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10篇

2018-07-14 04: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10篇

  《流浪者乡愁》是一本由艾小柯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元,页数:2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一):黎戈:借她的眼睛看远处的风景

  煮酒听雨 ·数节读书之三月之书

  借她的眼睛看远处的风景

  作者 | 黎戈

  说起我认识小柯的经过,就得说豆瓣网。2006年时我注册了豆瓣的ID,小柯就是我在那里认识的一些甚为投缘文友之一。以文交友,是个神奇事情,你既可以直达他人的内心深处,又无需任何面谈,文心相通继而性格投契的命中率,常常比客观条件相配的个例更多,让人出乎意料。“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小柯就是这些意外中的一个。

  我是个宅女,很羡慕小柯这样见识丰富,一手经验厚实的人。我这个几乎没有离开过家的人,慢慢地读着文稿,一点点拟想着她的心。从那个北方城市长大的小姑娘开始,在夜里看着乏味建筑想象着一个飞碟的存在和飞远。原来大多数人,在年轻时,都有一颗必须远行的心。有些人选择虚拟层面的逃离现实,比如书和碟片,有些人抬腿就走了(或者像小柯说的,被命运推得踉踉跄跄地前行)。

  之前看小柯都是评论居多,这本则是写了日常生活。从具有破落南方气质的新奥尔良到澳洲温柔的翠鸟。我认真读了那篇写奥尔良的,从前在南方小说里看到的,麦卡勒斯、奥康纳、波特、米切尔笔下那片南方的土地,全都鲜活起来。难怪麦卡勒斯会写她笔下的弗兰妮幻想雪的段子,就是给这炽热的红土地燥的嘛。她写悉尼的十一月,所有的感官都打开了。从风的触感到雨水,她带我们看到小街上的长脸店铺,鼓出眼睛(其实是窗子)来的趣怪银行,好像它们都是活的一样。她笔触里的新鲜感,是动人的。

  相比较外部世界的斑斓艳丽家乡确实是黯淡戾气的:吵架闹事的亲戚,性格里莫名而来的尖刺,一直写到“大伟”时才好起来。过去看小柯贴大伟的作品,就觉得这是一个温暖的人……每个女文青都需要一个温暖的伴侣啊。

  比起小柯写的评论文章来,这本书更容易让我们看出小柯的性格线、成长线。亦有强烈处,她对象征流浪的橄榄树,理解深刻的,“梵高一定是理解了那样的风,那样的土地和那样深的挣扎,才画得出那样的橄榄树吧。它们的树干树根大地紧紧连接一体地势的起伏,土地的呻吟水流一样蔓延到树的躯干、枝节,扭曲向上延伸,回旋,收缩,终于以释放姿态和以同样节奏律动的树冠结合,与远方山的呐喊结合,与云与天与光的旋转结合,而这一切却都是沉默的、静止的,在舞蹈同时保持绝对静止”。这个角度是我看梵高时不曾体会的,可能我更亲近安于有限和日常,安安静静画了一辈子瓶瓶罐罐的莫兰迪。

  小柯说自己幸运,住过的几个城市都很有特色。而我们作为读者,也很幸运,借她的眼睛看见远处的风景。她不是过客式的游记走马观花,也不是原住民的视而不见审美疲劳,在她看来“新奥尔良是口齿不清的黑人老爹,一生苦难都刻进脸上纹路,却在前廊上笑眯眯地晒太阳、喝口老酒,听咿咿呀呀的爵士。旧金山是激进而多元的理想主义文艺青年,悉尼呢是位金发美女蓝天白云一样漂亮,气质却流于肤浅,然而终归是简单可爱的,连物欲都给人以清洁感,墨尔本却是个孩子变化着的,成长中的,像首短诗”。而她久居的新奥尔良,则写得尤为细致四季物候,饮食,包括音乐,都描绘得丝丝入扣。蟹肉蛋,“吃完打姥姥”汉堡,爵士乐,对此我有了一个清晰了解

