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死后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2 05: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死后的世界》是一本由[美]雷蒙德·穆迪(Raymond A.Moody)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5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一):死后的意志当然活在别人意识里。

  本书通过列举几十个人的濒死体验证明其能开启人们哲学启蒙,但没有出示可信科学依据

  譬如15种死亡经验之一「无以名状」,说的是一个经历完濒死后的女生说:“老师说世界只有三维,但他们错了,其实有更多空间纬度。但我不知道怎么用三维的字眼跟你说。”

  其实我们现在都知道十维空间都面世了,她之所以说不清楚可能当事人对她看到的视觉画面理解不够透彻表达能力不足

  台北教育大学教授陈锡琦的导语提了6个高大上实质概念不清的问题

  1.神识离开身体,看到自己的身体在病床上,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

  ——首先,你得说清“我”是指身体那部分,还是意识那部分。看到自己的身体在床上,自己意识飘在外面,so what,我们回顾过去都采用旁观者视角的。

  2.如果神识是真正的我,那么经历这么多现象,到底我有没有死。

  ——首先,你得证明“真正的我”的存在实际上没有一个意识能代表“真正的我”,只能说有一个最强大的意识影响了你的所有行为。其次,你说的“死”是指身体机能丧失还是意识被消灭,不同的喔!

  3.神识到底是有形相还是无形相,为什么盲人或断手断脚的人灵体丝毫不受损?

  ——为什么你不把物质精神分开讨论,我们梦里飞翔会长翅膀呢。你想象自己变什么都可以。

  4.能感受灵体的“那个人”是什么?

  ——你的意识加些微想象力和对未知恐惧感及追求安全感判断解释

  5.如果一生死亡的经历确实如此,那么一生以前是否曾经经历过?

  ——既然有人长得十分相似,也有想法和意识近乎相同吧。你觉得“我看过/我经历过”,可能潜意识有影响呢。

  6.父母生我之前我是谁,死亡之后谁是我。

  ——大脑生意识,大脑死亡意识虽然被消灭,但你在人间产生过行为,它们对活着的人产生蝴蝶效应,你的意志有可能活在别人的意识里。

  ———————————————————

第五章列举了宗教、药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对濒死经验的解释,“我不想提出任何属于自己的新解释,而我也说明了为什么我觉得某些解释有疑义。”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二):《死后的世界》:不知死,何以生

  今天中元节,宜祭祀,宜谈生死

  我没有死过,生也才勉强走了快一半。我一直以为,人死后会根据信仰文化不同,看到完全各异的亡灵世界:中国人的黑白无常、奈何桥与孟婆汤;日本人的三途川、彼岸花和黄泉门;基督徒的鎏金大门、白袍天使与竖琴……

  但一个老外告诉我,他访谈了150个曾经死过又复生的人,令人惊讶的是,这群文化、地域年龄学历水平、宗教信仰都不同的人,竟然描绘了一段非常相似的濒死体验。

  这就是雷蒙德·穆迪写的《死后的世界》。

  这些人讲述的濒死体验,大致有以下几种关键元素

  1、听到声音

  如嗡嗡声、铃声,也有巨大的咔哒声、隆隆声或者爆炸声,大部分都令人难受,但也有一些个案听到了愉悦音乐声

  2、黑暗隧道

  伴随声音的,往往是一个黑暗的空间,例如一个洞穴、一口水井、一条排水沟、一个有围墙地方,甚至有裂隙、下水道山谷或者烟囱

  3、旁观自己的身体

  当事人会感到自己脱离了身体,变得轻飘飘的,从一个较高或者很高的角度看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

  4、看到死去的亲朋

  脱离身体后,会感到周围还有别的像自己一样轻飘飘的灵体存在,很多都是认识的已故的人,有些案例对话,有些没有。

  5、光

  这是我个人觉得最奇妙的部分,也是对当事人最震撼、影响最深远的部分。

  当事人会看到一团炫目的光,非常明亮,但又不会过于刺激,仍然可以清楚看清周围的一切。这团光是有意识的,在某些案例中,甚至被描绘为有幽默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提到它的人口中,这都仅仅是一团光,绝不是人或者人形。即便是虔诚基督徒,也是这样描绘,并不认为看起来像基督或者任何宗教神的样子

  令人惊叹的是,在这团光面前,当事人会感到前所未有幸福安宁祥和。它通常会问一个问题,但不是用声音,而是念头或者意念出现在当事人的意识中。这个问题,很多人的描述都不同,但仔细分析,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你准备好了吗?”

