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10篇

2018-07-08 04:0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10篇

  《大宋帝国三百年1》是一本由金纲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一):乱世与三统

  金纲新著《大宋帝国三百年》写宋朝,却从五代写起,颇耐人寻味。在这本书中,作者努力创建一套自己逻辑体系,说故实,而非说故事,这就令人耳目一新传统历史讲述,一种是以故事的方式讲权谋和策略,另一种是讲得失明明纲纪,前者如《贞观政要》,后者如《资治通鉴》。封建王朝崩溃,导致社会出现动荡,不但意味封建政权坍塌同时也意味着法律道德律的崩溃。政统、道统与法统,这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关系

  封建时代的政权虽然多以武力获得,但仍然讲求政权的合法性,即便其最初的获取手段不合法,但在取得政权后会重续政统,并逐渐恢复道统,建立法统。中国封建社会从汉代以来,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中心的“道统”,讲求仁爱宽恕忠诚。可以说,汉唐两个王朝为中国封建时代塑造了“三统”标杆,如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唐王朝崩溃后,中国再度陷入数百年的混战,就像汉王朝解体后中国陷入三国两晋南北朝五百余年的纷争。一个空前庞大的政权,往往意味着其强大控制力与区域影响,一旦控制力丧失,整个区域都将陷入混乱。唐朝崩溃后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与汉朝崩溃后所发生的一切具有某种相似性。唐朝灭亡,不但曾直接受中原政权统治地方豪强演变军阀,就连一些曾经被羁縻的游牧部族也自立为王,如中国西北部的夏州(西夏政权的前身),而游牧部族也染指中原,如契丹(辽王朝的前身)。这一切的发生,皆与三统尽丧有关。三统尽丧,则权反在下。这也是五代十国时期王朝频繁更迭的根本原因

  唐末黄巢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唐王朝却被颠覆了。原来的藩镇大帅朱温废掉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宗,在开封建都称帝,是为后梁,从而开启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夺权的特点是,儿子老子,将帅杀君王士兵杀将帅,即作者所说的权反在下。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子杀父,都是悖逆,与严重违背法律与道德的。后梁的开国之君朱温在病重时就死在自己的儿子朱友珪手中,史称“刺帝腹,刃出于背”,著史者七个字,宛若寒光可见。按照封建时代的承袭制度,皇帝驾崩后由嫡长子即位,若嫡长子已经不在世,则按照血缘嫡庶继承。当然,实际未必如此,但在继承法统支撑之下,不会有子杀父这种暴虐事件发生。后梁开国君主的暴毙方式,可见其法统的堕落,更不要说政统与道统。因为在这种短命王朝统治之下,根本来不及建设其政统,至于道统则沦丧殆尽。

  唐末的地方势力中,最堪与朱温一争的就是晋王李克用,李克用是被汉化的沙陀族人,其子就是赫赫有名的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灭了后梁,以洛阳为首都,建立了后唐。就像南北朝时期建立后汉的匈奴人刘渊一样,李存勖是被深深汉化的游牧部族后代,因其曾被赐姓李,因而便以唐朝的继承者自居,一方面是为了寻求政治上的认同,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在寻求政权的合法性,即其法统。这和匈奴人刘渊建立后汉,遥遥祭拜昭烈帝刘备是一个道理,都是在挂起法统这面大旗。李存勖是五代诸帝中最有潜力建立旷世功勋的一个,可惜却被一个士卒乱了天下

  道德律的崩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忠诚这一价值观的丧失,另一个是对生命的蔑视。从皇帝到将军,到士兵,到普通官吏皆对生命视若草芥,不论是胸怀韬略的封疆大吏,还是曾冲锋陷阵的猛将,一旦失势或失宠随即被杀,仿佛屠宰牛羊一般,多以灭族收场。五代多战争,因而名将辈出,这些将领多能跨越几个王朝而依旧大权在握,一方面说明藩镇势力的强悍,另一方面说明封建时代所标榜的“忠诚”价值的丧失。如五代名将高行周、符彦卿为人可圈可点,是高级将领中较少道德污点人物,却先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王朝乃至北宋初期为将,其他一些善于钻营,以杀人为业的将领就更不用说了。只要能率领一帮人杀阵拼杀,不论换了那个主子,都会得到重用。至于文臣中像冯道一样的不倒翁就更不少了。