  小柯喊我去澳洲找她玩,短期之内这个计划看来不能成行,但是所谓“网上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希望可以遥遥的看着小柯一直走得更远,写得更多,不见面,见心,也是可以的吧?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二):旅行的重逢

  记不起在豆瓣是怎么关注上艾小柯的了,大概是因为某个影评吧。从2011年关注到现在,已经有三年左右了,不一定她的每个影评都会看,看过的也不一定都会有感觉,不过,每次和朋友聊到她时都会称赞道:“艾小柯是一个很努力的人,一直在写。”朋友和我都是喜欢电影的人,也希望能够写点影评什么的,但总会碍于各种理由,很久憋不出一篇了。所以谈到艾小柯就好像是看到了自己的精神榜样,钦佩于她这种独立于电影行业之外的静静的写作

  看到她出书,而且是游记,起初并没有很强的买的欲望,只是喜欢看看她的影评而已。后来豆瓣推荐多了,友邻看了也觉得很好,就有点心动。当然,本质上推动我去买她的书看,还是因为一篇影评——去年看了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后无意中看到的她那篇写于2007年的影评,倒不是影评的内容触动了我,而是写在影评开始的一段文字

  “我很想当个作家可惜想写的东西有一搭没一搭的总是写不完,或者写到一半,放下,过一段时间再回头读一遍,觉得自己真是个没天赋文笔笨蛋,空抱着一个作家梦,说好听的是曲高和寡,说通俗的就是丑人多作怪,总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不过再笨的人,也还是被允许有梦想的,所以我一边继续做梦,一边看点电影写点影评,说不定哪一天机遇灵感同时来到,我也有美梦成真的一天”。

  一部关于作家心路历程的电影勾起一个当时还怀揣着作家梦的女青年的挣扎和共鸣,这段文字却也勾起了我的挣扎和共鸣,人们总是在不同时期地点经历类似的生活故事。当时在豆瓣推荐这篇影评时附带了一句话:“六年前的影评,现在不知道是否是作家,但一直在写作”。今年初就看到了艾小柯出书的消息了,尽管她不认识我,也尽管这个时代出书没啥好稀奇的,不过回望她过去的这段慨叹的文字,总有种是相识了很久但又许久未联系的朋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般,而这梦想在现在读着她的影评、她的书的人的内心里也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

  说这段我与网络中的艾小柯相遇的故事,其实也折射着她的这本游记给我的感觉。丰富的个人经验使其对每一次初识的记录都像是一次重逢,这些经验可能来自于成长中的体悟、来自于一路来的阅读观影思考等等。她这一路走来,看到的、遇到的,不仅仅只是风景,只是奇观,只是远方的陌生。正如我看到她的那篇影评里的文字,在看了她的那么多影评之后,忽然不经意间遇到她多年前的一段内心独白,独白也就有了故事。倘若当年我就读到这段文字它就只是一个文青的梦想呓语,倘若我没有在发现这段文字之前读过她的影评、对她有所了解,那么看到这段文字也就不会有意外相逢、会心一笑的感觉。

  现实中许多风土人情自然人文景观尚未真正接触,在心中其实早已很熟悉,与它们打个照面之后,脑海中可能会立马浮现出在某本书、某部电影、某个艺术作品、某段逸闻趣事中所获取的信息,彼时彼景也变得丰富有故事。对于艾小柯,即使是来到一个完全陌生之前也毫无间接认识的地方,那种对物、对人、对事的观察能力依然可以让她在身处其中之时发现更多、想到更多,而不是一张白纸,任由扑面袭来的一切胡乱涂鸦。所以很认同她书里关于旅行的一段话:“艺术作品中的远方与真正的远方存在差别则是千真万确。我们当然不能为了担心失望而抛弃旅行,但如何在旅行中收获更多,这的确不是一种与生俱来本领,需学习、需实践、需要‘旅行的艺术’”。尽管如此,我也要辩解一下,如果你只是一个喜欢身处远方的人,并不在乎远方如何在你的脑海呈现和被表达,那么旅行中作为一张白纸也没什么不好事实上部分的属于这样的人,我不是吃货、也甚少被各种旅游达人摄影作品打动,最让我开心的就是我到了一个我想要到的地方。我不过多期盼壮丽震撼心灵洗涤之类的,某年某月的某个时候,我竟有闲暇因着某个原因来到某个地方,已经很好了。

