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道德的理由(第7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道德的理由(第7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2 05: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道德的理由(第7版)》经典读后感10篇

  《道德理由(第7版)》是一本由詹姆斯•雷切尔斯 斯图尔特•雷切尔斯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道德的理由(第7版)》读后感(一):内容纲要

  1.什么是道德。道德判断必须基于充足的理由,道德要求公平考虑每一个个体利益。道德底线概念体现为,道德至少是用理性指导人们行为努力同时对行为影响所及的每一个个体的利益都给予同等的重视。 2.文化相对主义挑战。 3.伦理学中的主观主义。朴素的主观主义:道德上的善或恶,意味主体同意不同意。情感主义,道德语言不是事实陈述或判断,表达的是命令态度。 4.道德是否依赖宗教神圣命令说;自然理论;宗教与特殊道德问题。 5.伦理利己主义。心理利己主义基于人类心理的理论,认为人本性就是自利的,人类事实上只是排他性地追求自己的利益;伦理利己主义认为人应该是自利的,应该排他性地仅仅追求自己的利益,其他人仅仅在他们对我有利情况下才是重要的。 6.社会契约理论。如何使契约理论下的自利和互惠包容道德责任? 7.功利主义进路。 8.关于功利主义的争论快乐结果;应当同等地关心个人吗? 9.有没有绝对的道德规范。定言命令;规范之间的冲突。 10.康德与对人的尊重目的公式惩罚理论。 11.女性主义与关怀伦理学。 12.德性伦理学。 13.令人满意的道德理论。道德不仅是一种可能性,而且是自然的:理性的要求(公平);社会生活的要求(服务于所有人的利益的规范);至少在适中程度上关怀其他人的自然倾向。按其应得待人。多种动机。多重策略的功利主义。道德共同体正义公正

  《道德的理由(第7版)》读后感(二):追寻理由的进路

  追寻理由的进路

  《道德的理由》一书是非常好的伦理学入门书籍

  首先,它的逻辑非常清晰全书十三章,以“引出问题——阐释问题——回答问题”为主线,而其中“阐释问题”这部分,基本以时间线索,一一论述时期哲人们的伦理理念,并进行批判分析。通读全书,读者便会对整个伦理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大致的掌握。

  其次,书中的论证与批判很有条理。雷切尔斯会先提出一个理念,归纳出它的主要论点,然后再一一指出它的不足之处。在这一过程中,雷切尔斯会诉诸大量的实例,并列条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点与批驳。

  再次,书中在进行论证与批判时,提出的进路有些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比如,在论及“文化相对主义”时,虽然雷切尔斯否定了它对于普适道德的否定,但依然点出了它的洞见:“很多我们认为如此自然的实践和态度其实只是文化的产物。”这不同于很多书纯粹批驳的作风。再如,雷切尔斯在论述功利主义时,指出了它“要考虑全体动物的利益”这一革命性的,同时有可能是前瞻性的思想。这类阐释丰富了各种理论的形象,使得它们不再是单一的或粗陋,或冰冷的模样。这样的客观性十分可贵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将它与迈克尔•桑德尔的《公正》进行对比。很明显,雷切尔斯提倡的是一种多重策略的功利主义,而桑德尔提倡的是德性伦理,追求共同善的生活。前者在整个的行文中透露出的态度都是要求理论必须能具体指导实践,而后者则更希望重新唤起公众对于德性的重视,虽然在此过程中争议不可避免,甚至无法妥善解决。虽然看起来二者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多重策略”中就包含了对于德性伦理的吸纳:“有一些美德、动机和做决定方式的组合对我们是最好的”。桑德尔一定不反对功利主义倡导的“提高全人类的福祉”这一理想,他所忧虑的是过强的功利主义会造成人的短视与盲目,从而使人们做出不利于自己长远利益的愚蠢行径,而德性则是对抗功利主义庸俗事物内在价值武器。雷切尔斯虽然将德性纳入了功利主义的体系,但美德、动机及做决定的方式这几部分该如何配比?如何防止桑德尔所担忧的过强的动机,不良的方式对于内在价值的庸俗化?雷切尔斯却没有作出论述与回答。但是,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暇不掩瑜。

