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甲午海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甲午海战》读后感10篇

2018-07-03 05: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甲午海战》读后感10篇

  《甲午海战》是一本由陈悦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58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甲午海战》读后感(一):专业的海战史

  同样的甲午年,同样的民族情。选择这一本书来读,其实远比抵制日货,破坏同胞们的日本汽车有意义的多。

  甲午海战,是你我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早在一八九四年,我国就与日本有着说不清道不明仇恨纠葛。这一场战争因何而起,又如何结束,这些都是历史学家需要考证的内容。这本书虽然讲的也是同样的历史,同样的一段故事,但是侧重点与那些专业的历史书籍不太相同

  本书封三的地方作者陈悦的简介。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学家,更是一个在舰船和海军方面有着深入研究学者,他主张军事史研究中引入军事技术史和社会史研究作为辅助和支撑,研究中重视采用中外史料互为辩证、重视对军事行动从军事技术角度进行分析

  总体来讲,本书侧重的是海战,这也是作者自身的一个特点事实上,甲午中日战争并非只有海战,但是本书着重讲述的却是海战,这也是本书被称为《甲午海战》的原因

  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是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控制海上交通能力;谁拥有了控制海上交通的能力,谁就能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财富,从而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控制世界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心底愿望,哪怕他们从来不这样说,但却都是这么想。中国当年大力发展北洋水师,斥巨资打造出一个亚洲第一的舰队,相信也是出于这样一个目的。只不过由于一些客观因素,亚洲第一的舰队惜败于小鬼子,整个北洋水师也因此灰飞烟灭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它带给我们无数的血与泪的教训。这也是我国诸多学者争相研究中日甲午战争的一个原因。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在实力差别不大,但是却惨败给对手,这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本书讲述的多是海战中的细节,甚至有大量的海战技术细节,这是以往讲述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类书籍中少见的。

  全书五百余页,五十万字,读起来还是相当吃力的,尤其书中大量篇幅讲述的都是技术上的细节问题比较专业,可能影响读者的阅读快感。不过对于那些对海战、舰船比较感兴趣的读者来讲,这本书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饕餮盛宴了。

  《甲午海战》读后感(二):一曲落日悲歌

  谈谈个人的几点想法

  一、清体制必亡。北洋舰队可以说是清末唯一有现代化武装的一支部队的,虽然在日军面前装备落后了整整一代数量上也是处于劣势。这支部队的消亡,清帝国存在也没多大军事威慑了。然而,朝廷主流思想,竟然还是阻挠,还是攻击李鸿章、丁汝昌,山东巡抚李秉衡,想的还是怎么自保,死活不救威海。这种国家不亡也难啊。我后面附的《日本海军致丁汝昌的劝降书》,现在看来,似乎很有道理

  二、战争,似乎都是为了占据更有利的和谈局面。我以前一直想不通,日本这样的小国,打打邻近羸弱的中国还可以理解,怎么会想着轰炸珍珠港,和美国开战呢?整个东亚多条战线,弹丸小国不可能支撑的住啊!后来读了史书,才知道日本一开始就是想和谈的,但是美国不同意和谈条件,日本就想着先打赢几仗,美国肯定会好好正视日本,开始和谈,结果越陷越深。

  回过来说甲午战争,李鸿章一直是主张和谈的,在黄海海战后就派使者东渡日本,然而日本以来者级别太低拒绝了和谈。威海卫一战打得怎么样,其实决定了和谈局面。在旅顺的时候,日本就因为没有遇到北洋舰队而懊恼,因此才会全力攻击威海卫,在击败北洋舰队之前,日本绝不会和谈。而李鸿章再三要求一定要防守,特别是要保住“定远”、“镇远”两艘重舰,就是为了和谈的时候不至于落得太惨的下场。结果实悬殊,北洋海军惨败。《马关条约》再怎么不平等也无回天之力

