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15 05: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经典读后感10篇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一本由[清]刘树屏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线装、函套图书,本书定价:880.00元,页数:4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读后感(一):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凡例

  一宗旨:是书专为小学堂训蒙而作,故词尚浅近,一切深文奥义不及焉。

  一选字:共选三千余字,皆世俗所通行,及书牍所习见者。惟第二卷锌锰铂钾之属,稍乖此例,以其为原质定名,屡见译本化学书,不能省也。其他生僻字,概从割爱,其字有数体则以最常用之体为正,而附见其余。

  一次字:略以名动静状及虚字为次。而于一类之中,又以事类之,如天文地理事物性之属是也。

  一简说:为十岁以下学生而设,先释音,注音某,或注某字某声,均依字典。次释义,务以一语剖晰之。次引证,举其与他字连缀者。字或有两音三音备载之,惟生僻者不载。

  一详说:为十一岁以上学生而设。先注切音,次释本义。凡篆文与字义相关者著之,次释引申义、假借义。凡现行事例新理名词,皆随字附释,要以有用为主,其经诂雅训古书偶见者,不及备载。

  一绘图:凡名字动字之非图不显者,均附以图,或摹我国旧图或据译本西图,求是而已。

  一检字:以画数为次,而注某卷某页以便检(凡附于下者入检附字)

  一类字:如名代动静状介连助叹九类,西人以此为联句属文之要规,实即中国虚实呆活四义所扩充也,近时谈蒙学者多宗尚之,故特类于首册。或一字有数类,则以其最要者为正,并附录其余,而缺其不习用者。然欲执童子而语此,除名动静类外,不特艰于讲解,且恐阻窒其性灵也。惟为之师者,则不可不知。

  一分级:字义分详简二类,而识字之序,则分浅深二级,先浅后深。浅者定为初级,计选一千数百字,特于检字中加圈,以为识别;深者定为次级,概不加圈。

  一讲授初级:斋中悬一黑板,教习取初级之字,书于板上,令学童备格本一分,一一依笔画先后仿录,次书四声于字旁,次书字音,次书字义,其格本即名为理字本,学童录毕,教习逐一与之讲说,以诸童心境融彻,口说了然为度。

  一还讲:教习次日拭去黑板上字,将学童理字本取置面前,令其坐本位默讲,先讲音读,后讲字义,以口说无伪而能触发者为上。若有错误,令检理字本覆阅更正,再求熟习无伪,然后授以他字。功课毕时,随取前数日或前数月已习之字,令其还讲,避免遗忘

  一讲授二级:初级千数百字,日授数字,约须一年之功。学童既已能写能解,心地开明,乃将二级之字,酌量浅深,分别指授,自必易于领悟矣。

  光绪二十有七年冬是十月阳湖刘树屏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读后感(二):转:关于《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作者:王星)

  自古以来,孩子上学叫“发蒙”,早期教育叫“蒙学”。从文字角度,“蒙”这个字最早的含义,本身就与幼童启蒙有关孩童启蒙,无非是识字、立德,因此我国的早期启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具有这两方面功能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被迫“开眼看世界”,突然发现离开了“三百千”,启蒙识字也有另一番天地,从此,中国的启蒙教育开始变得绚丽多彩起来。

  开创性的杰作

  在《清史稿》四百九十九卷中,提及了一位成功商人,他是宁波商团的先驱和领袖同时在十九世纪末刚开埠的上海,又被人们称为“首善之人”。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叶澄衷去世前,在上海捐置土地30余亩,规银10万两,建正舍30幢,旁舍15幢,风雨操场1所,定名“澄衷蒙学堂”。(插图1)

  这是专为上海宁波籍贫家子弟设立的新式学校,学校校董会到处延揽人才作为教师。百般选择后,校董会决定聘请常州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刘树屏为学校的第一任总理校长),并聘蔡元培任总教习(教导主任),临海章一山任副教习,南通白作霖为监起居(舍监)。刘树屏此人在甲午之后提倡教育改革,曾任安徽候补道,创办了皖南中学;到上海之后,先任澄衷蒙学堂总理,后又出任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总理,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还创立了三星公司,是我国较早建立的私营卷烟企业