  6、回顾一生

  回顾一生时,视角都是第三人称,就好像在看自己主演电影那样。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前往后一幕一幕地快速闪过。一种是全部场景一齐涌现。

  神奇之处在于,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闪现的速度都极快,几乎是一瞬间。在通常情况下,这么短的时间我们根本看不清什么,但在濒死体验中,这一瞬间却可以完整清晰地体味每一个镜头

  之前有看到光的人,这团光会伴随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没有看到光的人,会独自回顾。其中,看到光的人,这段回顾的经历尤为震撼:他们很清楚,这团光知道他们过去的任何事,这样的回顾给他们自己看的,用以反思,但不是认罪或者忏悔。因为即便看到了错得严重的过去,这团光的亲切包容也没有消失,仿佛只是看到孩子算术题写错了一样。很多人,正是在这种极为舒适的包容中,灵魂得到净化洗涤

  等到死而复生,当事人突然变得可以清晰回忆起过去很久的琐事细节,因为他“看到”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只选取了几个出现频率最高的元素,实际上远不止这些。元素前的数字序号也是有意义的,一个人可以跳过某些元素,但这些元素的先后顺序不会颠倒。

  以上濒死体验的元素中,几乎都是当事人的主观体验,无法验证真伪,唯有“旁观自己身体”这部分,有迹可循。我们可以对照当事人灵魂出窍时看到的景象,和在场的人对质。

  对此,一位抢救濒死患者医生表示,他的病人活过来以后,在没有医学背景的情况下,竟然可以完整复述医生抢救他时的步骤和细节,包括说了什么话,作了什么反应,而发生这一切时,这位病人几乎连心跳都停止了。

  另一个案例是,一个女病人濒死体验中,她脱离身体后,来到医院另一个房间,看到她的姐姐在痛哭,并且说了一句“啊,凯蒂,请你不要死,不要死!”醒来后她跟姐姐说起,情况完全一致

  跟大多数宗教教义的恩威并施不同,这些人描述的死后世界,都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审判之后类似天国地狱这样的区别事实上,几乎每一个当事人,都认为他们濒死时感知到的那个世界,非常非常美妙、幸福,当然更谈不上可怕。如果不是因为现世还有牵挂的人或者未完成的事,他们真的很想永远留在那边。

  不过,也有一些当事人说,他们在那个世界,感受到了两种绝对禁忌:自杀和杀人。听起来似乎又跟宗教扯上关系,但当事人中不少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他们往往感觉到,即便是那团如此温柔善意的光,也绝对不会原谅这两种禁忌。

  恰好,作者零散采集了几个自杀未遂被救回来的人,他们描述的濒死体验,非常糟糕可怕,跟以上那些案例完全不同。由于自杀案例太少,不成系统,所以很难说统计学上的意义,但他们纷纷表示,生前困扰他们甚至想以死来解脱难题,在濒死体验中,仍然折磨着他们,没有安宁,没有幸福。

  有意思的是,除了“自杀与杀人”的禁忌,这些人还在死后的世界感知到了两种值得鼓励的行为:爱他人,以及求知欲。爱他人,主要体现在那团光的表率上,很多与那团光接触过人都表示,感到它希望他将来把这种祥和的爱带给其他人。至于求知欲,就有点出人意料,似乎是在说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要保持求知欲,不断地学习

  经历过这些濒死体验的人,纷纷表示,他们变得不怕死了。这不是说他们想死,或者有自杀的打算,而是多了一种对已知事物从容,少了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总之,我作为一个神秘论者,这本书极大地冲击了我的认知,让我也变得……似乎不太怕死了。

  另一方面,我作为一个恐怖爱好者,又会暗戳戳地脑补:这些濒死体验的讲述者,严格意义上并没有真正死去,很有可能他们讲述的只是一个假象,就像专门针对死而复生者卖家秀;而那些真正死去的人,他们再也无法开口描述的“死后世界”,也许会是另一番恐怖景象。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三):朋友,想要死一次么?

  写下标题,大夏天的打个寒颤,脑海中自动浮现《地狱少女》里阎魔爱那经典的一句日文台词

一遍、死んで见る?

  虽说弹幕里总是各种萌萌萌小爱我嫁,想想若真是身临其境,却是不管天气炎热,都得被近在眼前、不得不面对的“死亡”惊到透心凉——心是没法飞扬了。

  老实说,作为一个长年抑郁习惯的中度患者,说从没想过“死”这件事,那肯定假话

  对于死亡最早的记忆,是年纪小时雨天被父母带去参加远方亲戚葬礼具体的早已模糊,回忆里却是总构想出一群人撑着伞站在山坡边哀悼的场景——也不知道到底是真实或是记忆的虚构了。

