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行走沙漠二十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行走沙漠二十年读后感10篇

2018-07-10 05: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行走沙漠二十年读后感10篇

  《行走沙漠二十年》是一本由杨献平著作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264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14-3-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行走沙漠二十年》读后感(一):在行走中寻找大地之子的位置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4月15日

  在行走中寻找大地之子的位置

  《行走沙漠二十年:中国首部沙漠生存心灵史》杨献平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3月版/32.80元

  作家杨献平曾在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巴丹吉林沙漠工作生活二十年,作为散文原生态写作理念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主张“现场写作”,寻求“大地原声”,《行走沙漠二十年》正是他散文理念的集大成之作。

  ■桫椤(保定市作协副主席

  有记者问英国登山家乔治·马里奥为什么要登山,他说:“因为山在那里。”或许杨献平的行走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诠释:“因为路在那里!”他的新书《行走沙漠二十年》集中展示了二十年来他在边地沙漠的行走。在行走和寻找的过程中,他建构了人与沙漠,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法则以及人与诗性和神性的新关系,“大地无人,我是唯一的,大地如此浩大,它是我一个人的疆场”。他在行走中找到了人作为大地之子的位置。

  “远处戈壁上的一个小红点。在巴丹吉林沙漠,这其实不算什么景观。也不足以令人诧异。但对几个在瀚海中行走多日,干渴孤独,甚至绝望至极的人来说,任何引发眼睛联想与惊奇的景像都预示着生机果不其然,几个人踉跄跑近,却是一位红衣喇嘛,在一棵绿叶稀疏的沙枣树下诵经。”书里序言中的这段话不经意间带有了深刻寓意,即这部关于沙漠及其周边的书,是关于景观与审美生命与生存、想象体验,以及关于信仰灵魂的书写。人自身躯从匍匐中抬起,以俯视的姿态观照大地之后,即迈开双脚展开对远方的追寻。那种追寻无关功利世俗,甚至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是灵魂的构成。而当人置身于某种脱离同类,缺少支撑生命存在荒原时,孤独成为最大的考验。但也正是孤独,才使人类得以回省自身,重新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

  兰州到酒泉,肃南到敦煌,这给作者二十年的行走提供了地理坐标,但哪一个都不是目的地。二十年旅程终点在哪里?或者说哪里才是生命与灵魂的栖息地?懂得自然可畏、生命可贵的杨献平,始终在寻找乌托邦意义上的精神家园。他在漂泊中,感受不到安定,亦无法与那些龌龊现实规则媾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戈壁沙漠中行走,以近乎苦行的方式为灵魂探路,为精神疗伤。他时常在文本中将自己位于冀南太行山区的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与寄居的地方展开某种对比,以此证明后者在自我实现中的价值历史刀光剑影外国冒险家的卑劣足迹金黄色的胡杨林与神秘的“有毒的红蜘蛛”,让这片土地沉重而充满生机,这亦是作者心灵的生态场,但他又无暇顾及,因为他始终“在路上”。

  砂砾也罢,胡杨也罢,对于那片荒漠,人也是其中最神圣之物之一。杨献平不是要做一个社会逃避者,而是为人在自然中的存在寻找多样化呈现的可能性,这种对灵魂的追问,也在同类中得到答案。他笔下的三墩乡传说故事中,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通过化身鸳鸯,以水的形式完成了对爱的礼拜;那个后夫想和新娶的女人有个孩子,把自己亲生的女儿打晕焚化的故事,则揭穿了人性之恶的伪装;开包子馆的老蔡的媳妇跟人跑了,当媳妇再度回来时,他一句“跑够了就回来了”将过去的侮辱轻轻拂掉,他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无人能知。作者以饱蘸爱的浓墨书写的关于父母妻儿的故事,几欲让人落泪,至亲至深的情,到深处又化作孤独,化作乡愁,也化作杨献平二十年行走沙漠的动力

