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代的稻草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时代的稻草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19 05:5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代的稻草人》经典读后感10篇

  《时代稻草人》是一本由许知远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时代的稻草人》读后感(一):时代的稻草人

  时代的稻草人

  文/杜子腾

  第一次听说许知远的大名来源于一篇介绍欧逸文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当今中国记者文笔才情俱佳的两个人时将荣誉授予了李海鹏和他。从那时开始,我真正开始关注他。

  似乎气质一样的人总会因为诸多的东西联系起来。我对韩寒的质疑在我了解到许知远的一篇《庸众的胜利》后得到了情感上的共鸣;我对单向街遥远敬意竟也引出了许知远为创始人之一的背景。这所有注定的偶然让我画了一个圆,将许知远牢牢的锁定在圆心,是应该读一读他的书了。

  《时代的稻草人》这本作者文集是我在重庆市图书馆“扫书”时无意中捕捉到的。拾起一读,最是我的口味。这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年到2012年之间的多数文章,以他自己口吻说,“这些文章的驱动力是,愤怒”。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辑 让我们赞扬中国吧;第二辑 富强之后; 第三辑 中国是不朽的;第四辑 时代的稻草人。乍一听去,俨然一个民粹主义者感觉,其实呢?

  我们可以从本书的书名“时代的稻草人”开始认识许知远。书名“时代的稻草人”其实也是全书最后一篇文章题目,文章里写道,“别让自己变成了另一个稻草人。大约六年前,一位朋友劝告我。比喻来自叶圣陶的一则童话。稻草人内心善良,却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他那细竹枝的骨架子、隔年的黄稻草的肌肉手臂上用线拴的破扇子,赶不走飞蛾,帮不了生病的孩子,救不了离水的鲫鱼、寻死的女人……童话写于二十年代初,或许也是对于刚刚兴起的知识分子的某种隐喻。那是个充斥着兴奋焦虑的年代。五四运动给予他们巨大信心知识不但转化成行动,而且影响巨大。但创办杂志、呼吁民主科学、上街游行、通电全国号召罢课罢市,乃至翻墙殴斗、放火烧宅是一回事,让广阔民众感受到中国的危机投入持续的行动却是另一回事。相比于一小群知识分子活跃,中国社会死寂一片。”在作者看来,大声疾呼的笼中人确实是和稻草人一样,充满了无力感,这是在“强中国”重塑的历史进程下,知识分子的深刻隐忧。一个忧国忧民的许知远跃然纸上

  但多数人会把许知远看成一个悲观主义公共知识分子,认为他的言论充满了自由主义对于集权的天然憎恶情绪。包括很多人对于他在《庸众的胜利》中对于韩寒的批评给予了“左宗棠不服曾国藩”的评价,但于我,任何站得住脚的批判即使夹杂着个人情绪,对的还是对的。许知远对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传统的遵循从他的文章和书籍中可以一眼看得出来。再多的刻薄批判也掩藏不了他对这片土地天然的情感。《时代的稻草人》这本书就是作者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当下的中国,通过阅读获知历史的中国与中国之外的世界,通过游历了解当下的世界……当你翻开这本书你会禁不住慨叹作者深厚文字功底与涉猎的异常丰富。所以你也尽可以放心的顺着他的思路来号一号当下中国的脉。

  阅读本书你最大的感触就是作者旁征博引强大能力。我自己的读书笔记总会记录作者个人的阅读喜好,于是乎,读他的书,我就彻底的沦陷了。因为我发现自己需要做的功课颇多,读的书过少。一篇文章读罢,笔记中出现了更多的人名、文章和书籍需要你去进一步去了解,不然作者的意图你很难达到准确把握。当然,阅读本来的乐趣就是继续阅读。如果一本书给你挖个坑说,“孩子,接着看下去吧”。那么你一定要拥抱这本书,因为很少有作者这么彻底暴露自己的知识架构来源的。《时代的稻草人》就是如此一本书。

  最后以一句“背对盛世中国,追寻内在自由结束今日的文章。

  《时代的稻草人》读后感(二):为个人主义正名

  在许知远笔下,中国问题多多,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进入了一个批评者的视野,它才成为了问题。

  一个古老国家,在经历了漫长的治乱交替之后,亟待得到周遭的认可,如今它似一个强注了兴奋剂的老人,正兴致勃勃地迎接它的青春期。它承办最富丽盛大的开幕式典礼,举行不计其数的各种晚会;它发射卫星炮轰月亮;它的子民们的消费可以刺激疲软的世界市场。在不顾一切地“以经济建设中心”数十年之后,中国变得财大气粗,但却失去了雍容的气度

  国家权力私人化,政府公众之间的互不信任甚至敌对,社会各阶层的板结,上行下效式的对规则的漠视,文化的粗鄙,网络的躁动、喧闹以及所酝酿的暴力物欲的煊盛……整个社会就像一架锈迹斑斑、乒乓作响的机器苟延残喘,并不可避免发生着溃朽。

  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社会发生什么样的骇人听闻事件不足为奇,这些事件最初惊现于各门户网站时总让人目瞪口呆,可没过多久,又会被更厉害新闻所代替,最终淹没于信息汪洋大海。从毒奶粉、地沟油到表哥、房姐,再到最近的无良产科医生卖婴案,事实表明总是最普通人们承担着社会失序后的种种后果