  回到本书,艾小柯像摄影机一样用文字重现了自己的所见,仿佛是要让读者也仔仔细细看到她所看到的,如小津的电影一般,在平视的镜头中细致呈现眼前的一切,人是中心,与周围的物与景相融合,只是小津透过故事和大量的物与景的空镜头制造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感;而艾小柯透过自己的和自己知道的故事,与一路来看到的物与景重叠,呈现出旅行、乡愁和生活的多重意义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三):那些美

  忘了是因为艾小柯的一篇书评还是影评而关注至今。

  这是本关于发现美、欣赏美、感恩美的书,多数是由作者的旅行出发,一路写下来的,其中融入对相关历史、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内容的引用和认知。看了这本书等于跟着作者的旅途、观察还有思绪飘荡到那些遥远的地方。

  我始终固执地认为,真实的就是美的,这本书的内容是真实的,而豆瓣里的艾小柯对于许多人而言,也是真实的。可以说是真实早就了这本《流浪者的乡愁》。

  冠冕堂皇的话就不一一罗列了,我觉着小柯要是能把思索部分的内容再进一步展开、挖掘,或许可以带给读者更多思考和共鸣,特别是乡愁部分,毕竟书的标题是这么定的。

  印象最深的是父母去澳大利亚看作者的部分,但也还是觉得少了些什么(抱歉,我没有类似经历,的确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最喜欢的是关于新奥尔良的内容,尤其是爵士乐和狂欢节那部分。

  美源自自然与生活,我相信每个人对于美的看法想法有所不同,但通过这本书,我想我更应该学会如何发现不同的美,学会欣赏它们,并感谢它们,否则生活也就失去了乐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少了最重要的内容,这种残缺不会是美,而只是无知空虚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四):流者迷思

  最先吸引我的是封面梵高的「橄欖樹」,是濃烈的,寂寞的,熱情的,憂鬱的。看完本書恰好給我一樣的感受

  書的前半部像在看電影,國外的大海大山美景美食,風土人情,小柯用她獨有的寫作風格讓我們領略一副副生動的畫面,文字像在跳動表演每一個場景,好像我也跟著去過了一次,總想一口氣看完,作為第一本書作者的寫作功底可見一斑。

  書的後半部又將我們拉回中國,作者用最真實真誠的筆觸去懷念那個五味雜陳的故鄉,是愛?是怕?是甚麼讓我們離去甚至不再回來?又是甚麼讓我們午夜夢回?我想小柯寫出了她的矛盾,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旅居在外者的心聲?

  相信每一個離開故鄉的人都有自己的旅途經歷,每一個離開故鄉的人都有自己的鄉愁,只是你是否坐下來靜靜的想過?看看小柯的書吧,跟著她的文字去回味自己的人生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五):读一本书,读一个人

  看过了黎戈写的序、malingcat写的书评、小米=qdmimi写的书评,大家都喜欢艾小柯,终于轮到我来给她的书讲几句读后感了。

  我和艾小柯的结识和来往与各位有所不同。

  2008年3月到2011年7月,艾小柯将她写的《离开新奥尔良》系列,定期分章节整理成稿,提供给我做的电子杂志《小声说》,在《域外》栏目连载。最初我们是“编辑与作者”的关系,第一次看到她发来的文章(《离开新奥尔良》第一章《搬家》)时,我们就变成“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了,我很为她的行文着迷。她热衷于写,愿意把我跟她约稿子作为督促自己抓紧时间整理旧文的小小动力,我纯是为了娱乐亲友而办电子杂志,付不出稿费,但也很想帮更多朋友做一个用文字来记录生活、直抒己见的载体。于是我们大概刊登了她的《离开新奥尔良》系列的十二章,发第十章之前她搬到了澳大利亚。她真的写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个时候“非虚构”这个词还没火,以我现在的眼光看,艾小柯那时的文章就属于很有可读性的非虚构文学。2011年下半年以后,因为我比较挫,出电子杂志的进度大大拖慢了,跟艾小柯的约稿联系也就默默中断了。残念。

