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3 05: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精选10篇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86.00,页数:124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一):打坎儿井的历史,易读

  “历史可以很通俗,但绝不简单。无论著史,讲史还是读史,都是与时间较量,所考验的,也无非是一种选择。”也许就是被它这句话的”选择“一词吸引,讲如夏娃叛离,该隐忌弟,皆因选择,而后来人看前去人的角度只是基于自身的选择。

  明白这点,希望在于,历史上的人物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昌所经历个人能力不同,作出的选择可能不同罢,只要收集资料充分有理可推(推演)!

  易的中华史第一部连总序共七卷,如果对应每本要写副标题或书目简介,以下是偶的拙见:

  总序《文明意思与中华的位置

  信仰精神,都是在追求一种境界

  第一卷《祖先

  我是谁?是龙的传人?原来是蛙的传人,女权向男权社会过渡象征图腾被篡换成一历史阴谋

  第二卷《国家

  生存目标家国天下从何而来

  第三卷《奠基者》

  似乎能解答国人从一开始就无信仰之由,最多是隶属于信而不仰,或仰而不信的实用主义阵营

  第四卷《青春志》

  如题名,读起来很热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

  感觉人性利益追求霸道中堕落起来,并没有好过来的迹象

  第六卷《百家争鸣

  主要是儒法道墨对比,较简略跳跃度高,对此有兴趣建议看易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暂完。。。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二):读书笔记(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一次知道“先秦”这个词语,是孩提时代外公送的《中国通史》。三千七百年中华文明史,先秦诸子百家是与古希腊先哲交相辉映的璀璨群星后世,也许只有魏晋风度民国风流可与之争辉。

  先秦历史,神话传说多于历史记载,但神话传说一定是有事实依据的,一如: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神话传说是人类童年时期懵懂记忆,就像史前大洪水不仅确有其事,而且肯定全球性的,不然中华文明不会有大禹治水的传说,不然西方文明也不会有诺亚方舟的神话。

  夏商周三朝,有很多人会喜欢周。至于原因,《封神演义》的作用很大,就好比许多人喜欢蜀,是因为《三国演义》。但历史肯定不是那样,至于周的胜利,有偶然性,但不可否认,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政治家,周公的人格魅力政治才能不仅巩固了周王朝统治,而且奠定了中华文明千百年来的基本框架

  读《中华文明史》,对商这个王朝充满了好奇,因为在中华文明史上,没有哪个朝代像商这样格格不入,单就是重视商业,便如此与众不同。易中天先生比喻很好,如果商不灭亡,或许会成为东方的古埃及,那样,中华文明将会重写。

  家国天下,自周确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中国读书人千百年来的最高理想。读史可以明鉴,尽管历史不那么真实,但有一些东西是会传承的。国人无信仰,是事实;但四大文明古国,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也是事实。

  诸子百家、魏晋风度、民国风流,是极好的时代,是自由民主黄金时代,是我向往的时代,但不是我留恋的时代。因为每个时代都是最坏的,也是最好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燃放自己璀璨的人生。任何一个人类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岁月无情的流逝,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完善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三):谢易先生,著中华史。

  人生如白驹过隙,中国3700年历史,繁杂真假,虚妄,神话,在易先生笔下注入思考学者严谨,我爱读史,从先生《秦并天下》因为一段话“一头代表英雄气质贵族精神,虎和豹在草原孤独的死去,而群粗鄙的狼和平庸的羊则一拥而上,恣意践踏。他们每个人都扯下一块豹皮和一根虎古叼在嘴里,准备回去邀功请赏。而在不久前他们根本不敢看那只虎和豹的眼睛。这群狼和羊的手里就是刘邦。” 看完之后我又读了几遍,其中成败,人性,过往,是如此深刻,使得我去寻先生其他著作,当今时,有风雅与容识的人不多了,是啊,岁月,又是多么快忙。65岁而写,你说:“俩个月一本需要写6年,但是一本书又怎么可能俩个月写完,那就八年,我不知道知道能不能写完,那就写到我不能写下去为止。” 读这本书的我现在十八岁,大学年级。 当年你的十八岁,是在新疆建设兵团,跪在地上,扒棉花一望无际原野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先生,随心而活,亦为我所动容,希望我也能在生活困苦与生活荣辱中,在从历史长河保留,保留我的良知天真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四):我们的命运和选择

