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呼吸秋千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呼吸秋千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2 03:33: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呼吸秋千读后感精选10篇

  《呼吸秋千》是一本由【德】赫塔•米勒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吸秋千》读后感(一):诗性的语言述说残酷

  我读不懂赫塔•米勒的书,不是她的书不好,而是她的书写得太美,美得让能力不足的我读不懂,即使读懂了也不知道如何下笔去讲述通过阅读这本书给自己带来的震撼和自卑。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不懂书名,呼吸秋千是什么回事?它不是一件物体的名称,也不是城市的地名,更不是你可以了知的,但倘若我引用作者的话来描述你将可以很清晰的感知到它。

  “饥饿天使把我的面颊贴在它的下巴上,让我的呼吸打起了秋千。”

  “我感到胃里一阵抽搐,直冲向硬腭。呼吸的秋千翻滚起来。”

  作者似乎最擅长用诗意的词语来表述苦难。饥饿被称为天使而不是魔鬼,可见其用心。我想用诗性来描写残酷也是《呼吸秋千》被誉为一部气势磅礴,夺人心魄及令人谦恭的小说,甫一出版便获得了德国书奖的原因之所在吧。

  故事背景设定于“二战”结束时,主人公是17岁男孩,他被送到乌克兰劳动营。这些曾在“二战”中与纳粹政权合作过的德国人,受尽非人的待遇。作者以大角度描绘了这个悲惨的年代。

  “在我的劳动营岁月之前、之中与之后,我有二十五年的时间生活在对国家与家庭的恐惧中,畏惧那双重的毁灭:国家把我当罪犯囚禁,家人把我当耻辱放逐。” 作者的一生都处于恐惧之中,无论是处于任何境况,在作者脑子里最根深蒂固的便是恐惧,但是我们在其间的文字里却感到是因为恐惧而充溢的一种残酷的美感。

  在劳动营的五年间“饥饿天使”不停的造访,“水泥病”如影随形,“换面包交换症”的频发率都从侧面表达劳动营里残酷的生活状态及险恶的生存环境。

  “我从未像在劳动营的五年里那样坚决地抗拒过死亡。抗拒死亡勿需用自己的生命,只需一个尚未完全终结的生命就够了。”聋哑人来茨被两节车厢给压扁,卡蒂•麦耶在水泥塔中被掩埋,伊尔玛•普费佛在沙浆池中窒息而死,而换得的只是监工的一声“很遗憾”,而作者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处理尸体的过程中学会不再恐惧,而是趁尸体还未僵硬之前剥下衣服,为了不冻死需要死者的衣服,还要吃掉死者省下的面包,当死者咽下最后一口气后,死亡对活着的人而言就是赢利。清理尸体,活着的人目睹只是解脱。脑袋中那个坚硬的巢,呼吸中那架令人眩晕的秋千,胸口里那部热衷于节奏的泵,腹部那间空荡的候车室,都获得最终的安宁。从未有过的纯粹的头的幸福,因为每张嘴里都是饥饿。

  劳动营过去60年了,吃依然令作者兴奋不已。

  作者用所有的毛孔再吃,和别人一起用餐时,他会让别人感觉到很不舒服,因为他吃的很自我。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对嘴的幸福一无所知。

  “回乡后,每一种感觉每一天都有自己的饥饿,都要求给予回应,可我无法满足它们。谁也别想再靠近我。我被饥饿吓怕了,人们难以接近我,不是因为我高傲,而是因为我卑下。”

  作者没有用任何苦难的词语,却让我们对劳动营里经历的饥饿感同身受。作者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说不出来的东西还是可以写下来。因为写作是一种沉默的行动,一种由脑至手的劳作。”

  读作者的小说,对这段话才能体悟至深。

  《呼吸秋千》读后感(二):品《呼吸秋千》,读赫塔米勒

  《呼吸秋千》是我读的赫塔米勒的第四部小说,也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和之前三部长篇不同,本书中赫塔并没有继续描写罗马尼亚的故事,而是将笔触对准了一群德国人,一群命运悲惨却被历史所遗忘的人。