  三、令人悲痛的是丁汝昌自杀前的境况。被困于刘公岛,物资通信完全切断,等了一天又一天没有援军到来。当战事传到朝廷,清流党一心想的就是弹李鸿章,杀丁汝昌。好不容易调来的援军,被山东巡抚安排在蓬莱。丁在战前就知道这是必死之战,绝不愿意投降。然而刘公岛上被困的局面,一艘艘战舰被毁,军心涣散,上万军民哀求丁汝昌要讨一条生路。丁汝昌承诺百姓,再等数日,若无援军则自会给大家一条生路。到了约定时间,仍没有援军到来。摆在丁汝昌面前只有投降一条路,投降书上写着要保全岛军民安全。至于自己,只有以死殉国。

  丁汝昌死后在清朝背负的恶名不需多说,时至今日,历史评价也不算多高。 清廷将甲午战争之败,归因于丁汝昌缺乏海军经验,因而下旨“籍没家产”,清廷命丁汝昌死后穿上黑色囚衣,棺材漆成黑色,外加三道铜箍捆绑,意为枷锁,昭示棺主有罪,用砖封在其原籍村头,不许埋葬,直至宣统二年(1910年),清廷为丁汝昌平反。民国元年(1912年),入土为安。

  相比之下,在对手那里获得的评价反而比朝廷要高得多。对于劝降书中要保全军民这一要求,日本军官普遍是不同意的,但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力排众议,称“丁提督为清国海军名将……绝非可以轻辱者。今力竭势拙,不得已寄来降书,其心境可以想见,令人同情。此时如不答应其保全军民之要求,实有违大日本武士应有之狭义举动……”

  得知丁汝昌死后, 伊东祐亨认为“丁提督之行为实在无懈可击,亚洲丧失了如此屈指可数的海军提督,小官实有断肠之念”,禁止陆海军奏乐庆祝,将缴获的舰船商船“康济”号遣送丁汝昌遗体回国,存活下来同行的数千人海官兵,则成为了数年后新北洋水师的骨干

  除丁之外,北洋舰队各舰的管带(舰长)大多都殉国而死,和陆军一样,海军将领很少战死,几乎都是随船自尽。除逃兵“济远”方伯谦被斩首,“定远”刘步蟾、“致远”邓世昌、“经远”林永升、“镇远”林泰曾、“超勇”黄建勋、“扬威”林履中等全部殉国。

  三、最后想谈一谈《日本海军致丁汝昌的劝降书》

  1895年1月23日,丁汝昌收到了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的一封劝降书。此书收到19天后,丁汝昌自杀。这份日本人写的劝降书从中华帝国的科举制度开始说起,比照日本曾经经历过的辛酸历史,解剖中华帝国衰败的原因。现在看来,很是感慨全文如下

  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

  伯爵大山巌  顿首

  伊东佑亨  顿首

  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

  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为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

  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与我日本相战,其必至于败之局,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

  既际此国运穷迫之时,臣子之为家邦致诚者,岂可徒向滔滔颓波委以一身,而即足云报国也耶?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史册疆域,炳然庞然,宇内最旧之国,使其中兴隆治,皇图永安,抑亦何难?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苟见势不可为,时不云利,即以全军船舰权降与敌,而以国家兴废之端观之,诚以些些小节,何足挂怀?仆于是乎指誓天日,敢请阁下暂游日本。切原阁下蓄余力,以待他日贵国中兴之候,宣劳政绩,以报国恩。阁下幸垂听纳焉。

  贵国史册所载,雪会稽之耻以成大志之例甚多,固不待言。法国前总统末古末哑恒曾降敌国,以待时机;厥后归助本国政府,更革前政,而法国未尝加以丑辱,且仍推为总统。土耳其之哑司末恒拔香,夫加那利一败,城陷而身为囚虏。一朝归国,即跻大司马之高位,以成改革军制之伟勋,迄未闻有挠其大谋者也。阁下苟来日本,仆能保我天皇陛下大度优容。盖我陛下于其臣民之谋逆者,岂仅赦免其罪而已哉?如榎本海军中将,大鸟枢密顾问等,量其才艺,授职封官,类例殊众。今者,非其本国之臣民,而显有威名赫赫之人,其优待之隆,自必更胜数倍耳。

  第今日阁下之所宜决者,厥有二端:任夫贵国依然不悟,墨守常经,以跻于至否之极,而同归于尽乎?亦或蓄留余力,以为他日之计乎?从来贵国军人与敌军往返书翰,大都以壮语豪言,互相酬答,或炫其强或蔽其弱,以为能事。仆之斯书,洵发于友谊之至诚,决非草草,请阁下垂察焉。倘幸容纳鄙衷,则待复书赉临。于实行方法,再为详陈。

