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和精英价值说再见》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0 05:3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经典读后感10篇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是一本由赵晗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读后感(一):经历之后再说出口

  “我经常想,那些最聪明、最出色的人为何都选择服务有钱、最有资源的人?但是最需要关爱的,却是最穷苦、最被剥夺、最无助的人。”

  “人,以人的方式用人思想意识去压倒另一批人,既残酷,又可怜。”

  “什么才是真正的反思?以旁观者身份感叹人类的种种丑陋软弱是反思吗?以潜在的高姿态感叹‘人啊人’就是反思吗?我究竟是在反思,还是挂着孤芳自赏微笑去看他人的鄙陋?而我对于自己——同样一个鄙陋的人,又反省过多少?”

  “放在历史洪流中,我丝毫不比他们高明,正如北京学者崔卫平曾经说过:‘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一个集体,不会超过每一个个体性情总和。说到底,罪魁祸首是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罪性。”

  “人人都有选择,选择不是问题,选择的代价才是要命的问题!任何选择都有后果,只不过,不是人人都愿意承担这个后果罢了。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的《在不可能与可能之间》这篇文章中提到:‘专制能够得逞,不可能靠一个人的伎俩,是成千上万人的合作,或至少他们的沉默,为专制者铺好了台阶……如果你们真觉得过去的时光美好,当初你们为什么不为之战斗呢?你曾经有机会选择。’而这篇文章最锋利的一把刀子,便是这句:‘如果你在这一切运动保持沉默,那么当你被卷入政治机器血肉横飞时,你要知道,不是别人,你,你自己,是你的掘墓人。’”

  “把一切问题归结为体制的问题,然后不假思索为虎作伥享受既得利益念念有词朋友,收起伪善吧,这个城市,不需要这样的咒骂。你可曾做出任何实际努力?不用问别人,我要先问我自己,每当我想要批评指责时,我就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完全脱了干系,我是不是有资格指责?对于改善它,我又是否做出了努力?是恐惧欲望束缚了你我,不是体制。”

  ——以上是我的摘抄

  讲述从北京到香港的见闻经历的前半部分算是好玩新鲜,到了探讨港漂或是ABC们的“双重身份”时也能看到作者的诸多思考。不过作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每每读到作者又被基督教怎样治愈怎样启发就会忍不住跳到下一页呢……

  作者考上了清华又跳到了港大,经历了矛盾挣扎之后又从会计事务所辞职选择做NGO。所以说啊,“和精英价值说再见”什么的,都是那些曾经或者现在就是精英的人才会说出的话吧。过尽千帆后的返璞归真,真是听着就觉得拉风又洋气呢。但若本身混得不好却在嚷嚷别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觉悟如何如何,怕也只是徒增笑尔。

  希望多年之后我会对上面的这段话不屑一顾。(……)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读后感(二):一个人,两座城

  今天读完的这本《和精英价值说再见》,作者赵晗,自称自己是“港漂”,生于北京,考入清华,随后通过香港大学考试,赴港大取得学位毕业后在香港工作,这本书就是站在她的角度,讲述自己到达香港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感受香港人的文化价值观,然后回头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两种观念冲突带给思想上的冲击故事

  这本书哪里吸引了我

  坦率地说,这是一本一开始书名封面画面吸引我的书。这本书的封面非常的别致。而素色的封面上两个标志一分为二

  上方是一个代表北京的字母大写的B(Bejing),一条高高飘扬的红领巾

  下方是一个代表香港的大写的字母H(Hongkong),系着一个黑色领结。

  作者自己解释:对她来说,在北京,从小长大每天戴着红领巾上学,念念不忘的是老师教育内容:“红领巾用鲜血染成,是红旗一角”。而在香港念大学和工作,直面职场学业竞争讲究“打拼”,追求效率和精英价值。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书名叫做《和精英价值说再见——一个清华女生的港漂双城记》,出现了三个关键词

  精英价值

  港漂

  双城记

  从标题就可以大概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作者,写的关于什么内容的书。当然书的具体内容还是让人非常向往

  精英价值

  虽然我们的政治传统宣扬的是“一切来自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但国内的大多数情况还是尊崇“精英治国”的理念。我们古代遇到冤狱,尤其期盼有“包青天” ;每逢灾难连结,往往期盼有“明君”的出现。古代读书人特别崇尚“士大夫君王共治天下”的政治理想,这其实都是一种“精英治国”的观念。这本书中一再想要划清界限的所谓"精英价值观念",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老师家长们不停的谆谆教诲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人有高低贵贱金字塔框架结构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在拼命往上爬。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为这种观念体系下,实现成就只能高高在上,所以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

  作者在书中的字里行间反对的精英教育,反对的精英价值观念,其实就是这种传统的“唯上智下愚不移也”的价值观念。

  而真正现代社会的精英教育理念,其目标培养的精英人才,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其三个基本特点:

  卓越杰出能力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浓厚平民情怀

  我们往往过于把精力投入在第一点,而将第二点和第三点忽略不计,作者把这种状态当作“精英病”,我认为这是一种“伪精英”价值观念,现代社会中的精英价值,应该是一种情感质朴精神高贵,贴近大众的价值观念。因此这本书说,与精英价值说再见,实际上作者内心应该是,和“传统的精英价值说再见”。

  港漂

  我们大陆经常会说“北漂”、“蚁族”这些词,把一个人带着梦想,流落到帝都打拼的状态叫做北漂。含有“身世浮沉雨打萍”无归属感

  作者一个人来到香港求学,面对现世浮华的大都市,感受到南北方的文化饮食差异自然会有很明显的漂泊感和不确定感。而这一个群体可能现在已经不在少数,每年有相当部分人去香港的大学里求学,甚至直接在那里就业,这样的人,聚集在一起成为港漂,一点没有错。

  作者在这本书中,非常生动描写了自己作为北方人,遇到的大量的文化传统差异。比如说粤语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样一个名词,在广东话和普通话中,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两种事物,作者也因此引起了一系列啼笑皆非误会。想吃新鲜的,紫里透黑的茄子,所以点了一份“鲜茄牛肉蛋饭”,服务员端上来的全是西红柿牛肉炒鸡蛋饭。。。

  而香港包括广东人爱煲汤,不好面食等饮食习惯,作者在书中的篇幅尤为突出,虽然这一部分我感觉不管是北京人在香港,还是北京人在广州,都有可能出现。但是民以食为天,作者作为一个刚刚离开父母,去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乡上大学的小姑娘,可能感受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种饮食上的差异。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在江苏常熟,距离老家山东,不过千把里地,饮食差异也是十分巨大的,自己算是比较喜欢米饭的北方人,但偶尔遇到食堂早晨蒸馒头,也曾经创造过一顿早饭12个馒头的饭量记录(河南同学最高记录是18!)。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饮食差异,是基于北方人互相问候都是“吃了吗?”的现实情况,让读者更加容易身临其境

  双城记

  英国作家狄更斯大名鼎鼎的《双城记》至今脍炙人口,由此把伦敦和巴黎两个姿态各异,却有共同联系或竞争关系的城市并称为“双城”的习惯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很多国家地区都会出现双雄并立的情况。比如墨尔本和悉尼,比如高雄和台北,再比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通常我们国内也很有很多双城。两个城市往往发展起步阶段相近特色各异,却一时瑜亮。南京和苏州,成都和重庆,大连和青岛,厦门和福州。。。。。。最常称为双雄并立的,在我国大概应该是常称之为帝都和魔都的两个城市了。

  而作者却另辟蹊径,把首都和特别行政区并列双城,这两个作者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同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欣赏美的角度。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政治首都,一个是白手起家,历经苦难屈辱,现在却璀璨无比的东方明珠。这两个城市,并列在一起,如郁达夫作品《故都的秋》里说的那样: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不是作者的比喻更加的生动形象

  这是烧鹅和烤鸭的双重味道

  的确两个城市各有各的风格,而作者作为身兼双重身份的“移民”,并非“不知故乡何处”,而是转换想去,接受“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事实,在两种文化传统中转换,领略不同的风景,在自己个体上呈现完美统一,变成沟通两种文化交流桥梁

  只要换一个角度,双重身份就由负担变成了优势。这才是双城市民魅力所在

  如何评价这本书

  赵晗的这本书只有300余页,薄薄的一本书,虽然难以述说很多深层次的,差别和冲突,作者仅在香港求职读大学,在北京十几岁上学的体验,也只能管中窥豹,给读者一个打开的窗口,让人们体验其中的不同,但真正的滋味,可能只能亲身体才能感受的到,所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啦!

  但是同样作为内陆的人,通过作者这本书的体验、感受以及所思所想,从中也能得到不少启发。因此读这本书的好处要比在知乎上提出一个关于香港问题所得到的精华答案有价值的多。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读后感(三):差异之后的选择

  看完这本书才明白作者说的和精英价值说在再见,其实指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让自己觉得有意义事情。本书中所描述的很多事情确实能给人一种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启发。从作者在清华和港大二选一,到香港学习粤语,发现香港粤语和广州粤语其实有很大的差异,包括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还有相同词语在粤语里面和北方方言里所代表的的不一样意思,学习粤语时自己遇到发音方面困难