  再之后,便是甚少交往姥爷的过世。因为是我自己生日的当天深夜,所以还记忆尤新。深夜铃声响起,母亲父亲匆匆出门。我迷迷糊糊地继续睡,次日醒来方知长年卧于病榻的姥爷已经过世。大人们哭得涕泗横流,小孩子们不知什么是生死两隔。直到身化骨灰,搭起灵堂,气氛沉重,带上黑纱的孩子们却还在偷偷摸摸地交换泡泡糖,争论谁的零食好吃。并不知何为生死两隔,“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也不过只是一句听起来好听词句罢了。

  而最早对死亡产生真正的意识,则是源于恐怖小说童年阴影少年青天》。在阴森恐怖的氛围中,“死”这个字眼被打上了“可怕”的标签。即使政治考到班级第一的时候,也没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也并不相信地府地狱的我,抑郁到总是想着死亡的我,逐渐将分离的痛苦压抑下来、当做对一切事物漠不关心的我……在某天自以为要面临死亡时,却依旧油然而生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尽管在确认只是一场乌龙之后,对生的敬畏也没能保留下来。

  在穿越/重生类网络小说泛滥的当今,“死亡”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轻松谈论的词汇。打开某几个文学城的页面数不胜数简介都在阐述着大同小异内容:重生的大多是含冤重回幼年时候,一路逆袭“修正历史0;”而跳楼、撞车、电击、雷劈等等穿越方式发展到现在,不少小说已经连“死亡前的一道白光”都不再在意,一觉醒来就穿越或者重生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

  然而,对大多数得到“重活一次”的主人公来说,死亡本身的意义和影响,远远小于“生”:无论是前生,还是今生。死亡,依旧是一个令多数人讳莫如深的词汇,而《死后的世界》英文原名却是Life after life——生命不息

  死后还有生命吗?

  濒死体验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但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总以为只是编造的故事。而在书中,穆迪医生整理并分类了大量收集来的一手或二手的濒死体验,在未曾谋面、文化也大相径庭的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这种现象都极为类似。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我们生活在这个科学的世界中,除去所谓的“迷信”的老人,除去坚定不移的宗教教徒,大多数人更愿意否认这一无法被科学构想和逻辑证明的现象,认为这些都是与科学相悖的迷信和编造,或者仅仅是治疗药物诱发的幻觉、生理上自发产生的应激反应、或者是临终者神经系统功能失常

  但是穆迪医生则对这些理由进行了逐一的反驳,认为大众对濒死体验知之甚少,最重要原因便是“我们的时代风气不喜欢讨论是否可能有死后生命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科学和科技趾高气扬地自认为了解并且征服自然年代。许多人觉得关于死后生命的想法应该留在“迷信”的过去,而不是“科学昌明”的现在,讨论该话题显得有些食古不化。当人们拥有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科学领域以外的经验,也经常会被嘲笑。而既然知道其他人的态度如此,拥有濒死经验的人们便往往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提起。

  在这种背景下,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大多闭口不谈的原因则是显而易见的。在大多数现代文化中,死亡成为了一个禁忌的话题,人们谈论死亡,就仿佛是在召唤它,并且不得不面对自己终将难免一死的现实同时,因为无人见识过,死亡成为在大多数人意识经验之外的东西,难以用语词指涉,更多的只能使用类比去谈论它。

  事实上,有过濒死体验的人的数量可观的。但是,在灵魂的存在仍在被各界持续探讨,无法被“科学”承认的当下,濒死体验以及生命之后依旧有生命,终究只能是一个“持续探讨”的命题。

  濒死体验意味着人会有来生吗?光的存有者被承认就意味着宗教的胜利吗?自杀到底会不会在死后还要陷入无法改变的困境?

  林林总总。

  这世上尚有无数无法被物理主义者用科学方式解决的问题,不能被证明的不一定存在,也不一定不存在。

  当人们不再避讳、恐惧死亡,能够直面、正视死亡,对濒死体验的谈论影响的不仅仅是那些曾经体验过的人,而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重构。

  正如穆迪医生在感言中所说:如果我所讨论的这种经验是真实的,那么对于我们每个人如何面对生命而言,它们就会有深远的意义。因为如此一来,我们就必须说,未知死,焉知生,在我们得以一窥彼岸世界以前,是无法完全理解此生的意义的。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四):你要如何与这个世界道别?

