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维度思考法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高维度思考法的读后感10篇

2018-07-28 04:0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维度思考法的读后感10篇

  《高维度思考法》是一本由[日] 细谷功著作,后浪丨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高维度思考法》读后感(一):无知不一定是坏事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去世前两年接受美国《财富杂志采访记者问他:“假如您还有没写的主题,会是什么?”德鲁克回答:“是无知的管理。要是早写出来,大概已经成为我的最高杰作了。”

  无知的管理?大家看到这个估计会一脸懵逼,无知还能管理,这要怎么管理?日本作家细谷功在他的著作《高维度思考法》中认为,要突破思维限制,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无知。

  细谷功的主职是商务顾问,他毕业于东京大学,起初在东芝公司工作,后来进入安永咨询公司,负责产品开发领域战略规划以及业务改革咨询。他一直专注于思维能力方面研究,著有《地头力》等作品

  在《高维度思考法》这本书中,细谷功详细解释了无知是怎么形成的?无知的好处有哪些?如何提升这种无知状态

无知的形成

  无知对应的是“知”,那么什么是“知”呢?细谷功给了一个定义,“知”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事实是客观存在,是中立的,不带有善恶。而解释就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常常因人而异比如说历史事件二战发生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对二战的解释就有很多种,不同国家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之间,解释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知”。

  细谷功将人的认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和“未知的未知”。

  “已知的已知”就是我们已经知道的,比如我们已经掌握知识,已有的观念

  “已知的未知”是指我们知道有些东西可能存在,但是是不是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具体是什么情况,这些暂时还不知道。比如说我们要考试老师会出题目,老师虽然一开始不知道具体出那些题目,但是大致的范围总是明白的,无非就是根据教科书来。

  “已知的已知”和“已知的未知”形成了一座城,我们的思维就被限制在这个城墙内。而墙外面是什么,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甚至连墙的存在都意识不到。

  “未知的未知”就是除了前面两种之外的,我们一无所知的领域,连领域本身都不知道,也就是一种无知的状态。

无知的好处

  一般来说人们都认为无知是不好的。比如说一个人有可能因为无知会被人骗。一个企业很可能因为无知,拒绝改革,导致破产。这些都是无知带来的消极后果实际上无知也有一些积极效果,比如说别人背后骂你,你知道了肯定会很生气,但是因为不知道,反而不会被影响。此外,有句话俗话,叫做“不知者不怪”,就属于无知带来的好处。不过这些不是细谷功关注重点。细谷功关注的点在于“要知道自己无知”。

  细谷功关注的点在于“要知道自己无知”,知道自己的无知之后,无知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了。在思维上,有三点优势。

  1、流量思维

  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我们就会把思考的中心放在未知的事物上,而不会执着于自己已有的东西。过去的资源,包括知识、经验资本,这些都是存量,常常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如果要创新的话,不抛弃已有的东西,很难产生全新的东西。

  比如我们想要一栋新房子,如果我们已经有了一栋房子,这栋房子只是有些旧,还能继续住。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会想着把房子重新改造一下。因为已经有了这栋房子这一现实常常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但是实际上我们最初的想法是要一栋完全不一样的房子。如果要一栋全新的房子,就得把原来的房子拆掉,或者重新找一块空地。只有在空地上,我们才可以随意发挥,盖一座自己想要的房子。

  2、开放体系

  开放体系就是打破那堵墙,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已知的未知”的边界,如果这个边界不存在了,那就是开放体系。在思维层面,我们常常按照这条边界,把里面的定义为常识,外面的定义为非常识,这就是思维的局限性。意识到自己无知后,我们可以打破这堵墙,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常识,一切都是在变化的。

  比如说,我们常常会认为人到了年龄就应该结婚,不结婚的话就是异类,不被世界所容。认为应该结婚,其实就是把结婚当成了常识。但是实际上结婚和不结婚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选择。只是说,大多数人选择了结婚,而如今有很多人也开始选择不结婚。

  3、可变维度

  可变维度可以让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有句话叫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维度多了,思维的高度自然也就上去了,就可以直接看到墙外面。维度也就是变量,可变维度,其实就是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变量,甚至创造新的变量。

  比如说我们要设计一款新汽车,如果只是考虑外形引擎、油耗等变量,这种思考的维度就没有变化,因为市面上的汽车都有这些。可变维度就会考虑新增变量,就是现有产品还没有的功能,比如能连wifi,提供按摩座椅,紧急情况汽车可以飞起来,诸如此类

如何提升维度

  前面说了,要提升思考维度,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那么如何认识自己的无知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苏格拉底所说的自我审查法,就是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有点类似旁观者清”的感觉,不过这个方法不容易做到,需要长期的修炼;第二种方法就是德鲁克所说的重置法,抛弃我们的“已知”,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杯心态。那么具体要怎么提高维度呢?细谷功提供了三种方法。

  1、抽象化类推

  抽象化其实是人类思维的最大优势,是区分人和动物决定性能力之一。抽象化就是寻找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抛弃那些具体的特征。典型的抽象化就是科学中的定律,定律就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越抽象,就越能从遥远的领域吸取灵感,很多的创意其实都来自抽象化之后的类推。比如回转寿司,其创意其实来源工厂流水线

  2、增加思考的轴

  思考就像数学里的XYZ轴,每个轴就是一个方向。从大的方向来说,有定量和定性之分。如果我们只按照一个轴思考,思维必然是有局限的,如果增加轴,思维的广度深度都会大大提高。我们以盖房子为例。