  作为一所新式的学校,在国文学科上,显然不能够再沿用旧时的“三百千”书籍,而市场上,适用于启蒙阶段的教材暂时还没有普及。苦于缺乏识字课本现实,刘树屏组织了一批澄衷蒙学堂的教员,开始为学堂的学生编写一套识字课本。(插图2)

  上海是新学最初传入之地,各种教会学校和新式学堂已经颇具规模。到1901年,除了外国传教士所创办的学校外,南洋公学等学校也已经编写出了适用于现代学校的新式课本,但是,真正能够像《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这样适用于启蒙教育且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仍然很少。

  从1900年到1901年冬,澄衷蒙学堂的教员们在刘树屏的带领下,开始了自编教材的历程。身着长袍,脑后拖着长辫子的刘树屏已然具有了超时代的新思维,在编写过程中,他要求教员尽力吸收西方教科书形式,力图做到通俗易懂兼容并包。作为一本识字课本,全书收录了3000余字,在选字上具有严格的标准。刘树屏在该书的凡例中说:“选字,共选三千余字,皆世俗所通行,及书牍所习见者。”显然,这是一套需要通学多年才能够学完的书籍,不经意间,这群教师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编成了一部独具特色的小型百科全书。

  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第四次缩印本中,该书附录了 “钦命二品顶戴江南分巡苏松太兵备道袁为”的告示,告示中指出:

  据澄衷学堂禀,窃维振兴教育,首重国文学习,学习国文,必先认字。澄衷学堂编辑字课图说一书,延聘通儒,精心考订,选字注句斟酌,完善缮楷绘图,皆出名手。

  这段文字可以看作是官方文件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一书的肯定,也道出了这套教材的最大特点。光绪二十七年(1901)冬,澄衷蒙学堂印书处印刷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第一版正式成书,一经销售,就引起了轰动

  可以说,澄衷蒙学堂领开化之先,但是,这套书类似后世的百科全书或者是字典,当然形式更像图文并茂医学用书《本草纲目》。它的编辑体例不符合现代学科设置的要求,首先是没有按照学科分类,而是将驳杂的知识融会其中;同时这部书并没有“课”的概念,一页上可能是一个字,也可能是几个字,甚至多达十几个字,不利于定时教学;另外,该书没有配套的教师参考书籍,起初,很多内地私塾的教师拿到书后,并不能理解书籍中的新知识,甚至不少守旧教师对书籍的内容提出不同意见,致使不少学校一开始谨慎观望,不敢大面积使用。1902年,官方正式颁定《钦定学堂章程》,分学段为蒙学堂、寻常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同时蒙学堂设“字课”、“习字”、“读经”等学科,《字课图说》在正式出版一年后方被认定为学校的正式用书,成为课本。但是这里的“字课”,仅仅是识字,而《字课图说》的功能显然要远远超过这个要求。从编辑目的实际的使用来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肯定不能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套近代教科书。

  新学的传播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体例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该书第一册全册是“检字类字”,相当于后世的目录。澄衷蒙学堂的教员们不仅将这3000多字按照天文、地理、人事、物性分类,还按照字的词性进行分类。根据这个目录,既可按笔划多少检索,也可按名字、代字、动字、状字、静字、介字、连字、助字、叹字等词性进行检索。这部书更像是字典,根据凡例所言,该书不仅仅适用于低年级孩子使用,还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学习。为了便于实施教育,同时也便于孩子识记使用,该书将3000多个字分成了深浅两级,同时字义注释也分两种。

