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寂静的烽塔》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10篇

2018-07-20 05: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10篇

  《寂静的烽塔》是一本由(阿富汗)卡伊斯•阿克巴尔•奥马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一):阿富汗:被曲解的文明

  阿富汗:被曲解的文明

  长久以来,对于中国人而言,阿富汗也许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曾经和“苏联”这个词紧密联系,后来是“塔利班”和“巴米扬大佛”,现在则是“基地”。在这片遥远土地究竟有什么人,他们又是如何生活,我们对此知之甚少

  看一看地图,就会一目了然。从地中海到北京,从伦敦到新德里,从莫斯科到阿拉伯海画一条线,条条都经阿富汗。26个世纪以来,东西半球的融合与交汇都发生在阿富汗——迁徙、贸易文化交流冲突,阿富汗是必经之地。阿富汗的地理资产,对任何一个帝国,都有不可忽略的战略枢纽价值,也决定了它的多舛命运

  是的,不了解阿富汗的人,会从卡伊斯•阿克巴尔•奥马尔的笔下看到一个满目疮痍的阿富汗,但在这样的苦痛生活之中,人们依然因为亲情、爱和友谊富有尊严

  当然,在这里所上演的残忍谎言荒谬,也并不比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更少。

  可以说,《寂静的烽塔》之所以动人原因之一就在于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穿梭在国家民族深重灾难里,枪声打破了生活的宁静政治避难让原来“讲讲故事,读读诗歌,卖卖地毯,搞搞对象”的阿富汗平民普通生活变的颠沛流离

  我们也可以说,《寂静的烽塔》充其量只是一个卖地毯的人写本家族回忆,长长的25章写的也不过是写一个男人是如何走上织地毯之路的。唯其普通,写的是接近于人本身的,友谊、背叛、赎罪、爱情故事,这些东西不止在阿富汗发生,也在世界所有的角落、所有人的生活中日日上演。它就比任何一篇战事报道都更准确地传递了阿富汗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

  少数熟悉阿富汗的人说,阿富汗人说话,曲径通幽,有六七层深意,还会有意掩饰,所以你很难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客套和夸奖对他们来说,哪怕是违心的,也是必要礼节。这是上千年沿袭下来的“民族性”,源于深入基因的不安全感

  在此书中,作者力图展现的是另一个“阿富汗”。

  这里的阿富汗人民勇敢积极生活,有活力、有梦想,有潜能。虽然身负重压的苦难,那渴望自由幸福顽强精神却不少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我们也得以在此书中了解阿富汗“民族性”的另一面,面对经济强权宏大叙事,伊斯兰原教旨的沉渣泛起,普通的阿富汗民众没有选择简单的避世。而是曲折的前进,这种“前进”,有时候不过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正是这种普通民众面对“苦难"所发挥人性美的光辉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其普适性,才是消解文明“巴别塔”的利器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二):战争下人性的美与丑

  军阀混战下的阿富汗,无数平民妻离子流离失所。书中展现了很多人性的美与丑。卡伊斯在地洞里听着分娩后妇女讲述战争爆发之后自己丈夫被压在废墟中,自己如何一点点的挖出他,丈夫没有畏惧死亡而是让妻子笑一笑。一个来自书香门第受过较好教育女人为了喂饱孩子给孩子治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躯体(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不允许妇女工作)。妓女忧伤的回忆起出卖自己肉体的第一晚:“那天晚上我哭了一夜,我竟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我父母、弟弟妹妹以及丈夫死得时候我也没这么哭过。我恨自己,想一死了之。可是我不能死啊。我死了,谁能像妈妈一样给我孩子母爱?”……作者最好的玩伴也是坐着的堂兄弟火箭弹炸死后全家的哀痛以及极力安抚丧子之痛的婶婶……还有坐着父亲及家族的地毯被毁之一炬,父亲没有绝望还是站了起来,作者自己也是帮助家庭重新站了起来,多么坚韧多么勇敢的决心毅力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三):有关生存和温情