  历史是一盘难以猜透的棋,常常看得人暗自心惊,不明白那神秘的棋手在怎样敲打键盘比方说,同为第一代文明,为什么资格最老的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年代接近的哈拉巴、克里特、奥尔梅克都湮灭了,唯独我们硕果仅存?同为世界性文明,为什么罗马会灭亡,汉唐却能延续发展?为什么文明三要素之谜,要由中华、伊斯兰和西方现代来揭晓?为什么前一种秘密大白于天下后,就会有另一种文明来接手?为什么解开密码次序,恰恰是方式、精神、价值?为什么历史的顺序,刚好跟逻辑的顺序相反? 这些,都是需要破译的“达芬奇密码”。 但有一点却是清楚的。那就是:只有中华、伊斯兰和西方现代,才代表了三代文明、三种类型、三个时代和文明三要素,同时最具世界性。因此,这三大文明有可能就是文明意志的集中体现当之无愧地可以成为“第一世界”。也因此,我们民族必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再次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至于赋予者是谁,并不重要。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管他叫“历史”。 这不是想当然。 前面说过,文明是液态的。液态的文明,犹太像油,西方像酒,伊斯兰像奶,中华像水。水,是开放的、兼容的、平和的,原本纯净而素朴。纯净,故天下皆能与之相和;素朴,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的确,上善若水。什么信仰都没有,反倒有可能容得下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信仰。你要信上帝吗?可以。你要信真主吗?可以。你要信佛祖吗?可以。你要我跟着你们信这个信那个吗?也可以。反正祭神的时候,我们不过权当他存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神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教的,根本无所谓。 于是前有三教合流(儒、道、释),后有五族共和(汉、满、蒙、回、藏)。中华文明的大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圆,就这样实现。 南宋到明初五六百年间的中国福建泉州,甚至为世界各民族的宗教,创造了一个和平共处环境,相互交流平台。当时的泉州,方圆三里之内,佛寺(佛教)、道观(道教)、神庙(印度教)、教堂基督教)、清真寺(伊斯兰教)、礼拜寺(犹太教),还有祭祀孔子的文庙、祭祀关羽的关帝庙、祭祀妈祖的天后宫,六大宗教九种庙宇比邻而立,几近摩肩擦背。摩尼教的草庵虽然不在这三里之内,却与华严寺共处同一山头,只不过 “你在这边,我在那边”。 山头可以共享,寺庙也能。比如开元寺是佛教的,里面却有道教和印度教的神像,侍立在佛祖两旁的则是黑人。真武庙是道观,却同时供奉佛像,还专为穆斯林辟出一块做礼拜的地方。不同宗教的信徒甚至可以在同一个地方举行各自的仪式,你拜你的,我拜我的,没有冲突,只有祥和。 这是怎样的一种文明奇观! 能创造这种奇观的地方,岂非有着内在的神奇力量?有这样神奇力量的民族,岂非应该为所有文明的对话,搭建一个开放平台?尽管这个平台,也只是将来建立全人类共同文明的一个过渡和跳板。 那才真叫“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事实上,当今世界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开放平台。这个平台,也只能由没有宗教和信仰的文明来搭建。没错,信仰是个好东西。一个人真有信仰,就不但会有底线,还会有境界。一个民族真有信仰,则不但会有凝聚力,还会有持续性。这可以由历史来证明。历史上的文明,有的无宗教,如希腊;有的多神教,如印度;有的一神教,如伊斯兰。结果怎么样呢?无宗教的昙花一现,多神教的偏安一隅,一神教的走向世界。 显然,只有一神教的信仰,才是真信仰;一神教的文明,才有世界性。因为多中心即无中心,多信仰即无信仰。真理只有一个,信仰也一样。 因此,一神教和有信仰的族群,往往更有“文化自觉性”和“文明使命感”。西方人甚至认为,创造文明是人对同类的必履之职。这当然同样是好事问题在于,世界上的一神教并非只有一家,唯一的神也就并不唯一。这下麻烦了。你也有使命,我也有使命,你也有信仰,我也有信仰,而你我的使命和信仰又是格格不入的,这又如何是好呢?