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35: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读后感10篇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是一本由talich(华建平)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读后感(一):《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回顾美国发展的历史 by magasa

  讲美国的书有很多,其中大部分在回答“美国是怎样的”。Talich的这本《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回答的是“美国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美国为什么没有成为别的样子”。这两个问题当然不是同一个问题。按照书中的说法,美国的建国者们,希望建造一座山顶之城,成为全世界的灯塔,但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最终这座城只能建到山腰,值得庆幸的是,这座建设过程中危机四伏的城堡,至今屹立。如果把刚才两个问题换一个说法,就相当于,美国这座理想之城为何无法建到山顶?以及,是什么保护了它没有土崩瓦解?这本书提供了它的解释。

  对南北战争和民权运动的多角度解读是这本书的特点。南北战争爆发,是因为南方允许蓄奴,但奴隶是怎么来的呢?作者谈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角度。其实养奴隶一开始并不划算,雇用契约佣仆是更划算的方式。但因为经济原因导致暴动,而且人口死亡率下降,再加上黑人拥有抵抗疟疾的基因,导致蓄养黑人奴隶成为最有效的经济手段。而黑白对立的概念只不过是政府想用人种差异代替社会地位差异,从而扼制低收入人群造反可能的一种策略。

  再说上世纪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虽然南北战争的结局是北方胜利,南方失败。但南方通过战后的“密西西比计划”将大部分黑人的政治权利都取消了,并建立起种族隔离制度,这种做法甚至得到了高院的认可。黑人争取权益的过程实在是漫长而艰辛,在几十年中他们打了大量的官司,一小步一小步地积累自己的胜利,才在“布朗诉皮卡教育局案”,让高院认定种族隔离政策是违宪的。但是,法律上的承认往往领先于社会习俗和人们内心的承认,黑人要做的还有更多,于是首先有了罗莎·帕克斯的拒不让座事件。作者介绍,这其实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意外”,即使帕克斯没有遇到那天的事件,类似的非暴力抗议活动,或迟或早也会爆发。

  马丁·路德·金作为这场伟大的民权运动的领袖,提出了一整套有效的战术,他提倡和平谈判,及以非暴力行为来冲击不平等制度,并保持己方的道德优势,取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同情。同样是非暴力活动,黑人民权运动无法做到甘地那样使之成为一种信仰,但他们有幸生在电视蓬勃发展的时代,是这种威力无穷的视觉媒体让所有人再也无法对板上钉钉的不公事实装聋作哑。国际冷战局势也对美国政府十分不利,为了和苏联竞争国际形象并赢得刚刚独立的第三世界前殖民地国家的信任,当时的总统肯尼迪也不得不联手国会,将高院的判决精神付诸实施,最终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了几百项保障民权的法案。

  本书在纵论历史大事的同时,从一些非常新奇的角度切入了美国文化的断面。譬如其中一个章节,通过一个英国莎剧演员和一个美国莎剧演员之间发生的粉丝拆台事件(跟我们今天见证的同类事件没有任何区别)告诉读者,在美国,剧院是如何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因为不同阶层汇聚一堂,不分高雅低俗,使得美国大众对文化作品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欧洲的平视态度。但是,一视同仁的乌托邦终究是不存在的,慢慢地占有更多财富的阶层就分离出来成了所谓上流社会,他们更欣赏来自英国的代表欧洲正统的严肃艺术,于是和下里巴人分道扬镳,两方互相敌视,渐成水火,终于酿成一场轰动的文化战争,文化消费市场也由此一分为二。

  作者在叙述美国这三百多年的历史时,并未按照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也未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门类分法,而是信手拈来,随意组织,但在读者眼中,仿佛每件事之间无一不存在联系,因果井然,浑然一体。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带着立体眼镜看3D电影,明明身在其外,但又如身临其境,每个故事都不再是历史书上沉睡的呆板文字,而是像电影一样活了起来。更令我非常佩服的是,作者———如果把他比作这部3D影片的导演———谨守和写作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只谈逻辑,只做分析,不加任何多余的价值判断,因为,那是读者的工作。(Magasa)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读后感(二):故弄玄虚

  首先看作者名字就觉得奇怪。明明是中国人,却让英文名打头。

  再看内容简介。用过去的错误来证明现在的问题可能是个伪命题。谁都有老底,美国当然也有。不管它现在还有多少龌龊的事情,都不得否认其更新换代的能力。而中国,别说挖挖过去200年老底,就挖过去50年的,就够你瞠目结舌了。写这种书或许更有意义——当然,基本是出不了的,理解。但再不济,去挖挖美国现在的底再来证明该书主题都更合适些。或许这些内容原书中有?如果是的话,那么我就是受内容简介误导了。

  第三:讨厌所谓别人发达是因为残酷的资本积累。当别人一穷二白时,中国富得流油,天时地利,先天条件已经拥有,为何没有像别人那样发展成功?也别说什么天生爱和平。假如中国人也生在不毛之地,会不会养成茹毛饮血杀人放火的劣行?

  当然以1,2点仅是个人印象,但是对于编辑来说或许需要注意。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读后感(三):【一些摘录】

  【放射杀菌】

  小剂量幅射杀菌可以有效的杀死大部分细菌,让生肉的保存期翻倍。尤其是肉馅这种东西,只要有一头牛/猪被感染,整批次的肉都被感染。

  但是自打这技术推出,被 FDA 批准,却一直不能被广泛接受。

  一个相当有说服力的反对意见是这样的:

  肉被细菌感染,一般都是屠宰清理不当,有不干净的残余。光杀菌是不够的。这就好比有一坨屎,你用放射线处理了,细菌是没了,干净了,可这就可以吃了么?

  【女奴】

  女奴买过来,主要是个摆设,都是有钱人养着玩。比如著名的 Alessandro de’ Medici,Duke of Florence,就是一非洲黑奴所生。

  直到后来,西班牙 reconquista,把摩尔人赶出了西班牙后,结果欧洲人实在不擅长种地,于是才开始大批从非洲引入黑奴。

  【大航海时代的缘起】

  对大西洋的探索,在欧洲,最早的当然是北欧海盗。渔民也很早就发现了北美的渔场,加拿大海岸,就用来晒 cod 做鱼干。因为冬天太冷,只有半年时间可用。

  而对近代史最有意义的探索,是从葡萄牙人对非洲海岸线追寻开始的。从技术上讲,这一航线远比去北美要难。因为沿海岸走,随时有搁浅触礁的危险。而葡萄牙人当时可用的导航技术又十分有限,只有指南针,沙漏和绳结(作 dead reckoning 用)。因为船的技术不够,除了硬划没有其它克服逆风的方法,所以为了向南,往往要先向西走上几百英里,再向南。

  现在解释这段历史,一般从贸易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开始,从土耳其人切断了欧洲和亚洲的贸易联系的角度。

  但葡萄牙国王,航海家 Henry,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在非洲找寻传说中的失落的基督教部落。他为此下令,一路上只能和基督徒作生意。结果,实在是一个基督徒也没有,万般无耐,才被迫开始和当地人作生意。直到晚年,Henry 才开始意识到,从这条路或许可以找到通向亚洲的路。

  【international nobelmen】

  中世纪时的欧洲没有国家的概念,也没有像咱们这样的一家专政几百年的王朝。

  因为贵族们有个很古怪的规定,就是六代之内,都不能结亲,否则视为乱伦。

  结果就是贵族女性往往要远嫁千里之外,改嫁的话,又要再跑下一个地方。

  贵族连姻,当然不是一个人过去,而是带上一堆各色随从匠人。结果是,欧洲的文化流动相当频繁,中世纪的欧洲,反而呈现出一种国际化的文化。

  另一个直接影响是,因为农民不走,而主子常换,地方民众对地方政权没有多大认同,其领主对他们没有什么亲和力(否则 Machiaville 也不用去写什么 Prince 了),王朝兴起和消失常常因为一场战役,一次联盟,一次暗杀,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在那个年代,相当比例的所谓国王都死于非命,也是个高危职业吧。

  【骑士】

  Margaret Anderson 说,骑士的出现是其实是弱势的体现:因为凑不起步兵方阵作战,只好换成骑兵。

  15 世纪 redevelopment,除了火药等新技术的出现,还有就是步兵(infantry)重新出现。

  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了,可以买的起士兵了。

  瑞士是最早复兴步兵方阵的,但还是因为没钱,开始时步兵配置的不是最有威慑的长矛,而是斧头,后来是长杆。

  步兵的出现迅速改变了国王和贵族的实力对比,因为只有国王才养得起那么多步兵。

  【western family pattern】

  以前西欧人生完孩子后,就会去附近教堂施洗,起名,牧师也会作登记,包括孩子的父母信息。现在根据这些当年的记录,尤其是在英国这种教会广布的地区,就可以为大量普通家庭整理出家谱,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结论。

