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文趣味》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国文趣味》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3 04: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文趣味》读后感精选10篇

  《国文趣味》是一本由姜建邦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国文趣味》读后感(一):一起体验民国初中老师的大智慧

  这本书是当代中国出版社“小书馆”系列丛书第一辑中的一本,这套书整体特点小巧精美,选编的多是民国时期一些大师教师们的文集或著作。每册书封面的题字是我大爱的书画家林曦的墨宝,当时买这套丛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爱林曦的字和相信林曦择书的品位。整体阅读后,更是觉得物超所值。而这本《国学趣味》更是让我爱不释手

  本书的作者是民国时期一位普通的初中国学教师,书中的内容多是他上课时学生们口授的补充教材,或日常在报刊发表的小文章,整本书由此集合而成。作者分别从汉字→文体文人→文章→读书→写作,逐步递进的6个层面,层层递进的将国学课程运用实际当中。每篇文章短小精悍,极有深意,更关键的是,所有文章的出发点都落在“趣味”二字上,内容浅显易懂,却又是国学中精华的提炼。

  书中我最喜爱的部分是“文体的趣味”一节,作者挑选了诗、传记日记书信和词这5种文体,加以详析。讲述诗的奇特、传记的生动趣味、日记的重要、书信的温情和词的哀愁。作者旁征博引同时保持着语言的生动活泼,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书中着墨最多的是第六部分“作文的趣味”,写作不仅是民国时期学生们头痛项目,也同样是当代中学生乃至成年人棘手问题。作者列出了15个困扰写作的问题,又根据学生们的排序,总结出文章写不出,位于前三位的困扰分别是:学识不足、缺乏材料经验不足,而后才是文章结构、文章布局之类的写作技巧问题。作者据此一一给出应对之策,如何收集材料、如何编排文章、如何修辞造句等等,内容极为详尽,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辅导教材,在我看来,简直是居家必备之写作良方

  整体阅读完此书后,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既有国文学习渴望又有写作的冲动,而它带给我的更多的是一种久违的感动。一位民国时期的普通中学教师,能有如此学识见地,能够将看似枯燥的国文讲的如此栩栩如生,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都抢他来班中上课,这是怎样的一种魅力。现在四处国学热潮兴起,各种从娃娃抓起的教育,国学也未能幸免,无穷无尽的古籍背诵,各种书法绘画林林总总,这些过于心急功利的学习,看花了家长们的眼睛,也疲惫孩子们心灵,更断绝了人们对国学的真正的热爱。这本书给了我们一种回归的力量,让我们自己先对国学产生兴趣发生感情而由衷的热爱。愿更多的朋友能够同我一起体验这位民国初中老师的大智慧。

  《国文趣味》读后感(二):并非所有民国著作皆为一流作品

  近日购得《国文趣味》一书,书名、作者皆未有所闻。细细读来,发现此书,为中学生国文教材,着眼于基础,内容自然也就浅显。作者为了凸显趣味性,细枝末流的东西多了些,丧失掉了国文许多根本性的东西,这样的课即使讲得再动听、再吸引人,也无法遮蔽其片面性。如《文体的趣味》一节中作者胪列几首奇怪的诗、传记、书信、日记、愁词几种文体,而将大宗的诗、文、词、曲等文体中的主流搁置一边,这不管是给谁讲,都是片面的。在教学中,吸引学生与讲授知识之间的矛盾始终是一个难解决的问题,如何把握这个度,也多靠个人理解,很明显,本书作者把着力点放到了前者身上,造成了后者的苍白与缺漏。

  从这本书,我们不得不反思,民国著作中高水平作品极多,但尚需深入考量完善的东西也不少。出版社在出版此类作品是尤须深入体察,当是读者之幸!