  面对种种状况,作者许知远在书中也流露出了与常人相似的悲观。可是情绪并不能拯救什么,理性才可以。在表达悲观的同时,许先生也在进行着智识上的探索,他面对着一场貌似以中国为重要嘉宾盛宴,抽身静观,剥去了其华丽繁浮的外衣,露出了这个时代的喧嚣与虚妄。而为这场盛宴欢呼的人们,他们沉溺其中,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无意当中都成了这个时代的“稻草人”——焦虑、脆弱乏力,飘摇于时代的狂风巨浪之中,没有个人的立场,或者被迫失去了个人的立场。

  如何安抚这个时代的聒噪,解救它的堕落?许认为“它必须有赖于一种丰盛的个人主义的生长。现代世界的悲剧,常与个性集体消失有关。因为欠缺内在的自我,人们倾向于服从,他们可能意识形态魅力人物所操纵,也可能变成光鲜广告语的俘虏。”

  一种丰盛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在这里不再作为集体主义的对立面出现,当然亦不是利己主义的代名词。它强调个人的价值、自由和立场,它反对所有试图控制个人的行动——尤其是那些由国家或“社会”施加的强迫力量

  此书把急速发展的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置于广阔的国际背景,并以稳健笔触勾连起很多历史的断面,文章涉及中国近几年发生的一些现象、事件:毒奶粉,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少女李树芬的死亡,成功人士逃难似的移民,汶川地震造成的集体情绪等等,内容虽驳杂,但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对个体权利、价值与尊严不断陨落的痛惜与哀怜(当然其文字风格使得这种情感表现得相当克制);是对个体在社会发展、变革中意义与价值的思考

  许知远在整理目下中国社会现状与问题时,非常执拗地认为作为个体的人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但现实却是,人最卑微,最渺小,他或他们从来只是工具,只有当他们十而百,百而千万集结,并且与生产或消费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有意义。他尤其反感以集体之名像薅草一样把个人不由分说地铲除殆尽,他说“我们生活在一种通过集体来拯救个人的虚妄幻觉中”,并且人们普遍“着迷于‘国家富强’,在它的名义下,种种言论与行动,不管它们多么荒诞不经罪恶累累,都获得了天然的合法性。”

  这让人不由想到了六月份巴西人反对在本国举办世界杯的大规模游行,即便很多人不理解足球圣地巴西为何反对足球,但是巴西人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强调了作为普通人的权利,到底是用光鲜的举世瞩目的盛会来让这个国家看上去更迷人,还是不断修缮出更好的内在坏境,比如医疗教育,让人把日子踏实了?

  许知远批评国家权力对个人的漠视,政府在处理与民众关系上的傲慢无能;他批评知识精英的立场缺失和普遍堕落;他批评大众平庸与盲从;他批评每个力量的叠加造就的整个社会的粗鄙化 。在人们抱怨社会越来越糟糕的时候,他无情地指出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同时也是加害者。

  国家的经济成功了,人们的幸福感与自足感却所剩无几。造成种局面,源于人们内在的自我那般渺小,略近于无,太容易被各种力量挟制;源于人们大多不满意自己的角色习惯了对自我责任的推卸;源于群体中的每个个体自动或被迫选择了消失;源于个人被巨大力量绑架,纷纷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稻草人”。正如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一书前言所说:“民主有秘密吗?与其说这个'秘密'是某个神奇宪法文本,不如说它是一个个公民具体思维行为习惯。”

  其实所谓“时代的稻草人”的反面勿需太拔高,就是那些能够动用自己理性,情感不僵死,思维不雷同,行事有逻辑的人。他们,才能构成一个健康的群体,一个公民社会。

  最后,仍用我喜爱的刘瑜女士的话结尾:“好的民主鼓励每个人成为他自己,依赖于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所以说,个人最重要,而“个人主义”该是个多好的词啊!

  《时代的稻草人》读后感(三):批评是社会前行的力量

  刘瑜曾说:“一本书的好坏,不仅在于它有多深刻,而且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把握了时代的问题和需要。”从这点来看,青年学者许知远的《时代的稻草人》,正击中了时代的靶心,他以敏锐视角犀利的文笔对当下社会的种种乱象进行了深刻剖析,并从僵化的权力、个性的迷失、价值的错乱方向入手,对时代之弊来了个彻底纠偏。

  读完全书你会发现,这些文章虽然不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完成,但它们都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的独到观察,对当下乱象的深刻反思。一如作者此前那本《一个游荡者的世界》一样,这些酣畅淋漓的文章有着明显忧患意识,从中所彰显出来的社会责任及个体觉醒,无疑是当下最为宝贵精神财富

  从脉络上看,批评仍是整书的主线。也正如作者所言:“你眼见黑白颠倒美丑不分,陈旧谎言包装成崭新的学说,你没有理由不愤怒。”但要知道,在一个习惯于被表扬肯定的时代,批评的话语空间是多么的狭窄。尽管这样,作者还是以一个独立思考者的身份,将他心中的愤怒娓娓道来