  西欧地区的人结婚年龄较晚。女人平均 24 岁结婚,男人 28 岁。14 - 15 岁就进入生育期,可是到大约 10 年后才结婚。这中间十年,女孩并非呆在家里,而是出去做工,主要是去其他人家做女佣。如果说对很多传统文化而言,女孩到女人是在性成熟后迅速出嫁完成的,那欧洲这个过程就长的多。而且,这种出去做工的习惯,似乎并非是经济原因。不管是穷人富人,有很多家庭自己都雇佣人,同时也让孩子出去给别人做工。

  从结婚年龄也可以看出,当年的夫妻,年龄也比较相仿,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大约四分之一,是老婆比老公要年长。这在附近的文化区是不多见的。在阿拉伯地区,男方比女方大 10-20 岁是很普遍的。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终身没结婚。这个在周围的文化区也不多。

  不仅如此,统计还发现,男女双方结婚后就会建立自己的家庭,而不选择住在父母家。如果两人的财力达不到这种独立生活的能力,结果往往是推迟结婚到财力充许的时候。

  为什么西欧会产生这种家庭文化,还没有定论。因为这种模式出现在所有现存的文献中,就是说,还不清楚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就更不好说是如何形成的了。

  但是这种文化的影响却是很明显的。

  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西欧的低生育率。即使在黑死病过后,人口大幅回升的年代,每对夫妇平均生 7 个孩子,远低于东欧的 10 个。这当然是因为晚婚。另一个原因,或许是基督教文化,反对离婚,既使是女方无法生育,也不能休妻。而西欧人的婚外情比例,似乎也少得多,只有 0.5% 的孩子是婚外关系生下来的。

  西欧的这种女孩早早出去做工的传统,也大大打破了男女界限,增加了男女交往。比如在活动中,东欧人的舞蹈男女有别,各跳各的。而在西欧,则是大大方方在一起跳。

  同时,因为这种做工的传统,让合同契约这种东西深入人心。有人认为,直接提供了资本主义生长的文化土壤。

  而婚后独立成家的传统,让西欧人的家族观念相对较弱。更加强这一点的是,不仅年轻夫妇要搬出去,老了也很少搬去和子女同住。由于女人的平均寿命要长一些,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独自生活的老太太,从一定程度上,对 witch 这个传统,有煽风点火的作用。

  【咖啡馆】

  当年还没有什么公共娱乐场所,也就是酒巴。可酒巴那环境,不是什么谈正经事的地方。咖啡馆给了新兴的中产阶级一个机会。

  咖啡和茶,在当时都算是奢侈品。而为了让人能享受这咖啡,咖啡馆老板会订阅当时还不多见的报纸,绑在杆子上,让顾客来读(嗯,能喝得起咖啡的,都是能识字的了),于是,这么一个咖啡馆文化就蔚然成风了。很快,咖啡馆和茶馆就遍布那些大城市。

  【农业革命】

  工业革命之前,一定有一个农业革命。

  因为工业化需要工人,工人多了,农村人口就相对少了。在英国,1800 年的时候,只有三成的人口务农。就是说,一个农民要养三个人。这现在看起来没啥,但当时可是很了不起的,要知道大部分欧洲国家一百年后也没达到这水平,像爱尔兰是 1960 年代才达到的。

  所以,在工业革命以前,一定有一个农业革命。

  这就是 Norfolk four-course system。

  在这之前的英国农业,是 three-course system,就是田分三轮种,种两年休一年养肥力。这样,相当于一份地里有三分之一是用不上的。

  后来 Norfolk 郡在 1700 年左右出了这个新方法。

  有 了这个 four-course system,四年轮种,一年种麦子,二年种大头菜(turnip),三年种大麦,同时种上苜蓿和麦草,四年苜蓿和麦草放牧或收割。这样的好处很明显,因 为苜蓿放牧能长肥力,没有田荒着了。而且,大头菜和麦草什么的都很能放。这样,冬天的时候粮食少,却不用杀猪宰羊了,可以给牲口吃大头菜了。这样,有了大 头菜作缓冲,如果遇到收成不好粮贵的时候,就卖高价,给牲口吃大头菜,如果粮食收成好价格低,就留下来喂牲口。这样牲口养好了,收入也稳定了,种田的风险 大大减少。

  这样看上去,最终工业革命还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只不过其实是在农业。

  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农民能这么做,必须有一个足够有效的市场存在。有了市场,上面的逻辑才成立。

  正好,英国有这么个市场经济。

  于是,农业变得有利可图了。结果就是,大量的投资者开始进入。

  可是,要挣农业的钱,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土地的所有权要分清,这样,收入和风险才能算明。如何分清你的土地和我的土地呢?

  于是,圈地运动开始了。

  虽 然圈地自古有之,真正成为运动,还是那个年代。一时间,不仅大量的私人土地被买卖,大量以前无人注意的公共用地也被收购。到这场运动告一段落时,80% 的土地落到了 7000 名大地主手里。这些人也多是议会里的议员,成为左右国家政治的主要力量。所以英国的法律,比起欧洲其它国家来,更尤其看重保护私有产权。

  相比之下,虽然欧洲大陆也逐渐实行了 Norfolk four-course system,却没有出现农业革命。因为他们没有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比如在法国,土地的买卖是被严格管制的,贵族的土地不能卖给平民。这种限制,为土地和农业投资平添了许多风险。

  圏地运动让土地被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于是就有人推出结论,大量农民丧失了土地,一贫如洗,被迫进入城市务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急需的劳动力。

  但事实上,在发生圈地运动的地方,人口实际增加了。

  这 其实不难理解。买地的人是投资土地,既然投资,就要开发,要开发,当然就要人来做。所以圈地运动其实是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的。而因为是市场经济,虽然有大 量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但他们都是把地按市价卖出去的,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借机大赚了一笔。只有那些没有土地的无家可归者,因为公共用地也被大量私有化,失 去了居住地。

  但的确有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并非所有土地都被圈走。圈地的投机者买得都好地,这些好地经过开发,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曾加,那些地差的地区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就无法竞争了。于是,这些人就被市场淘汰,只好进入城市了。

  圈地运动的一个结果是,不管是自耕农还是无产者,不管是留在农村给圈地者开发土地还是进入城市,都变成了挣工资的。这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复存在,大家都要拿着工资去买日常用品和奢侈品,于是货帀市场就迅速成熟了,也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也引发了金融革命。

  这些都是工业革命的成功的重要条件。

  【浪漫主义】

  启蒙运动和工业化的另一个附产品是浪漫主义。

  这个不像 John Wesley。卫理公会刚出现时,还被认为是启蒙运动的一部分,颇有点辩证的味道。可浪漫主义就太浪漫了。只因为启蒙运动带来的理性思维,把整个世界都给 物化了,理性化了,而工业化更是把人给物化成了一个个和职业和工种。所以,作为一个很自然的反应,就出现浪漫派了。

  浪漫派强调人作为单一 个体的唯一性,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有一种重新将世界神秘化的欲望。他们怀疑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的能力,结果,这些浪漫派的人很多人都经历了从小信教到 放弃宗教,然后又回归宗教的过程。浪漫派将个人的理想放大,就是双人关系,再放大,就是民族。是的,19 世纪出现的欧洲民族,是一些想像中的概念,Benedict Anderson 所说的 imagined communities。民族其实不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而只是存在于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手里,由 iron and blood 来实现。

  浪 漫派的人不认为社会像一个工业机器一般机械精准的运作,他们认为社会应该像一个人一样。正因为如此,他们不相信社会能像机器一样,可以进行修补,拆卸,和 组件更新。所以他们不相信社会能够逐步的改进。所以,他们对社会发展的看法往往是两个极端,一面是相当保守的,认为老的都是好的,不能也无法随便改动,一 面则是相当激进的,认为一但社会已经无法维持旧的机制,就像一个重病不治的病人,必须来一场革命才能重生。

  【福音派】

  以前提过,现代美国基督教徒里,最大的一派,是福音派。

  众所周知,西方基督教的发展,以理性神学为主流,而神秘主义的一宗,则不仅没能得势,还刻意压制。

  到 了启蒙运动,以理性思维为根,发出了强大的世俗化力量,推动科学发展,进而推动工业文明的出现。传统的宗教,却在这场变革中自己陷于四分五裂。这时候,重 新呼唤感性力量,就变得不难理解了。由此产生的新教会里,John Wesley 的 Methodist 教会应该是影响最为巨大。

  也因为这种理 念,Wesley 采取了和以往教会不同的方式传教。他不满足于等着教区的信众来教会听布道作礼拜,而是走出教堂,去信众那里布道,让信众汇集起来,参加团契,以集体的方式 来完成个人的体验。同时,本着取悦上帝的心意,卫理公会也是相当入世的教会,他们办医院,参予监狱改革,禁酒,争取基本人权,妇女权益,组织工会。是的, 卫理公会对英国工会运动的推动力远大于马克思的共产国际。

  【圣诞树】

  圣诞树是在 18-19 世纪开始进入欧洲家庭的。本来圣诞节这个宗教活动大都是在教堂里过的,但是到工业革命后,家庭的位置有了变化。

  以前的农耕社会里,家庭既是生活单位,也是生产单位,至令仍有 family business 的说法(虽然我们常觉得,这个家族企业应该很大),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父妻两人。