  《国文趣味》读后感(三):《国文趣味》:「抢先生」的教学之「盐」

  

原文/微信公众号:扯扯皮

1

  「抢先生」原名姜建邦,民国时期任教于上海缉规中学(现上海市东中学)的一名国文教员。其教学内容常多趣味,学生拥簇者众。某年暑假过后,原本教学初三的姜先生改教高二国文,导致初三学生向校长情愿,校长不得已答应学生的请求。先生原本只教一个班变成了两个班都教。「抢先生」的故事不胫而走,姜先生也就成了「抢先生」。

  对于国文课,学生常感枯燥无味。「抢先生」之所以为「抢先生」,是因先生收集了大量国文趣味资料,辅之教学。如同盐调和青菜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于国文学习的兴趣。枯燥无味的国文课突然妙趣横生

  先生还在自序中讲了一则在夜校教学的故事,颇为得意。“教一班初二语文,起初只有二十几个人,他们听得很得意,风声传开,学生渐来渐多,从二十几人增至四十几人,教室里空地方都立满了。后来改在大礼堂上课,不到一个星期,学生从二十几人增到一百二十几人。”换到今天,我想「抢先生」应该已经上了百家讲堂,微博粉丝少说几百万。

  民国三十年,主导生活的是战争而非科技。没有录音录像技术,在一个兵荒马乱年代,姜先生凭个人之力,将其精彩的教学诉诸笔端,实乃后人之福。其生平细节现已无从考证,这本书则是先生教学生涯的最好注脚。

2

  当初偶然发现这本《国文趣味》的繁体版,立刻被其中的几颗趣味之「盐」吸引驻足。不妨举例一二。

汉字的趣味: 你知道你识多少字吗?

  书中给出了一张百字图,读者只需要测试这一百个字,每个字代表一百三十五个字。一个一个的认识,只要知道那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就是识了那个字。再将你识得的字数乘以135就是自己的识字数量了。如果之知道读音不知道意思,或是知道意思不知道读音,则算认识半个字,统计识字数时就是0.5乘以135。不妨看看这张表。

花、和、叩、切、全、居、奔、科、直、台、 腓、职、谨、异、壁、纲、纣、猖、密、岛、 邦、朵、侨、俱、俞、助、协、噜、汁、椅、 喋、枯、狂、彊、桔、痩、羹、蚤、药、荫、 轴、辨、鲤、策、窝、放、消、漕、时、... 很多字不认识,电脑很难打出来还是贴图吧

  按姜老师的统计结果如下

初中一年级,应当识字 4262 个初中三年级,应当识字 5114 个高中一年级,应当识字 5473 个高中三年级,应当识字 5862 个

  如何才能算是知其意,这个标准可能有些模糊,不妨查看一下【清·赵金毒】编撰的一本字典《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中对字的释意。

京: 天子所居为京;京师,京大也,师众也,天子之所居,地大而民众。 都:天子所居之城,曰都。天子新立之都,曰建都。天子移居,曰迁都。

  之所以取【京、都】为例,主要是因为从这两个字的意思解答了我长久以来关于北平还是北京之惑。正如西安古称西京,洛阳古称洛京,民国政府迁都南京之后,北京改名北平。

  以上算是识字标准中的知其意。以此算来,你识多少字?

文体的趣味: 回文诗

  回文诗,即回环反复,从任一句开始读,再从头接上,均可以读通。先生举了一个茶壶底部所刻文字为例:

可 -> 以 -> 清 -> 心 -> 也

  无论从哪个字开始,再从头接上均可以读通。回文诗,则是换成诗句。如下:

春晚落花余碧草, 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 雨映疏帘绣阁空。

3

  对于普通汉语的使用者而言,很少有人能向姜老师一样发现诸多趣味。

  全书,姜先生将国文趣味分为六个主题,一一述之,分别是:

汉字的趣味文体的趣味文人的趣味文章的趣味读书的趣味作文的趣味

  每个主题读下来,不会觉得累,反而兴趣盎然。如同听姜先生当面授课,获益匪浅。为何普通人很少发现国文趣味。书中的一篇《写作的兴趣》给出了完美解答。

普通人最感觉兴趣的事是他熟习的事,换句话说,他会做、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就感觉着有趣味。

  姜先生能够发现诸多趣味,正是因为其在教学上精进,让他比一般的国文老师做得更好。越是做得好,越觉得有趣味,越觉得有趣味,做得也就越好,形成良性循环

  从事专业的国文研究或教学的人毕竟少数,但是每个人总是有各自之所熟习之事。日复一日,经年累月,那些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的人一直存在。他们常常不是厉害一点点,而是厉害一大截。我想同样基于相同原因,他们发现了趣味之「盐」。

