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松子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松子落》的读后感10篇

2018-06-30 04: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松子落》的读后感10篇

  《松子落》是一本由苏枕书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松子落》读后感(一):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一个人在京都求学、生活,九年点滴光阴化作笔墨,从迷茫无依到寻找勇气,如松针细腻却有锋芒,如松树深入云,亦如松子铿然有声。

  ——题记

  知道苏枕书,是看她写大河剧《笃姬》的评论。当时看介绍说她是小有名气作家,还觉得名字有点拗口,但因为同样喜欢日剧和日本文化,就循着兴趣去看了她的另外几本书《京都古书店风景》《有鹿来》,发现她还是旅居京都的历史学者,一惊:这是多少日系文艺青年甚至学术青年梦想啊!就像蒋方舟说的,“并不清贫独身学生,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了”。

  初读她的文字,会觉得她是安静温润女子,有点单纯俏皮又有学究气,一言一行都十分雅驯。但这本《松子落:京都九年》,则让人在字里行间看到她的执拗性情,以及细腻外表坚韧内心。一直喜欢的一个词是“痴人”,觉得这是对人、对物单纯的喜欢和着迷,纯粹,也适合她。虽然看起来生活在自己圈子里,但谁说这个用文字和学问构筑的世界,不能给她带来开心满足的呢?

  用一类文字来解释另一类文字是唐突的,因为一定会把人带向另外的境地,领略不同情感心境。但寄情于物则是另一种效果。本居宣长在《初山踏》中写到:“凡是人,都应该理解风雅之趣。不解情趣,就是不知物哀,就是不通人情。”由物及人的“物哀”之感,是旅居这个国家长达九年的时光在她的文字中留下的痕迹。做菜、采摘、熏香、种莲,这些事情本身带有的日式风味,加以作者本人对中国古典意象审美情趣,以学养赏读琪花瑶草,风物人情,也使琐碎的生活片段在她的笔下古拙而优雅,多了些可爱的书卷气,将“物哀”体现得更为明显

  枕书写道,京都的物候像是她的第二故乡两地文化渊源相近加重了她的代入感。和大多数旅人一样,枕书对京都的情怀多少也来自大大小小的古书店、居酒屋、熏香铺。对这些京都街头无处不在美好事物的共同癖好,或许正是她和许多人能相互投契的原因,比如种莲师傅省吾,比如日本留学生姐妹香织一家。他们一起制作当地的年糕、一起过节穿和服;在日本的盂兰盆节时想到中元节,也从异地求学中体会交换人生”的奇妙……从那些平凡当地人身上,发现对生命敬畏,在无常之中习得从容,这大概是东亚文化圈固有的人生哲学,也是人性中跨越国界相通的品质

  每一个做学问者都爱书,也时常受困于书:居室局促与书的囤积,人生的短暂与学海的无涯,最终都引向书的聚散与人的离合。与书店老板的往来,和师门兄弟姐妹的相处,这些因书而结下的缘分,无一不在影响着枕书的求学旅途:有人离开,也有人留下;有人选择了学术之外的道路,也有人守护着自己珍惜的事物。

  有人羡慕她的生活,能把平凡甚至无趣的日子过成诗,甚至散文,也有人评论她的文字雅洁秀净,能在学术之外独辟一方天地。却鲜有人知在这优雅背后,她曾经小心隐藏的艰辛苦痛,大概就像她自己描述的那样:一个并不习惯高跟鞋和隐形眼镜新娘,在婚礼上小心翼翼地表演尴尬而不失礼貌微笑

  读博的时光漫长无聊,尤其是在海外求学,漫长的学制、宽进严出的科研要求语言文化的差异陌生环境,无一不让人难以躲过传说中的抑郁情绪。枕书坦言,她每年春天都会陷入一阵茫然,或许是对前路的痛苦,抑或其他。在异乡,这种痛苦则是加倍的,因为并没有值得依靠的风物和人事,可以让人执着地走下去。