  所以,看这本《流浪者的乡愁》时,我一看到大伟、看到达莫利,就觉得“嗯,熟人”。书中的不少文字,我也有些眼熟,但很明显,为了出版一本好书,编辑和艾小柯合力作了很多再创作和优化的工作。摊开在我眼前的也就是一本几乎全新的书了。

  在前面有些书评里面看到,有朋友坦率评价艾小柯的文笔,属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的那种。其实对我来说,当年我爱看艾小柯的文章,就是因为她的文笔是我喜欢的那种,自然随性简洁但也活泼,和你很亲近。很熟悉她写影评、书评的人们,一定也很习惯她那种风格,可以让读者既保持较快的阅读速度,又吸收到很足的信息。我并不喜欢她变成精耕细作状的创作者,太过细腻粘稠就与之前的自然风相违和。因此,我也最喜欢看她在文字里讲事情。

  再说另一个方面书名叫《流浪者的乡愁》,艾小柯的流浪面积很广,远超很多人,从新奥尔良到旧金山,后来再到悉尼、墨尔本。在这么多地方生活过,她没少写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但以前她的文章似乎没太流露过对“流浪生活”是否喜欢等等之类的想法,这本书中最后的部分补上了这一块,关于中国城市的文章、关于家庭以及她对故乡观念的看法等等,加上后记,可以作为阶段性地理解艾小柯的重要依据。没看这几篇文章之前,我真的以为她就是像自己游记中写的那样永远保持着高昂兴致的巡游者,结果现在我才读明白,她也是思乡的,只是“思路”略有不同。

  理清这些之后,我觉得透过这本书再去看艾小柯这个人,更立体了,更有趣了。这个凡见了美的事物就要“不吐不快”的人,这个很容易对自由活泼的美好地方投怀送抱的人,这个对顽强持久的精神抱有本能尊敬的人,就请痛快地做一辈子写作劳模吧!

  .S.

  本书中我最难忘的一句话:

  承诺的无法兑现才是乡愁之尴尬的根源。(P238)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六):当行走成为习惯

  当行走成为习惯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4-05/18/content_493951.htm

  要追溯我最初的行走,该是从我的生命还只有四十几天时,在妈妈的怀抱里从青岛到格尔木,妈妈支边的所在地开始。接下来,三岁以后,我就过起了跟随父母甚至舅舅在青海、北京(父亲祖籍)、青岛三地游走的生活,其实在闷罐似的绿皮火车硬座席上晃悠五十多个小时,绝对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但那逼仄的空间,混浊的空气,嘈杂的人声在童年的我看来,新奇又有诱惑力,以至于每到临近学期终了,我的心就随着臆想的咔哒咔哒声远走了。现在想来,这就是乡愁吧!

  捧读艾小柯的《流浪者的身愁》,有一种遇到故旧的窃喜,这是很久都没有产生过的阅读快感。她写在新奥尔良乘坐有轨街车,那是一种从十九世纪上半叶就开始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她写雨里乘坐开得格外缓慢的街车,眼前掠过的景色如同放慢速度的电影胶片:老橡树在雨雾中的浓重黑影,道路两侧宅邸里的神秒灯火,而我眼前出现的是夕阳里如剪影的、倏忽而过的挺拔的白杨树,那些无风自动的树叶在天地间最空旷的背景上摇曳,摇曳一种旷古的风情;或者在并不肥美的草地上散漫行走的几只毛色肮脏污的老羊,它们有的低头在草地上觅着什么,有的如我一样漫无目的地四下张望。

