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14 05:2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精选10篇

  《就在你所在地方生根开花》是一本由[日] 渡边和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168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3-6-1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一):那些与信仰无关的真理

  我不是任何一个宗教信徒,所以,在拿到这本《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作者是一位修女,而且是八十多岁高龄有名望的修女。

  初次拿到书,淡绿的封面简洁得不能再简洁,只有一个书名、作者和译者名字,然后一朵看着像向日葵的小花,不论花心花瓣也都是绿色,和整个的封面和谐成一个整体,难得的干净。打开书,看前言才知道作者的真身,一篇篇看下去,却仿佛来到幽静的禅院,,心一下子静下来。作者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而大多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起,说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悟,一件件小事,就像一个个台阶,帮助修女达到一个又一个常人不可企及高度。或者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态度,或者一个坚持,在人生长河可能转瞬即逝,但带给我们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有时甚至能改变我们一生。我常常觉得修女是没有七情六欲的,但作者告诉我们,修女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生老病死,也有打不开的心结,主要是看你能不能自己开释自己,然后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且努力为之奋斗。作者用四个章节,从各个角度明了自己对自身、对未来、对衰老、对爱的态度。修女说,人不能总是忙于工作,要记得休息,要记得自己常和自己对话,不要抱怨微笑着面对生活上帝不会给你力所不能及的考验,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开花,散发出自己的芳香实现自己的价值;对于未来,只要有坚定信念,只有为之努力,就会无愧于心;对于即将到老的死亡,修女态度从容镇定,认为衰老是上天赐给的礼物,要能和没用的自己和平共处,从岁月中不断学习,不断修炼;对于爱,亲情友情,是绕不开的话题,修女也是如此。她对父母充满深切怀念感激,并借助从他们身上继承来的美好品质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她说,爱就要说出来,“死亡”是渺小的,每个人都不必害怕

  这本书告诉我们,生活的艰难,身体病痛思想困惑,没有高低贵贱,不分种族职业,每个人都会有,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去处理,怎么去克服,把它们看成是对自己意志的考验,当成自己进步的阶梯,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你就一定能够走到你希望到达的地方。“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不要因为难过就忘记散发芳香。”我想这就是修女说的乐观坚强精神和态度吧,任何的艰难险阻都不能让自己放弃希望,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亲情和友情,不断从中汲取力量,以无所畏惧的精神面对未来和死亡。

  这些朴素的真理,用朴实无华语言娓娓道来亲和力说服力极强。这些道理,和宗教无关,即使撇去作者修女的身份,这些话对于处在物质世界的我们同样适用。常翻翻看看吧,让躁动的心平复下来,让这些文章化作人生路上的清风,帮你拂心灵上的尘垢,然后清清爽爽,快快乐乐地走下去!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二):做自己喜爱的,然后生根开花

  在这个动荡浮躁社会,你还能找到坚持30年,20年,或者哪怕是10年,5年以上的人或事吗?几乎没有人觉得自己大学对了专业,没有人觉得正在做自己喜爱的工作,没有人满意现状……今年86岁高龄的渡边和子,在圣心女子大学已整整工作50年。36岁时,初来乍到城市,毫无准备的任职,困难重重任务苦不堪言正当考虑退出时,一位传教士送给她一首英文短诗,第一句便是: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诗中的话激励着她,让她受益。在所在的地方活出自我,就会有一种“被守护”的安心感。工作、事业恋爱结婚、育儿,或许一生中,残酷无情的事太多太多,拼尽全力也无法绽放,那就深深向下“扎根”吧。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三):当一个平凡幸福

  这学期,大五的最后一个学期,也许是毕业迷茫,也许是爱情甜蜜,忽的剥离了我所有的时间。恍然发现,我居然没读几本书,这是真的!原来厚厚的读书笔记冷落一旁,这是真的!这个发现,让我非常恼怒。记得哪个诗人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真是直戳心底,确有同感,我这是什么模样了呵?还陶醉在阿兔给我笼罩虚幻光环中,Oh,No!

