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回归线》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回归线》的读后感10篇

2018-09-02 04:5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回归线》的读后感10篇

  《北回归线》是一本由(美)亨利·米勒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北回归线》读后感(一):《北回归线》,亨利•米勒,无意抽插,随意射精

  每个女人都有眼儿,只有米勒敢这么说。性是一种越肆无忌惮深入灵魂体验,就好比你迄今最难忘的依然是她那晚疯了般骑在你背上舔你屁眼的快意时代精神囚笼不是富丽堂皇洁癖客厅,它是一片地震来临前虚有其表的高楼大厦,反叛的人要有抱起重机枪射出火箭炮最终炸开原子弹思想魄力,看清废墟应是其归宿,认定毁灭该是你本意。——正是因此,《北回归线》反常得一如逼里喷出的精液放肆而生。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前,就算是我允许你满嘴脏话,你也骂不出塞林格的口无遮拦。这一方面是由于你思想闭塞,另一方面,是由于亨利·米勒的被禁。其实早在塞林格成名的十几年前,亨利·米勒就写完了他的圣经。1934年,法国巴黎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出版社见证世界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刻——也不知是哪个下流无耻编辑勇敢地出版了《北回归线》,自那以后,二十世纪小说有了性欲。但随即就被压抑了许多年,就好像一个清教徒家庭禁止它的少年做爱,只可惜它没有达成它高尚目的,却滋生了暗室里的手淫。——一直到二战结束前,美国大兵攻入巴黎后都还在求知若渴地搜集着带有亨利·米勒名字的小册子。

  亨利·米勒就像是一个仰坐在破烂沙发上的兔崽子,潇洒恶毒批判文明传统,并且与此同时,还有个女人在她胯间低头耸动。米勒的双眼锐利迷离地乜斜着世人,女人的黑眼儿则湿淋淋地撅向世界。我绝非为了引起你的某种情绪污言秽语,就像我现在绝对不能一言以蔽地、轻浮虚伪地告诉你我是要你做我自己。尽管米勒用你从未见过却又熟悉无比的词汇直白又超现实地呈现出了你所知道的污秽,但他却从未想过要用污秽怎样,要用下流如何。他根本就不屑于用古老色情描写伎俩工具,他只是奔向远方时从这条路上走罢了。脚下蔓延的路不在他眼里,而你所看不清的远处的光芒,却是他眸中之闪。你不能用过去任何一个作家方式定义他的方式,因为他虽在揭露现象,却根本就无心于揭露,他似在启示,却又根本就懒得启示。

  言语错综美妙逻辑左行右转,章节往来穿梭,人物眼花缭乱。这个故事就宛如“北回归线”这个题目本身那样,含义重重,却又无从定义。有人说肤浅的人只看到了做爱,深刻的人则看到了更多。但如果你不肯承认自己的肤浅,那你就试着这么跟人去讲:抛却境界,只看感觉的话,瞎子都能在翻开书页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感受到亨利·米勒毒得流脓,且气贯长虹。那些绝对不可以梳理清楚放纵脉络,正是高在它的恣意妄为,它就好像你做爱做到高潮时所达到的那种洞明透顶却无视所有的境界——一塌糊涂,又淋漓尽致

  送书,《北回归线》一本。

  规则关注微信公众号“谪狂书评”,zhekuangshuping,转发本条微信,配之以评论文字截图回传。评论文字最有道理的,获奖。

  《北回归线》读后感(二):读不懂,就是读不懂

  努力了一个星期,在今天终于勉勉强强把《北回归线》看完了。撇了一眼旁边一起借来的《南回归线》,还是决定咬咬牙也给他看完。

  上一次有类似阅读感受还是看博尔赫斯,真的就是好痛苦,好痛苦。

  如果看不懂博尔赫斯是因为太无知,看不懂亨利米勒就是因为太嫩,经历太少了吧。

  大篇大篇的性描写,意识一样主观感受,绚烂恶心铺天盖地而来,似乎要冲破纸面。很精彩,但我确实接受不来也欣赏不了。

  如果亨利米勒行文正常一点,故事的脉络倒也清晰,就是几个落魄的所谓美国艺术家在法国混吃混喝混日子的事。一场接一场,一次接一次的性爱,一夜接一夜的喝酒,隔三差五就没钱了,到处蹭饭,到处辗转…

