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10篇

2018-08-02 05:1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10篇

  《燕京大学1919-1952》是一本由陈远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6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一):燕大—不应被遗忘教育明珠

  quot; 燕京大学,从成立至其消亡,虽然不过短短三十三载,然而它却走过了国、共两个时代见证中国最为艰难困苦岁月。即使常年深处水深火热之中,也无法阻碍迅速成为最为出类拔萃的大学,名气之大,迄今亦无人能出其左右。

  作者在书中说到,关于燕大的历史档案,今天也依然未能揭去“保密”的烙印,一般人是无法从正式的文书档案中了解到它的全部的。对于它的记忆,已经随着作古的老人们一起被渐渐遗忘。作为曾经为中国社会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的燕大,不应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能够重新检视燕大从艰难诞生到蜚声海外再到嘎然而止的全历程,对于中国教育能否再续“一流”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之所以说是“再续”,那是因为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燕大就已达到了当时一流的标准。即使是带有教会大学的名号,但也完全不妨碍燕大的全面发展,从大学的管理体制上,到学术研究成果,再到实践领域,燕大都独领一时风骚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浸染于燕大厚重人文与学术氛围学者仁人志士良心决心和铮铮铁骨的。尤其是在那个国将不国的乱世,他们依然践行着自己民族国家甚至对世界大同的责任。能有如此气节,不得不让人佩服——当下中国的大学教育,发展至今却盛行着以个人利益导向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孰优孰劣,不言而喻。时至今日,燕大的威望成就,仍让后世大学难以企及。

  然而象牙塔内的学术自由思想开明,却拗不过领袖铁一般的意志原本传道授业解惑的圣地,霎时间沦为政治运动惨烈的第一线。其结果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伴随着中国千年的教育传统被全盘否定,由洋人创办的燕大,即使拥有过无限的风光,即使为中国社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亦难逃被推翻、肢解的厄运。所幸的是,燕大之精气神虽亡,但其形骸残在,被并入其他大学后还能延续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为曾经的最高学府,燕大的消亡无疑是文明衰退的一种表现。过去的不安动荡,早已尘埃落定,中国社会发展至今,已是一派歌舞升平盛世景象。说到成绩,人们总是会沾沾自喜信心满满。但对于发展路上的那些曾经的不尽人意,却不是谁都愿意提及的。燕大的历史,被人铭记住的多是它光辉的那一页,而那段包含了无奈与嗟叹的岁月,却被刻意地封存、遗忘。如果没有这本书,我对燕京大学和其他教会大学的认知,唯有通过百度获得,必然只停留在那光辉的部分随波逐流地跟着沾沾自喜、信心满满起来,绝非此刻的沉重感伤

  之所以感到沉重与感伤,是因为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至今,的的确确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又多少丧失了其“为学”的精神内涵,变得如工厂一般量化产出一批批合格工具场所。这还不算,各种曾经备受尊敬称呼也能明码标价叫卖起来,专家成了“砖家”,教授变为“教兽”。用博大精深的汉字去戏谑,还不能说明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乱象、怪象嘛?

  感谢作者陈远的这本书,让我能伴随着他的文字,重回燕大那段峥嵘的岁月,再次领略和燕大一起逝去已久的 “大学”精神!

  quot;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二):一个人的大学

  史上已无燕京大学。燕大诞生于伟大的五四时代,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被撤消,退出了历史舞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所曾经相当辉煌的大学已经整整消逝了六十多年了。但燕大的精神尚在,由她的昔日的学子传承,她的美丽的校舍现在仍然是北大校园的最美丽的风景之一。

  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她是由华北地区的几所教会大学合并而成

  的,包括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大学、华北女子协和大学。这几所教会大学是由不同的教会合办的,因此开始时的管理非常混乱,一直也找不到合适校长,直到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校长,学校的发展才走上了比较正规的发展。可以这么说,燕京大学在司徒雷登手中诞生,在司徒雷登手中成熟