4

  《国文趣味》是本小书,它的主要读者是学生以及从事汉语教学的老师。对于一名以机器语言为业的文学爱好者来说,借坐车及方便之余,偷得片刻欢愉,实乃快事。唯一遗憾是当初没有买下繁体版,而是购买了国内的简体版,文字的趣味一章散失了些许趣味。

  好书很多,读完愿意写篇文字的不多。就写到这吧。

  原文/微信公众号:扯扯皮

  《国文趣味》读后感(四):有趣的《国文趣味》

  由姜建邦编著的,当代中国出版社发行的国文趣味是一本适合初、高中,大学生阅读的国文阅读指南

  这本书虽然小,但却短小精悍,全面展示了国文的趣味与魅力。对于今天中文系学子读书少思考少练笔少的令人担忧局面下,能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国文的趣味我们或多或少都能体会到,但读姜先生的书我们能更加深刻详细地理解到国文有趣在哪里。

  姜先生从汉字的趣味,文体的趣味,文人的趣味,文章的趣味,读书的趣味,作文的趣味六个方面入手,向我们分别阐述了国文之乐趣何在。

  每一章都引经据典,甚至做了一些相关的调查,并将结论献给读者,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因为本书时代距离我们已经有80年之久,文中的调查显然已经落后于现代的趋势,所以结论对于我们的指导作用已经不那么准确和明显了。况且文中大多数引荐书目多为古书,而我们多读现代书,所以难免有脱节之处。

  但本书还是有其特别价值的。在于何处呢?

  我以为有如下几点:

  第一, 我们能体会到姜先生治学的用心严谨,从而学习他身上作为读书人和教师的美好品德

  在现代的教师行业中,好的师德所具备着显然是比好的知识储备的老师少很多。如今很多关于老师恶劣行径的负面报道,让我们为之心有余悸。教学已经仅仅变成一件为了生存的事情的时候,需要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好的老师才有好的教育。那何谓好的老师呢?既要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要有推动教育发展关爱学生的良心善心显而易见,姜先生就是我们的榜样。他只是上海一所中学的老师,却如此为教育操心,用毕生的心血和经验写下了此书,为后世的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这种教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推崇的。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像姜先生一样著书立论,但这样的教学心态是每个老师所需要具备的。

  第二, 该书让我们能体会到当年学生们的心思,并推断当代部分学生的学习心思。

  此话怎讲?本书里姜先生给了我们很多他关于学生的调查。比如学生认为作文最难写的在于什么地方,学生最喜欢哪类文章,容易出错的别字。这些资料能反映出当年学生的学习状态,放在今天也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写文章,写字对每一代人都有相同的难点和突破点。更重要的是,姜先生告诉我们教书不仅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也要深入学生当中寻找到难点和突破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的教学中,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些问题,改进教学的方法不仅要改变自己,检讨自己的问题,也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哪些方面吃力,存在哪些学习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地高效进行教学,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第三, 本书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论点,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有趣的思路比如:中国字的游戏,中国字的建筑性,日记的功用,如何写日记……

  这些思路有的是借鉴前人有理有据,有的是结合自身经历,均使人觉得心服口服,又新鲜有趣。比起一般的论述书籍,此书更加幽默有趣口语化接地气。这是非常难得之处。

  以上,是我阅读此书的感想

  《国文趣味》读后感(五):很有趣味的语文

  从这本书能强烈感觉到作者对语文和教育的热爱 。作者在序言中有点自得:一个两百多人的大教室,挤满了来听他讲课的学生。后来有两个班的学生还为了抢他而闹到校长那里。

  一个作者必须心中有爱,才能把这种爱传递给他的读者。本书的作者切切实实地做到了这一点。他讲起中国文字的字形之美、语音之美、意义对称匀称,都是津津乐道,随手拈来。他的这种乐趣溢于言表,并流淌向阅读者,令人读起来也欣欣然。

  单单有趣而无分量,也是不足以令人受益的。难得的是作为老师,他深知学生的阅读重点。他建议学生多读传记、日记、书信,以切实地去了解一个真实的人,以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榜样,懂得改如何为人

  现世纷扰,民国的老师更为沉静从容,读他们的书真可静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