  其中书中提到,初到香港不太理解他们吃的点心其实就是早餐,和北京的不太一样,自己生活二十几年积累经验,似乎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不那么奏效,刚开始找不到红烧鱼,后来的解析认为中国北方或者内陆一直缺乏新鲜的水产,只能用这些重口味烹饪方式来掩盖不新鲜的不好的味道,相反只有在南方才能吃到清蒸的东西,越是新鲜的越要用清单的方式去做,这样才能显示食材的新鲜。还有南方人不习惯北方豆腐脑的咸,北方人不习惯南方人的甜,北方人吃不惯香港的面食,特别是陕西的姑娘更是看不起那些山寨面馆,一眼就看出来那些没醒的面,同样四川的小姑娘同样吃不惯香港那些名字叫做正宗的川菜馆,一眼就看出颜色不对同时又说香港真干净,不像我们那里,香港的八通卡很方便,不像我们那里,香港人素质真高,不像我们那里。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说说香港人和大陆人比较明显的差异。香港和大陆相比比较明显的差异就是香港人有着较强的契约精神,比如我做一份工作,那我就要把它做好。相比之下香港人更喜欢去日本旅行,和大陆相比日本的旅游业相对发达,有明显的目标指引,日本人更加精致,相对公平,基本不存在欺诈等行为,不像在大陆,长途汽车上即使有座位号,大家也不会按照作为去做,因为不会有人去按照这个规则,说道日本精致,推荐一本书《设计中的设计》作者原研哉,其中很多作品就体现了日本这个名族对于精致孜孜不倦的追求,随便到一家无印良品去逛逛也会发现,那些产品的设计甚至是摆放的位置都是相当精致的。

  中间有一段时间作者对于自己的身份有一种困惑,在香港生活了很多年,不能说自己是香港人,没有归属感,甚至是遭到香港人的排斥,说这些大陆人抢去了香港人的工作,就如同现在北京人抱怨外地人抢去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一样。但同时自己又离别家乡很多年,在旁人的眼中已算不得自己是北京人了,直到在地铁里面遇到一位一直被误认为是非黑人,操着一口标准的广东话,坚持认为自己就是个香港人,作者才了结了心头的一个困惑。

  审计工作在暗无天日进行着,与同学见面,被同学的见识阅历谈吐所折服,在看看自己,心里的落差还是很大,最终选择辞职。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读后感(四):一个人,两座城

  今天读完的这本《和精英价值说再见》,作者赵晗,自称自己是“港漂”,生于北京,考入清华,随后通过香港大学考试,赴港大取得学位,毕业后在香港工作,这本书就是站在她的角度,讲述自己到达香港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感受香港人的文化和价值观,然后回头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两种观念冲突带给思想上的冲击的故事。

  这本书哪里吸引了我

  坦率地说,这是一本一开始用书名和封面画面吸引我的书。这本书的封面非常的别致。而素色的封面上两个标志一分为二:

  上方是一个代表北京的字母大写的B(Bejing),一条高高飘扬的红领巾。

  下方是一个代表香港的大写的字母H(Hongkong),系着一个黑色领结。

  作者自己解释:对她来说,在北京,从小长大每天戴着红领巾上学,念念不忘的是老师教育的内容:“红领巾用鲜血染成,是红旗的一角”。而在香港念大学和工作,直面职场和学业竞争,讲究“打拼”,追求效率和精英价值。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书名叫做《和精英价值说再见——一个清华女生的港漂双城记》,出现了三个关键词。

  精英价值

  港漂

  双城记

  从标题就可以大概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作者,写的关于什么内容的书。当然书的具体内容还是让人非常向往。

  精英价值

  虽然我们的政治传统宣扬的是“一切来自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但国内的大多数情况还是尊崇“精英治国”的理念。我们古代遇到冤狱,尤其期盼有“包青天” ;每逢灾难连结,往往期盼有“明君”的出现。古代读书人也特别崇尚“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的政治理想,这其实都是一种“精英治国”的观念。这本书中一再想要划清界限的所谓"精英价值观念",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老师家长们不停的谆谆教诲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人有高低贵贱的金字塔框架结构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在拼命往上爬。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为这种观念体系下,实现成就只能高高在上,所以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

  作者在书中的字里行间反对的精英教育,反对的精英价值观念,其实就是这种传统的“唯上智下愚不移也”的价值观念。

  而真正现代社会的精英教育理念,其目标培养的精英人才,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其三个基本特点:

  卓越杰出的能力

  强烈的社会责任

  浓厚的平民情怀

  我们往往过于把精力投入在第一点,而将第二点和第三点忽略不计,作者把这种状态当作“精英病”,我认为这是一种“伪精英”价值观念,现代社会中的精英价值,应该是一种情感质朴,精神高贵,贴近大众的价值观念。因此这本书说,与精英价值说再见,实际上作者内心应该是,和“传统的精英价值说再见”。