  我自己水平不够看不出来在这糜烂颓废又没有什么上进性的生活之下还有什么引申的高深幽微的批判。

  看不懂,就是看不懂。

  我应该就是译者在译后记里写的“不细查个中原委,惺惺作态,混淆艺术人生,无思考能力、批判能力者,庸人也”的庸人吧。

  反正我还做不了一个能够阅读《北回归线》的合格的读者,但至少,我不要去贬低他。

  《北回归线》在21世纪的中国会有更多的知音吗?我不知道。

  但为何会到“烟涛微茫信难求”的地步我倒是有点明白了。

  有心,有能力静下来细细体会的合格读者就很少嘛。

  《北回归线》读后感(三):没有奇迹出现

  亨利·米勒谵妄、凌乱的自白,如熔岩喷涌,热烈不受羁绊语言风格几乎令人无暇回味其中凝结成块的思想,正如惊骇于岩浆的力量,忽略了酝酿岩浆的炽热地心

  比起海明威,亨利·米勒更能代表“垮掉的一代”,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和一伙子不着调的艺术家们终日厮混,没有固定职业收入微薄,甚至为了吃饭而乞讨,嫖妓、滥交,放浪形骸。文明之舟正在沉陷,他站在桅杆顶端,向所有人宣布,彼岸并不存在

  “这一本不算是书,它是对人格的污蔑、诽谤、中伤,就‘书’的一般意义来讲,这不是一本书。不,这是无休止的亵渎,是啐在艺术脸上的一口唾沫,是朝上帝人类命运、时间、爱情、美等一切事物的裤裆里踹上的一脚。我将为你歌唱,纵使走调我也要唱。我要在你哀号时歌唱,我要在你肮脏尸体上跳舞”。《北回归线》是一部个人心理供状,一部完全脱离了传统意义小说的作品。没有结构、人物、情节,只有亨利·米勒的思想在肆无忌惮地游走,如岩浆一样燃烧熔解世界。《北回归线》是在无聊绝望愤懑空虚中对世界、对文明最恶毒的诅咒,又是最坦诚的讴歌:巴黎是一个婊子,人类即将毁掉,那些在尸体间跳舞的人,本身就是僵尸。“我只是在精神上死去,肉体上仍活着”,在亨利·米勒那里,你看不到希望的“正能量”,只有对道德嘲讽,对人类愚蠢的唾弃,对“一百年来一直濒临死亡的世界”的失望

  未读此书之前,我以为是色情描写使这部作品在欧美长期列为禁书,但读罢本书,才发现,是亨利·米勒对这个世界一切道德和规则的无视,对一切温情脉脉人间美好无情嘲弄,像一个具有扩散性的恶性肿瘤,让他成为传统社会和道德屏蔽的对象。假如这些语言出自一个精神分裂者,也许大家能够勉强容忍这种绝望的狂妄,只当作一个疯人扭曲的视角。但亨利·米勒却并非一个疯子,他甚至也不是悲观厌世者。很多人认为亨利·米勒对文明绝望,已沦入疯狂,他却在自己亲手摧毁的圣殿废墟上,用一种狂欢的舞步,尽情用锋利的思想之刃抛开裹在真理之上的虚伪外衣。不是疯狂,是疯狂面具可怕冷静,令社会本能拒绝亨利·米勒。

  用亨利·米勒自己的话总结这部小说也许最合适:“在无休止的折磨苦难中没有奇迹出现,甚至连一星半点慰藉都没有。只有思想,苍白无力、必须靠屠杀养肥自己的思想,像胆汁一样产生的思想,像猪的肚子被刀豁开后露出的内脏一样的思想。”

  《北回归线》读后感(四):摘下“色情文学”的标签,你才能看懂它

  20世纪初,正值西方现代文明发生重大危机的时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让人们对上帝产生了怀疑,同时,战争爆发使得人们对自我和人性有了重新的定义,在这个颓废而荒唐年代里,侨居巴黎而穷困潦倒的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用幻想和放纵的文笔写出了一部震惊后人自传体小说《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的出版经历了诸多波折,1934年9月,这本书在巴黎出版,但当作者筹谋着将它发往美国时,却遭到了海关的扣押,美国司法部门将这本书冠以淫秽罪名而勒令禁止出版,但好奇的读者们却反映强烈。据史料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攻入纳粹占领下的巴黎后便开始在各大图书馆中寻觅这本著名的“禁书”(同时遭禁的还有他的另一本书《南回归线》)。

  后来,直到1960年代,《北回归线》才真正登陆美国,随着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北回归线》不属于色情文学作品后,丛林出版社将这本书一下子印发了百万余册,它也顺利登上了世界十大畅销书之榜。尽管仍然有很多对本书的写作手法以及描述内容感到不适应,但却难掩它的光芒,亨利·米勒不仅将当年西方社会中迷茫与颓废的一面描写的淋漓尽致,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意识流的小说描写形式

