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植物园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植物园读后感10篇

2018-08-01 04: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植物园读后感10篇

  《植物园》是一本由[法]安妮-弗朗丝•多特维尔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植物园》读后感(一):览植物奇迹,赏绿色诗意

  前阵子在院子里种了几株紫苏,随后发现了两桩蹊跷事:紫苏植株到了傍晚就垂头丧气,以为晒蔫了难以存活,谁知到了第二天早上太阳一出来又昂首挺胸了;紫苏叶子上总有洞洞,知道怎么回事吗?我连续两天起了大早才破了案——原来蜗牛喜欢吃紫苏。我把我的发现告诉儿子,勾起了小科普迷的兴致,他马上给我讲了大王花的故事作为回礼。我俩沉浸在植物的神奇世界里,不能自拔可惜说不几个来回,就语穷,只能扯出植物大战僵尸里面那些假想植物的等级和大招来草草收场。直到看到《植物园》这本书,看到封面上“关于400种植物的200个不可思议的逸闻趣事”的宣传语,我们对于植物的猎奇兴致终于有了归处。 一本《植物园》,真的可以满足我们对于植物世界无奇不有好奇心:不看不知道,植物真奇妙! 你知道会射击的植物吗?不是豌豆射手西瓜投手、玉米加农炮那些啦,是真的植物!凤仙花弹射种子掉落在几十厘米以外的地方,碎米荠射程可达2米,鹰爪豆3米,红花羊蹄甲15米。这都不算什么,射程记录保持者——长在圭亚那森林里的响盒子果实成熟爆炸射击可至百余米远。 你知道会准点报时的植物吗?马来西亚中部有一种叫星果木的小型灌木,花芽绽放在凌晨3点,花瓣掉落在下午4点。果实需要36天成熟,然后爆裂弹射种子也是在凌晨3点。 你知道会感知情绪波动并可用于探案的植物吗?龙血树的叶子接通测谎仪的电极,用火柴假装去烧它的叶子,电流计会做出反应。在一个实验里,6个人按照纸条授意,暗地里破坏植物。当主谋经过时,植物的“惊慌失措”可以通过电流图线表达出来。警察用龙血树的这个特性初步圈定了罪犯,进一步侦查果然验应了 。 《植物园》里的精彩远不止这些。除了这些特别的植物的特别之处,还有一些与植物有关传闻故事。比如夏娃偷吃智慧树的果实,剩下的果核被亚当吞了,卡在喉咙里。男人的喉结由此而来。再据说达摩禅师坐禅时打了瞌睡,于是割下自己眼皮以保持清醒,然后被丢弃的眼皮在地上长成了茶树。 《植物园》的作者安妮·弗朗丝·多特维尔,是一位法国的作家记者。她最了不起举动是在1973年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独自驾驶摩托车环游世界的女性可能读书、旅行打开了她的视野,环游世界见闻传习积累了大量素材同时也一定是查阅参考了很多文献资料,在这本书里,科普文、传说文、逗趣文、八卦文无缝衔接妙趣横生,让我们惊喜连连、忍俊不禁。 书里也散发着风趣幽默神秘气息,安妮在这本书里还穿插了“祖母语录”小版块,貌似忠告教诲,实则也是些有趣的小Tips。比如,语录里说:“到了月底,一枝黄花就会大显身手:将其拿在手中,它就会转动起来,最后指向藏有金银珠宝或矿石的地方”。 我也特别喜欢《植物园》里精美插图,仅仅用了清新的植物绿色,就为我们勾勒出芬芳清凉,还有唯美的诗意。 如果说,32亿年前的蓝藻以伟大的“光合作用”开创了生命力先河,4.75亿年前的阿曼苏丹发现的孢子成为了世界上可鉴的最古老的植物。 植物活着的时候地球提供氧气,为我们带来了光明。植物死后,融为土壤滋养新的植物。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吃了植物的动物也成了人类的盘中餐

  那此时此刻衣食无忧的我们,茶余饭后,翻开包罗万象的《植物园》,就是在看一场妙趣横生的植物界大选秀。随着书页的翻动,体味每一个生命奇迹带给我们的绿色诗意。

  《植物园》读后感(二):这些冷知识,不知道也无所谓,但知道了就很厉害

  古人常以植物作诗赋文,借以歌颂人的气节与脾性。比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与对应着傲、幽、坚、淡的“四君子”梅兰竹菊。