  二战临近尾声时,在苏联红军的攻势下,罗马尼亚亲法西斯独裁者安东内斯库倒台。之后苏联方面向罗马尼亚索要生活在该国境内的德国人,将其作为战俘流放到苏联的劳动营,让其“为被德国破坏的苏联重建出力。”书中的主角里奥也就在这股大潮裹挟之下,踏上了自己崎岖的命运旅程。和先前读过的几部米勒的小说相比,这本《呼吸秋千》可说是“最像小说的小说”了。虽然仍然时不时有“诗意”流露,但整体行文和叙事都很流畅,文意也相对不那么晦涩。就连翻译的情况似乎也好起来了(当然也许其它几本的翻译也并没什么不好)。是因为时过境迁,作者觉得没有必要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隐藏得那么深了吗?这也只能说是个人揣测了。不过这到让本书的阅读相对轻松一些。

  不过,米勒的风格依旧得以体现。虽然相比“罗马尼亚三部曲”,本作的的写作技法不那么突出,但这绝非作者的退步,而是一种娴熟之后的浑然天成。全书文笔洗练,架构平实,似乎无甚可谈,但对于剧情与内容却又令人感觉恰到好处,多了炫技,少了苍白。就在一种白描似的手法下,她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流放劳动营中悲惨景象以及身处其中的众生群像。随时可能被处决的惶然,极其恶劣的生活条件,枯燥繁重的劳动,如影随形的饥饿以及死亡阴影,渺然无期的未来……在那里的人们已经丧失了为人基本的尊严,终日在生与死的悬崖边苦苦挣扎。人性在面临绝境时变得毫无遮拦,又被强权肆意扭曲。于是我们透过里奥那双冷彻的眼看到了为虎作伥以求自保的工头,看到了因为偷食他人面包而被打到半死的同伴,看到了为自己生存竟然和妻子争食的丈夫,看到仅仅因为掌控发放面包权力而不可一世的厨子,以及许许多多被恶劣环境与缺衣少食折磨得奄奄一息之人……米勒所擅长的各种意象和隐喻,在本书中也并不少见:脑袋中的巢、胸口的泵、呼吸里的秋千,以及无处不在的“饥饿天使”……这些意象后面所隐藏的沉重与苦难,令人在阅读时感同身受。本书也曾被译作《呼吸钟摆》,我也觉得颇不错,因为更能体现这种沉重感。

  本书甫一出版就获得德国书奖,除了本身的优秀,恐怕也是因为本书道出了德国人内心的痛吧。也许有人认为德国作为二战的发起国,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也是理所当然。然而,是否这个代价就应该让所有德国人来付?让书中的里奥这样根本不知战争为何物的少年来偿还?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即使这些人确实曾高呼“元首万岁”。也有人说,这终究只是一部小说而已,何必当真?的确,名为里奥的少年不过是赫塔虚构出来的人物,并不存在于现实。但是我也真切地知道,这一切都曾在历史上发生过!赫塔的作品,总因为其“涉及政治”而引发争议,然而真正的文学绝不是营造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境,而是应该映照出现实的真相。尤其当人们因为所谓的“政治”而忽视淡忘了曾经的苦难记忆,甚至试图将其抹去的时候,文学家更有责任去记录这苦难,记录这不应被忘却的共同记忆。因为文学是人类最后的良知,因为遗忘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为了能够让我们的后人不再有如此沉重的呼吸,我们又如何能忘记这份苦难?在赫塔米勒的笔下,我能够读到她的悲悯、她的同情、她那份不曾被现实击倒的信仰。就凭这点,我认为她当得起诺贝尔文学奖。

  对于中国的读者,我们能从这个生活在罗马尼亚的德国人的故事中读到什么呢?我想有很多,因为苦难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而且,我们也和他们一样,有太多讳莫如深的历史。