  想想今年读过的书,除了两三本五星的,其他都是泛泛之作,甚至一度用漫画消遣,还堂而皇之滥竽充数。暑假一个人在家,终于爆发决定洗心革面,好好恶补欠下的一屁股债。这本书《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及时出现了。

  说点题外话先,感觉自己读书,很少碰小说了,尤其是青春类小说,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脑残加脑残还是脑残,都不知道这么破漏百出的故事居然还有人花大把银子捧回家看,只能说,生命诚可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

  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

  要绽放,让生命满载欢笑,让福祉传播四方

  要绽放,证明指引了最宝贵土壤

  ……

  也许我们一辈子都寻找不到我们想要达到的地方,也许我们拼尽一生都还是平凡的世界中最平凡的那个人,也许为此我们会自责,会懊恼,会抱怨,会绝望……也许正如《余欢》里所说的:我们对未来有一点好奇——虽然未来注定空空如也,但是这空洞外面,套着这么多盒子,一层一层,一层一层,我们拆啊拆,拆啊拆,花去一辈子的时间。

  我想说的是,尽管如此,尽管我们有那么多追悔,那么多埋怨,那么多失望,那么多无可抑制的情绪,但是无论身处何方,我们总能寻得幸福,幸福就是一种内心的自足。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你在哪里,就把哪里当成你的家。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四):像太阳一样活着

  读这本书,源于书名。

  这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感觉,温暖温柔: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

  你知道的,我们一路跌跌撞撞,奋力奔跑,不过为了寻求和建筑一个如家般的温室,无时无刻随心所欲,像蜷缩在被窝中一样安心、安全

  可,直到读到渡边和子的这本书,我才觉醒,那个地方,其实一直就在心底。

  是的,在所在的地方活出自我,那种“有人守护着”的安心感就一定能让起伏的心平静下来。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

  我怎么忘了呢?

  近几年来,开始信奉佛教。或者说,是信奉那些精神。

  我开始相信,真正强大的力量始终源于内心。我开始明白,无论好事坏事,哪怕是跌落谷底,在漫长的人生之旅里,终归都是件好事。我开始试图拥有一种信仰,开始重新审视过去的人生。我懵懂稚嫩,却不过是想寻得一份安心,让自己在任何情境下,都能看清自己的心。

  于是我更习惯笑了,也摸索着习惯发正念。我开始不再害怕黑暗,不再恐惧独自启程时必将面对的孤独,可我依然存有一份无法抵抗慌张

  一想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自来到这个世界,又将独自离开。便陷入深沉压抑情绪当中。

  而渡边和子,更像是一个基督教的传递者,即使信仰不同,即使国籍生长背景不同,但她仍提醒并且馈赠了我一些从未认真想过的道理与感悟。

  比如,面向明天而活。

  在我们无法预知时限的生命中,每一个当下,都值得被善待和珍惜。所有的痛苦,都是自我的修炼,所有的幸福,都是世界给予的恩赐。但我们,只有充满感激、充满能量的活下去,才足以匹配我们珍贵而珍视的生命。

  我喜欢渡边和子的心态想象里,她该有着宽和的笑容,和黑亮的眼睛

  她说:脸上挂着明亮的笑容,这会成为一种力量,为这个世界带来和平。她说:宗教并非为了填补人生中的空洞而存在,它的存在该是为了词语我们必需的关怀勇气,让我们得以透过洞口看到之前看不到的景色。她说:诚心接受闯入每日生活中的全部吧,让和平与生命伴随痛苦而生。

  我沉浸在这些语句带来的震撼中。

  前不久看台湾的话剧《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里面即将不久于人世老先生年轻学生说:“你也正在死去,只是比我慢一点。”可,他也说:你跟你自己能和平相处吗?一棵树最美的时候就是落叶之前,生命最要紧的事是学着付出爱,以及接受爱。死亡虽然令人悲伤,比起活着不开心,死亡算不了什么。