  在此书中,僵化的权力首先是作者批判的重点。作者认为,当下这种吞噬人类创造力的权力运作,不但摧毁了人们独立的思想精神,也抽空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使得社会中的每一个体,就像上了发条螺丝钉步履匆忙,却没有灵魂信仰。它的直接后果,便是当下社会看似平静可人们却并不幸福,有物质观念,却缺乏公共道德。于是,迷恋权力、崇拜金钱,成了这个时代最为鲜明标签

  当然,对精英与知识分子的批判也是本书的另一看点。作者在为精英阶层普遍堕落感到失望的同时,也对他们“追随时代、失去自我”的价值信念深感不安。或许,正如书中陈述的那样:“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不满,都可能让知识分子失去自己声音”。然而,在作者看来,不管是什么原因,当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在整体上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这不但是时代的耻辱,更是知识分子最大的耻辱。试想,当一个拥有大话语权的知识精英群体,他们不是去引导舆论、纠正社会价值,反倒成了权贵的鼓手、庸众的附和,这样的社会,又谈何进步与发展?

  在本书最后,作者也对这个社会的普通人群进行了深刻批判。作者以韩寒说出了一些真话就掀起了一股“韩寒热”为例,认为这是“庸众”内心苍白浅薄实质体现。的确,在这个“效率时间至上”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体不是靠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升中国的独特价值,反而通过自身责任的推卸来获得表达的快感。在这样的语境下,每个人都成了受害者,但同时也是加害者。

  批评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最终归宿乃是希望通过这些不太“好听”的声音,来唤起权力的自觉、知识分子的觉醒以及民众的自我实现。尽管在这本书中,许知远并没有对诸多乱象提出富有建设性意见,但是,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他的这些批评,不但给了我们思考,也给了我们前行的力量。或许,这才是批评的价值,反思的意义。 

  刊于《羊城晚报》、《乐清日报》、《宜兴日报》等

  《时代的稻草人》读后感(四):丰富的个体或真正的个人

  许知远的魅力之一,或者他让人着迷的地方在于,他总有一些合理的,直觉性的反应,应该是来自一种健康的情感本能。你在社会上久了,就会发现很多人对于潜在的规则无师自通,不学而有术,属于孔子说的那种“生而知之者”。

  许知远也是这样一种人,他总能从空气中嗅到一些隐藏的气息,不管是来自新闻联播还是来自他在中国大地上的旅行,只是他捕捉到的信息和功利无关,他乐于做的是感受和记录这个时代。就像是年轻女孩们对于时尚的那种敏感,或者在青春期对于来自异性的暧昧情绪的准确捕捉,许知远在捕捉社会情绪,描述群体感受上,有巨大的耐心和丰富的感受。

  许知远非常喜欢把昔日的苏联和今日的中国做比较,曾经的苏联也因为经济上的成功获得了政治上的肯定,进而被当作政治上的典范,进而被西方的知识分子当作对照本国失败的范本。而事实上,这种削弱了个人的集体,没有持续的动力。

  对照我们的现实,也会发现历史的巧合:我们的经济的繁荣或成功并不是来自健康的个人主义的成功,而是一种削弱了个人力量的成功,它就像一只蚁后带着一群没有灵魂的蚂蚁取得的那种成功,高企的房价,短缺的医疗,货币高速贬值,食品安全,使每个个体的精力都用在简单的生存上,经济发展的力量来自被绑架,被胁迫的现实。

  被绑架了的个体,他的可持续的力量来自哪呢?有一种理论说,中国经济这么牛,就是因为它的政治制度好,好的制度产生了好的经济,好的经济证明了好的制度。可是在海外的华人一样发展得很牛,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台湾。这就说明制度不是一个根本的驱动力。

  像这样的左右互搏一直持续在全书之中。和他之前的书一样,很少能看到他给出确定的结论。但是我更愿意相信一个对自己不那么相信的人,而不愿意相信一个全知全能的人。自我怀疑是一种诚实,一个诚实的,健康的社会也应该是自我怀疑的(或者说是价值多元的,允许众多少数派存在的),它的步子可能慢些,但是不会跑偏,它可能不会赢的很多,但一定不会输得很惨。

  许知远没有从种种丰沛的感受中整理出来一套清晰的,令人头脑清醒的理论体系或解释方法,这肯定是一种遗憾。许知远给出的解释是,“我头脑中的混乱正是当下中国价值观念混乱的表现”,而结束这种混乱,“它必须有赖于一种丰盛的个人主义的成长”。

  这个观点在许知远的其他书里也提到过,它需要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具有健康的,不断趋向完整的自我,有见解而不尖刻,合群但不从众,有分寸但不乡愿。他们真正有信仰,而不是把信仰当工具。他们是谁呢?他们或许存在过,但肯定不是存在于现代的中国。现代中国的个人,正如是这本书的名字一样,是时代的稻草人,存在于这个时代里,但是对于时代毫无感知。

  时代的稻草人,正是许知远所畅想的丰富的个体之反面。在书中他说,“中国的独特价值,不是来自整体性的努力,而依赖于每个人、每个群体的自我发现。当每个人,每个群体寻找自身的目的与意义,彼此不断地碰撞与妥协,才构成了国家的价值与目的”。

  而事实上,国家是什么呢?民族是什么呢?世界是什么呢?如果没有一个个具体的,清晰的个人,国家和民族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或者是计算机里的一个代码,字典里的一个名字。如果国家其中的个人都是模糊的,粗糙的,迟钝的,那国家存在的意义为何?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没有产生一批批头脑清醒的个人,一代代能够自省,能够担当的群体,那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存在价值就是可疑的。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想起中学时候在地摊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左拉和左拉们》,它非常准确地重现了许知远对那个丰富的个体组成的群体。还有一篇《“贵族闹革命”的精神力量源自何方?》的文章,可以说是前一篇文章的俄国版,附在文后。

  林贤治:左拉和左拉们

  “贵族闹革命”的精神力量源自何方?