  凡例说:“简说,为十岁以下学生而设,先释音,注音某,或注音某自某声,均依字典。次释义,务以一语剖析之,次引证,举其余它字联缀者,字或有两音三音备载之,惟生僻者不载。”以全书第一个字“天”为例,该字的简说部分仅13个字,“腆平声,至高无上曰天。天地,青天。”当然,这样的注释,还是不利于幼童自我学习,毕竟通过13字来学习一个字,还是有相当难度的,不符合认知规律。(插图3)

  凡例又说:“详说,为十一岁以上学生而设,先注切音,次释本义,凡篆文与自已相关者著之,次释引申义、假借义,凡现行事例新理名词,皆随字附释,要以有用为主。其经诂雅训古书偶见者,不及备载。”还是以“天”字为例,详说用了84个字进行了详细解说,“他前切,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愈远则愈薄。以风雨表测之,高千尺,气轻三十之一。高万有六百尺,轻三之一;高万八千尺,轻二之一;高至二百余里而气尽,气尽则空。故曰天空。” 其注音采用《说文解字》的切音方式,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特征。同时,这段内容又有了西方新知识。中国自古以来对天地充满了敬畏,但是这一段内容显然将天空的科学状态描绘了出来,放在开卷第一个字的详解内,这种勇于打破世俗陋见的勇气,放在那个时代,可敬可佩。

  翻开这部书,可以发现该书以字词意义解说为主,其中还收“图说四卷”,以图解的形式解字。一字一图一文,图文并茂。全书共有插图762幅,有地图人物花鸟建筑器物等等。配图的形式如同《百草纲目》,按照凡例所言,“绘图凡名字动字之非图不显者,均附以图,或摹我国旧图,或据译本西图,求是而已。”显然,配图的主要依据是“名字”、“动字”,这些字是常用字,辅之以配图,很容易调动孩子的兴趣。根据书籍版权信息所现,绘图者是苏州吴子城,但是遍查资料,未见此人的具体信息,颇为可惜。以“大”“清”两字为例,该页下半部分附录了一张全国地图,地图已经采用现代法绘制,较具科学性。而“清”字有详细的解说:(插图4)

  大清者,我朝有天下之号也。土地之广,亚于俄英,人民之众,冠于列国。统属之地,分二十二省。北为内外蒙古,西为青海西藏。物产殷阜,尤全球所艳称。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大清国的基本概况,更能够感受到编者的世界视野。西学中的地理概念已经非常准确地被融入到这段文字中。另外,在该套书的凡例中声明,第二卷特地保留了“锌、锰、钾”等化学专用字,以便于孩子认识世界。就这样,在启蒙的过程中,西学已经被传播开来。

  深远影响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出版之时,正值新旧文化剧烈冲突。学校地处上海,所编写的教材内容带有历史时代气息。在经济发达、信息灵通的长三角地区,由于广泛接触外部世界,这套教科书满足了本地区人民吸收现代科技、甚至政治法律等知识的愿望。《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一经问世,当年就重印达六次之多。到光绪癸卯九月(1902年),该书已经正版达10个版次,市场上还有很多翻印的版本

  根据文学家茅盾晚年的回忆,他5岁起其母亲就选用该套书籍作为识字书。同样,古籍专家黄裳在晚年所写的《读书生活杂忆》一文中说:“现在已经很难记起自己最早读的是些什么书了。……无论是私塾或学校,在那里读的都是老师指定的课本,没有自己挑选的余地。我是由大伯父(他是清朝最后一科举人)开蒙的,用的课本是上海出版的澄衷学堂《字课图说》”。梁漱溟先生也在《忆往谈旧录》中记录了幼年男女合班由彭翼仲先生教授《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情景。显然,这反映出了一时的风潮。