  静静的读完这本书,心底是平和踏实的,关于生命、关于人生、关于爱,我好像突然又多明白了一些什么。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五):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

  记得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上说过,”不知道他26岁那年都发生了什么,他只是说:“突然有一天想明白了,于是……就这样了”;我本身是一个不太喜欢这种带有诗意文学作品的人,何况是日本文学更是无感,但在坐地铁和公交的途中看完了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 最近这段时间心里很平静,突然间好像明白了很多事,竟然还带着人文情怀欣赏书中的诗,感觉好不可思议,下面这两句可以好好欣赏欣赏。

  “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要绽放,让生命满载欢笑,让福祉传播四方。”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六):简单温柔即是力量

  书是一贯日式文库本的大小 厚度适中 短短一个下午就大略翻完

  文字说不上优美 但是字里行间充满着温柔、坚忍的力量

  每个篇幅都不上 每个篇幅里都会有个小故事 也许和作者在教会学校工作有关 文字风格很像宗教故事 叙事简单 道理简单 却发人深省

  说实话 看书之前是想从书中收获能继续坚持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勇气

  但看完全书 这方面倒没有什么体会 只是感受到一股股温柔向上的力量 这股力量是微笑谦虚 是踏实 是不放弃 是坚忍 是大爱

  对于未来 索性不要计划太多太细 只是坚定的追随着自己的心就好 上天不会给我们力所不及的考验!

  加油 简单温柔即是力量!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七):就在这里安放漂浮的心

  对,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着写书评,和小时侯看了某篇文章需要写读某某某有感的任务不同。我想要写下的,是我心里所想的。虽然词汇贫乏,语言平淡。但至少真挚

  这本书被我放在床头至少两月余,我都不曾想要翻开它,因为仅仅是书名都让我有一种无所适从感。——《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而我,分明处在无法安放自己生活和一切的时期

  我并没有想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写了些什么,可能只是想借此抒发一下脑袋里太多的憋闷。

  几个月前我因为身体原因住院,加上裸辞后经济上的压力,我变的易怒易悲,完全无法控制情绪甚至几度妄想自杀了事,然而每天几乎都是在家人的控制之下,我只能试图调整心态控制情绪,所以我选择每天练字与看书。借用最近流行的网络名句——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确,没个卵用。当时看的书是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我尝试像书里说的给自己心里暗示,与自己内心和真我进行沟通总结下来就是,卵用,像我等吊丝一夕之间怎么可能顿悟人生与內在世界进行对话从而放下执念。只能说,书写的好看,人过的好惨。加上练字,因为从基础开始,练的越不好我越是急躁。所以那一段时间的生活,已经到了无法再走的程度,只能想到死亡是唯一的出路

  后来我便买了这本《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带着它回到了上海。开始我挺排斥这种类似鸡汤的书,每天徘徊于工作和寻找兼职之中。经济上的压力以及一直如同老年人体质让我觉得生活真是越来越麻烦

  真是有空的时候也就仅仅只是练练字,看电视电影,都不想碰一下书。这些日子,就像猫爪挠心似的煎熬,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活着,不知道怎么才能摆脱这样的心境情绪。

  然后,我就打开了这本书。

  85岁的老奶奶仍然在学校各种奔波的时候25岁的我却觉得全世界都遗弃了我孤立了我折磨着我。那时候不仅仅是羞愧或者崇拜情愫萌生。文字写的简短明了,一点点的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什么是活着。并不是教导我们该怎么怎么的去做,才算是一个立于社会正常的人。她只是用她85年的经历来倾诉,这样微笑,这样信仰,这样坚持并且善良,会有什么样的灿烂。就算自己碌碌无为,一无所成,只是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个人,谦卑真诚的接受这个人生,接受所经历的消极低沉,就在我所在的地方,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开花吧!