  但是工业化以后,男性劳动力开始出去工作,结果就是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这样妇女在家里的相当时间就多了,成了主导地位,家也变成了一个很女性的词。

  在工业化理性思维的背景下,出现了宗教复兴,比如提过的卫理公会。在 1840 年代,英国这十年造的教堂,超过以前所有的教堂。宗教复兴的一个趋势,就是把家庭神圣化,于是,起居室开始获得前所未有的神圣地位,被打造成为纷乱社会中的一个私人庇护所,家成为一个有宗教意味,能纯化心灵,抚平伤痛的地方。而圣诞节这样的宗教活动,也开始转向这个神殿,圣诞树,圣诞礼物,圣诞贺卡,开始流行。资本主义的商业嗅觉,迅速利用了这种需要,把它给商业化了。

  【疾病和风格】

  卢梭有先天性的膀胱缺陷,所以没法穿法国上流人士们穿得那种紧身裤,只能穿宽松的裤子,于是就有了卢梭推崇波希米亚风格的说法。

  Martin Luther 有严重的便秘,写文上课时以爱说排泄器官的笑话出名。

  尼采有梅毒,让他不能久坐写长篇大论,帮他发展出了一套格言风格的笔法。

  【炸鸡块】

  很多商业炸鸡都是用专门的高压锅。高压锅炸得快,另外水的沸点变高,水分流失的少,炸好的肉更有汁水。

  【二战】

  【去殖民化】

  二战后,欧洲开始了新一轮的去殖民化运动。和前两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去殖民化发生在欧洲以外,是分布在亚非拉的欧洲殖民地开始自己的独立运动。

  在各个去殖民化运动中,英国是比较顺利的。英国人的殖民一般以经济或战略利益为先,所以在本地的民族运动兴起后,如果自己再坚持治理的代价太大,就会考虑放 弃。只是英国出于面子的考虑(所谓的道义),而且不愿意看到自己快速撤出留下的权力真空会带来地方形式的不稳定,被人扣上不负责任的帽子,所希望这事情可 以有序的进行,比如大家还都先保留在一个英联邦里,同时在英国帮助下建立一套政治制度(比如自己没有宪法的英国给一堆国家写了宪法)。这里最成功的算是印 度次大陆了,以前一片散沙的多个民族,居然就给整出了一个印度出来,一直还算是民主(当然,因为巴基斯坦的问题,有上千万人被迫搬家),可以说是奇迹。

  而去殖民化里,最为痛苦的就是法国了。法国和英国不一样,他们没啥种族偏见,但是文化优越感巨大。他们的殖民地,大多是为了满足这种文化优越感,而不是为了 什么经济利益或战略意义,主要是要传播法国的优秀文化。所以法国人相信,自己的优秀文化能被当地人接受,最终成为法国文化的一员(换句话说就是可以主动为 法国人卖命打仗)。

  这些殖民地里面,最彰显此心态的就属 Algeria 了。法国从上来就把 Algeria 当成自己后院来看,连管理都由内务部管,就像自己的一个省一样(说一样也不一样,Algeria 人当然是没法国国籍的)。在普法战争割让了 Alsas-Loren 地区后,有很多法国人不愿分到德国,都会主动选择移民到 Algeria。到二战后,有上百万法国人定居在此。相当多的法国人自然相信,以这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影响,Algeria 人应当会认同法国文化。结果战后,法国势力大减,国内局势不稳(十年换了十多个政府),Algeria 还是像周围其它国家一样,民族主义兴起。可是军队因为在二战和越南丟足了面子,已经不能再丟,结果就在这么个穷乡僻壤大打出手,让整个法国都陷于内乱,民 主告急,只能由 de Gaulle 出山搞专政来收回面子。

  【苏联】

  这种战争带来的不稳定性,让整个世界,尤其是被两次世界大战蹂躏的欧洲非常不安。在经历了冷战前期的各种试探性冲突后,美国开认为,一味的?反对手带来的不稳性带来的危险是不能接受的。应该选择缓和的政?(Detente),以稳定为重。

  这 个新?略的代表,就是 1975 年的赫尔辛基协定。在这个协定里,西方国家承认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一个重要的妥协,就像十七世纪的 Peace of Westphalia 承认了国家拥有宗教自决,赫尔辛基协定承认了国家对自己的意识形态有自由权,外国无权干涉。这实际是承认了勃列日涅夫教条,就是苏联有权力打击社会主义国 家里出现的资本主义倾向。

  在政治上,这个协定等于是承认打击布拉格之春的合法性,也承认了东德的主权,从本质上就断掉两德统一的可能。

  因 为这一保证,实际是大大消弱了苏联所面临的直接的外部危胁,结果,这一表面的让步,实质上让苏联有了内部改革可能,因为苏联不用过于顾忌在改革出现内部不 稳定时,西方会乘虚而入了。有了这样的妥协,承认了勃列日涅夫教条,才可能让苏联敢进入阿富汗这个泥沼。有了这样的妥协所代表的对苏联主权的尊重,才会有 戈耳巴乔夫这样的改革派后来登上苏共总书记的位置。既使是里根时代美国重新操起传统冷战思维,越战后的美国,也会避开那些直接的对抗,转而走向 proxy war,长期的军备竞赛。

  赫尔辛基协定的另一个关键条款,是要求各国尊重基本的人权和言论自由。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实际效力的条款,但是,它的意义非凡。它实际上把苏联的面子放到了世界舞台上。

  1977 年,诞生了 77 宪章。77 宪章,就是一帮人好像生活在一个完全自由的社会里,签了一个没有任何约束力的约定。

  但这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在一个如 Vaclav Havel 所言,连假装都是假装的国家,一个假装尊重人权的国家,假装自己拥有言论自由。这看上去就像那个著名的笑话:他们假装付工资,我们假装工作。

  的确,这没什么用。这些持不同政见者不可能改变现实,也无力改变现实。事实上,他们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要像 Vaclav Havel 所说的,speak true to the power?

  这里我们先要说明一个概念。就是现代国家和集权国家的一大区别,就是在现代国家里,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是明晰的。这个理念是实现政治自由的核心。在现代国家里,因为这种对私人空间的保护而产生的自由,不可避免的让文化,政治,社会生活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而 在集权国家里,是极力抑制私人空间的存在的。在共产主义的理想里,私有财产的概念都没了,是吧。在现实世界里,集权国家政府控制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生产上 的集体所有制,生活里的集体宿舍和食堂,你所在的街道办公室,你坐的交通工具…… 在苏联,所有的长途电话线路都要经莫斯科中传,最常用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大喇叭。所有的社会团体,机构,组织,都有老大哥的身影。当你最亲密的人都可能是 政府的告密者时,所谓的私人空间,已经被最大限度的割裂,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所以集权政府并不害怕独立思想,独立思想在每个人的心里无法抺去。它害怕的,是私人空间,是人们发现,别人有着和自己一样的思法。因为有了私人空间,就有了独立思想个体相互接触,发生发展的可能,各种利益团体就可以冒头,就会出现政治上的派别,不和谐音。

  77 宪章,就是一帮异见者,集体站了出来。他们向世人宣布,我们存在,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我们是一个团体。

  最 糟糕的是,你还得承认他们的存在。因为,这是一个跨越国境的私人媒体空间,由国际非政府组织和这些异见者共同形成的(比如在赫尔辛基协定的影响下,成立了 Helsinki watch,就是后来的 Human Rights Watch)。只要你这个政府还要面子,还对着世界其它国家说我们信守自己的承诺,就无法无视它,否认它。

  这个,或许就是 Havel 所称的后集权主义。我想他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还是个集权国家的话,那根本都没有我说话的可能,搞布拉格之春的杜布切克,也早粉身碎骨了。后集权国家,就是 这样一个被自己的慌言束住手脚的社会,才让 Havel 能写下 Power of powerless。虽然 Havel 他们的行为不可能改变社会现实,但这不是他们的使命,他们所要做的,其实就是,活下去。

  也许有点讽刺的是,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并没 有促进社会共产,而是加大了私人空间出现的可能。比如信息的有效流动让社会话题快速的传播,迅速行成自己的话题空间。比如全球化的推进,让超越国家的非政 府组织成为可能。比如经济发展为私人团体提供了更大的经济保障……

  接下来的转折点,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

  像所有帝国的崩盘一样,裂缝出现在版图的边缘。(出现在帝都的,只可能是政变。)

  1978 年十月,Krakow 红衣主教 Karol Jozef Wojtyla 被选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

  这是史上第一个波兰教皇,也是第一个斯拉夫人教皇,四百多年来第一个非意大利教皇。而且,他不仅是个主教,同时还是剧作家,诗人,学者,会多种语言,擅于和媒体打交道,受到各方各派欢迎,连新教福音派都对他钦佩有加。

  波 兰政府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教会在波兰早就开始为私人团体提供不受政府监控的活动空间。波兰政府的内部指示是,这是最可怕的外交危机,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解决。不过他们还是晚了,要到 1981 年,教皇遇刺。而且但未重要害,被抢救回来。杀手后来被发现是由保加利亚共产党指派,后面应该还有来自苏联的指示。

  自打教皇上台,波兰政府就面临一个面子问题:如果教皇要求访问波兰,是不是应该接受呢?