  司徒雷登何许人也?很多人可能都是从毛泽东的名文《别了,司徒雷登》中首先知道这个名字的,当时他是美国驻华大使。正因为这篇文章,“司徒雷登”在中国成了声名狼藉失败代名词,但实际上,历史上的真实的司徒雷登其实对中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他参与创立的燕京大学就曾经在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司徒雷登1876年出生在今天的杭州下城区耶稣堂弄,能说一口杭州话。后去美国上学,1904年结婚后回杭州后开始传教,并开始研究汉语。1919年司徒雷登刚接手的燕京大学,规模很小的,学生也只有九十多人,师资力量也是相当薄弱经费也是少的可怜。司徒雷登没有气馁,而是迎难而上。从1922年起,十多年间十次往返美国积极进行募捐筹款,其中一次竟然募得150万美元。经费有了保障后,他决定为燕京大学另选新址。通过种种努力,最终在清华园西边找到了一个适合的新地址面积到40公顷,后又陆续购置附近的园地,使得燕大的面积达到原来的很多倍。这为美丽的燕大校园打下了扎实基础

  燕京大学校园的建设,耗费了司徒雷登的大量心力,这个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当时世界上美丽的校园是他的得意之作,是他魂牵梦萦地方。晚年在美国,他一直惦念燕园,临终前立下遗嘱,希望能将他的骨灰安葬在他妻子墓地旁。可惜2008年的时候,司徒雷登骨灰葬于美丽的西湖旁,没有和他的爱妻合葬在美丽的燕园,成了一个不大不小遗憾

  燕京大学初创之际,司徒雷登就非常注意聘请名师。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燕园里就云集了一大批的名师,诸如容庚、郭绍虞、周作人、郑振铎、陈垣、顾颉刚等学界名流都在燕园任教,燕园里可谓一时风云际会,风光无限。名师出高徒,燕大的学子孜孜以求,为后来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像雷洁琼、费孝通、侯仁之、王钟翰等人,后来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哈佛燕京学社的建立,更是让燕京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

  1926年他的爱妻死后,他更是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扑在燕京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上。他把燕园当作大家园,把学生当作家人,他能够准备地说出很多学生的名字。每年的6月24日,燕大的学生都会来到他居住的临湖轩为他祝贺生日。届时,临湖轩里暖意融融,充满了快乐笑声师生情谊莫过于此。如此融洽的师生关系让人羡慕

  斯人已逝,遗物遗迹尚存。他和燕大的故事在不断地流传。漫步美丽的燕园,睹物思人,让人追怀。追怀那个人,那个大学,那个时代。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三):遗憾一所消失的世界名校

  中国目前最为著名的学府应属清华、北大,但他们在英国《泰晤士报》2012—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46名),清华(52名)。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五百强排名中,北大、清华同列在第151—200名的区间内。2013年,香港大学从北大、清华手中抢到16名省市状元。香港大学世界排名以第35名超过清华、北大。中国要想创办一所世界级别的一流高等学府,目前为止比较难。但61年前,我国就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存在过,那就是燕京大学。但遗憾的是,它已经消失了61年。

  燕京大学,在短短32年的时间就在首任校长司徒雷登的努力下,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为什么这样一所大学却消失了呢?读完《燕京大学》让我对这所大学的创办、发展、成熟、消失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真要感谢作者陈远,他为了完成这部著作,十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采访了二三十位燕大的老师毕业的学生,他们都已经成为耄耋老人了,直到这本书出版,又有很多人离世。一个著名的高端文化的记者编辑,能把目光锁定在燕大,能让我们了解燕大的历史,不能不感谢他。