  《甲午海战》读后感(三):关于甲午战争的误读

  误读1:北洋水师官兵素质

  实际上,大部分官兵都表现出极高的战斗素质。英国人琅威理就任海军总教习期间有严格训练:上午8时举行升旗仪式;各舰进行早操,15分钟后各战斗部位的水兵开始认真擦拭枪炮;9时15分各舰开始为时1小时左右的例行战术训练,主要进行炮术科目练习……

  此外,官兵们都是长久在自己军舰上服役,对自己的职责所在异常熟悉,火炮射击操作熟练程度很高。“定远”舰4门305毫米火炮共发射120发,“镇远”舰4门则是97发,折合每门炮平均发射30发和24发。而日本联合舰队“浪速”舰装备的2门260毫米火炮共发射33发,同级的“高千穗”舰发射22发,折合每门炮平均发射16发和11发。加之305毫米炮本身的装填和发射过程要比260毫米火炮麻烦费力得多。

  误读2:战争中的炮弹为装填沙土的劣质炮弹

  当时世界海军作战有两种炮弹:开花弹(弹头内装有炸药,击中敌舰后产生爆炸)和实心弹(弹头尖,内部填充沙土或微量炸药,依靠击穿敌舰水线导致大量进水获得攻击效果)。实心弹主要用于打靶练习,而北洋水师的弹药供应商天津机器局技术能力不足,仅能制造填充沙土的实心弹。开花弹主要从国外购买。受户部停止购买国外军火的限制,天津机器局应急生产的开花弹普遍存在弹带外径过大,无法装入炮膛、炮弹引信质量低劣等问题。

  误读3:北洋水师基层水兵爱国、中高层军官胆小

  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建军,中国海军实力跃居亚洲第一。但从1883年至1894年(甲午年),日本先后4此提出海军扩张案,购买、建造了一大批新式舰船。海军军费增至国家预算的40%以上,与当时严令禁止购买西方船械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而北洋水师建军十几年后,在新设计新技术面前已属淘汰之列,高级军官明白中日两国海军技术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北洋水师存在的煤炭、炮弹、机械设备老化等诸多问题。基层水兵大多自军舰成军开始就一直在舰上服役,技术熟练,非常自信凭技术可以战胜日军。

  误读4:黄海海战的战术“带有致命错误

  “姊妹舰或同一小队的2艘军舰要共同行动,作战或防守时要相互配合”、“舰首必须始终朝向敌舰作战”、“所有舰必须遵循舰旗进行运动

  下达这三条命令背景考虑到北洋水师10艘军舰型号复杂多样,航速、转向半径、炮位布置各异,担心作战时难以保持大的多舰编队,另外担心旗语系统可靠

  这符合19实际中后期海军界通行的“乱战”战术。便于保持各分队整体同时接敌的横阵队列,而后5个两舰战术分队从多个方向分进合击,同时突破日方长达3海里的纵队编队,之后再反复冲进杀出,保持舰首方向始终对准敌舰射击,彻底搅乱敌舰队的队形。当敌方舰队大乱之际,己方可以运用两舰分队寻机攻击落单的敌舰。

  这一战术对于旗舰的统一指挥依赖较小,主要依赖各战术分队不屈不挠执行战术意图,但要求各战术分队突破时尽可能选择协同,多点同时发起,防止敌舰队断而不散,还要具备好运气

  而日本联合舰队的参战军舰大都舰龄较新,激动能力强,属于新思潮下的产物,舷侧火力格外强劲,适合舷侧交锋。

  误读5:北洋水师军纪废弛、武器保养不善,“定远”舰飞桥一开炮就“坍塌”

  “定远”级铁甲舰的飞桥甲板位于两座主炮塔上方,主要用作露天指挥平台,前后分别有木梯和金属支柱与首尾楼甲板相连,飞桥甲板的中央设有方形的梯道开口,可以由此顺梯而下进入飞桥下的装甲司令塔内。若真的出现“坍塌”的情况,会对周边紧密连接的司令塔等设施产生严重破坏,且在整个海战中并未有任何关于“定远”舰司令塔及飞桥周边设施受损的记录,而且战后也无这方面的维修记录。

