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从未不认识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从未不认识的读后感10篇

2018-07-24 05: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从未不认识的读后感10篇

  《我们从未不认识》是一本由林宥嘉 / 万金油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从未不认识》读后感(一):当音乐遇上小说

  当音乐遇上小说

  最初得知这本书是从微博上,微博读书账号铺天盖地宣传攻势下,想不知道也难。这本书的书名《我们从未不认识》读起来有些拗口,到底是认识还是不认识呢。而更吸引我的是“林宥嘉”这个名字

  他选秀歌手出身,却才华横溢个性十足,声线细腻独特,唱功极佳,歌声感人肺腑专辑不多,但张张经典。所以,当发现这本以他名义出版的新书,而且是本小说,不是名人出书的通常类型——传纪、写真等,去年他出的专辑叫《大小说家》,如今他真的出了本小说,心中难免充满好奇期待

  不过,书拿到手后,稍稍有点失望,因为小说并非林宥嘉所写,而是出自一位名叫“万金油”的作者之手。与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电影女朋友 男朋友》,于是期待值又回升一点点。书的前半部分PART A是小说,后半部分PART B才是林宥嘉的文字,是他阅读了这12个故事后,记述再创作的12篇文字轨迹,这就是所谓的“音乐小说概念书”。其实这个idea很棒,感觉就像是旧时磁带的AB两面,听完A面再听B面,二者融为一体,反复转述、相互解构同一文本,当音乐遇上小说,相得益彰完美结合,别有意味

  看到目录中PART A部分一篇篇熟悉题目,想来便是由歌名衍生的同题作文,便觉得读这本书的最好方式便是边听那些林宥嘉的歌,边读同名小说。

  第一次读万金油的文字,都市感十足。港台作家笔下大多有这种味道流露出都市男女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掩饰的孤独落寞惆怅感伤。这些小说与歌曲关系密切,而和之前林宥嘉的MV无关。也并不都是爱情故事,有的讲述亲情若即若离伤痛苦楚,如《残酷月光》;有的小说情节并不曲折生动,故事性不强,而是偏重人物内心独白意识流动,如《周末夜惊魂》;也有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故事,如《Runaway Mama》。小说中的叙述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均有,或旁观或自述,故事的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最有意思的是,这些小说都有一些内在联系,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发现同一人物的重复出现,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或主角又成为另一篇小说中人物口中的他者,彼此相互勾连,全部十二篇小说可以形成一个整体,都在讲述都市人内心鲜为人知隐秘情感恰到好处表达出林宥嘉歌中的意境主题。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彼此间的冷眼旁观,我们陌生又熟悉,究竟是认识还是从未不认识呢?其实这些小事也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些不起眼的日常琐事平淡真实

  相比之下,林宥嘉的文字则有点让我捉摸不透,有点不知所云。这十二段或长或短的文字片段琐碎得让我不知道叙述者的身份,也没搞清楚这些段落和前面相应小说是什么关系,也可窥见林宥嘉与众不同想法感受,文字和故事也都很有意思,不过感觉还是小说部分更值得一读。

  最后想说下这本书的装帧,出自聂永真之手,果然不一般。腰封和假精装封皮里面,是线装,做工扎实不易散落,平铺翻开书页也很方便阅读,纸质手感也很好,再加上书前后的彩页照片、附送的卡片及小册子,每个细节都很用心,又设计感十足,实是做得很精美的一本书。

  《我们从未不认识》读后感(二):与我们的青春相遇——我们从未不认识

  第一次听林宥嘉的歌是在ktv,高中毕业聚会,我高中的男同桌怀里搂着爱了3年,追了3年的姑娘,却静静地哀伤地唱着:“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这首歌仿佛是注脚、是签文、是诅咒大学几个月两个人就到了:我曾有拥有你,想到就心酸的境地