  最后还是因为这个放不下的面子,波兰政府在 79 年 6 月让教皇访问。教皇扺达波兰时,有上百人前来欢迎,等教皇到了华沙时,前来赶热闹的人超过了九百万。结果教皇在波兰的行程中,全国有约三分之一的人为了这么一个跟政府无关的事,自发的聚集到一起。

  没有比这更灾难的了,现在全国的人都意识到了,我们不是孤立的人,我们有很多人。

  1980 年,团结工会出现了。

  罢 工在波兰不是什么稀罕的,政府一般就加工资了事。瓦文萨的历害之处在于,他果断接受了其它工会的建议,没有接受政府的条件,而是把各工会联合了起来,停止 罢工的条件,变成了政府承认一个独立的工会。就是说,罢工不再是以换取经济上的利益为目的(这是史上不管哪里都一样的首要目的),而是要求制度上的改革。 结果,政府居然就接受了。于是,东欧历史上第一个完全属于工人自己的工会,就这样成立了。到 81 年,团结工会已经有了九百多万成员。

  瓦 文萨的政治技巧相当成熟,他深知苏联可以再次动用勃列日涅夫教条,把团结工会轻松的扼杀掉。而波兰当政的雅鲁泽尔斯基将军也不想让勃列日涅夫教条用在自己 身上。所以瓦文萨一边用能让全国瘫痪的罢工相逼,却并不真到罢工去触发苏联的底线。结果是瓦文萨入狱,勃列日涅夫到死终于没用上这最后一刀,波兰变成了由 教会牵线的政府和团结工会的谈判,终于等到 85 年,还依然相信改革的戈尔巴乔夫上台,接受新思维。

  【选举】

  在Voter research中,提到了发动未注册选民的重要性。在西方国家里,美国的投票率是出了名的低,比起欧洲经常的 70-80% 的投票率,美国最好也不到 60%。就是说,有大量的有资格的选民没有去投票。

  但在注册投票的选民里,投票率高达 90%,一点也不输欧洲国家。考虑到美国的选民注册是各州有各州的规定,就能理解,这会是影响选民投票积极性是一大障碍。

  象很多政治制度一样,美国的选民注册制度由来以久,有历史原因。

  总体来说,美国的大选,一开始只是少数人的:只有拥有地产的人才能投票。到 Andrew Jackson 时代,才开始类似现代意义的普选。到南北战争之后的“镀金时代(Gilded Age)”,投票比例越来越高,在 1876 年达到了创纪录的 82%。

  但 在这之后,随着美国进入到进步主义时代,各州都开始加强了选民注册,比如选民必须通过语言或文化考试。表面上的原因,是进步主义的政治改革主题,要防止政 治腐败,但具体到各州,却也是因着不同的原因,把不希望有投票权的选民给剔除出去。比如在东部,因为反移民,就是要把那些刚来美国不久,语言尚不利落的选 民排除掉。在南方,把大部分黑人和少部分无业白人以不识字的理由从选民中去除。

  一般来说,美国各州的选民注册相当麻烦。首先,它要求选民 至少要在大选投票前一个月就注册(,就是说,在选战到达白热化之前,选就要注册,这样那些对政治的兴趣较弱,在最后关头才被吸引进来的选民就没有了参与的 机会。其次,很多地方都要求选民必须在本地居住一段时间才能注册。而且,选民每次搬家,都要重新注册。不仅如此,选民注册还不能通过换邮寄地址,换驾照这 样的必须步骤同步完成,就更加显得繁索。而且,美国是个流动性极强的国家,有统计说,两年中,有 1/3 的美国人会换地址。频繁的搬家,不仅让注册变得麻繁,也让选民对本地的政治事务不太热衷,减弱了注册的积极性。

  直到 60 年代,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和选民投票率的下降,美国政府才开始努力减少选民注册的限制,到 93 年,National Voter Registration Act 通过,多数障碍被大大消除,现在的主要障,应该只是提前 30 天注册。

  据 美国 census bureau 的记录,2008 年大选,美国有 29% 的选民没有注册,其中近一半是表示,对政治没有兴趣。这对于两党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潜在财富。因为在已经注册的人里,90% 都会投票,其中又几乎都会按党派来投票,所以如果能发动未注册的选民,就可以为自己党派带入一大批生力军,而且,历史经验表明,党派的忠诚度往往会跟随他 们一辈子,所以这些新选民一但出现,完全可以改变美国的政治形式。

  【移民】

  1965 年新移法 Hart-Cellar Act 通过,是美国移民史上的一件大事。

  1924 年建立起来的国家配额制被取消了,只有东西半球两个配额,每个国家只设两万封顶(墨西哥不在此列,要等到 1976 年)

  为 了向排外者妥协,这次移民法把职业技术移民(对国家有用)从最优先的 50% 比例,降到了第三等,只有 10%,而把家属移民放到了第一位。反移民者觉得,反正那些不想放进来的人(就是以前受排斥的,比如亚洲人什么的),在美国也没什么亲戚,因为以前都被排 掉了,这样一限制,也进不来多少。连通过法案的 Johnson 也觉得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同一年通过个 80 年 great society 法案中,这个看上去是个不起眼变化。

  结果是,美国移民的大门被打开了,移民潮轰然而至。

  其中,第三世界国家,反而利用了这区区 10% 的技术移民配额,开启了有发展中国家特色的链式移民:高等教育份子利用职业移民,等够年后再把亲属移民,先是配偶和未成年子女这些不占名额的,然后再是直系亲属。这样反复。

  出 现这种情况,当然是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远远超过了自己所能消化的,造成了国内无法提供有竞争力的工作条件。结果,在 72 移民美国的博士中,有近九成是从发展中国家来的。在埃塞俄比亚,80 年代国家培养的高技术人才,有 3/4 都出国了。而印度这样的国家,每年移民美国的人中有一半是通过职业移民。这就是所谓的『人才外流(Brain Drain)』

  【红肉白肉】

  因为鱼在水里游比较省力,所以那些提供耐力的红肉就比较少,大多是表皮以下薄薄一层。

  因为鱼在水里游时,经常要加速或变线,速度越快,加速的阻力越大,所以,特别需要爆发力的白肉。

  另外,像金枪鱼这样的,则发展出了介于红肉白肉之间的粉肉:白肉里间或一些氧气贮存室。

  【同性恋的大本营?】

  旧金山和纽约为什么成为同性恋的大本营?

  以前美国军队不收同性恋,被发现后就要被开除。

  在二战期间,被开除的人被遣送回国后就地释放,太平洋战场,西海岸是旧金山,大西洋战场,东海岸是纽约。

  因为这种被开除的名声不好,于是大量同性恋就留了下来而不是返回故里,就聚集在 Greenwich village 这样的地方,形成了战后同性恋文化。

  【鱼肉】

  因为鱼是冷血动物,生长环境很冷,尤其是海洋中的鱼,经常在近零度的环境,所以它们身体里的酶都要能在低温下工作。

  所以,鱼肉在冷冻环境下能保鲜的时间远比牛羊肉这样的要短。对于牛羊肉,在低温下保存好了还能让肉更有味道,但是鱼肉则不然。

  【sugar island】

  1648 年,荷兰正式从西班牙独立。

  这下子西印度公司就着急了。

  因为它是靠荷兰与西班牙打仗,因为政治环境获得独家的经营权。本来在南美的形势已经不太妙,这样一来,它的股票日渐衰微。

  西印度公司决定大赌奴隶生意。

  当时英法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岛上,主要以种植烟叶为主,工人是从欧洲来的契约工。

  现在,西印度公司大力游说,让这些岛改为利润更高的甘蔗园,制糖。甘蔗园是重体力工作,主要是男性,这样岛上生态难以为继,要不停进口奴隶。西印度公司和独立的荷兰商人甚至出钱让这些岛改建。

  最后终于陪养出一批 sugar island。

  同时,西印度公司也赌美国南方的烟草业也会这样转变,并利用它在北美的据点新阿姆斯特丹,后来的纽约,作为向北美输送奴隶的杻纽,也把纽约的经济给发展起来了。

  【实用主义】

  Charles Peirce 在 5 岁时,他爸爸觉得这孩子看样子天赋异禀,放言说“我儿子将来一定会轰掉康德”。结果 Peirce 从康德一路轰到笛卡尔。

  Williams James 小时候,父亲说什么,都不允许他说对,一定要说“父亲你说得不对”,然后说出为什么不对,名曰训练 critical thinking。

  【香港回归】

  -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的解密档案,揭露前首相戴卓尔夫人八二年访问北京,会晤邓小平,为香港前途会谈展开序幕的内情,指邓小平曾担心出现乱子,包括汇丰银行从不公开发钞数量,关注有人影响港元汇价稳定。邓小平又警告,如果香港在回归前的十五年内出现严重动乱,将会提早收回香港。档案文件又显示,英方在人民大会堂设宴回请中方代表时,戴卓尔夫人要求用一份无鱼翅及海参的较平餐单,但时任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认为会予人寒酸感觉,戴卓尔夫人最后改变决定。但当日袛有一名中国高层出席,原因是其他领导人,选择参加北韩领袖金日成,在人民大会

  【女士和儿童优先】

  “女士和儿童优先” ,女权主义者看来,这是一句非常性别歧视的话:把女士和儿童放在一类,显示其经济和心理依附性,不能自立,不是一个成年人。

  【罗斯福】

  Franklin Roosevelt 以从不把话说死,变化莫测著称。Hoover 竞选失败后,要和 Roosevelt 面谈,但就觉得这人不靠谱,于是想找国会领导人列席。两人打电话商谈见面事宜时,Hoover 偷偷找了速记员,把谈话内容记下来。Roosevelt 开始一口答应让国会首脑列席,但后来略显悔意。于是,电话一结束,Hoover 就让人发急电去 Roosevelt 肯定此事,结果,晚了一步,Roosevelt 已经抢先发电说,他改主意了。

  Roosevelt 有次对他的财长,Henry Morgenthau,说了那句名言:

  ever let your left hand know what your right hand is doing.