  这是一本由阿富汗人写的回忆录,是关于一个阿富汗家庭在十年内战和塔利班统治下努力生存下来的故事,可以与《追风筝的人》比肩。

  这本书重在表现的,不是战争的痛苦和人们生活的颠沛流离,而是普通百姓的人性之美,是人们面对战争之苦的坚韧与淡泊。如今在和平年代,人们虽然不用面临战争,但是金钱利益诱惑不断,痛苦迷失常有。如何保持内心的静然安好?这将是本书给予我们的最好礼物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四):顽强生命力的呐喊

  读着作者奥马尔在阿富汗的亲身叙述,从他的童年青年时光,每一页的故事都让我深陷其中,手不释卷。书中详细描述了他们一家在阿富汗危如累卵的生存实况——当时圣战组织内部为了对国家的控制而发动无边无尽的派系斗争,而普通民众不得不在战争的硝烟中艰难求存。其中奥马尔家一度成为战场,他们遭遇狙击手射击以及火箭弹在屋子附近爆炸威胁,最终全家人只能逃到喀布尔另一端的一个古堡中躲避危险

  当奥马尔和他的父亲试图悄悄回到家中,把埋在院子里的金子带回时,不幸降临,他们被抓,从此囚禁黑狱被迫像奴隶一般的劳动。期间他和他父亲还有其他俘虏都受到了非人的折磨虐待。后来缘于其中一名指挥官在战前和他的父亲是旧识,方得以释放。最戏谑的一幕是,当他们回到家时,人们正在为他俩举行葬礼。读到此处,不免唏嘘不已。我想,这与死神擦肩而过冒险的经历一生一次足矣,但事实上,它仅仅是奥马尔在阿富汗颠沛流离生活开始的一个小插曲

  由于自己的祖国已被不同族群之间的战争搞得四分五裂满目疮痍,奥马尔全家都拼命试图逃亡到另一个国家。在他们的逃亡之旅中,他们遇到过善良好客同胞的施舍和庇护,也遭到部落暴徒的掠夺和那些对旅行者犯下可怕罪行。甚至有一次奥马尔和他的父亲又被抓住,像耶稣受难时一样被绑在木桩上,竟被暴徒用毒牙啃咬!作者写道,“他第一次张开嘴咬我时,恰似锯或者一种锋利金属器物渐渐嵌进我的胳膊疼痛如此剧烈。”真真是不忍卒读!书里过多的死亡威胁与生存的艰辛常常让我掩卷长叹,而对阿富汗人的善良和美丽的描述,又让我见到了人性的光芒,人民希望没有战争和渴望文明的回归

  这本书内容动人,文字优美,让我感觉好像正坐在篝火旁,静静听着奥马尔娓娓道来他那个动荡的祖国的惊人故事,其中有家庭的关爱、同胞的情谊和顽强生命力的呐喊,也有在宗教名义犯下的暴行和毁于战争的丰富悠久历史文化的声声叹息。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五):夹缝生存

  在我印象中,阿富汗是一个有些恐怖,有些神秘的国服,战火流离,所有人都穿着长而宽松衣服女性必须蒙着脸,没有人权,是一个会让我避而远之的国家。看《追风筝的人》的时候,第一次了解了阿富汗这个国家,看《寂静的烽塔》时,更进一步了解。书写的很平实,却使我震惊。

  在这个动荡的国家,原来也是充满温情的,当还是和平的年代,他们喜欢放风筝,切风筝,喜欢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那里的人十分的热情,过着逍遥自在日子......

  我没经历过战争,尽管我在书中看到了他们为了躲避战争多次举家迁移,过的胆战心惊,但是我仍没办法体会种子弹从耳边擦过,火箭炮在身边一个又一个落下,最亲爱的兄弟突然死去,出来溜达随时派系的人抓走......看到这一幕幕,才知道了和平的可贵

  无论战争如何打响,还是要勇敢的活下去,尽管艰难不堪,痛苦的日子总会过去。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六):战火中艰难的生存

  孩子在面对战争的时候总比成年人乐观许多,他们所看到的不只是苦难,只要有哪怕一点点快乐都会深深地记在脑海里,所以这一本书所描述的战争,残酷中带了许多温情。

  在作者一家的逃难路上那些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们都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感动。战争,和发动战争的那些无耻的人们,不能改变阿富汗人热情善良的天性。他们接纳陌生难民,给他们安定的生活,至少在战火未曾蔓延到来之前得以过上无忧的日子。石榴园主,库车牧民,那些所有曾对他们伸出援手的人们都是这战火流离中最温暖的人们。