  如果从定量的方向考虑,我们需要考虑房子的面积,分几个房间,需要多少钱,多少材料,多少人工等等。

  如果从定性的方向考虑,我们还需要考虑房子的设计风格位置朝向、甚至是风水等等。

  经过这样一通思考之后,盖房子这件事在开工前就会考虑得比较充分,不至于过程中或者盖完之后留下许多无法弥补的遗憾

  3、why思考法

  why思考法就是不断的问为什么,我们总是提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其实就是这个。通过不断问为什么,可以追根溯源,找到最本质问题所在,思考的维度也会不断往上升。细谷功举了一个地铁旁边老咖啡店例子,来分析咖啡店的竞争对手到底都有哪些。

  作为咖啡店,大家很容易想到,咖啡店周边的其他咖啡店,肯定是竞争对手。

  我们这时候问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来咖啡店喝咖啡?除了咖啡店,哪里还能买到咖啡?就很容易想到,卖咖啡的便利店、速溶咖啡等也都可以当做竞争对手。

  这时候可以接着问,人们为什么会来咖啡店?只是为了喝咖啡吗?然后我们就会发现,人们来咖啡店的目的有很多,比如打发时间、约会聊天等等。从这个目的来看,其实智能手机就能实现这些目的。那么也就意味着智能手机才是老咖啡店的竞争对手。

  我们所处的时代一直在强调创新,创新就意味着必须打破过去的思维枷锁,面向未知的事物。我们之所以无法创新,其实是被无知所蒙蔽。读了这本《高维度思考法》,我们可以学到: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无知,能够有效的管理无知,无知不仅不可怕,反而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创造力

  《高维度思考法》读后感(二):你知道吗,知识并不总是越多越好!!!

  小鸟总在天空飞翔,经过多次风雨洗礼,所以他们坚信“雨从天上而来。” 一天一只小鸟看到老鼠在挖洞,便问道:“你在干什么。”

  老鼠说:“我在挖井,找水”。

  小鸟说:“你这样是挖不出水来的,据我们长期观察,水从天上而来。”

  老鼠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从地里挖井的,你们不会挖井才这么说的。”

  小鸟反唇相讥“你们这些没见识的,我们看的比你们远比你们高,水分明从天上来。”

  小鸟从天上感受到水,以它们的经验来说,水从天上来。并且认为所有是水都是在天上。

  老鼠挖井找水,以它们的经验来说,水从地下来。

  是不是觉得老鼠和小鸟都很蠢,其实人也是一样。习惯用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去判断所有的事情,但人的经验和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不能代表所有的事情,经验和知识并不总是对的。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和经验会桎梏我们的想法。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就像地心引力一样,越是专家所知支撑自己想法的知识越多,引力就越强,在思维上越容易故步自封

  那么如何能够避免思维桎梏,提升思考的维度呢,细谷功的《高维度思考法:从如何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有提升思考维度的具体方法。

封面

  细谷功,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曾供职于东芝,安永,凯捷等知名咨询公司。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产品销售策略的制定以及组织改革的咨询。著有《具体与抽象》、《WHY型思考改变工作》以及本文要分享的《高维度思考法》等关于思考力的著作。

  《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从“知”“无知”“未知”的结构阐明;“解决问题”的困境;“蚂蚁的思维"VS“蝈蝈的思维”;发现问题所需要的“元思考法”,四个方面循序渐进讲述认识思考维度以及提升思考维度的方法。

本书整体构思维导图

  1 “知”“无知”“未知”的结构阐明。

  已知和未知可以分为三类: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

已知和未知关系

  已知的已知:指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就能够知道答案。比如我们读书时候的考试,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不管是谁记住书里的知识就能取得好成绩。是标准化的。

  已知的未知:“寻找已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比如不认识的字,只需要查字典就能得到准确的答案。也属于有正确答案的,只要集中精力于“如何有效、快速、准确地解答”也是属于标准化的。

  未知的未知:从问题本身出发,自己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从源头开始思考,一件事情,能够发现最本质的问题,着重点在问题本身。

  本书把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的思维模式叫做“解决问题型”未知的未知叫做“发现问题型”。

  “解决问题型”的边界在已知的未知领域,就很难有突破,因为解决问题的重点都在已经掌握的知识上面,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各种知识的组合。所以很难突破那道知识之墙,从更高的角度去思考了。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往往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但是在创新方面很难有什么突破。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通常比大人更具有想象力小孩子就是属于空杯状态,不会有以往的经验去判断事情。

  “发现问题型”思维的出发点的是,不受已有规则的影响去探索事物的本质。是没有边界的,所以“未知的未知”那里是虚线。

  还记得那个一度很流行脑筋急转弯吗?

  怎么样把大象放进冰箱里?

  标准答案是:

  1)、把冰箱门打开 。

  2)、把大象放进冰箱。

  3)、把冰箱门关上。

  怎么把长颈鹿放冰箱里?