  Morgenthau 的回答也不差:

  Which hand am I, Mr. President?

  Roosevelt 的回答也同样暧昧:

  My right hand, but I keep my left hand under the table.

  【尼克斯】

  看到 senate minority leader,Mitch McConnell 关于如何对付可能的对手 Ashely Judd 的内部讨论会秘密录音被曝光

  当然就让人想起了 Nixon。

  说起来,Nixon 上任后,本来是拆掉了前总统 LB Johnson 在白宫安置的所有录音设备。但后来,一个是他听说,Kissinger 会偷偷把两人的会谈录音,或在电话时找人速记,心态立刻不平衡了,另一个是 Johnson 跟他说,自己在白宫的录音对他写自传大有帮助,自认会成为美国一代伟大总统的 Nixon 就坐不住了,马上让人装了录音设备,还是声音触发自动录音的。

  ixon 就这种脾气。

  五角大楼文件案事发后,他大发雷霆,让手下立刻去 Brookings institution 去把那里的文档拿回来。手下问有搜查证么。Nixon 说,当然是进去抢。

  据 Brooking institution 的记录,那天下午,来了两个陌生访客,说是要查阅文件,并说自己是“expected”的访客。接待者查了一圈没找到有谁约见,那两人就脚下抺油走了。

  这倒也是 Nixon 手下的风格,知道老板很多时候就是发个脾气,过两天就气消了,说了啥都忘了。所以很多人就是做个样子。但偶尔也会遇到个不懂事的楞头。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

  @喷嚏网铂程:【找不同】上面这张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下面是全图。——中间少一个痰盂:老邓的习惯,表示反对的时候就吐痰,表示强烈反对的时候,就反复吐痰。 @许骥:關於她,我們會永遠記住這一摔。當年,她和鄧討論了3小時45分鐘,出來後摔跤。時任議員的李鵬飛透露,幾年後她解釋,當時她在想為何這麼矮的鄧小平在會談時會這樣粗魯。傳說鄧頻頻打斷她說話,而且,她被鄧的濃痰嚇得夠嗆。鄧說中央可以給香港自由,但在英國傻子的心中,自由是天賦的,哪有誰可以給?

  【蒙古国二奇人】

  博尔古德-根登是蒙古国历史上一位最勇敢的人物。1935年末,担任蒙古国总理的根登来到莫斯科,斯大林指责他不听招呼。喝醉的根登在蒙古使馆公开咒骂斯大林,高喊“你这该死的格鲁吉亚人,你已经快成为俄国沙皇了”。据称,根登抢走了斯大林的烟斗并砸碎。1936年根登被清洗,次年在苏联被处决。

  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亚洲人是越南人范遵,他于1980年7月23日随苏联发射的联盟37号上天。第二位亚洲宇航员是蒙古人格德尔德米德·古尔拉格查,他于1981年3月22日自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他们同联盟6号对接。他在太空逗留7天20小时42分钟之后,返回地面。他自2000年至2004年,担任蒙古国国防部长。

  【三角关系】

  理解了三角形,就理解了世界上一切关系。对于弱小民族以及弱小政治势力而言,三足鼎立,尚有活路。两极相争,必死无疑。

  中央,地方,农民,构成了一个权力三角形。农民获得保护的最好模式,恰恰是地方与中央不一条心,即地方割据。假如地方跟中央完全一个鼻孔出气,像人民公社时代一样,农民几无活路。现在,农民在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博弈中,成为获益一方。农民的冤情可以向中央控诉,利益可以从地方获取。

  根据宝力格教授的研究,拥护中央,维护统一的恰恰是少数民族中的土著,对抗中央,要求独立的要么是少数民族上层,要么是地方诸侯。因为土著知道,有中央在,就有构成了一个权力三角,真正独立,没有了中央,就完全成为上层贵族或诸侯案板上的肉。谁最欢迎统一,谁最喜欢分裂,现在清楚了吧?

  【韦伯】

  韦伯早期作品《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很早以前译的。能够很好地映射出那个年代的民族主义者保守主义者或者德国历史主义者的普遍想法。在这个意义上说,韦伯这个人物,完全是二战后冷战的需要而被人为塑造和强化起来的一个披上自由主义面纱的偶像。目的是为了在社会学领域内总要树立一个至少是非左派的人物典型,才好对抗马克思涂尔干这些人,于是才有了三大派之类的说法。真把韦伯当自由主义那是糊弄鬼呢。

  【封建】

  对于封建制度来说,关键是血缘等级和种族隔离,这样才能避免本地化。一旦原来的殖民者开始本地化,或者本地精英成长起来,封建制度就会受到重大挑战。从北美、拉美的独立战争,以及20世纪的去殖民化运动,可以看到这个过程。

  【张家四姐妹】

  武龄有4女6儿,4个女儿的名字分别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及张充和,都带个“儿”字,意思是都有“两条腿”,女儿总是要嫁出去的;6个儿子名字分别是张宗和、张寅和、张定和、张宇和、张寰和、张宁和,都带个“宀”,意思是儿子是要留在家里的。

  张武龄教子/女有方,儿子们都很有成就,女儿们都兰心蕙质。叶圣陶曾说过,张家的4个女儿,谁娶到了都会幸福一辈子。后来,大女儿张元和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张武龄喜欢听戏,连带着儿女也听戏唱戏懂戏,最后成就了一段姻缘),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大师周有光(张家四姐妹中张允和先生是我最喜欢的,她是有智慧有担当,与周有光先生举案齐眉几十年),三女儿张兆和嫁给了大作家沈从文(沈大师追求张兆和的故事很有意思,最后胡适做了月老),四女儿张充和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张充和年轻时拒绝追求者无数,33岁时透过沈从文认识了傅汉思终于开花结果)。

  【左脸与右脸】

  ut I say to you, do not resist an evil person; but whoever slaps you on your right cheek, turn the other to him also.

  - Matthew 5:39

  Walter Wink 认为,这是指罗马士兵和犹太人的关系。当罗马士兵打犹太人时,势必是用右手的手背打你的右脸,这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打法。但是,当你把自己的左脸给他打时,他就必须用自己的手掌来打。这么做的意思是说:你可以打我,但要把我当成和你平等的人来看待。

  【英语新词】

  全世界的英文文献日益增多,处理起来的确很让人头疼啊。很多词语诞生之际跟后来的通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随便举个例子,就说“hello”吧,这个词十九世纪末就有书证了,是说野蛮人的吱吱大叫;后来表示通电话时信号断掉,但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就会大叫“hello”、“你还在吗?”、“请大声点”;1930年代“hello”被用来在峡谷里测试回声;直到1970年代“hello”才被用来打招呼。还有很多词汇诞生早于实物,比如手机(mobile phone),1945年的一部小说里就提到假如某医生有一部能够携带的电话,就可以在外出公干时跟办公室的护士随时联系了。可以想见,在寻找现实中新科技带来的新词的源头时,科幻小说可是个富矿。

  【儿童木】

  1953 年,Eisenhower 在联合国发表 Atoms for Peace 演讲,提出和平使用核能。

  一年后,美国在太平洋试爆的氢弹造成在附近打渔的日本渔船遭受不应当的核辐射,其中船上的无线电操作员数月后死亡。

  日本,在短短数年里,连续成为核武器的牺牲品。

  为了挽救自己的和平利用核能计划,美国决定,帮助日本发展核电站。

  但是,日本本土对核能的反感情绪在此时空前强大。

  于是,美国和日本政府开始联手向日本群众贩卖和平的核能形象。

  这时,一个在 1952 年诞生的漫画形像,一个用核动力驱动的机器人(漫画里没有明说),Atom,就被媒体拾起,成为了和平使用核能的大使。

  到 1956 年,日本全国对核能的态度已然向支持核能方倾斜。

  1960 年,手冢治虫为 Atom 找了一个妹妹,取名 “铀/Uran” (Uranium)