  误读6:“福龙”艇对“西京丸”的鱼雷攻击以失败告终,论及原因大多偏重人为因素

  “福龙”艇所使用的鱼雷是当时北洋水师中通行的黑头鱼雷,由德国刷次考普工厂制造。引爆流程是:四翅钢枪引信碰撞目标、引信缩回捅破保险红铜片、雷管被触发后引爆药发生化学反应点燃、装有干棉火药的引药管被引爆药点燃、战斗部内的湿棉火药被引药管点燃引发爆炸。

  黑头鱼雷装药量大,一旦击中军舰的水下要害部位,威力极大。但黑头鱼雷的实际射程只有150米,在此射程范围内,鱼雷艇已有被对方击毁的危险。鱼雷艇自身颠簸、风浪腾涌、敌船行驶造成的涌浪都会影响鱼雷的航向。

  误读7:时任山东巡抚李秉衡发挥的作用

  1894年8月13日,曾被清流领袖翁同龢称为“文武将才,真伟人”的李秉衡进京,接受光绪皇帝的秘密召见,透露了派其赴任山东的目的是为取代李鸿章作准备。

  李秉衡到任后不久,摆出一副大力整饬海防的模样,但不与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会面,具体增强海防的举动则是把一些堪称古董的明清铸铁旧炮重新加以不知。其声势浩大的募兵也仅新募了几营新兵,之所以迟迟未能募成,其幕僚姚锡光在事后追忆中一语道破,“秉衡之抵山东也,时我东征兵事已棘,识者知倭祸必中山东。其武定、莱州、登州诸府,海面辽阔,东省群吏有增募三十营以塞登莱诸海口之请,秉衡不许”。在李秉衡看来,威海是李鸿章的威海,得失与否全无利害关系。

  1895年2月9日,丁汝昌给李鸿章书写求援信,报告几日战守情形,以及“定远”等舰损失、日岛弃守的情况,乞求援军必须在2月10日、11日间赶到,密使夏景春怀揣密信,冒死偷渡返回烟台。2月9日徐州镇总兵陈凤楼统帅的铭军马队已到达潍县,然而李秉衡准备将陈凤楼部留在海阳、莱阳一带防备日军。2月20日,清廷下旨将陈凤楼部调往天津。山东省军队主力一直被李秉衡收缩在登州、莱州一带,丝毫没有出援的打算。2月5日,贵州古州镇总兵丁槐部的5营云贵苗兵达到淮县,李秉衡立即截留,令其暂驻黄县。在威海卫、刘公岛被日军包围的北洋水师及陆军希望得到外援的希望之火已被李秉衡一手掐灭。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无论在军舰的样式、航速、火炮的数量、射速、炮弹的供应和效能,甚至煤炭的质量方面都完全落后于对手。在困守威海卫、援军无望的情况下,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为保障刘公岛海陆军的生命安全,自杀殉国。经山东巡抚李秉衡上奏,清政府决定不予抚恤。

  “他被自己的同胞背弃,进行着万难取胜的战斗,他毕生所尽最后的职责仍旧是为了自己麾下官兵的生命。而他则不惜牺牲自己,因为他深知自己无情的祖国对他的怜悯甚至比敌军还要少”(美籍洋员马吉芬)。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历史人物的孰是孰非,需要详实的历史资料和严谨的论证态度来一一考证,这也许是后人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尊重吧!

  《甲午海战》读后感(四):曾经的海战,历史的沉思

  在读这本《甲午海战》之前,曾经看过一些有关“甲午海战”的系列影片;电影中北洋水师官兵们的英勇无畏让人感到震撼;但同时清政府官员的腐败又让人发指。细细算来,甲午这场海战早已距今百年有余;但是它给后人留下的深思却是永远的。依稀记得在“甲午海战”这部影片中说到这么一句话:任何一个强国的发展都是从海上开始的。甲午这一战,虽然失败了,它却警醒了沉睡中的中国。