  北大的校址原来就是燕大的校址啊!我是那么喜欢北大。试想如果燕大发展到今天,那该是一番怎样的辉煌。

  燕大的发展离不开司徒雷登的倾心付出。原本是教会学校的燕大,在校长司徒雷登的主抓下,既得到与美国教会的支持同时适应了中国国情。他有长远目光,召集一些有学识水平中外名家指教,洪业、斯诺、胡适、吴宓、闻一多、冯友兰、许地山、熊佛西、陆志韦、郑振铎、周作人、朱自清、金岳霖等。他能够接触各级各类人物,包括蒋介石,包括一些商人,包括政界一些要人,在反教会热潮中,燕大能够摆脱其它教会学校的命运,就是因为它的与时俱进。他与世界知名学府建立了交换教授和学生的制度。中西教授同堂讲授,来自各国的学生同堂受业,熔中西文化于一炉。司徒雷登还取得美国霍尔基金会资助,与哈佛大学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学社,为中美学交流,选派留学生提供资助与奖学金。所有这一切让燕大迅速成长。遗憾的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的一切成为我们的模板高等教育领域也按苏联模式实行院系调整,燕京大学被一分为八,各系分别并入北大、清华、师大、民族大学、政法学院财经学院、音乐学院和中央劳动干校,校园则被北京大学接管。从此,燕京大学在中国消逝。

  遗憾一直萦绕着我,为什么这样一所好的学府,就容不下它的存在?难道仅仅因为与美国的关系紧张?难道仅仅因为我们是无神论者?为什么这样一位伟大的校长,他最后的遗愿都不能如愿,连埋葬在燕大校园里的愿望都无法满足?这些遗憾是无法弥补的!好在有这样一本书,让我们知道了中国曾经有这样一所学校——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四):足够燕大,不够P大

  我并不熟悉燕京大学。但是燕园是我一生中最无忧的角落。

  曾经满腹深情地称P大为疯子收容所。最后的疯子,从S城回来的疯子。什么都不剩下,只剩下什么时候都不忘记仰头大笑的没心没肺。它收容了我,又一次。

  某一年,在红楼电影院附近过夜。P大收容了我。然后是2010年,逸夫二楼五层,一堆化石里的沙发上,得以睡了一夜。无论何时,它都没有抛弃我。再一次地可以进入P大图书馆。是二货纳去了湖人的夏天。我坐在图书馆的教师阅览室里,一点也没想起在S城的是是非非

  然后是在P大的半年时间。然后是放手。和昨天道别。再见,曾经爱的人。曾经而已,我们还是大笑大跳,跑到二号位,轻快地甩臂。然后搬走,去了南城。再接着,去南洋。在乌节路上走着,看到周边写着英文字的路牌,眼睛突然热出了汗。

  搬家之后,每天都要坐四十分钟公交车回家。明明还有疯子收容所的身份,已经自暴自弃地扮演起正常人。心里想着,燕园的草木深深已经深入骨髓,未必需要那么注重形式

  直到翻了这本燕京大学,我才发现自己错了。P大和燕大,完全是不同的魂灵,不过恰巧先后占据那个园子。我所有的自由散漫不求上进,疯子收容所里展现出的快乐与才华,很大一部分都来自燕大。所以当06年毕业时,我不舍的是校园,有些人不舍的则是同学——P大在近些年来展现出的矛盾两面,也是因为两个魂灵寄居一个身体所致。P大是常为新的,积极向上的,团委的,振臂一呼的,GPA的,司法考试的,公务员培训的,国家民族复兴的。而燕大,是燕园的。

  燕南园的猫。湖上永远笛声。无用的花神庙。那些飞起的檐角。塔尖滴下的露珠,图书馆屋梁上沉默蹲踞的兽。这才是燕大。这是个体与这个园子的交往。和周围奔跑着去革命,奔跑着去考研,奔跑着去救国,奔跑着去跪求offer的,全然不同。

  读到关于共同过圣诞的故事。读到校长给附近社区孩子写信,请他们来过圣诞。读到校园里的亲情友谊。书中还有一句,不似P大,学生不住在一起,彼此互不认识。即使两人共住一屋,还往往悬起帘子互不说话。我突然发现,这就P大和燕大,在我身上留下的两重回忆温情的、软弱的、无用的、散漫的,和强悍精明、寸土必争的。我想起同班女生们彼此憎恨而虚假笑脸,也想起毕业后处处可见的强蛮无理世道。我发现我在燕园受教的,两者都有。只是被我授予疯子收容所的,其实应是燕大。

  不可思议。果然有无数的地缚灵,活在燕园草木深深,传递燕大的“负能量”。足够燕大,而不够P大。拜你们所赐,我非常骄傲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五):归兮,司徒雷登