  1963 年,大受欢迎的 Atom 被拍成动画片

  1966 年,日本第一个商用核电站建成

  【天妇罗】

  原来天妇罗这个词是来自拉丁文 tempora,就是“有时”的意思。

  据维基说,是当年在日本的葡萄牙教士,在特定的日子里不能吃肉,只能吃鱼和蔬菜,就发明了这玩意,被日本人学了去,有时吃 tempura。

  做 tempura 的面浆,是蛋黄加面粉加冰水,只在要炸的时候快速打出,蘸上下锅。

  要冰水,水冷,浆就浓,能更好的沾在鱼表面。

  要随炸随打,这样面粉来不及吸入水,在炸的时候水可以迅速的被炸出,形成脆的表面。

  只用筷子打几下,会有不均匀的颗粒感,不至于太顺滑,增加口感。

  怪不得说日本饭馆里要有专门负责做这个的师傅。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读后感(四):美国会成为美国

  美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从它诞生之初就是如此。可以说,这是一个乌托邦国家:它的人民是受某种梦想和使命的驱使汇聚到一起,而不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生长于这片土地之上。远在北美殖民地独立之前,清教徒的“新英格兰”就已立志成为一个模范社群,一个人间的新以色列,将上帝的“山巅之城”展示给腐败的英国看。从这一意义上说,它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梦想。

  美国真正的力量向来根植于这一整套象征的吸引力之中:只要它在世人眼中仍是进步、自由和机会的象征,它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力量。这种象征召唤着人们,使他们坚信自己能在这片全然不同的新大陆上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这一点几乎塑造了美国历史的整个进程。理解这一点十分关键:虽然整个美洲对欧洲而言都是“新大陆”,但很长时间里,却只有美国才被大多数人视为机会与梦想的新世界,它不仅没有殖民地对母国的依赖性,还宣示自身比腐败没落的旧大陆更加优越,由此,一个新的空间就被神圣化为有待实现的乌托邦。正如《认同伦理学》中所言,美国独立时所宣称的人们不言自明地拥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时,他们实际上是“试图让它变为真的”,在此之前,从未有哪个国家曾如此宣告。

  因此,“天堂”与“美国”就成了一组相对应的形象,因为人们是按照着那一抽象的意识形态来建造这个现实中的“国家”的。但又正因它自认不同于任何世上已有的国度,它从许多角度看都不像一个“正常”的国家。独立之初的美国,注重的是一群模范社群的自治和个人自由,“国家”简直是一个异质的怪物,顶多只是“必要之恶”,在托马斯•杰斐逊看来,甚至连总统都是多余而不可信任的。

  在这样缺乏单一最高权威的广阔新天地上,一个自由的美国自发生长起来。并不意外,既然它自居在意识形态上优越于旧大陆,就要处处显示出比它更进步、更自由而更能将梦想变为现实,又因为它是一个新国家,也就不存在欧洲国家内部的那么多行会和关卡之类的壁垒。然而理念与现实不免也会发生冲突,对美国历史冲击最大的一次,就是因奴隶制问题爆发的南北战争,这次战争的进程与结果众所周知,在我看来,它真正重要的,是统一和厘清了美国人对建国原则的认识,从而将一个进步而自由的美国形象继续向前推进。

  或许可以这么说:美国,尤其是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是人类史上一个空前巨大的试验场,它比苏联更早地容许人们将一种意识形态付诸实践,看看它的种子能否在新世界中开出比旧世界更美的花朵;但这种意识形态的力量主要在于它的象征与召唤,而不在于强制。因此,一如书中所呈现的,美国在那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是自由与竞争——尽管这似乎也带来了混乱、无序和浪费,但这却真正激发了无限的自发动力。在美国,很自然地,这些自发的新事物常常比法律和政治的变革快一拍,每每都是在社会出现了新情况之后,最高法院的释法,以及政治体制的变革才随之跟进。书中许多案例都指明了这一点,例如美国中央政府一直很弱,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变化,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很多都是地方政府无力对付的”。更多时候,社会出现新变化时,是社会本身,而非政府首先作出应对:尤其是在文化和道德等领域。

  关于这种种变迁,本书几乎从美国建国之初一直写到当下,在后记中,作者自称这是一份“历史游记”:“就像逛公园一样,并没有特定的游览顺序”。他似乎只是想深入体察诸多细节以更好的触及历史的脉络,因为“历史就像一个异邦国度,现代人就像远来的游客,赶来看个热闹”,但“其实,当人静下来细细体验一下当时人的生活,就会发现其中自然的道理”。确实,这本书的写法似乎偏重于知识性,然而游记也并不易写,既要平易晓畅又要有所洞见,并非那么容易驾驭。

  尽管书中几乎每一篇谈的都是美国的种种“变”,但这个国家也始终有某些“不变”的东西,这也是为何美国这个国家特别注重自己的建国神话,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尤其是在社会出现重大变迁或严重问题时,都会有人回溯到五月花号的契约精神或建国诸杰的立法精神上去,与之重新展开对话和阐释。我们自然可以说,这每一次对话实质上都是顺应时代精神变化的重新阐释,就像最高法院也一直都在重新阐释宪法——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条修正案了——然而它也确实维持了某种稳定的框架,使整个国家在猛烈变化的同时又能不至于倾覆。正如一个非洲传说中所说的,所谓传统,就像一条木船,每年更换掉它将朽坏的一块船板,十数年后,旧的木板或许被尽数替换,但它仍是那条木船。

  回头来看,在经历了这么多现代历程的激荡之后,美国能一步步稳定地成长,不能不说正是因为它具备一套稳固而富有弹性的体制。即便在今日,它仍是一个不同于其它正常国家的异端。1976年,在它建国二百年之际,《纽约时报》刊文宣称:“世界可能跟随我们也可能不跟随我们,但我们要领导世界,因为我们的整个历史说我们必须如此。”这种自信或傲慢(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正根植于最初的那种美利坚式信念:它是居于万邦之上的模范社群,是世间各国的榜样,是上帝的山巅之城。这也是为何美国具有根深蒂固的“美国例外论”——美国自成一类,别的国家另归一类,“我们和所有其他国家都不一样”。美国不是一个固定的事物,它一直在不断趋近于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形象——或者说,一直在试图接近天堂,接近自己的乌托邦,正如Longston Hughes在诗歌《让美国重新成为美国》中所言:“美国从不是美国/对我来说/然而我发誓——它会/成为美国。”

  这也是一个“美国梦”,而那个个人奋斗以实现梦想的美国梦,正是奠基于其上的。虽然它从未真正实现,但这个国家想要世人相信,那不只是一个梦。这个看似虚幻的天堂,从来比地上的美国更为重要。

  .s.

  一处小疵:《难出的报纸》一篇中,“作为一个新教国家里的天主教徒,约克公爵自然懂得宽容的重要”:此处提及的约克公爵,即New York以之命名的约克公爵、后来的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但其人并非“懂得宽容的重要”,相反在宗教问题上相当固执,因而最后才被逐出英国,法王路易十四一度对此颇不以为然,称他是“为了一台弥撒而抛弃三个王国的傻瓜”,因路易的祖先亨利四世原也是新教徒,为成为法王而皈依天主教,并称“为了巴黎值得做弥撒”。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读后感(五):关于美国的细节 ——评说Talich《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为《2012美国大选观摩日记》一书所写序言中说道:“美国与中国是不同的世界,在中国极度贫困的时候,美国的一切都代表了“天堂”的标准。然而中国快速发展,逐渐有了一些自信和审视西方的能力。过去中国对美国一味批判,但那种批判式对自己脆弱国家的保护,那里面没有什么思考的含量,就是把美国骂得远点,防止它影响了我们自己。如今中国部那么容易被颠覆了,因此可以从容、客观地看这个国家。”这种从“天堂”到“这儿”的视角,正是当下中国人看待美国、看待欧洲的一种悄然无息的转变,也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外部的世界。

  正式地、自发地、自愿地学习英语开始,我便被首先告知一个道理,学习英语不是为了通过考试,也不仅仅是为了展现自己英语讲得多顺溜、掌握了多少词汇、外语文章写得如何好,关键是通过英语掌握最新资讯,因为,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资讯是用英语写就的,咱们中文,在现在的信息社会中,因为后起发展缘故占据的江山并不多,因此要获得最新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信息,关键渠道就是阅读英语来获得。而现在,信息咨询也是一种生产力,也意味着巨大的财富,意味着别人的成功经验很快可以在我们身上得以复制创造奇迹。林毅夫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成绩就是一个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明证。而所谓的“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资讯是用英语写就的”,说白了,就是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资讯是美国人创造出来的,因为它是目前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一个资讯最尖端、最发达的国家,而英语正是它的母语。