退让?那我的就不叫使命不叫信仰。不让?可不得打起来。所谓“文明的冲突”便由此而生,尽管冲突的背后有利益的驱动。 这时,中华文明便应该有所作为了。 中华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不来自信仰,而来自历史。是的,其他直接从原始社会诞生的第一代文明都湮灭了。现存的文明中,世界性的西方和伊斯兰,地区性和民族性的斯拉夫、非洲、拉美、印度、日本,都有宗教和信仰的背景。从史前时代直接诞生,没有宗教和信仰,却又有世界性,而且能长期延续的,只有中华文明。这是全世界的唯一。 如此独一无二,不能不让人怀疑是历史出于文明的意志而埋下的伏笔,也不能不让人重新思考文明是什么,宗教和信仰的意义又是什么。是啊,人类为什么要有宗教呢?是因为要有信仰。为什么要有信仰呢?是因为要有核心价值。有价值价值观,才会有精神和方式。由此创立的文明,也才可持续发展。可见信仰也只是手段载体,核心价值才是关键。它是如此地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以至于必须借用上帝或安拉的名义,以神谕的方式说出来。 这就是信仰的秘密。 现在事情十分清楚。我们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进而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关键就在核心价值观。没有核心价值,或者价值观不恒定经济发达,也只能是“身强力壮东张西望钱包鼓鼓,六神无主”。 然而这里面恰恰有麻烦。 麻烦并不奇怪。因为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确实较难保证价值观的恒定。回顾历史就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先前也曾有过全民共识,比如“三纲五常”和“阶级斗争”。前者适应于小农经济,后者适应于计划经济。所以,辛亥革命以后,儒家伦理可以充当“维持会”;改革开放以前,斗争哲学可以充当“纠察队”。可惜时至今日,它们都必须下岗。这不仅因为我们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因为三纲五常和阶级斗争,都不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显然,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唯一的办法是重建,重建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 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发现自己。打铁还得自身硬,看得清自己才看得清世界。是啊,为什么在史前时代,我们跟世界各民族走着相同道路,一到文明时代就分道扬镳?走上独特道路的中华,为什么会在其他古代和古典文明陨落之后或之时,反倒如日中天登峰造极,然后又盛极而衰却衰而不竭?是什么在导引着我们的步伐,又是什么在顽强支持和维系着这古老的文明?如果我们的道路命中注定有如黄河九曲十八弯,那么,大海在哪里,又是什么样? 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三千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 是的,命运和选择。鸦片战争前,多半是命运;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选择,而且是在世界历史和国际社会的背景下选择。因此,重新审视三千七百年,首先要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其次要有科学态度和价值体系。如此,我们才能看清“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明白“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也才能理解文明的意志,明确中华的位置。 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 ---摘一章节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五):好的历史书很多,重要的是选择最适合自己读的那一本