  1949年,领袖之雄文《别了,司徒雷登》让这个中西合璧的名字家喻户晓。几十年过去了,很多人应该都还认得这个名字,并且仍然将其当作帝国主义“纸老虎”的可笑象征。这位创办了燕京大学的司徒雷登,这位在中国出生、在华活动了长达50年的美国人,临终时希望能安葬于北京燕园。然而,燕大早在1952年已被撤销,原校址归北大所有,因为被“毛主席批评过”,此事也迟迟得不到北大批准,最终只好入土杭州。

  一位为中国教育做出杰出贡献的异邦人,竟连埋葬到他曾奋斗过的地方的权利都没有,为何会遭如此对待?同时,其创办的燕京大学,作为一座在近代中国地位显赫的教会大学为何在几十年里近乎湮没无闻?恐怕归咎于他们不幸地趟进了那滩政治的浑水。

  不过,尽管历史有其模糊、吊诡之处,但总归会在时间的淘洗中褪得清清楚楚。近代史学者陈远在其新著《燕京大学1919—1952》中,通过现有的文献及其长年走访的资料,较为完整地还原了燕京大学从1919年建立到1952年撤销的历史。陈远并非燕大人,但他多年对该题材的关注足以使他称得上“名誉”的燕大人,燕大有其传继薪火,亦是幸事。尽管书中文字偶尔带有作者先入为主的情绪判断,但基本上保持了对历史回溯的克制。该书也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校史,作者尤为注重刻画以司徒雷登为代表的燕大人,他们的作为、风采和精神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司徒雷登当然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作者在前言中直言“前人对于司徒雷登的研究对这本小书的写作惠泽良多”。这位曾经在领袖笔下坐收渔利而落寞归国的政客,在陈远的笔下则是一位坚持先进教育理念的成功校长。

  首先,他力主融合中西,并认为要将燕大建设为一所长期存在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跳出教会大学的局限进行“中国化”。为此,他大量聘用中国教职员,延揽名师,向中国政府登记备案,向中国社会各阶层筹集校款,并且同情、包容和支持中国的民族运动。因此,当教会大学中曾经的翘楚、“东方的哈佛”圣约翰大学日渐衰落之时,燕京大学却如日中天,短短时间内即与清华、北大齐名。

  其次,司徒雷登将燕大作为一个大家庭来营造。开学时,他要与每位新生握手,还会在举行茶话会;学校职员的婚藏,圣诞节宴会,学生毕业告别,无不是由他主持。因为他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燕大,对全校师生如大家长般的关怀友爱,使得司徒雷登深受校友爱戴,正如陶覆中所说:“司徒雷登这个名字和燕京大学可以说二而一、一而二,分不开的。”

  最后,尽管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来华传教士,但他并不坚持向个体人传教布道的旧式套路,而是试图让基督的精神力量去充实整个社会。因此,尽管燕大实行宗教与教学相分离,将神学被改为选修课,但根源于《圣经》的燕大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却深深地影响了所有燕大学子。

  不过,这种基督精神下积极入世的情怀并非总是带来好事。当司徒雷登授命积极调停国共之争和改善中美关系之时,绝未想到他会成为领袖挖苦讽刺的对象;他担任大使很重要的原因是出于谋求燕大的继续存在,但没想到这次政治使命不仅导致他永别中国,而且促使燕大历史迅速沉沦。将中国近代史的一切简单地解释为反帝反封建两条路线下中国人民的斗争史是中共史论的基本逻辑,教会大学的全盘覆灭可视为反帝逻辑的必然。1952年,全国的院系调整,这座曾经以新闻系、社会学系和历史系等专业闻名世界的综合性大学永远地消失了。

  “没有学术自由,就不会有顶尖的大学”,这是当代中国的症结。而燕大的历史则不仅仅是学术自由的问题,而涉及到整个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问题,一如作者在扉页所写:“大学的历史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对待大学的态度反映一个国家对待文明的态度。”1949年与司徒雷登一起道别的固然有美帝,但更有这个民族对待生命、知识和真理的人文精神。数十年后,在理想时时崩塌的今天,归兮,司徒雷登!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六):历史的烛照