  标准答案是:

  1)、把冰箱门打开。

  2)、把大象拿出来。

  3)、把长颈鹿放进去。

  4)、关上冰箱门。

  有没有想过别的答案,本书给出另一个答案;

  1)、买一个新冰箱。

  2)、打开冰箱门。

  3)、把长颈鹿放进去 。

  4)、关上冰箱门。

  这道题的目的是把长颈鹿放冰箱里,另外再买个冰箱也能够达到目的。并不一定非要放之前的那个冰箱里对吗。但是我们的思维很容易被之前的那个冰箱影响了。

  古语说的“三岁看老”也说明,我们的思维被环境性格影响,很难再改变了。很难改变并代表不能改变,我们来以俯瞰的角度看看解决问题型和发现问题型思维的区别在哪里。以便灵活运用这两种思维模式,解决问题。

  2 “蚂蚁的思维”VS“蝈蝈的思维”。

  蚂蚁和蝈蝈故事起源于《伊索寓言》。喜欢储存的蚂蚁,代表解决问题型思维模式。活在当下的蝈蝈,代表发现问题的思维模式。

蚂蚁VS蝈蝈

  1)、存量vs流量

  存量可以用来说人力财力物力权利、知识等资源。我们这里重点说知识。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积蓄知识,读书的时候学校教我们的也是积蓄知识,背诵,做题。获取知识是从人类活动,读书,行事,与人沟通渠道,获得的知识是需要存储。因为不存储再去找出来是比较费事的。

  但是互联网发明使常规知识的获得变得容易的多。互联网社交开放的社交环境更是使每个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我们要知道什么只需要在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就能得到答案。用完了就可以丢掉,下次再用的时候再搜索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并且现在的世界,用日新月异都不足以表达今天世界变化之快了。以前的很多知识,说不定在下一秒就过时了,记住根本没有意义。所以现在很多知识付费平台打出的口号都是“终身学习”,我们需要终身学习,。知识也变成时间的流量,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就在时间之河里流淌,我们只需要再搜索就能得到答案。

  现代社会知识的存储和传播环境,让知识由存量向流量转变。

  2)封闭体系VS开放体系

  蚂蚁有巢穴是封闭体系,有蚁后作为这个体系的中心,有工蚁、兵蚁明确的分工制度。封闭体系有规则,有界限,有资产,对于人来说的话,通常是有知识,有一定资产,有一定地位的人。因为有产才不敢冒着失去的风险,有知识形成固定的价值观,有地位不敢推翻之前拥有的一切,否则就会失去一切。导致它们稳重有余而活力不足。

  蝈蝈没有巢穴,随地而栖。属于开放体系,没有资产,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束缚。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反而比较敢于冒险。没有知识支撑并没有形成固定的价值体系,反而更容易以中立的视角客观的看待问题。虽然给人不稳重的感觉,但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封闭的体系是有规则的世界,开放性的体系是打破规则的反叛。一般来说,开放性可以走向并且势必会走向封闭,但是封闭很难再走向开放。

  3)固定维度VS可变维度

可变思维VS固定思维

  蚂蚁的生理构造决定,它们只能生活在地面上,不能以俯瞰的视觉看自己所处的世界。当遇到它们无法逾越的墙,它们要出来就没有办法。

  蝈蝈则可以利用有弹跳力的后腿和翅膀越墙而出。而当它们不用后腿和翅膀的时候也可以在二维的世界里活动。可以在更高的维度俯瞰自己以前的世界。升维的特点是变量增多,维度可能比较抽象,想象成数学坐标,二维只有X、Y两个变量,三维有X、Y、Z三个变量。

  以目的和手段为例,解决问题型的蚂蚁看中手段,为个配合这个手段来实现目的而努力做出行动。发现问题型的蝈蝈,看中目的,围绕目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

  在更高的维度俯瞰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最高段位。也是本书的终极目的。

  3 发现问题所需要的“元思考法。”

  “元”在汉语里有开始,源头的意思。我们把一月叫做元月,《红楼梦》里贾元春出生在正月初一,所以叫元春。

  我认为这里的“元思考”也是从源头开始思考,追本溯源的意思。本书所提倡的高维度思考,即是从发现问题开始思考。发现问题是找到本质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

  本书分享了3个提升维度的方法:

  1)“抽象化,类推法”升维

  所谓抽象化就是把具体的概念抽相化,便于理解。

  举个例子

  一道数学题,3只圆珠笔和2只铅笔8元,5只圆珠笔和4只圆珠笔14元。圆珠笔和铅笔的单价多少?

  我们能够很快的建立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式。这个方程式就是个抽象的概念。建立方程式解一道题是不是比掰着手指头算要容易的多。方程式引进了两个假设的变量X和Y

  就使事情变得容易多了,明确解出两个变量的值就好了。

  类推法就是从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上,得到灵感。例如,雷达是从蝙蝠身上获得灵感的。类推法是发现事物表面下,相关联的地方。类推法需要抽象作为基础才能实现。

  2)通过思考的轴升维

  轴可以想象成数学里的坐标轴。使坐标轴的变量增多,那么维度就上升了。通过把有同类特征的变量进行分类,分析便于理清问题。

  3)通过why(目的)升维

  发现问题的本质是找出真正的问题,至少要问5遍“为什么”。

  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够促进我们深入思考,寻找问题的本质。脱离表面问题的束缚,以更宽广的视野审视事物。以便于寻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手段。

  重视发现问题的空杯心态,说明原有的知识能让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先入为主,对创新形成一定的阻碍。但这并不是说要轻视知识,《高维度思考法》是鼓励我们以开放的心态从更高的维度看待知识。以批判的态度使用和更新知识。

  《高维度思考法》读后感(三):识别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蝈蝈还是蚂蚁?