  在大家耳熟能详的《甄嬛传》里,也出现了不少植物。比如眉姐姐最爱菊花,嬛嬛偏爱海棠,叶澜依钟爱合欢,形容皇后则用到了“唯有牡丹真国色”的佳句诠释出了各个角色不同性格命运,可谓意境深远,引人遐思。

  现实生活中,又有很多人喜欢用植物做网名,比如我认识的就有苍耳、初荷、人淡如菊等。

  而近些年,绿植和多肉也越来越多地入驻了我们的家庭与办公场所

  有人说这是一种与自然环境接触方式;有人说这样可以缓解孤独感;还有人说可以锻炼审美……

  可是,你是真的热爱植物吗?你又对植物了解多少呢?很多人鲜有渠道时间系统地了解植物,所以我们对植物的认知可能还处于基础阶段

  也许你会不服气,但当你翻完这本《植物园:400种植物的200个不可思议的逸闻趣事》,也许你就会承认自己的孤陋寡闻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妮-弗朗丝•多特维尔(Anne-France Dautheville),法国作家、记者,是世界上第一位独自驾驶摩托车环游世界的女性。作者告诉大家,她既不是植物学家,也算不上科学家,但植物却让她走进了神话量子物理学的世界,也促使她阅读了各种游记与论著。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作者所言不虚,因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植物浓浓的爱与宠溺,可谓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令人拿起来就不想放下。

  那么,这本《植物园:400种植物的200个不可思议的逸闻趣事》究竟讲了些什么呢?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书中令我印象深刻内容

  植物的馈赠

  经过数百万年,植物让我们的地球充满生机,在以下各方面功不可没:比如,蓝藻吸收二氧化碳后释放氧气;直到氧气层足够厚,阳光穿透了云层,才出现了光明;植物离开水环境后寄居在裸露的岩石上,根系石头分解成细小颗粒,植物死亡后,残骸与颗粒结合,形成土壤,土壤又滋养了森林、草木及播种的蔬菜;一些植物还成为了人类的食物……

  看完这些,我呆愣了很久,从某个角度来说,有了植物才有我们人类的今天。那么,在办公室养几株植物就算报答它们了也是极好的呀。

  丧钟为谁敲响

  爱看破案片的人大都对曼陀罗并不陌生

  书中就提到了曾有强盗利用曼陀罗的叶和花致人昏迷,拦路抢劫。虽然曼陀罗的花朵倒置过来如穿着舞裙翩翩起舞少女纯净

  而在救命的毒药中,作者又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故事。1676年,弗吉尼亚州詹姆斯镇的居民奋起反抗英国的统治,英国政府立刻派兵前往镇压,他们在安营扎寨后误食了掺进曼陀罗花的汤(厨师误采集来当调味品),纷纷丧命。最终詹姆斯镇不战而胜

  将这两个故事结合起来看,我们会发现事物大都具有两面性。不由想起曾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作为女人,你爱上小鲜肉,就得放下他的幼稚;你爱上霸道总裁,就得忍受他的强势;你看中他老实,就请接受他的木讷;你爱慕多情浪漫,就得习惯风流倜傥。作为男人,你看中她沉静,就别嫌她寡言;你敬佩她执着,就忽略她的固执;你喜欢她顺从,就别嫌她没主见;你倾慕她孤傲高冷,就别抱怨她缺少柔情。”

  简直说到了人的心坎里。

  从绳索到违禁品

  你知道吗?大麻纤维曾被用于制作绳索和细绳。而经过纺织处理后,大麻纤维变成了布料,从此诞生牛仔裤。且第一张美元也是用麻纸印刷的。是不是很有趣呢?

  我想,如果不是看到这本书,这些知识我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吧。

  从植物到宇宙

  千金榆将叶子卷成小花苞形状来抵御严寒春天再将叶子展开、抚平。航天领域研究人员从中汲取灵感,用于设计宇宙飞船,先将太阳能电池板折叠,随后再将之展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皆学问。而作为写作者,其实缺乏的也从来不是素材,而是捕捉真善美眼睛

  不计其数

  微生物有助于改善土壤的化学理性质,最终提高植物的幸福指数。土壤中的微生物不计其数,每克泥土中大约就有2亿个。

  好庞大数字,怪不得有本叫作《吃土》的书教我们要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泥土,从而将有益的微生物迎回肠道,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呢。