  最近有两则关于大学的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一则说,2013年全国高考录取结束,香港大学从北大、清华手中抢到16名省市状元。另一则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卸任,研究院的国际评审、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说:“(过去几年中国高校中兴起的各种研究院、研究中心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在这里面的确是名列前茅,这是一个特别的例子。”两则新闻里的两个关键词——“抢”和“特别”有点意思。

  自从2003年教育部开放港澳高校自主招生,最为各大高校看好的高考状元们开始大幅“外流”,其中主要流向香港大学。这样的流向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英国《泰晤士报》2012—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大学以第35名超过北大(46名)和清华(52名)。而在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五百强排名中,北大、清华和港大同列在第151—200名的区间内,低于名列101—150名的台湾大学。两份榜单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以后,我们仍然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甚至在和港台地区的比较中都落了下风。

  王德威教授说复旦文史研究院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应该是说它难得地在国内大学形形色色的研究中心里做出了一点特别的成绩——主要是《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和《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的整理出版。而意味深长的是,葛兆光将能取得这点成绩归功于复旦大学:“(学校)不管事非常重要,因为不限制你做任何事情。”

  由这两则新闻,我联想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燕京大学。这所1919年建校、1952年消亡的大学,在短短的三十余年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1928年,“美国加州大学对亚洲高等院校的学术水平进行调查,燕大被列为全亚洲最好的两所基督教大学之一,并认定燕大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美国的研究生院攻读学位”。这是今天连北大、清华毕业生也享受不到的优遇。也正是在1928年,后来鼎鼎大名的哈佛—燕京学社成立,在物资和人手奇缺、战火不断的年代里,先后完成出版64种、81本中国古籍“引得”,至今还是世界汉学研究者的重要工具书。

  历史的对比让人唏嘘。今天教育界苦苦追求而不得的“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先进科研成果”,我们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现。专于知识分子研究的谢泳认为:“中国在20世纪初和西方接触时,有三件事的转型是完成得非常成功的……一件是现代大学制度……”燕京大学的迅速崛起和学术成就,正是因为它一开始就建立在领导人(以校长司徒雷登为首)的先进治校理念和现代大学制度设计上。这些理念包括大学独立、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等,这也正是从13世纪初的巴黎大学肇始以来,西方大学赖以发展的一贯的精神内核。当时,燕京大学虽是一所教会大学,但“燕大的基督化氛围更多靠的是司徒雷登和教师们与学生之间的个人交往和人际关系,以及由此营造出来的环境熏染和精神影响”。正是独立于教会和政府(国家)的自由,使燕大的学术花粉如沐春风,在抗日战争前的短暂安定中迅速繁荣,蔚为大观。

  当年燕大的学术氛围,当然还离不开校长(后改任校务长)司徒雷登的苦心经营与一批名师的合力鼓呼。陈垣、陈寅恪、顾颉刚、周作人、钱穆、冯友兰、郑振铎、朱自清、洪业、赵紫宸、吴文藻、冰心,等等,这些中国近现代史上声名赫赫的学者、作家,都曾在燕大授课,为中国近现代学术培养了一批传承学术火种的人才。他们的成就,仍然让后辈学人高山仰止。

  读《燕京大学1919—1952》,印象最深的是司徒雷登在1939年圣诞节前写给燕大教职员的孩子们的一封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年的耶稣圣诞节眼看就快要到了,我为了要欢迎你们在圣诞节那天到我家来聚会,特意托我的几位朋友来帮助我筹备这个盛会。希望你们和爸爸妈妈商量,请他们准许你们那天能够到会参加。你们如果决定前来,请把你们的名字填在下面所附的回条上,于12月10日前送交校长办公室处转给我。以后我要根据你们的回条预备茶点,发请帖正式来请你们,并告诉你们开会的时间。敬祝你们活泼快乐。——你们的朋友司徒雷登”难怪冰心在《司徒雷登校务长的爱与同情》一文中亲昵地称呼他为“我们的司徒校务长”。今天连毕业典礼致辞都要秘书代劳的大学校长们,大概是不屑给小朋友们写这样一封邀请函的。这正是行政化了的高校校长们的权力傲慢,因这样的傲慢,他们不自觉地丧失了自己的爱与同情。