  因此,抛开为了考试而学英文,选择通过学习英语来研究美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我,这也是一种兴趣,研究美国的兴趣,因为,正如胡锡进说的那样,美国在我们这种农村子弟眼中,就是带着神秘感的“天堂”,朦胧中,凡是带着“美国的”字样的东西都是好的,例如我所接触到的美元、美国华裔青年、美国电影和电视剧等等,关键是在我求学生涯中接触到的成绩斐然的学者,大都是留学美国,这更让我们平添了些许对“天堂”的仰慕。当然也都对美国仇恨的时候,比如说1999年对美国轰炸我南斯拉夫大使馆愤而上街游行,2000年美国在南海撞下我侦察机和侦查员愤而对其破口大骂,2001年美国世贸中心被撞时兴高采烈,等等。现在看来,其实就是胡锡进主编所说的弱国心态。无论是崇拜还是仇恨,其实说到底都是一种无知。

  其实吧,活在中国大地上,从事着和美国完全无关的工作(一开始工作还必须解除一下一些美国华裔),其实和美国没啥屁关系,了解不了解美国对我来说纯粹是无意义的话题。后来,完全是因为兴趣,再次萌生了学习英语的年头,便考了个研究生,研究法律翻译,才再次接触美国。

  研究英语法律,必然绕不开美国。美国的法律太发达,法律资源太丰富,输入中国的法律思想、学说、案例多如牛毛,特别是美国人的民主、自由、宪政、司法审查等制度一下子涌入中国。在这种风气下,我好歹也认真研读过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联邦论》等等大作,也读过咱中国学者编写的《影响美国宪政的二十五个案件》等类图书,感觉对美国法律有些入门了,但细细思量,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关键是,我所读过的这些书籍,已经被大家读烂了,思想认识跟着别人的路子走,论调也是陈腐的,对美国的诠释肯能还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完全没自己的新鲜感。

  所以看到《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第一个感觉是有新鲜感。以话题的形式,对美国的民主、党派、立法、种族隔离、文化战争、民权运动等等话题作历史方法下的条分缕析,作者对美国历史烂熟于心,信手拈来,深谙读者的关注焦点,对美国做了别有一番滋味的解读。像作者谈美国梦,讲的不是美国的自由民主价值观,而是谈美国在白人主宰的世界向多人种社会融合转变的过程中,人们怎样争取自由,怎样自力更生,怎样不知不觉达致社会的自治。作者谈到,“美国白人新教徒自古笃信自治的人生目标,所以为人打工挣工资,只是人生中积攒资本、拓展人脉的重要阶段。最终,一个人在社会获得独立的成功标志,是成为业主,经营自己的生意”。这才是对美国梦的鲜活解读。当然,作者在谈美国梦的时候,讲得更多的还是美国梦碎,毕竟,“美国人自诩为一个平等自由的国度,任何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奋斗,获得经济上的成功,跻身中产阶级乃至上流社会,实现所谓的美国梦。但现实是,绝对的自由,平等的机会是不存在的。美国人所推崇的这种自我实现的信念,引以自豪的自由精神,不会因为生在这里而从天而降,而是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普通人其实对自己的命运所能够把握的甚少,他们不能决定自己生于谁家,长于哪里,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都直接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念,并决定了他们的成就。甚至对于那些从小就在隔离和奴役中长大的人们,什么自由什么美国梦,这些思想都根本不会有机会出现在他们的意识里,更不要说去实现。诚然,鞥恶人都是不同的,但也是相同的,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反射出周遭社会的现实”。

  另外,美国的民主是所有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但作者并没有粗浅地停留在介绍美国民主制度,而是将民主背后的利益斗争娓娓道来。美国并不是一开始就将民主的,甚至建国初是专制的。民主是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只有当国家觉得民主有利时,民主才被发展。因此,美国的民主观实际上是被利用的民主,或者说带着功利性的民主。再比如美国的立法,作者说到,立法者必须“深谙美国的游戏规则、斗争的策略、立法的诀窍”,说到“法律不能一下子改变人心”,说到了两党斗争往往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而抗争。美国党派其实是非常松散的组织,只能说是某种类型利益集团的结合体,而不是捆绑非常紧密的集体,它的出现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施行国家治理,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而不致让国家掌权者的政府陷入混乱、低效、羸弱的管理局面。于是今天你是民主党,明天你也可以选择退党而加入共和党。于是美国的正当也经历了多次调整,才发展到目前的两党制,即自由派和保守派的两大阵营。于是如今的大选便是两党之间烧钱的政治游戏。两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名声满天下,是世界各地司法价值观的输出源,然而,联邦高法历史上的辉煌也掩饰不住它的诸多败笔,掩饰不住诸多肮脏政治交易,掩饰不住诸多的媚俗与自甘堕落。再如美国的奴隶抗争史,作者首先分析美国的白人至上种族主义产生历史,指出现代意义上的美国白人其实是到二战和其后的这段时期才真正出现的,这其实说明了,二战之前的种族歧视还是比较温和的,只能说到处存在不成文的社会传统和偏见,而没有太赤裸裸的种族对抗。种族矛盾冲突最厉害的时刻发生在二战之后。虽然美国北方没有种族隔离,但是种族歧视不仅存在,而且相当普遍。1954年,高院作出了史上最重要的判决之一,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中判定种族隔离违宪,民权运动也随之开始。于是便有了黑人的非暴力争权运动。作者指出,对于马丁•路德•金来说,非暴力不只是一种政治斗争的方法,更是一种生活信仰,它代表着另一种社会关系。种族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暴力。因此,马丁•路德•金希望的是按白人的规则来证明自身的优越性。但到了20实际7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转向了证明自身的优越性,即黑权运动。所谓黑权,就是开始强调黑人自身的力量。作者用了拳王阿里、短跑名将刘易斯的故事,说明了民权运动整个微观的动态过程。从这些侧面,我们都可以窥视美国民主背后真实的一面,让我们更客观的理解美国式民主,让我们不必敬畏,更不必崇拜,也不必妄自菲薄地轻易否定,而是学习人家民主进程中的追求进步的态度和机制。如此而已。

  (完)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读后感(六):《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美利坚往事的幕后逻辑 (《精品购物指南》)

  原文链接:http://e.lifestyle.com.cn/stylelife/mxyl/653145.shtml

  撰文、编辑/任义

  2008年的美国大选,让身在美国的华人网友Talich对美国的历史和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年之后,阅读了大量美国历史书籍的Talich已经俨然是中文互联网界的美国历史“专家”,而他的文集《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正是Talich这5年对美国历史“学习”的一份总结答卷:发现那些美利坚往事的幕后逻辑。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美利坚往事的幕后逻辑

  2010年12月,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展示即将拍卖的美国历史文化遗产。图为1876年卡斯特将军在与印第安人的最后战役中存留下的国旗。这次战斗发生在现在美国的南达科他州的小比格霍恩,是一次著名战斗,被人称为“卡斯特的最后一击”。这次战斗对美国政府军尤其对卡斯特指挥的军队而言,是一幕悲剧,其整个军队损失殆尽。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美利坚往事的幕后逻辑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

  作者: Talich(华建平)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定价: 39元

  这是一本关于美国历史文化的文集。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国经常呈现出许多让人费解、很难想明白的社会现像。想来是因为社会本身是一个由无数个体相互影响作用的共同体,不同的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像一个由无数绳结组成的线团。美国自然也不例外。虽然这些现象对于普通美国人可以说是如空气和土壤一样自然到他们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却往往又显得一点也不自然,但是,试图解开这些绳结,却是充满了挑战的快感。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因为这些社会现象的绳结是在历史的手掌上反复把玩的结果,所以要最自然地去解开它们,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历史的维度加入到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中去。有了这个新的维度,就能明白这些绳结在当初是如何一个个地被打成,又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到后来的绳结的生成,最终形成今日美国的社会架构。这本书的趣味,就是在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政治、法律、经济、种族、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通过理清美国历史变化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来讲述美国历史变迁的内在逻辑。

  影迷网友的美国历史游记

  2008年的美国大选热闹非凡,也引发了一个普通华裔移民对美国政治和历史的兴趣。网名Talich的华建平拥有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博士学位,已经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他居住在凤凰城,过着平静的科研生活,业余时间最大的兴趣就是看电影和阅读电影史。也许很多在互联网早期混迹于影视论坛的网民们记得Talich这个名字,华建平用这个笔名在网络上大量翻译发表了电影史资料和影史掌故,其博学和更新频率让他在华语影评界有了不小的名气。

  然而当Talich的孩子出生后,由于“儿子不配合”,Talich观影时间日渐减少,也正是在这时,在2008年大选前,Talich听了一个关于美国党派政治的有声教程。对各种知识都抱有浓厚兴趣的Talich“第一次感到美国的政治体系很有意思”。他开始大量阅读关于美国历史的书籍和公开课,“时不时地了解一些美国历史与政治的话题”,就像当初把影史资料总结发布到博客和网站上一样,Talich也自然而然地把他所了解到的美国历史、政治知识放在网络上和网友共享,用他的话说,“这是一种分享的本能”,也像是个人的“读书笔记”,慢慢地,Talich关于美国的这些或琐碎、或宏大的话题在博客、知乎等网站上越垒越高,甚至足够出一本书了,上海三联书店也正好找上门来,于是,Talich决定就他写得比较多的美国历史随笔,攒一本书。想法“就是一个外行把自己听来的、看来的整出来,讲给其他有兴趣的外行人”。然而恰逢美国大选,于是就先有了字节社网络出版的电子书《Talich侃美国》,而纸质书则“慢慢地写成了一个大约把美国历史盖了一遍的文集”在以各种话题和关键词、美国历史关键事件为主题的文章之后,Talich又加上了一篇把自己现在心中理解的美国历史的逻辑又串了一遍的导读,最终形成了这本名叫《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的文集。用Talich自己的话说,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历史游记。只是关心事情的大脉络,只希望这本书,对于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个起点”。