  尽管现在的我并没有多么明显的生活变化,但是至少我不会再想要结束生活,甚至我在带着期盼努力着,努力的工作,努力照顾着自己,克服着自身会带来惰性的毛病。我想总会有一天,会如同书里写的一样,我们都能获得幸福的。

  书中最后说,诚心接受闯入每日生活中的全部吧,让和平与生命伴随着痛苦而生。认真生活。无论我们多么平凡,都会有不平凡的世界。属于自己的世界。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八):只有努力生活,等待花开

  也许每个人都会不免遇到一种人,本来跟你平常的交流,突然莫名奇妙地发起脾气来,有的甚至歇斯底里。不管你是不是予以还击,都会以不愉快收场。有的人会来跟你道歉,对不起,我当时正因为什么事在郁闷,有的人根本不会。周围人也许会来劝你,他最近遇到点事,心情不好,你体谅下吧。

  事实上,我总是体谅不了。最令人无法接受的就是这种被我称为“情绪暴力”的习惯,给自己心理暗示说我很不爽,然后就似乎得到了向所有人发脾气发泄的许可证。可是,别人也许不了解你当时的处境,也许根本就是一个过来跟你交流工作的陌生的同事。我们有什么权利,把我们的坏情绪传递给别人呢?

  已经85岁的渡边和子说,我的确总是告诫自己,即使摆出一副黯淡的神情,事情也不会因此顺利进行,更没有道理将他人的生活拖累得黯然失色。她还说,事情不顺时,若能保持笑容,问题就会不可思议般得到解决。糟糕的心情是破坏环境的利器。

  只有在岁月的流失中不断思考,不断修炼自我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沉淀,缓缓地说出来,让人读了就觉得受伤的心得到了平复。那些笑不出的人微笑,那些一肚子烦心事的人才最需要微笑。

  我的一位女同事,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姑娘,爱好户外,经常参加绿野的活动。上班的时候,我们经常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吃午餐,大家都会或多或少的谈到自己的生活,聊到家庭和朋友。大家通常都会说些开心的事,父母从家乡带来了好吃的,节日跟朋友一起过,看了什么好看的电影,等等。轮到这位同事时,她总是幽幽地说,自己的年终奖发了要寄回家里给父母,感觉大家都好幸福,自己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一切都不快乐;一个人在北京,感到很孤独,有次竟然嘤嘤地哭了起来。

  每到这个时候,快乐地午餐气氛都会黯淡沉默下来。开始,善良的同事们总是安慰她,给她出主意想办法,还给她介绍男朋友。可时间久了,一位同事跟我抱怨,她都说了半年没钱了,为什么她总还是去户外去旅游呢,既然自己拮据就不要去了呀。

  真的很想告诉她,既然你选择了走出那个闭塞的小村子,来这个大城市闯荡,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吧!不管之前,你用了多少年,吃了多少苦,才从那个小村子来到了这个拥挤、高压却又让人欲罢不能的城市,现在你都跟我们站在了一样的位置。此刻,我们的起跑点都一样。如果你要改变命运,就请努力地向下生根吧,深深地扎根在这座城市吧!黑暗里你越是努力生长,将来的开出的花越是夺目。

  渡边和子的《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是修炼心灵的圣经,她将经历了岁月后沉淀的智慧展开地那么从容娴静。让挤在地铁里的我,少了几分焦虑多了几分从容。

  她将压抑自己的任性比作“微小的死亡”,让自己为他人的喜悦而活,笑对繁琐之事、忍受报复和顶撞。她说为了实现这些,我们要不断地与私欲斗争。就像“一颗麦子落地而死,会结出无数果实”,那些“微小的死亡”,会孕育无限生命。

  不由得想象自己就是这微小的死亡落地后发出的根须,接受闯入生命中的一切,快乐、喜悦、烦恼、不幸、离别、误解、诽谤,然后静静地在自己所在的地方生根发芽,没有抱怨,别去烦恼,只有努力生活,等待花开。在等待的时候,谨记:

  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

  要绽放,让生命满载欢笑,让福祉传播四方。

  要绽放,证明神指引了最宝贵的土壤。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九):信仰与智慧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的作者渡边和子是一位日本修女,早年便皈依宗教的经历和东西方文化的濡染,使她的人生有了不少值得称道的片段:她36岁便被任命为圣心女子大学校长,曾为特蕾莎修女做过随身翻译,也曾在美国修心理学课程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恳谈。