  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天看书看到一半,问坐在一旁的爸爸。

  “爸爸,为什么我越看书越觉得自己很笨?感觉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我不知道的东西了。”

  那是年幼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焦虑,于是爸爸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画了一个圈。他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的周长越大,就越觉得自己无知。

  其实芝诺的话还没说完,圆圈的周长外是广袤的无边无际的未知,接触周长的部分是被自己意识到的无知,而剩下的部分就是连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不知道的未知。

  大部分人在解决问题时,只会运用圆圈里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只能解决很小范围的问题。更高一层次的人会鼓励自己在圆圈的周长上探索已知的未知。但几乎没有人关注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即未知的未知。但正是这个部分拉开了普通与卓越的距离。

  一个人如何管理自己的未知,决定了他的高度与格局。

  《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这本书就鼓励大家关注自己的“无知之知”, 跳出固有层面,在更高的格局上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已经被当做是现代职场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但说到底,解决问题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方式。因为你必须等待问题出现,才能进行下面的工作:包括定义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检验,以及结果反馈。但书中讲述的高维度思考是一种站在更高的角度去主动发现问题的思维方法。《高维度思维法》是一本讲述如何在问题显现之前就主动发现它,并超出已有经验和知识体系的限制,找出解决方案,完美扼杀问题的书。

  作者细谷功毕业于京东大学工学部,先后就职于东芝、安永等著名咨询顾问公司,负责产品研发、销售、生产等领域的战略咨询。著有《锻炼地头力-打造你的黄金思考力》等思维类书籍。

  《高维度思考法》这本书运用了很多新名词,提出了不少“新”概念,但实例较少,并且语言较为抽象和晦涩,增加了阅读难度。因此读完后,我用更通俗的语言把书中的亮点总结了一下。

  这本书其实就讲了三件事儿:

  一、人类应该关注自己的未知,从被动解决问题进化到主动发现问题;

  二、解决问题型思维与发现问题思维型的差异与冲突;

  三、如何切换思维模式,在更高的维度思考问题。

学会发现问题,不做职场的“答卷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步入职场之初最大的困难就是从学生思维中脱离出来。你每天的工作不会是答完邮箱里的一份份卷子,你要答的全是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问题,并且没有标准答案。

  职场与学校最不同的一点是,超过半数的工作是要去解决那些还未被发现或被提出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在学校里都是经过了上课,做作业,模拟考这个过程,于是当我们真的踏进考场时,所有的知识点都是老师讲过的,所有的题目都是练习过多次的。因此在踏入职场之前,我们几乎全靠“圈内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但是当老板把项目交给你时,绝不可能附送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让你先练练。这时我们必须让自己从“寻找已经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的模式,转换到“寻找问题本身”。这个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想要发现问题,我们必须关注“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即“圈外”的新知识。

识别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蝈蝈还是蚂蚁?

  但是当你试图探索“圈外”的世界时,会发现并非那么容易。说白了,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本就是两种不可兼容的思维方式。

  蝈蝈与蚂蚁的故事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勤劳的蚂蚁在炎炎夏日不辞辛苦的搬运食物,为过冬做准备。而游手好闲的蝈蝈只顾着唱歌跳舞,于是当冬天来临时,只能陷入困境。

  蚂蚁是务实家,代表了解决问题型思维。他们注重知识的积累,善于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下解决问题。他们兢兢业业、目标明确,善于体系化的解构问题,流程化的解决问题,是规则的建立者。

  但蚂蚁就一定比蝈蝈好吗?

  相比于自由自在的蝈蝈,蚂蚁其实是墨守成规的代名词。而“无巢”的蝈蝈并不把自己局限在一个体系内,他们涉猎广泛,从不设限,在各领域间来回跳跃,是规则的打破者。蝈蝈善于从未知开始思考,也因此更善于发现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把工作比喻为给客人倒饮料。蝈蝈会从问题本身出发,先问客人喜欢哪种饮料,再去准备相应的材料。而蚂蚁会囤积一大堆饮料,不问别人想喝什么就直接倒给他。至于屯的是不是客人爱喝的饮料无所谓,只要解渴了就行。

  大部分时候蚂蚁和蝈蝈很难互相准换,特别是当一个人进入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后,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下,“蚂蚁型思维”是不可避免的。这正是固有的知识体系阻止了我们向“蝈蝈型思维转化”。

  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就会越多,而我们没机会知道的东西就可能会更多。因为知道的越多,自我越多,预设越多,则主观越多。主观常常蒙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对很多眼前的东西视而不见。客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细谷功提到了一个英文单词“unlearning”,意为“将所学设为空白”。意思就是说,只有把自己清空了,才能往里面倒茶。不过这个清空自己的过程,是需要方式方法的。

提升思考维度,自由切换思维模式

  细谷功在《高维度思考法》中提出了发现问题的“元思考法”,是一种将自我抽离出来,站在更高的维度,去“俯瞰”自己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是把自己的视角从聚焦到一个“杯子”无限抬高,高到这个“杯子”在视野中化为渺小的一点。如此一来视野更广阔了,也就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拥有更多的角度。

  那么如何将视角拉到更高的位置呢?细谷功提出了三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一种:抽象化思维

  将事物抽象化,意味着“提取特征”。细谷功提到了两个具体方向:一是分类,按照事物的特点将其分类,同类事物可以相互借鉴;二是关系与结构的抽象化,将单个事物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高度提炼,将其概念化,以此来拔高它的维度,使其涵盖的事物更加宽泛,也留出更多思考空间。