  《呼吸秋千》读后感(三):1009工队编号756的5年

  22-17=5

  五年,是时间洪荒被遗忘的瞬间,是世界历史的某个时刻,是一些人生活的一个段落。但五年,却可能是一个人最后的人生,最漫长的人生。

  从最初躲避尴尬处境的逃离,到那个雪夜,恐惧突然长大开始,雷奥从自主的去选择命运,变成了无法再主宰自己的不幸。于是,恶梦般漫长的五年开始了。

  每当他们问起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俄国的军官都会用俄语回答“马上”。雷奥说,这个俄语的“马上”偷走了我们在这个世上最长的时间。平常的五年,因为饥饿,因为煎熬,因为乡愁,而变得无限漫长。而这五年,带给今后人生的后遗症则更加漫长,直到死亡。

  “流放”,成为了一个禁忌的话题。强制性劳动不再披着“重建”的外衣。“人们难以接近我,不是因为我高傲,而是因为我卑下。”于是,因为被流放的五年,雷奥又一次被整个故乡流放了。

  756

  雷奥的工作队编号为1009,工号是756。在那里,大家不是有私人身份的人,而是有编号的囚徒。他们脱离了时间,也脱离了自己,跟世界不再有任何关系。应该说,这世界不再和他们有任何关系。每个人在那里的存在只剩下一个数字,一个符号。而在故乡,他们渐渐也变成了一个久远的名字,只在回忆里,甚至是讳莫如深。

  对于俄国人来说,这些没有参过战的德国人,仅仅作为德国人的身份,就该为这场战争所犯下的罪行负责。又是披上了“重建”外衣的强制性劳动。这一群德国人,如同被交换的补偿物资一样,被重新编排了号码,给予了新的身份。贝娅说,如果人演什么,自己就是什么,那么他会吃苦头的,这就像是一条法则。

  这就是雷奥的痛苦吧!雷奥说自己“内心变得固执而忧郁,外表却变得像狗一样谦卑与懦弱”。他不能把自己当成756,他是雷奥,他还记得祖母说过:我知道,你会回来的。

  只是这样的挣扎,在时光的厮磨中,越发的让人无法坚守最初的自己。于是雷奥说,劳动营就是家,我拥有劳动营,劳动营也拥有我。我只需要一张床,范尼的面包,还有我的铁皮碗。我连雷奥·奥伯克都不需要。

  334

  334个人永远安息了,在5年后,756离开劳动营的时候。

  对于死亡的恐惧纠缠着所有的人,而面对着高强度的劳动和饥饿,死亡又变得是那般美丽。死亡开始成为通往另一个极乐世界的通行证。抵抗住死亡诱惑的人们,开始继续着新一轮的挣扎,关于饥饿,关于死亡。一不留神,死亡会战胜饥饿成为一种沉迷。

  “抗拒死亡勿需用自己的生命,只需一个尚未完全终结的生命就够了。”,于是苟延残喘的活着,最后等来了归家的旅途。只是那个家乡再没有人等待,那里已经有了新的主人。他们和家乡已经无法相互适应。也许,他们已经死去,在离开家乡的那一刻,家乡已经准备好了失去他们。这样的归来惊吓多过惊喜。在劳动营里以编号活着的人们,在家乡已经死去。334,不,不只是这个数字,在那个5年中,其实他们的灵魂已经死去。他们再不是原本的他们。

  273

  “一切持久的事物都不会随意变化自己,它们和世界之间只需要一种唯一且永远不变的关系。荒原和世界的关系就是隐伏,月亮和世界的关系就是照亮,土狗和世界的关系就是逃逸,杂草和世界的关系就是飘荡。而我和世界的关系就是吃。”

  雷奥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就是吃。273,是红丝巾交换来的土豆数量。也是雷奥说,自己不可能再冷了的绝对零点——摄氏零下273度。土豆,代表着饥饿,代表着在劳动营里没有一天不曾抵抗厌恶的饥饿天使。