  选择看《北回归线》的人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对这本冠以“色情”标签的禁书产生了心向往之的猎奇心理,另一种是对意识流表现手法的好奇,无论哪种,在你读完后都会产生一种“WTF”的感受,掩卷之余不禁在想,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

  一言以蔽之,《北回归线》的主要内容就是描写了作者侨居巴黎的潦倒而颓废的生活。它有点像自传,也有点像日记,通篇全部都是生活琐屑,与个人感受,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剧情

  亨利·米勒在书中追忆了他同几位作家以及艺术家在巴黎度过的一段日子,他们居住在肮脏破旧房子里,整日在工作、交谈、聚会以及嫖妓中度过,夸张而揶揄的写作手法使得他笔下的巴黎生活显得怪诞而荒唐,露骨的性描写也使得米勒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争议

  即便这样,《北回归线》却并没有进行细致入骨的色情描写,甚至很难让人同剧情小说中偶然出现“床戏”相媲美,比如当他在描写妓院的情景时写道,“桌上摆满啤酒杯,钢琴喘息。没有主顾的姑娘们都静静地坐在皮椅子上,像一窝黑猩猩一样默默地搔痒”。即便是猎奇心理使然,你也会感觉到,这本书描写的镜头,毫无美感可言。

  《北回归线》是一首叛逆摇滚乐章,是用幻觉写就的向传统挑战的檄文,你会怀疑作者写这本书时是不是磕了药,因为它满纸都是唠唠叨叨的呓语,充满着肮脏和颓废,这种大胆夸张的表现力成为了米勒文学的特点,也让后人为之拍手称奇。

  在本书的序言中曾说,“他的元气,按照诺曼·米勒的阐释,是由天才欲望构成的,或许这二者本来就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在文学的历史上,不乏荒诞的作品,他们以笔作剑,用正人君子所不齿的表达方式向这个道貌岸然的世界发起宣战,亨利·米勒也许只是众多繁星中的一颗,但却经久不衰地闪耀在文学的星河中。

  最后,如果你想看这本书,我有几个建议:第一,抛弃所有外界给《北回归线》的标签,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读懂作者想表达的含义;第二,不要在思维混乱时读,因为这本意识流小说本来就没有剧情,无法沉下心来,就好比在看流水账;第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希望你能了解,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之下,作者离经叛道的批判与迷茫。

  说了这么多,那么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我想,在本书的第一章里,作者给出了解答

  “那么这一本呢?这一本不算是书,它是对人格的污蔑、诽谤、中伤。就‘书’的一般意义来讲,这不是一本书。不,这是无休止的亵渎,是啐在艺术脸上的一口唾沫,是朝上帝、人类、命运、时间、爱情、美等一切事物的裤裆里踹上的一脚。我将要为你歌唱,纵使走调我也要唱。我要在你哀号时歌唱,我要在你肮脏的尸体上跳舞……”

  微博:@木本缺一

  公众号:壹本笔记

  《北回归线》读后感(五):在赤道以北,摆荡

  阅读过程中不断想起奥威尔的《巴黎伦敦落魄记》,在异乡漂泊的落寞则在《万有引力之虹》里也能找到投影。正如鲁尔福之于马尔克斯,米勒则通过混沌的超现实写作风格,启发了包括品钦在内的一大批文学爱好者。《万有引力之虹》仿佛是取材自《北回归线》的一次填充扩展,就像《佩德罗·巴拉莫》孕育了《百年孤独》。

  故事内容与叙述对象基本都萦绕在北半球,也算是牵强的巧合吧。作品里充满了对热寂末世论的绝望,具体表现为无处不在的性宣泄、性交易、性疾病。而对故乡美国的深深缅怀,则将其直接化身神圣端庄妻子,但却有再难相见的痛楚随处可见激烈乃至扭曲的超现实描述,这或许又与米勒喜爱绘画有关,作品里不乏超现实画作般的经典桥段,投射在读者的脑海里。

  罪恶、混沌、绝望,这本书与《万有引力之虹》如此相像,以致迟迟难以下笔。

  《北回归线》读后感(六):暗黑破坏者——亨利•米勒

  世界军事史暗藏着一个苦涩事实:划时代的文学军事战略,大多是由恺撒、拿破仑、希特勒这样的非正义战争大师卓越的军事家开创者;侵略者那方创造的战略思想、战术方法,被侵略者先抵制,再逐步消化吸收,最终有机会击败侵略者。