  追寻美国往事的幕后脉络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并非是一本讲述美国历史典故的“故事集”,恰恰相反,这本文集就像是一块敲开美国历史之门的砖头。Talich在美国历史的各个角落游走,试图追寻其背后的脉络和逻辑,这也使得《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就像是一本充满了讲义的教科书,只是那些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和细节都隐藏到了历史本身背后。相比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Talich更喜欢去书写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和事件背后的人物及社会环境。因此,我们也就能够在《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中看到南北战争爆发的历史成因,排华法案的前世今生,报业的兴衰起伏,通俗文化的崛起,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

  对Talich来说,这些对美国历史政治的阅读,也刷新了自己对美国历史的理解,写作《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让Talich更加具有历史维度的视野。谈到对美国历史的新认识,Talich说:“以前对美国的了解很少,许多重要的事件,是作为一个个的阶段性突发事件来了解的,固然很精彩,但是让我意识不到很多故事本身的内在联系。就比如著名的‘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是黑人长期法律战略的结果。但这一战略本身,是出自著名黑人运动领袖杜波依斯的精英战略。而杜波依斯的精英战略,其实是进步主义时期兴起的专家治国理念的一种解读。好的讲法,能把这些事件中的深层次的联系挖掘出来,让历史故事不是一个个单线程独立的故事,而是一张网,每个事件都是一个节点,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去经历。”同时,Talich也发现了美国历史背后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比如新教传统和欧洲启蒙运动对美国开国元勋们的政治影响,“很多事件,决定它的因素可以一直追溯到几十、上百年前。有些设定,其前提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因为它而形成的社会体系已经牢牢地嵌入到了生活里,对今日生活依然在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常常要逼着你去重新思考一些习以为常的设定后面的基本概念。”

  最终,Talich在这些复杂的历史事件背后,发现的是一些美国政治历史的关键词和泾渭分明的逻辑脉络,比如美国建国时的重要理念——通过制衡来抑制突变的机制,以及建立在新教道德传统上的个人主义和保守分子的理念交锋等美国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在繁多复杂的美国关键词中,Talich也发现了两个特别有助于理解美国的词——“常识”与“共识”,用书中所引的林肯的话说:“你可以欺骗一些人一辈子,所有人一些日子,但你不可能欺骗所有人一辈子。”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的美国历史关键词

  新教徒 作为美国的第一批欧洲移民,来自英国的新教徒无疑是美国立国最重要的力量,而新教徒追寻个人自由的精神也为美国的骨髓中注入了自由主义的价值观。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美利坚往事的幕后逻辑

  英国移民驶往北美最著名的船只——“五月花号”。 1620年9月6日,该船载有102名清教徒由英国普利茅斯出发,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但该船上的新教徒是最偏激的一派,并不是那些后来大规模向北美移民的新教徒。

  政党 美国的两党制政治,最大的贡献者就是托马斯·杰斐逊,是他看到了党派政治的优点,并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全国性政治组织——民主共和党,也就是现在民主党的前身。而美国的政党本质上是政客的政党,而非人民的政党。基于美国选举制度团体制诞生的两党制和务实的现代政党,正是美国的标志之一。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美利坚往事的幕后逻辑

  杰斐逊曾说过:“如果上天堂的时候我不属于某个党派,那还不如不上天堂。”

  现代化 随着进化论和现代科教的普及,在经济、科技不断发展和分工细化的刺激下,美国形成了一种专业主义精神和精英、专家治国的组织模式——大公司和现代化的社会团体纷纷出现,政府公务分工细化,政府、企业、大学这3个现代社会重要体系,逐渐成熟起来。

  《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美利坚往事的幕后逻辑

  1938年的曼哈顿下城,高楼大厦林立,前景展现的是穿越第二和第三大街蜿蜒的El高架铁路。

  对话Talich 美国的体制具有缓变特性

  Q:阅读美国历史,有一个感受是,美国通过一套复杂的体制使得权力受到了约束和制衡,那么这套体制的起源是否源于美国开国领导人和智囊团对欧洲政治的研究和个人的高瞻远瞩?

  A:美国建国者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建设,肯定是建立在对既有的政治实践的了解上的。高瞻远瞩这个很难说,因为谁也无法预测未来。比如正是因为美国这套体制的缓变特性,决定了它无法有效地解决奴隶制这样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就无法说叫高瞻远瞩。

  对当年美国立宪者影响很大的一个人,是法国的孟德斯鸠。除了他的三权分立的想法,还有一点就是,他很强调每个国家的政体和法律,要根据本国的情况进行调整。社会有其连续性,就算真能有一样的体制,因为社会既有基础的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美国立宪者也是根据当时的现况和历史的教训,得出的一套在他们看来最好的选择。

  Q:美国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历史悠久,但在动员时刻又拥有极高的效率(如二战),一个非独裁的国家能够迅速地动员民众原因何在?近年来这种动员能力是否在减弱?

  A:很大程度上,这种历史问题让你去想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

  美国19世纪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弗朗西斯·利伯认为,国家不是从上到下的,不是宪法规定出来的。因为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国家就是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由民间产生的各种社会组织,它们构成了国家。这是一个有机的、变化的社会,政府和法律要做的,是跟上这些变化,而不是去约束它们。利伯认为,美国的这种特质让它在危机之初会反应缓慢,但是,一旦社会内部达成了共识,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因为这是从下向上的。

  利伯的观点,是针对南北战争前美国北方的情况所言。但这种自由主义的传统,对于解释二战时的美国一样有效。我觉得现在的美国,也依然保持这样的能力。

  Q:中国很多“公知”总是以美国体制马首是瞻,在您看来,如今美国体制是否是现存政体中较为合理的?如今的美国体制有何重要缺陷?

  A:美国体制有其合理性,但是也有其不合理性,但这永远是对美国而言。合理性的最佳证明,就是美国现今的经济和政治实力。

  正如前面所言,美国的很多体制是上百年前建立的,其建立的最初推动力,今天早已不复存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既有体制形成了一套牢固的、相互依附的体系,让你无法简单地改变它,只能一点点地修正。这也是为什么老有美国人自己跑出来说美国体制问题的原因。最常见的例子之一,就是高院法官的终身制。在美国建国时,人均寿命有限,所以高院法官虽是终身,但其实际任期,跟普通政客相差无几。到今天,人均寿命已经接近80岁,一名高院法官,可以坐在高院几十年。这种情况,相信是当初的立宪者所始料未及的(当然也不能这样说,杰斐逊就在当年自己吃尽了马绍尔大法官赖着不死的苦头)。

  但是,最终是这套体制决定了美国的走向。美国的体制决定了,除非大部分人都认同,美国很难出现重要的体制上的改变。这也就决定了除非美国体制上的缺陷真地产生了糟糕的结果,人们不会觉得存在重要缺陷。

  Q:长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总是认为美国普通民众头脑简单,缺乏世界其他地区的知识,真实的美国是否在普通人和精英人物之间存在各方面的鸿沟?

  A:很多,可能大部分美国人的确对世界不了解,也没人强迫他们了解。但同时,我也在公园里,遇到无家可归者向我询问关于中国的事情,并激烈地讨论将来中美之间会发生什么。

  所谓普通人和精英,已经是一个被政治化的话题。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是自己那一方面的专家,所谓隔行如隔山。但是,社会的运作机制决定了,少数拥有特定知识、社会地位的人,会有着比普通人大得多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力,这或许是道鸿沟吧。

  Q:你在美国有何印象深刻或不习惯的事情?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美国的是什么?

  A:最不爽的事,应该是曾经被据说是一小撮白人种族主义学生打伤;最喜欢美国的地方是简单方便;最不喜欢美国的地方是吃。

  Q:作为一名资深影迷,你觉得有哪些电影对美国历史的描述较为真实?

  A:如果把剧情片真当历史来看,反而无趣了。

  电影,尤其是大卖的电影,终归是一种大众观念的折衷,里面的历史,也是被当时的人所认同的历史。换句话说,就是电影中对历史的描述其实反过来反映了影片上映时社会的一种状态。比如,James Young Deer和Lillian St.Cyr夫妇俩,是早期默片时代重要的印第安裔电影导演和演员。Deer拍摄了上百部电影,其中不乏印第安人出演的影片,内容里也大有白人和印第安人通婚的故事。这种情状,就反映出早期美国电影纯真时代,追求真实的一种态度。到后来西部片大盛,反而印第安人被妖魔化了,直到1950~1960年代,印第安人形象随着民权运动出现,社会思潮变化,才又开始改变。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