  但如上的这些只是噱头,如果你是真心读书,大可忘记作者的这些头衔。因为这本书的行文及所希望传播的福祉,与渡边和子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样,大音希声。

  日本作者写书往往有一种类似的气质。从稻盛和夫的《干法》,到渡边和子的《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都是从作者人生中琐碎的小事写起,阐述并不复杂的道理。章节都很短,叙事也波澜不惊,如果是为焦躁的读者,可能会翻不完半本就扔在一边,还要说这书是卖纸骗钱。更何况,渡边和子所写的道理本就并非需要经历复杂如她的人生才能领悟,她絮絮叨叨为我们讲述自己的人生时,和一位普通的老妪没有区别,正如稻盛和夫在解说人为什么活着时也只是个平凡的老者。

  渡边和子写了什么?没有写到追随特蕾莎修女时的惊心动魄。只写特蕾莎修女第一次来日本时,看到日本漂亮的街道、建筑、服装,留下这样一句话:“如果漂亮的家中听不到父母与孩子的对话、感受不到夫妻间的关怀、看不到微笑的脸庞,那还是印度的小房子里和和美美的一家人的人生更加丰盛。”没有写自己做校长位子的苦乐。只写自己疲于工作时,偶尔有学生敲门,明明该问候“欢迎”脱口而出却变成了“什么事”,学生留下一句“没什么要紧的事,只是想和您聊聊”便转身离开。不知有多少次,自己望着她们的背影,轻声说着“对不起”。

  书中提到,孩子不听父母和老师的说教,却能记住他们的一举一动。于读者来说,渡边和子和特蕾莎修女所做的一切也是一样。她用自己的人生,践行了她所皈依的信仰,以及“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的信条。任何一件事能坚持几十年,都是极美的。当我们旁观这种满怀爱、喜悦和平和的生存方式时,怎能不被她们的心态打动?

  日本社会观察家三浦展曾论述日本进入“下流社会”,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造就的中产阶层正在消失,转而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下流”不仅仅表现在收入上,更可怕的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选择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渡边和子本人经历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和其后的衰退的,这样的时代背景也正是其所说的“委屈一族”的成因。

  反观今天的中国,是否已经缺少了信仰和朴实的智慧,这一点不免让我心有戚戚焉?忙碌伴随着一种危险,可能让心死亡。有多少时候,我们为了与时间和资本赛跑,已经远离初心、倒行逆施,却不自知。如果你是有耐心把这本书读完的读者,或者你至少是有耐心把这篇书评读完的读者,想必你会认同我的观点。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读后感(十):就在你喜欢的地方心生欢喜

  就在你喜欢的地方心生欢喜

  ——读《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有感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 陈向东

  不论你贫穷还是富有,你都会有过艳羡别人的时候;不论你迷茫还是热情,你都会有过渴望理解的时候。艳羡别人没有错,渴望理解也没有错,因为艳羡别人或是你上进的驱动力,渴望理解许是你强大的推动力。我见过按照世俗定义算是非常成功的人士,他们与我们每个人一样,会有羡慕,会有嫉妒,会有痛苦,会有纠结。他们与常人不大一样的是:他们艳羡、嫉妒,但同时他们会迅速制定计划,快速反应,采取行动,全情投入,达到他们希冀的目标,进而成为了他们心中崇拜的对象,成为了他人艳羡的对象;他们痛苦、纠结,但同时他们会反思自我,关照内心,在渴望理解的愿望下理解别人,打磨韧性,砺炼个性,全力以赴,走出困境和迷茫,进而夯实了他们强大的根基,成为了他人渴望理解的坐标。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尽管每个人心目中的成功各不形同。不过,我总认为成功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些共同的要素,比如,你喜欢上了正在做的事情,你自己往往能够心生欢喜,你能够感觉到自己越来越有力量,你能够更多地帮助他人,你愿意为弱势群体付出时间或精力等等。而如何能够做到这些呢?我们在哪儿?要到什么地方去?我们要做什么?怎样才是更有意义的人生?到了老去时我们会后悔不已吗?渡边和子的《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给出了不少的启示。