  同理,如果把思想创新、小说创作比作一场战争的话,那么弗洛伊德、尼采……都是惊世骇俗的思想开创者;卡夫卡、亨利·米勒……则是小说界的暗黑破坏者。这些思想家、小说家抛出的文本都是极具侵略性,可他们创造的闪击战略却多么优美:犹如一道闪电洞穿天穹,弧线的边缘尖锐泼辣痛快淋漓,击溃了传统的条框规则,开创了思想史、小说史的新时代。而初期,读者的防御战略多么丑陋:梯次防御,逐步增援,涣散而无重心,文学地图上一道道粗重图标七零八落。被侵略的读者趣味最终消灭、接受、喜欢上了他们。

  《北回归线》读后感(七):双腿之间的巴黎

  这是亨利米勒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和其他的许多讲述巴黎的书一样,又让我看到了这座双腿之间的城市。

  全书讲述了亨利米勒和他的一大堆朋友在巴黎的放荡淫乱的生活。他的语言有时让人很费解,几乎我读到过的美国作家都有这个特点。语言诡异,想像也十分的诡异。他的思想时常走神,思绪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于是我也只能跟着走神。

  最后一章,他帮他的朋友逃离了巴黎的魔掌,让我看到了那些自由自私的灵魂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禁锢得住的。他们生来就是孤独,他们生来就是孤单呐。但是也许只有在自由自在,孤独孤单中,我们才能找回自己,找到自己最深层,最原始的呼唤。

  大师的语言,就算他是在胡说,也照样霸气。

  《北回归线》读后感(八):逃向北回归线

  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给正派人和流氓都出了一个难题。这本小说1934年在法国面世的时候,正派的评论家都忍不住给予它谨慎的赞扬,但又生怕别人会以为自己在欣赏书中的色情描写。而流氓们出于猎奇的需要,贪婪地阅读着那些触目惊心的词句,却感受到了一种他们从未理解过的失落。

  我去读这本小说的时候,心里糅杂着流氓的坦诚和正派人的虚荣。在这个年代里,“禁书”的噱头无疑是最吸引人的营销方式,更何况是一本在世界范围内“臭名远扬”的禁书。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攻下被纳粹占领的巴黎后,这群兵痞们的首要任务便是搜罗在美国禁掉的《北回归线》。迫不及待地偷吃禁果是人类的天性,而米勒就是那条吐着信子的蛇。

  米勒坦承,《北回归线》就是一本小说形式的自传。这就好比坦承书中那些酗酒、嫖妓、乞讨等不光彩的事情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让读者更加蠢蠢欲动。作家把作品和自己的生活捆绑在一起是危险的,我不止一次看到一些作家在被问到“您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您自己吗”时,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而米勒大大方方承认《北回归线》的真实性,对,我在巴黎曾经为了喝上最后一杯茴香酒而花光身上最后一个生丁,我上过各色各样的巴黎姑娘,我也曾为了讨口饭吃流落巴黎的街头,该死的,我就是我!

  但无论生活糟糕成什么样子,那毕竟是在巴黎啊。对海明威来说,这里是处处是“流动的盛宴”;对菲茨杰拉德来说,这里是前所未有的名利场;对乔治•奥威尔来说,这里落魄却荒谬得可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黎分外拥挤,那是所有作家和艺术家的冒险乐园,而“一夜成名”便是对他们最大的犒赏。巴黎也是他们的灵感缪斯,让这群过江之鲫甘愿挤在满是臭虫和虱子的隔间里度过漫漫长夜,甘愿和老鼠争夺垃圾桶果腹,甘愿搂着最廉价的女人嬉皮笑脸。但一天天都是这样绝望的日子,米勒终于忍无可忍:“巴黎像一个婊子,在远处看她非常迷人,叫你迫不及待地想把她搂进怀里。可是五分钟后你便觉得空虚,你厌恶自己,觉得受骗了。”

  无数例子证明,贫穷是作家们的好帮手。倒不是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胡话,只是当作家饿着肚子、可怜兮兮地写作时,确实能让他们认清自己的处境。也许没有一屁股的赌债,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不会啃着笔头思索着人生中的罪与罚。米勒的一生也不缺没钱的困境,他自嘲自己是“流氓无产者的游吟诗人”,丝毫没有羞怯的味道。贫穷给予米勒如肌肤般的生活感受,他触摸到了实实在在的肮脏、冷漠、卑微、低贱,如同一桶泔水迎头浇下。他似乎永远与快乐绝缘了。他先是不动声色地描摹着自己私人的感受,谁知竟越写越痛苦,最后慢慢演变为悲观主义的吼叫。他骂骂咧咧地诅咒人类,尽情地诋毁着现代文明,恨不得炸了整个世界。