  历史是后人最好的老师;在这甲午海战一百二十年后的今天读陈悦的这本《甲午海战》,了解这段辛酸的历史;不止是对像邓世昌这样英勇无畏的北洋水师官兵们的致敬,也是对未来中国海军的思考。一战之耻,铭记百年。甲午海战的战败让我们痛心,即使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难以平复内心的愤慨;但我们必须要正视这失败中的耻辱。

  这本书有很多经典之处;作者给出了诸如北洋军师举旗与军服、中日军舰的解析图、作战方案等细节,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正的甲午海战。在细说作战方案时,作者陈悦通过大量的史料纠正了以前许多学者对北洋舰队作战指挥和作战方案的错误认识。这也再一次揭露了,甲午海战战败的历史原因。作为一个对海军作战了解较少的人来说;无论是在海战的战术上,还是在战舰的指挥上;我都深信北洋水师的将领们虽败犹荣。这本书是一本能够很好帮助人们解读“甲午海战”的历史读物,如果有兴趣不妨了解一下那段历史的前因后果。

  历史总能够给后人最好的教训;“甲午海战”百年后的今天或许不能再让我们切身体会到那时丧权辱国的悲痛,但是它依旧警醒着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奋发图强。

  《甲午海战》读后感(五):从“概念流”到“技术流”的转变

  《甲午海战》的作者陈悦是国内著名海军史专家,曾出版过多本中国海军史、甲午战争史学著作,并全程参与“定远舰”的复制建设工程,尤其善于从舰船技术装备角度分析甲午战争,从而实现了史学家关注焦点从“人物”向“装备”的转向、从“概念流”向“技术流”的转向。本书最大特点就是在提出观点、分析阐释过程中,能够灵活利用海量数据从技术实证角度进行分析佐证,避免从道德层面泛泛而谈缺乏说服力。从全书通篇使用的数据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尤为重视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小到战术要求和弹药型号,大到海战对阵形势图,原本散乱的数据经过他的梳理,焕发出新意,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阅读关于甲午战争的文字,心中更有特别的感受。彼时,清政府创建北洋水师,组建亚洲一流、可以媲美欧美强国的近代海军,但由于清廷的腐朽,统治者对时局缺乏全面的认知和预判,致使原本先进的技术装备在短短几年内就面临着淘汰废弃的尴尬境地,无不令人心寒。同时,海军将士除了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等少数舰长(管带)在国外受过严格技战术培训外,更多人对舰船缺乏必要的知识,尤其缺乏对舰船的日常保养和维护,训练、管理、战术理念远远落后于日本。此外,清军在备战环节上也出现了重大漏洞,甚至出现“炮声一响,官兵惊慌失措,皆如惊弓之鸟。战之魂飞魄散,退之蜂拥而去”的乱象。这些都反映出,单纯依赖几艘制作精良的舰船所撑起的“现代海军”并不足以承担保家卫国的使命,即便军事装备一时处于领先位置,但如若没有后续的持续投入,这些装备依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本书共计50万字,配有大量珍贵历史图片,一些战役还配有手绘版的对阵形势图,对于读者了解当时的激战场景具有很大帮助;附录中还附有甲午战争时中日双方海军军舰详细情况汇总表,列出了军舰的制造厂家、建造时间、排水量、武器装备等具体指标情况,对于军事爱好者而言,同样很有吸引力。