  从此在我同桌眼前,姑娘的名字提不得,和姑娘一起组局出去玩更是不可能,既然姑娘选择了另一个男人,那就意味着对过去的永远放弃、永不再见。

  所以拿到书时,我首先翻到了心酸这首歌,虽然讲的是一个完全与我想象不一样的故事,但是我完全理解,“这世上没有完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些病兆,而大草是乐在其中。”这最后一句话

  对我同桌来说,他拼命追到手的姑娘是他的病兆,一个明知道不是因为喜欢在一起的人,一段死磕来的感情,都是病兆,确实是年轻人通病

  林宥嘉默默地在台上唱出我们的青春,通常都是些小人物的感情。求而不得的浪费委曲求全的勉强幸福,人艰不拆的说谎。在玻璃窗上呵出你美丽名字然后突然想起你,找一条有你的唐人街,一步一步走向你,卑微地爱着你,就像那无数少男少女做过,正在做,将要做的事情,就像“当她遇见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又像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不愿成为那风景,那人,我只愿成为,支撑起你的那座桥。”还像是“爱是一种需要不断被人证明的虚妄,就像烟花需要被点燃才能看到辉煌一样。”

  当我渐渐过了那个有爱饮水饱的年纪,仿佛林宥嘉和过去的爱人一起也被我遗忘在那段过去的时光里。那段时光里,有男孩姑娘开心的笑脸,有做不完的试卷,走不完的操场,有朋友间偶尔任性的吵闹,有那个一直暗恋的人轻轻的一瞥,像羽毛划在心上。有林宥嘉的歌作为背景音乐,循环播放。

  只是我们的时间不能循环播放,我们终要走出操场,走向冷漠成熟世故与自我保护,只剩林宥嘉还在原地唱着,不知疲倦的唱着。

  《我们从未不认识》读后感(三):我们 从未不认识

  《早开的晚霞

  今年 在你的现场 早开的晚霞 这一段的时候 眼泪憋的最辛苦 我没有给你翅膀 你为什么要飞翔 今天看的这个故事 所谓的宽容坚强我做不到呀 就让眼泪哗啦啦 你还好吗

  《残酷月光》

  今晚是残酷月光 听了这首歌 我就很少矫情的看月亮 或明或暗 或许什么都承载不了 我看过海 好像也没有特别喜欢 或许是很小的时候听过的水怪的故事 我一直都在流浪 海洋也没有那么稀罕 故事里有一句这样的话 曾经是那样爱过 下一刻却恒久地被抛弃 有梦想就飞 梦想不明显就使劲跑

  《说谎》

  人艰不拆是这首歌的延生词 或许过几年 回家面对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何时结婚 有没有对象 你是什么让别人不安呢 只记得mv的最后 兔子先生幽幽的说 说谎的人要吞一千根针呦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祝你做个幸福的新娘

  《周末夜惊魂》

  我不是一个人 我不寂寞 周末用来洗衣服 我不怕鬼 没有夜惊魂

  《感同身受

  我觉得 大概 或许没有 感同身受 这种事情 不是悲观呀 很多时候 你连自己情绪都搞不清楚 要死要活 有人快乐 我们都会快乐 有人寂寞 谁还敢说寂寞 故事进行到现在 万金油好厉害

  《心酸》

  大草好像饮食男女里的大姐 大草说 失恋就是走在回家的路上 走过那条和他一起走过的街 原来也不过就那么短 曾经以为的一辈子 其实也就是一瞬间 我们曾相爱 想到也不要心酸 曾经特别想买的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还不知道躺在哪里角落里 要找到走不完的长巷

  《拾荒》

  酷狗里 没有兔子先生的 拾荒 这个故事里的大草说 人生于世 每个人都是拾荒者 可是我脑袋里却浮现的全是你的影子 你不在了

  《runaway mama》

  这是到目前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runaway mama 有些东西 你想丢掉 想忘记 怎么也丢不掉啊 最后只好找个方式和他共存了 看完这句话 鼻涕又要出来了 或许不甘平凡总会趋于平淡 就好比 我现在就特别羡慕可以打出喷嚏的人