  比如,那些令人心烦意乱的、摆脱不掉的虱子就像是恼人的人类。他们钻在皮肤下无处不在,他们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他们让四周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灾难、挫折和徒劳无功。搔吧,搔吧,直到这个世界里一块好皮肤都不剩。米勒这个疯子开始胡言乱语:“我高声呼唤更多、更大的灾难和更惨重的失败,我要叫全世界乱成一团,我要叫每个人都把自己挠死。”没错,一切都是因为一只虱子。

  米勒的悲观主义像霉菌一样扩散。他开始厌恶这个曾让他魂牵梦绕的巴黎,厌恶整个横尸遍野的欧洲,厌恶垂垂老朽的西方世界。他在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里找到了支撑,看吧,每个既成的事物都是必死的。文化、语言、民族、种族都是要死的,没有什么文明长生不老。在这样绝望的论调里,那些发明家和创造者都在做着无用功。西方不会再闪闪发光了,它已经穷途末路、积重难返,不如索性把它砸个粉碎,让它在垃圾和灰烬中寻求另一个涅槃!

  但奇妙的是,《北回归线》的结尾没有一点悲观的乱吠。这个结局类似《猜火车》,主人公背叛狐朋狗友,揣着一兜不义之财,头也不回地开始一段新生活。这像是一种启示,只有横下心来与旧世界彻底决裂,才能完成自我的脱胎换骨。善良的优柔寡断是没有好果子吃的,要用谎言这把利斧一刀两断。但究竟主人公出走之后能不能洗心革面?我想丹尼•博伊尔和亨利•米勒都给观者开了一个严肃的玩笑。要是生活真那么简单直线就好了。事实证明,无论是物欲之上的美国,还是浪漫无边的欧洲,甚至是神秘莫测的东方,哪里的生活都是泥沼。人类的结局一定是深深地陷在烂泥里,从来没有自以为是的逃脱。那些挂在主人公脸上的希望和安详无一例外都是暂时的,新一轮糟糕透顶的生活在别处等待着他们。

  书名Tropic of Cancer中的Cancer别意还有“巨蟹座”和“癌症”。《北回归线》的初版封面是一只丑陋狰狞的巨蟹用它的双螯捞起一个落水的人类,背景是简单勾勒的地球。难道是意旨只有怪力乱神才能搭救执迷不悟的世界吗?而多数评论家赞同“癌症”之意,西方世界经过几个世纪的战争、掠夺和耗竭,最终像被报复似的染上不可治愈的癌症。米勒在小说开头便以预报天气的口气,昭示那这不可逆转的结局:

  “天气会持续坏下去,会有更多的灾难,更多的死人,更多的绝望。时光之癌正在吞噬我们。我们必须步调一致、前赴后继地朝死亡的牢狱奔去。没法逃脱。天气也不会变化。”

  《北回归线》读后感(九):被误读的“禁书” ——1001本死前必读之书,你读了没?

  Tropic of Cancer(北回归线)中的Cancer有“巨蟹星座”之意。封面上,在两个星座下方是芸芸众生,支离破碎、光怪陆离的世界,一切都归由星宿支配。这是小说所揭示的内容,也是米勒所信奉的循循天理。星座对于米勒是很重要的,首先他自己就是一个星相学家,而且《北回归线》在刚写成时,米勒并未确定好书名,当时同他一样痴迷星象的女友阿那依斯•宁则更喜欢“北回归线”这个名字,于是便确定了该书名。

  亨利•米勒的作品中有露骨的性描写,《北回归线》在美国被禁了二十多年,直到1964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书“不足以引起性欲”,《北回归线》才在美国解禁。其实我觉得米勒的作品是精神层面的诅咒“散文诗”,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如果把米勒的书归类为黄色低俗小说,那是阅读者自己的境界问题,好比淫者见淫。米勒自己也曾说过:“我的书不是关于性的,而是关于自我拯救的。”译后记中译者说得好:“几百年前,业余文学评论家‘东吴弄珠客’论及‘秽书’《金瓶梅》时以接受美学的视角分析读者的不同感受,并据此断定读者的道德水准:‘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译者以为如今亦可以戏仿‘东吴弄珠客’的笔法论《北回归线》:读《北回归线》而洞察人类之无助、人生之悲怆者,智者也;不细察个中原委,惺惺作态,混淆艺术与人生,无思考能力、批判能力者,庸人也。”