  中国自孔子以来,华夷之辨深入人心,然而后晋开国君主石敬瑭却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此换得契丹大汉耶律德光的支持,当上了“儿皇帝”。这种引异族为外援,染指中原政权的作法由此开了一个先例,并成为了一种模式。后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就打这个如意算盘,直到死也没成功,其子赵延寿继续跟上,后来干脆认祖归忠投降了耶律德光,至于后来的杜重威、范延光、杨光远(这个名单很长)之流,无不企图通过契丹君主的支持加冕为中原之帝,在这些人中不乏猛将乃至有智谋的人物,但一个个好像被惯了了迷魂汤,朝向石敬瑭开辟的模式亦步亦趋。然后,成功模式不可复制,一个结局比一个惨。作者认为,这就是历史的报应论,根本不需要太久,往往是前面执刀杀人,后面即被人执刀所杀,连死法也如出一辙。实际上,这正是道统丧失的最直接例证,藩帅称帝的模式,往往被臣属所效仿。犹如太阿倒持,权反在下。没有了道统,金钱收买的士兵也会被别人所收买,而权力诱惑之下,便会有人不断铤而走险

  五代的历史,其实只是一个王朝的不断重演。后梁、后唐两雄相争,最终后梁被灭。灭后唐者——是后唐皇帝倚为支柱的藩镇大帅石敬瑭,即后晋高祖——灭后晋者,是石敬瑭的亲密伙伴刘知远,即后汉高祖——灭后汉者,是刘知远最信任的重臣郭威,即后周开国之君……直到赵匡胤的出现,这一切才终于结束。赵匡胤,一个重新塑造道统,建立法统并架构政统的人,就这样从五代的母腹中诞生了。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二):看过五代混乱的纲常伦理方知宋朝重建人伦重要性

  从作者的序言开始看起,作者序言中说到谈宋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作者自述自以为应从五代说起,从赵匡胤出生说起,然而其实在第一册中并没有一点赵匡胤出厂的迹象。整个第一部就是在为宋史做铺垫,直到第一册结束也才写到后汉灭亡郭威建立五代中第二个汉人建立的中原正统王朝。

  从李存勖开始至此后两朝全是沙陀人建立的政权,而关于这些政权的描述政府用的最多的手段就是搜刮,而描写大臣时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嗜杀。而只有李嗣源属于一个例外,然而自李嗣源被下属黄袍加身反了李存勖的政权开始,诸多的黄袍加身事件开始逐渐浮出水面,至赵匡胤在陈桥驿最后一次被下属黄袍加身,这种历史事件居然在五代史短短的几十年中发生有十多次。

  而石敬瑭为了入主中原居然不惜牺牲幽云十六州来换取一个九五之尊之位,至此之后直到赵匡胤建立大宋都要为这个事情头痛。石敬瑭死后稍微有点血性的石重贵与契丹闹翻大战三次,虽前两次赶走契丹,然而五代混乱的纲常伦理注定君与臣之间不能有百分百的信任即使是有亲缘关系。

  杜重威阵前投了契丹,导致第一次契丹入主中原,屠城三日,死亡数十万人的惨案发生。

  刘知远为了自己的布局不惜一切代价,直到契丹北返。

  而刘承佑又难承大任,至此终于给了郭威机会,五代中出了第二个可以与李嗣源相比的贤君,然而这个贤君也不过是瘸子里边挑将军罢了。

  看完五代的混乱终于知道赵匡胤拾起破碎圣贤之理是多么难得!!!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三):帝位诱惑下的纷争与乱象

  帝位诱惑下的纷争与乱象

  ——《赵匡胤时间》读后

  彭忠富

  安史之乱以来,盛世大唐从辉煌断崖式下跌,最终堙没与后梁朱温之手,其症结就在于藩镇割据,拥兵自重人们只遵循丛林法则,谁兵强马壮谁就可以问鼎中原,谁就可以称帝,从而导致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再强大的国家,也禁不起战争的轮番折腾。因为战争是绞肉机,是财富的吞噬者,文明毁灭者。兴亡盛衰,历来都是百姓遭殃。但逐鹿英雄们为了自己的春秋大梦,早已经不再把百姓当做人,也早已忘掉了李世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著名论断,百姓不过是他们马鞭驱使下的机器争权夺利棋子罢了。

  乱世出英雄,战场就是赳赳武夫们扬名立万的最好舞台,就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跳板,这种情形在唐末至五代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镇压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稍有异动,藩镇就会犯上作乱,燃起硝烟。中原逐鹿,连契丹也来争雄,这种乱局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才逐步终结,华夏才又归于统一,走上安定局面。