  据说,醇亲王曾到上海视察澄衷蒙学堂,当时校方特地将这套书籍拿出来给他翻看,一向支持新学的醇亲王对此书也十分肯定,“称善者久之”。由于官方的态度,该书日渐盛行。在其后几年中,这套书不仅被不断翻刻,同时也遭遇到了改头换面、偷换版权的现象大概在1902年左右,市场上出现了一套名为《环地福蒙学分类字课图说》的书,其基本的体例结构、内容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几乎一致,只是字的分类有所区别。该书上市之后,销售情况也非常好,一度出现了文林书局、大文书局、上海萃珍等印刷的多个版本,甚至影响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正常销售。澄衷蒙学堂多次提出抗议官司打到官府,在官方的干预下,清政府决定对文林书局等印刷的书“一体查禁”。盗版事件,一方面印证了此书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在官商一体的上海,以刘树屏为首的图书编著者,或者是政府,已经对版权利益颇为重视,这在中国印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02年秋,刘树屏出任安徽芜湖观察使,澄衷蒙学堂校长一职由总教习蔡元培代理,先后又有黄培炎、陶行知、陈鹤琴、章太炎、李公朴、马寅初、林语堂、夏丏尊等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仁人志士来学校任教,该学堂还陆续培养出丰子恺、钱君匋、陈虞孙、胡适、竺可桢、袁牧之等一大批大师级人物。这一切都是从该校教员所编的“超级”课本开始的,这套书籍并没有湮没于历史中,到民国之后,该书由澄衷学校进行了修订改编,民国13年,新版的《澄衷学校字课图说》又出版到了第三版,由此可见该书的魅力。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读后感(三):从认字开始重回中华文化母体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原文地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5250?full=y

  本文为作者答同乡C先生的来信。

  尊敬的C先生:您好。

  非常理解您看到《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后的心情,恐怕类似于久旱逢甘霖的感觉。这是长期置身于文化隔绝环境下的人都会有的喜悦,原来中华文化的根就在那里,作为一个弃儿,我们有重回母体的幸福感。

  当我们谈论中国文化命运的时候,别忘了还有台湾和香港,大陆只是一个文化颓败的例子。

  源自苏联的这场所谓革命,颠倒人伦、常识,最终断送了中华文化。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统治当局,因为其作为背离普世文明和人性常理,自然需要笔杆子们构筑一个为暴力伦理圆场的理论体系,落实在文化上,便是各种强辩不休的教义,用被刻意歪曲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解释人类社会的一切历史和文化,并以之统治人们的思想。

  他们当然不会放过使用广泛的字典,一干趋附新政权的文化人建政伊始便着手编篡新字典。由叶圣陶主持的新华辞书社于1953年出版了《新华字典》。肩负“规范现代汉语”和“扫除文盲”重任的字典在1957年定型后,成为“新中国”思想塑造工程的基石。可以说,统治者用这个字典建立了一个他们所需要的“新世界”。

  虽历经修订,不断删除“过时”的词汇与释义,被官方称为“小型汉语语文辞书典范”、“最有影响、最权威的小型汉语字典”的《新华字典》,仍旧是一个顽固的意识形态标本。其主要功用依旧在维护摇摇欲坠的思想帝国。有使用经历的人都明白,《新华字典》不是一个独立、客观的语义世界,它是一本充满偏见和盲点的大杂烩。用得愈多,你获得的就愈少;愈是相信,离真知和真理愈远。我们和《新华字典》就是这么一个近乎荒谬的关系。

  具体而言,有下面几点:

  首先,它用自己所拼凑的“马克思主义”那副有色眼镜看万事万物,不承认其他信仰和主义的存在,解释世界是独断的,因独断而野蛮而荒唐。在否认灵魂和多元精神的裁判者眼里,世界是枯燥、无味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由革命逻辑决定的。他们对字的释义是封闭的。

  试举几例。比如“神”,《新华字典》这样解释: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被他们崇拜的人死后的所谓精灵——举的例证是“无神论”和“不信鬼神”。迷信又是什么呢?——“盲目地信仰和崇拜,特指信仰神仙鬼怪。”这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将宗教与迷信等同,以蔑视的口吻讽刺一切信众,而且视鬼神一体。这样的释义,在我看来,已属于精神施暴,冒犯了无数善良的人们。他们对“灵”的解释亦如此:第一、二义项为有灵验,聪明,其次才是“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神”、“灵”,这两个关乎每一个人精神需求的字,被粗暴地流放到卑贱之地。