  《行走沙漠二十年》读后感(二):雕塑文字展现一样的沙漠

  总体来说,我把书分为四类。

  一是拍摄型文字。整本书都在讲一个或几个故事,情节紧凑,就像一个一个的电影镜头,非常有代入感,能让读者跟随整个故事脉络看到很多画面,带入自己很多情绪。小说一般都是拍摄型文字。

  二是演讲型文字。看书的时候宛如有个气质女神站在自己面前,微笑着讲述一串串的人生哲理职场规则。看这些书籍,会有类似顿悟的瞬间,开始积极乐观地面困难和生活。多见于励志类或职场类书籍。

  三是聊天型文字。看书时毫无压力紧迫感,也不必纠结是不是在文中学到了什么。就像是和自己一位老友坐在咖啡馆里聊家常一般,只有舒心欢畅。散文随笔类一般属于聊天型。

  四是雕塑型文字。原本想归为图画型,却觉得不合适。因为图画是平面的,而雕塑却具备三维感官,可以真实感知距离棱角,有时甚至能从文字中读出多维的世界,比如嗅觉、触觉。游记或是诗歌比较靠近这种类型

  初看《行走沙漠二十年》,我惊叹于文字的秀美。我认为它是雕塑型文字的典范之一。书中,细细的水声就像人在岩石上摔落的眼泪植被会发出翠绿的呐喊,在面对壮观景象梦想苍白到被风吹碎,人工湖内水上的一朵一朵灯光会随着涟漪扩散……这些如诗般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唯美的景象,似乎那不是沙漠,而是山色秀美水景怡人的江南小镇。沙漠,在我的印象中只有漫天飞舞的黄沙和被太阳烤焦的热度。而作者笔下的沙漠,却与以往的见闻大相径庭,让我不禁对那片地域产生了莫大的好奇。虽然从古典名著到现代名篇读过不少,真正让我有冲动想要背诵的文字,一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再来就是这本《行走沙漠二十年》。或许是我对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有着不可救药的偏执,致使我一边读着,一边想:竟然有这般美的文字!

  当我还沉浸在诗一般的文字中时,作者却笔锋一转,开始了聊天型的写作。书中写了很多在沙漠的见闻,自己的成长经历人生感悟。或许是因为我对书的期待越发提高,便对后半段文字略感失望。作者只是在还原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让读者看到了沙漠中的一些生存现状。但文字,却不如写景那样吸引我。那些故事,只进到了我的眼睛,却没有留在我的大脑。作者在序言中所强调的沙漠对于人的塑造,似乎也在景致体现得更为突出,整个经历就如清水,一眼望过去便知深浅,不会引起思考的动力。又或许,这些经历对笔者影响,已经沁入骨髓才能让他在写景色之时有着对人的内心更深刻的体会:用枯枝在地上画自己肖像时,想到人只有在可以随意自我放置的时候,才会获得人性深处那种幽谧的快感;在讲述族别的时候会感慨仇恨不是用来记住的,而是用来花时间消弭的……因自己至今未有机会踏入沙漠,确也难以理解书中某些我认为的小事情,会给当时的笔者以怎样的震撼感悟

  沙漠,只是一个隐喻,它是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巨大又无法跨越的障碍阻力。而长时间在沙漠中行走,又如我们坚持信念与生活中所有的沟渠做斗争。我们不能确保最后一定会成功,但只要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加坚定前进的脚步,我们便无愧于人生了。