  《时代的稻草人》读后感(五):庸民的胜利

  翻完《时代的稻草人》,没有特别深的整体感悟与认知,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本散文集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悲观知识分子选集。

  隐隐可以感觉到许知远对这个社会的失望与略显悲观的心态,他不懂为何每一场人民的灾难最后都不是变成对生命逝去的惋惜而是被造就成某种意识形态的认知。【四川加油!中国加油!】。民主派天生对集中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中国还是一个自由意志薄弱得微不足道的国家,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要么被意识形态束缚,要么被因自身的缘故而被娱乐和媒体所束缚。隔壁的阿姨看“中国好声音”,也许是因为我妈妈在看,仅此而已。

  看到社交网络上经常有人分享书单和电影清单,我也常常是微微一笑。亲,你会去读吗?亲,这不是你上个月分享过的那篇吗?一个真正看书的人从来不会需要别人告诉他需要读什么,一个影迷从来不会发愁不知道看什么电影。我们是在靠分享来向别人展示,我们【高人一等】的“逼格”。

  所以,做公知有个烦恼,你批评了一大堆之后,大家就会问你【怎么办?】。而你也不知道。那听众就会说,那听你说了,只让我们徒增伤感,不如你不说。许知远说自己经常出去演讲都会被人问及,而他则每次窘迫得非常。

  “我在怀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该怎办?或许连这个问题本身都在沦为笑柄。谁会在乎知识分子的想法?谁又能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

  许先生发起了无奈的牢骚。

  现在的人已经几乎不读书了,微博上关注几个读书栏目,偶尔分享一下已经觉得自己学富五车、远胜千万粉丝了。大家关心的都是青年导师李开复今天又鸡汤了什么?任志强、潘石屹同学又在讨论请林志玲喝自己榨的果汁了,韩寒同学又出来了……

  许知远称之为“庸民的胜利”。

  我们正在世俗化与无知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我们以为我们自己所认知和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其实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又有多少能在你熟睡了几个夜晚之后被想起呢?

  【信息】 不等于 【知识】 不等于 【智慧】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被市场经济与娱乐异化的庸民的时代。

  当下的胜利,是庸民的胜利。

  哎……!!……

  《时代的稻草人》读后感(六):稻草人

  lt; 稻草人 >

  我无辜的看着周遭的一切

  任它们足以将你点燃的嚣张气焰

  我只知道,数千年前

  古罗马斗兽场边的笑声

  也不曾让我感到恐惧

  撒旦也不过是被驱逐的天使

  倘若他只是背负着神秘使命的信徒

  那我该如何与幽灵达成和解

  细竹枝勾勒出的骨架

  隔年的黄稻草堆砌的肌肉

  可恶的像个冰冷的十字架

  尴尬的站在这一片死寂而疮痍的土地上

  帮不了生病的孩子

  救不了载着希望沉没的船只

  我甚至赶不走停在鼻尖的苍蝇

  从此,我变得玩世不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

  那是戴着面具的良知,是最温柔的背叛

  那在黎明到来之前

  你该怀着怎样的心情对我宣判

  帮不了生病的孩子

  救不了载着希望沉没的船只

  我甚至赶不走停在鼻尖的苍蝇

  我,

  只是一个稻草人!

  我也不知道为何写这样一首诗,如果有人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只想说句谢谢。下面是我这个伪愤青发的牢骚(想到什么说什么了,估计有点乱)。

  在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他说中国是一个“平静却不幸福,勤劳却没有进步,稳定却没有力量,有物质观念却没有公共道德。”毫无疑问这肯定只能算是改革开放前的描述,那么在他这样一个思维框架下来描绘我们当下的状态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允许我进行一个那么不专业而且偏消极的勾勒: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时刻,一方面,人们普遍感到挫败和愤怒,缺乏归属感,而由此产生的可怕后果就是对群众运动产生足以摧毁一切的兴趣和热忱;另一方面,大国的崛起带来了空前的优越感和惊人的幻觉,同时对昔日的屈辱和别人的阴谋念念不忘。自省与质疑的声音难以出现或为人接受,也就导致常常被利用而演变成破坏力。它们加强了民粹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吸引力,只是因为积极投身其中可以忘却自身的孤立无援,挫败与迷茫,可以享受片刻的虚荣的权利,即便这种虚荣的权利可能通向更大的悲剧。就我们身边来说,从电视节目到报纸杂志、书店里的出版物(我曾说过的省出版城),人们纵乐、钻营,却从不思考(百草园这样的很少)。那些能牢牢捕获大众心思的当代艺术,横扫票房的电影,都像是一种虚空的狂欢。一切像是被掏空了灵魂,娱乐八卦、从头至尾嘻嘻哈哈的综艺节目,没完没了掺着鼻涕一天眼泪的韩剧,只有姿态而内有内容,因为这一切过去后就给你的只有愈来愈多的沮丧和迷茫。更重要的是,这新得的财富、权利并没有催生社会的进步和文化上的繁荣,却似乎变成了特权着的虚荣与傲慢。

