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人物原型45种》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典人物原型45种》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9 04: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典人物原型45种》的读后感10篇

  《经典人物原型45种》是一本由维多利亚•林恩•施密特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经典人物原型45种》读后感(一):深层次创作指南

  第一次接触原型理论,还是09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听台湾世新大学一教授讲座,她讲的是营销手段理念最新发展,但运用的理论就是荣格的原型理论,而且通过一系列广告案例解释父辈英雄等原型,看那些想象力的广告案例,再想起国内傻逼的营销理论,让我很感叹两岸学术差距。自此以后,我就开始关注荣格、关注原型理论的发展。遗憾的是,相关理论的中文版,只有台湾有寥寥数本,大陆除了荣格全集外,在跨学科应用方面几乎空白。现在5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大学终于引进出版了这本从文学创作角度研究原型的著作,着实意义非凡。可以说,单从文学创作上讲,每一位成功作家,都是玩原型的高手,而真正玩转了原型,也有助于一个人更好的成为出色的作家。

  读这本《经典人物原型45种》之前,最好能先对荣格的相关心理学理论做一个粗浅的了解不然可能云里雾里。荣格认为与艺术家集体意识联系重要概念是原型,他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始意象,原始意象一词意指一种本言的模型,其他相似存在根据这种本原模型而成形。原始意象的同义词就是原型,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荣格指出,“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是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面临的类似情境表现方式行动。当然,《经典人物原型45种》并没有死板教条,而是从文学角度简化了荣格的理论,并作出了突破性创新。

  如书名《经典人物原型45种》所言,这本书归纳出了45种文学创作中的原型,基本涵盖了小说中的各类角色。更巧妙的是,书中有大量选自文学作品影视剧例子,便于使读者在自己知识储备结构基础上来理解原型——从“国王”原型,到神奇女侠的“亚马逊女子”和格温娜维尔的“少女”原型。比如雅典娜这个原型,作者就把她总结父亲女儿与中伤者的角色,分析这个角色的正面反面。认为这个角色需要呆在城市里,呆在荒野没有书看的打击是不可承受的,如果仔细对照作者所列出的参考角色,还真是那么回事

  个人以为,这本书除了有助于写作者创作角色,更有利于普通读者了解人性,人性固然复杂,但大约也就是这45种原型的排列组合而已,有的突出,有的潜在,此消彼长而已。读了这本书,不仅有助于阅读文学作品,也有助于阅读人心,当然了,前提是你不能机械化阅读。

  《经典人物原型45种》读后感(二):饱满的人物形象是这样创造

  我认为文学创作是深厚的文学素养生活积累的一种爆发,更多靠的是一种创作的灵感。因为每部文学作品都是原创性的劳动成果,都是不可复制的。一直以来,以为文学创作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项活动。在我的心目中,认为文学创作是很神圣玄妙东西

  读过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文学创作也有很多技术性的成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完全是可以学习借鉴、运用的。这就为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

  以前读过的文学理论书籍大都充斥着抽象高深术语,这种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使这门学问愈发显得高深莫测,拒人于千里之外,对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了。

  读过本书才知道,原来文学创作指导书竟然可以这么通俗易懂

  以前虽然对一些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有一点认识,但不是非清晰,在读本书的过程中,经常有拨云见日感觉,使我旧有的认识得到了廓清。

  如,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关系上,推动故事往前发展的是角色的反应,而不是情节安排也就是说,在某个情境,一个角色要做什么事,并不是因为作者的情节安排让他这么做,而应该是因为他的性格促使他这么做。所以,写作时,更应该设置的是角色的性格特征,这才是决定情节发展的关键。而作为一个普通的习作者,可能更多地去设置情节了,这是本末倒置的。我们对角色性格的设置,往往是流于平面化的,非常单薄,而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复杂的,所以,乏味的平面化的设计,就会使人物失真,缺乏感染力