  港漂

  我们大陆经常会说“北漂”、“蚁族”这些词,把一个人带着梦想,流落到帝都打拼的状态叫做北漂。含有“身世浮沉雨打萍”无归属感。

  作者一个人来到香港求学,面对现世浮华的大都市,感受到南北方的文化饮食差异,自然会有很明显的漂泊感和不确定感。而这一个群体可能现在已经不在少数,每年有相当部分人去香港的大学里求学,甚至直接在那里就业,这样的人,聚集在一起成为港漂,一点没有错。

  作者在这本书中,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自己作为北方人,遇到的大量的文化传统差异。比如说粤语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样一个名词,在广东话和普通话中,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两种事物,作者也因此引起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误会。想吃新鲜的,紫里透黑的茄子,所以点了一份“鲜茄牛肉蛋饭”,服务员端上来的全是西红柿牛肉炒鸡蛋饭。。。

  而香港包括广东人爱煲汤,不好面食等饮食习惯,作者在书中的篇幅尤为突出,虽然这一部分我感觉不管是北京人在香港,还是北京人在广州,都有可能出现。但是民以食为天,作者作为一个刚刚离开父母,去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乡上大学的小姑娘,可能感受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种饮食上的差异。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在江苏常熟,距离老家山东,不过千把里地,饮食差异也是十分巨大的,自己算是比较喜欢米饭的北方人,但偶尔遇到食堂早晨蒸馒头,也曾经创造过一顿早饭12个馒头的饭量记录(河南同学最高记录是18!)。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饮食差异,是基于北方人互相问候都是“吃了吗?”的现实情况,让读者更加容易身临其境。

  双城记

  英国作家狄更斯大名鼎鼎的《双城记》至今脍炙人口,由此把伦敦和巴黎两个姿态各异,却有共同联系或竞争关系的城市并称为“双城”的习惯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出现双雄并立的情况。比如墨尔本和悉尼,比如高雄和台北,再比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通常我们国内也很有很多双城。两个城市往往发展起步阶段相近,特色各异,却一时瑜亮。南京和苏州,成都和重庆,大连和青岛,厦门和福州。。。。。。最常称为双雄并立的,在我国大概应该是常称之为帝都和魔都的两个城市了。

  而作者却另辟蹊径,把首都和特别行政区并列双城,这两个作者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同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欣赏美的角度。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政治首都,一个是白手起家,历经苦难和屈辱,现在却璀璨无比的东方明珠。这两个城市,并列在一起,如郁达夫作品《故都的秋》里说的那样: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不是作者的比喻更加的生动形象

  这是烧鹅和烤鸭的双重味道

  的确两个城市各有各的风格,而作者作为身兼双重身份的“移民”,并非“不知故乡何处”,而是转换想去,接受“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事实,在两种文化传统中转换,领略不同的风景,在自己个体上呈现完美的统一,变成沟通两种文化交流的桥梁。

  只要换一个角度,双重身份就由负担变成了优势。这才是双城市民的魅力所在!

  如何评价这本书

  赵晗的这本书只有300余页,薄薄的一本书,虽然难以述说很多深层次的,差别和冲突,作者仅在香港求职读大学,在北京十几岁上学的体验,也只能管中窥豹,给读者一个打开的窗口,让人们体验其中的不同,但真正的滋味,可能只能亲身体验才能感受的到,所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啦!

  但是同样作为内陆的人,通过作者这本书的体验、感受以及所思所想,从中也能得到不少启发。因此读这本书的好处要比在知乎上提出一个关于香港问题所得到的精华答案有价值的多。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读后感(五):港漂七年,羽化成蝶

  一个春雨绵绵的周六中午,我和赵晗在香港中环的外国记者会吃饭。她告诉我说,这个月她就要辞职了。她下一步的打算,是回中国做记者——这个消息,在约她去记者会之前,我是不知晓的。

  这个和我一样从大陆来香港大学读本科(她早我一年)的女孩子,在过去的七年里,经历了足以让许多有着类似轨迹的同龄人不解的路程——从清华到港大,从金融会计到社会服务,这十几个字可以概括的两次转折,背后却有着许多的挣扎、困惑、彷徨甚至绝望,而这所有,赵晗都一笔一划的在《和精英价值说再见》里以不能再诚挚的笔调娓娓道来。

  一路同行

  我和赵晗不算特别相熟的老友,却远远的互相欣赏。其实远在她出书之前,甚至早在我俩认识之前,我便已经是她的读者了——零七年的时候我就开始读她的博客,当时甚至还不知道她是谁,只是欢喜她记录的与我有太多类似的香港求学生活。尽管在现实中与赵晗略有交集,但没有把她和网上的文字联系起来。有一天我唐突给这博主发了个邮件,表达了一下欣赏之情,随后某天我走在港大校园里的星巴克外的棕榈树下,一个面熟的女生走过,停下来招呼我,我有些愕然,她看出了我的尴尬,解释道:“我就是Zihona呀!”。我哑然失笑。