  我们开始越来越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不了解自己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常只关心自己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当然,我们不得不在很单纯程度上“归功”于我们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然而只要你仔细思考一下便不难发现,儒家文化很多的强调人的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多半是通过阶级性开表现出来,不管是家庭还是国家。很多人现在最痴迷的就是男女之事。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在中国,特别强调所谓的人脉,这正反映了中国不是以理性为标准而是以关系为标准的社会。在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思想的《菊与刀》中就指出,他们在与工作有关的系统中,血缘关系几乎是不被接受的,我想这也就是日本的资本产业崛起的很大一个原因。而我们的人脉社会,导致制度无法遵守,诚信无法普及,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关系,关系之下,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这就导致了人们可以无视一切,只要有关系就行。你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中国目前社会乱象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由此可见,那些整天振振有词讲人脉的人,多么愚蠢可笑。殊不知,正是这种关系,帮助你达到了目的同时,也无时不刻在伤害他人与社会,并最终伤害到自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我们都渴望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的欲望感到满足。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面子是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这个应受谴责的习性使得中国人生来就具有无情和自私的特点,它已成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很多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首先,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贪婪所占据。再有,就算他们有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事情,他们也缺乏勇气把真理化为实践。习惯了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他们总是梦想奇迹或者好运,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总想不劳而获。由于在贫穷的环境下生长并且缺少应有的教育,大多数不懂得优雅的举止和基本的礼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着装笨拙粗鄙却不感到害羞。他们在青少年时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说谎并从别人那里索取,而不是去与别人去分享自己的所有。但是无止尽的贪婪也俘获了他们目所能力的一切,支配这个社会的公共哲学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人们只有对成功者的仰慕,却没有对失败者的怜悯。本质而言,人人都感觉孤立无援经常凭借虚假的乐观、迟钝,或者是藐视一切的犬儒态度来维持生活。金钱和权力同时又是特权的象征,它也许也解释了为何中国社会的竞争是如此的激烈,人们是如此的迷恋特权。只有你处在人群中的顶层,才可能过上一个基本安全的生活;只有特权,才能减少生活中残酷一面对你的压迫,或许正是因为饱尝了那些压迫,所以更懂得这种特权的迫切性。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思想尚不能达到一个生命(即肉体和灵性的并存)存在的更高层次。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贪婪的那点可怜的欲望上。得到的越多,渴望的得到的也就越多,但至于具体的目标与方向到底是什么,却已无关紧要,因为,在敛取财富和权力来达到某个目的的过程中,过程已经很讽刺的成为了目的本身。人们的注意力完全被短暂的物质利益占据了,所以所有的政治不过是利益的划分,忘记了有某种道德精神和政治原则的存在,俨然成了一个灰色幽默。因为倘若没有道德精神、政治原则,政治权利也会迅速堕落。心爱也习惯了以群体的口吻来谈论问题,而很少涉及个人的维度。而只要你没有见识到群体的破坏力时你都不会相信这一切多么可怕。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态度,或者说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

  “我看书是因为我很无聊或者是为了逃避现实,安安静静翻一本书至少可以让我几天不用想专业没学好找不到工作怎么办钢琴弹得不好怎么办普通话讲得这么差怎么混,,,其实我挺喜欢逛书店的,在那里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不满不安都不想,安安静静一本一本的随意翻看到中意的就花几顿饭前买回来。有人说我装逼,居然也会看书,我就呵呵,是啊,我就是喜欢装逼。”

  这是跟陈小佳聊天时她说的一段话,虽然我跟她经常没几句正经话,几乎都在开玩笑,但是我想没人会把它当成一句玩笑话,就像没人看不到其中的无奈一样。同样的问题我也遇到过,或者说在一个被利益和泛娱乐化的文化掏空灵魂的时代,这似乎已经冠冕堂皇的成了这个时代的缩影。毋庸置疑,在一些人看来,我正在做的事也是在装逼。如果我们大学生姑且算是知识分子的话,那么我们应该不难理解,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所以,其中有的开始羞于讨论自己的内心,人生的理想,不自觉的贬低知识、思想、精神的空间,认定它们不合时宜、软弱无力,相应的如果我不那样认为就会被认定为不合群、另类。倘若你在餐桌上问起最近在读什么书,谈谈你对杜威的看法,毫无疑问你肯定会引来莫名的鄙视的眼神,肯定也在心里对你说了无数个装逼,显然这不该属于这里,这句话需要的是足以提神醒目的娱乐八卦。甚至可能耻于提及一些词汇,以至于在王蒙高声说“躲避崇高”的十多年后,人们不仅要躲避它,还要讥讽它、甚至践踏它。