  lt;易中天中华史>,这是一部适合略有基础的但是又急需普及历史知识观念人群甚至也适合读书时间少的人。如果您不在此列,以下内容可以全部跳过。

  易中天中华史计划共36卷,至今才写完第六本,分别是《祖先》、《国家》、《奠基者》、《青春志》、《从春秋到战国》、《百家争鸣》,还不包括一本薄薄的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总序大概三万字左右,其它每册约十万字。

  在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的作者后记中,易中天提到了一部好的史书的标准:有史观,史观是灵魂;有史识,史识是骨骼;有史料,史料是血肉;有史感,史感是神采。秉承之前《品三国》系列生动有趣的说史风格,易中天将历史写得生动有趣,吸引了更多的的人来关注历史、了解历史。

  我们需要严肃的历史书,让我们能以史为鉴,对历史充满敬畏。但我们也需要轻松、入门、引导型的历史书,让历史常识得到普及,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多读历史,树立起自己的历史观。若历史永远都是一堆枯燥乏味的名字,繁琐艰深的文字,那不论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多么光荣伟大、优雅有趣,读者都提不起兴趣。

  然而好的书,也并非适合每个人。有朋友听过我推荐易中天中华史,就去买来读。结果发现此书史料甚少,不合自己口味,随便翻过几下就束之高阁了。也有朋友本身酷爱历史,常常阅读各种专门史,少数民族、服饰、器物、饮食等方面的专业史书,便对易中天中华史不屑一顾。在此,我总结一下此书的几点特点,给大家做个参考。

  首先是内容上的宏观性。宏观性集中表现在第一二册以及总序言中。总序言中分析比较了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华夏文明三大文明体系,认为“只有中华、伊斯兰和西方现代,才代表了三代文明、三种类型、三个时代和文明三要素,同时具有世界性。因此,这三大文明有可能就是文明意志的集中体现,当之无愧地可以成为’第一世界’。也因此,我们民族必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再次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这就是作者认为的中华文明的位置。另外,在《祖先》和《国家》两卷中,将中华民族的发源于其他古老民族和文明的发源做了比较,甚至互相印证,将中华民族的史前史放到人类发源的体系中去考察,互相印证,互为参照,梳理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和国家的发源和演变过程,有不少新鲜的观点。要理解这种宏观性,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学、人类学的基础知识,才不会被作者跳跃的思维弄的一头雾水。

  其次,注重史观,脉络清晰,逻辑严密。如果想要通过阅读一本书,就了解了历史的全部,那几乎没有一本书能够到达这个要求。编写一本史书,必须要有自己的脉络和逻辑。如何勾勒历史,不失真、不偏颇,有自己的观点,是作者在下笔写作之前就要认真考虑好的问题。我们民族早期的史书有两种范例,一种是编年体,以时间为线索;一种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而易中天中华史,则是以总结和判断为落脚点。他先根据时间划分大的段落,每一卷讲一段时间的历史。时间段上的划分大致与我们“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的基本常识一致,每一卷对应一个时间段。每一卷又为一个重要观点所统辖,在这个重要观点下,又分出几个小的重要观点。再往下就是一些典型的史实、史料的支撑。史实、史料的罗列都不是根据时间的线索。而是围绕着一个个观点主题(或者说是一个个故事的中心)而展开。比如第三卷《奠基者》,着重叙述的是周文明的建立,即中华文明的核心来源。第四卷《青春志》所要表达的是:人之初,性本爽。东周时,男子义气血性,女人浪漫多情。书中分别描述了刺客、情人、战士、人臣、使节、鬼神等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体现了那一时期的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社会风尚。

  再次,不变的是史实,创新的是角度、观点和梳理的脉络。我们笼统的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大变革时期,第一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次思想大爆炸时,但常常被数不清的国家、英雄人物、哲学思想流派搞得晕头转向,迷雾笼罩。易中天中华史对这段长达五百年的历史分为两个部分来描述,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分析的是制度的流变、政治的更迭,这是一部大国崛起的历史;第六卷《百家争鸣》则着重分析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大爆炸。不能采用全部史料,那就必须有所选择。在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的后记里,作者也列出了选择史料的标准:首先看是否不可或缺;其次是代表性、典型性和故事性;第三是可读,尤其是要为读者排除阅读障碍。

  以上三点足以证明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适合略有基础的但是又急需普及历史知识和观念的人群甚至也适合读书时间少的人,因为每卷书才十万字,文字也足够有趣。我一般用半天时间就能读完一本。

  易中天中华史很长,据说要写三十六卷,但是这部书也薄,毕竟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不是一部书就能完全囊括的。我认为这部书的意义是梳理了清晰的历史脉络,并且分析了重要的历史节点,辅以史料,语言又足够有吸引力。若真要认真了解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光是读一本史书是不够的,在易中天中华史的引导下,会找到阅读历史的突破口和兴趣点,从而按图索骥,自发去找寻和发现我们魅力十足的千年文明历史。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六):幽默依旧,哲思闪光