  那些年,还没有“港漂”的概念呢。

  香港一直在变,我们这一群人也一直在成长,于是每一天每一年每一双眼所看到的这城,都仿佛是不一样的。许多人在十七八岁的年纪来到这里,略略停留,又另走他乡,于是那匆匆几年,便是紧迫得不行的过客心态,几年过去,认识的香港只有中环到铜锣湾的距离,最多走上太平山顶,俯瞰一片高楼繁华。

  但那不是赵晗看到的香港——不仅仅是。

  不仅仅是过客

  她在《烧鸭与烧鹅——双重身份的味道》里这样写道:“过去,对于香港我怀着‘过客’的心态,难以建立归属感,常常是冷眼旁观,不置身其中。这样的心态令我非常痛苦。毕竟我不是一架偶然经过香港的飞机,可以笑看风云;相反,我更像一粒蒲公英,落在香港这块土地,汲取着她的养分,享受着她阳光雨露的滋润,也在风暴和阴霾中磨砺自己。下一站是哪里我不知道,然而此刻身在香港,我不想只成为她的过客。”

  抛弃了过客心态的赵晗努力的融入这座城。在很多北京人拒绝学习广东话的时候,她说着可以以假乱真的粤语。 她或许还是无法和香港人一样爱上吃午餐肉和方便面(《午餐肉大会》),但知道了咳嗽的时候可以喝鳄鱼汤(《南北方的差异》)。 她笔下的香港,冲冲冲冲出一个效率至上的社会(《冲门,冲灯,冲死线》),也有各种充满感情的告示予人安慰(《我们离公民社会有多远?》),有比起大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幼儿教育(《幼儿园面试预备班》),也有以“无私的服务”为精神的中学教育(《全人教育,服务社会》)。我相信,当她在圣诞节走进楼下的垃圾处理中心给哪里的工人送去小礼物(《香港,我能为你做什么?》)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以一个香港人的心态自居了——去爱你的邻舍,爱这座城。

  然而香港实在是太过多元了,以至于我觉得有太多的侧面,也没有能被赵晗触及。她服务于非盈利机构,有机会接触底层弱势群体,如若能更详细写写在NGO的工作观察与体会,写写服务的对象,写写机构创始人的心路历程等等,或许能帮助读者更好的看清这公民社会运作的血肉和肌理。她关注香港的声音——菜园村事件、反高铁事件、财政预算案、反国民教育科等等,如若她能写出更多她所听到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又如何混杂、冲突却最终能达成妥协,或许能让人更深入的了解这前殖民地的体制运作,以及每一个个体在社会议题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和可能受到的影响。这些,都是大部分在中环返工、衣着光鲜的港漂们无暇估计,甚至也无心过问的。

  漂在香港

  近两年,写港漂的文章突然多了,我自己也被好几家刊物采访过。然而,这个群体太过复杂,以至于很难被代表。我觉得赵晗或许可以代表不走常规路的港漂——所谓的常规又分两种,前者在任何一所香港本地高校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金融机构工作,白天西装革履在IFC或ICC上班,晚上如果不是在公司加班就是在兰桂坊喝酒,周末不是在公司加班就是在朋友家打德州扑克赌注上千记,有一个男朋友或女朋友同居,住在上环或者奥运,可能已经买了房,准备着再去美国读个MBA;后者往往是非金融经济类专业毕业的,毕业成绩也一般,或者是直接来香港读研究生的,毕业后只能找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月入一万出头, 工作谈不上欢喜却得为了生计而应付,为了各种原因留在香港却蜗居苦逼,往往是与三四个人合租,单人间大约只有四五平米见方,房租基本每个人要四五千朝上,剩下的工资,要不月光也难,生活的艰辛,却很难与大陆的家人提及。

  赵晗大致上是从前者的生活走向了后者,过程中她要面对经济的压力、亲友的不解,但通读全书,你看不到抱怨和牢骚。她在转折中找到了平衡,她在不断的反省中抛弃了传统的成功定义,找回了她自己。她不仅追溯自己的教育与成长,也追问这个体制和社会。

  她的转折与反省不是一蹴而就的。从高中时追问政治老师假大空答案的意义,到港大求学时受到的种种国际视野的包围和冲击(《感受“国际化”》);从第一份审计工作时“灵感的枯竭、体力的枯竭、盼望的枯竭”(《谁穿过谁的鞋走过半里路》),到辞职之后的迷茫与压力;从参加同学聚会时面对他人精彩生活时的挫败,到“更能欣赏简朴的生活,也越来越懂得享受简朴的美丽和舒适”(《生命更新》)。到最终,她终于明白了,自己要追求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卓越,而是有灵魂的卓越”(《不再一味追求表现》)。