  在亨利•米勒的文字世界里,形形色色的女人成了他的目标;在女人身上得到安慰的同时,他和女人却也成为彼此的玩偶。米勒在思索,不只是对女人,更是对人性、对社会、对自由的思考。他遐想联翩,手中的笔如同钢刃,每一下都狠狠地划破人性的伪装外衣。他想至哪里便划向哪里。

  米勒除了是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还是一位画家,办过水彩画展。他从事过多种职业,阅历极其丰富,并潜心研究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这样一位深刻的作家,这么一部深刻的作品,不应该为世人遗忘。

  《北回归线》读后感(十):粗野的温柔

  《北回归线》:粗野的温柔

  文/刘剑(文艺学博士)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本雅明曾称波德莱尔是19世纪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亨利﹒米勒则不无自嘲地称自己是“流氓无产阶级的游吟诗人”。巴黎这个梦幻般的城市,这个既文雅浪漫又藏污纳垢的地方,是一切精神流浪汉的原乡。成书于1934年的《北回归线》,作为记录米勒和他周围艺术青年旅居巴黎生活的“自动写作”,扯起另类的大旗,将反叛进行到底,他们酗酒、狂欢、写作、乱交,胡思乱想也奇思怪想,愤世嫉俗也惊世骇俗。作者粗野而又温柔的笔尖,掘进人性黑暗的荒野,一览无余地呈现出那残酷真实的一面。它就像美丽原始的罂粟,既奔放又妖娆,可以说这本书是米勒以自己的方式献给巴黎这座梦幻之都的另一部“恶”之花。

  一、粗野的冒犯书

  无疑,《北回归线》是冒犯的,粗野的,也元气淋漓,充满着生命的力量。作者开篇坦言,“就‘书’的一般意义来讲,这不是一本书。不,这是无休止的亵读,是啐在艺术脸上的一口唾沫,是向上帝、人类、命运、时间、爱情。美等一切事物的裤裆里踹上的一脚。”这本书曾一度想命名为《醉酒巴黎》或者《我歌唱赤道》,最后定名为《北回归线》,是作者在极热的生活状态中向极冷的人间世情的探索,北回归线分开了生者与死者的行列。“我像一个游荡的鬼魂,坠入刻毒人性的冷墙中,我是一个白色人影,在高纬度的寒冷中住下来。”(P237)不读亨利﹒米勒,你不知世上其实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普通人,一种人是很难归类的艺术家们。这特立独行的一群,狠狠撕下人类一切道德文明的假面,赤裸裸的屹立在风沙扑面的原野,任人唾弃、指责。正如作者所言,他们是“同人类并驾齐驱的另一类生物,他们是那些没有人性的人”。普通人过正常的生活,循规蹈矩,生儿育女,一直到老;而艺术家们永远是青年,他们“受已知的冲动驱使,用狂热和激情鼓动人类,把这团生面变成面包,把面包变成酒,再把酒变成歌曲”。(P214)他们像青春不羁的野马,身上有恶棍的品质,行为总是在“越界”--越过世俗的道德藩篱,这也许就是生活和艺术上“先锋”(avant-garde)的本义。的确,他们的生活就是一场冲在前面的战役,在向人类生活未知之域探索的进程中,他们让自己成为人生这一实验室里的试验品。“把自己的肚肠翻出来”,供人围观和分析。在“我”的眼中,“世界像个毒瘤,正在一口一口吞噬自己”,“整个发臭的文明世界像一块沼泽地,处于这个深渊的底部”,而作者和朋友们的行为则是越过深渊的一道恶意的微笑,他们将人类同情心、爱和怜悯这些渣滓像红酒一样一口喝干,将已有一切制度和成规踩在脚下,踏在血泊中。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不管是宗教戒律还是人文理性,都在前赴后继地劝说人们驯服欲望,尤其是性欲。而米勒的主人公却把性欲看成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一种生命本真的冲动,是一切创造力的核心。基督教的清规戒律和常人意义上的道德,在他们看来都是虚伪无趣的教条,是软弱和怯懦的代名词。“我”和“我”的伙伴们宁愿追随尼采超人的生命意志,追随拉伯雷的戏谑精神,不遗余力地诅咒文明、解构道德,戏耍宗教,蔑视理性。他们以强有力的阳具和无所畏惧的冷漠,把中产阶级僵硬正统的价值观撕个粉碎,丢在风中。

