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父亲母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父亲母亲的读后感10篇

2018-08-24 05:5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父亲母亲的读后感10篇

  《我的父亲母亲》是一本由(英)多丽丝·莱辛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23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父亲母亲》读后感(一):女性作家文学的回望

  莱辛的作品收了很多本,但是读过的却不多,四本而已,始终没腾出时间挑战她的那些大部头。她的作品对于我来说,谈不上绝对惊艳和绝对的喜欢,不过能够读得下去,并且觉得还很不错,以女作家来说,列举几个在我的阅读感受中的排序,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多丽丝•莱辛>赫塔•米勒>托妮•莫里森>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

  米勒受困于自身的背景经历,所以题材上过于单一,不过还好,她有诗化的语言,多少消解些政治上的执念

  莫里森的书能够读得下来,但是不太好消化作为一位黑人女作家,她身上有很深的后殖民时代印记,并且在写作中深受美国文化和黑人文化的双重影响,于是在文本翻译上也就又多出了一种隔膜,使莫里森的作品变得不是特别难读,却并不好解读

  相较于莫里森,耶利内克的作品我几乎难以读进,从《钢琴教师开始尝试过很多次,除非是在一个非常专注的环境,一个特定的时间段,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读她的书,否则一旦跳出,就很难跳回,纵然有其写作上的特质——隐晦激烈阴暗、碎裂,但是更大的影响自然还是在翻译上,越是这种风格译本越是难以完好的呈现。

  我总喜欢把阿特伍德和莱辛放在一起比较,在面儿上,前者总会被称为女性主义,而后者的女权主义标签要更浓重一些,也或许,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莱辛的名气远大于阿特伍德吧,所以分析她及其她作品的人总会更多。

  阿特伍德和莱辛在我心里的区别,就是在表达女性与男性平等上,前者主要体现在写作的能力上,而后者集中表现在写作的诉求上。

  读莱辛的作品,总是难免会感受到作者强烈气息,她经常写她最熟悉的女性,这些女性不是有她自己投影,就是充满她对她们的解读。而在最近这部她近90岁高龄完成的,在某次采访中自诩为“封笔”之作的作品里,莱辛干脆就直接谈她自己。表面上,这是一部解构和重塑她父母的作品,但是在我看来,莱辛依然是那个主观性非常强大的莱辛,比如在《我的父亲母亲》中,作品一分为二,前面部分是她借用父亲母亲和一些成长中的熟人原型,重新写了一个故事老实说,这个故事其实写得并不精彩,甚至都不像莱辛的文笔,精简、跳跃,以至于让人有力不从心之感。但是后半部分笔锋陡然一转,我们熟悉的那个莱辛又回来了,她在后半部分谈她父母真实生活,谈她的成长,谈她的经历,与此同时,莱辛那么鲜活的呈现于我们眼前,她的性格特征、她的创作源泉都越发的清晰,要想真切了解一位作家的内心,没有什么比她自己的表达更精准的了,而莱辛的成就年龄,确实已经到了应该袒露心怀时候了。

  在书中,莱辛说:“相比现在的女人,她们全称得上是博览群书,这一点给人印象深刻。今天,人们心灵饱受电视和网络的侵蚀,不乏那种书评人,带着明显自得声称,他或她读不下去《战争和平》,因为太长了,他或她读不下去《尤利西斯》,因为太难了。读者不会想到承认自己的无能。那时候,我们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借助文学探讨它。我不记得另外哪个年代有这种只有妇女参加的会议理由是因为男人根本听不懂。”在另一段中,她更列举了大量的在她年少时代阅读过的许多知名的文学著作,这些为她的文学生涯和她文本中强势的女性色彩做了最好的注脚。

  而另一方面,在她对父亲与母亲的用笔上也有着明显的偏颇,在虚构的故事中,她让父亲长寿而终,也许这是她为现实中父亲的苦难做出的一种补偿。可是即使她承认“后来,很久以后,我才认识到,母亲在战争期间所受的磨难从内部毁了她,就像父亲的战壕逐渐吞噬了他一样。”她却依然没有为母亲安排一桩美满婚姻,没有为她延长哪怕一天的生命。所以虽然年近耄耋,却总是觉得莱辛依然无法对母亲完全释怀,或许就像俄狄浦斯情结存在男孩潜意识中一样,伊拉克特拉情结也一直存在于女孩的潜意识中,对父亲总是比对母亲更加宽仁,这就是一种明显的表象。当然,这里面还有社会角色的问题,你看着你的母亲终日纠缠琐碎的日常家务中,她们付出很多,却惟有在语言上宣泄不满,而语言是把利刃,总是伤人于无形,如同莱辛与她母亲那些总也无法调和的矛盾一样,我也是总与我的母亲争执于此,也许真的就像她指责我的那样,对父亲(即使他远远没有母亲付出的多)总比对他好,或者父亲这样的角色,有可能有那样不付出的,同时,他们可能也不太计较,正是这点不太计较,在少了些口舌之争的同时,也让子女天平有了倾斜。