  艾小柯原本以为自己会留在新奥尔良,让诺拉成为她要守一辈子的城,这样缱绻的情愫在《诺拉之恋》里如风景般展开在读者眼前,她写道:“新奥尔良人都称这座城为‘诺拉’,仿佛那就是爱人的名字。”这其实不是她印象中的,酷似口齿不清的黑人老爹的新奥尔良,但是从她的文字里不难看出她是真心爱着这座城的,爱它的懒与不在乎,爱它并不遥远但却亲切的历史,爱它独一无二的异域气质,以及并不简单延伸的文化品味。这个鞋子的女子是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对这城市的一腔痴情中去了。

  但她还是离开了,在经历了数次飓风,并把灾害到来的日子当做老天赐给她们的短暂假期来享用之后,最终她还是离开了,更甚的是,这不过是她漂泊人生的起点。她没想到自己会一路行走到如理想主义文艺青年的旧金山,再到金发美女般的悉尼,接下来是如变化着的成长中的孩子的墨尔本,她就这样且欣赏且行走,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流浪者。

  每一个流浪者都是有着乡愁的吧!乡愁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愁绪,一种很自我、很私密的情绪,当你在一座有一座城市间流连穿梭,含含糊糊地不知道终点究竟在哪里?这样的感觉是让人纠结的,也是源于这纠结,这本并不厚重的书,给了我们每一个有着此种情结的人一个纵深思考的机会。乡愁是什么?是三毛的铺展在眼前的,前世的乡愁还是贺知章垂垂老矣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抑或柴静忧伤地再也不回山西。正如小柯所写:“也许每一代人,都是这样唱着思乡的歌,回首凝望着故乡的云,继续在人生的路途上,缓缓走向远方。”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七):带着乡愁的流浪者

  在豆瓣上知道小柯之后看的都是她写的影评。在我自己看来,影评是个很专业的东西,那些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就是没有很专业的基础,也要有N年的观影经验才行。拿到这本《流浪者的乡愁》时,却有一种不同的感觉,小柯还是那个小柯,只是写字的方式有所不同,这本书的文字里蕴含了另一种样貌的情感。文字之间,总觉得有颗饱含深情的心脏,咚咚咚跳着,呼之欲出。

  从新奥尔良到旧金山,再到澳洲的三个城市,悉尼、墨尔本和帕斯,还有停驻在这四个城市时流连过的其他地方,纽约也好,芝加哥也好。这都是我未曾到过的地方,作为一枚地道的土鳖,我至今到过的最远的城市就是香港。2007年跟学院的老师同学一起在香港过了四天三夜。不是为了游玩,而是参观和交流。回到学校之后我才发现,啧,真是连过客都不算。直到现在,我都不相信自己去过那个繁华的国际都市,尽管我也在那里的商店流连过,在摇摇晃晃的船上试图用相机捕捉周围亮闪闪的灯火。

  “流浪者的乡愁”,说到“流浪者”,我想小柯是合格的吧。在异国他乡,远离家人,远离故土,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种生活到另一种生活。在我自己看来,流浪者身上都应该有深深的矛盾:一边是熟悉和亲切的家乡,一边是未知与遥远的别处,怎么才能这中间找到一种平衡呢?又或者说,流浪者怎么才能面对心底无从消散的乡愁呢?

  一开始,我是抱着好奇翻开这本书的,那种期待找到答案的乡愁。

  然而,一路看下去,我只是看到一个个或者瑰丽、或者神秘,或者细小、或者雄壮,或者热闹、或者寂静,或者狼狈、或者幸运……的人和风景。

  跟她一起体味梵高的心思,“我从他的身边走过。我伸手去握他的手。”

  跟她一起扛过新奥尔良的风灾洪水,“然而隔年二月,新奥尔良的狂欢节照办,舞跳得比往年还欢……”

  跟她一起感受旧金山的海,“你得亲自听海说,你得自己告诉海。”

  跟她一起度过纽约的夜,“只要这向心力存在,纽约的诗意就不会消亡,对纽约的永恒向往便也不会消失。”

  跟她一起行走在芝加哥,“我在风城最明媚的夏天走过,这城市的面孔却越看越神秘。”

  跟她一起看悉尼的鸟,“它直视着我的双眼,目光一举穿透了我的心。”

  跟她一起关注墨尔本的体育和咖啡,“我不知道自己还会在墨尔本住多久,是停靠还是落脚,但这城市有情。”