  大宋虽然积贫积弱,存在着冗官冗兵冗费等诸多弊端,但如果将宋朝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中比较,大宋仍然不失为一个盛世。大宋有着宽松的政治文明和富裕物质生活,这点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可窥知一二。陈寅恪先生对宋朝的评价很高:“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既然大宋如此辉煌,那么我们就需要来好好研究一番,看看赵匡胤及其后人是如何执政的,有何得失,这也是历史研究者使命所在

  学者金纲博览万卷,批阅十载,以正史为坯,野史为料,最近完成了八卷本的《大宋帝国三百年》,本套书堪称宋史研究中一部开天辟地的大作。它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本书既忠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国内外所仅见。

  我们这里谈到的是第一卷,也即《赵匡胤时间:公元927年到976年军政故实(上)》。千年以来,中华帝国前所未有变化,包括中国人的文化品格、民族性格,很多都可以溯源于“赵匡胤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巨大而又丰富意义空间,是传统中国很紧要的一个“历史转型期”。作者经由观察,打开这个意义空间,选择并说清了“这个历史转型期”一个个丰富而有趣的“军政故实”。

  大宋立国前30年,是中国历史的黑暗年代了解这30年,就明白何谓野蛮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这30年,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蠢蠢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劫掠,当时朝廷虽在,而天下已亡。这30年内,几十个皇上成百上千的文臣武将,以及地方军阀、契丹酋长,打打杀杀,逐鹿中原,各色人物上场下场,留下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军政故实。作者穿行在这些军政故实之中,依年代顺序,透过士兵、谋士、将军、平民视角,详尽呈现了这30年的时代切片,连缀这些切片,我们就能看到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作者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阅读历史,不仅仅在于阅读或研究历史往事,更多的则在于阅读或研究历史往事记录者的思想,并开始你自己的“重新思想”。这样读史,就进入了思想史,才能最终有所收益。这套著作就渗透了作者这种学术观念,作者以历史观察者的视角切入,剖析历史,洞察人生,且经常引用诸如司马光、胡安国、王船山、钱穆等人的观点进行佐证,让人耳目一新。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四):『倾虹谦树』《大宋帝国三百年》

  提起赵宋,一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我们看够了“花花美景汴梁城”。每当此时此刻,我的耳边便会时常萦绕陈寅恪先生对赵宋的评论,“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亦为之感叹道,“谈到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我们知道:《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典籍都诞于斯时,科学技术上的活字印刷术,农学上的《菊谱》、《桔录》、《荔枝谱》,天文学上的《统天历》,数学上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医学上的《政和本草》、《太平圣惠方》、《和济局方》,法医学上的《洗冤集录》,兵学上的《武经总要》也都竞相出现在这个伟大时代里。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朝代就是宋朝。”从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的狂笑,到后晋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从后周大帝柴荣征契丹,到宋赵匡胤“陈桥兵变”,从宋真宗赵恒“澶渊之盟”,到宋徽宗赵佶“靖康之耻”......那些政变、杀戮、征战与文明,读懂大宋,才能读懂今日之中国。

  一条盘龙棍,打遍天下四百军州”的太祖皇帝没有想到,武夫出身的他却缔造了一个文质彬彬的宋帝国。太祖以后的大宋官家也并没有像前朝一样过分昏聩无能的人,然而赵宋王朝却始终内忧外患不断,列强环伺加上国困民乏!奇怪的是,赵宋王朝却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至神宗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是为中国最争光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宋朝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那时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都达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后难比及的高度.宋朝还发展起一门新科学,技术科学。这些辉煌的成就与宋的综合文明有直接联系。宋代的GDP是占全球的50%,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宋朝已经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大宋帝国三百年,皇室、大臣、士大夫、庶民,是仇恨较少、戾气较少的时代,各类人等,生存在这个时代,很有免予恐惧的自由。赵匡胤留给子孙的誓言:保全柴氏子孙,不得因有罪加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不加农田之赋。