  《行走沙漠二十年》读后感(三):精彩内容 行走沙漠

  凉州:在往事中怀想

  关于姑臧、凉州、武威,关于卢水胡、沮渠蒙逊、张轨,匈奴、鲜卑、回鹘、鸠摩罗什、吐蕃、吐谷浑、西夏、天梯大佛、元太子阔端、诗人李贺、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等等,我一直心有念想。在河西走廊,甚至中国,武威都是一个别具特色,抑或更具有独立意味偏远城市。隋唐时期丝绸之路和河西节度使行营驻地,乃至南来北方的商旅、宗教物质,使得武威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繁华大都的气象。有个传说曰:唐明皇曾请一道士做法,于元宵节晚上凌空夜游武威,只见灯火如海,人流汹涌,各国人士,万千器物,绵延数十里。而千年之后,武威仍旧保留了一种开放和雍容气质,尽管她现在落寞了一些,但一个城市,一块地域由历史而积攒和浸染的那种氛围,却是不易消泯的。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我个人先后去过三次。第一次,是在一场雪中。在那里,我见到了一位上级爱人。他托我带封信给他妻子。我依稀记得,他妻子在民政局工作。交完信,我就准备去兰州了,没想到,她穿着一件风衣跑出大门,大声喊我,又对我说,陈让我好好款待你一次。我说那也好。她就在他们家,还有她的父母亲兄弟和以及陈的妹妹,请了我一顿酒饭。酒喝的是雷台,一种入口很绵,且有着清香白酒。因为还要去兰州,我就意思了一下。吃完,她弟弟送我上班车往兰州。再两年后的冬天,陈转业回武威。在电力局工作,而且还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次年春天,我借调了某部门工作,正在埋头,忽听人说,陈死了!我瞪大眼睛,绝不相信。另一个人边说边说要去武威吊唁。

  陈是我在巴丹吉林最好的领导之一,他祖籍河北献县,据说文革时期,其父被流放到武威某地劳改,复职后,从武威劳动局长位置上退休。在单位,他可能是最勤快的一个人了,主要精力都花在研究导弹科技上了。那时候电脑输入和打印还不方便,他听说我字钢笔字写得还不错,没写好一篇,他就让我帮忙誊抄一篇。他那些论文,对我而言,完全陌生的。专业气味浓郁大概是为了报答我的辛苦。听说我喜欢写诗,他就找机会把我介绍给了当时也舞文弄墨宣传科长。当然,我懵懂,也只是见了一面。入党时候,他坚持要我入,而另外一个领导,则觉得司务长更合适。

  我没想到,陈这么快就告别了人世。那时候,他也就三十二、三岁。一米七八的个头,脸白,两侧和下巴络腮胡汹涌。事后,我又听说,陈一家遭遇都很惨烈。其大哥二哥也死于车祸,就在他在乌鞘岭出车祸遇之前,他的一个小侄女,刚毕业,到银行工作的第一天,骑着自行车被一辆卡车撞死了。这还不算,其父退休后,在菜市场呵斥了一个小窃贼。那贼竟然尾随到他家楼下,捅了老人几刀后逃之夭夭

  从那一次后,我至少十年没有再去武威。但不少次路过,回家或者出差,大都乘坐火车。有时晚上,有时白昼。每一次路过,都忍不住想起陈,以及他的爱人,包括他的家人心疼疼的。我知道,在武威我认识的第一个人消失了,而且以惨烈的方式。在他们家喝的酒,也是武威本地酒。那酒的味道夹杂在对陈的痛惜、怀念情感当中,就有了苦涩的味道。每一次,看着窗外的武威徐徐闪过,我就叹息一声。脑海里闪出那个大胡子嗓门兄长。每次也都想,如果他在,我可以下车,找到他,和他说说心事,说一下后来单位的各种人事变化。我也知道,陈不在了,他爱人和孩子还在。我很想去看看他们,以战友叔叔名义。可是我不敢,总是觉得,陈的离世,对他们母子打击的巨大程度,是我测量不到的。

  再一次去,属于偶然,从兰州,凌晨到武威。谢荣胜接我,从黎明的车站,把我接到他单位,在他床铺上,又睡了一会儿。谢荣胜是一个很好的诗人,又是一个能说笑的哥们。他的诗歌,有时候我读到大呼绝妙,有时候则不动声色。早上起来,吃武威的那种臊子面,又去看望小说家李学辉。中午吃饭,还是雷台酒。一边喝,一边聊文学。中间有荣胜插科打诨,学辉则一脸严肃。一瓶酒下肚,微醺着去雷台汉墓,仰望马踏飞燕,想起多年前的霍去病。再于墓中弓腰穿行,只觉得浑身阴凉,入骨生寒。出来后,艳阳高照,阔大墓地之中,万籁俱寂,正午也像深夜。我想,这种深度,或者说氛围,有点像早期的武威,在朝代中,武威一直是河西第一站,及王朝西域门户。在匈奴、月氏和东胡逐鹿的年代,武威先是乌孙驻地,后被月氏驱逐,而崛起的匈奴,又连续两次进击月氏,老上单于俘获月氏汗王,并将其头颅做成了精美的镶金酒器,