  大蒜引起的罢工

  4500年前,埃及法老胡夫下令为其修建一座金字塔。于是,10万劳工开始同时工作,每三个月替换一次,不分昼夜共须搬运230万块巨石。为了减轻疲劳,他们每天都会吃些来自努比亚地区的大蒜。可有一天,装运大蒜的轮船没能按时到达港口。于是,10万工人都停止工作,坐等轮船抵达。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罢工吧。

  和植物大战僵尸中怕闻蒜味的僵尸比,人类简直太幸福了。因为大蒜不但可以当成调味品来烹饪菜肴,更可贵的是,它还有杀菌等多种益处。无论是吃面条还是吃饺子,来瓣蒜都是极好的。

  可乐趣

  可口可乐首款弧形瓶的设计灵感来自可可豆,不仅外形与之相似,而且同样带有条痕。而无巧不成书的是,喷洒可乐可以对付蚜虫,因为可乐可以吸引成群结队的蚂蚁,而蚂蚁爬上农作物的茎干,既吮吸了可乐,顺道也把蚜虫等以植物汁液、茎叶为食的害虫消灭殆尽,既省钱环保。但可惜可口可乐公司并不喜欢别人拿这个说事儿

  不由想到之前曾有人说可以用可乐来消除某物的污渍。鉴于本人也大爱冰镇可乐,在此就不赘述了。

  眼睛和茶叶

  据说达摩禅师因为在坐禅时打瞌睡,故割下自己的眼皮,以保持清醒。然后,被丢弃在地上的眼皮竟长成了茶树。

  不知这个故事出处为何,反正看到这里我是笑了,同时觉得植物的世界真是个奇妙的世界啊。

  纹丝不动

  如果在热带地区遭遇地震,请马上冲进竹园。因为竹子的根系特别发达密集,可以防止地表断裂。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知识,比如:莲花会产热;很多花都会报时;芥菜的根系可以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荧光蘑菇会发光;向日葵可以吸收有害微粒;鬼伞菌可以用来制造墨水;碳化过的竹纤维曾被用作灯丝……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我还是不觉得有必要看这本与我的生活有点儿远的书。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它不必成为你案头上一本必须从头看到尾的书,你可以把它当成新华字典般的工具书,想看的时候翻开看几条解解闷儿、涨涨知识也就够了。

  也许你还会说,我对植物不怎么兴趣,那么我还可以告诉你,别看它的名字叫《植物园:400种植物的200个不可思议的逸闻趣事》,其实它适合很多类读者。因为它可以扩充至很多个领域。比如——

  对于写作者来说,你可以借鉴它的典故

  作为绘画爱好者,它的绿色插图很养眼,也很有细节感,可供你参考;

  想大开脑洞的,你可以着重去读它的“祖母语录”部分说不定你会有灵光一闪的收获

  如果你是几岁孩子的宝妈,可以给孩子从中科普一些其他同类读物中可能没有的冷门知识;

  而情侣间自不必说,因为某件事当你知道而她不知道时,你就又多了一项炫技的资本

  归根结底一句话:这本书里的知识,你不知道也没什么,但如果知道了,就会显得很牛哦。

  偷偷告诉你,这本干货满满的《植物园:400种植物的200个不可思议的逸闻趣事》只有7万字哦,且携带方便,值得更好的你拥有

  《植物园》读后感(三):自然秘密都藏在了植物里

  我在18岁的时候,离开家乡。离开大片的杂树林、水稻田,离开了与植物们朝夕相处却不自知的时光

《起风了》

  城市里的生活,也有植物,刻意雕琢过的那种。每一颗树,每一朵花,都有它们特定的身份,给予那些背井离乡努力奋斗的人一点点安慰

  说起来,人和植物的关系其实挺微妙。就好像一碗素面上,点缀的那撮青翠香菜——没有的时候好像也无所谓,一旦它出现在你眼前,竟能唤起心中所有的感动欢愉

  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对植物的关注都不太够。虽然它们遍布身边各处,但终究是安安静静地呆着,不比猫猫狗狗,欢脱的欢脱,呆萌的呆萌;就连那蝉的存在感要强得多,连找对象也要终日叫嚷,让人片刻不得安宁

  但也正因为如此,植物们才少被打扰,得以体面地生存至今,保守着自然交给它们的秘密。

  你认识多少种植物?