  宋朝最大的痛,无疑是燕云十六州。和辽国签订城下之盟、屈辱缴纳岁币,被金国劫走徽钦二帝、丢失半壁江山,都是因为它。五代中期,为换取契丹支持,后晋石敬瑭将包含整个燕山天险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失去燕云屏蔽,中原仿佛头悬利刃,受到严重威胁。后周时期,柴荣利用契丹内乱的机会收复燕南三州。就在柴荣准备乘胜攻取燕京时,却突然病倒,被迫撤军,丧失了收回燕云的最好机会。北宋建立后,宋太宗两度北伐,想要收复燕云故土。只可惜,宋太宗连遭两次惨败,葬送几十万精锐军队。宋朝从在战略上由进攻转为防御,思想上放弃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宋真宗即位后,辽国举国南侵,宋廷大震。在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勉强御驾亲征。在辽军铁骑面前,宋真宗丧胆,不顾有利态势,一心求和。两国在澶州城外订立盟约,以宋朝每年向辽国缴纳三十万岁币为条件,结束了四十多年的鏖战,也标志着宋朝正式放弃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四十余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燕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蒋复璁曾说及宋辽澶渊之盟“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黄仁宇说:“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提起宋神宗,人们第一个想起的是王安石和变法。这个名字一直以来都掩藏在王安石巨大的光环之下。但事实上,当我们透过王安石的光环仔细去审视这段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宋神宗,而不是王安石,才是这段大变法的真正主导者,无论是号称“富国强兵”、“摧抑兼并”的熙丰变法,还是声明恢复前朝(唐)规整旧制的元丰改制,其最终的路径指向和背后的根本效果都是取消一切对皇权的制衡和监督,去除一切对皇权的直接运行造成“阻碍”的分权和反对的可能,最终造成神宗乾纲独断的政治格局。熙宁变法使得宋王朝又重新恢复了生机与活力。新法的实行,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国高达七亿亩耕地,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多种矿产品产量为汉代、唐中叶的数倍至数十倍,城镇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也有明显提高。但熙丰变法在军事改革上成效相当有限,以至有人说新政富国有术而强兵无方。军队素质低、战斗能力差的弊病也未见有大的改观,最好的证明就是数十年后上演的那场女真铁骑灭亡北宋的悲剧。唯一有成效的是保甲法,但保丁替代募兵也无法彻底实现,倒是主要用来控制民众反抗。从这些方面看,熙丰变法只能是一次不成功的改革。

  宋徽宗赵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他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如果没有坐上皇帝宝座的话,他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伟大的艺术家。后世评“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它被认为积贫积弱却在强敌环拱之下维持了三百余年,甚至在历史上最强悍的蒙古铁骑面前也有诸多出色的表现;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历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科学家,以至有历史学家将其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没有产生类似西方“文艺复兴”的效果;它的开国君主制定了最开明的政策: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但在这个朝代发生了历史上最令人痛心的冤案:冤杀岳飞;这个朝代之前的时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这个朝代之后的时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耻辱的朝代,以至许多人认为它应该对后来的耻辱负责;它是一个让本民族的人备感耻辱,但却让外民族的人备感羡慕和赞誉的朝代……正因为种种的扑朔迷离,所以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最南辕北辙:明朝以后的大多数历史学家对它持批评态度,但王夫之认为它“郁郁乎文哉”,并且北宋的前中期都是可以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媲美的“治世”;陈寅恪认为“华夏文明历数千载演进,盛极于赵宋之世,其后势衰,终必复振。”“无论是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宋朝取得的成就都是空前绝后的。”而国际上的汉学界则对宋朝的评价更是超越了汉唐:“东方的文艺复兴”、“最伟大的时代”、“最令人激动的时代'。

  宋朝最遭人诟病的是军事的羸弱,不仅未能像汉唐一样在草原上大展雄风,而且连本属于汉地的燕云十六州都未收回,北宋时和契丹签订“澶渊之盟”,最后被金国所灭;南宋则更加屈辱,先是向金称臣,后被蒙古所灭。所以,宋朝历来被认为是积贫积弱的一个朝代,丧权辱国的一个朝代,因而也被人认为是令人感到屈辱的一个朝代。

  宋之繁盛,冠绝中外,然仍一夕崩溃,一因战略失当,战术无措,安逸不思进取;二因文人权重,空言误国,重思想而轻技术;三因冗官冗兵,坐吃山空。最近几年历史圈子里对宋朝颇多赞誉,好像宋朝当时世界第一,商品经济发达、甚至连三权分立都有雏形了,可是不管咱们说出大天去,宋朝最严酷的事实是武力羸弱不堪,外战先败于辽、再败于金、最后亡于元,如此弱宋,重文轻武,崇儒养士乃根本败因。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五):五代兴衰造就百年大宋