  作为一部好的作品,使我们难忘的不是故事,而是故事中性格富有深度和立体感的人物。

  基于一些作者只写他们想写的东西而不去考虑读者的需求,本书认为这样的作品不会打动人。如果想要作品经受住时间考验,就要尽可能的为读者付出教导他们、帮助他们。

  本书基于荣格的原型理论和希腊神话,提炼出了45个人物原型(附录中介绍了新增的第46个原型,是源于经典角色的现代原型),为我们提供了构造栩栩如生的人物的蓝图。而这些原型,它们的动机恐惧关心事物等具有独特性,它们不是某个人的看法,而是全人类经验结晶。“作家一旦表现了原型,就‘道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可以使人心醉神迷,为之倾倒”。这样,就可以使读者感到自己并非在阅读某个作家的片面经历,而是人类的集体经验。在这样的作品阅读中,读者才能获取人生智慧,汲取丰富营养

  在本书中,作者对45个经典人物原型进行模式化的解析,并且结合经典的电视电影、文学作品进行阐释,非常易于读者学习和借鉴使用——当然,创作过程中不可能照搬模式,一定会有所变化的。对这些原型人物的解析过程,其实是引导习作者打开写作思路的过程,只有思路打开了,塑造的人物才能有血有肉,为人们喜爱

  角色原型一经确定,则各自的旅程原型就会引导我们确定故事的基本框架。这样,对于故事的结构和方向就无需多想了,只需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塑造有趣的角色和给故事增加新的进展上即可。

  相信每一个文学创作的实践者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启发,创造出饱满的人物形象,以帮助读者了解世界,帮助他们思索、探寻和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达成作品对读者的教导和帮助作用

  《经典人物原型45种》读后感(三):人物必须来自生活?no!

  如果你是一位作者,而你创作的作品大多犯了人物无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毛病。你该如何处理此事?

  细致入微刻画固然不错,可对于没有丰富生活经验与观察机会的人而言,要写出精彩的人物实在难上加难

  而且,哪怕有时间观察,写得出来的效果未必是自己想要的。

  本书可以充分必要地帮助我们解决难题。它采用诸多来自书籍与影视作品里的人物为例,向我们展示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刻画思路。

  贯穿全书的人物典例来自希腊神话,主要分为正反面的男主,正反面的女主配角部分

  举个有意思的例子,书中将阿波罗视作商人与反叛者。

  因为商人关心事业,忙忙碌碌,感情淡薄,甚至会为了利益而反叛。

  但是,人有千面,他的优点同样不可忽略,他极度热衷于组织热爱他的本行,他是遵守制度典型

  如此,希腊神话里的这位人物,不再只是驾着太阳日复一日单调模样,反而经过深入挖掘研究后变得有血有肉。

  当然,书中没有明示阿波罗的形象该生动到何种程度,只给出了借鉴阿波罗形象的影视与书籍。

  值得一提的是配角部分,配角人物如何衬托主角呢?

  可以采用象征手法,例如《绿野仙踪》的狮子象征少女的勇气

  也可采用翻版手法,主角渴望成为配角那样的人,如此,自然而然就讲主角的部分特色刻画出来了。

  简而言之,配角可以是主角原型里挖掘出来的片段或翻版。

  如此一说,是不是觉得写一篇有诸多人物的作品,可以很简单呢?

  的确,创作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当我们不知该创作何种人物时,我们只需借鉴多种书中推荐的值得研读的材料,再结合神话故事深入理解,便会发现头脑出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

  其实有时候,我们读到某本书,非常喜欢某人物,便也会情不自禁的在自己写的故事里融入那人的身影

  尽管这些人物并非来自我们生活,而是来自我们阅读书籍历经思索后的感知,可这种做法并无不可。

  它恰恰是本书打算教会我们的东西。那道留在我们心底,引诱我们用文字语言和故事深入挖掘的人物身影,就是书中所说的人物原型。如果能将这些原型结合实际生活中接触的人物,作品的效果会更佳。

  或许许多人不认同创意写作书系的这些创新写作理念,但无论如何,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里,传统理论中人物原型必须来自生活的概念,似乎已经被内容繁杂讯息潮流彻底打破了呢。

  《经典人物原型45种》读后感(四):“巫师”谈谈对这本书的看法

  最普遍的人物模型,经典人物的心理学发展依据,不只是荣格的群体心理学和古希腊神话人物,更包含了社会学传播学故事通过电影媒介产生影响力

  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来自于生活,这本书是从生活中提炼这些人物的指南,也可以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模版。能证明这点的是人文纪录片制作,对准的其实就是生活中的这些能够深刻体现模型特点的人,当然不是一味的记录,后期的加工可以增强人物与原型的契合度。