  你可能知道遍布城市街道的法国梧桐,对一到春天就骚气袭人的石楠花也有所耳闻;你也可能知道乡村小道上的无名野花,甚至对玫瑰的不同品种略知一二;哦,你还有可能知道多肉植物有景天科的青锁龙亚科,又或是仙人掌家族种类繁多——毕竟,那是唯一不会被你轻易养死的植物……

  当然,植物爱好者们知道得要更多一些,但也还远远不够。植物们总是把自己愿意展示人们的那一面尽情地释放,对于不想为外人所知的那部分,则守口如瓶

  所以,我猜想,你应该不会知道关于植物的八卦,比如,木瓜基因和卷心菜非常相近,玫瑰的基因则和荨麻的差不多;雌雄同株的生姜会让不同的花朵,在上下午轮流把花柱挺直,方便昆虫雨露均沾的摄食花蜜,同时降低自体受精的“乱伦”风险……

来来来,挺直了别趴下,嘿!

  你应该也不会知道关于植物的传说,比如,在屋子附近中些大蒜,可以防止女巫不怀好意地到访;带上一根苹果树的树枝,能让你从地狱平安归来……

  关于植物的顽强你大概更是想象不到,比如,广岛原子弹爆炸后,一棵银杏树在爆炸后的第二年长出新的嫩芽;一棵垂柳在被连根拔起后,又因为爆炸产生的真空吸引重新站立,一棵石松在被烧成黑炭的树干外面又长出了新的树皮,像这样劫后重生的树木共有52棵……

看上去就很厉害的银杏

  我们对植物实在知之甚少,但好在总有人对这些自然中的沉默者着迷。

  安妮·弗朗丝·多特维尔便是其中的一位。她受一家杂志所托撰写园艺专栏,专门讲述植物的生活。虽然不是植物学家,也算不上是科学家,但好奇心和实践是最好的法宝,使得她不拘泥于学术,而是从神话、量子物理学、各种游记和论著,以及专业书籍中寻求植物的秘密,最终写成《植物园》一书。 这样说起来,《植物园》看起来确实不像是平时所见到的植物科普书。

  首先,它的表现形式很特别。 既然是植物的逸闻趣事,肯定不会是教条的123写法。与其说它是一本故事书,不如说是一本植物手账。简短的文字叙述、灵动的语录窗格,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植物插图相映成趣;书中还有大量的留白,阅读起来让人觉爽真透亮,连眼睛也跟着放松不少,精神上自然更加愉悦。

  其次,它的内容幽默独特。 逸闻趣事,着重在于“逸”和“趣”。意指不为世人所知,但令人感兴趣的传说和故事。 在内容的选取上,既有我们熟知的植物不为人知的一面,也有极为少见的植物的普世生存策略;既有听到老朋友新消息的喜悦,又有结识新朋友时的兴奋,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没有停留。

  最后,它的知识丰富详尽。 不管是奇闻也好,趣事也罢,终究是要给人带来新知是最好。 书中除了介绍植物的传说故事,还普及了不少的实用知识。比如竹子的根系十分发达,遇到地裂时待在竹林边更安全;在屋内放一些蓖麻则可驱赶苍蝇;拍打西瓜时如果声音沉闷,则说明已经成熟…… 《植物园》一书并不厚,很快便可读完,但思绪不会马上停止:植物生活在世上这么长时间,隐藏了自然的多少秘密,又有多少被我们知晓呢。

  就好像我们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在心情烦闷,焦躁不安的时候,一株植物便可抚慰心灵。也许是芳香?颜色?又或是味道?前几日看到一篇报道就说道,现在流行一种新的职业叫做“植物低语者”:通过和植物轻声说话,让它们生长得更好。而在我看来,这种职业得益的似乎是人类更多一些——能够和植物轻声交谈,这一天的心情该是何等的平和啊。

  可惜,很多人宁可在整日伏案工作,也不愿抬头朝窗外看一眼。《夏日走过山间》中,有一位叫比利的牧羊人便是这样,不知是麻木,还是缺乏对美好向往的缘故,长期身处自然美景中,却对此置若罔闻,连作者约翰·缪尔也感慨:“比利的灵魂已经睡着了,或者说卑微的快乐和烦恼已经蒙蔽了他。”

  这大概也是我们时常感觉不快乐的原因吧,被一些有的没的的琐事遮住了眼睛,全然没有学到植物的诗意。有人说,有植物的地方就是上帝在地球的后花园。如果没有时间去走走,那不妨就在《植物园》中闲庭信步一番,也许能找到上帝留下的秘密也说不定诶。

《植物园》

  《植物园》读后感(四):盛夏里的一丝清凉:迈步走入花木世界里的迷宫

  炎炎夏日,何以消暑。古人以杜康解千愁,如今有世界杯,更有这本《植物园》,愿大家都有一个惬意的夏日。如果你喜欢玩植物大战僵尸,那么不妨仔细了解一些身边植物的有趣知识吧?