  中国人一向崇拜兵马杀戈起家的开国皇帝,如果能够有一些平民背景,那更是极好的励志题材。秦始皇统一六国,以诸侯身份完成大统;刘邦,从史料来看出身市井,却能在最后击杀项羽,建立大汉;即使光武皇帝刘秀仍是在汉朝的范畴之内,但能在王氏篡权的局面下,以一届布衣成为东汉皇帝,他的传奇故事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当中,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却往往被老百姓津津乐道。

  “造反”,在百姓心目中是一件大逆不道,但又颇具传奇色彩的行为。如同赌徒博彩,这是一项舍去身家性命的搏斗。成王败寇,也许失败之后,迎来的是一脉断绝,连“寇”都做不了。赵匡胤的成功在民间传说中,总能给人一种“气运使然”的感觉,黄袍加身,当皇帝都给人一种“这其实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而是生活选择了我”的意味,得了便宜卖乖的氛围跃然纸上。随后一招“杯酒释兵权”解决了困扰中国皇帝数百年的“藩镇”难题。

  但是,津津乐道背后,却很少有人关怀这位传奇皇帝的成长史。“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一位皇帝也不是一天就可以成为的。从公元927年出身,到960年陈桥病变称帝。赵匡胤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让他能够打出这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手握重兵,割据一方呢?

  《大宋帝国三百年1(上)》中,更多的行文是针对五代时期的历史故实进行讲述。从赵匡胤出生的927年为起点,这本书回答了整个五代时期,所有统治者都要面临的“藩镇”问题,也对一直困扰赵匡胤以及后世几百年的游牧民族入侵问题进行了关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其实并不是他的原创。五代时期,政权更替往往是藩镇大臣的一次博彩,而作为庄家的造反者,其实往往是轻而易举的获胜。小成本,低投入,虽然风险有点高,但最后的收入却是最为丰厚的。因此,成为皇帝之后赵匡胤面临的问题,在这里却是他最大的机遇。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赵匡胤在成长过程中,周边政治环境对他的影响。心理学在研究一个人的性格成因时,往往侧重环境对人性的塑造。赵匡胤生于乱世,长于乱世,经历了中原文化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作为力挽狂澜,终结五代十国战乱的“救世主”,他的传奇似乎能够代表中国动荡历史中的一个奇妙缩影。

  但对这位传奇皇帝的分析,并不能简简单单通过《宋史》等官方立传的史料进行分析。历史研究中,对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分析也能够侧面补充和佐证所谓“正史”的发展。本书作者金纲先生通过“故实”研究,用人像刻画的手法的讲述历史人物的生死存亡,从而更为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某一段经历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全书中,赵匡胤并未出场,但乱世中的英雄、背叛和更迭都会对这位未来皇帝的性格产生影响。醉酒黄袍加身时的预留退路,杯酒释兵权时的决绝,平定十国政权时的狠辣以及一反藩镇将军打天下易,治天下难的怪圈,五代十国时的大氛围造就了这位开国皇帝未来的执政风格。

  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十国的动乱造就了百年大宋政权。在此,我也期待着金纲先生未来的赵匡胤时间。这对宋史和帝王权术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六):香孩儿老赵和他的历史

  关于宋朝的历史,仅限于初高中学的那点知识,宋朝的皇帝那么多,说实话我就记住宋太祖赵匡胤和宋高宗赵构,只不过对这两人的感情截然不同,褒贬自是不同。金纲的《大宋帝国三百年》,既不同于正史也不同于故事,而是两者的结合,在他诙谐有趣的笔锋下,让我们对老赵是怎么建立的宋王朝历史有了深入的认识。

  已经发生的历史,除非是将其影像保存下来,否则根本不可能完全地重现,更不用说人物的心理活动,而看金纲的《大宋帝国三百年》给人的感觉就是金纲就是这些所有事件的亲历者,且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曾经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告诉过他,瞧,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这绝不是只要钻进故纸堆、只要熟悉历史就能做到的!

  这本《大宋帝国三百年1》其实是对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的铺垫,我从没想过为描述一个王朝的建立,会用如此大的篇幅来描述它之前的历史背景,而这一点也给予了我们做学术的态度,那就是如果想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对它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对该知识点作出深入的研究。

  在描述每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金纲总是能找到现在的人耳熟能详的词语来形容他们,且恰到好处,如“李从珂放虎归山”“李从珂的悲情表演”“李从珂错失良机”从这几个词语我们就能看出李从珂是多么没脑子的一个人,在政治场混,自己不长点脑子指望大臣是无稽之谈!瞧,这就是我从金纲给出的词语中所解读的信息!