  然而,在我们的时代,你可以轻易的感觉到这种撕裂状态。很多的知识分子投入体制的怀抱,公务员考试也仅仅是其中手段之一,习惯用独立性换取安全与荣耀,剩下的小部分则充满了愤怒与绝望,沉浸在言语反抗的快感,也试图掀起那么一点波浪,以使自己不那么孤单惶恐。可是,你的焦虑和歇斯底里的呐喊,不会惊醒在铁屋中亲吻着枷锁沉睡的人,而是迅速的消散在周遭的喧哗与躁动中,再惊人的华语也显得平淡无奇,不知不觉中连忧虑本身都像是时代的另一种笑料——它既不实用,也不好玩。

  我想我们都有一种共识就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这么来说吧,即便你走遍全世界,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儿童像中国儿童一样,早早的褪去这个年纪该有的不驹进入社会规范,被告知秩序与服从的重要性。他们小小的自我尚未自由生长,就已经被指明了方向。没有机会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一套既定的价值,它只因通向权力才有意义。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一个很讽刺的画面:九岁的林妙可站在鸟巢的舞台中央,她笑容甜美,她假装歌唱,她可爱地按既定的程序个规则向全世界展示这个华丽而甜美的谎言。

  除此之外,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在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大多数中国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事实上,他们首先欠下了中国人民在教育上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随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破坏和逐步衰弱,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路口,也许你我捕获其中之一。

  加缪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写些东西只为了证明一切都被搞砸了,那么他最高保持沉默。我没办法证明一切都被搞砸了,我只是单纯的觉得很多地方不对。这种感觉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描写的那样,对于存在的东西,觉得不存在;而对于不存在的东西,又觉得应该存在。最后,用我最喜欢的北岛的一首《回答》来作为结束: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2014.01.01(元旦)

  《时代的稻草人》读后感(七):永远是温和的批判

  时代的稻草人

  ——永远是温和的批判

  1.

  这个书名注定是讨人喜欢的,我们被各色人等所称的“大时代”和“小时代”所包围,但生活在其中的人却往往最看不清自己所处的时代。我们看到了惊天的政治丑闻,看到了大小明星的出位求生,看到了有钱有闲阶层向外迁徙。

  你能感受到许知远想要对你所表达的这个时代的主题:贵国外表富丽堂皇颇有问鼎全球第一之势,但以牺牲个体自由为代价的威权架构却使每个人(包括那些位高者)都成了飘忽于物质、权利和道德之间的稻草人,总结是没有自主权的东西。

  本书收录的都是作者的一些专栏文章和随笔,分为四辑:让我们赞扬中国吧;富强之后;中国式不休的;时代的稻草人。

  光看这些题目你就怀疑作者或者说是图书编辑的叵测用心,前三个算是附和正统,最后一个却是本书要义,再反过来看前三者,不过是中国传媒人善用的小心机和反向隐喻,或者说是有一个打着红旗骂红旗的行为。

  或许是当过报社记者,许知远对出版行业的出版限度是了如指掌的,他全书弥漫着对政府的抨击,但如他所言,全都是整体的非具体的批判,他懂得拿捏中国的审查制度,哪些可以说,说到什么程度,但有时候也惯性的进行自我审查式的写作。这使得他几乎所有的文字都在公开渠道发表,虽然不谄媚,但总是欲言又止。八九年那一段在说中说了好多次,但每次总是倏忽一过,绝对不是来自审查部门的删节,二是源于作者因为需要公开发表的自我抑制的结果,其实说到底,他还是一个体制内的人。

  2.

  “如果你在中国生活,你会明白当官员们谈论民主、自由、实事求是、创新时,他们的意思和这些词语的真实含义经常没有什么关系。”

  我欣赏许知远的洞察,他看过很多书,明白很多理论,似乎能看清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主宰现实世界的往往不是阿伦特的理论或者是托克维尔的的制度蓝本,当公务员考试开启大门,大学生和社会人士蜂拥而至想要分一杯羹的时候,你就算知道官员的虚妄和扯淡,但也很难抵挡现实利益的诱惑。

  月薪八千放弃,去考一个环卫部门的公务员。为什么?活生生的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知道这些人选择的理由。

  确实如此,“这个政权脱下了陈旧、呆板的毛式服装,换上了温州制造的阿玛尼与汉服唐装。”服装在变,但着装者不变,那又有何意义呢?服装一直在换,但再换、穿的再好也只不过是皇帝的新衣而已。

  许知远呼喊的是公共道德的重建、政府权力的被约束、公民阶层的形成。但垄断在强势政权阴影下的这些“老话题”,又要到几时才能有所进展呢?

  然后你会发现很多人偷偷变换了国籍,政协一开会似乎是一帮外国人再商议中国的事情。许知远称,“他们的离去,也表明中国崛起的另一面。整个国家日益强大的同时,个体仍倍感脆弱。它能发射宇宙飞船、创造经济奇迹,却不能许诺个人基本的安全。”

  在他看来,“这个体制看起来正在把一些最无能、最没有勇气的人挑选出来,行使国家权力。他们平时借助权利有种不可一世的傲慢,而真当需要他们挺身而出捍卫这种权利时,他们有时如此的怯懦。”

  3.

  永远温和批判,人们是不是开始失去耐心了呢?