  易中天先生是我们导师难得欣赏的一位上了百家讲坛的老师。受导师和百家讲坛的影响,我也顶崇拜易老师。

  这套中华史是在出了前七本时买的。几乎是一气呵成读完。除了欣赏易老师的语言风格,更好奇文学出身的易老师能写出怎样的一套二十四史历史专著。

  略有失望的是这套书每本都很薄,字大行稀,比我希冀的信息量要少。正如作者所言,结构是受了侦探小说的影响,几乎都使用了六大板块。语言特点上来说,基本沿袭、继承了幽默的风格,使人在看历史书时不时忍俊不禁。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感觉他所设定的读者都是有一定历史常识基础的,书中少了很多繁复的知识铺垫解释,多了陈述自己总结出的观点。他的观点虽然不是特别大的结论,但比较新颖,能让人眼前一亮,感叹貌似是那么回事。从思想深度上说,能看得出易老师对哲学、宗教、社会都有深刻而独特的思考,不时在书中闪露智慧的哲思,就像他写这套书的目的之一——启人思考中国之未来。

  总之,爱好历史、心怀天下者,崇拜易老师之人可以一读。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七):《易中天中华史》:剥开历史虚华的反转剧谭

  最早从百家讲坛上认识了易中天老师后,就一直被他独特的讲学风格所吸引,这次听说《易中天中华史》是易中天老师的大部头重量级作品,就特意等第一部出全后马上入手。这套书与其大部头、正史的庄重名号相反,虽有七册但每册都很薄,不过在翻看内容后,马上就对其含金量放下心来。

  历史是古人的遮羞布,用一幕幕似是而非的情景剧诉说着经过包装粉饰“真相”。本书从结构上看,与其说是一套历史书,不如说是侦探小说,通篇从已知的舞台入手,用疑点寻找虚假的场景、用直觉推断真实的方向、再用证据重构真实的现场。易中天老师就像一位穿梭时空的侦探,带着读者现场取证、抓来证人从旁引证、甚至挖坟掘墓抓出当事人自证其罪,当真相通过层层拆封卸妆后呈现在读者眼前,我们不禁惊呼:舞台之外才是真正的大戏!

  本书的语言风格完全继承了易中天老师生动幽默的风格,用现代的眼光解读古代史观,用全新的视角为历史“常识”来“翻案”,这完美诠释了“轻松好读的中华正史”这个醒目的腰封宣传语。从思想上看,本书则吸纳百家博采众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即充实了本书的理论依据,又为想深入研究的读者提供了方向。

  最后,希望易中天老师如果经历允许,能用此形式再写一写世界历史,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看点。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八):易中天的历史

  原本是想找一部成人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重新温习一下中国历史。却看到了这套书,这是易中天老师很有野心的一套书,他想要讲中国历史,从生命的起源讲到中国现代,计划36卷。而《中华根》则是其中第一部,包含从生命起源讲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共7卷,另有类似总序的一小本《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出于对易老师长期以来的崇拜,欣然入手,看完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读下去的想法。翻开书,很浓烈的,易中天的风格迎面扑来,看着书,脑袋里自动模拟播放视频,操着一口长沙普通话的易老师,穿着中山装,拿着戒尺,当当当,开讲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什么呢?是的,中华史。但是这中华史呢,我们不能孤立来看,是吧?所以呢,我们先来扒扒其他几大文明的故事…

  如果你也看过他在百家讲坛上讲的《三国》,那你一定能想象到这套书的风格,你会觉得这口语化的文字读的很开心,但是有时候会觉得这逻辑好没逻辑!

  《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开篇“如果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示不同的文明和文明圈,比如西方蔚蓝,伊斯兰碧绿,中华明黄,那么,也可以用黑色表示非洲,咖啡色表示印度,赭黄表示蒙古和南亚佛教国家,灰白表示其他。至于斯拉夫、拉美和现代日本,则都是紫色。斯拉夫偏红,是红紫;拉美偏蓝,是蓝紫;日本偏粉,是粉紫”,于是世界地图被刷上了鲜艳的颜色,但是,但是有没有脑子里一大堆问号,为什么要这样分,好像有肤色的原因,又好像有地理位置的原因?都说了灰白表示其他了,为什么还有“至于斯拉夫、拉美和现代日本,则都是紫色”,明显病句嘛?为什么蒙古跟南亚佛教国家一样?为什么日本、拉美跟斯拉夫要上一个颜色?红紫,蓝紫,粉紫是个什么鬼?很有继续往下读的欲望有没有,跟听他讲三国的感觉一样,为什么啊,接下来怎么样了呢?可是不好意思,我只负责挖坑不负责填。接下来,你能看到易老师各种很有创意的比喻排比,“但气体也可以染色,所以亚洲北部的蒙古,亚洲南部的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文明相异,却同为赭黄”,你确定是气体染的色?而不是你任性的涂鸦?满脑子疑问看完了这本总序后这套装帧精美的书就被我放下了。