  然而,她却反其道而行之,“只将他乡作故乡”,把投身自然当做一种“消磨”的方式,也得到了些许的洒脱。她说,“我总是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譬如盛夏时希望秋虫晚一点啼鸣。寒冷的深冬,因为有漫长的黑夜可以拥被消磨,有遥远的春天可以盼望,因此也不那么恼人。”虽然文笔一如既往地从容,但不再能看出自我克制的痕迹,不是从前的“小心回避痛苦”,转而勇敢地书写自己内心的波动,在漫长的旅居生涯中找到新的乐趣和希望。

  种莲,是她对“知物哀”的又一次亲身实践。不仅是尝试抚养一个新的生命,学会各种方法,也是努力克服自身的情绪迷涡,走出绝望泥潭的努力。她看到了哪怕是植物,破土而生的过程也并不容易。莲犹如此,何况人乎?

  枕书从前求学的重庆是山城,她的友人也离开山中故乡去求学,又回到山中生活。而在这九年中,她的人生大事也在山中的夫家完成。在她看来繁琐复杂的婚礼手续,却在她先生“就当是田野调查”的连哄带骗中欣然完成,留下了一段相当难忘回忆,也就此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从歌乐山下到北白川畔,求学足迹点映成辉;作为女性,她也在人生行旅中坚持着对感情婚姻家庭思考,在人生中不断翻山越岭步履不停。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九年并不意味着句点,一切都还要继续向前。点滴光阴化作笔墨,如松针细腻却有锋芒,如松树高深入云,亦如松子铿然有声。

  枕书的先生说,“大约是京都与我保持的距离,不可以靠得太近,也无法靠得太近”。可她却早已投身其中,如同对生活那样,不再犹疑。

  《松子落》读后感(二):我印象里的枕书

  先前在枕书的微博上看她的一段话,关于被骚扰,关于自己的感情观,又感慨感动,她近来越来越坦承自己,直呈内心,将以往藏于文字背后的隐秘想法开诚布公,恰恰契合了我的一些猜测我喜欢这个转变,这其中大概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使得她需要发泄和交流

  人非草木,不能一直隐忍不发,积蓄太多闷思会自伤,需要一个触发点。虽然我知道触发点本身也是苦乐交织的事情。

  从岁时记算起,读枕书也有六七年。她出的每一本书,几乎都读了。这几年中,我的阅读趣味也在变化,审美也在修订,观念也在进退,但对枕书的文字一直都保持了兴趣,并且产生了探究(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这个词)的想法。

  人们都说她善写京都,风俗、民情、花木、风景,都很琐碎文雅,多读会腻。我也陷入过这样一个认知里,觉得重复写意义不大。其实我是被枕书带入京都世界的,先前对京都文化一概陌生,被教科书洗脑后,对日韩这两个与我们相似的东亚世界有太多偏见。甚至会用贬义词去称呼他们。

  现在我学会了克制,自正。这些也得益于枕书文字的教化,她的文字有安抚镇定力量。我觉得,枕书反复写京都,写生活细节,写人情往来,并不是以导游身份在推介什么,这本来就是她感知到的,认可的,日常享受东西啊。她感受到了,品觉过了,又十分珍视这一瞬细节,于是就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分享给读者看。

  她的文笔(词库)也是我一直喜欢的,甚至私底下去分析过,因为在同龄人,甚至在同代人中,这样的文笔都太稀有了,克制,文气,温和谦逊,娴雅,遵循东方语境,带着宋、明、清代笔记闲适趣味,又受着京都古典文学的影响,还有学人的审慎态度(体现在名物描述和资料引用)。

  枕书对环境(天气敏感,对花木熟知,对文字持重,又对人际交往有着自己的标准诉求,我想这种性格养成固然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后天兴趣的引导,更有京都风气的浸染,但不是说全然被后者影响,因为她本身在精神上就有这种诉求,京都文化正好呼应了,便渐渐形成了今日的面貌风格。(个人分析,主观的)这种文学气质和关照心理,正是我这一代人欠缺的。