  《甲午海战》读后感(六):读史的意义

  很近的时间段内又一次重读甲午这段历史,内心还是充满了愤懑。 这段历史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绝对称得上惨绝人寰,将堂堂老大中国完全打回原形。本来称得上“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竟至如此凄惨的地步,被敌人一点点割碎至死,连永不沉没的“定远”也难逃厄运,最终导致的是甲午年的惨败,最终我们为日本送去了数额巨大的赔款以及助长狼子野心的自信。甲午海战确实不仅仅是一场大海战,也是扭转亚洲格局的一个转捩点,这一点毋庸置疑,而这本书全面的介绍了这个重要的历史过程,从战争源起,到作战的过程,包括两军使用武器装备、战斗策略、人员分布都有详尽的考据,参考了多方资料文献,是一本内容详实准确全面的好书,书中介绍的所有细节都让人有纤毫毕现之感,仿佛亲身置身于120年前的威海卫,四周炮火狼烟,桅杆林立,却让人顿时兴起一股无力之感。 因为这本书中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120年前的清朝与官场、内忧与外患,我想看完这本书之后,所有人都判定甲午海战战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外患,而是内忧,开篇第一章引用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一句话:…….中国并没有触怒任何人,他没有任何过失…..”但是中国果真没有任何过失吗?我觉得并非如此。首先,有虎狼一般的邻居而没有忧患意识,抱持中国独大的思想到死,不励精图治,此为一错,其次,政治体制的腐朽,没有受到猛烈的冲击,腐坏的政治体制只能继续吞噬这个曾经超级大国的肢体力量,上行下效,请流派的言之无物纸上谈兵,派系争斗高于国家利益的短视无耻行径,最终导致这场耻辱的惨败,此为二错。这些错误导致了陆军的无能,海军的不利,北洋水师甚至连炮弹燃煤这些基本性的供应都无法保持,而山东巡抚李秉衡囿于派系偏见,眼见威海卫之危难而不救,只会向朝廷巧言令色,怎不让今人观之悲愤,目眦尽裂。 同样书中也对于甲午海战中诸人有不同的描述,丁汝昌做为一位忠君爱国的将领被大大传颂,李鸿章的基于时事精确估量而做出各种无奈之举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但是我想作者对于刘步蟾的描述还是有一定偏颇的,历来对于刘步蟾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甲午风云》这部电影更是将刘步蟾描绘成了一个反面角色,而本书的作者也多侧重刘步蟾结闽党营私,孤立邓世昌,架空丁汝昌,在本书中对其甚少着墨。但是在我所阅读的资料中,刘步蟾20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以第一名成绩成为首届毕业生。又在各国军舰中实习,理论实践均可堪大任,算得上英雄少年,他33岁即被任命为“定远”舰管带,当时海军法典《北洋海军章程》也都是刘步蟾参与拟订,在能力上应该不是浪得虚名,而其人性格冷硬之中,甚至不近人情,但是也确实是铮铮铁骨的中国军人,他可以向李鸿章建议添购铁甲舰,并当面质问“一旦偾事,咎将谁属”?他与英藉总教习之间的“撤旗事件”只是坚持主权的行为,并无不妥,他最终忍痛炸毁“定远”并自杀殉国,留下的是千古忠魂。至于其闽党头领的身份,对于北洋水师管理不善等缺点,我想也是瑕不掩瑜的,在现今的历史评说中,应该给予其更理性的判断。 历史一直不断向前,过往的细节已经消弭,只余模糊不清的轮廓,这一段120年前的历史也是众说纷纭,但是抛除掉那些难以弄清的历史细节,所有的这些大的轮廓都是如此令人深思,读史的意义本身就在于从历史中攫取营养,看到过往的失败,对比今日之不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真正切身感受这一段历史之恸,我们才不致于让那一段历史完全失败,也让我们现时的今人更加攫取到力量。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甲午海战》读后感(七):散不尽的黑烟

  甲午之年说甲午,无疑著述充斥,但贵在有新。前番已有《碧血千秋》,此番又有《甲午海战》,雷同必然无意。

  陈悦的这本《甲午海战》与其说是一本甲午海战史,倒不如说是一本纪录片的底本。

  从全书的篇幅来看,大东沟之战是重中之重。这一部份占去了全书几乎一半的章节。而这本书的看头也集中在这里。在这一部分中有着双方海上对阵炮战翔实的描述,有着一种强烈的即视感。开平劣质煤的糟味儿、对阵双方操炮新手的笨拙、方伯谦临阵的战栗、海军官兵的大义,还有百姓对朝政的议论与谩骂,这些都在书中一一展现。

  作为军事史或者海战史,本书的研究可能是近年来关于甲午的议题最为详细的了。书中给出了交战双方的参战舰只的详细参数乃至军舰的保养情况,作战阵型与战术,双方官兵的素养等重要信息。书末附有两国海军的着装图、军旗、军衔等,让人眼前一亮。伏尔铿、哈乞开斯等这些枯燥的名词竟然在读完全书之后给记住了。如此种种写实的描述与大量的插图使得读者获取当时交战的情形成为一种可能。而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看点。