  《时代的稻草人》读后感(八):当忧伤的年轻人30多岁

  关于《时代的稻草人》,这本2013年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群言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书,我并不认为这会是一本能够在读者心目中激荡的书。

  出版社将许知远在不同时期的采访思考写作按照让我们赞扬中国吧、富强之后、中国是不朽的、时代的稻草人作四辑,再加上一篇名为《时代的喧嚣》的自序,即是本书的构成。

  以时代为名,自然就显出一种局限来。这注定,所有的文字在未来的时空将难以找到知音。作为一名思考者的悲剧就在于局限于当时当地,并不能从琐碎的叙述中梳理出一种能够穿越时空的思想。

  因此作者也说,“社会批评的声誉从来不佳,它往往只是时事的附庸,容纳不了更广阔的情感与思想抱负”,而这些产生于2008至2012年之间,由“愤怒”所驱动的文字,而作者刻意强调的表明的写作时间,并以此说“这些文字都标明了写作日期,你大可自行判断,我变得更成熟,还是更偏狭了”,看似对读者大方宽容,却也实在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思想者的姿态。

  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于2001年以《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赢得盛名。该书的内容简介上这样写着:作者生于70年代后期,有人说这个年代出身的是充满物质感的一代,显然这是个武断的结论,每一代人中都会有人积极回应智力的承传,特别是生命力与想像力充沛的青年。《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是这个名叫许知远的青年在星巴克咖啡馆里、北大校园的男生宿舍床上、春天的北方城市街道边,一次次遭遇智慧或者青春的完成。许知远已试图搭建属于自己的某种具有自我信仰意味的文字领地,这信仰与精神的自由和智力锻炼有关。

  怎么看都是一派智力精英的模样的年轻人。

  那一年,他以忧伤为名,完成对青春的完美记忆。他在《时代稻草人》一书的246页中对青春记忆如此写道:“我们在九十年代中期上大学时,启蒙精神仍未凋零,它甚至因政治上的暂时松动再度活跃起来。我对一九九八年前后的那段自由主义思潮念念不忘。一些人----钱理群、刘军宁、朱学勤、王小波、林贤治、何清涟、余杰;一些杂志----《方法》、《东方》、《公共论丛》;几家书店----风入松、国林风、万圣;还有他们都推崇的哈耶克、波普尔,是我们智力最初的启蒙者。我或许至今仍对这些理论不甚清楚,却记得那个观念仍算得上激荡的时刻。我错过了八十年代,这像是小小的补偿。”

  他紧接着说:“它加固了我头脑中的这一想法:世界是由观念塑造的,再没有比作家、思想家更荣耀的职业了。而这些作家与思想家的首要倡导,就是个人的自由与尊严。”

  然而,误打误撞进入了写作,当他以思想者为名并开始动笔时,他失落了,于是有了这样一本书。

  作为智力精英,他被贬低,无尽的采访任务,无尽的扭捏的造作的为编辑写的文字。作为读者,将很难在他的文字之中感受到奇妙的想象力与严肃的思考的魅力。

  他的写作模式雷同,骄傲而后落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地位失衡。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妥协。

  年轻人过着令他们忧伤的青春,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或许会被视为必经的过程。然而,当这批人不知不觉走到了30多岁,又该如何?

  保持愤怒、忧伤吗,可笑极了。

  “至于时代稻草人的比喻来自于叶圣陶的一则童话。稻草人内心善良,却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他那细竹枝的骨架子、隔年的黄稻草的肌肉、手臂上用线拴的破扇子,赶不走飞蛾,帮不了生病的孩子,救不了离水的鲫鱼,寻死的女人……童话写于二十年代初,或许也是对于刚刚兴起的知识分子的某种隐喻。”(P240)

  作者说:“我的确担心自己成为这个时代的稻草人。……生活在一个国家空前繁荣、强大的时刻。你的焦虑与呐喊,不会惊醒在铁屋中沉睡的人们,而是立刻消散在四周的喧哗与躁动中,再惊人的话语都显得平淡无奇,连忧虑本身都像是时代的另一种笑料----它既不实用,也不好玩。”(P244)

  在《南昌的夜》一文中,作者记录了一个年轻人的一个夜晚。我忽然心里一忽闪,这样的年轻人正在我们身边呢!“年轻人总寻找不同的方式确认自己,学业、工作、名牌衣服、游戏、女朋友。而他则要为自己贴上民主、自由的标签”,他写了一篇《电影与文学中的极权象征》的毕业论文,一位富有好奇心的老师还问他,到哪里搞到这些书籍与电影(乔治•奥威尔的《1984》、《浪潮》)。在谈话中,他不断重复这样一句:中国已进入魔幻现实主义国度,再怎么伟大的作家都无法跟上它的荒谬脚步。

  他疑问:“他真相信自己所说的吗?这只是一个青年的口舌之快吗?小小的异端的身份,自我戏剧化,不过为赢得别人的关注?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所有谈话中,他没有提及任何文学、诗歌、历史,他着迷于各种符号化的概念和荒诞的社会新闻。而且在全部的谈话里,他竟从未向别人提出任何问题,也就是说他对别人的想法,一点也不好奇。有时,我会觉得,他像一个没有内心的人,他所有的思考、渴望都挂在身体外,没一点暧昧的、捉摸不定的内心空间。他总是谈论丑陋、荒唐,却没兴趣理解美与人生的意义,他有着政治立场的觉醒,却没有人生意义的启蒙。”(P236)