  一路漂泊的一年里虽然经历各种苦难,但是总有温情的事情发生,但是在再次回到喀布尔的日子里,在被塔利班统的时光里那些暗如地狱的生活让人看得压抑而痛苦,尤其是瓦基勒和祖父的死亡更是让人不禁泪流满面。祖父为了保全家人而不得已卖掉房子无奈,那种痛苦不是我们这些未曾经历过的人们所能感受的。

  当然《寂静的烽塔》也有一些取巧的嫌疑,书的封面设计借助了《追风筝的人》而在书的宣传里也用以对比表达这本书可读性。实则与后者相比,这本书完全是另一种故事。它只是一本对战争的直观描述,对经历的真实感受。而《追》则是一个救赎的故事,只不过这个过程经历了战争,更加深了难度从而更加感人。另外从文字的描述上来说,这一本书与后者也是有着一定的距离的。

  但是不管如何,这也算是一本好书,于我们这些远离战争的人们来说,对同年代的人们所经历着战争的洗礼中的那些痛苦的一种了解和感受,不失为了本好书。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七):寂静的烽塔,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这本书比追风筝的人让我更加了解阿富汗,1979的苏联入侵,之后苏联撤出的圣战组织,1994的塔利班崛起,2001美国打击塔利班,到现在所谓的民主

  阿富汗连年征战,以往这对我而言不过是新闻版上的一条新闻,而读完这本书,千千万万个在战争中饱受沧桑和丧家之痛的普通的和善的阿富汗人民的生活开始变的真真切切起来。

  和平是宝贵的,而怎样维持和平,如何批判战争,面对战争面对伤痛那种坚韧那种坚持正是我们要思考学习的。

  想说的有很多,可总好像堵在了喉头,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几次父亲的地毯毁之一炬,可父亲仍然慢慢的爬起来,开始重新收地毯,开始重新收集希望。

  从头开始总是极难的

  我庆幸我出生在如此和平的年代,而若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我应该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吧,那个时候,活下去,也许变成了最难的事情。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八):即使是传记体的小说仍旧能看出战争的无情

  在图书馆游荡偶遇这本书,看着中信出版社的标志就果断拿下开始阅读

  中信的书还是普遍比较贵,但同时却也更为可读。

  读完封底卷首,以为这会是一本用朴实语言写的纪实类传记文学一类的书。

  文章分四部分:战争,飞翔,地狱,结束。之后附了三幅地图,阿富汗,喀布尔,主人公一家的流亡路线

  以前对于伊斯兰教,对于穆斯林,对于阿富汗没有一点了解,脑袋里面关于阿富汗影响仅仅停留在历史课本上苏联的阿富汗战争。这本书正好成为了我对于阿富汗文化的启蒙书。

  苏联从阿富汗逐渐撤军,主人公的故事也随之开始,封底纽约时报书评“通过孩子的双眼见证战争,通过承认的记忆重现战争。”我觉得描述的相当恰当,作者的家族从当时上流社会幸福安逸的生活沦落到家庭破碎,各家逃亡的地步,战争的无情,通过作者生动的描述完全的呈现在我眼前。

  在这本书内不仅可以透过作者的双眼,看苏联,阿富汗各派系军阀,美国等等的战争对于阿富汗平民百姓的摧残,更能从作者流亡的经历中,看到阿富汗人民在战争中人性的光辉。

  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关于阿富汗的书,它让我对阿富汗文化有了一点了解,知道了地毯,布卡,普什图语,库车人。这一切都激发着我的兴趣,尤其是通过作者如此生动的文字表述。揭开了这个坚韧民族的面目,以及战乱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那张经典的国家地理封面。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九):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家庭命运

  同样在一片蓝天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存命运,因为现代手段高度发达,我们得以时时刻关注到除了自己以后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正因为此,我们才会觉得有时自己固然有一些个人悲欢,有时却因为拥有着难得的和平而成为最幸运的人。