  这一本《松子落》,我最感动的还是她写自己与家人的相处,与从周结婚经过。同为女性,我也到了这个年纪,与家人的相处也有诸多困惑。但我不够勇敢,至今不愿意寻找伴侣。枕书与从周的相处细节,从周对枕书的尊重珍视,我反复阅读,几次要哭出来。从周在文中坦白:虽然也有种种思虑,但根本上是一个直男简单而粗线条的爱悦,诸如“啊,要和她结婚了好开心”,直白雀跃,实不足观。让人觉得可爱,舒适真诚,这样的男性,现在也不多了。

  其实枕书笔下的男女,都面目可爱,对讨厌的人也宽容以待。

  世路太过艰险长远,希望从周能一直陪着枕书,一起成长,进步,共同对抗丑恶不公

  也希望枕书继续书写,少些自缚,对自己多些自信和勇气。我隐约觉得过去我们的国度也有类似的风雅和文气,关于藏书建筑服饰、植物、笔记、风俗,是存在过的,有良好的情趣和秩序,枕书提到的京都学者也会说起明刻本云云。我每去苏州,都觉得它是保存了一些的。可是,现在都渐渐变质了,替而代之的是各种急躁速食,不写实的“唯美”。很奇怪。我想,枕书也是有体会的。

  《松子落》读后感(三):独在异乡的勇敢与自由

  《松子落》是作者和京都相关的第四本书。前一本书《有鹿来》一度被放在旅游类图书里,据说有读者以为是观光指南,买到之后大呼上当。

  如作者所言,并不想被贴上“京都作家”的标签。在一个地方生活九年,人生可数的若干分之一,京都是她日常所经历,是许多成长和思考的底色。如果生活在别的城市,也同样如此。所以,她总希望读者可以抛开京都这层“生活在别处”的滤镜,去寻得真意。不过这也不必勉强,过度反省有时不太必要,希望她可以更坦然自适。

  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京都是作者逃避的一个去处,可以对抗世俗眼光和标准的避秦之地。至少,在九年开篇之时如此。

  这本书的四个章节,行旅、人情、岁时、缓归,大致可以看做一段循环:因为世俗日常的困扰,向行旅中去求索,其中遇见各种人情和岁时的感染,最后对世俗的日常和情感牵绊有了尊重与和解,也能够直面真实的痛苦。当然,归来还缓,未有定期。

  第一部分《行旅》,以汤川秀树的行旅和高致开篇,可在某种程度上视为作者的自我期许。之后追溯初次离家,在西南城市的青春记忆。重庆气质奇崛,与京都截然不同,在这里似乎偏离主题,但实际上可视作京都之旅的起点。就如作者所言,若不去重庆,则日后大约不会在京都呆那么久,所谓前缘早定。

  《人情》是行旅之中所见,独在异乡为异客,加上书斋的掩护,可以获得更多自由。无论是旧书店、和服、酒馆,还是山中的生活,都无拘束地彰显了趣味。但作者自然不会如过客一般停留在观赏的趣味层面。《穿衣记》看似轻松题目,底下是死生之大事,所谓着装的礼仪,“是为了措置无从排遣的情绪”。《和服与性别》则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日本人引以为豪、繁文缛节的和服,实践者主要是女性。她们在种种规矩品味、审美的苛责中,背负起保持“传统文化”的重任,而男性虽然自豪于“我们的传统”,却可以自由拥抱西方和物质的世界。一面是女性、保守、优雅,一面是男性、进步、开明。这种暗藏的二元结构,透露出亚洲“传统社会”在性别上问题上的严重失衡,被牺牲、被教化且沉默的女性,或者弱者——我希望她未来可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岁时》讲植物、天气、物候、日常的饮食。眼光从与人往来的“人情”,回到跟自己的独处。“岁时”二字是审美,也是提示。人常常受困于自己的期待和落空,执着于在人群上下左右位置。只有对岁时的谨守,才时刻提醒人生的根本矛盾在于留恋及易逝。那些脆弱的、即将或注定要逝去的,才是构筑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石。大都好物不坚牢,辛苦聚书终易散,繁华亦如流水