  最后,附带提一句,这本书并不如封面上所写的“妙趣横生”。事实上,我并不希望看到一本“妙趣横生”的讨论伦理学的著作,甚至只要在哲学前冠以这个词都会让我些微不快。因为我们已经用“轻松学会XXX”、“三十天让你掌握XXX”这类速食主义毁掉了很多内涵丰富而深刻的事物,使它们庸俗化、工具化。哲学应该是件严肃的,被认真对待的事。

  文/曹怀宁 2014.07.25

  《道德的理由(第7版)》读后感(三):星空之下,道德之上

  道德一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话题,就如公正那门公开课一开始所讲的铁道故事一样,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观点,似乎都是站得住脚的。什么是道德确实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因此对于道德,哲学家们开始了无休止的思考,任何一个与道德有关的小话题,都可以衍变成长篇大论

  封面的有个小标题,“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是对这本书非常正确的评价。本书分为十三章,每个章节尝试阐述有关道德的一个方面,每一篇都有非常具有思考意义的故事相配,并且可以独立阅读

  书中探讨的话题并不浅显,但由于有案例支撑,使得学术话题没有那么深奥。诸如文化相对主义这样的基础理论作者更多的是阐释背景和相关主张。而诸如道德是否依赖于宗教?令人满意的道德究竟是什么样的?作者由浅入深,尽量客观公正的阐述各个观点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轨迹

  书中有相当多时下热门的话题,说是时下,其实也是长久以来一直占据社会舆论金字塔顶端的几个话题,比如安乐死、同性恋,甚至提及大麻。关于使用大麻是否道德,实际上并非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对于一个功利主义者而言,吸食少量大麻没有已知的显著缺点,反而能带来快乐,大麻合法化带来诸多利益,如果想要驳斥这个观点,就要好好读一读这一篇,功利主义者是否有漏洞?他们的漏洞又在哪里呢?

  尚有许多有趣的话题值得探讨,而前提就是理性的批判。本书的修订也比较严谨,在第七版中没有重大修订,但对于一些前著中的小错误进行了调整。可以看出这本书在历史的洗礼经久不衰,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负责态度。

  李承鹏有句话挺有意思,他说“反正没谁真正靠道德讨生活,就连老子的《道德经》发表两千多年了,一分钱版税也没收到。”然而实际上,道德哲学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小事,它关乎我们的生活,再平凡人生都会遇见有关道德的困惑,仅仅是我们平时不会将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而已。知道了、了解了之后,是否生活会更好,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如果你想活得更明白些,就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作为一本通识读物,它还是非常合格的,如果篇章之间能有一个更好的逻辑性就好了,否则更像是在读一篇篇的博客文章,虽然也无关紧要

  《道德的理由(第7版)》读后感(四):“虽繁复 终有解”——品读《道德的理由》的思想感悟

  道德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规范,通常给人以呆板抽象的“方脸印象”,因此在偶遇《道德的理由》一书时,起初我丝毫没有阅读的兴致,若不是不经意发现两位作者竟是父子俩,或许我便会与这样一本好书失之交臂。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懂得一个道理,很多事——虽繁复,终有解!

  “道德哲学涉及的不是小事,而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詹姆斯·雷切尔斯、斯图尔特·雷切尔斯父子俩,均在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任教,都是研究道德基础理论的学者。2003年,父亲詹姆斯过世后,儿子斯图尔特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继续修订完善丰富发展道德哲学,并于今年6月推出《道德的理由》的第7个版本,将道德理论推上新高峰

  该书一开篇,就尖锐地提出了无脑宝宝、连体婴儿、脑瘫患者三个活生生的、关乎生存选择与道德评判事例——法律与道德两个范畴激烈冲突,直接将读者对道德的思考,引向了深处。开篇之后,一个又一个尖锐的道德争议被作者接二连三的抛出,应接不暇高潮迭起,读者的思维亦随着各路理论观点剑拔弩张、鏖战交锋,自觉不自觉地陷入紧张迷茫、困惑、焦虑复杂情绪盘根错节的“思想泥潭”。

  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大多习惯于知道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却很少有人思考为什么“该”与“不该”。对于道德问题,要想公正“裁判”,更需要深入有效的思考。尤其要借助多重策略,打造最广泛的道德共同体,尽可能求得最大公约数。该书作者认为,最理想的道德联盟,应当努力超越时空及人为障碍。就像马航失联飞机国际救援、抗震救灾的守望相助,还有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共同关注,等等,这些道德联盟和共识的形成,能够造福后代和更远的未来