  《纪念品

  今年现场的时候 纪念品这一段的时候最嗨 你教我们哇哦哦哦 哦哦 全场一起的这个声音 老猴的故事让我想起今天上课的时候 看的那个视频 老漂族 每次出门 最多的纪念品估计就是明信片安静静的写下当时的心情 和走的冲动 把这份心情分享 纪念品那么多 什么可以用来纪念你

  《眼色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好酷的一句话 这么多眼色的版本里 我最喜欢你

  《自然醒》

  睡不着音乐会上 第二次听到这首歌的现场 好多人都在烦有一个永远装修不完的邻居 想到好久之前的一个微访谈 安东尼说 大多数人都不晓得未来会发生什么 都是被未知推着走 我们可以保证的是 命运推着我们的时候 要走稳 兔子尼尼不经意的符合了兔子嘉 12个故事 晚安

  《我们从未不认识》读后感(四):人生需要冷眼旁观

  你或许听过有部叫《我爱你爱我爱我》的台剧,名字跟绕口令一样,非要人多读几遍才能领悟内涵。好像宝岛的人都比较爱玩文字游戏,所以这本《我们从未不认识》,也让人嘀咕,到底我们是认识还是不认识呢?

  熟悉林宥嘉的人应该知道,这个问鼎歌唱选秀比赛第一届《超级星光大道》桂冠的男生,有着令人着迷的独特声线,时而慵懒吟唱,时而昂扬跳跃。这一次,他化身为旁观路人,请来十分会讲故事的万金油为歌写小说。

  12首在回家路上倾听的歌曲,拥有了“真实”的主人。从歌里走出来的“他们”,有着悲伤的童年,有着冷漠的双眼,不敢在月光下散步,不敢带哥哥去看烟火……而在阅读了小说之后,林宥嘉又写自己的梦境。就是从前音乐磁带的AB面,这本关于音乐的概念书诉说着,我们从未不认识,在认识的过程中又好像从未相识。冷眼旁观的我们收获了故事,虽然故事的人已经走了,但庆幸的是故事还留在我们心里。

  《我们从未不认识》读后感(五):we've met before。

  邻居养的萨摩吠了一整个晚上。

  精神有点分裂。开始怀疑是不是地震海啸火山爆发要席卷而来了。

  新年第一天。好好睡了个懒觉然后窝在床上读完了整本故事。

  微博上的统计。2013年我的微博里被阅读最多的,是那条不断放大的宇宙照片里面,地球越来越小小到看不见的图片

  无穷无尽宇宙空间里面。我们在这小小的星球相遇。

  却总觉得世界太大。

  想起小学自然课上,老师说用粉笔蚂蚁的周围画一个圈,蚂蚁走到前面会以为是墙壁,然后折头找出路

  等到它转了一圈发现自己被困死的时候,它会去尝试从“围墙”上面翻出去,而它一旦跨过去,就发现那只是一条粉笔线而已。

  我那时常常拿着老妈带回来的粉笔在地上找蚂蚁。

  有聪明家伙二话不说直接从线上跨过去。

  更多的是老师说的那样,碰到“围墙”然后折头,再碰墙,再折头。

  直到发现自己无路可走,然后试探性地跨出圈子

  成功了。

  然后我继续在刚刚的小圈子外面画一个大圈子。等它翻出去以后再画一个更大的圈子。

  反反复复

  生活大概也是一样。

  我们各自以为活在自己的圈子里。

  冲出自己的边界然后掉到别人的圈子。一层一层地破。

  却永远有更多更多更大的圈子一层一层扣住。

  世界是同心圆。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件事。

  遇见之前。我们早已相识。

  《我们从未不认识》读后感(六):孤独患者

  我不知为何,活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独患者,需要认可。 —— 《孤独患者》

  看《我们从未不认识》,因为林宥嘉。读《我们从未不认识》却是因为一个神秘嘉宾万金油。A面《We’ve meet before》万金油创作的同名故事,永远都有一个“亲爱小孩”。我收回听歌词看故事的兴致,因为不想脱线。十二次的寂寞制造,一个世界无情的无常。寥寥几个永生不忘的,是一行行的痛。很多事不能再来,很多事不许别人再提,他们都背叛希望,他们都习惯感伤。我们从未不认识,因为你认识的他认识我。