  在这样的情绪中,能看到作者在小心回避着痛苦。日本文化中有一样特别不好,用美来混淆善恶是非,来逃避和粉饰。这种倾向,在表达美好的感情时固然十分优雅,譬如“今晚月色真美”,譬如许多光阴的一瞬。但在表达反面意见时,不会说不,不能直面自己,不能挺身而出。作者多次跟我介绍过“村八分”的问题,又常常跟我反思日本文化的暗面。与很多人想的不同,作者对日本文化的确不是“迷恋”,态度其实相当冷静。但作者又过于温和,因此许多批判都藏起来了,她总说有力的批判也需要足够的力量。在这样的不可解与不可说中,作者在努力体味各种日常的审美和雅趣,也在努力生活、寻求光明。《仿枕草子》很有趣,她坦然表达了爱憎:“可厌的事是……着急表达观点,强调自己如何出色。没有经过思考就用一些粗鲁流行词汇,还做出洋洋自得样子……用精致的学问装点不堪的灵魂。”也算是她低调的批判。

  《缓归》可以理解为缓缓归来,也可以理解为归途还长,归期还早。《父亲与我》《结婚记》《种莲记》,前两篇都是用自己和周围的世俗生活碰撞,最终与世俗的人情和解,过度的谨慎恐慌并无必要。这一部分直面自己的挣扎,是特别真诚的、一个人焦虑又宛转的成长。(《结婚记》我也该写一篇,但是始终写不出来,因为少了这一部分内在的矛盾。虽然也有种种思虑,但根本上是一个直男简单而粗线条的爱悦,诸如“啊,要和她结婚了好开心”,直白雀跃,实不足观。)

  《种莲记》是这本书最重要的一篇,是痛苦的救赎。在那段最灰暗绝望的时间,唯一有所期盼的,是每天去看莲花是否冒出花蕾。即便付出了翻盆、施肥和照护的努力,能否开花也不可知。对花的祈望,在不可断绝的消沉情绪之中给人拯救(在种花这点上,我是真的很佩服她,因为她种的碗莲开了花,而我连年种碗莲都失败,现在只好种芋头)。

  真如堂的荷花,作者是先看了花,再见到花的主人。我是先见到主人,再去看了花。花主人(姑且这么称呼)省吾先生是我见过最乐观通达的人,第一次遇到时他骑摩托车,戴风镜,喜欢大笑,好像从宫崎骏的动画片里走出的人物。

  后来也听到更多他的故事,他的恋爱、家庭,他去中国旅行的经历。女儿第一次去远方念书,省吾想到了就要哭,瞒着妻子偷偷跑去女儿所在的城市,并没有见到,又偷偷回来。

  他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一个人不必对世界有太多防范和焦虑,也能一派天真地生活下去,并获得世俗的幸福。相比之下,倒是那些“用精致的学问装点不堪的灵魂”之人尤其可鄙可怜。

  省吾的存在,让这本书可以有一个爽朗明亮的结尾。

  这不是一本纯粹关于趣味和格调的散文集,而是作者探寻与世界相处方式的记录,虽然是隐抑含蓄、充满犹疑和困惑。我和她一路走来,见到并经历这些探索和挫折,也对女性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以及她们独有的痛苦有了更深的了解,感谢她带我走进这个世界。幸好她所遇的美好的人、情和植物,都带给她勇气与信心。莲花、松树、京都的雨季和冬日,有的我曾见过,有的我曾耳闻,它们的循环与恒久,都证明这来时路并非虚妄。

  《松子落》读后感(四):人间总有相似之处

  京都第九年,苏枕书的书,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仍延续京都的故事,却又多了很多地方、很多人、很多枕书“自己”。边看边觉得,她不再是一个客居京都的人,反而渐渐将京都北白川畔的一切渗透进自己的血脉,养进自己的文化底色,成为眼前“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的苏枕书。

  一个赤手空拳的人,因为有了故乡和爱的庇护,故此多出很多勇气,去面对无需粉饰的生活。人间总有相似之处,无关乎京都,也不限于枕书,众人皆能在这本书里看到过去某个时段的自己,岁时从未优待任何人。