  1952年,在对知识分子(尤其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权力傲慢中,燕京大学消亡在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在这场以调整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加速专业人才培养为表面理由的运动中,燕京大学被瓦解,各部分相继并入北大、清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大学从历史中消逝了。而作为“消亡”一幕的缩影,中国社会学家的摇篮——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也遭致了分崩离析的命运。中国大学的社会学和法学此后一度被取消,直至1978年才恢复。布尔迪厄对此有一针见血的评论:“社会科学即便仅仅描述事实与效果,即使仅仅揭示某些机制,它产生的效果也具有批判性。因此社会学的存在本身便是无法容忍的,任何专制政体从一开始便取缔社会学。他们要求的是实用社会学,这种社会学有助于调节矛盾和冲突,有助于使统治合理化。”(转引自谢泳《没有安排好的道路》)

  司徒雷登,这位将自己的一生与燕京大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校长1962年在美国华盛顿去世。他在遗嘱里希望将自己的骨灰安葬于燕京大学。但直到2008年,他的骨灰才在多方努力下,从美国运回,安葬于中国杭州。这让我想起了野夫在《尘世·挽歌》中讲的一段故事:他在武汉大学作家班的一帮旧友发起,想为武大老校长刘道玉塑一尊铜像,立在珞珈山下,竟被武大校方拒绝。野夫感叹道:“相信先生之伟岸,早已塑像于万千学子之心,而后世之武大,终将被先生之光芒所烛照也。”

  如今,在杭州半山安贤园内,司徒雷登简朴的墓碑上仅仅刻着“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简单的几个字。虽未如愿安息于燕京大学故地——今天的北京大学校园内,但相信天道人心,自有公论。陈远的这本燕京大学校史,也可拂去历史的尘埃,烛照后来人。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七):燕京大学

  大学的历史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燕大是中国现代大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它从建立到消逝,存在不过四十年,却曾到达了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而讲燕大的校史,离不开司徒雷登。作为教育的传教士,司徒雷登对燕大,对中国教育的意义甚大。从燕大建立之初的矛盾调解,到确立办学宗旨,选址募款,发扬学术。司徒雷登的一生贯彻着因自由,得真理,以服务的信条。

  燕大经历了抗战,内战,即使颠簸流离,却一直薪火传承。最后,燕大消逝于院系大调整,分崩离析,让人扼腕。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燕大的精英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大师,那是燕大历史甚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群星闪耀时刻。在这些大师背后,是博雅塔,未名湖,穆楼,临湖轩。正是燕大的精神滋养了这些大师。在司徒雷登穷极一生建设的燕大,有着自由和独立,严谨和友爱。在燕园,读书和知识分子良知是最重要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看到老校长司徒雷登不能长眠于燕园,看到那些有气节的老教授和燕大人被批斗被改造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扼腕。一个拥有自由平等的学术环境的地方,怎么会在极端的政治环境下,变成1984。

  回忆那些逝去的大学,也是在反思我们的大学,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要记得,在1919-1952年,中国有一所杰出的大学,叫做燕京大学,它有一位杰出的校长,叫做司徒雷登。我们还要记得那些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正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坚守,一些燕大人的精神才能传承。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八):永不消失的《燕京大学》(韩浩月)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迁入燕京大学校址,燕大被分拆,自此创办于1919年拥有33年校史的燕京大学成为历史名词,后来有关燕大的回忆文章,许多都使用了“消失的燕京大学”的说法,燕京大学真的消失了吗?在读完陈远著《燕京大学1919—1952》后,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燕京大学仍然存在,并且永远不会消失。