  作者通过对同期舰船设计理念的讲述来一一除去那些笼罩在北洋海军身上的污名,还原一支帝国海军的原貌。刘步蟾的事事非非,引申出闽党、淮军等诸多龃龉,但终究还原一个视死如归的海军将领风范。撞角原来曾是一种先进理念,实心弹承载了过多的责难,而开花弹则是一种无奈。利萨海战的经验被大量的应用,乃至滥用;从某种程度上说甲午海战为后世海军建造立了新标杆。

  全书中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那就是北洋海军与开平煤矿之间的龃龉。很明显的一个事实就是因为后者提供的劣质煤炭导致锅炉冒出浓浓的黑烟,而这进一步导致了北洋海军在作战中先行暴露了行踪。这事棒子打在开平身上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北洋买洋煤的时候用现洋,用国产的时候就拖欠。我们无法去苛责一个外国人不爱你的国,那我们就可以用爱国去绑架甚至去伤害那些爱国者么?

  纵观全书的叙述,作者在讲述海战的过程中夹述夹议的讲述北洋海军失败的原因。一个很明显事实是作者对于战败的原因关注点还是过于侧重于表面,这可能是作者过份侧重于对军事史的研究所致。作者在研究中为了考证所付出的努力,但是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甲午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认识到不能过份着重于器物层面。

  时至今日,甲午战争已经过去百年,关于甲午战争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可是纠结不放会有多大意义?甲午之年的应景之作,又有多少是良心之作?洋务时尚有中体西用一说,现在过多纠缠于船坚炮利,能彰显出多大的进步?退一万步来说,假如甲午战争中国赢了又能怎样呢?沉舟侧畔千帆过,我们真的从甲午战争中吸取了多少经验呢?

  《甲午海战》读后感(八):祭奠甲午海战

  威海,这座位于山东半岛东端的海滨城市,绿树阴浓,山海相依。在威海湾内的刘公岛,有海上仙山的美誉,而且人文景观丰富。但是,在一百二十年之前,在这里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总所周知,北洋水师是李鸿章倾力打造,海军人才由新式学堂船政学堂培养训练,除了有着被日本称为不沉的“定远”舰等主力军舰25艘均大量从国外购置,还有4000名训练水平媲美欧洲列强的海军官兵。最终建立第一支高度近代化的武装力量,一跃成为亚洲第一的舰队。然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还是失败了。 有一张图片是黄海海战后日本的“松岛”舰。舰首舷侧一个巨大的伤口明细可见。可是,舰体受到重创而不沉并非一例。一发没爆炸的炮弹牵出清政府体制的腐败,战争没有偶然。除了军备后勤,北洋水师的覆灭有诸潜在因素。其中,腐败的清政府正是根本所在:明治天皇:一个心愿,开拓万里海疆 ,布国威于四方。然而,慈禧太后:一门心思,庆祝六十大寿。由此可见,胜负早在两国开战之前已经注定。 偌大一个刘公岛,仿佛是汪洋中的一叶孤舟。眼下,为突破日军包围苦战数日,丁汝昌深知援军无望,忍痛下令自毁“定远”舰以免落入日军。丁汝昌眼噙血泪,望着眼前曾经威震东亚的北洋水师。还有为他的海军树立“威震海疆”牌匾的刘公岛村民。他怀着绝望悲愤的心情,在北洋水师的诞生之地吞服鸦片自杀殉国。威海卫保卫战已成为北洋水师的绝唱。如今,岛上除了有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牌坊,还有北洋水师提督署和丁汝昌寓所旧址,以及锈迹斑驳的古炮台。 120年前的甲午年,1894年,是中国走向没落深渊的起点。60年前的甲午年,1954年,是中国走向重建和振兴的起点。今年的甲午年,2014年,是中国走向世界最强行列的起点。只要我们自己不给自己设置障碍,13亿人紧密团结在一起,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走上繁荣富强的中国道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下一个甲午年,2074年,必将是中国的时代!