  也就是说,武威的酒文化可以追溯到更远。下午去天梯山,在民歌王赵旭峰家里喝酒,还是雷台酒。他爱人炖土鸡,炒了鹿角菜。赵旭峰唱《走西口》《闹三更》《黄河的水干了》等民歌。那个美啊,土腥味浓郁,而又绝美,有色彩,而使人心干净。我喝得多了,说,你唱一首,我喝十杯酒!酒是温热了的,入口有点辣,但到嗓子后,就变得娇羞温润了许多。到最后,我醉了。荣胜和学辉拉我,我说我不走,我要听赵旭峰唱歌,要和他温酒论英雄!第二天早上醒来,口干,摸开灯,却发现自己睡在谢荣胜家里,而荣胜却和老婆孩子睡在隔壁一张小床上。

  我惭愧,觉得那都是酒惹的祸,赵旭峰的民歌和雷台酒一起,把我沉沉醉倒。再去民勤沙漠公园路上,居然在一家路边店,也是一位朋友开的,又喝了一场酒。好像是凉都老窖。店主是一位壮实的中年汉子,喝起酒来,确实温文尔雅,说武威风俗,似乎是自家好事。几个人一起,又喝了不少,几瓶酒之后,我又有些小醉。晚上却又碰到回来修家电诗人古马,在凉州大酒店,又喝了一通。古马也说,本地酒,凉都、雷台都好,在兰州也是喝这个。我喝的时候,觉得顺口,喝多了也不上头。坐车回到武威市区,就觉得一下子清醒了。

  与朋友们告别之后,一位在市政府工作的朋友,送我两瓶雷台酒。坐上火车,车厢里并没有多少人。想起几天在武威,朋友和酒,还有伤心往事,百感交集。趴在桌子上写了三四首诗歌,都是武威的。其中有这样几句:“凉州城里有白骨玛瑙/更有二妹子和她的红柳树/雷台酒千年横穿,海藏寺的钟声敲着祁连积雪/。”想起早年一起的战友陈,以及他现在肯定还在凉州城里生活的妻儿和其他亲人。我懊悔没有找找他们。可是,我又觉得这不妥当,不要勾起他们的伤心往事才好。

  第三次去武威,是一个人,武威的朋友一个都没惊动。我只是想,拍些照片,完成一篇约稿,喝点凉州的酒。晚上到后,吃饭时,我特意问店主,有没有雷台酒,他说种类多了,包装和价格都不一样,然后闪出身子让我挑。我挑了凉都老窖经典型的,一个人喝了三四两,觉得还如当年的味道。次日,在武威市区穿梭时候,忽然觉得很亲切,一个人与这座城市。只要我愿意,打个电话,李学辉、谢荣胜、邱兴宇等朋友就会出现。也只要我愿意,到民政局打听一下,就可以知道陈的爱人及其孩子现状。可我还是没有。采集了所需资料,买了几瓶武酒坛藏,我就返回了。

  后来,我连续写了三个关于武威的文章,还有一首诗。文章的名字分别叫《蜿蜒不息的凉州词》、《在凉州》、《凉州梦》,诗歌的名字叫《武威》。我也知道,这些年来,我去了还想去的,一个是武威,再一个就是敦煌。这两座位于河西走廊东西两端的城市,是独具气味和精神的,每一个进入的人,都能清晰地感觉出她们的历史味道,那种混血的、开放的和包容的品质,让人心生敬意。调到成都以后,我一直想再回西北走走看看,而其中的武威、敦煌和额济纳,总是很迫切,每一想起,就有一种冲动。同时,还有一种迷离的光,以及微微的酒香,在心头蔓延开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