  这部分原文比较难以理解,我将其简单的总结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思考方法。先将底层元素罗列出来,再依据各个元素的特征将其归类,再归类。由下而上建立成一个思维的金字塔,而金字塔的顶端就是一个被高度抽象化的概念。

  在这个金字塔的基础上,再次从上到下补充信息,而这部分补充的信息,就是我们之前完全没想到的元素。这部分元素就会作为新鲜的泉水,带来更多思考的灵感。

第二种:思考的轴

  细谷功的“思考的轴”是指将事物按照一个明确的方向进行分类,如此分类好的事物是符合MECE原则的,互相独立,完全穷尽。

  “轴”这个概念相对来说不容易理解,我将其总结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

  首先将事物进行分类,试着观察各部分间是否符合某种结构模型,最后根据可能的逻辑,提炼出最终的结构。这是一种从上到下的,根据现有结构框架将事物进行总结分类的思考方法。而所谓的“轴”就存在于最终的金字塔结构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要举办一个网友见面会。

  从时间结构上来说,可以罗列的元素有:活动什么时候举行,都有什么环节,每个环节间的顺序是怎样的?

  而从空间结构思考,可以罗列的元素就包括,活动在哪举行,邀请哪些地区的网友,在什么渠道发布邀请函,有哪些单位参与?

  这里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就是细谷功所说的“轴”了。有了轴,不仅思考的方向更清晰了,思考的欠缺之处也更易被捕捉。

  第三种:WHY,探索问题本质

  5W1H也是提升思维高度的方法,因为这种问题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不断挖掘问题的本质,避免流于表面或陷入死角。

  5W1H包括了:

  Who?

  What?

  Why?

  Where?

  When?

  How?

  比如你要设计一款阅读App,就会有以下的问题:

  Who:App的用户是谁?谁来实现这款App?谁负责交互,谁负责技术,谁来运营等。

  What:这是个什么样App?主打读书还是听书,又或是拆书等?

  Why:为什么要设计这款App?用户为什么要使用这款产品?

  Where:这款App面向哪里的用户?推广渠道是哪些?

  When:产品什么时候交付?什么时候上线?什么时候开始推广?

  How:如何设计?如何推广?如何吸引更多用户?

  5W1H是进行头脑风暴的最佳方式,适用于任何问题。开展一项工作之前,不妨先拿出一张纸,依次罗列出这六种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就会迸发无限的灵感。

  总的来说,这本书只讲了一件事,就是用高维度思考管理你的未知,别被已知的世界所束缚。人不能永远待在自己的“圆圈”里。要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从被动的答题者,进化成为一个主动发现问题者。能做一只脚踏实地的蚂蚁,也得会变成能够飞翔的蝈蝈。

  以上就是我对《高维度思维》这本书的解读,大家如果有任何观点与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高维度思考法》读后感(四):欲穷千里目,先出圈,再上楼

  自我设限使我们过于主观的看待问题,跳出给自己画的圈,站在更高维度的思考才会有更大的世界。

  四年前,我刚毕业进入一家世界500强的航空公司工作,主管交给我新一季度会员活动的新策划任务。

  我那时像热锅上的蚂蚁,对如何制定出符合上司预期同时又能彰显自己能力的方案毫无头绪。只得四处搜集前任员工做过的、同行做过的的会员活动方案,甚至去国外航空公司的网站找灵感。

  后来,我发现这些方案千篇一律,而我又别无他法,最后只得融合了已有方案中的部分内容,拼凑了一份策划交差了事。这件事对刚刚工作的我打击很大,觉得自己对于工作领域的知识实在是知之甚少,总是没有新鲜的知识补入激发自己的灵感。

  显然,那时候初出茅庐的我,仍旧在用学生思维在工作,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依靠知识、经验的大量储存才能解决,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工作的原因就是我的知识储备不足。在学校里,我们学习新知识都是为了解决考试答卷、面试过程中的专业问题,显然这些问题早就存在。而在工作场合中,许多问题并不存在固定的答案,甚至有些问题并不如表面的那般简单,有更多更深的问题藏在后面。那么仅依靠故有认知去解决问题的学生思维,很明显无法在工作场合中为我立下功劳。

  跳脱出自己已在的圈子,在更高的角度上去看待、解决问题,是工作场合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就是针对这样的能力展开讲述,介绍了跳出已有认知框架,从被动式解决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以及提升视角或思考维度的方法。

  作者细谷功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先后就职于东芝、安永咨询公司,负责产品开发等领域的战略制定及业务改革计划的制定、执行和定义,曾著有《地头力:从结果出发解决问题》等与思维能力有关的作品。从其工作内容不难看出,对于发现问题并定义,再到执行,细谷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高维度思考法》在文字上比较抽象,但多读几遍,就能发现智慧所在。

  我着重谈谈我从中得到的三点收获:

  1. 知识具有时效性,困于固有知识体系的思维导致无法发现问题。发现并定义存在未知领域的问题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2. 蚂蚁式思维和蝈蝈式思维的差异,二分法看待问题。

  3. 发现问题所需的“元思考法”。

未知领域藏着更深的思考、更广阔的视野

  通常我们认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分为已知和未知两个部分,作者细谷功提出其实应该分成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三个领域,听起来似乎有点啰嗦,但这其实是作者结合我们的认知意识层次总结出来的。