  看似拉呱的形式,却是严肃万分,从“隐帝他舅舅,李太后的兄弟李业”中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历史,只不过是因为采取了口语化的语言让我们觉得更加接近历史而不是隔着十万八千里。如果金纲去《百家讲坛》讲述这本书,或者是以评书的形式将其进行外化,我想必定是火爆天的!

  譬如昨日种种已成历史,譬如上一秒已成历史,我们无法将其原封不动地进行再现,但是有了金纲这样的人,所以我们能对大宋帝国之前的历史有如此详细而真实的了解!隔着时空,似乎我们也嗅到了香孩儿出生时散发出的那股异香!

  辉煌的大宋帝国,其前的历史是如此的不堪,如果没有香孩儿老赵,也许今日我们将不会处在各自所处的境地!所以,感谢香孩儿老赵,感谢金纲将那段历史为我们重现!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七):乱世中的人性之光

  中国人很早就有“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之说,表达了人们对离乱时世中文明失落、价值失范、秩序失控、人性失禁的恐惧和无奈。而这,正是从我们民族数千年历史分与合、治与乱的循环中总结出来的带血的处世智慧。在历史上数次大乱世中,五代十国无疑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次。

  五代十国,上接唐末之乱,下开大宋盛世,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世。后晋成德节度史安重荣曾经说过:“今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遥相响应,所以中原大地才在60年的时间内,走马灯似的换了八姓十四帝。而在这频繁的王朝更迭背后,所充斥的是泯灭的人性、疯狂的掠夺和血腥的杀戮,人类行为不再有道德的约束,而是重回动物本性,按照丛林法则任意而为。

  乱世之暴虐景象,我们可以从金纲先生所讲述的“故实”中窥见一斑。人们没有了基本的价值准则——恬不知耻,所以儿皇帝石敬瑭可以为了登上皇帝宝座而割让幽云十六州,开启了节度使、将领借助异族力量窃取权力之门,连年混战让中原赤地千里,死尸枕籍。所以冯道之徒罔顾君臣道义,谁坐皇位向谁叩头,唯实力是从的超级实用主义哲学大行其道。人们没有了基本的法律意识——唯利是从,国家以“括率”的名义公然聚敛、搜刮,大小官僚则“民间有珍货,他必劫掠;世间有美女,他必强取”,甚至抢劫之后还要杀人灭口,社会各个阶层全部陷入“公开无廉耻、普遍无操守”状态。人们没有了基本的道德约束——残虐无道,后晋成德节度使苌从简烦苛暴虐,喜欢吃人肉,每到一地即搜罗当地小孩子来吃;魏博的行军司马李彦珣悖逆人伦,不但不赡养父母,而且引弓射杀了自己的母亲;张彦泽残暴无常,不但剽掠京城、抢人妻女,而且要杀自己儿子,还将劝阻自己的张式决口、剖心、剁断四肢;后汉永兴节度使赵思绾残忍至极,剖开活人之腹,取肝,切成细丝,当着活人的面慢慢下酒,往往是肝都吃光了,那人还没死……

  这样的故实每每让我看得头皮发麻,脊背发凉,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人性何以至此!

  如果只是记录人性中的恶,那么,这只会成为一本浮掠历史奇闻异事的集子,不会有任何惊奇之处。金纲先生还有更高远的考量,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道德倾向,希望在从历史故实中“考见圣贤气象、道义担当”,所以他对每个历史人物的人性沦落,道德沦陷感到愤慨的同时,从不忘记对乱世中微弱的人性之光,哪怕是人们身上些微的闪光点,哪怕是大恶之人绝无仅有的微不足道的一次善举,都不吝笔墨大加赞扬,以彰显人伦大义,以突出儒家价值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有效性——幽州义士赵义勇救吕琦,后唐雍王李重美不禁百姓出城避祸,沈斌城破自杀殉国,王权宁死不事契丹,即便儿皇帝石敬瑭也并非一无是处,自有天下意识,有自己的德政……这些闪耀着人类德性的细微行为,无疑为五代十国那段礼乐崩坏、人性泯灭、杀戮横行的暴虐乱世历史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人性之光。