  其次,它切断了与文化的天然联系,挤干了几乎所有的历史信息,一个个汉字孤零零地俯首称臣,任由注释者打扮。

  比如“国”字,第一个义项是“国家”:“阶级统治和管理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组织,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亡而自行消亡;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权所领有的区域。【国际主义】各国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在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互相支持紧密团结在一起的思想。”——然后才是第二义项——“属于本国的,国货、国歌。”——一个多么可怕的解释,对国家和国民关系的理解完全是基于列宁、斯大林那一套暴力论逻辑,由此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后者服从前者,国家凌驾于国民之上。避而不谈国家的契约论等现代概念,无宪法、政体等基本文明要素。至于国际主义,更是一个单相思的笑话,中小学师生若以此观念寻求通道,岂不要被看成精神病吗?至于第二个义项,又是以外延解释本义的老伎俩。

  您翻开《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卷一,即可看到晚晴文化人对“国”的解释:邦也;古域字,或在口中谓之国,大曰邦,小曰国。在此之外,还介绍了一个历史知识:“筑城为守者曰城郭之国,其不立城马上为国者曰行国。”

  哪个能让我们明白“国”的真实含义?

  再说说“政”字。《新华字典》释义是:1、政治,还是以词组解释基本义的老套路,问题是,孩子们知道“政治”是什么?且看其对“政治”的解释——阶级、政党、社会集团、个人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何为“国家生活”?什么叫“经济的集中体现”?一堆原教旨马克思主义概念堆砌在一起,读者对“政”字岂不望而生畏?2、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3、指集体的事务,举例有家政、校政。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释义是:音正,所以正人者曰政;正国者曰国政,正家者曰家政,引申之凡上所施于下者皆谓之政,故虽弊政、虐政亦以政称。简洁准确,含义丰富。

  还有“仁”。《新华字典》三个义项分别为:同情、友爱;敬辞;果核的最内部分。这些跟“仁”字有何相干?请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释义:“爱之所由出也,仁义、仁爱;人心也,仁由心出,故果实之发于心者,亦谓之仁,如俗称杏仁桃仁皆是。”

  再其次,他们不仅仅割断传统文化,还设置了防火墙,汉字好像可怜的人质,与现代文明无关。比如,“议”字,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里除了解释字义为“定事之宜也,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紧接着便有了“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议,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在《新华字典》里,对该字仅有这样的解释——“表明意见的言论,商议、讨论。”至于“议会”一词,那是绝不会有的。

  另外,或许由于修养欠缺,《新华字典》对字的解释,时见粗陋、生硬,让人不得要领,字与字细微但根本的差别,几乎被抹杀殆尽。

  比如“谈”,其释义为:说,对话;言论;——用“说”解释“谈”,何以区分二字的界限?“对话”又是什么意思?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这样解释:“对语曰谈;谈者和悦而言也,谈必两人相对,故世以围棋为手谈,即取两人相对之义。”

  比如“诗”,《新华字典》解释道:“一种文体,形式很多,多用韵,可以歌咏朗诵。”《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文之用韵者曰诗;诗经为孔子所删定,凡三百十一篇,自汉而后衍为五七言诸体,至唐而以之取士。”

  比如“淫”,《新华字典》解释为:“过多,过甚;在男女关系上态度或行为不正当的;放纵;迷惑。”《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释义曰:“平地出水曰淫水,淫者,过而不知止也。故引申之凡有所好而沉溺其中者曰淫,逞其欲而不肯自制者亦曰淫。假借为婬,谓男女不以礼相交也。”