  “饿得半死的人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而是物体般客观中性的,或者说是物性的。”,在饥饿面前,人是如此卑微。在余后的人生中,反抗饥饿,成为了吃的唯一目的。

  而为了饥饿,作为精神粮食的书可以被交换,皮绑腿可以被交换,红丝巾可以被交换,唯一不能交换的,是俄国老妇人赠予的那一方白手帕。那被雷奥称为是自己的命运,不能将命运交付出去的白手帕。是在劳动营里,雷奥唯一的温暖,可以抵抗住饥饿的温暖。

  68

  劳动营的工棚里有68个床位,雷奥后来住过的房子门牌也是68号。似乎之后的人生总是在暗示着他,提醒着他,那五年,你的人生缺失的五年,你失去自由的五年,你是如何与68个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工棚里,枕着面包入睡,忍受着饥饿入睡。无时无刻不再提醒你那些你拼命想要遗忘的时间结点,哪怕在那五年中一起度过苦难的人们并不相认,刻意的将那段记忆当作没有发生过,一切依旧深刻的印在每一寸流动的血液中。一生无法抹去,无法解脱。而解脱,似乎只有死亡。

  “人们目睹了解脱。脑袋中那个坚硬的巢,呼吸中那架令人眩晕的秋千,胸口里那部热衷于节奏的泵,腹部那间空堂的候车室,都最终获得安宁。从未有过纯粹的头的幸福,因为每张嘴里都是饥饿。”生命终结的安宁,再不会受困于回忆,再不会受困于饥饿。

  1974 4 17

  1974年4月17日,罗伯特出生了。一个作为雷奥替代的孩子出生在了家乡。雷奥似乎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林中月桂吐艳

  战壕白雪皑皑

  一封短短信笺

  字字伤我心怀

  这首歌,在书中反复出现,但却在收到妈妈那张卡片时,最符合雷奥的心境吧!那个说着“喜不喜欢我,我还活着”的妈妈,已经试图将雷奥从生活中抹去。

  那个说着“我知道,你会回来”的祖母,也早已不会再这般笃定的说。雷奥反驳过,你知道这有多难吗。回来有多难,已经没有人去在意了。

  “我们彼此都明白,我们已不再是过去的我们,也绝不可能再变回过去的我们。彼此已成陌路当然令人沉重,可是彼此靠得不能再近,却还生怯,那份沉重就让人无法承受了。”

  “时间流逝,乡愁也变得空洞了,只剩无火的微烟,真的是消耗殆尽,因为它和实实在在的家已毫不相干。”

  赫塔•米勒,用诗一样的语言将一段不堪的岁月描写的更像童话一般的意境。只是,在那些被诗意了的描写中,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那段岁月的残酷。没有直接描述战争的惨烈,没有过多的谴责战争的残酷,可是,战争之后,带给人们的灾难却跃然纸上。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透过纸张直接渗透进了身体,抵达了心脏。

  战争后,最终为这场战争负责的只是平民。合理的,不合理的,全部要这些并不能掌握自己命运,掌管国家命运的普通的平民负责。而最后人们需要的不过就是战争的伤痛过后回到平静的生活中去。如同书中所言,哪里有人给地毯拍打灰尘,那里的和平该是可靠的,那里的生活该是正常的,那里的人可以平静地生活。

  《呼吸秋千》只是对于一个事件的客观阐述,没有做出任何的评价,所有的一切自有读者自己评断。而当我掩卷,只是庆幸自己可以拥有平静的生活,没有饥饿天使,呼吸的秋千悠然安宁。

  《呼吸秋千》读后感(四):《呼吸秋千》——触碰二战题材的“小清新”

  【快读部分】

  本书类型:小说

  本书特点:数十个小篇章,每个篇章都是对二战结束后、主人公在劳动营生活片段的讲述,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感受。每个篇章的标题很浪漫,经过翻译后的讲述风格很符合时下的清新感。总而言之,读着不累。