  这绝对是偶遇。在我逛了一圈书店,翻了几本书,突然觉得很想读读历史并选了一本准备买单走人的那一刻。转身,眼角余光,手边是本《死后的世界》。兴许是前晚和朋友聊起宗教,这个问题在我心里悬而未决,这本书的出现仿如送到考场的答案。

  作者采访了一百多名“死而复生”的人,即心脏停止跳动,瞳孔放大,体温逐渐下降,临床上判为“死亡”的人。作者称这种体验为“濒死体验”,书中详细记述且分析了有过此种体验的人经历的“死后世界”。

  虽然每个人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如作者所说,许多因素惊人一致。如感觉到自己离开身体,像旁观者一样看着眼前的一切。如多数人都会看到黑暗的隧道,尽头是白光。大多数人在意识到自己正在“死去”的时候,感受到一种出奇的平静、安宁。以及许多人会见到逝去的亲朋好友,或听到他们在“彼岸”呼喊的声音……

  我看着书中的描述,对照爷爷的去世,如此惊人的相似。

  听母亲的描述,爷爷去世前一天突然把奶奶喊到床前。他已经许久没有这么精神了,后来大家知道是回光返照。爷爷让奶奶通知所有儿女孙孩,他要和大家道个别。奶奶不肯,让爷爷好好养病。爷爷说他已时间不多,许多人在拉他走,他得走了。

  同天,在奶奶还没有通知大家回老家之前,小叔五岁的儿子已经“心灵感应”,一直吵着要回老家看爷爷。

  第二天,所有人都回齐了,爷爷逐个儿女孙孩喊了一遍,而后睡去再也没有醒来。那天晚上小叔的儿子突然指着屋顶大喊“爷爷、爷爷”,大人们很是吃惊,骂他乱喊。他只认真地说:“爷爷在那里,在屋顶那里!”

  这所有的一切与书中采访对象的描述都相当接近。唯一不同的是,爷爷没有再回来,没法告诉我们他被拉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大多数经过“死而复生”的人,如疾病,重大灾难,严重意外等,复生后的能量居然惊人的强大。书中不少受访者复活后会更好地去完成未完成的任务,更好地去爱别人,更好地善待余生。

  然而在合上书那一刻我发现这本书依旧没有关于“另一个世界”的答案,因为那所有的描述仅限于短暂的“死而复生”的体验,就好比我们做的一场去远方的梦,书中记录了这场梦,却依旧不是一篇“到此一游”的游记。

  如果人生注定将有一场不知何时会出发的远行,我们所能做也许只是尽量减少启程之前的遗憾。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五):死亡是个复杂得多的东西

  25年前,雷蒙德•穆迪的《死后的世界》改变了全世界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穆迪医生的研究在整个世界传开来,他告诉现代人们对于死后经验可以有什么期待:隧道、白光,也会有死去很久的亲友在“彼岸”等候我们。想一想,在25年前,这样的意象还不常和死亡经验联系在一起。弗吉尼亚大学的精神医学教授布鲁斯•葛雷森(Bruce Greyson)曾说,穆迪的研究开启了“一整个新的世界”。我们集体的世界观改变之大,让人几乎忘记在1975年该书出版以前的文化限制。

  在《死后的世界》出版以前,“濒死体验”一词甚至不存在。医生们称之为“拉撒路综合症”,暗示着那是医学上的病理现象。病人也不会把任何经验叫作“濒死体验”,大概都认为那不是其自身有精神疾病就是药物引起的幻觉,再不然就是脑部缺氧。当穆迪医生花时间倾听心脏病发作而活下来的病人谈他们的濒死体验,我们的社会才顿时集体“醒悟”。人们开始明白,当我们死去的时候,会有灵性的事情发生。根据盖洛普的调查估计,5%的民众曾经有濒死体验,但是他们大多因为害怕被嘲讽而羞于启齿,他们总是会怀疑自己的遭遇是不是真实的。

  《死后的世界》之所以风行一时,是因为它指出了西方文明的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丧失了关于死亡和临终的集体社会神话,其二是有系统地贬低任何和人类灵性面向有关的东西。穆迪医生的作品让我们想起自己骨子里其实是灵性的存有者,当我们死去的时候,有慈爱的光来接引我们,就是证明。当大限到来之际,我们的生命不是根据赚了多少钱或社会地位、声望去评断和诠释的,而是根据我们一生中和其他人分享了多少爱。在教会聚会以及传统宗教团体的参与度都是史上新低的时代,《死后的世界》重新点燃了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重要灵性的理解兴趣。

  《死后的世界》原本由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写序,她是死亡和临终研究的先驱,因此可以说是与本书相互辉映。尽管数万年来,人类都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个自然部分,但是在20世纪初,我们对于死亡的态度却爆发过一场血腥革命。死亡成了不自然的、肮脏的、用医学手段处理的,而且不能让大众看到的事情。19世纪80年代,大部分人都在家中去世;到了20世纪中叶,大多数人是死在医院里。由于医学的进步,对生命末期的侵入性干预导致临终病人放弃了尊严,也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到1900年后期,就连美国医学协会都说,临终病人承受的羞辱且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使病人在死亡过程中的尊严荡然无存。

