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的读后感10篇

2018-07-16 04: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的读后感10篇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是一本由何式凝著作,三聯書店 (香港)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HK$ 88.00,页数:3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读后感(一):这一路......

  第一次认识何式凝,是还在港大读书的时候。她来做一节课的guest speaker。至今都还记得她那天的装扮-豹纹裤袜,黑色雪纺长裙红色的雪纺上衣特别引人注目”和“过目难忘”。那天她播了自己做的关于香港师奶的纪录片,觉得她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如果不是这段缘分以及看了南都对她的专访,也许自己不会有兴趣买她的这本自传,没读之前就好奇她与周耀辉的感情故事还有她对感情的与这个时代价值观格格不入态度

  读完这本书,好像跟她一起回顾了她走过的五十五年人生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也不经感叹,区区几万字就道尽了一个人的大半生?

  感触较深地是她选择了一条与世俗相违背的路,在感情路上敢爱敢恨,永不妥协,就像她自己说的“去爱我所爱的,而不是爱我能爱的”。而这不走寻常路所付出代价确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不管这本身能带来多大的快乐兴奋或是幸福,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是很难承受的。

  令人惊喜的是,作者本身是研究意识形态学者,所以除了会读到事件本身外,还有作者自己客观的剖析和深刻的解读。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观点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是,一个人如何保持对于自己的不足固执(或有人会称之为”罪“)的自觉,加强自我批判和对差异保持开放的态度?一个人如何以对人的怜悯而不是义愤填膺作为行动基础?” “我时常想要强调其他酷儿面向---对身份种类具批判、能自我批判、能放下满腔义愤、能接受模棱两可欣赏复杂性,以及对差异高度包容。我想,要是人们追求这些价值,他们必定是酷儿,也必然具有灵性”。

  她应该属于林沛理所描述的這類女人-“不做「被男人渴望得到的物件」(desired object),而要做「渴望得到滿足的女人」(desiring subject),其有靈有性和有血有肉,更重要的是她特立獨行和愛恨分明普通人一生營營役役,追求的不是慾望的滿足,而是壓抑了慾望之後得到的平靜和安穩。“

  她自己觉得快乐和值得,其他人怎么想又有什么重要地呢?这一生她应该没有白来过~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读后感(二):老姐姐才是人生的王

  舒淇又在社交网络po"丑照",这一次,是白发

  照片引发一片惊叹,但鲜有人讨论她配的这句话。

  “这是一个智慧飞跃的年代。”

  “跟宇宙结婚电台的几位主持人爱用“老姐姐”自称或称呼听友,尽管他们也明白全员都是年轻朋友

  在慌张容貌,慌张收入的时候,人们很少谈论一个深层的慌张:对于智慧和阅历匮乏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外在表现孔雀开屏一般地显示自己是“有文化”的“讲究人儿”。

  越缺,越不从容。比较难学习生命经验是确凿地享受不可抗力,譬如白发,譬如孤寂

  这本书上这张“大笑姑婆”的封面照,轻易就摧毁了书里何式凝说自己长得不漂亮谦虚话。大众审美流行审美本身就是偏见累积,当鲜活的人跳出来站在你面前,“漂亮”就不是一个表面形容词,哪怕是短暂相识,也能明白此人必有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本我寻觅了很久的书,也是多位好友深有感触的一本。我过年期间草草写下短评时说,读这本书,如果你是女人,你可理解自身。

  沉静半月,再想想,这更应该推荐男士们看,不是因为她尖锐地去写女性受到的伤害,而是因为有些细腻需要男性生物读进去,同样地,反思自身。

  “抑郁症是女人表达需要以及期望美好人生的其中一个途径抑郁症只是一个方法告诉她们自己和他人,她们的生活多么不快乐经历着怎样的寂寞。没有人,甚至她们的伴侣也听不到这些渴望,不是因为他们漠不关心,而是这些女人表达不愉快的低语,音量太小,尤其跟伴侣处理个人生命的声音相比。”

  何式凝的语言当然有很多激烈地方,但我在她多数的“失控”里却鲜少听到不理智。这和她的学术修养很有关系

  何式凝博士,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性別及性欲研究專家,近作有與曾家達合著的Sex and Desire in Hong Kong和《情欲、倫理與權力:香港兩性問題報告》。

  她拍攝紀錄片,建立新的社會研究方法。其中三部片入選米蘭Sguardi Altrove電影節 (2010)及 Davis Feminist 電影節 (2011)。

  但你可以看到,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不那么传统的,甚至会为保守派咋舌的,她在处理自己身份时也表达了随性与多元:

  教师、学者、研究者纪录导演、电台节目主持人和芭蕾舞者

  不是说笑,每一项她都有认真做足,即便以严苛眼光来看,这个女人,也已经是尽力十成十,达成七八分。

  她赞同“每个女人至少要有五个兴趣”,她同意人要“就想明天就要死了那样地祷告,就像永远都会活着那样工作,也像永远都会活着那样种菜。”

  何式凝五十五年的经历都在这一本书里,又轻又重。与信仰斗争,与爱情斗争,与大环境问题斗争,她是鲜血淋漓的女战士,却也是绕指柔的勇爱分子

  我极为欣赏她对“酷儿(Queer)”一词的阐释。她的表述已经超越了LGBQ理论范畴,进入每个人的自省空间,审问你,却亦促使你自问。

  “对身份种类具批判、能自我批判、能放下满腔义愤、能接纳模棱两可、欣赏复杂性,以及对差异高度包容。我想,要是人们追求这些价值,他们必定是酷儿,也必然,具有灵性。

  酷儿就是,期望被这些价值所容忍,而不是以其优越地位,面对着与自己不同的他者时,带着因自以为是正义而生出愤恨。”

  何式凝坦然地在书里剖白自己的情爱(与男同“恋爱”,与金融人士外遇”),初看可能会捂嘴惊呼,觉得又琼瑶,又心酸。但稍微成熟点的男女,大约都能理解她对万丈红尘的感念。她引用姜文的那句话,适合引用给所有人:

  “如果你足够了解每一个人,你还会觉得世界上有正常人吗?”