  作者像拉伯雷一样大谈食色男女,大谈屎、尿、膀胱、屁、阴道这些看上去不雅的字眼,他几乎把所有的女人都称作婊子,把所有的人类都首先看成生物。他坚信人类的没有起色,认同朋友卡尔“是个骨子里的势利小人,一个有贵族派头的讨厌鬼”;喜欢妓女热尔梅娜“是个地地道道的婊子,连好心肠都是婊子式的,无知,淫荡,全心全意投身于本职工作”,反感另一个妓女克洛德扭扭捏捏、冷冰冰、文绉绉的资产阶级淑女气。(P44)他嘲笑一切伪理想主义者,把那个追随甘地的印度青年,描述成一个在妓院里饱受羞辱的胆小好色之徒。而对自己为谋生计误入的外省感化院生涯,他则避之犹恐不及,“一星期后,我觉得已在这儿呆了一辈子。这就像一场可怕的噩梦”。“我的确是清白的,不过不爱做学问,没有天主教徒的柔肠,清白而又无情,像在我之前驶出易北河的人一样。我眺望大海、天空,眺望不可理喻却又相距不远不近的一切。”(P236)在常人看作天堂的地方作者感觉无异于地狱,宗教的教条束缚了“我”的想象力,压抑“我”的天性,“我”宁愿居无定所,也不愿再留在上帝的使者身边。

  虽然热爱性交和那些性感的女人们,他们却躲避爱情犹如躲避瘟疫,书的结尾借“我”帮朋友菲尔莫尔逃离家庭的牢笼,隐喻了他们对待常态婚姻爱情的态度:他们最害怕只留在一个女人身边,被爱情的温柔陷阱俘获。在这个意义上,他们都是毫无愧色的不义之徒,宁愿承受无尽的漂泊,承受不堪承受的生命之轻,也不愿失去冒险和实验生活的自由。他们四处流浪,从法国到美国,从外省到巴黎,活得快乐也颓废,忧郁也癫狂。

  正如作者所描绘的,他们是人群中的困兽。除了写作就是喝酒、做爱,是没有女人和酒就活不下去的一群。他们走在巴黎的大街上,幽暗的巷子里,各种求欢买醉的场合,也走在真实与幻觉的边缘;他们身上有同性恋、吸毒人群、精神分裂症、妄想狂、恋物癖或自虐狂的种种症状。在这里,不癫狂不极端不具有污染性的,简直就不能称之为艺术。

  就像鲁迅笔下的狂人一样,他们身上有着精神先锋的特色。只关心食色男女和艺术,对其他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情都非常冷漠。他们是自私自利、自命不凡、极度自恋的一群。作为艺术家,他们肚子里孕育着作品,“滑稽可笑地蹒跚而行,大肚子上压着全世界的重量”。由此,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认为有理由蔑视人类一切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让自己变成彻头彻尾的流氓还自我欣赏。

  二、温柔的怀乡病

  艺术与道德、真与善的追求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冲突,有史以来的唯美主义者,都主张艺术至上,把生活看成是一场虚伪的做戏,把艺术看成袒露的真实。不管是萨德侯爵还是王尔德,劳伦斯还是纳博科夫,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理念都屡屡冒犯众怒常情,其作品常因挑战伦理底线、亵渎文明而饱受争议,然而他们同时也以自己精细的生命感觉和语言天赋,诠释存在的诗意,追寻唯美的爱欲,拓展艺术和生活的边界。米勒从小饱读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名著,喜欢斯特林堡、爱默生,梵高和马蒂斯,他无疑属于这个艺术家星群。

  我理解,他们身上都有浓烈的浪漫主义乌托邦情结,把性爱、自由、激情和创造力看成世间最可珍贵的东西,义无反顾地走在通向艺术峰巅的朝圣路上。对于常态人生来说,他们是一群病态的人,都染上了一种不可救药的怀乡病。他们是未来主义者、超现实主义者,也是宁愿身披树叶兽皮吟啸而行的原始人,他们奇特的乡愁指向的是不复存在之物和无法到来之物。他们既怀念文明以前的原始天真,也畅想着未来的某种绝对自由的生活可能。他们的乌托邦既在过去,也在未来,因此只有捣毁现在。

  米勒的好友兼情人阿那伊斯﹒宁在《北回归线》的序言中说这本书有“狂妄的放纵和疯子似的欢欣,充满活力,趣味横生,它已超越乐观或悲观的范畴,在极左和极右之间不断来回摆动”,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极左和极右对非理性的推崇和要求行动的激进本一脉相通。作为马蒂斯和梵高的爱好者,米勒是艺术领域的切﹒格瓦拉,《北回归线》带着永远革命、不断反叛的青春冲动。这本书在美国于1960年代解禁,并迅速成为当时青年们标榜个性自由和性解放的枕边书,也许不是偶然的。