  跟她一起欣赏帕斯的云,“我常常会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就停下来,抬头,望天,发呆。”

  ……

  这些各种各样的人和故事,精彩纷呈,占了一本书的大半,还有一些漂亮的图片为证。

  然而,对异国他乡的景致和人情大饱眼福之后,我却知道,自己还惦记着这本书后面那薄薄的部分。

  对了,就是乡愁。

  流浪者带着心里的愁绪,在一个一个城市之间辗转,并不确定自己所待的地方是不是就是最后一站。那这个乡愁,到底是什么滋味呢?

  书里,我看到了“尴尬”,“在父辈的羽翼下向往故乡以外的自由,在自由的天地里怀念故乡的温暖与纯真。”

  这是一种多么熟悉的“尴尬”。

  高中毕业之前,我都生活在中原的一个小城里,很少离家。高三的时候不够努力,只得开始自己的复读生涯。出人意料,复读的生活辛苦却充实,我甚至没了高三时那种莫不清楚的紧张与压力。每天按部就班早起自习、上课、听歌、跑步、写日记、休息,甚至大课间和历史课睡觉都很有规律。当然还有每晚回家一边泡脚一边看电视,然后听着邓丽君的歌睡着。

  有种隐隐的信念总在心里支撑着自己——我也要考上好大学,考出去,找自己的未来。在小城没法实现的未来。

  到底是因为不够自信,报志愿的之后放弃了北京,上了广州的大学。当然,我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甚至感到幸运。只是,去北京却变成了下一个信念,继续在六年的大学生涯中潜藏在我的内心。

  经过了几个月的实习,我在出版社找到了工作,北京的出版社。经历了找工的煎熬,广州还真是没有给我合适的工作,倒是遥想的北京给了我机会。

  开始住进自己借父母租的房子里,似乎每天都充满希望。在我向往的城市里,我要开始找寻自己的未来了。

  然后,三年过去了。

  可能三年前的自己从不会想到,如今的我,会有退缩的想法,时不时的,会想:我要不要离开这个城市?

  这种矛盾与尴尬,可能真是北漂才能体会。老家有低得多的生活成本,有亲爱的爸爸妈妈,却没有自己需要的平台。是的,我们不仅需要活下去,还需要以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活下去。

  我的方式在北京,这种方式却包含了太多的等待与辛酸。

  这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北京拼搏的兄弟姐妹那么多,不管为了什么,大家都在坚持不是吗?

  关于要不要“逃离”,讨论一波又一波。在价值多元的今天,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就看是不是合适自己。那么,在北京坚持,是不是适合我自己的道路呢?

  还真不知道。

  小柯的书读完,我看到了她游走在各个城市的时候,心里的那些乡愁。可那不是答案,我更不能指望从那里找到答案。

  为什么远离故乡?为什么选择了漂泊还心生惆怅?可能真要再过些年,我才能回答自己。

  或许这种选择本身,就意味着追随自己的心。外面的风景总是太有吸引力,我总记得自己年少时要离开家乡的那份强烈的心思。离开之后,却每每咀嚼着家乡和妈妈的味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安慰自己。

  还是不要忘了一路这精彩的风景,太过惆怅的时候,可能就会错过很多本很美妙的东西。

  家乡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她总是在那里,在需要的时候,抚慰我们的心。

  这就足够了。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八):一个无乡愁者与乡愁者的对话

  第一次看到小柯出书,是在4月10号的恩施火车站,那天是武汉骑行到恩施结束,12点钟去的火车站,买的却是深夜11点多的火车,等了大概12个小时。

  车站外面默默下着雨,我摆弄起自己的砖头机,喜欢看图书排行榜的我,在排行榜的前面看到了它。

  上豆瓣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也就是今年频繁上豆瓣,去年注册只是相当于签个到而已,没有评论什么,没有写书评,默默地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看豆瓣,当然,这是我上豆瓣以来第一次评论。

  然后自己该忙活什么就忙活什么,直到五月的今天,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情愫,觉得应该为这本书写些什么,这才下笔。

  我自己看书也有一些,也经常逛书店,我喜欢在一堆书里发现自己喜欢的,在我看来,书都是长着眼睛的,就像我一眼看人,就能察觉出他内心的波澜。自己看书从来没有从头看到尾,每看一本书,就像和一个人打交道,当了解了他的内心时,我淡淡地说,好了,咱到此为止吧,这样,和一本书的交情就到这里了。

  可是,我凭什么评论呢?