  正常多么乏味,正常多么疯癫

  真喜欢这位老姐姐,她,以及她指出的这糊涂惊险人世间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读后感(三):式凝真真惹人怜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

  说起来惭愧,之前并不太关注香港的媒体界出版界,知道的香港作家也是寥寥。后来偶尔上微博大概是个杂志的官微发了关于式凝老师这部书的片段文字。那时候刚刚结束了一段让人伤感的关系,看到那段文后却有种找到了某种答案感觉——没什么人是能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对另一个人的,所以,珍惜当下就是最好——无论式凝老师想说的是不是这样,我能理解到的是有这么一层意思

  于是各种渠道想要拿到这部书。在朋友中打听,无奈当时没有朋友赴港,后来在万能某宝上找到了代购,辗转将近一个月才把书扎扎实实地捧在手上。

  这部书是式凝老师的自传,所以就是关于她的人生——她的大家庭,她的生活,她的工作,她的纪录片,她的信仰,她的爱情,她的芭蕾舞。有些事情,虽然对方在讲的时候或许已经能够很平静,可是,在对方在经历那些事的当下,却一定是不平静甚至痛苦的。不过这就是人生,当你见过更好的,就不会在意不好的了。经历了一些苦难,再经历一些,那么一些小痛小痒就是不痛不痒了。

  式凝能“活过来”,跟她自己“刺儿头”的性格不无关系,真是个性倔强得惹人怜爱的好姑娘原谅我这么说吧,哈哈)!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读后感(四):看哭了

  虽然早早就知道她人生故事的梗概,可刚看第一章,仍然从头哭到尾。

  泪腺天然发达结果,是泪腺成为情绪的集散地。就好像一个蓄水池,平时风平浪静,一到时间开闸放水,就是万江奔涌的气势

  用“我”的第一称口吻写作,是极其需要勇气的事情。虽然所有自言自语的微博都是“我”的口吻写就,但那些日常自述仍然充满掩饰和表演,特别是因为碎片化的形式,连不成篇,心里觉得看的人根本无法从中得出一个囫囵的自己的形象,从而仍然觉得安全

  可是用“我”写作就不一样了。我需要提供一个完整叙述,甚至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几同裸奔。我实在干不出来。

  曾经也试图梳理自己,敲击键盘,出来却成了拟人的童话主角变成了动物。这种首先对自己就毫无剖析诚意的梳理,当然是没有任何成效,而形式的拘绊也让故事必须添油加醋,放进去很多渲染和装潢,结果让梳理工完全变质,只好放弃。自己也没有从这段写作中得到任何有效的慰籍,对自己的反思更是完全失败

  自传虽然以“我”写作,当然也并不就天然诚实。可是我相信当一个人以自传形式来为自己疗伤,TA一定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才能切开层层往事包裹的自己,剔肉见骨,才能熬出一碗苦味的药汤。

  梳理自己,仅仅有直面自己的诚实和勇气当然远远不够。一个人要看清自己,同样需要阅历和心智。年轻的时候对名词充满迷信,或者即便没有迷信,因为自身知识历练的匮乏,无力表达,不得不借用种种抽象模糊概念,去拼贴一个迎合的、政治正确的表达,来说服自己和他人。

  如果你慧根饱满,没有丢弃反思精神,也许在某个时刻,可以从情绪奔涌里将自己摘开,看到更加宽阔背景里的自己、自己和他人,从而也离自己更近。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自己表演的冲动,不再为自己安排一个角色,再为生命里重要的他人安排另一些角色,以套进一个正确但俗套的脚本,演一出为自己圆场的荒诞戏:那些回忆时的自我圆场和找补、说服,不过都是因为对自己的过去没有达成谅解,也缺乏面对的诚意。

  所以,一部好的自传,一定充满自我批判,也许难免沉溺于往日的伤痛或者辉煌,但一定需要有冷静的批判在场,否则这种梳理毫无意义,更不会有疗伤效果

  我想作者在写这一章时一定是嚎啕大哭着写下的,所以观看的我也忍不住哭了一路。

  现实人生的故事各式各样千奇百怪剧情,总比聊斋更加丰富,也更加超出想像。但是内里的情感却没有很多种,你总能从不同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映射。

  当我看到作者写她因为这份不寻常的感情,总是要掩饰对方同性恋者的身份,多年下来居然练就一身熟练撒谎的本事,我不禁心有戚戚焉。我是个缺乏撒谎能力的人,在没有提前准备谎言情况下,面对面绝无可能不被发现地撒出一个圆谎。可是我却能在和他有关的一切事情上对家人朋友同事撒出各种各样的谎,我甚至深谙撒谎之道,在一个谎言中需要掺杂若干不关痛痒的真话,才能让谎言更加天衣无缝。但我当然并没有从此变成一个撒谎高手,我能撒谎,只是熟练而已,因为就各种情形肚子演练无数遍,想到各种可能性应对方式——我不是在撒谎,我只是在编故事。

  情节可以有无数种变形,但感情并不会。这也许是小说可以成为一种如此流行的文学形式的原因:每个人都能从故事里觉到共鸣。当作者说到她想要和他牵手,却在大街上被拒绝羞辱难当的痛苦记忆,也许各种读者都能因此勾起某个被拒绝的记忆片段,因此和作者有了共情。

  可是一味舔舐伤口是令人乏味的。舔舐到血肉模糊,露出白骨,伤口只会更加丑陋。这是我早早就觉悟道理。我也早就觉悟,把自己当成爱情里的受害者,是对爱情的侮辱。所以当我看到作者说:

  “每当我遇上困惑或冒出了任何念头,他都可以担当解惑和提供意见智者角色。虽然他只能跟我交谈,但有一个男人跟我深刻无碍地沟通,即使我必得承受许多艰困,也要跟他一起。当时我认为,那些悲苦惨烈地时刻,不过是建立亲密关系和到达大爱的一个过程罢了。”