  《晚开的早霞》智能不足哥哥,让他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在走和曾走。弟弟的“我”因为情感不足的过早苍老,因为时间的消磨,如那双磨损的小叮当袜子,寂寞的童年,早已不知道去了哪里。《残酷月光》的她在安宁照护院擦肩而过的是一次次死亡。不要那美妙的生,只想拥抱众所周知的、微不足道的死亡。那份青涩死神问候,才能安慰那份多余女儿不幸。我们其实也有那个箱子,装着一个多余的自己。假装坚强的她和他,还要寂寞很久。只有迎来最想要的人死亡,最终敞开并承纳自己的所有。

  《拾荒》的老父亲悄悄的家人的所有,假装自己还记得,却开始遗忘了自己。一个老人的孤独,如一屋废弃物,挤挤的窒息,无人整理的发臭。《纪念品》的妈妈老公死老猴的念念不忘,假装他还活着。放下,不会让你痛苦,但也不会让你快乐。那让我们艰难背负,因为你曾经是我一切的意义。那些我心里维系着你的记忆,是一种绵长的柔情。我并不需要看见你出现,只要还能想起你,便少失去你一些。

  面《This is fiction》是林宥嘉的零散随笔。L的互换身份,似乎是一个孤独患者的自言自语。L也是一只歌,有无人理会的寂寞。L仍然还是那个L,他需要一个知情者,寂寞中无声的另一个自己。于是L向两个方向成长, 一个L将留给远方,另一个必成为L的寂寞幻像。第二个L是L人生的守望者。在那个随笔里,他是给了我们一双他的双眼,让我们看遍他的海的寂寞。

  两个L,如《神秘嘉宾》的龅牙男与兔唇女,我们四处寻找着失去的另一半神秘嘉宾,我们的爱与人生才会完整。如卡尔维诺在《分成两半的子爵》里说:“过去走在遍地的痛苦和伤痕之中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失去一半身体之后却怀有从前不曾体验过的仁爱之心,对世界上的一切残缺不全都抱以同情。“因为多余的残缺,才能亲如爱人,才能更好的包容这世界,活在这漫长岁月。

  我想,作为孤独患者的我,在你们眼里是一个操着神秘语言的吉普赛人,但你在我心里又何尝不是一个印第安人呢?

  《我们从未不认识》读后感(七):每首歌都有一个江湖——读《我们从未不认识》

  每首歌都有一个江湖——读《我们从未不认识》

  文/杨燕明

  从《你是我的眼》、《残酷月光》等流行歌曲中,我们认识了林宥嘉,被他的嗓音所折服、被他的忧郁气息所吸引。而这本《我们从未不认识》一书,则让我们见到了林宥嘉的另一面——他善于思考、也善于吟唱;他做着自己的梦,也抒写着自己的青春。这本书分为两部分,而其中的B面,就是林宥嘉自己的思想碎片,通过这些文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林宥嘉。

  这本《我们从未不认识》,是小说作者万金油与歌手林宥嘉的一本合著,在本书的A面中,是万金油根据林宥嘉的歌曲进行的创作,在一个个小说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生冷暖;而在本书中的B面中,则是林宥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文本,是对万金油小说的一种附和,因为是看了万金油小说之后的再创作,也是“总是试着站在众人理解的对向处,尝试各种选择和改变很多选择”。

  我一直都坚信,每一首歌背后,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我们听到的是这个故事,小说作者万金油想到的可能是另外一个故事,而林宥嘉也有他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如《残酷月光》这首歌中,其中有一句“我一直在流浪,可我不曾见过海洋”,在万金油的笔下,他是一种凄惨的故事,但在我的概念中,这却可能是一个温馨的场面,因为最美的画面,总要留到最后才出场;再如《早开的晚霞》,一句“我没有哭,哥哥也没有哭,我不哭是因为要装作坚强,他不哭则是不懂”,在万金油笔下,这是一个母亲去世哥哥有些智障的故事,而我们听到这首歌曲时,理解或许完全不同……