  1965年,当库伯勒罗斯医生写作她的《论死亡与濒死》()时,死亡是没什么人想讨论的话题。临终病人深受“爱的谎言”折磨。他们不知道自己病情的真相,因为旁人觉得真相对病人打击太大,会让病人绝望。当然,社会科学家证明了临终病人总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医界和社会只是用爱的谎言蒙住眼睛,对死亡的事实视而不见。

  库伯勒罗斯医生敢于和临终病人谈论他们的感受,此举招致她在芝加哥医院的同事们对她产生极大敌视。例如说,有个护士愤愤不平地问她,告诉病人只有几个礼拜可活,她是不是很高兴。库伯勒罗斯医生发现,那些病人早就知道自己只剩几个礼拜的生命,而且承受着社会对于死亡的恐惧所带给他们的孤独和隔离。虽然库伯勒罗斯对于理解临终者的灵性状态贡献卓著,但是她在第一本书里只讨论到死亡的各个情绪阶段,包括否认与隔离、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即使是如此常识性的言论,我们的社会还是震惊不已。要一个以拯救生命而不是助长死亡为职志的医疗机构承认临终者居然有这样的感受,是可忍孰不可忍?20世纪60年代中期,尽管在美国有性爱和政治革命,却没有人敢讨论生死大事,临终的异象和灵性旅程也是个禁忌话题。

  又过了十年,社会氛围才准备好接受《死后的世界》。库伯勒罗斯医生已经预告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概念:临终者都能预感自己的死亡,甚至往往接受它。十年后,穆迪医生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他说死亡不只是生命的熄灭,他借着足以改变生命的洞见,证实死亡是一个灵性充满活力的时刻。而这些洞见也改变了我们的社会。《死后的世界》带来巨大冲击的另一个指标,就是在它出版以后,类似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包括《生命之初》、《死亡时的生命》、《生死之间》,以及我最喜欢的《猫王身后事》。《死后的世界》成了一个文化偶像,因为它回应了当时社会的灵性贫困。

  讽刺的是,让病人得以苏醒对我们讲述濒死体验的,正是那轻视且羞辱临终病人处境的医疗技术。20世纪70年代初期,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成功救回心跳中止的病人成了稀松平常的事。虽然我们常听到一些关于死后世界的故事,但是在现代以前,很少有临床死亡后复活的案例。有了现代的急救加护医学以及随机应变的医疗团队,跟死神抢病人的事也就司空见惯。穆迪医生破天荒地察觉到,这些病人有助于我们对生命最后几分钟的理解。

  穆迪医生对第一代及第二代科学家的影响和这本书一样重要。一千年前,根本不需要像《死后的世界》这样的书,当时的人们都很熟悉临终的灵性层面。在1975年,并没有足够的文献证明死者会有关于另一个生命的异象,也无法证明这些异象是真实的,而不只是临终者的心理幻觉。二十五年后,该领域里几乎每一个洞察人类奥秘的研究者和科学家都认为,这些经验是真实的,而且是死亡历程很自然的一部分。

  第一代的濒死体验研究者包括康乃迪克大学心理学教授肯尼斯•林恩博士(Dr. Kenneth Ring)、弗吉尼亚大学精神医学教授布鲁斯•葛雷森博士,以及英国皇家精神医学院的神经精神医学家彼得•芬威克(Peter Fenwick)。他们以正规的科学研究技术得出和穆迪医生大同小异的结论。无数的研究者证明了这些经验真实不妄,而不是幻觉或脑部病变的结果。

  他们的工作启发了像我一样的第二代科学家。我们在西雅图儿童医院对孩子们的濒死体验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再次证明那些经验是死亡历程中真实的部分,而不是药物或脑部缺氧所致。这些孩子们都还太小,不知道要害怕死亡,也不知道濒死体验是什么,他们跟我们说的故事,和《死后的世界》里的成人故事一模一样。

  更重要的是,身为国家战争研究员的詹姆士•惠尼利医生(Dr. James Whinnery)开发出一种技术,能够在可控的环境下诱发出濒死体验。他的研究对象是战斗机飞行员,他让他们待在一座巨大的飞行实验离心机里,以进入濒死状态。他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战斗机飞行员在高速战斗机里承受的重力反应。他证明了在离心机的压力下,战斗机飞行员也会有濒死体验。来自佐治亚州的精神科医生雷蒙德•穆迪、空军飞行医生惠尼利,以及我——西雅图的小儿科医生,各自研究濒死体验,并得到相同的结论,那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穆迪医生的书刚出版时,医界的科学家们冷嘲热讽地说濒死体验只不过是幻觉而已。25年后,科学已经站在穆迪医生这一边。我不知道有哪个主流科学研究者没有得出类似的结论。过去七年来的科学文献里,关于濒死体验有三种主要论点,都和穆迪医生最初的研究成果一致。诸如库伯勒罗斯和穆迪这样的先驱,在当时必须面对怀疑和仇视的文化氛围,而今却有数十种研究濒死体验的主流科学期刊问世。在穆迪医生创造的氛围下,有数百名研究生以濒死体验的研究为题拿到学位,美国有半数的医学院也开设了探讨临终灵性层面的课程。