  这样的年轻人又何尝不是稻草人,长着人的外表,剖开只剩稻草,一片苍白。

  作为时评,没有辛辣的言语是无法想象的,兹摘选一二列出,以备参考。观点锋利,却替代思考影响结论,这是需要戒备的。

  考试时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与文化传统无关。人人在讨论升学率,至于年轻人的内心,无人过问。(P232)

  宣称自己是受害者的人,往往同时也是加害者。(P247)

  仿佛是个重叠的噩梦。奥威尔害怕那些厉行禁书的人,使信息被掩盖,真理被隐瞒,文化被控制。赫胥黎的梦靥是,没有人愿意读书,汪洋如海的信息吞噬了人们的思考,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琐碎的世事中,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如今奥威尔的噩梦尚未完全醒来,赫胥黎的梦靥又叠加了上来。(P229)

  多年来,我总是期待在北京街头看到腋下夹着书籍的青年人。他们可以神色匆匆,也可以散漫不羁,书是他们通往未知世界的船票,也是抵御外界庸俗的城墙。(P221)

  我仍相信,重新凝聚知识分子的共识并捍卫其内在价值是关键所在。(P211)

  我们必须重建我们的公共生活。一个社会最糟糕的状态不是它已经身陷粗俗,而是它沉湎其中,放弃从中摆脱出来的努力。重建的重任只能交给那些智力与情感上的真正精英之士,他们既抵制政治与市场权力的诱惑,也回避大众的诱惑。他们有着内在的价值观,提供社会的方向感,刺激你的庸常状态,提供新观念,在一片噪声中提供清晰、富有审美意义的声音,追寻更高的标准。(P211)

  一个人与一个国家的感情,不是来自抽象的名词,而是来自具体的人、山水、食物的味道、对往事的追忆。在很多时刻,一个人对于一座城市念念不忘,是因为他曾爱上那里的一个姑娘,他的年少时光是在那滴水的屋檐下度过的。也因此,每个人对于他的国家的感受也该是不同的,它既具体又复杂,或单纯或浓烈,一个国家和它的人民,就像是一棵大树和它的树叶,树叶吸收类似的养料,彼此形状相像,却永远不会有相同的两片叶子。(P169)

  您知道吗,大象身上有许多皱,里面集满了寄生虫。许多鸟飞来,落在大象身上,啄食寄生虫,为大象清理身体。中国是大象。(P159)

  兹为《时代的稻草人》一书的读书笔记。

  2014年1月20日

  《时代的稻草人》读后感(九):时代的双眼之中

  刚看完。陆陆续续看了好长时间,这几天每天中午看一点。今晚看完了。记得大学读的第一本书大概就是大一那会儿在图书馆借的,许知远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那会儿就觉得挺深刻的,也了解到了关于八十年代的一些片段,和作者的一些个人的思考。

  关于这本书,作者站立的角度,首先是国家和时代这个层面,以及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这就已经值得我们年轻人去读了,去了解,去思考,虽然看似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是应该有这方面的思考和自己的认识的,或者是从我可以做什么出发,去探索一个答案。

  全书读下来,其实还是有一丝的悲观气氛的,毕竟作者批判得很深刻,但是也能发现,作者对未来是有信心的。回到现实,如今互联网的发达,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迅速的获取信息,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或许,我们已经掉入了信息和被伪装的沼泽里,而我们并不自知。作者里面提到的关于一些当时的热点事件和深藏其中的本质问题,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恰巧,最近虐童事件频发,尤其昨天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对此类事件从根本上的扼杀。

  这本书,我觉得,每一个中国的年轻人都应该读一下的。

  《时代的稻草人》读后感(十):不耐读的文字

  大约一年前读到许知远的《庸众的胜利》,眼前一亮。

  后来在微博上看到他的这段话“或许我们改变不了整个社会,但个人的抵抗、内心的抵抗却仍可能。当你抱怨整体的沦丧时,并不意味着你个人一定沦丧。你可以谈论历史与记忆,音乐与诗歌,人生的丰富,理解他人的痛苦,扩展生活的维度。你不一定要成为斗士,也可以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思想与情感深度的人。”心里为之一震。

  于是,读了他的成名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完之后,我竟然莫名地有了北大情结,还对朋友开玩笑说,以后让我儿子一定考北大。其实,如他所言,这么多年以后,北大早已不是当年的北大。况且,我的母校在我心目中分量那么重。

  我觉得总能在这个理工男的文字中找到与自己的契合之点,虽然未必能与这个时代契合。

  今年春天,我错过了“云知道”的讲座,却在初夏见到了迟来的许知远。很遗憾,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我最厌恶的个人优越感,当时我以为是我的错觉。

  再读完这本我想读很久的《时代的稻草人》之后,我终于确定,我已经厌倦了许知远的文字。

  语词的匮乏、重复;句式的重叠、排比;视角的宏观、单一;情感的偏执、激动。确实不是耐读的文字。

  想想,我对于许知远是一场单方面的速食恋爱,来得快去得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