  不可否认,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不同,对歌曲的理解,自然是不尽相同的。而每个人的理解,都是对我们思想开放与多元的一次冲击、一次洗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思考。这种“音乐小说”的组合,个人觉得是很不错的,因为听一首歌,了解这背后越多的故事,就越能理解这首歌的内涵,听起来也才会更有Feel。

  正如对本书的介绍所言,“我们窥视、想象,加上一点自以为是,我们不认识他,我们从未不认识他。”的确,每一首歌都有一个属于创作者的故事,也有一个属于演唱者的故事,更有许许多多属于听众的故事。一首歌,就是一个江湖。哪怕,我们不认识他,也从未认识他,通过一首歌,人与人便可联系在一起,这是很美妙的一种关系,也是《我们从未不认识》一书带给我们的真谛。

  刊于12月21日《燕赵都市报》:http://roll.sohu.com/20131221/n392155696.shtml

  《我们从未不认识》读后感(八):我们从未不相识,不是么?

  我们从未不认识

  2013年,林宥嘉出了一本书叫做我们从未不认识。冲着林宥嘉这三个字我是很想去购买这本书的,但是,只有繁体版,一本将近100元。我觉得好贵!几个月后,大陆简体版出来了,我华丽丽的去书店赠看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没错,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这本书三分之二是一个叫做万金油的作家写的,而我看的恰巧是那部分。

  2015年8月,我在图书馆又看到了这本书,毫不犹豫的借了回来,打算好好读读。好奇怪,明明两年前都读过的故事,却还只记得其中的一篇(事实我看过的书绝大部分都忘了)。大概就是因为那个故事带给我所谓的感同身受,所以才念念不忘吧。现在我还觉得,那故事要是用yoga的感同身受命名,绝对好过神秘嘉宾。而至于其他的故事,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崭新崭新的!

  我是有听一首歌去看一本书的习惯。听了9号球,读了《涡虫》,(呵呵,还真不知道为啥阿信说是看了这书写的歌,有毛联系昂。)。听了《时间里的》,去跑过去读顾城的诗集,听了声律启蒙就去看看这书(话说,这书不是小孩读的么?为毛我看的拼音版)。类似还有等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这些就是想表达,能遇到配备音乐为音乐而生的文字是多么的令我激动?

  把林宥嘉的十二歌,用自己的脚本编出12个故事,看完故事去听,感觉是不一样了。第一次听,听得是声音,听得是唱法,听得是自己,听得是当下。嘎嘣给你个故事,你心里有了所固定的脚本,又能听出来什么?没错,这就是这本书的A面,万金油写的。

  万金油,百度说是:称为清凉油,用薄荷脑﹑樟脑﹑桂皮油﹑桉叶油等加石蜡制成的膏状药物,当人们遇到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者有轻度烫伤时,取万金油涂抹患处,即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此外,当伤风、头痛时,取万金油涂在印堂、太阳穴处,便有清凉缓解之效,亦称清凉油。哦,请原谅我,我没搜索到这个人的百科,就想我没有听过这个人一样。

  但是我猜他是台湾人,因为他的文字风格好像台湾的作家(其实,我也是瞎说)。淡淡的,缓慢的,你得慢慢读,因为读完就没有了。着重强调人物的内心刻画,太想把你带入了,甚至需要多咀嚼下。无法评判故事的好坏,因为感悟是和自己的自身经历有关系的,无关其他。只是自己太喜欢这种零碎故事的风格了。看似故事的主角们却可以在下一篇章里客串回一笔带过的路人甲。就像是这本书名,我们从未不认识,只是未到认识时。

  六度理论,对。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看似剧透又不是剧透的话:哥哥的护工,护工去的店,老板娘,那个拾荒的老人,刘小姐。你看,弟弟不认识刘小姐,我们不认识;但是弟弟想认识也不难么,我们从未不认识!