  在和平的背景下,人的一己悲欢与体验被放置在最重要位置,但一旦战争爆发,我们才知道所谓生命,所谓个人,所谓情感等等等等,都原来是这么地不值一提,它们被无情的战火无情地吞噬,成为灰烬。只有当尘埃落定,那些有幸活下来的人,也许才会有机会抚摸伤口,告诉这个世界,他曾存在,曾经历,而现在他还在承受

  阿富汗内战题材为背景的小说《寂静的烽塔》以一个地毯家族所经历的大起大落主线,用一个孩子所亲身经历的战争为线索,为我们展开了一个真实的阿富汗人民所经历的战争场面,它就发生在这同一片蓝天下,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奥马尔本来生活在一个富裕大家族中,过着平静美好的生活,但是内战爆发,一切都被摧毁了,他们本想慢慢等待,也许一切还会重新回来,但是一切再也没有回来,在战火中,父亲们要保护自己最亲近的妻子和孩子,家庭慢慢崩坍离析。他们想要找回埋在地下的黄金,但是家却是再也回不去了。他们寄希望于每一个新到来的统治者,却发现谁也靠不住。在不断地流亡生涯中,他们不断地经历着生命的考验,多次险些丧命,经历了无数次非人的待遇,亲眼看到了暴政者们带来的种种苦难。但幸好奥马尔又重新拾起了家族的织毯手艺,重新振兴起家族事业。此时塔利班政权被美国轰炸,生活开始趋于平静。但这远不是结束。

  坦白说,阿富汗这段战争史,我一直就是迷迷糊糊的,所以看小说时,自然重点也不是放在战争的着眼点上,至于作者要表达的谁是谁非的立场,我也确实无从评判。我只是喜欢读到小说中关于人生与人性的内容,会在小说中读到战争与和平的差异。

  一个家族的兴盛到衰败再到东山再起这样一个过程与战争的爆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经历既悲凉又惨痛,但是普通人是无力阻挡这种沉重历史车轮碾轧的,普通人的命运更像是随波逐流的石子,生死尚且不由自己,更何况是财富,只能说,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

  《寂静的烽塔》读后感(十):我在呐喊,是否有人能听到

  这是一本由阿富汗人写就的回忆录,记述了一个阿富汗家族的战火流离。

  在“我”的记忆中,战前的喀布尔是一座花园遍布的城市,花园里石榴树、扁桃树和杏树穿插其间。宽阔的街道两旁,绿树成阴,在头顶相互簇拥成枝繁叶茂的高拱形状……

  后来,这一切怎么都消失不见了?炮火连天打破了往日的宁静:这座城市在十六年的时间里,饱受蹂躏:一开始被苏联占领,接着圣战组织不同派系间持续杀戮,最后被恐怖组织塔利班控制。这个时候的阿富汗已不再平静安详,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大地血流成河……

  一个圣战组织的头领以如此变态残酷的方式炫耀自己的战绩:“就在几个月前我把腐烂的人肉放进我的人脑壳花盆里时,花盆里栽的玫瑰发疯似的一个劲开花,现在还没凋谢。”这段话,使我不禁想起艾略特《荒原》里的一句诗:“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这些被战争、死亡扭曲了的意象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我们会反思,在这苦难中,我们该何去何从?

  快乐源于痛苦,等待是一种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

  阿富汗的历史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向我们展现这个国度的苦难,而是和我们一些别样的思想。战火苦难可以夺走我们的家园,可是烧不尽人性的光辉,在苦难中他们依旧坚韧、乐观、善良、保持自己的信仰。在摄人心魄的死里逃生以及极具荒诞色彩的惊险历程中,无处不体现着阿富汗人民的温情。

  至今仍记得这一片段:“我”一家在逃亡路上饥肠辘辘时,花园的主人收留了他们,给予他们住的地方和美味的食物,并且从陌生人变成了好朋友,从此解下深厚的友谊。

  以战争的冷酷衬托人性的温暖,以有情对无情的战争进行控诉,顽强生命力的呐喊在这里撼人心弦。

  (by,独書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