  而这整个过程的结果,在此书的书名里就开宗明义的表明了——和精英价值说再见。

  追寻自我

  从人大附中到清华再到港大,她一路名校一帆风顺,最终却发现 “当我走进社会时,当我真正接触人生时,我惊觉过去的精英教育是残疾教育。在做精英之前,我还不会做一个人!”(《如果中学可以重来》)。作为在同样的精英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并最终幸存下来的我,对于她所描写的那一整套评判体系与价值判断太熟悉不过了。那种竞争与比较,那种盲目的追求,那种心灵的干涸,都在我们身上留下了烙印,而我自己,亦对这套价值体系有过很多的质疑和反省。赵晗将“精英价值”定义为“享受优越特权,追求体面不凡,脱离劳苦贫贱”,在我看来,赵晗所反的精英,更多是传统定义的“上流成功人士”。她所反对的,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社会阶层的两极化、人类灵魂的物质化。她所崇尚与追求的,是自由和灵性,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沟通与关爱,是作为一个个体独立而谦卑的存在,且能不依赖于外界评判而对自我价值有所认可。

  其实即便仅仅在港漂圈里,也不少告别了传统“成功”定义的朋友,在各自独特的道路上行走与摸索。有创业做社会企业的,有业余策划TED的,有投身社会服务领域的,等等。当然更多迫于香港的生活压力,是在一份正常甚至光鲜工作之外,再去做一些微小的努力——平时周末的三两小时义工也好,一年一度的大型筹款也罢,涓涓细流终成大海,香港成熟的公民社会都是那所有点滴的服务汇聚起来。

  赵晗是有勇气的,因为她将她的反对旗帜鲜明的公开喊了出来。而更多的人只是在默默的与社会妥协的同时改变自我。但我相信她不是孤单的。至少,这一路,她有上帝同在。

  信心道路

  尽管有“信仰之旅”整个章节来描写作者的信仰,但其实信仰对她的影响和作用体现在整本书的各个角落,也体现在她人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在辞职之后、找到新工作之前的低潮期里,她这样描述道:“这段时间我的人生大大地改变:从I am something,到I am nothing,到最后看到God is everything”(《信心道路》)。

  老实说,我原本期待看到更多、更深入的对信仰的描写。大约有一年多的时间,我和赵晗去同一家教会、同一个团契,我看到她对上帝的热爱、对信仰的虔诚、对圣经的思考、对弟兄姊妹的关怀。我相信,如果不是对灵命自由的渴慕,她不会如此憎恨剥夺了一切个人时间的第一份工作;我相信,如果不是对服务神的召唤有所回应,她不会去突破机构做义工,也就不会有她的第二份工作,甚至也就不会有这本书的出版。神在她的每一步人生都有所准备、安排和供应。上帝是爱她的,也将继续大大的使用她。

  未来会如何?

  我自己作为一个媒体人,没有想到的是,开篇第一个故事里,赵晗就写下了她一直想学习新闻专业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的过往,而结尾的最后一个故事里,她又郑重写下了这样的话“对于真相的执着,对于公平公正的渴望,对于苦难的体认,对于文字的敏锐,都令我一心想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知前路,却是盼望》)。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前方依旧是布满荆棘和碎石。但看着赵晗一路走来,我有理由相信,摆脱了精英优越感的她,将能够俯身低头去走那不易的道,带着爱去交谈和纪录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故事。

  我期待着读她的第一个稿件。她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读后感(六):一个人,两座城——读《和精英价值说再见》

  一个人,两座城——读《和精英价值说再见》

  今天读完的这本@后港漂赵晗 的《和精英价值说再见》,作者赵晗,自称自己是“港漂”,生于北京,考入清华,随后通过香港大学考试,赴港大取得学位,毕业后在香港工作,这本书就是站在她的角度,讲述自己到达香港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感受香港人的文化和价值观,然后回头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两种观念冲突带给思想上的冲击的故事。

  这本书哪里吸引了我

  坦率地说,这是一本一开始用书名和封面画面吸引我的书。这本书的封面非常的别致。而素色的封面上两个标志一分为二:

  上方是一个代表北京的字母大写的B(Bejing),一条高高飘扬的红领巾。

  下方是一个代表香港的大写的字母H(Hongkong),系着一个黑色领结。

  作者自己解释:对她来说,在北京,从小长大每天戴着红领巾上学,念念不忘的是老师教育的内容:“红领巾用鲜血染成,是红旗的一角”。而在香港念大学和工作,直面职场和学业竞争,讲究“打拼”,追求效率和精英价值。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书名叫做《和精英价值说再见——一个清华女生的港漂双城记》,出现了三个关键词。

  精英价值

  港漂

  双城记

  从标题就可以大概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作者,写的关于什么内容的书。当然书的具体内容还是让人非常向往。