  同样导演选择演员的时候也是根据演员的性格特征来选择的,我说的是作者型的导演。比如李安。这种选择如果正确的话会带来很奇妙的效果,就是一个角色活了,或者跟以前这个演员演的形象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虽然还是那张脸。比如《比利林恩》中克里斯汀饰演的角色和黑人经济人那个角色。

  对于编剧好处就更不用说了,之前我很不明白就是怎样将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绝对真实人和生活细节以及众多能体现人不同性格和理念的对话抓取出来,让这些成为素材组合变得有意义,虽然也想过荣格心理学中的古希腊神话模型在本质上贯通着所有的经典故事中的主角心理,但一直没有一个系统详细解答,直到看到这本书。

  《经典人物原型45种》读后感(五):他们和应选择的路

  “文学即是人学”,一定程度上这话一点儿也没错,尤其是对于通俗小说,成功的人物塑造,能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心情感受投射在人物身上,与他们一起经历喜与悲。除此之外,另一个要素则是好的故事,二者一道,奠定了通俗小说引人入胜基石

  本书作为指南性读物,旨在引导使用者创作并丰满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加入情节,帮助笔下人物踏上他们应选择的旅程。对于仅停留在仅欣赏别人笔下的故事自己却极少动笔创造这一层面的读者,本书将教会他们以解构的视角来欣赏文学、影视作品——即归纳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质,进而发现他们和他们选择的历程之间的必然性。

  建立以上对虚构人物心理分析的基础,便是原型理论。这一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发展起来,虽然同属于心理分析学派,荣格反对弗洛伊德片面用“性欲”为原始驱动力概况一切心理现象的看法,对心理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类描述,并力图探究人类心理的“集体潜意识”,在荣格的理论中,神话、传说这些原始的文学作品,均占有一席之地。借助荣格的理论,我们得以回答“什么是他们和应选择的道路”这样的问题。

  欲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进行一番解构。

  他们,即人物原型。大而化之,这些原型是对人类心理特质的分类与概括,虽然个体的经历千差万别,性格也全不尽然相似,但总是有规律可循。因为无论在何种文化、何种社群中,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广泛的准则还在,因此在一个团体中,最终结果是每个人都会找到其独特的生态位,相应地,便产生了国王、救世主、女族长、引诱者、养育者等一系列角色。他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虽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但是其基本的性格特质是一样的,例如,无论中外,无论何种族群,总有那么一群人,通常是女性,她们体现出了利他主义的特质和对一些对象寄托式的关怀,便可以归类为养育者类型。而对于故事创作,要描写这样一位女子的心路历程,则需要了解其心理特质,这样人物开展的一切行为,才不显得突兀,在心理特征上自相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原型不等于类型化的模板,原型是人物在场景和情节中做出选择的心理依据,是人物性格塑造的基本要点,而不是对于人物过于简单和片面的概括。

  接下来,应选择的路,则是人物所要经历的历程。促使人物踏上他们的旅程进行改变的动力,无非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某一重,有的故事中主人公至于危险情境下疲于奔命,有的故事中主人公需要获得自己身份的发现与认同,便对应了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不同的原型,在面对同一情境下,每种需求之于他们而言价值不同,因而做出选择时受到的牵制不同,这导致了他们走向不同的道路。

  并且,男女因为自身力量、获得的外部支持与出发时的处境不同,男性和女性的成长之旅也体现出了趋势化的差异:男性一路都在抗拒,女性则一路都在发现。因此男性旅程中让渡一部分权力获得重生,女性旅程中获得一部分权力进行自我实现,是永恒的主题,在此过程中还牵涉到了男性自我的觉醒和女性对恐惧的克服。

  这便是他们所要选择的路,看上去随机却又充满了必然。

  所以,讲一个好故事本身就是一次接近内心的过程,人物的塑造脱不出心理原型,人物的历程则逃不出自我发现之旅。

  最后,祝读过本书或者即将阅读本书的人,能够成为优秀的讲故事的人,或者理智清醒而挑剔的读者。

  《经典人物原型45种》读后感(六):这许多,够了吗? 不,还不够。

  记得以前看一个古代的智慧故事。一个皇帝出题,问大臣门,你们知道,明天有多少人通过城门嘛?一个聪明的大臣说,只有两人,男人和女人。其实,这个大臣,耍了个小聪明。因为皇帝的说的是多少“个”人进出 城门 ,而大臣回答成了“类”。似乎另一个答案是说的是十二个,因为按照十二属相来说,也能包含了所有进出的人。其实,皇帝问的比较无理,大臣的机智,也就不用深究了。只不过,要是把所有的人都分成了“类”,那么未免就会显得单调得多了。

