此要怀着好奇心不断地进行提问。

  东西方的知识观

  知识观导致学习模式不同。东西方教育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东方人不喜欢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也不会随便对某一内容进行提问,他们追求的是让孩子在安静的氛围中接受“教给的知识”,是一种灌输式的学习。西方人的学习方式与此相反,他们让孩子尽可能进行提问,然后展开讨论与辩论,让孩子最大限度地把要学习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东方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非常的大,儒家思想认为学习高于一切。孔子结合自己的经验,他对学习有着异于常人的热情和努力,后来成为最优秀的学者。因此,孔子认为知识存在于世界之中,学习这些知识就是自己的终极目标。要最大限度地向他人学习,人们不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事物或者提出问题,关键是要努力地背诵。人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来实现自我改变的。古希腊则把“战斗能力”和“辩论能力”作为评价一个男人能力的指标,偏爱讨论与辩论的学习方式。他们相信知识存在于自己心中,要通过提问把他们寻找出来。(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方式就是提问)古希腊这种学习方式使人们对知识具有了批判意识。

  学习方式不同的原因——真理观

  求诸内心的东方,偏爱讨论的西方。古代中国社会认为,整个宇宙的原理都存在于内心深处,所以人们要通过净化心灵的修行来探究真理,在东方真理是从净化心灵的过程中觉醒与领悟到的。古希腊认为,真理存在于讨论中,进行的讨论与辩论越多,发现真理的可能性就越大。

  “物我一体”与“我看到的”。东西方看待真理的相反观点,源于二者对某一对象的理解方式不同。在东方文化中,当人们想要理解某一对象时,就会站在观察对象的立场上,用第二人称的视角来理解世界,人们希望观察对象可以与自我“物我一体”,认为从自然界的一小部分,就能窥见整个宇宙的规律与真理。这与“部分中有整体,整体中蕴含部分”的说法一脉相承。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理解某一对象,即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东西方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同

  妥协的东方,争论的西方。出现问题时,东方人总是一边说着“大家好就好”,一边马马虎虎地应付过去。即使内心觉得不满,也不值得为了一个问题与对方争利,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只要不是大问题,都也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妥协,提倡“中庸之道”,这是一种劝导妥协的文化。面对同样问题,西方人绝对不会这样做,也绝对不会接受“这个也对,那个也正确”的说法,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分出对与错。所以,西方把争论看做“第二天性”,西方是一种重视论争的文化。因此,东方人认为西方人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不近人情,而西方人则认为东方人的方式过于模糊。

  重视”和谐“与重视”个人价值“。东方文化要求与集体和谐相处,所以东方人会在深思熟虑之后再行动,而不会与其他人交换个人意见。东方人提意见总是小心翼翼,他们害怕提出自己的意见进行讨论,就会出现不和谐的画面,会影响他们与集体的关系。与此相反,西方人非常重视个人的想法,认为把自己意见说出来,与别人讨论、辩论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人并不经常向别人求助,他们担心这样做会影响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背诵式学习与提问式学习。从环境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差异。东方社会原型的古代中国社会文化同一性比较高,90%以上都是华夏民族,从事需要密切合作的稻作农业(本书总是强调稻子,其实小麦占得比例也很高,应该强调农业社会才准确),非常重视自己与集体和谐相处的价值。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最重视的就是消除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的不和谐,寻找双方的共同点。(求同存异)西方社会原型的古希腊社会主要从事小规模的农业活动(我想应该是商业活动),所以人们与集体的和谐程度并不是那么高。由于海上交通发达,古希腊人与其他种族或者其他文化的接触比较多,当然随之而来的纠纷也比较多,多以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让别人理解的想法也非常好重要,于是讨论与论争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背诵式学习与提问式学习竞争力比较。分别以东西方文化圈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为对象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是一边与他们对话一边让他们解答问题,另一次则是让他们在沉默的环境中解答问题。结果表明,东方的学生在沉默的环境中取得的成绩要比在对话中取得成绩好很多,而西方的学生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对东方人而言,话语妨碍了思考,而对西方人来说,话语则起到了促进思考的作用。西方人把思考与语言砍得同等重要,他们非常重视语言构思能力,认为说话流畅就是表明自己是一个聪明、有能力的人的最有力的证据。与此相反,在东方文化中,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夸耀自己或者是详细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情的人会被看做不成熟、没有涵养的人。两种方式各有竞争力和局限性,个人一定要按照个人所处环境来调整学习方式,适合自己的方式是最好的。

  art06 交流与协作才是未来的学习之道

  美国最好的寄宿学校

  在菲利普斯 埃克赛特学院 无法判断哪一种方法正确的前提下,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关注重视提问、展开讨论与辩论的学习呢?制作组来到该学院,这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的比例为5:1,学生总数1000多人,老师200多名,每个班的学生数量不会超过12名,所有课程都是以讨论的方式完成。(每个班级人数才最多12人,细想想我们自己搞的所谓高效课堂,组织小组讨论,一个老师对应五十多个人,看来人多是不适合讨论提问的)