  二战题材的小说得到很多外国文学的热衷,特别是欧洲文学。《呼吸秋千》这本小说描写的时间点很妙——二战结束之后,苏联在东欧铁血镇压曾与纳粹德国有过接触的人们。而这些管制和惩罚所谓的“罪犯”的地方叫做劳动营。这个翻译也很有趣,让人自然地联想到纳粹的集中营。

  书里讲述的故事并不轻松,但主人公对饥寒现状的乐观与无奈、对生死的冷静与纠结,以及对当时的苏联的种种做法,有着简单而深刻的描写。

  适合读者:喜爱二战题材、能接受典型欧美翻译作品风格的读者。

  【深度部分】

  《呼吸秋千》并不算一本新书,因为中国在2010年就引进过。顶多算是一本新版小说。

  在欧洲,很多人都有着浓烈的二战情结。而在中国,这样的感受并不强烈。相比之下,中国人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与感悟似乎更多,年轻人对文革也似乎更加熟悉。(这是不是也反映了我们的视线似乎更乐于看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历史?也许这样说不对,因为二战的时候,我们的国土上,主要是在进行抗日战争。)

  但不能否认的是,二战题材是欧美文学界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很多有名的小说都和二战牵挂着关系,比如《朗读者》,或者非常有名的《安妮日记》(最近奇葩的事件是连《安妮日记》都开始被争夺版权了)。

  但这本小说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作者将故事的发生时间放在了二战结束后的五六年内,主人公不是纳粹,而是和纳粹有所关系的德国人。这本小说讲述的就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男孩雷奥,被苏联监禁在乌克兰的劳动营里面的故事。

  劳动营是怎样的呢?尽管没有任何一句肯定的表述,但是整本书看下来,不难明白:在当时战争刚刚结束,一切物质都很贫乏的年代,劳动营与集中营一样,充满了饥饿、疾病、寒冷、劳累、淡漠的人际关系……很多人在劳动营里面死去。

  但是男孩雷奥保持着内心小小的乐观,用冷酷去对抗这个劳动营里的世界。

  比如作者写到男孩和大家一起被集中起来,走到一个巨大的土坑前面时,男孩想的是,尽量往前排挤,因为他不想留下来掩埋尸体,然后还要死掉。

  比如作者用对比的手法,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男孩雷奥再被抓入劳动营前,是一个快乐的同性恋者,再从劳动营出来后,又如何熬过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

  比如这本书的小标题很浪漫。比如“轻信的瓶子与多疑的瓶子”、“关于日光中毒”、“天鹅歌唱时”。无一不体现了男孩雷奥的俏皮。

  最后,我想再谈谈作者。

  作者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生于罗马尼亚,目前居住于德国柏林。罗马尼亚这个国家的特点,几乎完全体现在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的作品中——有点动荡,有点不安,有点期待,还有点狡黠。事实上,如今的罗马尼亚在欧洲的名声也不太好,号称盛产小偷。特别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很多当地人都认为是罗马尼亚的小偷搞坏了这一联合国重地的城市感。但我并不认为罗马尼亚是一个糟糕的国家。

  有点可悲的是,《呼吸秋千》虽然算不上一本传世佳作或者鸿篇巨著,但至少让人能读下去、能引发思考。然而在这本书的新版腰封上居然写着这样的噱头——唯一严厉批评过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呃,如果你真的很喜欢莫言,还是请你放过这本书吧!

  如果你喜欢我的评论,欢迎关注每天都有好书推荐的公共微信号

  ook-life

  《呼吸秋千》读后感(五):过于诗意化的小说——读《呼吸秋千》

  过于诗意化的小说——读《呼吸秋千》

  文/飞熊

  故事性和诗意。故事提供时空上的连续感,而诗歌则是从一个意象跳跃到另一个意象。《呼吸秋千》更倾向于诗意,作者把每个要素都表示为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可能和其他章节有所关联,但这种关联不是故事性的,是情绪上的?《呼吸秋千》不提供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只提供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后,一群德国人到俄国经受劳逸之苦。饥饿、肮脏、人性在作者的笔下都有了诗性。饥饿天使,作为最持久的意象贯穿了小说的始终。而当主人公从劳动营中被释放,回到家中,“无动于衷的人”则进驻了他的身体。他觉得,家人不再愿意和他进行过于亲密的接触,没人问他5年劳动营的生活,没有人和他有什么亲密的身体接触……他身体内那个“无动于衷的人”也阻止他接受别人对他的种种好意。