植物园评价人数不足[法]安妮-弗朗丝•多特维尔 / 2018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博物学”这个词来自西方,是民国初年对英文natural history的标准汉译。中国古代有“博物”这个词,但没有“博物学”这个说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博物”是一个与“博学”、“通识”相近的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知识类别,更不存在“博物学”这门学科。所以,严格说来,“博物学”是一个来自西方的词汇。

  这本《植物园》装帧简明大方,整本书都是绿色,宛如走入了绿色王国,花木迷宫。安妮-弗朗丝•多特维尔是位有趣的法国作家,1973年她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独自驾驶摩托车环游世界的女性,就像她笔下的植物,尽管需要扎根土里,也想着乘风去旅行。

  每一则植物的故事都不长,但十分有意思,很适合给孩子当睡前故事,也适合有一定阅读兴趣的成年人。比如去除臭鼬的味道、人类的起源、原子弹和生命这几则,都很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也适合如今这个速读时代的焦虑感。

  这是一个单调,却也充满生机的世界。它存在于一亿五千多万年前,在那里,有生命,却没有一朵花。那是史前巨兽恐龙的天下。

  几千万年过去了,花朵突然出现在这个星球的各个角落。它们带来了鸟语花香,却将自己的出身,神秘的掩藏起来。人们找不到它们的祖先,更无从获知这个家族快速壮大的线索。

  一百多年前,查理-达尔文,向整个人类揭示了生命的进化历程。然而谁会想到,在他年过六旬以后,竟会因为小小的花朵而产生无尽的烦恼。本书则展示了从远古到今天不同类型的植物的进化、故事和它们独特的本领!

  在澳大利亚的晚志留纪地层中发现的刺石松是已知最古老的石松植物。由于它的年代太过古老,和古植物学界认为石松植物起源于工蕨的理论有点矛盾。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它的年代测定有误,它应该属于泥盆纪早期;当然,也有科学家认为值得怀疑的不是化石的年代,而是关于石松植物起源的理论。

  除了刺石松以外,星木也是最原始的一类石松植物,它主要产自莱尼隧石层。在很长时间里,它一直被错误地归入裸蕨植物。星木的茎切面有放射状空腔,这也是它的名称由来。这类原始的石松植物有可能是刚由工蕨进化而来。

  出现于泥盆纪的石松植物还包括原始鳞木和拟鳞木。

  原始鳞木主要为草本,有些种类可能形成灌木。它的叶子在顶端分叉,就像是蜥蜴分叉的舌尖一样;这种特殊的叉状叶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今都极其罕见,似乎暗示它们是石松类植物一个湮灭掉了的盲支。

  拟鳞木则是木本类型多于草本,它的叶片脱落后在茎面形成有规律的鳞片状印痕,但这种印痕和下面所讲的鳞木的印痕完全不同。

  鳞木类( Lepidodendron)是石松植物中真正的巨人,代表着这类植物发展的一个顶峰,它们的伟岸完全不能从现存的石松植物或者其他蕨类来联想。鳞木类几乎全是高大的乔木,它们的茎干大大加粗,直径可达1米~2米,整个植株可以长到30米~40米高,有的甚至可能高达50米,并且有个枝繁叶茂的巨大树冠。想像一下这样的一株蕨类植物,在现代的乔木中能与之比肩的也只是少数,而这样的巨人在2亿多年前就已完全消失了。联想到动物界的众多例子,似乎远古的生物总比现代的物种大很多,而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巨型的生物往往更容易遭到淘汰。

  虽说一本饶有趣味的好书让人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但这本《植物园》更适合细细品读,就像母鸡觅食那样,一边叽叽喳喳地走来走去,一边这里一粒、那里一粒地啄食谷子。同样,读者也可以随心所欲地从本书中慢慢汲取关于植物的知识,最终对树木花草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说都了如指掌。