  我为她也为自己深深赞叹。因为正是对爱的如此理解,和对灵魂伴侣的如此珍惜,才让自己不至于陷入自哀自怜难以自拔,才得以在即便是最难捱的时刻也还是坚持自己消化和疗伤,而没有为了让自己情感舒适简单粗暴地泼污一切——我曾经试过按照习俗教我的这么做,结果发现我根本无法从中获取任何快感,所以我就按住自己的手,宁可什么也不说,也不要让一个还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自己,成了常规教化奴隶,伤害自己也伤害对方。

  二十年在完全无望的关系里痴缠,我猜作者更多的是感谢。她握住自己人轨道里扎入的一把尖刀,围绕着它,跳出了一曲钢管舞。痛苦和幸福早已密不可分,如果没有那些血泪浇灌心痛,可能也难以领会幸福的真义。

  二十年的痴缠,不舍得拔出那把扎在心上的刀,可是当你并不试图去拔的时候,尖刀便也失去它主宰和掌控的能量——她已然在痴缠的复杂情感里,历练成一个真正独立的女人,不再以任何男人为中心铺排自己的生活。她仍然如最初那样理解爱,但这份爱的理解因为有了执行的能力而更加明彻:

  “辉令我认清我在追求一种怎样的爱。成长期的我,接触了天主教的规条和新教徒的道德观念,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普遍贫穷,我看着家人为了想要得到更富裕的物质而苦苦挣扎——这些背景都令我无法满足于充满计算的爱。我觉得生来就有一种使命,要从心里出发去爱,超越一切外在的环境因素,而不是因为方便或得到优裕条件而爱。不消说,在这个议题上,性不是那么重要的一环。”

  《我系何式凝,今年五十五岁》。说出这话的她,自己吓了一跳。虽然并不爽快,仍让自己勉力接受55岁这个惊人的信息。人生的轨迹轰隆隆往前铺开,可是道上并未铺好铁轨,也从来没有什么起点和终点,更不存在清晰的方向指引。不存在毫不迟疑的付出,也不存在无需回报的索取。不存在铁壁保障的安全,也不存在毫无痛感的幸福。

  但愿我有一天,可以开始对自己做一个梳理。可以痛哭流涕,但绝不要自我圆场。可以不堪而丑陋,但务必让批判和自嘲充满字里行间。

  但愿我的55岁,看到这个数字,可以吓哭,不至于吓尿。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读后感(五):欣赏与怜惜——好像一次未曾谋面的下午茶

  周日的并不轻松的早上,想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知道人是不是就是这样,越是压力大的时候,才越需要一个好的状态,而这个状态,只能从满足自己做起。或许我就是这样一个随心所欲的人,或许只是可怜巴巴地想要略略满足自己一下,不要让整个的生活显得那么紧张和无奈。

  最近的悲观情绪强烈蔓延。蔓延到有时候都不能自己,虽然云淡风轻默默安慰自己默默调理,但是不知道应该如何从根源上解决。或许人生的本质就这样子?一声叹息。或许和人生无关,只是自己敏感的本质和懒惰大条的神经同时存在的结果吧。

  其实说到底也不是没有心得。每当到这个时候,也许最好的选择就是做点体力劳动。鉴于自己相对懒散的本性,坚持去健身房似乎是不大可能,尽管距离的确是不远。于是乎选择做家务就蛮好的。虽然是只是租来的一间卧室,确是小小的我在大大的京城的安生立命之所。而且很多时候,自己会下意识地管这里叫做“家”。真的,处处为家处处家,在哪里长期生活,哪里就是家吧。其实时间真的是过得飞快的,从本科毕业到现在,业已五年,五年来,换过四个住所。两个在英国,两个在北京。入住现在的窝,已经马上就要进入第三个年头了。

  到7月28号,回国就已经三周年。这三年对我来说,几乎是两个极端。第一年里,动荡不安,内心深处深深的焦灼。对,用焦灼这个词一点都不过分。从国外回来,和当时的男友面临异地,在北京想要寻找到身份的认同,也想寻找到自己将来得以谋生的手段。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不算乐观,加上自己追求完美不愿意轻易妥协的本性,使得自己在内心深处走过一段崎岖坎坷并不平坦的道路。第二年和第三年,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过分的平静,毫无变化,表面上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而内心深处的不安却并未减少。每当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别人问起我的近况,我都会回答,“一切还是老样子,工作没有变,住处没有变,也依旧没有男朋友。”没错,就是这样的生活。工作和住所,或许是仍处在能力积累的阶段,或者就是自己太懒了。而所谓的感情,却不是能够强求的。在国人的眼里,女人的青春真的很短暂,短暂到用仓促来形容也并不过分。通常二十二三岁大学毕业,二十五至二十七岁研究生毕业。如果女孩子读完本科出来工作,那么还有一两年的时间可以让你完成从谈恋爱到成家的过渡;如果念到研究生,对不起了,如果你不能在读书时间内遇到合适的男朋友并将自己嫁掉,那么恭喜你, “剩女”这个称号将会不容置疑地扣在你的头上。

  昨天和曦曦聊天,我在北京,他在深圳,算是隔着两千公里的下午茶。这么想想还颇有一点文艺的浪漫的味道。说到年龄的问题,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再漫长的青春期,都已经差不多要完,我们真真地站在了——青春的尾巴尖。面对岁月,不由自主产生敬畏,也难免会诚惶诚恐。于是乎细腻敏感的我谈到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恐惧,对于多年之后“老无所依”的心惊肉跳。记得之前读过一本书,一个香港大学的教授写的《我是何式凝,今年五十五岁》。这本书类似于一个人回顾自己的大半生,写成一本传记的味道。传记会有很多,这本还能得到一些知名度和关注的原因,可能就在于,用一些人的话来说,叫做敢于肆无忌惮地揭自己的隐私。这句话的意思听起来可能没有太大的出入,然而所表达的有关褒贬的态度,可能我并不是十分认同。因为这样讲,好像就在说,这么做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哗众取宠,在于博一点知名度。而一向颇有点悲观主义味道的我却并不这么看。对于一个行将就木的大学教授而言,在五十五岁的年纪,一辈子所能达到的高度也已经非常明晰。且一生运气差,未能成家,又无子女,要那么多名气来做什么。好像记得聊天的时候说过,别人就是自己的镜子——大部分人这样看,可能意味着现在的社会,基本上就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名利场。很多人日理万机,然而真正可以装在心中的,也无非是名利二字吧。