  《甲午海战》读后感(九):技战术角度的甲午剖析

  今年是甲午年,于是乎关于两个甲子前的那场战争的著述出奇得多。而陈悦的这本《甲午海战》在汗牛充栋的作品之中也算颇有特色。因为,其并不像许多其他书籍一样试图从“大历史”的宏观角度讲述,而是选取了一个更为专一的视角,以军事史,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军事技术史的角度,去还原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海战。 这种选材方式从本书的叙述时间跨度上即可瞥见端倪。相比一些类似题材著作懂不懂就回溯到明治维新或洋务运动的风格不同,本书一上来就把镜头对准了朝鲜政变这一导致甲午战争的“导火索”,随后的笔触也基本集中在海战及陆战的各种细节。到最后,至日军攻占威海卫戛然而止,至于随后的媾和乃至《马关条约》的签署,都不在本书述说范围之内。这种“精专”的叙事手法,自然有利有弊。弊端当然是相关历史背景交代不足,对于想要了解甲午一战来龙去脉之全貌的读者,本书恐怕并不适合。但其有利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本书所呈现和还原的战争细节之丰富。全书50万字,只为描摹当年短短数月之内的战事,其细致之程度自然可以想见。如果说“大而全”的历史论述是广角镜头,那么本书所给出的,便是当年那场海战的一个特写镜头。 在这一叙述模式下,我们看到的是一部“技术流”的甲午战史:每艘舰船的制造源流乃至理念体现,详尽的火炮配置,精确到个位数的消耗炮弹量,海战时的编队变化,陆战中的对阵状况……甚至每一颗射中敌舰的炮弹,都被一一呈现。其中除了以往国内方面的史料,作者还赴日本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从而从敌我双方的角度对这场战斗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诠释。可以说,正是这种详实而又扎实的写作方式,令读此书者仿佛亲身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亲耳听见巨炮的轰鸣,亲眼见证那支曾被誉为“亚洲第一”的舰队的奋力拼搏,见证他们的勇气、不甘、苦痛、无奈,以及最后的黯然落幕……作者将对史料的引用和充满临场感的叙述有机结合,令本书成为一本极具可读性的甲午战争著作。 读本书前,其实我也颇有疑惑,疑惑以如此细致的技战术角度去解读甲午战争是否有其必要性。毕竟甲午之败,绝非单单一场海上战役之败,而是中国在政治、经济、体制、战略、外交上的全面失败。这一点,早已有无数书籍言之凿凿地指出过,也绝非没有见地的虚言。事实上,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虽损失惨重,但日方也一样付出了沉重代价,然而陆地战场上的一败涂地,却最终导致了北洋舰队的彻底覆灭。那么,如果以全局观之,中国之败从开战时便已注定,这是否意味着海战本身其实并无太大研究意义? 以全局角度论战争胜负之必然,并没有错。然而,这绝不是说对战争局部的分析是不必要的。恰恰相反,正是在如同本书这般不厌其烦的细节呈现中,我们才能深切地体会到“全局”之于“局部”的作用之大。从北洋水师成军时的辉煌,到停滞不前,十几年不购新舰并最终被日本超越,我们看到的是帝国体制的僵化呆板和固步自封;从弹药的匮乏,连像样的开花榴弹都没有的窘迫,对比日本“下濑火药”的凶猛,再到舰队所使用的劣质燃煤,我们看到的是官办企业的低下效率和互相扯皮;从大敌当前之时朝中“清流”诸人的构陷抵牾,我们看到的是旧式朝廷的结党乱政,是士大夫阶层不可救药的陈腐守旧……凡此种种,均有“窥一斑而知全豹”之感。也正因此,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甲午海战之败,并非单纯战术之败,而是其背后诸多综合因素共同作用使然。如同作者在书中所说:“百年以后,人们谈及北洋水师的覆没,大都还是将责任简单归结为单独的个体,殊不知那个腐朽的政府和政治制度才是葬送这支军队的罪魁。” 海桑泡幻,往事成尘。惨烈的战斗终究会落下帷幕,而其结局早已注定。然而百年之后,硝烟是否真已散尽?我们回顾这场令国人刻骨铭心的战争,其意义究竟何在?对此,也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有一点应是确定的,那就是无论是抱持何种见解,最终也仍然要到历史的真实之中去验证,而非仅仅诉诸笼统的概念和不切实际的假想。这,也是阅读本书所能得到的一些感悟和感慨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