  这么说不仅是因为接纳了分拆后学系的北大、清华、民族大学、政法大学等,不同程度地传承了燕大的精神与文化,更是因为作为中国大学历史上一个辉煌的存在,燕大的名字并没有因为时间的磨损而黯然,反而在大学精神逐渐沦丧、许多大学生看不起母校的今天,有着熠熠闪光的示范效应。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个问题一直萦绕,“他们为什么如此热爱燕京大学?”整个阅读过程也成了寻找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从最狭义的角度理解,美国教会当时在中国创办多所教会学校,主要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让基督教在中国落地生根,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也可以偏激地理解为“信仰侵略”,在整个燕大从筹建到壮大再到被分解的过程中,“信仰侵略”都是一个巨大的阴影,“谁出钱办学”成了大学的原罪。然而,用今天开放的眼光看,“谁出钱办学”并不是什么问题,关键在于要办一所怎么样的学校。

  校园与学子之间,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热爱母校本身,也成为了一种信仰。《燕京大学1919—1952》描述了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通州协和大学这三所学校合并为燕京大学的艰难,大家都希望新学校名字能有原校名出现,甚至为此不惜“大吵三天三夜”,有学生要以焚烧毕业证书来进行抗议,他们如此热爱母校,是因为那时的大学之于年轻学子而言,融合了学习知识、寄予理想、提升精神、刷新生命等诸多功能。创办者的辛劳自不必说,但只有被学子用赤诚之心来守护的大学,才是一所优秀大学的根本。

  作为燕京大学首任校长、也是最重要一位校长的司徒雷登,在创办、发展和保护燕京大学方面,付出了呕心沥血般的努力。他的最可敬之处,不在于向美国老太太(教会资金主要捐赠者)伸手要办学经费,也不是巧妙周旋于政坛人士、社会名流中间为燕大保驾护航,而是利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策略,更改了教会办学的主旨,把燕大带向了“因自由,得真理,以服务”的现代大学之路,这句校训每个字都能在教会那里找到渊源,但在今天看来,却是世界主流价值观的体现,是每个公民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

  司徒雷登热爱燕京大学,一方面是出于情感投入良多的缘故,另一方面是他对大学有着超越国别、政治、文化的认知,他办学的动力也许用四个最简单的字就能形容,这四个字即“教书育人”。花高薪请名教授,以中国古建筑风格建设教室、宿舍,如鸟筑巢般地让燕大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成为当时的世界一流大学,若非有涓涓不断的热爱来支撑,会无力完成。当时落后的中国,对于学生教育举国上下都有强烈热情,军阀陈树藩把北京居所勺园送予(一说低价卖出)给燕京大学当校址,也是看中了燕大的“品牌号召力”,弱国更要重教育,连军阀都有此觉悟,可见当时办学承载了多大的民族复兴愿望。

  司徒雷登是一个诚实的人,他只想办一所中国大学,至于燕大的西方渊源,他觉得只有谈到历史时才有必要提到。燕大之所以在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这两次冲击下仍能安然无恙,和司徒雷登对待燕大的诚实态度有很大关系,当燕大壮大时,已不是他一个人、一个教会的燕大,而是中国人的燕大。最后燕大还是因为另一性质的收回教育权运动而被分拆,这是拘于当时历史局限的无奈结果,后来有声音呼唤“恢复燕大”,也只能当作对燕大的一种怀念来看待了。

  《燕京大学1919—1952》是一本通过采访燕大校友以及研究史实资料而写出的读物,文字客观冷静,但读时仍偶有激动之感,这激动有些来自本书始终如一的历史观:摒弃各种外在杂音,坚持对大学精神进行纯粹的还原。有些则来自对照现实后产生的失落情绪,为什么现在的校长、教授和学生,对大学的看法变得如此功利?他们对大学的热爱为何不再那么纯粹,大学为何又沦落成了求职跳板甚至复杂社会的浓缩地?对旧日大学的怀念潮,这些年集结出许多让人感慨的著作,阅读它们,方能真正了解大学的含义。(刊于8月9日《北京青年报》 )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九):一声长叹

  “大学的历史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对待大学的态度反映一个国家对待文明的态度。”

  对于中国来讲,大学是一个舶来品。虽然可追溯到晚清,毕竟是个洋玩意,自始自终也是在用祖宗留下来的那一套东西来对待它。作者在扉页上写着大学“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反映一个国家对待文明的态度”,其实更确切的说是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态度。