  现在,没有人会因为有幸拥有濒死体验而担心自己被嘲笑或是觉得精神有问题。《死后的世界》证明,濒死体验可以给他们正向的蜕变。当他们在临终时看到灵性的光,那些容易导致心脏病的愤怒和A型人格似乎都融化掉了。

  国际濒死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Death Studies,IANDS)是一个致力于提供那些有此经验的人们咨商和支持的机构,他们吸取种种研究经验和使命,建立起有助改变我们社会的组织,对于科学研究的奖掖不遗余力。其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地有数百个分会。而正是穆迪的《死后的世界》,直接促使了该组织的设立。

  25年来,穆迪医生始终像个拓荒者。科学家如果有像《死后的世界》如此非凡的成就和贡献,一般而言就会守着他的桂冠,以其余年修正和阐扬原本的见解。但穆迪并非如此,尽管他实至名归地获聘为内华达大学意识研究中心讲座教授,却仍旧为研究生和大一新生开设关于濒死体验以及死后生命的科学研究课程。

  穆迪医生在出版《死后的世界》以后,继续投入到意识研究的探索中。他始终走在科学研究的前端,而且会一直比我们其他人超前25年。

  例如说,1995年,他开发出了一种不用真正接近死亡就能诱发濒死体验的技术。他利用该技术让人们可以和死去的亲友接触。穆迪医生在研究古希腊关于濒死体验的起源时,重新发现了古希腊医生用于袚除仪式的一种冥想密室的方法,亦即所谓的“心灵暗室”(Psychomanteum)。于是他建造了自己的“心灵剧场”,进行了数百次临床试验。如今在美国有十几个“心灵暗室”在从事该实验。同时,俄罗斯的物理学家伊凡•狄米崔夫(Ivan Dmitriev)也发现了“心灵暗室”,由精神科医生奥尔嘉•卡里提第(Olga Kharitidi)用来诱发脱离身体的知觉以及前世经验。

  自从重新发现“心灵暗室”以来,穆迪医生继续研究如何将濒死体验的力量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一次他问我说:“我们为什么要等到死了才能体会到这个美妙的蜕变经验呢?”

  他目前在研究不需要“心灵暗室”的专业设备也能以冥想技术诱发出该经验的方法。奇怪的是,在他对灵性经验的理解和诱发的研究里,幽默经常是很重要的元素。

  就我个人而言,我有关濒死研究的任何成果,都是受穆迪医生的启发。我第一次遇到穆迪医生,是在华盛顿大学担任脑部研究的研究员,而我原本的兴趣是在放射线以及抗癌药物对脑部的影响。当时我正担任重症看护医生的职务,以值夜班时见证到一个孩子的濒死体验为基础,发表了一篇论文。

  我们在西雅图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将濒死体验的研究视为繁忙的医疗工作以外有趣的副业。我对该领域涉猎不深,早期发表关于濒死体验的论文也只是在我的履历上累积足够的论文数量而已。我把那些经验当作“有趣的罕见疾病”(fascinomos),也就是说,有趣但不是很重要。

  但是我和穆迪医生的相遇改变了这一切。他读过我第一篇关于儿童濒死体验的论文之后,表示很想要见我。整整三天,我们不间断地讨论濒死体验。我清楚记得当时医院打电话叫我回去为一位重伤病患施行急救。穆迪医生陪我赶到医院,在我照护病患的时候,只要一有空,我们就继续讨论,然后回家路上接着聊下去。

  他启发我以严谨的态度去思考这些经验,以及它们对于理解人类意识本质的重要性。临终病人昏迷的脑部对于四周环境仍然有意识和知觉,也能和另一个灵性世界互动,这一点对于理解脑部如何作用而言,意义非常深远。他预测说,濒死研究会让身为一个神经科学家的我声名大噪,而不是当时我所投入的前景被看好的癌症研究。

  约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曾经写道,死亡的意象是神话学的开端。而神话则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只是活人社会的一部分,我们也继承了死去人们的遗产,他们在先于我们很久以前就来了,当我们走了以后,他们还会在这里很久。人类的神话为个人的生命赋予意义,也帮助我们解释各种无法被理解为“正常”的事件,例如死亡。