  万油金说,没有灵感就听歌。对呀,这故事是围绕歌的么?所以,我们看故事的时候也要听歌。这时候感觉,哎,这个故事还是蛮真实的,这不是隔壁二大爷家小花妹同学的邻居的叔叔的故事么?可是,故事的篇幅与阅读速度并没有完美的配合上歌曲的播放时间啊!这样子的话,与其为了某某和某某更配的单曲循环,倒不如把十二首歌放在一个播放列表里循环呢!别忘了,男猪脚和炮灰丁可能是一个人哦!音乐也是有互通灵性的。

  所以说,谈到灵性这个词,我才反应过来,这是yoga书,我怎么光说A面了。额,来谈谈林宥嘉的文笔。比他的声音还空灵,飘渺,性感。对,写的那叫一个零碎啊,那文笔,堪比初中生作文。不,这么说好像不对,让我特别扯的来说:荒谬和真实,平淡与真理,破碎和圆满,坚定与…..与什么?如果你愿意的话,看看本书的最后一个文章,但是我觉得只要懂的人才懂(可惜我不是)。我自己觉得,林宥嘉写的时候一定在想:我就是随便写写我写的,你们看得懂就看,反正我们不认识啊!我就是只想写写我想写的。剩下的,管他呢!

  即使这文字是片段的,也有他的温度,也能让你触动。管他好坏呢?

  我知道,你肯定也有你的故事,我也有啊,我也是蛮喜欢yoga的,我也有关于想自由的故事啊!哈哈。

  所以,为什么要在这篇读后感里加这句话呢?因为我刚刚看目录,发现,我真的是又忘记了这本书写的是啥,仔细想了想,回忆的知识片段。额,万金油,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清凉缓解。可是,用完了,淡了,谁还记得呢?谁又在乎记得与否呢?

  我跟谁变得亲密谁逐渐离我远去

  华丽演出共襄盛举唯有你的背影

  友情客串却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

  你按了我的门铃我终于从呵欠中苏醒

  紧张兮兮对你说一句欢迎光临

  林宥嘉-《神秘嘉宾》

  《我们从未不认识》读后感(九):两个人两个世界

  林宥嘉的歌都很有特色,我只能用这句话来评价他,这本书也是我对他增添认识的一条途径。书名叫《我们从未不认识》看起来好像是个病句,但是绕来绕去还是会绕明白,很多歌词不就是如此么。我不认识万金油,在网上查也查不到,不过他的文章写的还可以,根据12首歌就能写出这么多的故事,也是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刚看的时候我有一度真的把这些故事当作林宥嘉的亲身经历了,好像这些歌都是根据这些故事被创作出来的一般,如果真是那样,他的歌也就具有了另一层意义。

  我喜欢他唱歌的方式,但是觉得他一直没有好的歌,最近的一张专辑里好像有两首好听的歌,我更希望能够听到他唱一些更好的歌。这12个故事写的是生活,但是却又过度深刻,如果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书中的这些多愁善感的人,他一定每天都在愁各种事愁的头疼。

  每篇故事都有点悲伤,之前看韩寒主编的one里面的文章也常有这种感觉,林宥嘉后来补充的这些我感觉没有万金油写得好,不过也是有故事的。林宥嘉的文章其实更不如说是歌词,因为有些地方很押韵,文章也没有这么写的,这就是各有所长。作为一名歌手,他所能做的就是唱出生活的感觉,虽然他的词在书里面看起来单一,但是经过他的嗓音润色,就增添了另一层含义在里面。

  我们平时所认识的,只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林宥嘉,在书中我们却能了解他这个人,只不过这本书写的不是他自己,这就有了一点遗憾。我本来想多了解一下林宥嘉的,故事再好不是他本人的生活,总结起来其实和林宥嘉没什么关系。不过在言语中也能看出林宥嘉其实是有想法的,只不过他擅长的是用歌声表达。