  已知的已知:知道自己知道的;

  已知的未知: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

  未知的未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我们解决问题时常常在自己已有的认知框架去找解决方案,即运用已经有的知识,和搜集知道自己缺乏的知识,而其实存在很大一部分是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这些未知的东西才是我们从被动解决问题转换至主动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书中这段对于知识的描写,我非常喜欢:

时间所谓的常识,终归是虚幻的东西,会因时间、场合、地点而改变。昨天的常识可能变成明天的非常识,这个业界的常识可能是那个业界的非常识。依着固守常识的事物观,反而看不见重要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会陷入无知的状态,更会陷入没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这种状态的“无知的无知”的状态。

  已知的未知外侧的线就是我们给自己砌上的思维之墙,是阻碍我们主动思考、探索更深层次问题的最大阻碍。知识在产生的那一刻就成了旧物,在下一刻就可能失去作用,保证自己能够不断进步,拥有更深层次思考和更广阔视野的方法,就是打破思维之墙,跳出自己的认知圈,关注未知的领域,不断探索。

  两个视角可以我们在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更具前瞻性:

  1. 客观的审视自己,从头顶上方俯瞰自己,对于自己在未知领域探索的缺乏有意识层次上的知觉。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从他人视角看待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2.将知识重置,刻意地把自己放在“unlearning”的状态,即抛弃已有的知识,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圈内,去掉自我中心化的思考。具体的方法会在第三部分详细阐述。

不会飞的蚂蚁,自由的蝈蝈,你想做哪个?

  蚂蚁和蝈蝈的伊索寓言故事,估计大家都听说过:炎热的夏天,蚂蚁不断来往地搬运粮食,为过冬做准备,而蝈蝈悠闲地弹着吉他唱着歌,丝毫不担心冬天的到来。

  小时候,家长和老师总是用这样的故事告诫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困难,比如要努力学习才能面对以后的考试、升学等。这是对已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前做好应对方案,但职场和人生里的问题不计其数,风险也未可知,又怎么能够在问题和风险到来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呢?

  蚂蚁是喜欢定居的农耕型思维,注重知识和经验的存量,会持续努力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架构,所以蚂蚁的思维是“守”,致力于改善。

  而相对的,蝈蝈是一种无定居的狩猎型思维,觉得知识和经验会过时,无法胜任狩猎过程中瞬息万变的情况,更乐于在各个领域之间上蹿下跳,利用相比蚂蚁更大的视野去找寻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蝈蝈的思维是“攻”,致力于创造。

  这样的对比不难发现,蚂蚁会从自己已知的事情开始解决问题,而蝈蝈则更多关注自己不知道的事,开始思考、发现问题,蚂蚁受制于已有的思维和知识体系,被动地解决问题;蝈蝈则是跳脱出这样的框架,主动地发现、定义问题并解决。

  蚂蚁和蝈蝈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是完全对立的,所以很难实现这两种思维的无缝转换。而《高维度思考法》也并非一味的鼓吹蝈蝈型思维方式,而是给我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两种方式,建议这两种思考方式我们都需要掌握,当我们能够从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去分别思考、解释、描述事象时,我们比只用一种思考方式的人看到的东西也就越多。

欲穷千里目,如何更上一层楼

  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维度俯瞰自己,能够俯瞰,我们才能有所知觉。这样的思考方式,作者细谷功将其称作“元思考法”。

  这样从相对高层的视角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其实是先把那道常识之墙暴露在视野中,继而把以自己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剥离,转而把自我放在大环境下去客观看待。我们成了大环境下的一个点,是大环境下各种“轴”的一个交汇点,“退一步”的去中心化思考方式,打破了自我局限性,为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轴”观察自己,这就是高维度思考为我们带来的最根本的好处。

  书中提到了提供了三种升维思考的手法。

  1. 抽象化、类推

  这是特别适合跨领域借用创意的手法。抽象化,是指通过从观察的许多事物中提取相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再将这些事物形成整体结构。作者对比这部分的论述比较难懂,我们举个最具代表性的抽象化例子,植物的分类,如下图。通过一层层的提取特征并概括,这些原本看起来并不相关的玉米、向日葵等,建立起了联系,组成了一个植物系统的结构。

  而类推,就是从“表面上不同,结构上相同”的领域借用创意的思维方式。比如,魔术贴的创意来自苍耳,表面上来看,苍耳和魔术贴没有任何关联,但通过抽象化的提取特征后,苍耳作为“可使自己附着在衣物上”的概念存在,魔术贴通过借用这一抽象概念获得了灵感和创意。

  抽象化将事物提升到更高一层,而这一层概念的视角,即运用范围也就变大,从而成为灵感的来源。

  2. 思考的“轴”

  用“轴”思考是先确定一个观察事物的视角或方向,再按照这个方向对事物进行抽象化和分类,这个方向就是思考的“轴”。

  根据作者细谷功例举的有关“轴”的例子,如市场营销里的4P理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宣传(Promotion),可以看出,用“轴”思考是建立在对抽象化和分类方式已经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将这样的方式去套用在想要解释的问题上。所以这种“元思考”的手法要求我们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抽象化概念。

  作者贴心的给了我们几个常见的轴的种类,如定量的轴,定性的轴,结合作者的观点,个人觉得更精确来说,轴可以分类两类:

  A. 拥有绝对坐标的轴,如长度、价格、重量、时间、空间等,即可以用确定的值进行表述的轴;

  . 拥有相对坐标的轴,这样的轴没有绝对值的坐标,轴的两端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如有用与无用、保守与创新、昂贵与便宜。轴的两端代表着两种对立的场合,就好像一瓶标价300元的红酒,对于月收入3000的人来说是昂贵的,而对于月收入30000的人来说就是便宜的,用这样的轴观察事物,需要分场合去讨论,这也符合作者一直希望我们做到的“二分法”的概念。

  通过这样两种有“轴”的思考,就能从新的视角看待事物,增加视野的同时,还能够察觉出某个视角上的思维偏差和盲点。

  3. Why型思维

  Why能同时表达两种关系性,是未发生事件的目的,也是已发生事件的原因。对于已产生的问题,如果能够探寻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就能将该原因引发的所有问题统统解决;同样,在执行具体计划前,如果知晓计划的目的,对目的有所意识,那么肯定比简单地执行计划要更有效果。

  Why型思维探究的是事象间的关联,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不断地问“why”会更迫近问题本质,重新定义问题,并发现能够将问题真正解决的新问题,再具体到执行,能够实现目的的手段的范围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创意和灵感也将超过他人。

  Why型思维的具体操作可以概括为5W1H,即Why、What、Who、When、How以及衍生的How many、How long等。

  举个具体的例子,做一份会员营销活动:

Why:为什么做这一次策划?做这次活动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What:会员营销活动的内容是什么?主要针对用户粘性还是针对用户的消费金额?Who:参见这次活动的会员需要符合什么条件?获得最终结果由谁核定?When:活动时间岂止日期是什么时候?策划方案何时上线宣传?How:怎么宣传?如何让符合条件的会员都能参加?海报的制作?

  而Why是一个可以不断追问的词,如上述例子中“为什么做这一次策划”,针对这个问题再问Why:

是因为上一季会员活动的效果不好?近期提取数据发现用户黏度下降?竞争对手新出了一个活动抢占市场?

  针对“竞争对手新出了一个活动抢占市场”这个问题我们又可以进行Why的提问:

竞争对手的活动为什么能够抢走我们的用户?对方的策划比我们的好在哪些地方......

  这样不断向问题上游推进,距离问题的本质也会越来越接近,当能够站在上游去看河流时,才会发现能够汇聚成河的方式有很多种。

  总的来说,《高维度思考法》是让我们认识到以困于固有认知、以自我为中心思考的局限性,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限性,需得脱离自身所在的平面,站在更高的维度俯瞰自己,以客观的态度认知现状,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这样才会拥有更深刻的洞察、更有见地的观点和更广阔视野,这是我们能够先他人一步所该具备的能力。

  由于《高维度思考法》在部分论述有些晦涩,故在理解上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下附思维导图帮助理解,如有不当之处或不同的观点,欢迎指教、讨论。

  《高维度思考法》读后感(五):在流行降维思考的年代,你一定要做个会升维思考的人

  《高维度思考法》是我读过的细谷功的第二本书,也是本年度我第一个打五星的书。

  记得大概是在8年前,我读过他的一本《地头力》,写得非常不错,在那本书中,他对解决问题的方式,用why→what→how的金字塔方式,进行了分解,在书中,既有思维,又有方法,全书基本上没有什么废话,用现在的话说,里面满满全是干货。

  果然,读《高维度思考法》感觉,同样带劲,内容的精彩程度,更是胜过了《地头力》,可以说是《地头力》的升级版。我一翻开,便不能释卷,读了整整三个小时。而书里的内容,同样满满都是干货。

  这本书的容量比较大,看得出来,细谷功很有野心,将一本解决问题的工具书,都快当做学术书来写了,相信这本书写作的过程中,细谷功一定耗了不少心血。下面,我就我的理解,谈谈阅读《高维度思考法》的收获。

  《高维度思考法》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谈了认知的三个层次,第二部分谈了解决问题的困境,第三部分谈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两种思维模式,第四部分谈了升级思维的三种方法。

  在这里,我重点谈谈我从中收获的三个三,即提升认知的三个层次、解决问的三个领域、提升思考维度的三个方法。

提升认知的三个层次

  这个部分,细谷功花了整本书将近三分之一篇幅来谈,可以看得出来,这个部分是细谷功非常看重的部分,也是本书的重点。

  但是,这个部分写得太过于抽象了,比较难以理解。细谷功自然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在开篇,便特别强调,让大家要把这个部分和后面解决问题的困境部分当做“要点”来读,如果有困难,可以先从第三部分,也就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两种思维模式读起,然后回过头来,再读这个部分。

  在这个部分,细谷功直接将标题命名为“知”、“无知、未知”。然后,他花了大量的篇幅,试图说明白这几个词的概念及其结构。但是,他用了比较抽象的词,又试图用比较抽象的方式解释清楚,所以颇费了一番功夫。

  但是,我觉得把这几个词用更加通俗的词用等号代换一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理解他解释的其它内容,就变得容易多了。

  怎么用等号代换呢?如下:

  知=知道=知道自己知道

  无知=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未知=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

  好,替换成这个样子,我们就可以省下来很多笔墨来解释这三个个抽象的名词了

  实际上,这三个关键词,我认为,也可以直接理解为认知的三个层次:

  1、知=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已经知道了事情的概貌,掌握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2、未知=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并且有空杯心态,能用谦逊和诚恳的态度准备接受新知识,从而去丰富自己的认知。