  我总觉得历史应该是既定的事实,除非真有时光机,否则这些过往就是客观的,无法撼动的事实。但是,读完这第一本总序,明显地感觉到易老师的主观想法,他浪漫 而诗意地解读着原本应该严谨的历史。这真是我的自己的一个错误的想法,历史是客观的,写历史的人却是主观的;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历史都是人写就的,免不了会有主观因素的存在,甚至连这些可能偏主观的历史我们都没办法看全理解全,更别谈客观重现历史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从来的是史学家的看法。

  很长一段时间后,重新再看这套书时,还是感觉很重的易中天的风格,逻辑不强,但是静心看完了。读懂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中华史能够一路延续至今没有断层,因为制度,遥远的周朝的制度是系统且稳定的,这种创新的文化体系,管理体系,因其有效性而被代代模仿应用,而文明也因此得以长久延续。同时,也明白了中国的民族特性,而这个特性也是在几千年前,中华文明的源头,老祖宗所遗留在我们的骨子里的,德与善,家和国!

  这是易中天讲的历史,如果你喜欢听故事,喜欢插科打诨式的风格,只是闲谈历史,这套书可读。如果你想要看有一条很严谨逻辑线的历史,比如时间线,那还是另选其他!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九):我们从哪里来

  易中天的书最大的特点是好读。

  语言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书中不乏“哈哈”“呵呵”这样聊天中常出现的语气词。

  当然要论好读,易中天不如当年明月。

  易中天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的野心,他不光是在写史,他还要探讨。

  这一部中华根就是探讨我们血脉来源。

  从第一卷祖先先讲解我们的图腾,女娲其实是鱼蛙,我们老祖先从一开始就把繁衍作为第一要义,女娲从蛙到蛇这是伏羲们的阴谋,易中天以阴谋颠覆的语气讲述了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演变。而所谓尧舜禹禅让更是部落之间斗争和妥协的结果,从一开始,历史就没有温情脉脉。当暴力公开化,国家就出现了。

  随着国家的形成,奠基者们就为怎么样治理国家开始了思考。

  伴随着思考的还有斗争。

  周在斗争中胜出,代表着农业文明战胜工商文明。直接铺开了此后中国发展的方向。

  周朝订制度,明礼仪,建邦国。

  但周的制度很快就衰落了。因为中华民族进入了青春期。

  青春期荷尔蒙分泌过剩,刺杀、情人战争遍布史书。这是我们的从春秋到战国。

  这个纷纷扰扰的时代,其实是在为中华民族下一步去向寻找答案,诸子百家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

  最后胜出的是秦国。因为他把周朝的东西抛弃的最为彻底。

  要说这一卷里最开脑洞的当属《祖先》,最有趣的当属《青春志》。但整体看来,《祖先》和《国家》和《奠基者》逻辑衔接最好。《青春志》《从春秋到战国》《百家争鸣》这三本和前三本有点脱节,个人以为作者可以写得更具有逻辑性一些。而后面这三本叙述得也较为分散。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十):探寻中华根