  我可是连流浪者的乡愁都没看过呀。

  其实不需要的,有的书,我买来从来不是为了一页一页看的,买来的时候,不需看,就知道作者所想,然后把书放入书橱里,每天早上拿起了碰一碰就行了,就好像见到老朋友,也不问候,淡然一笑吧。

  中国出的大部分书的品质都是很低的,什么最好的、最优秀的、三百种、五百强之类的随随便便就堂而皇之地登入畅销书之列,这也是我为什么力挺小柯的吧。

  小柯不小,我比她年龄还小,当然,也就是年龄。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九):故土与落脚点之间的等待

  作者 | 王淼(书评人)

  来源 | 《都市时报》

  http://times.clzg.cn/html/2014-05/19/content_428015.htm 

  我常想,能够做一名飘然独往的行走者是非常幸运的,尽管他们往往背负着乡愁,却可以无拘无束地独自上路,自由自在地游走四方——在我眼中,“豆瓣才女”艾小柯正是一位这样飘然独往的行走者。而她的《流浪者的乡愁》,则并非只是一部单纯的旅行书,同时也是一部有关异域文化与艺术的人文札记,一部有关行走与乡愁的心灵秘史。

  像所有那些为了梦想、不甘平庸的年轻人一样,从小姑娘时期开始,身在北方小城的艾小柯就一直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她有着一颗必须远行的心,头脑里装满了万水千山踏遍的梦想,渴望远走高飞,渴望背井离乡。《流浪者的乡愁》所记录的,即是艾小柯旅居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期间的游历见闻与心灵感触——说它并非只是一部单纯的旅行书,是因为艾小柯不是以一个旅行者的姿态去浏览眼前的风景,而是以一种全身放下的方式融入当地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异乡的一切,站在异乡,回望故乡,反思行走的内涵和流浪的意义。正像艾小柯本人所说的那样:“故乡是一座丰碑,我人生的颠簸、逃亡、流离,原来就是为了让我走这一道抛物线,从故乡的这一面走到另一面,就是为了看懂故乡的美,为了从黑中找到白,从恨中学会爱,就为了和解,为了找到起点,找到我真的自己。”

  对于西方艺术作品,站在不同的视角去看,自然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比如梵高,单看其复制的画作,未免会有“隔”的感觉,一旦身临其境,结合梵高的身世和生活,才会真正产生艺术的共鸣,进而引发心灵的震撼。艺术作品如此,艾小柯足迹所至的各个异域城市也是同样,在她笔下,无论是新奥尔良、旧金山,抑或是悉尼、墨尔本;无论是安静与嘈杂,抑或是新奇与陈旧,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面孔与表情,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与个性。流连其间,艾小柯不仅描摹出每一座城市外在的相貌,那些历尽沧桑的老城区、老街道、老巷弄、老房子,她同时也描摹出每一座城市深层的文化肌理,诸如爵士乐的轻柔浪漫,狂欢节的放纵痴狂;诸如景色变换、美食飘香;另外,还有千姿百态的文化达人和民间艺人,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等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横断面,让我们感受到完全不同的异域风情。

  行走在异域的城市里,艾小柯总是贪婪地看,贪婪地听,贪婪地呼吸着每一座城市的气息,并把自己笼罩在城市不同的气味里。她曾在门多西诺那个鸟不生蛋的荒凉小镇拜谒关老爷的金身泥塑,也曾在人迹罕至的詹纳小镇屏息凝神地偷看鹿的一家吃晚饭;她曾在奥林匹克公园内路遇黑熊,也曾在旧金山的公寓楼下享受拾荒时意外发现的惊喜。