  同时,作为艺术上的浪荡子,他们内心同样是善感的,温柔的。对他们所寓居的城市,对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充满了赤子般的情愫。正如阿那伊斯﹒宁所看到的,“作者叫我们最终战栗不已,痛苦已不再有隐秘的藏匿之处”。在“我”无所畏惧的放纵面具背后有痛苦,任性佯狂的行为艺术表象下是颓废,为了标榜绝对冷酷的硬汉子风格,“我”以乐观遮掩着悲观,用希望对抗着绝望。“我”的内心充满了无政府主义的冲动,对文明本身抱着虚无主义的态度。表面上我们是触犯社会禁忌的文化暴徒,内心里“我”又敏感脆弱,是这个世界的边缘人。

  面对着巴黎令人眼花缭乱的富足,“我”们是这个社会的零余者,过着波西米亚般的生活,手头无钱,心头多恨,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然而稍有法郎,便及时行乐,醉生梦死。但“我”由衷地喜爱巴黎的罪恶和繁华,爱这个斯特林堡、马蒂斯、兰波、福楼拜曾经居住过的城市,虽然“巴黎像个婊子”,只是远看迷人,近距离接触却给人空洞的痛苦,但是“我”更反感纽约代表的美国精神,那高傲冷漠的建筑和精致利己的实用主义。“塞纳河仍在泛滥,浑浊的河面被灯光分割成一条条的”。“我”每每看到黑色的湍急的水流就会欣喜若狂,更加坚定了不离开这片土地的热望。因为只有在这里容忍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这里是我梦想中自由的原乡,“我是一个自由的人,我需要自由。我需要独自一个人呆着,需要独自仔细想象我的耻辱和失意,需要阳光和街上的铺路石,但是不需要人陪伴,不需要同人交谈。”(P60)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们看世界的眼睛是野兽的眼睛,然而里面注满了忧伤。

  作者珍爱巴黎岁月的轻狂,时刻以善感的心灵捕捉着这个城市的诗意瞬间,并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汇入它浪漫主义的合唱。《北回归线》虽是一本小说,却随处可见精辟的议论,流泻着充沛的激情,散发着浓郁的诗意。米勒以散文的笔法写小说,全书由15个部分构成,你可以挑拣任意一章读起,他没有连贯的人物和情节,整部作品的构思像散落在地上的五光十色的珠子,而珠链藏在作者的手中。它充满了坦率的抒情,深邃的识见、意识的流动,神奇的幻觉以及长了翅膀的想象。作者可以面对守夜人、大教堂、皮条客或打字员这样一些小人物小事物浮想联翩,用海德格尔凝视梵高的《农鞋》那样持久专注的目光,用片鳞飞羽般闪闪发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世界感受。

  米勒的文字如昆德拉一样轻逸、冷峭,每一段议论都像诗,像蓝空下的一汪深水,贮满了晶莹的思想。他的比喻信手拈来,极具冷幽默和反讽色彩。他写“妓院里没有主顾的姑娘们,都静静地坐在皮椅子上,像一窝黑猩猩一样默默地搔痒”,他描绘一顿美美的午觉就像“在我的脊椎之间垫进了天鹅绒”。他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斯特林堡、马蒂斯等人的文字都用语俏皮生新,于不经意间透着睿智和轻灵。作者借书中一位主人公之口说出“我对生活的全部要求,不外乎几本书、几场梦和几个女人”。我和我的同伴们在时间的表面游泳,世界一百多年来一直在濒临死亡。人类是一群古怪的生物,充满了丑恶和刻毒。而生活就像爬满了虱子的阴暗的卧室,人生就是不断要在自己身上搔痒直到抓出血来,每个人都是十足的利己主义者。

  书的结尾,送走朋友,“我”独自陷入沉思。塞纳河从“我”身边也从“我”身上缓缓流过,“在法国这样一个陌生的国度里,在将生与死划分为两部分的子午线上行走,这样才明白在前面等待你的将是何种难以预测的景观。带电的肉体、民主的灵魂!洪水浪潮!”(P266)“我”感觉自己站在一座高山的顶峰,然而高处不胜寒。一本书的结束把作者带到了所有人的面前,把艺术家的肉身和灵魂放在了献祭的展台上。不读这样一本书,你也许无法挑战自己的阅读极限,呼吸到高山仰止的冰冷炽热的气息,无法意识到庸常生活的堕落,无法领略那弥漫在文字里的粗野与温柔。

  【《读药》专题】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第100期【渎神的先知——评亨利·米勒《北回归线》】

  专题地址:http://book.ifeng.com/shupingzhoukan/special/duyao100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