  你将会在书中惊奇地发现各种有关植物的逸闻趣事。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些植物会自行脱离土壤,随风滚动数公里后,再重新扎根。这样的画面在美国西部片中时常出现。“小男孩(little boy)”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数周后,一棵距离爆炸地仅800米的夹竹桃竟绽开了花朵;随后,一棵银杏树也重焕了生机。芥菜会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有害金属并将之转移到枝叶,再在燃烧时将这些物质重新释放出来。因此,芥菜有助于对工业棕地的土壤进行“消毒”。植物喜欢我们跟它们说说话、聊聊天,还喜欢听听音乐,这样它们会长得更快。每种植物都有特定的开花时间,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从中汲取灵感制作了花钟:蒲公英早上5 点开花,百合花则在下午2 点开花。你可以据此校准手表时间,但请注意,遇到多云天气,花钟就不太精准了。苹果树枝可以带你走进地狱,不过请放心,它也会将你安然无恙地带回人间。

  本书将带着你走进大自然,感受植物为了生存所展现出的那种微妙、神秘的智慧。为了延续生命,它们牢牢地扎根于泥土或攀附于其他植物;为了成功授粉,它们更是使尽浑身解数,借助风或昆虫在不同花朵或不同植物之间传粉。我发掘出书中的无数珍宝,乐此不疲。

  小TIPS:本书可以随时翻阅,每则不长,遗憾的是书内页的色彩比较单一,有些字太小而有些字又太大,看起来很是奇怪。

  漫步植物迷宫,消暑解闷,本书应该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植物园》读后感(五):关于植物的八卦趣事

  我用了两个小时后读完《植物园》,仿佛走进了一间奇妙的大花园,像爱丽丝一样一头撞进了兔子洞,里面各种叽叽喳喳的植物像巷口的大妈——她们知道所有植物的八卦,并且认为你也是他们中一员,可惜,大多数的植物,你不认识,他们说的大多数事儿,你也闻所未闻。

  这是另类的科普,而它的主角是植物。

  你会发现,它们有自己的生物钟,有自己的脾气,有的甚至有些残忍,会吃掉昆虫。它们很古老,在这个世界还没有人类记忆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存在了。

  安妮-弗朗丝•多特维尔是位有趣的法国作家,1973年她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独自驾驶摩托车环游世界的女性,就像她笔下的植物,尽管需要扎根土里,也想着乘风去旅行。写这本关于植物的书,纯粹是出于爱好——话说看看她的履历和写过的书,哪一个不是出于爱好呢?200个植物八卦,涉及400种植物,源自植物学著作、神话传说到学术论文、游记散文。在安妮-弗朗丝•多特维尔眼里,植物是一个个“有着不可思议个性的小东西”。就像宠物,不但能读懂你的一切,还能被你读懂它们的一切。这里是她的私人花园,又不是她的私人花园。她写这些“迷人的小东西”有点东一榔锤西一棒槌,好像想到哪就是哪。我们可以读得很轻松,但是实则,知识含量可不低。

  从凌晨两点到晚上七点,从圆叶牵牛华到紫茉莉和羽叶洋葵准点开花,从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从旋花到罂粟,它们准时开花和闭合,拥有着人与动物一样的生物钟,当然,如同人的生物钟会紊乱一样,它们的生物钟其实也会紊乱的。不过,大多数时候,你可以按照它们的时间来校准钟点;宫斗剧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麝香总是致人流产,其实还有“花中色鬼”这种植物的存在。在还没有化学制剂的过去,了解一些植物的特性果然也是能做些坏事的。比如,射程能达百米的响盒子,我们虽然没有见过这种植物,但是想想豌豆射手,也非凭空想象——植物能干的事情可是真多啊。

  在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每公顷森林每年的积水量为3000-7000吨,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如何的出来的,但是想象一下这个惊人的数字。如果没有植物,世界将干旱成什么模样。很多植物还可以清理被污染的土地,大多数时候,我们认知动物是有生命的,但是,似乎植物的生命能量被漠视了。

  小时候就发现经常被称赞的植物长得会特别好,在安妮-弗朗丝•多特维尔笔下,植物会和你交流,它懂你,前提是你也要懂它,它不但不是随便的花朵,还是可以随意行走的花朵。有的时候它们会发光,有时候它们还能去除臭味,它们的八卦也很迷人。这些小故事,适合讲给小朋友。让他们早早知晓,生命有很多形式,而这些看似静默无语的绿植,你不知道它们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神奇的不可思议的生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植物园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