  3、无知=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无敬畏之心,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对很多事物认知,处于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解决问题的三个领域

  细谷功根据上面所提到的已知和未知,对应了解决问题的三个领域。如下(为了阅读和理解上的方便,我任然用等号代换名词的方式表达):

  已知的已知=知道=知道自己知道——问题和答案均已知。这个对应既有的经验和知识。也就是说,已经发生过的事,可以共享、保存以便于以后活用。那也就意味着,这种问题是存在“正确的答案”的。应对的方法是“如何有效、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

  已知的未知=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问题已知而答案未知。这个一般指狭义的解决问题。比如,“知道成本低的产品更畅销但不知道该如何实现”产品的开发等,对应的就是这个领域。在这里,“问题已经给出"是大前提。

  未知的未知=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连问题都不知道。这跟上面提到的那种盲目自大、无敬畏之心的无知,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可以算是广义的解决问题,即发现问题的领域。比如,商界很多因素不确定性很高,仅靠因循守旧第思考并不能取得成功,因此必须创新。

  我觉得,这三个领域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似乎也可以理解成解决问题的三个层次。

提升思考维度的三个方法

  在书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第四部分),细谷功提出了发现问题的“元思考法”,也就是升维思考的三个方法。

  首先说一下“元思考法”的这个“元”字。在吴思的《血酬定律》中,吴思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叫“元规则”,指最强规则,也就是支配规则的规则。细谷功的这个“元”思考的“元”字,也类似,指的是比我们惯常代用的观察视角和思考模式高一个级别的视角观察和思考的模式,亦即“俯瞰”式观察和思考的模式。

  这种思考模式,会使得我们能获得一种“元视角”,也就是能从空间、时间、具体到抽象“全方位俯瞰”到事物本身的一种视角。这种视角下的思考,会让我们看待一个问题或者事物变得更加全面、完整、有广度和深度。

  怎样才能到达这样的高度呢?细谷功认为,就是在思考时,拉升自己的维度,也就是所谓的升维思考,亦即《高维度思考法》中的所谓“高维度”。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来升维:

第一种:通过抽象化、类推升维思考

  抽象化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模式,是人类智慧的一次飞跃性进步。

  比如,科学的定律就是一种典型抽象化升维。所谓的定律,一般是指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点,从他们中间总结出来的规律,可以适用于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各类科学的进步,都基本上遵循了这一原则。

  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为了节省篇幅,我就不举例了。

  再比如,类推思维,也是一种抽象化的升维。所谓类推,就是从“表面上不同,结构上类似”的遥远领域借用创意的思维。

  etflix的创始人因为租借DVD时,拖延了还碟的时间,导致付的租金是DVD碟售价的三倍,想到了借用健身房包月制租借的模式租碟的创意,从而开创了Neflix新商业模式。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类推升维的思维案例。

第二种:通过思考的“轴”升维思考

  数学中有XYZ之类的坐标轴形象,从而使得其变量增多,思维的方式也一样。

  比如,你看一件事情,从上到下是X轴的话,那么从内到外可以理解为Y轴。通过这两个轴思考问题,会比单从一个轴看问题全面一些,但仅仅做到这样还不够,如果你再能增加一个轴,Z轴,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看的话,你会发现,你的思考维度就增多了一维,比以前只有X和Y二维全面和完整的多,变成了三维思考。

  实际上,通过思考轴升维,可以让我们避免盲点,看问题可以变得更加具有深度、广度,更加全面。

  如果你观察的够仔细的话,会发现,这种思考模式,其实跟“金字塔原理”中的一种科学分类模式很像,对,就是MECE(彼此独立,完全穷尽)模式很像。是的,就是它。不重复、不遗漏,这种思考模式,是一种很棒的升维思考工具。

第三种:通过“Why”升维思考

  5W1H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棒的思考工具。我们日常所抱有的疑问分为几种,几乎被英语中常用的5W1H囊括无遗。

  Why(为什么?)

  What(什么?)

  Where(哪里?)

  Who(谁?)

  When(什么时候?)

  How(怎样做?)

  (作为How的衍生还有)

  How much,long,many,often等

  甚至可以说,这是所有的工具里,最能够让我们的思考升维的黄金思考工具,是最佳,甚至没有之一。

  关于这个工具的介绍,有很多,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找来看看。我开头提到过的细谷功的另外一本著作《地头力》,整本书,就是讲这个工具的,有兴趣,也不妨找来一读,相信你收获会更多。

  在《地头力》中,细谷功建立了一个why→what→how的金字塔模型,非常有创意,我读了我觉得非常受启发:

  在《高维度思考法》中,他又从升维的角度做了完善,我觉得这种图同样很经典的,所以直接引用到这里,供各位参考:

  通过这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出,Why是一个可以上升到高维的词。也就是说,通过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模式不断拓展和升维,使得我们所追溯问题的方式,可以不断地向上游回溯,如果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话,能至少追问5个为什么,基本上就可以让我们挖掘出来问题的真正根源。

  在这个金字塔结构中,What是对Why的展开,相当于是向下位展开,而在What的下面,追问的How越多,所能覆盖到的面就越宽,获得的信息就越多,越完整。比如How muc,How often,How long,How…

  好的,至此,我的这篇读书笔记就结束了,希望这篇笔记对你读这本书多多少少有所帮助。如果你对其中的哪些内容感兴趣,欢迎留言讨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