  飞机失事,有人在微博上贴了一个《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对“祈”字的释义:“婉求曰祈;有灾变而呼号告神以求福也,引申之凡有求请皆曰祈。”文下配有一副求雨图,百姓分立两旁,一吏行礼如仪,虔诚哀告,看起来非常有趣。打开同样是为中小学生识字用的《新华字典》,解释仅聊聊数语:“向神求福;请求。”一比照,差距立显:前者重点在“婉求”“因灾变而呼告”,后者则变成一般性请求,省略了态度和原因。

  二者的区别还不止于此。因为目的迥异,《新华字典》着眼于统制思想,由自诩为宇宙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字做脑切除手术,以所谓科学之刃刈除其活泼有趣的枝桠,必然呈现出机械、僵化、枯燥、生硬的面目。看看《新华字典》对“漆”字的解释:“各种黏液状涂料的统称,可分为天然漆和人造漆两大类;漆树,落叶乔木,用树皮里的黏汁制成的涂料就是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又是如何释“桼”的呢?“木汁可以漆物,生桼、熟桼。”对漆树的解释文质彬彬,令人神往:“桼树高二三丈余,皮白,叶似椿,花似槐,其子似牛李子,木心黄。六七月间,以竹筒钉入木中取汁。或以斧斫其皮开,以竹管承之,滴汁则成漆。用以饰物美观。”旁有一图,茂盛的漆树树干上悬挂着两只取漆竹筒。二者的解释高下立判:前者枯燥无味,后者生动有趣。读《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长大的孩子们对世界的印象和感知,与我们这些被《新华字典》塑化的人,其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最难容忍的是,《新华字典》的编篡者凭藉真理在握的道德优越感,用“旧时”一词轻飘飘割断了字与文化母体的脐带联系,将其置于荒原上任人轻薄。最滑稽的是,对“坏”的词义,一概以自己的前政敌为例,比如,对“党棍”一词的解释便是,“指国民党内在某一地方或某一单位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头目”;“党国”——“国民党有‘以党治国’的口号,因而把国说成‘党国’”。

  老乡,不知您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汉字突然热起来了,步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尘,河南卫视集合了于丹、高晓松等一干评委,开启“汉字英雄”大赛。有一个题目是让选手写表示鸟的字,一女选手写出“乌”字,竟遭到全体评委否决。评委们或许都没有翻过《新华字典》,“乌”字本义即指乌鸦这种鸟,“乌”乃乌鸦的简称,它当然是一种鸟啊。他们想当然地以为“乌”只有黑的义项,便决绝而权威地冤枉了那位女选手。在《新华字典》的释义里,黑色位列第二义项。即便如此,若没有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我们就很难明白“乌”的确切含义。这套胡适先生当年发蒙用的工具书这样说:“雅之孝者为乌,今统名为乌鸦。”该字典对十一岁以上孩子细说其义:“不纯黑不反哺者为雅;白项而群飞者为时雅;大而纯黑反哺者为乌,孝鸟也。”如此一来,谁还能将“乌”“鸦”混为一谈呢!因通身漆黑,人们看不到它的眼睛,故而乌不点睛。如果“乌”不是鸟,在评委们眼中,什么样的鸟才算是鸟?

  在我看来,建立在简化字基础上的各类听写比拼节目,都是伪文化建设,因为他们只是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更多更生僻的字,却并不理解其字义。根源在于,因为使用简化字系统,无法还原一个字的原始风貌,无根之字自然难以作为工具之用,只好用生字解释生字,使用者陷入一个自循环系统里不知所云。

  这些年,文化界刮起了一股“回到民国”的强劲之风,我视之为文化寻根。在中华文化大河之外被迫流浪了一个甲子之后,我们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真实处境,决绝地走上了回归之旅。我感觉,“回到民国”还远远不够,《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不是已经把我们带到晚清了么?若要走得更远,比如宋唐汉秦周,甚至更远,我们就不能不从认字开始。认正体字——我不用“繁体字”这个可笑的概念,老祖宗所创造的汉字是正体字——堂堂正正,永生不灭。

  即颂春祺!