  万金油能够把人物写活,尤其是第一人称的时候就像是在写日记一样,好的文笔只是缺一些好的故事,他的文章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也为本书加了不少分。还有一点遗憾的就是网上介绍本书是精装,结果是平装,有些失望。

  林宥嘉的文字和他的歌声完全不同,在文字中看不出激情,而听他的歌我能够跟着他的旋律一起动。我感觉这本书完全可以反向改编成歌曲,当有一定的故事基础时,唱歌的人和听歌的人都会增添一份感动在里面。

  《我们从未不认识》读后感(十):寂寞寂寞就好

  对于林宥嘉我是一见钟情,不要误会,只是对他的歌,对他的人我还是很陌生的。喜欢从朋友那拷歌,从歌的品位知晓一个人的音乐修养,亦可知这个人的性情。我特别喜欢从一个朋友那拷的歌,从那些歌里我总会在不经意间遇上自己的爱,这就是一见钟情的感觉吧,对于林宥嘉,我就是如此。

  我之前没有听说过万金油这个名,看这本《我们从未不认识》的时候才知道他原来是《女朋友男朋友》的编剧。

  《男朋友女朋友》不会成为《泰坦尼克》那样的经典,但也不是什么三俗的作品,他还算是成熟的,虽然它讲的是俗人的三角恋。它好歹讲的是一男一女爱上另一个男人,还不是卖弄同性情节,而且里面演员的表演也真的是可圈可点,煽情也足够成熟,桂纶镁还因此拿来个金马奖影后。

  音乐小说概念书?原谅我看标题一直不仔细,赤裸裸的就这么忽略掉了小说二字。这书啊,我一开始就是冲着林宥嘉去的,以为又是什么自传体啊。

  看完这本《我们从未不认识》我庆幸一开始的误会,看这书,不后悔。

  现在我记住了万金油这个名字,他不仅仅只是《女朋友男朋友》的编剧,对于他也许不会有一见钟情那么强烈,也没什么再见倾心,只是记住了这人,记住了这笔。

  林宥嘉的音乐小说概念书,这是以林宥嘉音乐而命题写的故事,十二个独立的故事又有所联系,构成了这个芸芸世界。看这故事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歌,看完故事看歌词只觉适合

  如果说音乐是一个世界,文字是一个世界,林宥嘉在音乐的国度占了一席之地,那么万金油在文字的世界同样占有那么一席之地。

  “阿弟你看到鞭炮炸开了嘛?我怕怕”

  “你把眼睛闭上,就不怕了”

  “可是这样看不到烟花呀”

  “没关系,你把头抬起来,是不是有光透进眼皮,一闪一闪的?那就是烟花了”

  这是本书第一个故事的开场,看着这样的文字,我怎么就想到了《雨人》里的那对兄弟,

  雨人的结局是美好的局,而这个故事,烟花太冷,寂寞和愧疚太深,这就是万金油笔下的人生。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一个男同的故事。两个男人在gay吧勾搭上去开房,唯一剩下一间房的旅社还不给他俩房间,说是房间不开给两男的,真是无奈。春宵一刻值千金,两人半夜三更只却只能去快餐店吃东西。两人就这么天南地北的聊着,回忆着各自在炸鸡店发生的悲伤的往事,竟开始心心相惜。不愿没有发生什么就这么错过,两人一南一北打电话找空闲的旅社,终在郊外的一坟场周围找到。

  两人就此骑摩托车出发。出发前,他问他怕不怕,他说不怕。开着开着就这么出了城,迷了路了,坟场转悠很久总不见旅社,摩托却在这时停火。

  他在前面走,发现后面人的异样,那个问他怕不怕的人明明自己怕的要命,但还是来了。这一夜天快发白。这真是我见过的最波折的***,可是为何我看到了浪漫

  万金油的笔总是那么煽情,十二个互不相干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各有各的无法明说的忧伤。寂寞寂寞就好,这是每个故事每个人物的同一属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