  《流浪者的乡愁》的最后一部分,是为“乡愁”,写及的是艾小柯对于故乡的感怀与回味——艾小柯站在异乡,回望故乡,一头系着自己的根基与命脉,另一头则拴着不肯停歇的双脚,却最终以自己的文字连接起起点和终点,连成了一道弧线。她说,在精神的旅途上,每个人都曾是孤独的异乡客。所谓乡愁,不过是“故土与落脚点之间的等待”,而行走与流浪,则是为了纾解乡愁,寻找故乡——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同时更是心灵的故乡。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十):呼愁

  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里向我普及了这个新词汇:呼愁。

  东西方文化、生活、环境和习俗的对立与交融。一路寻觅,对于文化的根的内心深处的追寻和迷惘。对一座城市的想念里隐隐夹杂着一点疼痛的、淡淡的、有点忧伤的情愫。它像云流一般自由、不羁地流浪到天边,橙黄色、金灿灿的霞光给它们染上了一抹清亮的颜色。

  远方究竟有多远?有多好?

  我们都看不到,界限只在自己心底。再遥远的地方,一旦扎根下来,原来熟悉的故乡调换了位置,竟然变成了自己的“远方”。

  我喜欢的画家丘彦明定居荷兰多年后,从《荷兰牧歌》写起,到《在荷兰过日子》,写的是他乡的“田园式生活”,诗意、闲淡。日本的一位女孩,到意大利定居后,变成了一名全职的家庭主妇,她也出了书,叫《佛罗伦萨乡间生活——小村庄的春夏秋冬》。她在书里细致地记录自己和丈夫造房子的经过,定居“山区”的乡间生活的写意,生活在她的手里流淌出一种诗意的美。那些在中国长大,却因求学、工作、爱情或婚姻而最终定居海外的文青们,不约而同的也都开始了日积月累的阅读和写作,或者绘画。生活的另外的美,仿佛去到他乡,才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和远距离的感受故乡的“美”。

  一种倾诉的愿望自然而然的为他们选择了这一种情感累积到一定程度宣泄而出的表达方式。他们在异乡依旧追逐梦想,或者说他们离梦想更近。用力生活,努力扎根。他们热爱生活,关注自身精神需求,深受国外文化熏陶和影响,渐渐从热爱生活和关注社会的开始慢慢又重新向内看。触摸内心里涌动的那么一点小情愫。“远方”的熟悉的人、山水、河道、大街小巷以及那原本带着那么一点距离的生活场景里的一部分,如今随着离乡的脚步、距离,逐渐丰盈、充沛起来——尽管着墨不一定占据绝对篇幅,可是,在他们全身心扑入新天新地的新生活的,去适应它们,并逐渐得到它们敞开怀抱的接纳里,我听见了他们的“呼愁”。

  天边的尽头是彩虹。流浪者的他乡总会遇到橄榄树。有读者在里面看见了作者的“心灵之旅”,亦有人在里面读到了“从异乡终于走向故乡的文化之旅”。

  我看到了什么?帕慕克对伊斯坦布尔这件城市的深深的眷念般的“呼愁”。每一点一滴,每一股涌动的文化和生活交叉在一起的气息。

  橄榄树终于见到了。那样的“与喜悦并行的生长的疼痛”;那样的细长稀疏的叶子,那样的“米粒样青碧的幼弱纤细的枝条凝聚成的绿色的云……”。

  作者最终“扎根、定居”下来了。从中国的北方到美国的新奥尔良,如今在澳大利亚。人的命运始终在行走的路上,从故乡走到异乡,再到更遥远的“他乡”。然而灵魂始终留守,给一根叫做“呼愁”的线牵扯着,在异国的蓝天下。风和日丽、阳光疏朗、碧空清风,这根细细的线紧紧地牵连着她,偶尔拽一下,隐隐的疼。淡淡的愁,浮云游走,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涌上来,那是只有游子们才能明白的滋味。

  这些游子们包括我一直关注且喜欢多年的艾小柯、丘彦明和帕慕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