  总之,有了对“为什么应该”的理性思考,才可能有对“应该”清醒坚定有力认同与践行。这本道德哲学读本,将人类几千年来关于“我们应该怎样生活”的种种思考汇聚起来,介绍和探讨了各种道德理论,并在寻找道德理由的过程中,辅以探索式的故事迷宫结合现实道德生活的具体案例展开阐释、分析和评论,使得原本艰深晦涩的道德理论在深入浅出中变得引人入胜、妙趣横生、通俗易懂

  读该书,不仅能让人对道德问题有更深刻的认知,还会让人坚定一个信心生活中很多事,固然繁复,也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一定会有更美好、更理性,更正确、更合理的选择——而这,或许是人们能够坦然、欣然、安然地生活的一个理由。

  开卷有益,掩卷沉思。世上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更何况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理论是不断发展的,揭开相对文化、利己主义、功利思想的“面纱”,在道德光环的下面,往往都隐藏着鲜为人知秘密,那是解释德行为的理由,更是通向道德初心密码。让我们一起踏上读书之旅,共同透视道德行为背后的理由,享受道德初心豁然开朗的快乐吧!

  《道德的理由(第7版)》读后感(五):理性赋予道德以灵魂

  这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中的一本,是一本道德哲学导论性质的书。它结合现实的道德生活展开了对各种相互竞争的伦理学理论的阐释、分析和评论,对目前伦理学中存在的那些悬而未决的、令人尴尬的争论予以全方位的呈现,从而引导着人们开始了一场有关道德理由的追问——人们应该做什么?为何应该这么做——使人们在进行理性的道德思考的基础上,选择那些有充分理由支持的道德思想。

  什么是道德?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它事关“我们应当如何生活”以及为什么这样生活,作者正是通过对特蕾莎宝宝、乔迪与玛丽、特蕾西·拉蒂默这三个对残疾儿童有关的道德争论推导出了道德存在的两个性质,一是道德判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一是道德要求公平的考虑每一个个体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了道德的底线概念,即:道德至少是用理性指导人们行为的努力——做有最充足的理由去做的事,同时对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个体的利益都给予同等的重视。但是很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带领我们去追问道德存在的理由,也就是人类为什么需要道德。

  作者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或者设置具体的情境,甚至一些假想的故事,引出伦理学史上存在的各种理论体系,并对其赞同或反对的理由进行一一的评判。在书中,他们分别探讨了文化相对主义、伦理主观主义、神命论、自然法理论、伦理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康德的绝对准则、社会契约理论、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德性伦理学等各种伦理学理论,指出了它们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其提出的理由,以及赞同或反对的理由,通过内在的逻辑来展示其异同,从而展示了他接续于苏格拉底的这种不断追问的道德思考方式。这一部分是全书的重点所在,也是全书中最为引人入胜的章节。

  就象书中所谈到的同性恋、吸毒、安乐死等社会现象一样,抽象的道德原则永远都无法完全涵盖丰富的现实生活。从这些众说纷芸地道德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个事件,而基于不同的道德原则竟可以得出相互冲突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来。比如,在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所设计的“海茵茨困境”中,根据科尔伯格提出的儿童的道德发展6阶段理论,主张可以偷药的男生的回答是要主张不可以偷药的女生回答的道德层次高一些,因为前者已经达到了“坚持基本的权利和个人的社会价值”这一阶段。但卡萝尔·吉利根对此提出了反对,她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指出女性基本的道德导向是关怀、移情、同情他人,因而两者的道德阶段是无法作比的。其他比如对于罪犯要不要惩罚等问题也同样有针锋相对的观点存在。这种彼此的冲突与竞争大概正是道德问题充满争论,也是伦理学独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以上这些相互矛盾的道德理论必然导致人们无所适从,自然而然地想要去寻找一种终极的令所有人都满意的、对我们全部行为都有充分解释力的道德准则。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道德呢?作者认为,理性思考是人类道德的灵魂。人类已经进化为理性的动物,能够把一些事实当作以一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行事的理由,所以道德首要的任务是向理性咨询,然后去做“道德上正当的事,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有最充分的理由去做的事”。作者以此勾画了最有道理的可以性——根据多重策略的功利主义,我们应该根据我们的最佳计划生活,从而使有有感觉的生物的利益最大化。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道德准则,是人们孜孜以求的道德目标。