  现代社会摒弃了死亡和社会之间存在了几万年的关系。现代葬礼对尸体不理性的防腐处理正好反映了这一点,而这是一百年前才有的习俗。我们失去彼此的关系,也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让我们的社会左支右绌。漂泊不定、忧郁症、药物滥用、酗酒、路霸、枪支暴力,都根源于灵性智慧的匮乏。

  穆迪医生的《死后的世界》让我们回忆起关于死亡的永恒智慧。我们不只是死去而已,死亡是个复杂得多的东西。若我们有意识地死去,就会对我们的生命了解更多,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也会愈加开阔。借着理解濒死体验,我们回想起部落萨满的智慧、《西藏度亡经》的洞见,以及伟大的世界宗教的起源。穆迪医生的《死后的世界》让我们回想起沉睡在我们心里的灵性。他的书给了我们许多灵性工具,让我们去理解自己的生命。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书,一本无论是25年以前或25年以后都极为重要的书。

  麦尔文•摩斯

  华盛顿大学儿科学副教授,著名濒死体验研究者

  2000年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六):身体是灵魂的监狱,而死亡是从那监狱里逃出来或被释放,这算一个好消息吧。

  关于死亡的性质,有两个源自古代传统的对立解答,直到现在都依然流行,有人说死亡是意识的消灭;也有人坚信,死亡是灵魂或心灵到另一个实在界的历程。

  谈到死亡无异于在心里召唤它,让它出现,并且让自己不得不面对自己难逃一死的事实,所以为此我们免于心理创伤,避免谈论死亡,以及与死亡有关的一切。然而对于学习佛法的我来说,道前基础就说开始说死亡的事,不可预知,不可逃避等等。并不是特别的诧异和难以接受。

  当我有了大量的冥想体验与理论基础之后(看过西藏生死录和西藏度亡经),看到这本书,无异于遇到了一种感觉,用大家共同认知的语言去描述一件大家都害怕的事情,或者让佛教中对于死亡的审慎概念释放出来,让大家所知。

作者:[美]雷蒙德·穆迪 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 副标题:生命不息 原作名:Life after life 译者:林宏涛 出版年:2014/4 页数:152 定价: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10069611

  这本书《死后的世界》严格意义上不算一本科学研究的著作,它是在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总结而出的。然而这本书的诞生让人们普遍了解到“濒死体验”的存在,以及它的性质。

“一个人大限将至,身体痛苦到了极点,并听到医生宣告他的死亡。他开始听到很不舒服的声音刺耳的铃声或嗡嗡声,同时觉得自己飞快地穿过一条很长的黑暗隧道。接着他脱离自己的身体,但是仍处于身体四周的环境,在远处看着自己的身体,仿佛他是个观众。他从这个不寻常的、有利的角度观看着医生试图救活他,心情一团混乱。 不一会儿,他回过神来,开始习惯于他的怪诞处境。他注意到自己仍然有个“身体”,但是性质和力量都不同以往。接着,一些事情发生了:他遇到某些人来帮助他,隐约看到已故的亲戚和朋友的灵魂,以及一种他前所未见的慈爱而温暖的灵体一种光的存有者出现在他眼前。这个存有者问他一个问题但不是凭借话语要他评断自己的一生,并帮他重现一连串的影像来回顾其一生中的大事。不知不觉地,他来到一个边境,那显然是代表着此世和来世之间的一条界线。然后,他突然觉得自己必须回到人间,觉得自己死期未到。但是他也心生抗拒,因为其对于死后的世界兴味盎然,不想就此回到人间。欢喜、爱和平安的感觉让他不能自已。但是无论他的态度如何,他还是和他的身体重新合而为一,活了过来。”

  读完这一段,和佛教中禅定中的境界的体验极为类似,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喜乐和欢快,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体验已经极为难得了,其中有小段,“不想就此回到人间”,这句话在佛教中也有类似的提醒,意味着禅定者将永远的死去,他的灵魂离开了肉体,不再回来。这个时候是很危险的,需要他的上师在场,以及禅定者本人的愿力,这种力量会让他回归。

  仔细反复的回味这些段落,真的在某些方面与禅定的境界一摸一样。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联想,也许作者看过很多关于巫术,佛教的书籍也说不定。这本并不严谨的书中,其主观性的猜测也无法避免,黑暗通道、脱离体验、光的存在,等等,作者已尽量抛开各种宗教文化背景,给我们带来了死亡的主观体验。

  我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如果真的我们来自于意识,那么意识如何转化为物质,它的过程是什么,或者简单来说,我们的意识为什么如此和所属人的身体极为匹配,以及千百年来的人不断探索,找到了脱离/回归身体的体验方法,并对这种脱离/回归方法的精密研究后(控制/掌控),得出了如阶梯一般的方法论。然而,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清楚,“意识如何转化为物质的过程”。