  2014年3月13日夜于北京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读后感(四):线装版和普及版

  新星出版社如此宣传造势,为的是卖出800多元一套的所谓启蒙读物,说要普及中华文化同时把新华字典批评的一文不值。团结出版社跟风出了一套100多的普及版,对于读者来说也是另一个选择,很多人选择了花费比较少的钱。结果新星出版社一看,自己辛辛苦苦却为别人做了嫁衣,简直是恼羞成怒,每天在微博上“跟风版”“跟风版”的快频率出现,明示别家出版社质量堪忧,自己出版社花了大功夫修复。可惜老百姓觉得一个100元一个800元质量差点可以接受,毕竟700元干什么不好。新星出版社只好也出了一个普及版,还没出版就天天在微博上继续批评“跟风版”,说自己要普及版,希望各位读者千万不要买“跟风版”。作为读者真应该好好感谢团结出版社,首先给了读者另一个更廉价的选择,另外又逼迫新星出版社出版了普及版,也算是造福大众。

  当然新星版的确有花功夫去修复这套书,但是团结出版社不修复就出版本质上根本没有问题,不修复虽有些影响阅读但影响不大。新星出版社却每日在微博上指责团结出版社为了赚钱根本不管读者,也不知当初是谁订出800多元的定价。如果800元只是为了修复古籍,供一些学者研究人员阅读,定价当然没有关系,这样的书籍也见到不少,可惜却打着盖过新华字典的推广启蒙读物来卖,也不知是谁想挣钱。

  当然,不管原因为何,还是感谢新星出版社出版了100多元的较高质量普及版,即使是被迫的。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读后感(五):写几句关于书评的评

  书不知道怎样,毕竟没有看过。但“老愚"等人的评语却是看了不少。现在就这些关于《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与《新华字典》对比的评语简单说几句。

  第一,作为一套主打”回归传统文化牌“的仿古装帧的礼品图书,定价880元/套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其读者对象,估计不是广大工薪阶层家庭与普通农家出身的学童。而是那些父母本身就有相当人文素养的富有家庭子女。反观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定价只有19.9元/本;相比之下,是何等的亲民价。可见,二者的读者客户是不同的。一个面向高大上,一个面向更广泛的大众读者。

  第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文宣铺垫,也引用了”老愚“等人的评论。提到《新华字典》中的一系列错讹。个人观点是,对于错讹,待到再版时汇总勘误处理即可。相信各类辞书中的错讹,皆是此种处理方式。

  第三,倘若《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编著者与出版者,真的扛起了匡正去谬,传承文脉的重任,就应当站在面向大众普及的角度,以大众能够且乐于接受的价格,按照大众使用方便的装帧设计,去编著,印制以及销售该书——至少在外观与价格上,放下身段,学习小巧而廉价的《新华字典》。而从目前的状况看,他们的作法,恰恰相反。

  第四,关于”政治植入“,去看看《三字经》,翻翻《幼学琼林》,试问哪本里面没有体现作为旧时政治意识的”纲常思想“?生活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具体历史时代中的作者,谁能彻底回避这些问题?!

  总之,高高在上的所谓”精品书“,”贵族书“,可以找到用户群体,然后展开有针对性的文案推广与营销。但是,如果以贬损低端竞品的方法,去显示自己的高大上,就未免太狭隘和卑鄙了!这就好比,劳力士和江诗丹顿的广告词里,硬是出现了痛斥指责海鸥表与用户的字句!

  (书是在是没看过,就冲着雇佣劣等文人,撰写拙劣文案,先评个较差吧!)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读后感(六):遗失的中国文化