  当然,除了自我的印记,整本书还充斥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印痕,在这本只有17万字的作品里,虽然只是寥寥数笔,但是关于战争的伤害;关于贵族奢靡、关于大英帝国的衰微却始终弥漫其中,莱辛用一个家庭的虚与实折射出了一代人不可抗拒的命运

  在这本《我的父亲母亲》中,我读出了更深刻的莱辛,也读出了自己,显然她是在回望,而我还在路上,可是有那么一条纽带让我始终相信文学的美好,并始终如一的想要保有这份热情

  《我的父亲母亲》读后感(二):一纸过去

  多丽丝·莱辛在她的作品《我的父亲母亲》中,用笔墨为她的父母编织了一个虚构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她的父母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父亲有了农场,也拥有一位聪颖和善妻子。母亲放弃大学机会,跑去伦敦当了“给穷人屁股”的护士,虽觅得金龟婿后不幸又成为寡妇,但又开创了一番成功事业。而现实世界里呢,父亲在一战中丢失了一条腿,于伤兵医院结识了做护士的母亲。怀着开创新生活的希望,他们先赴波斯,后又携儿带女到了非洲南部的罗得西亚,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大半时光

  莱辛的写法像极了一个小孩的成长。在幼想中成长,在现实屈服。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

  小时候,很喜欢躺在家里的一个沙发上。沙发很破旧,虽然妈妈精心缝制了一块沙发巾,但仍掩饰不住它的颓败。经过时间的摧毁,里面的弹簧已经七上八下,几乎找不出平坦地方。我特喜欢猛地一下倒上去的感觉身下急剧发出脆硬金属吱吱嘎嘎的声音,以及长时间的震颤,身体任由共振起伏,能被动颤抖很久。手里握着一本不知从哪儿翻出来的杂书,睁着眼睛做一个漫长白日梦。

  那时,我经常怀疑自己是一位落难公主,不小心被遗落在平常百姓家。相信总有一天,我那尊贵家族会派人来接我,他们会驾着饰有花边的四轮马车,随车有四位高贵白衣侍者。到时候我会原谅现任父母所有的过错,然后头也不回的坐上马车回到我的王国

  等不及的时候还曾悄悄离家出走过,可走出大门没几步就想家了。鼓起勇气走到马路对面的小树林里,蹲在一颗树下盯着家门,不知现任爸妈会不会找我哦。心想一定要让他们着急,越找越不出来。可是没几分钟,就被正午的太阳烤得没了骨气,又灰溜溜的回去和弟弟西瓜吃了。

  那大约都是小学低年级时的事了,后来当然完全不会再有上述这种傻里傻气想法了。逐渐地,只是老老实实于凡尘烟火中寻找生存的乐趣学习规矩,过常规的生活,吃人间之苦,享岁月之乐,渐失了年少时的灵气,只是尽量做到不出格、不犯错。人如果生活状态到了这样的地步,更需要一颗关注细节敏感的心,否则生活本身将平庸得如同嚼蜡。

  莱辛的这本书拥有少年所特持的那种魔力笔触像个精灵,在幻想与现实间自由行走。她经历了一战,因此她的自传回忆录中多了一些不可抗拒的成分与时代的印痕。然而她的这本书读起来并非朗朗上口,有些地方需要反复咀嚼,才能尝出味道。她不动声色地将战争、政治对生活的影响,溶汇于自传式的小故事中。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被时代的风标推着向前,当回过头来,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标志物,它们无声的矗立着,粗粝的表面里包裹着一切不为人知秘密,要慢慢地抽丝剥茧去发掘它们。

  《我的父亲母亲》读后感(三):多丽丝·莱辛的纪实与虚构

  我觉得莱辛的这个前言,很好地概括了她当初写这本书的原因。贴出来共享。

  这本书关乎的是“碎裂的内在”,控诉的是战争的残酷反思的是理想主义莽撞回忆的是不堪回首又不得不面对的家族历史

  阿尔弗雷德和埃米莉,莱辛的父亲和母亲——以他们的本性,他们本来该过什么样的日子!前半部分,一部虚构的中篇;结果,他们过的又是怎样的日子!后半部分,两种真实的人生

  “那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强占了我的童年时光。战壕历历在目,犹如亲眼所见的身边之物。此时此刻,我依然是故我,试图逃脱那可怕的遗赠,努力想获得自由。”

  对有些作家来说,经历是永远也摆脱不了的负担,莱辛就是这样。

  ————————————————————————————

  写在前面的话

  我的父母都很了不起,尽管是以非常不同方式。他们的共同之处是精力充沛。此外,他们都深受一战之苦。父亲的腿被霰弹片击中,之后只能装上木头假腿,终其一生,他都没能从战争造成的伤痛中复原。六十二岁去世,一个老头儿。死亡证书上填写的死亡原因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母亲的挚爱,一位医生,溺毙于英吉利海峡。她一直没能走出痛失所爱的阴影。在本书中,我努力设想:假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发生,他们的人生会是何种模样