  最近看到不少关于人的一生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表述,第一个阶段是人和物的对话,人们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物质财富;第二个阶段是人和人的对话,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第三个阶段是人和内心的对话,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内心平静,心生欢喜。许是年龄的缘故,我自己发呆时,真的会常常尝试与自己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很多时候与他人聚餐交谈,总会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仿佛他人谈论的就是未来的自己。当然更多时候,读到一本好书,如同是在和读者聊天谈心,到了后来就是自己与内心的对话,删除那些不合时宜的讯息,添加那些正向激励的能量,如雨后彩虹,如暑后微风,豁然开朗,欢欣鼓舞,精神一片大好,情绪一度亢奋,走路也如同是一路欢歌,那感觉美极了。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就是这样一本书。当你用心读时,你会发现你是在听作者讲她的故事,继而,你会发现你是在和作者聊天,最后,你会发现你是在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这本书的作者渡边和子,今年86岁,作为特蕾莎修女的随身翻译,是圣母清心女子学院的理事长,她写的文字很美,或者说她聊天的用词很美。我推荐我身边的几位朋友试读这本书,她们竟然都说这本书写得真好,很真实,很真切,就如同一个人在你对面,和你谈话聊天一般。我觉得这本书可以特别作为女士的枕边书,不时拿起读读,跟自己的内心聊聊,应该会有好多好多的收获。

  作者在前言中写道,三十多岁时,她出乎意料地被任命为大学校长,心慌意乱时,一位传教士赠给她一首英文短诗“Bloom where God has planted you”(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这首诗中写道:“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要绽放,让生命满载欢笑,让福祉传播四方。”确实,如果因为难过,你就迷失自己,自暴自弃,最后的结果是自己真的会继续难过,周边的亲朋也会难过,即使陌生的人们也会因为你的难过的表情而难过起来。相反,即使难过,但也要鼓足勇气,战胜自我,走出困境,面带微笑,传递正能量,这时,你会不再难过,而周边的朋友也会因为你的欢喜而开心,即使陌生的人们也会因为你的微笑而受到鼓舞。在什么地方摔倒,就要笑着从什么地方爬起;在什么地方受伤,就要坚强地从那里出发,迎接属于自己的阳光。

  你在什么地方,很多时候不会完全由你决定,你得靠你自己。你不会一下子就会喜欢上你所在的地方,但只要你足够用心,足够努力,你就会发现你所在的地方的美丽。即使你所在的地方荒芜贫瘠,但只要你足够看重自己,相信自己,喜欢上这个地方,心生欢喜,就会汲取足够的养分,就能够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花灿烂,散发芳香。

  “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如果有苦难,苦难就是养料;如果有痛苦,痛苦就是水分;如果有微笑,微笑就是阳光。无论身处何处,请保护好你渴望绽放的心。而只有绽放,才能够有芳香四溢,才会有蜂蝶起舞,才会有彩绘似锦。我们终其一生留下的,不是我们找到的,不是我们占有的,而是我们给予的。那为什么我们不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喜欢上自己,心生欢喜呢?

  渡边和子说,她希望她的话充满温暖,给对方力量。她说的没错。我想引用她在最后引用的《和平祈祷诗》作为结束:

  不求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

  不求人的谅解,只求谅解他人;

  不求人的爱护,只求爱护他人。

  因为

  在给予他人时,我们便得到施予;

  在宽恕他人时,我们便获得赦免;

  在丧失生命时,我们便得到永生。

  让我们找到我们喜欢的地方,喜欢上我们所在的地方,在我们喜欢的地方,生根开花,灿烂如阳光,心生欢喜,美丽地老去。

  转自新东方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b54e0102eblg.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