  眼前的这本《经典人物原型45种》的副标题是创造独特角色的神话模型,就使用了把小说人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作者依据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特征和正邪两面的原则,引导大家设定自己小说中的人物。

  这种想法的产生是因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叫作“神话原型批评”。这个流派的人事认为,神话是文学的源头,神话中包蕴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因此,这本书的作者也就依照希腊神话中人物性格特征塑造了,这几十种“人物原型”。

  如果有个人告诉你,读过这本书知道那么几十种人物原型,就知道了所有小说中的人物应该怎样塑造。我还是劝您不要相信,因为小说,要向我门展示的不光是人物分类,不光是我们对人物的想象,不光是我们生活经验的映射。小说还承载着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承载着情感的传达,承载着读者的阅读体验。只谈“分类+设定”就能塑造好人物?恐怕这样的想法,更接近一些冒险类和角色扮演类游戏中的角色设定而已。

  不过,这本书所谈的内容,对我们认识人有所帮助,比如详细研究一个人的优缺点,具体到一个人生活中的小细节,这种细致入微的考察,可能对那些想做侦探和泡妞把妹的青年人有所启发。毕竟作者用到很多心理学上的知识,例如把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七种需要,转换为了七种促进人物行动的动力基础——虽然这是从《让一个好剧本变得更精彩》中移植过来的。在书中,作者为每种原型人物配备了大量的影视剧作品样本,这一点是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一些西方影片和剧集的人物,倒是也有一定帮助的。

  说实话,“原型批评”这种追溯到神话的方式,我们虽然不是十分熟悉,但却经常使用另一种方式来沟通小说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这种方式就是,类型化。“莽张飞”说的不是张飞,只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莽撞而已,”活诸葛“也不是讲诸葛亮,“陈世美”是有固定语义的评价语,而戏台上“白脸曹操的奸”,“红脸关羽的忠”,则更是人物原型的映射。不是我们不尊重神话,只是我们知道,类型化的小说人物,没有多大意思,大家期望看到的是人物的差异性,而这种期待,不是几十种“原型”所能满足的——当然,只是要轻松娱乐一下,自然另当别论。

  《经典人物原型45种》读后感(七):独创与原型

  趁着假期出游的路上有些闲暇时间,在网上搜来一篇听说十年内无法超越的经典力作好生打发时间,谁知道才看开头的三万字不够,三观尽毁。作者明明在塑造一个拯救家族拯救世界的让人仰止敬畏的英雄人物吧,无敌、全能、超人……就算吹得天花乱坠也无可厚非,谁叫我们都有英雄情结。但是这少年英雄却因为初恋的移情别恋,小鸡肠肚子又妒又恨,为了报复马子的背叛竟然什么滥下三流的手段尽出。不说别的,看到这样前言不搭后语的情节,我能扪心问作者一句:不是说小肚不容难容天下难容之事,就这个小鸡肠肚子的少年英雄连个马子都不能容,能将广袤的天下纳入胸怀?

  便捷的网络催生了快餐文化,时人大多喜欢追求一种快速、高效的轻阅读。为了迎合这种趣味,很多网络创作者浑身解数,力求创意八出、突围而起,但是这种创作往往有所偏颇,他们过分注重情节的编排,写着写着就不知云云了,也就是时人常说的“虎头蛇尾”。这样的创作在网络文学中尤为显见,势同成殇泛滥,却不知推动故事往前发展的正是自己创造的那些角色的反应,而非你的情节安排。你能说一个吝啬鬼会出于善意好心地扶老太太过马路?天知道他是突然良心发现,还是看到路边丢有一枚硬币,匆匆忙忙抢了老太太的道抢在她前头拾起硬币,“顺便”把老太太送到了对面多一点?