  貌似这篇东西正在走向书评的阶段——其实算不上,更多的是读后感吧。对于我这样具备一定浪漫主义情怀,期待完美的人来说,读书和谈恋爱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我之前也并不是特别明白。尤其是考虑到国人的教育,所谓读书,基本上就是读教科书,然后通过当权阶级设定的思维模式,去争取一个功名,前些年说的好听一点的,叫争取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然后当初拼了命读书的草根的小孩子,在毕业来到社会上之后才发现,在一个阶层流动性并不大的社会里,只是通过当年的一个个高分,就期望能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这种想法未免也太幼稚了一些。之前也看过六六写的一些东西,谈她是如何拿到上海绿卡的,写这个的结论其实也算是一枚强心针——现在的社会,即便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但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公平、机会这些东西,还是存在的,至于个人能否把握,是否可以抓牢,可能就看各自的造化了。这么说也对,不能否认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活着没有希望,人生何谈美好;而如果没有梦想,人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转回读书的意义这种问题。国人不读书,原因有很多:首先,温饱的问题解决得并不够好,或者说,发展阶段的温饱问题解决得不好。农村就不说了,城市的底层,全靠吃低保的,住在井盖下的,每天还在琢磨什么时候去菜市场才能捡到性价比相对较高的菜叶子;稍微好一点的,大学刚毕业的孩子们,还在慢慢摸索这个社会的规则,还在为了能取得一席之地奉献上所有的时间加班。其次,物质的浮华与精神的荒漠相映成辉。不得不说,对于部分中国人而言,温饱已经全然不是问题,甚至到国外去一掷千金买名牌置地都是小菜一碟。然而,对于传统的国学,谁还有兴趣;对于欧洲的发展轨迹,谁还愿意去探索和追随。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图书馆和剧场还并不少见,文化产业算相对恢弘,然而潜心做文化的却越来越少,不得不迎合商业的气息——没有办法,都需要存活。而在深圳这样的改革开放前沿,可能豪华的酒店会所并不缺,然而却缺乏文化,以及想要真正给自己储藏一点文化内涵的人。好,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就几个字——我想要一个更大的世界。再丰厚的经济基础,再充裕的业余时间,一个人都很难走遍全球每个角落,很难和很多人倾心交谈有机会知道他们的故事,很难全凭自己的领悟获取到足以应付所有场面的知识。所谓好的书,可以和你产生心灵上的契合,使人有更多的了解的欲望,而这种欲望越是强烈,就越会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像海绵一样,增强自己的吸附力。而所谓的读书和恋爱的相通之处,恐怕也就在此,即便是一本世界名著,也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以自己的阅历,根本读不懂这本书,或者读到一个段落就甚感乏味。这个时候,再好的一本书,没有触动到自己的那个点,那么这本书对你而言,很可能就非常抱歉,大家没有共鸣。恋爱也是一样,不是你自己多好或者对方多好就可以,关键是在于,彼此的碰撞之中,能否激发出一些东西,而正是这些东西,成就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说完有关读书的三三两两,那么可以专注说一下这本书了。在这里先做一个自我批评——就是现代人普遍,在自己身上更为明显的拖延症。这本书算是香港代购——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中国大陆尚未上市。而且考虑到文化的东西,不上的可能性比较大。和以往购入新欢的经验一样,还未到手之前,不断地追踪快递。到手之后,很想一口气读完。而读这种繁体字印刷,左右排版的书也的确没有消耗我很长的时间。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的态度整体就是:欣赏和怜惜。

  所谓欣赏,是欣赏这种敢于自我解刨的态度。我的年纪只有何式凝的一半,而所谓的经历,也要平顺得多。可是,我却依旧没有这样的勇气。没有这样的勇气来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把一些不堪的经历全部重现。或许这才是大部分的人的常态吧。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模式,在受到伤害的时候,这种模式会自动开启,为自己铸建一道围墙,好让受伤的心灵和疲惫的灵魂得到片刻的喘息和修复,不再面对这个世界的残酷——至少是在养精蓄锐以后。有人说得好,平复以后,或者是不是就不在有所谓。梁静茹的歌里唱到,“谁的伤心能不留胎记”。人和别人可能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然而,和过去的自己,我相信可以。

  所谓怜惜,则是基于她的成长和感情经历。出身不好的少女,在敏感脆弱的中学时代里,感觉自己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压迫却没有足够力量来反驳。前男友的出身与何式凝类似,同样是香港的底层,我记得他说过,父母的愿望是将来有一天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中产。恋爱的时候,我给他的昵称是“猪”,尽管他很瘦,最初他并不特别愿意接受这个称呼,因为他说他闻到了中小学时候被人欺负的味道。直到我的解释以及交往的日益加深让他明白,那是一种爱称,无关敌意,只关于感情。从这件小事上,我可以体会,对于一个人而言,出身以及少年时代一些不是特别愉快的经历,可能会给这个人留下很深刻的烙印。而在香港这样一个分化明显的社会里,更是如此。前些天读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亲爱的安德烈》,里面龙应台次子菲利普对香港的描述,与我的感觉非常类似。