  虽然作者并没有向我们其他一个诱人的故事,但作者的细节描写却有叫你身临其境的功力。

  作者对在劳动营挥舞心铲的描写,叫我们似乎体会到劳动真的是一种艺术。那心型的铲子,真的像一架秋千,在我们心中前后摇荡。但作者这样描述时,笔调是冷的,没有对不幸生活的抱怨,只有如实的描述,和从现实向诗意方向转化的野心。

  在这样一个有历史背景的故事里,作者并没有暴露她对历史政治战争的态度。那些也许根本就不是这部小说的重点,甚至故事也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文字叙述中从描述性细节向诗歌意象意境的过渡。

  最初看到内容介绍时,我想,也许我可以用杨绛的《干校六记》和这个小说做一个对比阅读。可慢慢意识到,两个作家虽然都是描绘某种集中劳动的苦难,但表现的手段,还有文字的目的完全不同

  这种过于诗意的小说,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重重障碍。一个个貌似孤立的元素,孤立着,叫习惯于阅读故事的我,总是摸不到头脑,就像落在水洼里的一片叶子,随风旋转,却找不到最终的方向。但这种迷惘和阅读的重重障碍,似乎是一种挑战,挑战着我们敏感的神经触觉。

  《呼吸秋千》读后感(六):一次苦痛而幸运的阅读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赫塔•米勒的作品,这是一次苦痛而幸运的阅读。

  与这本书结缘是因为曾经工作的出版公司出版了这部作品,在畅销书为主的公司书籍中是很少见的纯文学作品,于是抱着瞻仰的心开始了阅读。

  小说分为了64个小节,在了解了全文的时间顺序和叙述逻辑之后,许多小节都可以单开来阅读,就像是美剧里的单元剧,每一个小节都自成体系爱,不变的是观察者和叙述者“我”以及被观察、被叙述的劳动营中的事、物、人,是被剥夺了尊严的人和被扭曲的生活,是麻木的愤怒,是平静的呐喊,是无处不在的饥饿天使,是一铲子=一克面包,是满天满地的水泥,是满头的虱子,是换来的兔脸面包,是三百多个不见了的人,是再也找不到的手绢。

  阅读的开头是顺畅的,从1/3开始越来越难,每读一节都是一场新的苦痛,让人提不起勇气去阅读接下来的一节,以至于在小说的中段,我至今仍留下好几节并没有好好阅读而是草草扫过的。

  读到最后8章又开始顺畅起来,主人公雷奥从劳动营里放了出来,“这下子,我又坐在一间起居室里了“。我的思路伴随他一起,终于逃离了泥沼一般的劳动营生活,回到了故乡,但5年的时间,非人的遭遇在他和家人、和故乡之间划开了深深的沟堑,他的所思所想停留在那深深伤害他肉体与灵魂的劳动营里了,饥饿天使带走了他的灵魂,故乡的人与事竟然是那样的陌生,再也回不去了。

  我的思路也与他的灵魂一起被吸入黑洞一般的劳动营苦难生活,久久不能回神,而回归家乡的生活就像一幅混乱的拼图,每一块碎片都再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尽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拼凑出一幅完整的曾经。

  赫塔•米勒在战争与历史之间游走,深入尊严与人性的主题,通过17岁的同性恋男孩雷奥的眼睛,着力描摹后二战时期,一群被苏联遣送至乌克兰劳动营的德国人的悲惨遭遇。这段隐秘的历史让人更加厌恶战争的罪恶,德国发动战争者有罪,最后买单的却是无辜的百姓,苏联作为反法西斯战线的有力同盟,也不是完全清白,施害者与受害者的角色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轮转,没有任何无辜的德国百姓应当遭受乌克兰劳动营这样的惩罚,正如没有任何无辜的犹太人应当遭遇集中营。