  《燕京大学1919-1952》看后让人感觉到沉重……

  国人自古好置地,至今尤甚。在书中也可以读到司徒雷登的褒扬,在建校初期穷的叮当响的时候,“中国人一直在忙于用他们的资金去购置地皮,并根据自己的意图在修缮那块地皮上的房舍”。虽然工于营建,可是燕京的中国式布局也非出自国人手笔。

  一批基督教徒,因着信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怀揣着“为基督教服务”的目标,他们创办了各类的学校。在这块有着“武训兴学”等传说的土地上,他们做着与传说相媲美的事情。“我每次看到乞丐就感到我属于他们一类。” “换句话说,我是在街头演戏的猴子,鲁斯是摇着风琴,等着猴子演完戏向观众要钱的乞丐。”

  然而兴学的筚路蓝缕并没有让先驱们将学堂变为一己之私,而是本着“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宗旨办学。“学生毕业时能成为教徒固然好,即使没有接受洗礼,也能对教会有好评,对母校有感情”。教会大学的最终目标是“中国化的基督教大学”。 按照文中司徒校长的表述,也可以理解成这样,教会大学要达到的目标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大学,一个被社会公众所承认的大学,这所大学的存在不依赖于西方的条约,也不需要美国的保护。

  可是,就像一部电影中说的那样,司徒校长显然“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这结尾”。

  尽管司徒校长是一个出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传教士;没有哪个传教士能像司徒这样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是中国人的某些司徒了解毕竟还是不多,或者说司徒毕竟还是个外国人。

  按照书中的描写,司徒真的是一位好校长,他亲近学生,主持婚礼,给许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主持三校合并,可谓有勇有谋。他也像中国人一样,看重人情世故。“让燕京在中国站住脚,最牢靠的办法是发展个人之间的关系。”

  事情往往都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个人间的关系往往很难维持,尤其是中国人。最终这也毁了燕京。

  “在过去任职于教会大学的中国校长中,大多数人都有把教会大学变成中国人自己学校的梦想,吴雷川如是,陆志韦亦如是。”其实相对于扉页的那句话来讲,这句才是书中最有含金量的一句。

  在燕京大学的人,很难统计有多少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也很难知晓有多少人在“根据自己的意图在修缮那块地皮上的房舍”。

  没有一颗创办学校的胆,却有一颗将学校据为己有的心。而理由却很是堂皇。“在中国政府注册之后的燕大,不再完全是外国式的、根在外国的西方教会的一部分,而是开始成为中国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此时的燕大,从差会暂时的使命,变为中国本土上永久的事业。”即便燕大如此,却也难以让这些心满足。

  春秋之后,罢黜百家,学出一孔。陆志韦的梦想也只是看起来在实现罢了。

  傅泾波万分感慨:“如果当日老人家(司徒雷登)去了北平,恐怕以后很多历史都要改写了,甚至朝鲜战争都有可能避免!”

  我感觉书中最呼应他这句话的是“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张东荪却带着失望从西柏坡回到了北平。”

  《燕京大学1919-1952》读后感(十):无声的断言

  1. 写史的最高状态就是微言大义。最可喜的是作者没有以受害者的姿态或者宗教主义者的态度来写这段历史。 无谓的拔高, 最后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对立, 留下的思考的余地相对会少。反而是平淡的讲述, 会成就一段悲壮背后的微言大义。

  2. 转折点终究是存在的。 无数人的会说, 转折点上面,政治运动是最大的推手。 陆志韦先生身上的故事或许可以找到运动之外的原因。 陆先生很大程度上要的是独立性, 要的是中美在办校政策上合作并且对立关系中的权威性和话语权,“而不是纽约托事部的幌子” (p205)。 恰恰新政权可以给予他这一切,双方一拍即合。独立性, 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 一方面是更大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意味着自身权威的产生。 而获得独立性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

  3. 在人类进步的空间里, 是不是都是断层状态的, 是不是每一次跨步都要和过去彻底的割裂和清算。我们如何在独立的过程中, 完成对历史的反省,而不是决裂式样的“背叛”。在完善自我的过程中, 持续性的保持对自己和对历史的忠诚。鉴于中国的历史趋势都是回旋式, 也许问题的意义就在于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