  接下来就是非议最多的感情部分。先是同性恋再是已婚男。想起之前听过的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从何式凝这儿来看,似乎并不是这样。我感觉是,她爱上的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的执念,而不幸的是,这些个执念,没能给她带来幸福——尽管她在很努力地自我救赎。这似乎也是人类在感情受伤之后的一个出口——比如谢霆锋的12道锋味里讲,自己在离婚之后,迷上了烹饪。何式凝自我救赎的出口就是——跳芭蕾,似乎更具有挑战性。而且,在我看来,何式凝没有真正得到过她所爱男人的爱情——可能那是友情是知己是性伴侣或者其他,但惟独不像爱情。无论对谁而言,坦诚“我爱的人不爱我”,可能都需要勇气,也都会痛,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臆想而变。而一旦认清这个事实,就应该做到止损,而并非无限沉沦。我记得里面有一段内容,是她的侄儿还是侄孙在问她——为什么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她当时的回答是,自己运气不好,所爱之人无法所托。这点已然算是坦诚,然而还不够坦诚。她说与辉(同性恋)有二十多年的恋情,其实只是单恋吧。如果辉真的对她有爱,不可能对于身体接触那么反感,不可能一次次地背弃约定,我并不了解同性恋的世界,但是我的感觉是,对于同性恋而言,异性应该就和宠物类似吧——人类也和宠物亲密也有宠物陪伴,但是那肯定不会是爱情。再不济,换位思考一下,基于她对辉的用情之深,自己是否舍得这样对待对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对于共同未来的规划只需要一点意外就会全部构建。我不是她,我亦不是他,只是一个有幸知道这个故事的局外人,但是我忍不住在想,如果她能早些放下对他的痴恋,只当对方是自己的知己密友,那么会不会,不至于觉得生活无望而在治疗的时候割掉了子宫?那么会不会,看到其他更为合适相守一生的人?对于已婚男,男人有家有孩子还有其他情人,而何式凝除了几个***男人之外一无所有。因此她会倡导多边性关系。只在乎自己和对方如何,不在乎对方和他人如何。一方面看来甚是开明,而另一方面看来,真的应该是有太多无奈吧,因为她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纯粹的、唯一的爱。当然,我也并不是说,一定要找到一个人相互扶持走一生才算幸福,如果找不到那也无需勉强,只是,无需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让执念牵着自己走以至于元气大伤。因为,即便为之付出为之伤了元气,在需要自己面对脆弱孤独和病痛时,也只能使自己的处境更加凄惶。

  不过,任何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吧。正是她的执念使她敢于剖析自己,也是她的执念,使得她无法完全坦然面对对方的不爱,至今仍在为自己阿Q。

  无论如何,读这本书,如果触动了有类似经历的人的神经,激发了一吐而快的欲望,也算是没有白费时间。对于我自己而言,得到的可能更多的是正能量吧。更加明白未来的三十年应该如何走,而如果不幸真的“老无所依”,似乎也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个救赎的出口,不再那样深深地为未知的未来恐惧。

  加油,五十六岁的何式凝。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读后感(六):有灵性,纯真又勇敢的女人

  香港大学社会及性别问题研究者何式凝博士的自传,其中讲述她两段贯穿人生20多年的恋情,一个是才情横溢的男同性恋者,一个是自由豁达的已婚商人。偶然得到的书,提要看上去很狗血,不过被封面上灿烂的笑容吸引,一口气读下来,才知满纸狰狞事,其实都是一往情深。特殊的际遇中,为了和爱的人找到一种相惜相处的方法,她必须抵抗诸如性与婚姻这样的诱惑。对于有陪伴的安全感和社会的尊重认同,她也必须放下对得不到这些的恐惧,这样辛苦追求的,是基于一个人是谁而非他能为自己带来什么的浪漫之爱。这是“一个人对抗全世界”的理想主义,却充满灵性和勇气,可贵亦可爱。这样的感情,也许现世无法评价,但其中的优雅与慈悲,熠熠生辉。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读后感(七):毕竟只是普通人

  “他毕竟只是个普通人。”

  当她写到十多年的情人Louis在中风后第一次表露出嫉妒,她感到惊讶:“我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么了解他。我被宠惯了,以为他不会因为我有其他感情关系而难过。事实很可能是,他就像我这样,挣扎了多年,要提升自己的内在力量,或曰‘内功’,以造就这纯粹的爱。”(267)

  他有妻子,有别的情人,她也有,但他们毕竟都只是普通人。几年前我从史铁生的写作中看到开放关系躲不开的问题是权力和嫉妒,由此思考看似美妙的开放关系是否是与自己做对的,甚至是虚妄?于今我不再坚持某个关系模式是比其他更好的——比起好坏,对个人是否合适更重要。哪怕这种关系在别人看来是落后的、庸常的、刻板的,如果你得到满足,哪怕让人怀疑你被规训被洗脑,又如何?幸福与痛苦,最后只是自己的事情。

  何况生活又不是你选择它那么简单。何式凝何尝想选择这样的人生,不过是遇上了。“我曾有个男友是gay的,后来另一个男友已经结了婚。”侄儿的回应再贴切不过,“三姑姐,你都几黑喔(你真倒楣)!”(26)知道男友是gay为什么还坚持?和有妇之夫做情人真的没问题么?——这些问题重要么?当你遇到他,多么幸运,多么倒楣,命中注定。

  也实在是够坎坷。何式凝平静的叙述中,可以察觉到眼泪的味道。也像她说的,“我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那些选择不同路向的人,提供一个参考的角度。……我也相信,每次述说自己的事情,也在重写自我。我希望透过重写,达到更深层的觉醒,由此而成为更好的人。”(352)

  写作、诉说、重写自我。这本自传就是一个写作的循环,通过对自我生命的书写重塑、重新发现了自我。何式凝当然是坦诚的(有时坦诚得让人惊讶),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个人历史在叙述中被形塑,变得可以说通,甚至一以贯之。

  从她的叙述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殖民的阴影、公屋出身的阶级意识、基督教的力量和偏狭……当然也可以看到作者多年来致力的研究:对婚姻、性别之类问题的思考。她对占统治地位的婚姻制度自然不以为然,对思想同伴结婚之类的背叛事件也写得直言不讳。同时她也不隐瞒独居生活的寂寞与不便,以及婚姻对她依然存有的诱惑。