  作者的目光何其深邃,她瞄准了历史的阴暗处,记录了不可遗忘的民族遗痛,在这个金钱崇拜的世界,仍然有人在不懈的关注人性、关注事实、关注历史,能阅读这本作品,何其有幸。

  《呼吸秋千》读后感(七):要顺应命运的秋千,在跌宕起伏中正常从容的呼吸,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一看书名就有点呼吸不畅的感觉,生命就像绑架在秋千上,任人操控,紧咬牙关才能偷空的喘上一口气,然后继续面对急速的风和迅猛的力。

  这是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作品。米勒本人不年轻,不过相对于她作品的中性的流畅文笔,相对于她钟爱的题材——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相对于她获得了诺贝尔奖的造诣,1953年出生的她还算很年轻了。

  《呼吸秋千》讲述二战结束时,苏联要求一部分德国人帮助战后重建,17岁的男孩雷奥因此随众人前往劳动营。5年的生活,饥饿、寒冷、劳累、死亡始终如影随形。

  饥饿天使带给劳动营的每个人,是永远不够吃的面包,没有菜的菜汤,还有匮乏的盐或糖。每天早上发的面包,是雷奥一天的口粮,他要聚焦在此,在早餐时用坚定的意志力确保不一下子吃完,然后是中午、直到晚上,每一天都要与自己的饥饿斗争。其他同伴也是如此,彼此之间甚至发出偷吃的争斗。

  寒冷又是另一个考验,用衣服换取食物,还是留下来抵御严寒,永远是内心挣扎的一个问题。这里死去的人,衣服都会被剥去给他人所用,甚至头发也会被剪掉用作挡风的工具。

  而死亡,总是不正常。各种事故加上劳累和饥寒,眼睛看见的死亡已经让人承受不起,所以这里的人们都学会了不再去问别人的动向。不去问那些久已未见的人,就可以当作他们只是搬去他处,而不是死亡。

  雷奥在劳动营呆了5年,在此期间与家里断了联系,很久之后,他收到家信,原来家里生了个替代他的男孩。当他获得自由重返家乡时,却发现早已没有他的位置。家里人已经当他死亡,早已习惯了没有他的生活。再聚时刻的拥抱,成为随后家庭生活里的唯一一个拥抱,随后的生活,彼此都无法适应。每天雷奥出门,全家人如释重负,得以开展如往常一般的自在生活;每天雷奥回家,家人则显得拘谨束缚,无法沟通和相处。

  更让雷奥与众人格格不入的,是他的同性恋倾向。在那个年代,所有男人都有女人,所有女人都有孩子。他与人迅速闪婚,与妻子共同维持了11年的生活,也保持了11年的秘密,却一直郁郁寡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妻子。最终,他选择了远方,留下字条不告而别。

  这就是米勒的书,浓重的压抑的情感无所不在,就算是表面得以释放,也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存在感。正如书中所说,雷奥曾经被饥饿打了劫,但是后来吃了东西又长出新肉。他以为那劳动营的五年虽然被偷走,但也许能把它们再拿回来,这样他就老得慢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肉体的衰老是不能这样计算的。它内里一片荒芜,脸上却闪烁着光芒,就像视觉的饥饿。

  要顺应命运的秋千,在跌宕起伏中正常从容的呼吸,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呼吸秋千》读后感(八):我们是否被允许自由地去讨论一段被遮蔽的历史?