  特别的学习方法——哈克尼斯圆桌 哈克尼斯圆桌 是以美国石油巨富、慈善家爱德华 哈克尼斯的名字命名,这一名称成了讨论式学习的象征和代名词。一般而言,一名老师与10多名学生一起围坐在“哈克尼斯桌”前,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讨论辅助者、建议者的角色。要进行“哈克尼斯讨论”,就需要做非常多的准备。要是不做任何准备,在课堂上就将会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就会跟不上进度。多有学生都会在前一天努力预习,这样他们就能在课堂上相互提问、回答,乃至解开自己心中的疑问,并获得满足感。

  学习就是“分享知识” 在过去80多年中,一直采用讨论学习方法的该学院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学习什么东西”,而是“分享各自的知识”,即学习是偏向于“交流与协作”的,所以这里非常重视提问。学校的标语就是:“思考!讨论!提问与分析!”东方式的教育确实更有效率,因为老师一直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所以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非常快,只要学生做好笔记,课下就可以自己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固然很好,但学生自己多加思考,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提问求助,这样知识才会变为学生自己的并为自己所用。也许提问式学习一开始效率有些低,但是长远来看,学生带着自信进行独立式学习,从“老师的想法更重要”的固定挂念中摆脱出来,坚持自己的看法。因此,该学校的老师更重视教学生如何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并提出问题,然后尊重他人的意见与问题。(现实中,我们教学也讨论,但那是假讨论,老师也很少教学生如何表达意见及提问题,因为老师本身也缺乏相应的训练。)

  牛津大学:一对一导师制度与学生俱乐部

  牛津大学也倾向于“通过提问进行对话与讨论的学习”。牛津大学的面试与固有的学习方式有很深的关联,即通过提问进行对话、沟通和协作的“提问式学习”。面试官关心的不是正确答案或者你掌握知识的程度,而是你的思维是否敏捷和逻辑是否严谨。大学的语源是“universitas”,表示“学习与传授知识的人的聚会”,早期的大学是一个通过对话、交流和沟通的地方,即通过提问式学习来积累教养品德的地方。(中国的普通大学,重点大学也有,在授课中都缺乏这种对话、交流与沟通。)

  特别的学习方法——一对一导师授课 牛津大学采用一对一导师授课方式,也就是“个人辅导”,还进行讲义式教学。对于个人辅导,我个人有点感兴趣,摘抄如下:学生会利用3天的时间完成一篇论文,然后都交给教授,教授会仔细审阅。在接下来的个人辅导时间里,教授就会与学生一起讨论论文,主要是了解学生是怎样完成论文的、论文的完成度有多高。其次,教授还会和学生讨论没能深入的地方,或是学生虽然想进行研究但是因为时间不足而没能进行研究的地方。学生如果要成功应对专业领域内最优秀教授不间断的追问,还能够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话,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个人辅导就是由高密度的“提问式学习”组成的。

  促进思考的交流与协作式学习 牛津大学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每天晚饭时,所有的学生都要聚在一起就餐,这样就可以与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所有的学生都与坐在旁边的学生就某个主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着不同的视角和观点的学生自由地沟通交流。 讲义式授课方式在学生发展思维方面存在局限性,学生甚至有排斥这种授课方式的倾向。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意识,认为讲义中的知识通过书本和网络都能够学到,所以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不听讲义,教授对此也不是很关注。单方面传授知识的讲义式教学方式也有很多优点,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内容并掌握背景知识等,但这种教育方式在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和对有关事物确立主体视角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也很难培养出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行支持或者是批判的能力。

  梦想的研究所——MIT媒体实验室(研究主题是科学与媒体艺术的融合,但那时由于研究范围并没有划定,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意层出不穷,因此又被称为梦想的研究所。)

  个人独立学习、掌握的知识最终并不会成为自己的知识,只有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出来,它们才能够成为我们自己的积累。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人们之所以说绿色的玻璃是绿色的,就是因为我们看到各种颜色的时候,玻璃把其他的颜色都吸收掉了,只剩下绿色,知识也是如此。自己真正拥有、理解了的知识并不是自己吸收了、消化了的,而是让知识通过我们自己表达出来的。

  自己一个人不能处理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只有与他人共享知识,把力量集中起来,才能够诞生创新性的想法,这就是在未来社会中生存下去并不断成长的最佳方法。

  尾声学海无涯

  我们要为了发现身边存在的所有新知识而学习,然后与别人共享,这才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下去的最佳方法。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读书笔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