  写父亲容易。他在科尔切斯特附近的农村长大,从小跟农场主的孩子玩在一起,一辈子就想当个农场主 — 在埃塞克斯郡,或者诺福克郡。他并无财力在那里买下一家农场,所以,我在本书中让他如愿成了一名英国农场主。他擅长运动,尤其是板球。

  四年战争期间,母亲都在当时位于伦敦东区的古老皇家惠民医院护理伤员。三十二岁那年,她当上了圣乔治医院的护士长。那里在当年是数一数二的大医院,原址上如今是家旅馆一般来说,女人得过了四十岁才能当上护士长。她做事雷厉风行。我还是个姑娘的时候老爱开玩笑说,假如她留在英国,准能去管理妇女机构,或者像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一样,成为改组医院的鼓动者。在音乐方面,她也很有天赋

  那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强占了我的童年时光。对于那些发生在战壕中的事情,我犹如亲眼所见。直到今天,我依然在尽力逃脱那可怕的遗赠,努力获得自由。

  此时此刻,在书写他们、设想他们没有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如果能遇到当年的阿尔弗莱德•泰勒和埃米莉•麦克维,我希望,他们能够认同我给予他们的人生。

  《我的父亲母亲》读后感(四):假如当年父母不曾相恋,今年你该在哪过年?

  传统记述父母亲故事的书通常是,歌颂两人是怎么经历艰难险阻突破世俗藩篱最终结成终生的革命伴侣。这也就像是张艺谋导演同名电影。但是重点声明:多丽丝·莱辛的这本小说《我的父亲母亲》(原著是以其父母为名: Alfred and Emily)和张艺谋的电影完全不是一码事,女作者在书的前半部分为父母畅想这样的生活:在挥洒荷尔蒙时节,两人仅仅在别人家宴会上对视了几眼,更没有一见钟情童话情愫;在各自建立家庭后,两人也曾有过简单交集,但没有节外生枝的出轨桥段;憨实的父亲和干练的母亲在这个故事没有相处没有相恋没有相伴,自然也没有作者的存在,就这样在没有彼此的生活里各自终老。

  《美国哥特式》 格兰特·伍德 Grant Wood 193

  《我的父亲母亲》读后感(五):母女

  莱辛在第二部分写了许多当年在非洲生活时候的琐事。其中一处说到年幼的自己因为母亲一心关注弟弟曾几次离家出走。才六七岁的莱辛每次都禁不住害怕灰溜溜地自个回来了。“母亲处理这事的方式是给左邻右舍电话,一边溺爱地笑着一边跟他们讲述我的丰功伟绩:‘她跑得可真够远的,都跑到去马修他们家的岔道那儿了。真是个傻孩子。’”

  看到这段的时候立马想起了我也差不多那么大时干的一件事情以及那个时候我妈的反应。我没莱辛她老人家那么激烈,想都没想过离家出走,但做的事情饶是当年童思懵懂的时候,也深深感到没面子。我妈的反应比莱辛她妈内敛一点,没招呼四邻,就搁家里独乐了一番。我很惭愧也有几分惊讶自己竟将那么件丁豆小事记到了而立之后。莱辛她老人家,鉴于她写这本书的时候已年近九旬,几乎可以说是将这事记了一辈子。(当然,这只是莱辛同母亲的爱恨纠葛之一斑。“我以前写过不少母女不合的故事,还搜罗了一大堆。”)在这本比她以往的作品更添了“慈悲和宽容”的封笔之作里,莱辛仍在说:“我恨母亲。我记得那种恨。”

  她说她美丽优雅,富有魅力。她承认她能干,有才华,有品位,吃苦耐劳。她理解她所遭受的苦难给她的心灵造成的创伤。但她依然不能怀着完全的平和回想她。在她为父母编织的美满人生中,母亲虽然得以尽展职业女性的干练,但到底也没有获得一段圆满的感情。父亲呢,在虚构的人生中,他如愿以偿过上了向往的农场主的生活,娶到了漂亮贤惠的老婆——“我很乐意把一个温暖又慈爱的女人送给父亲。”——生了英俊健康的双胞胎儿子。在真实的人生中,他则是女儿抵御母亲的偏执时会求助的人,也是女儿更愿意去理解的人。那么,她更爱父亲么?我们没法知道,虽然她无疑更接受他。女儿对母亲有更多的期待,且不管是出于天性还是社会生活的惯性。有些事情,父亲忽略了或者干脆从未想到过,女儿会不以为意,在母亲就是失职。女儿对母亲期待或者拒斥,怨恨或者谅解,最终,她对这个和自己最亲密的同性的理解会深过对父亲的理解。到了某一个年龄,你会感觉到和父亲之间那层看不见的玻璃。它并非是谁有意树立的,也许是一早就存在的。父亲似乎是留给儿子的。(除了这一本,莱辛的书我只读过《天黑前的夏天》。因此绝谈不上对老作家同她母亲的纠葛有多深的了解。这几句空泛的解读其实倒有一半是来自对我自己平淡阅历的反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