  由历史联系到当下,毫无疑问,一切的历史变故都是人性本身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折射。正因为如此,古人、今人才有了交流、对比和反思的可能,使一切历史成为了当代史。近几年来,革命与改革的争论再再,发动革命以再造社会的呼声甚嚣尘上,大有不如此不足以推动中国进步的意味。但我们必须清楚,革命是具有破坏性的,而非建设性的。如若革命不成功,社会陷入混乱,我们生民百姓又当如何?难道我们就寄希望于经过一千多年的进化,人们已经比五代十国时代更文明、更高尚了吗?这只能是妄想。我们固然可以歌唱人性的美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但失去具体规则的约束,人类社会将会迅速滑向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人类的兽性将再一次大迸发。由此可见,那些鼓吹革命的人将极有可能把整个社会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论是近几年的伊拉克、利比亚、埃及和现在的乌克兰,还是包括五代十国在内的所有中国历史,无不雄辩地证明,对一个社会来讲,秩序远高于一切,包括自由,包括民主!因为,只有保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才能把人性关进法律和道德的笼子里,只呈现出优雅的一面——人性只有在显示不出可贵的时候,才是我等小民最为幸福的时候,这恰恰是历史的反证法。一句话,缓慢的改革比暴烈的革命更有利于社会进步——我们只盼望五代十国中的种种惨剧永不重演。

  扯得有些远了。当然,金纲先生作为历史哲学家R·G·科林伍德先生的拥趸,他以这本书为科林伍德老先生的著名论断“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作了具体的阐释。所以,他在记录历史故实的同时,致力于探求每个人行为背后的思想原由,还原他们的思想轨迹。综合来看,这本《赵匡胤时间:公元927年至976年军政故实》作为《大宋帝国三百年》的第一册,主要讲述五代十国,即赵匡胤面临的历史背景,旨在为赵宋帝国的诞生作铺垫。因为血腥,所以渴盼文明;因为沦陷,所以渴求拯救。他在为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政制寻找现实的、历史的考量,以解释他为什么如此,特别是为什么如此设计政制,从混沌一片到大治,到文采灿烂,以期让我们穿越幽长的历史时空,去倾听赵匡胤诉说他的苦衷,去觑见历史故实背后的历史演进,去重新思想历史,实现他所讲的第三进阶——把自己放到具体的历史行动中去思想,溶解在历史里面。

  总之,这本书讲述了有关五代十国的很多历史故实,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对于政治得失,特别是人性之善、之恶给予了清晰的展现和深刻的剖析,更抒发了作者本人有关人性、道德的感想,不乏精当之见,于我多有共鸣。

  我对其后续之书充满了期待!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八):学习五代史

  说起大宋王朝史,自然能联想起宋朝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那些精美的瓷器让现代人也望眼欲穿,如何能拥有一件是许多人的梦想!要想了解真实的宋史,博物馆里藏着群多的文物能让你去回味,让你去回想那时的风风雨雨。

  说起赵匡胤,自然就会想起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最终平定了天下。由于勤奋努力,开创了长达三百年的宋朝历史,百姓也终于从战乱中平息下来,修生养息。然而之前的五代十国给百姓却带来了难以痛苦的灾难。陈桥兵变真的很关键哦!

  对五代十国的历史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感觉当时社会混乱,而且那么多的国名让学子痛苦不堪,幸亏不是考试的范围,而让学子暗自庆幸。而现在,能够有机会跟随作者一起,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纷争地时代,去了解五代,去了解十国。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国名不在是陌生的字眼。对十国的演变,只了解到北汉,唯一一个在北方建都的国家,与后周差不多同一时间建立,且对后周有着深深地怨恨。至于十国内的其他国家则因在书中涉及很少,需要在后续的图书中,再次跟随作者去周游列国。

  五代的多位皇帝,如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以及后周郭威等等,在作者笔下按时间的顺序先后出场,读者也在书中慢慢了解到这些国家的演变。自然还有辅佐国王的群臣和小人,只是他们的王国最多延续二世,存世时间有的只有短短的三年,就被皇帝的贪欲而断送江山。

  当时的社会混乱,手中握有兵权的将领,只要有野心想当皇帝,谁都可以来个黄袍加身,来个某某兵变,像赵匡胤一样的陈桥兵变在当时随时都会发生。而五代的皇帝一旦即位没几年就同先前的皇帝一样,为祸百姓!国家内的各种役种不断,贪官的存在,就连后周皇帝郭威也纵容手下掠夺都城,让百姓痛苦不堪。直至赵匡胤的以文治国,社会才得以稳定。

  作者将五代的历史展现在读者眼里,纵多的史料让读者大开眼界,当然其自身对每一事变的点评也成为书中的亮点。

  值得阅读的好书。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九):先讲好“故事”,再谈些“故实”