  聚散有时,但还是要不假思索、奔赴永恒的虚无

  枕书是爱书之人,早已写下很多关于书、书店的文字,这似乎是她书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收集和拥有故是一种快乐,但日积月累又客居他乡,于真正的读书人来说,海量的书也是海量的烦恼。我独爱此篇《散书记》,其中讲到,小林师兄的房东要翻修房子,请师兄把藏书清理一半,以免发生承重危机。小林师兄遂叫了研究室的同门去挑书。

“我们穿行花树丛中,一趟又一趟搬书。梁间雏燕新声,晴丝沾惹人衣。细想来,是伤心的一幕,此种心境,喜聚书者最能体会,而我们又无法克制此刻聚书的欲望。巨量的书,令人虚无。但还是要不假思索、奔赴永恒的虚无。”

  藏书之人散书,好似让财主散尽万贯家财、毕生积蓄一样惊心动魄。聚书与散书,拥有与失去,道破的是安稳难常在,人生无定时的百态。而小林师兄宁广散书于同门,也不背“卖书”的名义,又是旷达中的执拗,读书人的“抱柱之信,可托死生”。

  枕书忧思,小林师兄是他们这些研究者的一个缩影。同样的困境,同样的无力与执念,而爱书是恒定的,能怎么办呢?一如小林师兄的训诫:“读书人第一要务,是做好研究。聚书而学术无进,等于富人家拿书架当墙纸装点门面。”;二如枕书历经散书劫难后的豁达:“有时遇到很好、很有价值,却不在自己一向关心或研究范围内的书或资料,会提醒自己冷静一点,努力不去买,希望它们被更合适的人买走,得到更好的研究和更多的爱。”

  人情,是为了措置无从派遣的情绪

  之前我常想,苏枕书是否如我们常人一样享乐,还是终身过着“小龙女”般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后来看到书中频频出现的“从周兄”,终于放心,也不禁为自己的幼稚莞尔。

  枕书的文字固然精妙,底蕴固然深厚,可最好看的还是旧时光中的那些人,以及他们的琐碎日常。抛却开“京都”这个诱人滤镜,终于能看到苏枕书“自己”了。除了长久的一人独居,在京都第九年,香织一家、小酒馆和花店老板、研究所师友,以及无数的古书店,原来才是她真实的生活。

  《仿枕草子》极为有趣,都是些生活偶得的随笔,片刻哲思,既有她惯常的细腻,也有少女鬼灵精怪不吐不快的“爱憎分明”,读来颇为爽快。比如第九段吃橘子:“吃甜食,之后又吃橘子。在‘这个橘子到底甜不甜’‘或许是刚才的点心太甜了’的困惑里,吃掉了一个橘子。又吃一个,再吃一个。好,这下大概明白了:这一袋,可能真的不甜。” 又比如第十六段可厌的事:“可厌的事是,总在网上讨论学业。见面就要态度傲慢地谈论学业。着急表达观点,强调自己如何出色。没有经过思考就用一些粗鲁的流行词汇,还做出洋洋自得的样子。明明是同流合污的行为,背后却要强调,自己其实窥破了一切,那不过是应付场面罢了。用精致的学问装点不堪的灵魂 。”不禁拍手称赞 。

  少时的枕书反对旧俗,偏日本的礼节习俗尤其多。每逢重要活动时她们都会上网查清楚怎么穿衣才好。直到枕书一位很敬重的老师去世,她着一身传统黑色丧服去参加葬礼,突然醒悟:人情,不过是为了措置无从派遣的情绪。

  他乡即故乡,缓而归

  写重庆往事,写父亲与我,写结婚,写种莲,无不是在探寻自己的来路,这些人情里短,对错欢悲,探寻退让,过去的一切,都成了珍宝 。

  从她与四哥的故事中,看到了现在与从周兄在一起的笃定与安稳;从结婚对旧仪式和旧礼教的反抗中,看到了她与父亲的和解,体谅,明白;从种莲屡屡失败又得遇良师而终获一碗盛开的八重莲花中,看到她用文字的隐喻,讲述艰难和不堪,讲述脆弱和无力,又看到她,如何战胜它们。