  既然你创作里是设定了吝啬鬼形象,他的行为就决不然与他性格相背悖论,所以在情节上我们更倾向后一种的编排,也更显故事的条理与合理。

  看到这可能有人就要跳脚就要跟我急了,你个外行人懂啥,这叫做“独创”、叫“创新”。在看《经典人物原型45种》之前我是个外行人,看完之后我还是个外行人,只是看过这书之后,我对人物的塑造有了一个全新的更直观的认识:再独特的人物、再精彩的故事,在历史长河里都是一再出现、循环往复的。而所谓的独创性不仅要展现出角色的新颖、激动人心的独特视角,还要将角色的天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只要一提起这些角色,我们就会有很真切的感觉。

  而纵观古今,一部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千古垂青依然流传至今,是少不得一个又一个让人熟悉的让人经典难忘的角色。伟大如《红楼梦》,博采古今,老少皆宜,就是现在仍屡屡刷新畅销图书神话,稳居畅销榜榜首之位。我一度猜疑《红楼梦》的魅力所在,我知道决不是营销效应,它的受关注度受欢迎度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在《红楼梦》里的芸芸众相,即使碎为微尘的众生,亦悲亦喜、亦憎亦爱,俯首皆人生。蒋勋蒋老师如是评价:《红楼梦》里的人物形象,很容易让我记起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的真在于他们再现了生活现实图景。

  是的,这样的角色无形间就让我们感到熟悉,让我们感到亲近,因为他们浓缩了我们生活的影子,使我们生活再现,他们取材于生活,生活便是创作的原型。

  荣格认为:作家一旦表现了原型,就“道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可以使人心醉神迷。”从这个角度来说,《经典人物原型45种》相当接地气。在书中,作者总结了32个主角原型和13个配角原型,从塑造人物的角度,通过对你的角色害怕什么?关心什么?动力是什么?其他角色是如何看待他的?以及发展性格弧线的原型人物的提问、填补,从而使人物形象愈加丰满愈加深刻。

  而让我更欣喜的是后面部分——原型旅程。常看到一些作者抱怨,文章写着写着没思路了。既然角色已在路上,必然有其路轨可循,这就是我们说的“原型旅程”。每个角色对旅程中的每一步会有不同的对待方式,他们自有他们的路要走,而你为角色选好的原型会带给你较大的帮助,这样你就可以循迹深入,比之你在苦思冥想简单的多。

  不得不说,这本书指导性非常强,辅以影视剧、主角配角的协调、文学作品等的举例说明,趣味性、清晰度明显比同类书要高,易懂易学,看过就连我这样的门外汉也受益匪浅,真希望那些自诩“作家”的网络写手好生看看,相信在文学性这方面会有相当大的提升。

  《经典人物原型45种》读后感(八):书中自有真意

  经常能看到作家在作品的后记中无奈地表示:“写着写着,故事就往我无法控制的阶段发展了。最后搞得结局和我当初设想的完全不同。”这话看起来真是又无奈又自豪。

  其实作为一个暂时没有作家梦的人翻开这本书的心情是有点微妙的。当初的目的很单纯,只是想学着站在作家的角度看待作品中的人物。不是说作品是作家的心灵延伸、对世界的观察与体悟,其中的人物则是了解这一切的窗口么。如果能更深层次地了解人物,也许就能更靠近作家想要表达的世界观。

  带着这个愿望翻开书,有点小惊讶,感觉像是做完心理测试以后正在探寻选项的答案。A是缪斯,D是美杜莎……最关心什么,最害怕什么,别人眼中的样子,优点,缺点……不愧是提炼自荣格心理学的角色原型,让人在洞察作品之前顺便审视了内心。

  说是46个原型,好像很容易让人看透。但是这些原型就好像颜料一般,混合比例不同、浓淡成都不同,产生的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色泽。再加上与不同人物碰撞后,又会让人物成长,改变这些原型的比例……看来要生物了解人物,还是和了解他人一样困难重重啊。幸好在书页间,起码还能梳理出成长的轨迹。

  除了关于原型的介绍,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的写作感悟也让人记忆深刻。他说——要体现人物的挣扎,让人物成长,让故事推向高潮,一定要让人物面对自己最害怕的事情。比如母亲害怕游泳,就让她面对必须游泳才能保护自己孩子的境况。这时战胜恐惧而迸发的母爱之情才更让人动容。仔细一想,这条定律似乎真的被屡试不爽。斯嘉丽不也是在家园被毁之后一夜长大么。作品如此,人生不也如此么。