  苏格拉底说,不经反思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的确,我们的道德判断不应该只是来自文化的、社会的、他人的一些空洞的教条,而应该按照理性的思维来决定我们的行为,做那些最有理由做的事。就现实生活来说,不管是用西西弗斯式的努力去对抗琐碎的日常生活,还是面对两难的道德困境去做出艰难的道德评判,还是为我们日渐沦陷的琐碎生活找到未来的出路,我们都需要通过道德赋予自己的行为以目的和意义,给自己找到充足的理由来支撑自己不被枯燥的生活压垮,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行。当然,这个理由必须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才能稳固不拔。而也正是人类独有的理性思辨,给予了道德以丰富的精神内核,带给人以强大的力量。也可以说,没有理性思考,就只剩下本能,也就不会有道德的存在。

  在这本书中,作者秉承理性主义传统,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苏格拉底式的、有关道德的追问。最终可能每个人都会发现,那些我们也曾经不以为然的事件中竟然蕴含着如此深刻的伦理学争论,而我们要么不曾察觉要么深受其扰。而通过这本书中对于伦理学理论的阐释和介绍,我们终究可以对此有所认知,并对自己以往所秉持的道德原则进行一番审视,作一番追问,从而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提供基于理性思考的指导,为我们的道德判断找出一个可供依凭的理由,这大概也正是通识读本的目的所在吧。

  《道德的理由(第7版)》读后感(六):道德的理由——让世界变得更好

  无论是伦理学还是宗教理论,都十分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受此影响,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已经在现代社会中树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评判“道德”与否的绝对标准,也正由于此,人类社会才能够得上文明的标准。

  有了这些可以被清晰地表述出来的标准之后,是不是就意味着当我们面对各种选择,尤其是涉及要牺牲某些人的权益之时就能达到做到心安理得呢?答案不但是否定的,还是消极的。因为所有这些关乎道德标准的条条框框非但没有简化人们的选择过程,反而人为地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地复杂和艰难,以至于有时候需要借助于法律的威力才能达到一方的目的。

  道德从来就不是可以量化的东西,自然就不能像经济学那样万变不离其宗地用“效率”或“效益”作为衡量的法则。道德“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人类的生活一直以来就处于纷繁复杂的运动之中,对于生活的抽象认识——哲学对每一件或者每一件事情都存在着争议。所以事关“道德”的问题从来就不存在有亘古不变的绝对真理,只有放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的相对正确。也就是说,也许今日被众人所信奉的道德观,历史上或未来某天就有可能是社会的大禁忌。两位父子作者是十分精于哲学思辨的,他们从一开始就将关于“死亡”的问题撂在读者面前,让大家陷入道德的两难困境——当我们觉得这样的做法合乎理性时,它却可能触犯了道德的底线;当我们倒戈于道德的做法时,它却可能是建立在牺牲和残忍之上的,而这又触犯了道德自身的其他部分。典型的道德悖论!

  如何处理这个悖论?

  作者认为第一步是要为道德的判断找到充足的理由基础。这个理由基础从何处获得?它可以从不同的文化中发掘,从神学宗教中反思,从哲学思辨的论战中拾取,从经济学帕累托效应中比对(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甚至以政治契约的形式去规范。当我们遭遇一个人用冠冕堂皇的道德观指点我们的行为时,检验它们的直接标准就在于他能不能为此在上述范围内找到理由。如果不能,那么就可以不用过多的考虑。这是处理“道德”问题的“定性分析”。

  做完了“定性分析”,接下来要做的就将是道德的“定量分析”——有关于每一个个体利益的公平考虑。经济学不否认“自利的人”并提倡“理性的人”;而雷切尔父子,同样不否认“自利的人”但提倡的是在多重策略的功利主义指导下的行为准则:为了同样地推进每个人的利益而行动。这条准则,重点强调的是人类福祉的最大化(也许在某些时候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但的确增加了每一个人所能获得的细分利益),搁置的是对错的争议。当然要做到这一步,需要建立在经济学的“理性的人”的基础之上。理性,是作者自始至终都提倡的。作为工具,“理性”的作用不是用在分辨谁对谁错,而是用来找到孰轻孰重,也许未来的生活和世界将会变得更好。

  这本关于道德的书绝非像它的副标题说的那样既“妙趣横生”又“通识读本”,相反读这本书是一个需要的是不断思考和不断调整的过程,因为这里面的故事、观点无不在冲击着一般人的既有道德观;而这本书也算得上是一本有深度的论著,除非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否则这样一本书读起来只会越读越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