  读者看到她对婚姻、亲密关系的另类看法也许会费解甚至愤怒,不过当你发现王子公主幸福美满的异性恋婚姻神话几乎不存在,越界的两性(或同性)生活就在身边时,何式凝的经历也只是提供了另一个故事。而她下面的这段话提示了一个有益的态度:

  “这些平凡男人和女人,无论直还是弯,都同时是可爱、荒谬、矛盾、不幸和可悲的。他们信奉我们认同的价值。他们将之成为行动,我们却无法推自己去做。他们也越过了边界。他们使我们看到自身的软弱和固执。常常,我们假装这些素质在自己身上不存在。拍摄这些片子,使我重新思考,我们都是人,而且非常相像,谁都没有比谁更优越,或卑下。所以,这些片子使我得到自我反省的经验,促使我去质疑那些批判别人正常与否,或成功与否的标准,对别人少一点苛刻。”(339-340)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读后感(八):执念的爱,要问值得不值得

  何式凝:爱什么人都一样嘛。不因为他怎么对你,而是你想不想爱他啊。你不会因为孩子骂了你一句,或者是他非常不讲理,你就不爱他了。你还是仍然不断地爱他。爱任何一个人其实都是这样。因为你要相信,他其实是爱你的。我是这样相信,他其实是爱你的,不过他能力有限,他不能爱你到好像你爱他的地步,因为他没有那个能力。女性是有能力去爱的,只是有一些恐惧。这个恐惧是社会给你的,我觉得不需要这么恐惧,反正人都是来世上一次。来生怎么样真是不知道,过好这一生吧。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段话,不敢苟同这样的人生观。

  当然,人各有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什么选择都无对错之分,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的承受者。只是这段话触发了我的感触,想畅享于文。

  初读来,感觉这才是真爱。确实很震撼,因为恋爱达到这样的境界的,实在是高山仰止,简直是如同圣母玛利亚的光辉普照大地,完全摒弃了情爱中的私欲,是那么无欲无求,纯粹的为爱而爱。这样的极致境界,必定是真爱才能达到的吧。因为普照大地的太阳尚且需要发挥光热,凡人之爱人若洒上神圣无私的光环,则需要多少心神的能量,付出多少艰辛才能做到?

  看何式凝的半生经历,看到的是满目疮痍。请允许我用这样的字眼,当事人回顾自己的经历的艰辛惨痛,也许并不会下一个斑驳城墙的结论。但是作为旁观者,我的轻者姿态允许我认定的客观,来看待一个另类知名的大学教授的人生历程。在她执着的如圣母爱子般的爱的信仰下,恋爱经历一波三折。与同志男友无名无份无性纠缠恋爱的三十年,耗尽女人的青春美貌和贤妻良母的心志,甚至改变了她传统的价值观。她爱的如是“谦卑”,确实做到了不计代价、不问回报地爱我所爱,为他做了她所能付出的一切。这诚然是一种伟大,虽然她并不需要世人用伟大来认可和定义她的感情。然而,当我们看结局,终究,在持续付出长达三十年的感情后的一个饭局上,因为同志男友母亲对儿子真实基友的疼爱夹菜举动,而导致身心的彻底崩溃。崩溃耗尽了圣母的光华,有心无力的时候,才会有决裂的结局。

  她其实不是不爱了,是爱不起了。再深情无私的爱,再刻骨铭心的迷恋,都经不起岁月的日削月割,更何况,爱无回馈一厢情愿的经年持久。“我是这样相信,他其实是爱你的,不过他能力有限,他不能爱你到好像你爱他的地步,因为他没有那个能力。”爱一个人,得不到爱的回馈,得不到实质性的客观性的爱的回应,可是内心执念于爱这个人,何女士采用了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前辈的“心学”,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风不动,心风动。这样的自欺欺人,俨然是卑微的一种,是为了自我的执念,进行的自我辩解。

  可是,执念总有告一段落的时候。如热水烫手,痛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躲开。心为形役,身体往往会提前于心灵投降,对于无畏执著的精神来说,身体可谓是很丢面子,擅长于对阵中倒戈。灵与肉的分离,说明人类还是人类,还没有脱离生存的本能,没有脱离动物的生物性。

  在我看来,动物性有时候是对人灵魂的拯救。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灵魂对于生命来说是太轻飘的东西,如水清且浅,却承载着无比沉重让人难以承受的灵力。而肉体,那么沉重笨拙的存在,让飘渺的灵魂回归到厚实的大地,虽大地布满荆棘,却有着现实的厚重踏实。人类回归到原始丛林里,在满足基本生存必须为主题的生活中,也许会获得更大的快乐,找到更充实的存在。

  当然,不是主张回归原始。失去了肉体束缚的仙人,在琼楼仙阙中,真的是逍遥快活无比幸福吗?不见得。

  从物质世界的角度讲,物质决定意识。人类的思维、灵魂是在生命细胞产生生长的过程中才慢慢出现的,一点一点,在内外界的环境里长成完整的灵魂,随着时间、空间和身体的变化,灵魂还在不断变化着。身体衰老最后死亡回归大地,灵魂也随年龄日渐通透最后因死亡消失。妄想脱离身体束缚的人,羽化成仙是幻想,随心而走代价昂贵。我们常说,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毕竟人世一遭,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才不虚此行。然而,心的声音,不会出现失误,错误么?