  近读金纲的《大宋帝国三百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颇苦闷。书有七册,叙写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及更早的五代事。我详读了五代部分和太祖部分。五代部分叙得纷杂,但也有可学的细节,如对五代十国的记忆方法有诗歌:“五代梁唐晋汉周,唐平楚汉南在头,前后蜀国两个吴,闽国北汉十国休”。对于历史背后的人性也有比较在理的分析,如“在所有的政治格局中,力量达不到期许中的目标,愤怒,只能自取其辱。战略韬晦,反能赢得时间和未来。”“对于那些你心存疑虑的人,最佳也是最为保险的防范措施就是安排妥当,使他们想害你的时候无能为力。把安全寄托在别人的好心和明事理之上,丝毫不值得称道。人性没有那么美好和忠诚。”此外,有些历史逻辑的分析,也较有趣,如作者认为决定谣言的公式是: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

  书中对一些常识的介绍和解释,往往是良莠不齐。如对史上说法不一的冯延巳的姓名,作者解释得颇在理。冯氏字正中,正中,是午时。午时,即现在标注的十一时至十三时之间。巳时则在午时之前,即九时至十一时。巳时一过就是午时。“延巳”就是“延长巳时”,那就是到了“午时”,故字“正中”。他还有一个号叫“延嗣”,也可以据此推想“延巳”。因此,冯延巳不叫冯延己。但另一方面,书里把广西称作“省”,把“介石”称作蒋中正的名,颇有小儿之识。

  据说作者曾是北京大学某人物传记学研究员,纵观全书,似乎对某个人物专门的论述能见些亮点,而人物与人物之间如何能构成一部完整的历史,作者是有心无力的。

  赵匡胤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圣主。他对赵普之间的君相关系也有相合。乾德初年,赵匡胤因为刚刚改元乾德,很得意。他认为这两个字作为年号是从古未有的,就向臣下夸耀。赵普也跟着称美。卢多逊则指出“此伪蜀时号也。”赵匡胤查实后,果真如此。赵匡胤有气没处撒,就拿着毛笔在赵普脸上抹花脸,并让他多跟卢多逊学学。赵普一晚上没敢洗脸,第二天来奉对,还带着花脸。君臣之间一笑而过。关于宋初,崇文抑武是常被提到的国策,但这背后自然有着“文”本来就弱的因素。这个故事恰恰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全书最有启发性的说法,即是对历史要讲究“故实”,而不是“故事”,前者更应有逻辑分析与推演后的真实性。但叙事的混乱,则多为人诟病。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十):历史故实比历史故事更好看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我以为以下几点也许值得略说一说。

  这部书,如果定性,应该是:“以史证经”的大随笔。《论语鼓吹》直接说“经学”的价值;《鲁迅读过的书》拐个弯说民国卿士的国学修养,那篇序言《鲁迅是现代士大夫》就想证明鲁迅并非如坊间和高校讲述得那么“反传统”。本书也不例外。用历史故实来证明儒学经学的正当性价值,是一个尝试。说起来,这也是孔夫子的传统——孔子为何要作《春秋》?要弄一部历史著作?那就是“题记”中说的那段话:

  孔子有言:“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空谈大义,不如春秋褒贬。如果愿意考见圣贤气象和道义担当,历史叙事比思想讨论也许更切实详尽、也更彰明昭著。

  所以,本书,应该是一部思想史专著,并不是历史演义故事。当然,我认为它讲述的“历史故实”比“历史故事”更好看,更紧张,尤其是思想的紧张。

  这部书有几个方向的思想资源介入,如传统经学、传统史论、现代历史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其中,传统经学是本书“立身之本”,全书在讲述历史“时代”与“人物”的关联性紧张,这种紧张主要体现在:帝国军政,可以是道义的吗?如果是道义的,那么多“阴谋论”如何解释?这样,大宋帝国的一切“好看”与“不好看”,就此展开了。这样的展开过程中,一个个“故实”按照我的结构安排开始出现。那是一个个丰富有趣,充满意义的“历史团块”。读下去,会发现,不仅内在地含有借助这些思想资源挖掘出来的“意义”,而且,还很好看,很好玩。

  “时代”是主角,“赵匡胤”只是“时代”中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意义在于:从五代到大宋,这个文明转型的历史时代,经由无数个偶然机遇,他自我成就为一代圣君,为中国文化赢来了光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