“昨日的桂花也随我们一同离开山中,沿江去往东面。途中青碧的山川,我已不觉全然陌生。五年间,世界与个人都在发生许多变化,遭遇种种创痛。我的悲观自然不会因一次旅行而得到救赎那样反倒太过浅薄。但这次旅行向我展示了耐心与宽谅的美德,我应尽力学习。”

  京都、重庆、北京,甚至从周的老家安徽,都是他乡。从枕书的讲述中,来路清晰可鉴,耐心与宽谅,成为最重的人情,一点点抽丝剥茧,让我们看到。他乡给予她成长的养分,也逐渐成为了她精神上的故乡。书中最后的篇章“缓归”,其实是讲一个离开“故乡”多年的游子,找到的归乡之路。是父母,是从周,是对自我的耐心和勇敢中,找到一个入口,进去了,便都是故乡。

“我有些不舍,像每次从旧家离开,心里是惆怅的温柔。有故乡可以怀想是何其幸福的事。走到再遥远的地方,看到青色的炊烟,水田上的白鹭,天上的星月,都会痴心地想,这很像我的家乡。看见梁间燕巢,竹匾上晒的萝卜干,也觉无比亲切。人间总有相似之处。”

  《松子落》读后感(五):不只是色彩

  读同一位作者的书第七年。最初被我当作气质很吸引人、信息密度又很不小的《京都旅游指南兼趣闻》去读(类似于带着《日下旧闻考》游览北京),只带着kindle和手机就出发,去看随季节变换颜色的花朵与和服,鸭川的流水,京都隐藏的文具店,游览间因为有书,减少了很多对异乡的陌生感。作者写色彩十分厉害,绣球的颜色、苔的颜色,食物的颜色,动物的毛色,以前是难以想象现代汉语可以像调色盘一样精准,还毫不违和地嵌在了流畅的叙事里,最初我被吸引到就是缘于这样细密如工笔画一样的文字。后来每每厌烦日常,想要看雅致讲究的汉语写生活的时候,就会翻出来作者的书,看她写苔色的深深浅浅,写动物的狡黠灵动,写人情的温暖。再后来,也许是作者的经历、林奕含的小说,负面的社会新闻……无从揣测,作者的文字又增加了一层厚重的色彩,仿佛是消化了世间诸苦后,努力保持镇定后重新出来讲话。有苦,但这苦没有浮在表面,没有令一以贯之的雅致文字变得灰蒙蒙,而是把苦消化、分解、重新组装,用于构建藏在美丽背后的勇气和韧性。同时,也告诉我一种新的生活的可能——对抗诸苦,不是只有大喊大叫的发泄,不是必须放弃表达的雅致和精准。

  作者写京都的普通人比以前更多,更有味道。随着居住时间延长,我们看到的人物也越来越丰富,有想要留学中国的少女心叶,有淳朴好客的碗莲师傅,有不得志却依然旷达的小林师兄,他们的命运和性格,也牵动着我作为读者的神经。

  许多词句留在我的手账里,例如“巨量的书,令人虚无。但还是要不假思索、奔赴永恒的虚无。” 例如“”他对书的价值序列有明确的判断,曾云业余爱好者(dilettante)最不可取……推崇山井鼎学问的狩野先生,自然不会欣赏蒹葭堂的趣味主义“。例如”国族中的男性、知识分子、主要族群、都市居民等社会核心人群虽自豪于传统文化,但不会背负(背负它们的都是女性、少数族群等边缘人群)。“ 例如”可厌的事是,总在网上讨论学业,见面就要态度傲慢地谈论学业。着急表达观点,强调自己如何出色。没有经过思考就用一些粗鲁的流行词汇,还做出洋洋自得的样子……用精致的学问装点不堪的灵魂。“我想,在文字、画面感的背后,吸引我的还有作者的这一层明确的态度吧。

  从我走过梦浮桥的石碑,站在碧水蓝天面前的那一刻打开《尘世的梦浮桥》已经过去很久了,京都的光影却依然以作者的文字为媒介,留在心里,且不只是色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