  人心易变。心灵的想法,具有偏执,冲动,恶毒,愚蠢,贪婪的特点,也会有通达,理智,善良,智慧,知足等特质。若毫无节制地随心而动,则偏执愈加偏执,通达愈加通达,善良愈加善良,恶毒愈加恶毒。感性的心来引领人生,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风险极大的选择。等到随心而沉沦,那么设想的爱恨磊落的快意人生,便会是苍凉收场。

  随心而爱,为爱而生,不问值得不值得,一味飞蛾扑火的执着,那么总要承受烈火焚身的惨烈收尾。

  何式凝的爱如斯执着,爱夫如子,怜夫如幼,她那隐藏在纤细身体里的寂寞灵魂,因为恋爱中氤氲的母爱光辉而变得光华万丈。在自我爱的信仰里,她是虔诚的门徒,又是点燃信仰火炬的表率。然而,刹那光辉,耗尽生命本体的能量,即使她再对自己催眠,那个人是爱自己的,只不过是没有爱的能力。她还是无法去继续这份爱恋了。

  从一段舍生忘死般的爱恋中抽身,随即陷入另一份情欲爱恋的纠缠。吃一堑长一智的本能,让她不再如从前守身如玉地恋爱,而是纵情欲海,取悦自己。然而感情还是潜滋暗长,灵与肉结合中灵魂的释放,身体的纵情,很快,爱情来了。

  爱情可以不要结果吗?可以,也许不要结果的爱情,才能真正地自由,才可以足够纯粹和舒展。爱就在一起,不爱即分离。没有任何束缚,没有世俗的勉强责难,没有道德责任的负重,尽情爱我所爱。

  可是没有结果的爱情,是暗夜里的烟火,转瞬即逝的曾经拥有,怅然对夜空。爱情带来的欢愉来去匆匆,爱情的虚无感会更加强烈,磨人心噬人骨,没有伤心至死的勇气,无人敢于接受这样的枕席之欢。

  何式凝也许是大无畏精神的表率。明知不可行而行之,按照自己的人生哲学,虽万死而不悔。鄙人钦佩之至,却心神惧之,不向不往。

  她爱孩子一样去爱着恋人。父母之爱子,没有决裂一说,即使表面上相决绝,内心依旧无比牵念。那么与同志男友的感情,是否能真正决裂?还是藕断丝连,内心牵挂?而与已婚男士的性爱与情感纠缠,突破道德底线,在无视文明社会的种种有形无形的规定下,自由的情爱之路,她是否又养孩子一般,在情欲爱缠中再次扮演圣母的角色?

  无疑,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也许很多人做着跟她一样的事情,或者承受着社会到的系统的谴责,或者内心摇摆不定,或者避之于世,或者宫心计般小三上位。为钱为利,为情所困,诸如此类,而何式凝是一个例外。她有着自己的爱的信仰,她在这样世人视之尴尬的感情局面里,怡然自得。不知是经历过后的懂得,才让她学会了对自己的慈悲宽容,依赖着特立独行的爱情哲学里,她执着于自己的偏执爱情观,冠冕富丽的爱情注解下,背后惨烈不闻不顾。

  我们都是凡人。我们身体灵魂里都有自私的属性。凭什么要“不因为他怎么对你”而去爱他,如父母爱孩子的天性一般本能一般去爱一个本来陌生的人?凭什么,他可以没有爱自己的能力,而自己却要去无条件的爱他?凭什么“女性是有能力去爱的”,那么男性呢?男性爱的能力呢?“只是要克服恐惧”?如果真的有恐惧,不管是社会还是什么给予的恐惧,为什么要去克服?战胜恐惧是一种勇敢,却需要信仰来支撑。信仰不正,即是邪教。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大无畏精神,不是所有的恐惧都应该克服然后一冲而上。在悬崖边上,恐惧是对生命的保护,要听从内心恐惧的声音,悬崖勒马,而不是克服恐惧坠身崖底。人生不是武侠片,不会遇到坠崖却大难不死,捡到武功秘籍修炼成绝世高手的机会。

  生命,需要尊重和珍视。舍生取义者,慷慨赴死,经千年而义屹立不倒。那么,情爱中孤注一掷的坚持,义何在?

  我们都是凡人。我想大多数人向往的,只是平凡生活的小小幸福。我们不需要极致的情爱,不需要特立独行的人生,我们只要平实百姓的稳妥,一粥一饭的安然。有着这样想法的人,自然缺乏超然物外的情感观,我们会被文明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所束缚,被社会系统里面的爱情婚姻模式所捆绑,思维与身体都处于这样的体制下,我们会期待有结果的爱情,会平等而有尊严地去爱,会疼爱自己真正的孩子,会眷顾白发苍苍的父母。作为肉眼凡胎,缠绵至死的情爱虽欢愉至上,却也代价惨烈毫无保障,身体的动物性本能启动,自私的本性会考量爱的成本与回馈,普通人的社会性启动道德监控系统,种种原则性克制着心灵随意随性的指令。爱来了,投入而有所节制去爱;爱走了,伤心大哭后继续阳光明媚地继续美好人生。对于爱自己的,或者自己爱的,这两种单相思模式,束缚我们的安全系统自动摒弃过滤,当然不免一场伤心落泪的。但是不会肝肠寸断,生命的光和热是需要储存的,在重要的时刻才可以打开使用。遇到了两情相悦,婚嫁自由的姻缘,自私的我们才会释放天性中对爱情的渴望。在平等的基础上,恋爱走文明社会的程序,建立家庭成为社会单元细胞之一。

  这样的爱情人生,未免俗气。是束缚之下对固定模式的践行,就像吃喝拉撒,饥则食,渴则饮,倦则眠,醒则嬉,是人类受命于自然界赋予的动物属性而为,亦是受束缚的一种。然后保障了健康,延续了生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为尊,循时而动。世人常言,心为形役,望魂灵羽化,超乎物外,自由自在。然而,形亦为心所困。心之所至,天马行空,违自然大化,放浪形骸,无所羁绊,可谓得自由矣。然则自然世界,规律时令先行,极致自由,极致欢愉,极致惨痛,极致空虚。则身心俱不得保全矣。