  对于易中天隐居一隅专修“中华史”一事,有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两年之内怎么可能修出一本中国的通史。如今一卷卷陆续出版,各大网站历史类书籍排行榜上也都占据着一席之地,易老师的决心和毅力让人敬佩。并且这套书让人敬佩的也不仅于此,每一卷都是薄薄一本,字数不多,但是每一卷、每个朝代都自成体系、脉络分明。如果没有正确的历史观、敏锐的眼光、有效的方法论,想在纷繁芜杂的历史事件中梳理出条条脉络是何等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祖先》、《国家》和《奠基者》三卷是最难写的。历史从来都是越近越好写、越近越真实,因为有经历者、有丰富的实证、有众多的史料记载。“周召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中国才开始有了明确而且连续不断的纪年。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几乎1200多年的中国历史没有连续记录,甚至没有记录,而夏朝存在了500年左右,商朝更是存在了600年之久,之后的朝代均未达到如此之久的统治,如何研究这么久之前的历史?如何解读那些似神似人的传说?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中华史》的前三本是这套通史的灵魂和思想基础,运用全球的眼光和大历史观,以图腾、文字、出土文物为佐证,解读了《祖先》的诞生和《国家》的建立。归纳发展历程,主要是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点状的原始群时代。以“夏娃”为代表,代表着裸猿进化成了人,裸体直立行走。

  第二阶段:面状的氏族时代。母系氏族以“女娲”为代表,形象表现为鱼、蛙、月亮,代表自然进化为文化;父系氏族以“伏羲”为代表,形象表现为鸟、蛇、太阳,代表母爱演化为男权。这一阶段信奉生殖崇拜。处于“三皇”时代(羲皇、娲皇、农皇)。

  第三阶段,片状的部落时代。早期部落以“炎帝”为代表,姜姓(牧羊女之子),图腾为“牛”,此时仍处于“三皇”时代;晚期部落以“黄帝”为代表,姬姓(漂亮女人的儿子),图腾为“熊”,出现了独立部落联合,开始进入“五帝”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一阶段信奉图腾崇拜。

  第四阶段,圈状的部落联盟时代。早期是“尧”,中期是“舜”,晚期是“禹”。舜之前属于“五帝”时代。

  第五阶段,进入了国家阶段。夏朝其实是“部落国家”,信奉祖宗崇拜。“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

  《国家》中还对世界上别的国家的发展基础进行了探讨,并与中国进行了比较。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摈弃了神权这种不稳定的政治基础,形成了“君权天授”、“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早期国家的更迭,技术这一“生产力”起了重要的作用,夏是水利技术,商是青铜技术,周是农业技术,拥有先进技术的部落必然会成为胜者,站上历史的舞台。从大实例来说,《人类简史》也认为人类经历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这“三大革命”完成了从动物到上帝的涅槃蜕变,除了认知革命是由于基因突变,其余两次革命均是生产力推动的。从小例子而言,房龙的《宽容》里提到,如果不是印刷技术的兴起,黑暗的中世纪不知道要延续多久,“文艺复兴”的黎明还不知道何时照亮欧洲。

  周朝是整个华夏文化的奠基者,其制度和文化的思想背景是“以人为本”。国家制度,辛亥革命前只变了一次,时间在战国到秦汉。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清,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以纲常伦理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天授是旗帜,人本是纲领,德治是中心,礼乐是基本。

  周人建立了一个内核(群体意识),两只翅膀(忧患心理、乐观态度),三大精神(人本精神、现实精神、艺术精神)和四大制度(即:经济制度——井田制、政治制度——封建制、社会制度——宗法制、文化制度——礼乐制)。周人的遗产几乎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

  第一部的后三卷,《青春志》、《从春秋到战国》和《百家争鸣》都是关于东周的,确实,这个纷繁芜杂、豪杰辈出的年代,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传奇,很难用三言两语理清。《青春志》和《从春秋到战国》两本书选取的历史事实过于片段化了,讲了几个精彩的故事,看着很是过瘾,但是总感觉缺点什么。《百家争鸣》既从横向角度,又从纵向角度比较讨论了诸子百家,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或许有人觉得这样一套中华史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它的确不拘泥于一板一眼的叙述每一个历史事实,但是我觉得这套书有他有别于其他史书的所在:一方面,他跳出中国看中国,运用全球观,并充分运用比较法,纵横相比,梳理出了中华民族的起源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确立;另一方面,文章通俗易懂,诙谐有趣,把简单的事情描述复杂很容易,但是能把复杂的事情说的简单明了却很难,比如诸子百家的观点,每位先贤都著有一本或几本专著,把煌煌几千字的深邃思想抽丝剥茧出来,并把他变为现代人能理解的语言,实属不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