  《经典人物原型45种》读后感(九):给大众看的文学批评著作

  对于文学批评,感觉总是那么远离大众。那些陌生的概念,总是不接地气。但是维多利亚•林恩•施密特的这部《经典人物原型45种》 却显得那么亲切可人。对于原型批评其实早已有之。

  早在弗洛伊德就曾断言,“支配着我们的行动的,不是意识,而是无意识”卡尔•荣格则进一步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体无意识转移到集体无意识,强调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因素,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类心理探索事业

  荣格将人类心理分为三个部分:个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其中,“个人无意识有赖于层次更深和渊源更久远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属于历史而非个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的,“是种族对人类历史的记忆,它包含着非个人的神话特征”神话的起源尚无从知晓,但肯定不是个人心理的获得物,而应归属于一般的人类心理模式。集体无意识被定义为原型。原型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这种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细节、剧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加拿大学者诺思洛普•弗莱发表了其成名作《批评的解剖》,接受了荣格关于神话和原型的思想,将它们发展为自成体系的批评方法,世称原型批评,或者神话批评。

  心理分析批评家都提出这样的假设: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作家写小说的主要动机,是要满足某些隐秘的欲望。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文学作品是作家的梦幻,只有把握了艺术主体的隐秘欲望,才能透彻地阐释文本。在荣格看来,呈现在作品之中的主要不是个人无意识,而是集体无意识。决定文学作品意义的是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因此,要透彻地阐释文本,关键是要对文本之中的原型进行探索,探讨它的历史文化因素,探究其神话渊源。施密特在前辈的基础上,提炼出32个主角原型和13个配角原型,从他们关心和害怕的事物、动力以及他人看法等角度,对这些原型的内心世界进行淋漓尽致的剖析,并列举了众多影视角色、文学形象、历史人物来给读者一种更为直观的感受。

  这本书的定位是教师、学生和写作爱好者。因此在指导写作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经典人物原型45种》读后感(十):轻巧塑造各式人物形象

  说来我们传统的文学创作,和西方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不是走一条道的。可叹的是,整个现代文学就是模仿西方文学为主。时也势也,当下真正属于我们的传统章回体的小说结构却不被人所关注,倒是那些形形色色的西方小说形式,哪怕是最让人看不明白的超现代主义的意识流写法,都热热闹闹在在国内发扬光大了。想一想,我们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对文学创作的要求是什么呢,……“德乃文之骨,性乃文之心,志乃文之根,字乃文之身。”不说那古典四大名著,就连《金瓶梅》之流的艳情小说,都脱不了这个范畴。可问题是,西方的文学创作它就没这个说法啊!立身,或者说根基不同,最后创作出的作品自然也是不同的。

  感慨一下,还是书归正传。事实上,感觉这些个引进版的写作指导书,多少都有些文化上的水土不服的味道。当然,这些书的作者大都是欧美人,自然是从西方文学的角度来谈写作,虽然大的体裁规则什么的不会有错,但无论从审美到认知,肯定和国人有隔膜的。有些细节方面,看着多少会让人感觉别扭生硬。译者的水准高的话,翻译的时候能直接调校下还好,否则,读者也只好凑合着看了。

  比如这本书,旨在教我们如何塑造故事中的角色,和区分人物最基础的原型,与提供给我们一些典型的人物原型设置。基本上,每例典型的人物原型都会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剖析,就等于是每一例为两种原型。的确,人物的个性鲜明,形象的生动,都关系到了故事的成败。可惜的是,书里所给出的所有人物原型的构筑都建立在西方人的性格、行为特征上,如果是要写给国内读者看的故事,人物原型的设置上,还需要进行全盘本土化的修改。

  不过,那个最基本的人物原型的构筑方法倒是很有些意思。就像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那样,当时的工匠们把人的面部五官和脸型进行分类、重新匹配,造成了千人千面的奇特景象;而这本书里将故事中人物的典型性格进行抽取提炼,成为一个个的人物原型,等到我们自己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基于这些简单的原型,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扩容。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对于故事人物的预设,自行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物原型,就像是写长篇小说一定要按着大纲写,免得写歪了一样,写故事的时候有了这个人物原型,就免得写写人物就写变形了。……这对于我等记忆力不大好的笔者来说,可真是个福音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