  这个世上,自私是生命存在的第一要义。生命自我保护的本能便是体现。没有谁值得我们爱的超乎对自己的疼爱,生命若不在,空谈爱恨情仇。也没有谁,值得我们像爱孩子一般去不求回报毫无保留地深爱,除了血脉相依、血浓于水的生身父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作为我们生命的本源,对父母情深堪比舐犊,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戴。身心一体,心中的爱都回馈到身体的本源,才是灵肉契合,才能像草木一般扎根泥土,虽风雨如晦而不折不摧。

  情窦初开的少女,情事萌发的少年,即将开启情爱之旅的人们,亦或走在弯曲寻爱征途的人们,请把爱自己,爱父母,爱身体,作为一切行事的根基。心随世易,人循自然,时光不亏。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读后感(九):说时还是轻轻地,仿佛竟带着笑

  封面上的女人姿态潇洒,咧嘴大笑,但面容看上去还真的称不上靓女,如这番轮廓所透露的,她是一个有才却无貌之人,再翻到她年轻时的模样,厚厚的刘海与酒瓶底的黑框眼镜,果然是保守学生妹的标配,而这个曾经想要简简单单渡过这一生的女子恐怕永远想不到,她日后的人生竟因痴恋一个男子而改写。

  他是才子,风流不风流犹未可知,但敏感脆弱的心是一种注定,外表明眸善昧,斯文有度,于生活于服装,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这样的人,注定如贾宝玉般被众多女人追逐着,呵护着,爱慕着,甚至不惜一切的想要得到。

  而他和她,在一早就宿命相遇,而后痴缠整整三十载。

  许多人说,何式凝这是无解的单恋啊,未免是低到尘埃里的卑微,可身在其中的她如此安之若素,如此欢喜,文人总擅用各种手段圆谎,即使是蒙蔽自己,她也要编出一个心安理得的说法,她说:“因为你要相信,他其实是爱你的。我是这样相信,他其实是爱你的,不过他能力有限,他不能爱你到好像你爱他的地步,因为他没有那个能力。”

  这简直是近乎自我催眠成圣母的执著单恋了,即使在宴席上,对方的母亲已经给她儿子的男性恋人夹菜,她也只能咬咬牙和血吞了,乃至后来终于放弃这无果的执拗之恋,她便陷入多边关系的乱局之中,数十年来被压抑的情欲在一朝之间喷薄而出,她又有了新的说法——“性好重要,很重要。”而明明在那无果的恋情里,那个清高的才子连托手都是要倒数50秒即刻松开的。

  爱之一事,本强求不得,属于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可人心不是死物,不能说不爱就不爱了,于是,远在东瀛独身旅行之际,她不幸遭逢意外,第一个涌出的念头是“死”,是人近中年之哀,接下来马上就是拿起电话去和一年多未说话的他联络,但那个“他”终是做了些鸡汤式不疼不痒的安慰,而最终还是以自己诸事繁忙为借口,未有飞来她身边陪她捱过难关。而最后出现的人竟是谁呢?是她诸多男伴中的其中一位罢了,兴许,在那一刹那,她真的明白了,这些与她有过肉体关系,几夜风流的男人也算是在某些时刻真正的疼爱过她了,而她从少年时期就深深爱着的那个灵魂爱侣并没有。

  她开始著书立传,采访中年师奶,大呼解放,跳起芭蕾,培养更多爱好,并不介意穿着上更加标新立异,而内心时不时涌出的凄惶,她则拼命拉住不同异性的手来解决,她内心还是那么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少女,可多年来坎坷的情路逼她以学术式女强人的方式崛起。

  如果可能,有某一日时光倒流,辉君愿意娶她过门,或许她现在已经是个安于家庭生活老态龙钟的师奶了,再没有漫长时光里的自我纠结,可后来,她也生过病,摘除了整个子宫,这是长年累月下情绪压抑而终于爆发的结果,兴许,这就是她此生的劫,她拼命在以各种方式为自己渡劫,却不知何时才能真正轻松的游向彼岸。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读后感(十):不要去评价别人的人生,才是设身处地

  .她年轻时想得到的那种爱,找一个同性是可以实现的。可惜她却很直,命运还给了她一个男同志。如果她是我好友,我真要被气死。是呀,爱应该无所求,但在一段真实的关系里,起码最好还是对方也爱自己。无论想不想承认,绝大多数女人的一生,是被自己的情感经历塑造出来的。

  .唉,这真是一本一点都不八卦的书。不该寄望一个女博士写八卦。

  .道理谁都懂,但人生的事落到实处,每一样都非常非常具体。所以最好的“设身处地”是不要去评价别人的人生。而对自我的期许是勇气、坚韧、才能、热情、善,都不能少。

  .人要不要去审视自己的人生?绝大多数人是不的。“都过去了,还提做啥?”真的会过去吗?

  .她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她深爱一个其实不可能会真的爱她的男人,从20多岁到40多岁,全心付出,带着满身伤痛离开,但没有怨恨和自艾自怜。她反对婚姻,选择单身,她承受孤独,奋力活出精彩,并开始为老、病、死做准备。

  .她真坦诚,对自己人生中那些最重大的问题都有深刻的自省,自省到她承认自己的逻辑和生活方式可能也仅仅是自己的生命里的“药”。

  .她用这本书写了自己由小到大的一个个“心结”,但很多人应该连自己的心结是什么都不知道,或者不敢去想。

  .“希望你喜欢我们的故事。我问过自己许多遍,这本自传是报复吗?还是我把一切奉还给你的方式?我不敢说,这样的意图从不存在。但我希望,此书是对于我们之间独特关系的一份礼物,而不是报复。”

  .她写给辉的最后一句话是,“但愿我们可以到下个世纪再嬉戏”。“下个世纪再嬉戏”是男方填词的一首。也许她还爱他。

  .他们的故事,开头和经过都不感人,一段单方面付出的感情并不动人,但她历经半生后独自画上的句点令人落泪。

  .“我告诉她们,不想把神只视作一个人。我想在自然和万物中目睹神。”

  “你在哪里找到他?”白修女问我。

  “当我看见善意的时候。”

  .读完这本书,觉得这个并不漂亮的女人身上有神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