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谷登堡星汉璀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谷登堡星汉璀璨读后感10篇

2018-07-12 05:3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谷登堡星汉璀璨读后感10篇

  《谷登堡星汉璀璨》是一本由[加] 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谷登堡星汉璀璨》读后感(一):麦克卢汉对于印刷文学和“媒介环境”的教学评论

  在阅读麦克卢汉的过程中,文字形态内容一样重要,正如我们读乔伊斯、庞德、路易斯或艾略特。把“那个”转换成麦克卢汉的语言,我们可以说媒介即讯息作为一名文学学者和现代主义学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麦克卢汉的写作形式,以及通过它更好地理解他关于文学和“媒介即环境”的教学,这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场真正的主显节;而了解到那些教学已经在他的人文主义背景中扎下了牢固的根基,于我则是一场更隆重的盛大节日。它如此简单,可是人们却在承认20世纪30年代麦克卢汉在英国剑桥大学度过的那些岁月同时,常常对它视而不见,或把它错当作一种语义学的主题老生常谈。我们认为他是一位博览群书文学家,却易于忽视他成为一位媒介大师所走过的道路以及其中的意义。毕竟麦克卢汉本人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有发现空气,鱼才会意识到水的存在。”

  文学和艺术构成了一条不断延伸永恒线索适时连接着麦克卢汉对媒介的探究;麦克卢汉并不是把它们作为他关于媒介的伟大论述的一种装饰,而是作为他原创的“诗学”的一种结构性组成要素。在这方面,《谷登堡星汉璀璨》就是一个完美案例:在序言的开篇,麦克卢汉就引用荷马的传统讨论完全不同文化互动

  《谷登堡星汉璀璨》读后感(二):将本书称为“谷登堡时代”必读物

  在《谷登堡星汉璀璨》的封面上,也许它的题目会让读者以为它是一部科幻惊险小说——有着巨大字体的两个大写字母“G”。两个字母“G”相互呼应白色的字体在红色的背景上仿佛微微发着光。它们就像在一个漩涡中,嘲笑风浪,拖拽着那瘫痪的驳船。印刷技术通过给予视觉至高无上特权使五种感官的整合趋于枯竭,而在这“驳船”上就承载着对它的程式化模仿。但这种相互呼应的设计,也是一个易于到达中心迷宫、一个媒介,代表原本迷失却要在后谷登堡时代复活的听觉空间和感官互动。因此,这本书的封面所宣告的主题,正与麦克卢汉在他的序言的第一页 所宣告的主题相一致。这个主题正是他其后所发表的著作,包括从《理解媒介》到逝世后出版的《论媒介之规则》(Laws of Media)的核心

  在麦克卢汉与出版社签订的合约中,将本书称为“谷登堡时代”(The Gutenberg Era)。这是一个可以在正文中找到的表达方式。但最后书名确定为《谷登堡星汉璀璨》(The Gutenberg Galaxy),是因为它强调了由印刷媒介的发明所孵化的一系列事件布局至关重要的是,本书的第二大部分探究了谷登堡时代的各种文化和历史事件的重新布局,并为探究电子“星汉”所引发的事件以及在一个当今仍然适用的框架研究媒介打下了基础)。“星汉”让麦克卢汉能够专注于媒介诱发的事件,并引发他关于一系列环境变革作用的主题。

  《谷登堡星汉璀璨》读后感(三):关于印刷媒介及其作用的观点

  这本书的真正开端可以追溯到麦克卢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圣路易斯大学(St. Louis University)的执教生涯。那时,他经常与同事学生朋友邻居讨论关于印刷媒介及其作用的观点。1951年,在漫长的酝酿期之后,他经过多次修改的《机器新娘》终于获得出版。随后,他的思绪回到了与沃尔特•翁以及其他人的那些讨论中。在一年内,麦克卢汉告诉艾兹拉•庞德,他“正在撰写一本关于‘谷登堡时代的终结’ 的书”,并寄给庞德一份包括了18个要点作品提纲,并把它称之为对大学教育进行彻底批判的“粉碎偶像工作

  今天,当《谷登堡星汉璀璨》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的时候,电子媒介的高度发展和延伸已经不可避免地让麦克卢汉在电视计算机尚处于襁褓时所撰写的展望的视野变得相形见绌,但时间流逝并没有削弱这本书“粉碎偶像”的力量(电子媒介的高度发展也没有削弱对大学教育进行检讨需要)。在阅读这本书时,最好不要把它简单地看作是后文字(post-literate)社会预言。这个时代不仅会让约翰内斯•谷登堡 (Johannes Gutenberg)感到大惑不解,而且它在21世纪如此迅速,如此淋漓尽致地得以表现,即使麦克卢汉本人也会震惊不已。我们更要把这本书视为一场去理解它的颠覆性意义的旷日持久挑战

  《谷登堡星汉璀璨》读后感(四):全本叙述印刷文明诞生,赞一个

  今天,当《谷登堡星汉璀璨》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的时候,电子媒介的高度发展和延伸已经不可避免地让麦克卢汉在电视和计算机尚处于襁褓时所撰写的展望的视野变得相形见绌,但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削弱这本书“粉碎偶像”的力量(电子媒介的高度发展也没有削弱对大学教育进行检讨的需要)。在阅读这本书时,最好不要把它简单地看作是后文字(post-literate)社会的预言。这个时代不仅会让约翰内斯•谷登堡 (Johannes Gutenberg)感到大惑不解,而且它在21世纪如此迅速,如此淋漓尽致地得以表现,即使麦克卢汉本人也会震惊不已。

  我们更要把这本书视为一场去理解它的颠覆性意义的旷日持久的挑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