  我是从腾讯新闻上的文化栏看到这本书的,从头到尾将文章仔细阅读了一遍,心情就激动的无法抑制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会提传统文化这个词汇了(尽管我也是年轻人)。可我经过阅读很多书,与很多人交谈过后,只得出了一个结论,传统文化真的很重要。我读墨子,孔子,孟子,古文观止,声律启蒙,唐诗,看到的就是两个词,智慧,信仰。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觉得非也,多少千年的时间,中国人以崇敬之心面对祖先,苍天,文化,以卑微的心理为人处世,敬畏之心教导中国人会感恩,无视名利,以宽广博大之心面对他人。但是近些年呢,或者说近一百年。经历了一场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几场战争,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竟然全变成了“孔老二”,就算中国传统文化有封建糟粕,可是孝礼义廉耻,竟然全变成了垃圾。有人说鲁迅批判中国封建社会,在历史的特殊时期中,是正确的,现在看来未免太过了些。难道他自己写的诗,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知对联对出来的,可是现在的学生不要说对联,就连中国话都说不明白。我的爷爷今年已经八十九岁,是学习土木工程的教授,后自学中国古典文化,研究汉字。他同我说的中国汉字经过不走脑的简化后,已经将本义,来历,寓意,丢的没剩下多少了。写的简单了,不知损失了多少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人造字,哪一是凭空杜撰的,哪一个不是智慧的结晶。可笑第三批简化字,竟要将展开的展写成尸字头下加一横,我看到此处愤怒的想骂一句,什么玩意。我是个中学生,更准确是初三学生,对于这些事没有什么深层次的看法,我只是用这样一个年龄的学生的观点,来说,中国现代教育把老祖宗的东西都丢光了。连着民族精神都一起丢光了,说的不好听的,就剩下“时时刻刻跟着党走了。”且不说这党那党才出来不知道几百年,党确实很好,但是政治与文化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把政治当成文化,跟以宗教治国看起来有什么区别,一句话,管的太多!老人总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传统文化的缺失也一样,五千年世世代代的传承,一百年就丢的只剩下一群糟老头子在死撑。不得不说悲哀二字。我个人遗憾的是只能在此感慨,却什么都做不了,我相信只是目前,将来我定会努力为传统文化大量进入中国课堂努力。这本书是专门研究汉字的,其实对汉字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汉字里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与故事了,日日夜夜都讲不完,其中的百家,宗教,帝王都影响着创造着中国汉字,强烈推荐这本书!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读后感(七):免费电子版《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掃描了《澄衷蒙學堂字課圖書》民國時期出的版本,可免費下載: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ho05/ho05_01134/

  出版社應該再出版一本價格低廉,適合學生,特別是中小學生購買使用的的簡裝版,最好加上適應現代實用的註釋,比如漢語拼音讀音,簡體、繁體字形。這樣這本書的價值才能真的被廣大的最需要參考這本書的中小學生獲得。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读后感(八):文字,不过是渡船

  一部发蒙的书,装裱装裱,卖880。它娘的除非花钱不挣钱的主儿谁买得起,居然还有人把它和便宜的新华字典比长道短,真是吃饱了撑的生出的病态的精致,还美其名曰联通中国文化。如果中国文化是这种,和这种人期盼的,中国文化是该灭亡。

  我们的祖先以其刚健,阴柔,建立起了枝繁叶茂的体系完备的中华文明。只是数千年积淀的糟粕和精华几乎一样多,近代已被西方文明所超越、击垮,是不用探讨的事实。需要一种披沥的转化,需要重建,不要复活,也不要借尸还魂。

  简体字我看也没什么不好,繁体字也不代表多有文化。如果一个人真的对中国古文化感兴趣,简体字不会把你阻挡到繁字体写的经典的门外。反而我觉得扬繁贬简滑稽可笑,这些人应该因之去学篆文,金文,甲骨文。中国文化的神髓与文字有些关系,关系不大。汉字是通向中国文化的渡船而已,没必要神化。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读后感(九):书价高得没道理

  新星出版社将书价定为八百多太没道理。没有版税的书,仅仅是影印,亚马逊评价印刷质量并不好,定价这么高,太黑。

  现在团结出版社有120元的,很好。不要买新星的。

  我认为是多年来看到的最美好的书。唤起对那个充满人文底蕴的社会和教育环境的感念。

  我们今天的一切是这么贫乏枯燥可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