  精英价值

  虽然我们的政治传统宣扬的是“一切来自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但国内的大多数情况还是尊崇“精英治国”的理念。我们古代遇到冤狱,尤其期盼有“包青天” ;每逢灾难连结,往往期盼有“明君”的出现。古代读书人也特别崇尚“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的政治理想,这其实都是一种“精英治国”的观念。这本书中一再想要划清界限的所谓"精英价值观念",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老师家长们不停的谆谆教诲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人有高低贵贱的金字塔框架结构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在拼命往上爬。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为这种观念体系下,实现成就只能高高在上,所以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

  作者在书中的字里行间反对的精英教育,反对的精英价值观念,其实就是这种传统的“唯上智下愚不移也”的价值观念。

  而真正现代社会的精英教育理念,其目标培养的精英人才,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其三个基本特点:

  卓越杰出的能力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浓厚的平民情怀

  我们往往过于把精力投入在第一点,而将第二点和第三点忽略不计,作者把这种状态当作“精英病”,我认为这是一种“伪精英”价值观念,现代社会中的精英价值,应该是一种情感质朴,精神高贵,贴近大众的价值观念。因此这本书说,与精英价值说再见,实际上作者内心应该是,和“传统的精英价值说再见”。

  港漂

  我们大陆经常会说“北漂”、“蚁族”这些词,把一个人带着梦想,流落到帝都打拼的状态叫做北漂。含有“身世浮沉雨打萍”无归属感。

  作者一个人来到香港求学,面对现世浮华的大都市,感受到南北方的文化饮食差异,自然会有很明显的漂泊感和不确定感。而这一个群体可能现在已经不在少数,每年有相当部分人去香港的大学里求学,甚至直接在那里就业,这样的人,聚集在一起成为港漂,一点没有错。

  作者在这本书中,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自己作为北方人,遇到的大量的文化传统差异。比如说粤语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样一个名词,在广东话和普通话中,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两种事物,作者也因此引起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误会。想吃新鲜的,紫里透黑的茄子,所以点了一份“鲜茄牛肉蛋饭”,服务员端上来的全是西红柿牛肉炒鸡蛋饭。。。

  而香港包括广东人爱煲汤,不好面食等饮食习惯,作者在书中的篇幅尤为突出,虽然这一部分我感觉不管是北京人在香港,还是北京人在广州,都有可能出现。但是民以食为天,作者作为一个刚刚离开父母,去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乡上大学的小姑娘,可能感受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种饮食上的差异。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在江苏常熟,距离老家山东,不过千把里地,饮食差异也是十分巨大的,自己算是比较喜欢米饭的北方人,但偶尔遇到食堂早晨蒸馒头,也曾经创造过一顿早饭12个馒头的饭量记录(河南同学最高记录是18!)。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饮食差异,是基于北方人互相问候都是“吃了吗?”的现实情况,让读者更加容易身临其境。

  双城记

  英国作家狄更斯大名鼎鼎的《双城记》至今脍炙人口,由此把伦敦和巴黎两个姿态各异,却有共同联系或竞争关系的城市并称为“双城”的习惯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出现双雄并立的情况。比如墨尔本和悉尼,比如高雄和台北,再比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通常我们国内也很有很多双城。两个城市往往发展起步阶段相近,特色各异,却一时瑜亮。南京和苏州,成都和重庆,大连和青岛,厦门和福州。。。。。。最常称为双雄并立的,在我国大概应该是常称之为帝都和魔都的两个城市了。

  而作者却另辟蹊径,把首都和特别行政区并列双城,这两个作者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同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欣赏美的角度。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政治首都,一个是白手起家,历经苦难和屈辱,现在却璀璨无比的东方明珠。这两个城市,并列在一起,如郁达夫作品《故都的秋》里说的那样: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不是作者的比喻更加的生动形象

  这是烧鹅和烤鸭的双重味道

  的确两个城市各有各的风格,而作者作为身兼双重身份的“移民”,并非“不知故乡何处”,而是转换想去,接受“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事实,在两种文化传统中转换,领略不同的风景,在自己个体上呈现完美的统一,变成沟通两种文化交流的桥梁。

  只要换一个角度,双重身份就由负担变成了优势。这才是双城市民的魅力所在!

  如何评价这本书

  赵晗的这本书只有300余页,薄薄的一本书,虽然难以述说很多深层次的,差别和冲突,作者仅在香港求职读大学,在北京十几岁上学的体验,也只能管中窥豹,给读者一个打开的窗口,让人们体验其中的不同,但真正的滋味,可能只能亲身体验才能感受的到,所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啦!