  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并不觉得艰难,赫塔米勒,作为一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杰出女作家和女诗人,她的这本小说,写得宛如诗歌一般优美,一页页翻下去,总有那么三两个句子会让你停顿下来思索良久,甚至只是单纯被她美妙绝伦的文字而折服。

  然而,看到十分之一的时候,却渐渐地感觉不安起来,有种隐隐约约地意识,似乎,这本书是在向我们讲述一段被刻意掩藏和隐瞒的历史,或者说,在我们关注点之外的那些东西。

  我一贯懒散,除非遇见特别感兴趣或者是实在看不懂的东西,要不然很少因为一部小说去细细查找和作者有关的历史背景,但是这部小说,坦白而言,若是想要读懂,有些与政治、与历史、甚至与价值观都很颠覆的东西却是无法绕过的。

  作为一名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下成长起来的大好青年,我们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共产主义是崇高而伟大的,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是关于中国未来的美好前景。

  而关于二战,我们在历史书到得到的认知也一贯都是,德国人是无恶不作的,是纳粹,是法西斯,而苏联,是我们的老大哥,是中国相亲相爱的小伙伴,是高大的是无私奉献的是正义的使者是和平的化身。

  可是赫塔米勒,却一贯在她的作品中揭露共产主义的暴政,她说“我的主题从来都是暴政和专职对个体系统的摧残,集权社会中的个体无任何价值而言。”她甚至对中国充满敌意,曾经呼吁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而不必考虑这样做是否对中国平民造成伤害。她说“中国还远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只有在西方少一点宽容的时候,中国领导人才会稍稍考虑改变其政策。”

  面对持这种态度和信念的米勒,读她的这本小说的时候,有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感情,她同你一直接受到的思想相悖,我们的社会价值观,永远在尊崇集体主义,崇尚以牺牲自我来成全大义,而米勒,却始终在她的作品中不断地为了自由,为了自我,为了个人的价值而叫喊、抗争。

  你能够感受到她带给你的震荡,正如这本小说,它描述的是一个17岁的少年,在“二战”结束时,当时的苏联吧战争中与纳粹政权合作过的部分德国人流放到了乌克兰的劳动营,在监禁中,忍受了整整五年的寒冷、饥饿、劳累等非人的折磨。整部小说,几乎在不断地描述着劳动营中无休息的饥饿和劳累,还有身处劳动营中的这些人们,在极端的饥饿状况下,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发生的种种有违常理,有违人伦的事情。

  在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有些诧异,这场面何其相似,战败后的德国成为全世界众矢之的,似乎生为德国人就是一种耻辱,然而,又有谁注意到那些根本无辜的普通德国百姓,因为一场战争而承受到的这些非人待遇?正如同,内战后留在大陆的那些国民党官兵,他们也曾在抗日战争中献出热血,却不过因为在内战中站错了队,又有多少人在后来的反复整整斗争中失去尊严甚至生命?

  赫塔米勒,可以在她的小说中“为了遗忘而写作,提醒人们认识到自由的价值。”然而我们呢?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国家,是否允许我们不去遗忘这些历史?是否允许我们为了自由为了不被遮蔽的历史而抗争?甚至,是否允许我们,去自由地讨论这个问题?

  《呼吸秋千》读后感(九):如果俄国战败,德国又会如何对待普通俄国公民?

  亮点:1、主角从一开始的只要能离开无聊的家哪怕受苦也值得到后来的无限思乡的转变,提醒我们要懂得知足。2、全书诠释了一个战后苏联对普通德国人的迫害故事,但反过来,苏联的劳动营恰恰对应了德国二战期间的集中营对普通敌国公民的迫害,揭示了人性本恶,我们都活在一个被害妄想的世界里,只要有机会就会把迫害转嫁給别人。3、书的最后几章文字把主题从苦难与饥饿转换为习惯与回忆。当我们习惯了被约束被管制的生活,范儿对自由心生畏惧。当回忆一直只是回忆,那它就总是如回忆里那般美好。可一旦回忆得以实现,却宁愿回到回忆中而不愿回到现实。渴望得到的拥有是美好的。我们热衷的其实是“渴望得到”这个过程,而不是实现。4、全书通过主角的独白式回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的苦难世界,值得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