  濒死体验是有趣的,不属于我们大众所知的范畴,人们会对这个产生好奇,这有很大的好处,让更多的人了解死亡并不可怕。对死亡有一个常态性的了解,不至于20多岁才第一次看到死亡,对自己的三观造成严重的损害,或产生不可修复的人格丧失。濒死体验能给我们安慰,让我们知道自己将进入另一个阶段“死亡”,这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意味着并不是结束了自己的一切,而是将进行下一个历程。

  如同书中描写的那样,在那个温暖、安静、祥和的世界里,一切都很完美。当然,前提是你在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个好人。

  身体是灵魂的监狱,而死亡是从那监狱里逃出来或被释放,这算一个好消息吧。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七):灵魂存在的世界

  就像作者说的,死后的世界是否存在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命题。

  即使是真的有如同书中的人所说的经历,也无法证明人死后真的会某种类似灵体的世界那样的地方。因为他们都复活了,这说明他们起码在经历濒死体验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死去”。也有可能濒死体验仅仅是灵体死前最后的安慰。

  但是科学虽然无法证明其存在,却也无法证明其不存在。

  至于相信与否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决定了。

  关于意识的世界。

  这本书加深了我对内心深处自我意识(又或是灵魂)的了解。最小即最大。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宇宙,它应当包含了全世界智慧与最终真理,我们看着自己就是看着世界,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有的人周游世界,看遍各个角落为了寻找自己。而有的人潜心内修,与世隔绝,为的是了解这个世界。孤独是了解真理必要的过程,因为我们需要安静下来,去看,去感受。跳脱身体的限制之后,就是纯净的意识。不限制于文化,道德,语言的约束的纯粹意志,也是更具有智慧,更包容,更神性的意识。

  关于学习与爱

  学习,是生存的理由。而爱,是生存的方式。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八):真是这样就好了

  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不止一次地想到过死亡是什么。最初接触死亡是一个蛮喜欢的阿姨去世,记忆就是葬礼,看见阿姨的儿子之后想起阿姨,其他没有什么特别的了。第二次接触死亡是妈妈的去世,当时妈妈已经遭受病痛的折磨很久了,因为脑子里的肿瘤,她不能说话,肌肉也萎缩了。当时我不怎么愿意去接触妈妈,因为我无法接受妈妈会死亡这个事实。(其实当时也没有想到过妈妈真的会死)。有一天我上课(当时还高中),然后有人跑过来告诉我妈妈去世了。我记得我当时说了一句:“这样也好。”因为我觉得妈妈活得太痛苦了,不能说话,不能行走。死亡对她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妈妈葬礼的时候我也没有哭。因为属相的原因,我不能瞻仰妈妈的遗体。所以直到今天我都没有觉得妈妈离开过我。有时候脑海中会一遍一遍回放我放学回家妈妈张开双手拥抱我的样子。

  我的疑惑是,如果我的妈妈死了,那么她去了哪里呢?过去的记忆只由我们活着的人来承担了吗?既然一个人要死去,那么她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这本书是二十多年前出的,内容也不太多,甚至描述的事情都是以前我们或多或少听说过或者在小说中见过的。但是我在读这些采访的时候,心里还是感觉到一种安静的力量。好像和那些濒死的人一起接受到了被爱的感觉。因为妈妈去世之后对我性格的影响蛮大的,一直有种不被爱的感觉。我很希望书里写的是真的,我希望我的妈妈去到一个很平和、充满爱的地方。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九):死亡这个悖论……

  忘记了在哪里看到关于这本书的推荐,只能说看完之后并没有觉得十分的特别……

  关于濒死体验的话题,似乎很小的时候就思考过。人死了之后是什么养的存在?直到今天我还相信万物有灵论。人的灵魂和肉体一样,不过都是世界上能量体的一种存在形式。意识和本身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书中确实举到一些事例,可是我以为远远及不上“大量”……没有神经学依据和生理学依据,就算有再多的人宣称他们“看到了”什么也未必是真实的。

  可是即使如此,书中的命题依旧值得思考。

  死亡是一个悖论。只有死亡的人,才知道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可知道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人,永远都不能把这些景象告诉活着的人。

  所以人们对于死后的世界永远是未知。

  人们为什么害怕死亡?

  还是说人们恐惧的其实是未知的事物?

  濒死体验的调查和研究的意义或许就在于,通过这些人们煞有介事的描述,多少可以把握一些死后的世界的讯息。而掌握了讯息,就可以减少人们的恐惧。

  孔子说,向死而生。

  知道了死后的世界是怎么样,人们是不是会生活的更好?

  还是变得弃世厌世?

  这也是个悖论。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十):还行吧

  还行吧,比较喜欢这类的书呢,看看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