  但是同样作为内陆的人,通过作者这本书的体验、感受以及所思所想,从中也能得到不少启发。因此读这本书的好处要比在知乎上提出一个关于香港问题所得到的精华答案有价值的多。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读后感(七):本书并不能帮我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文笔太一般,思想深度一般。作者经历丰富,从事的工作“崇高”,作者做出的选择是有勇气的。但我不喜欢本书俯身对读者叙事的感觉。作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意义梦想价值道德正义这样的词约束所谓的“精英阶层”。她对底层民众,也是俯下身子去关心他们的态度。满满的优越感。她用这种方式为自己赢得道德的优越,跟那些信奉精英价值、为自己赢得物质上的优越的人有本质区别吗?不要说什么作者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是“高尚”的,三百六十行,哪一行没有“意义”?我看,唯一值得赞扬的只是作者敢于尊崇自己真实想法,做了让自己爽的事儿而已。但是也不能说她这样是对的好的,就指责其他人比如说一个为了养老婆孩子而扔掉所谓的梦想的中年男人。总之,作者的思想挺平庸的。单纯地反“精英价值”,并没有摆脱精英价值的前提。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读后感(八):别怕我跟别人不一样

  从兰桂坊酒店的bisous酒吧出来,我刚参加完Green Drinks。在走到中环地铁站的途中,穿着棉质长裙吊着两片大耳环的我,跟这个各种浓妆短裙精英感强盛的地段,似乎有点格格不入。

  从中环坐地铁回岭南大学的路上,伴随着窗边的景色从密不透风的地低岩石到城市的灯光星星点点,我看完了赵晗的这本《和精英价值说再见》。

  起初,并没有强烈意愿看这本书,直到有个小朋友问我看过没有,我反问其读了的感受,她的回答是,“大概就是讲她怎么从享受各种精英教育后跑去做什么香港的北京外来工子女的NGO的事情,还行吧。” 她的简略概括,除了有淡定,还有一种刺激点未被满足的一丝失落。 后来,我被邀请去做一场TED的演讲,发现赵晗也在speaker list上。于是我开始读这本书,在从中环到兆康的路上。

  港漂对我来说,概念很模糊。那天看朋友转了一条香港大学官方微博 的微博,我才突然意识到:咦,快成为港大学生了,要不加一下吧。 今天,师兄问起,你怎么在香港有这么多朋友。语塞之间,才知道,无论是概念中还是生活上,这个城市,早就来到了我的世界里。或者是这样,会觉得书里提到的种种“新鲜”,理解但无法兴奋。不过,作者在心里变化,倒是有相似的地方。

  作者从审计的工作辞职后,过着与工作期间物质和心理反差都很大的生活,甚至质问自己,辞职是否是对的选择。 四年里,或许从第一次就已有这样的感受,当别人问我在哪里读书,读什么时候,我的答案总比较容易让对方露出略微惊讶且带有赞许的眼神,如果这个时候再告诉对方,我还做公益,对方估计就产生了“钦佩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在这种优越感中沉溺已久,直到某天突然醒来,发现那些曾经“加分项”已经变成“必须考核项”,我竟然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还有足够的能力去学习得很好。这种担心和反差,甚至让我怀疑我选择这个专业是否“动机纯良”。我面对富二代同学的“生活轻松美丽”,我还是会问自己,是否真的准备好了,是否真的摒弃了“精英”。

  很多人说,香港是个没有归属感的地方。我似乎不觉得。最近我是每个月就来香港“度假”的节奏,这样的用词,让我的香港同学常用“seriously”来反问。于我也确实如此。在国内工作学习,peer pressure带来的强大压力,让我很不适,特别在美国过惯了“涣散生活”的我,回国这几个月经常会觉得很憋屈。每次在香港都会觉得很自在,睡眠障碍也没有了。更重要的是,我有比在大陆更多的空间,来规划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做什么样的反思,做什么样的梦想。这样的安全感,让我更加容易看清自己,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接受自己,可能不是主流价值观,可能和别人不一样。

  别怕我和别人不一样。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读后感(九):挺虚的。

  起初我是想看看何为精英价值,拿起书翻了几眼心想恐怕是得不到答案了。

  不过,我想着,也无妨一读,看看一个女孩子的心路历程似乎也会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从序开始,我就觉得这书挺虚的。而后,读完,也只想说这一句。

  看书途中还有诸多嘈点,比如说作者说初到香港没有人接机啊然后自己浑身发痒啊什么的没有人关心啊之类的。。。这不是典型的玻璃心嘛,和本书主题精英价值真是不相符啊!!!

  作者倒是挺坦诚的,她的确是记录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些对于自己个人的成长的价值是大的,读者读来也只能呵呵一笑。

  此书中还引用了诸多,中文来一段,翻译来一段,还有某些似曾相识的段子也没见打引号,附录直接就是访谈记录了,这不是纯粹凑篇幅嘛。

  不过,我还是给它打了三颗星。

  个人感觉作者应该是挺好的一人,但是,这本书的确写的不怎么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