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观影疗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观影疗心读后感10篇

2018-08-25 04:0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观影疗心读后感10篇

  《观影疗心》是一本由张海音等口述 / 开森心理主编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观影疗心》读后感(一):那些动不动就说放下的人,知道自己在作吗?

  电影是什么?笛福说,人们用一种被囚禁的生活描述另一种被囚禁的生活,用想象虚构故事描述现实真相,两者均可取。我想,不会有人反驳这个答案。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著名作家,被称为“欧洲小说之父”。他深谙人性,总是能够抓住人心,所以他的作品可读性非常强,《鲁滨孙漂流记》一书便是很好的证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说他是一位小说家,倒不如说他是心理学家,因为他的每部作品里都有心理学内容。 这也从心理学角度道出了他写作真谛深入了解生活,然后用作品呈现出来,与读者进行对话事实上,对于电影也是同样的道理:一部能够打动人心的电影,其导演必然深谙人性,擅长用心理学知观众所想,表观众所意,答观众所问,最终通过这些让电影直达观心底。 读《观影疗心:10位心理学家的电影疗愈课》的时候,张海音、施琪嘉、李孟潮等10位心理学家就像笛福那样,懂得人心的七情六欲和人生悲欢离合,在用心理学视角分析影响他们人生的电影的同时,不忘治疗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全书读下来,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大门,连着参加了10场电影心理学的盛宴酣畅淋漓、好不快活。

  01

  疲惫的人心,需要鼓励前行 在人的潜意识里,是有毁灭性的,这种毁灭性来自于天性,也来自于生活的压力。所以,我们看暴力电影的时候,经常会觉得非常爽,这就是我们在释放毁灭性。但凡事有度,如果太过暴力的电影,我们很可能看不下去。为什么呢?施琪嘉做了解释:一没希望,二没秩序,三在观影过程中没有获得提升。 我们能从《杀死比尔》中看出美感关键在于导演昆汀一开始总是将坏的剧情推到极致,然后再使其峰回路转。人们喜欢情节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电影,但太好又觉得很假。所以,昆汀式的转危为安,引发了观众对剧情的恰如其分期待,此时再借助场景音乐渲染,美感油然而生。 这是电影治疗人心的关键,也是心理治疗里常用方法——信念疗法。现实生活中,坏的事情也许会一直坏下去,没有变好的希望,但在电影里生活可以改写,再坏的结果,都有可能发生逆转。给人们好的期待,不仅仅是情节发展的需要,更是对人心的鼓励——疲惫的人心,需要鼓励前行。

  02

  对于无趣的人生,艺术是最好的疗愈 和菜头说过,这个社会可以用各种外在条件否定掉一个人,也可以否定掉你所喜欢的东西,但是,无论是谁,都没有办法否定掉“你喜欢”本身。 也就是说,正是我们所喜欢的事情,才让我们变得独一无二。而更重要的是,在别人无法否定你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肯定的开始。 望眼大多数人的喜欢,音乐、旅行、美食、电影,多与艺术有关,而艺术的美感与熏陶作用,是大家所公认的,长期的喜欢和接触,能够保持我们内心平静,也能让我们对生活更有信心。这正是中国艺术治疗先行者孟沛欣在《观影疗心》中建议的:用艺术的熏陶,来增强人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从而增强自我认同感。 《放牛班的春天》里,一位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通过音乐合唱奇迹般地改变了一群曾让人头疼孩子们行为灵魂;《弗里达》里,女主角通过绘画找到了自己存在意义。 电影里,艺术给主角们带来了神奇变化。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南方周末》近日就报导过,一个不幸成为植物人的20岁女孩,是如何被艺术唤醒的(原文标题:艺术唤醒植物人);而更多人都通过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改变了人生和命运。这就是艺术的作用,也是为什么在心理治疗界,艺术治疗被视为一种人人都能应用有效疗法。

  03

  接纳自己的阴影,才会成为完整的人 在《观影疗心》中,几位心理学家多次提到荣格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暗面,我们要不断正视自己的阴影。只有认识、了解和接受自己的阴影,才会找到新的力量才能自在地生活。 《一一》里,两个少女学音乐都很认真,其中一个少女非常单纯,未经世事,所以她的音乐一直学不好。而另一个女孩经历了太多的黑暗,非常成熟,所以她拉的大提琴韵味十足。 在这部分,书里有一句话非常触动我:人要接纳自己的阴影、自己的情欲,才会有艺术的享受,才能乐在其中,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人有心理疾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的阴暗面,终日带着面具欺骗自己和他人,最终造成极大心理压力。这时候,心理治疗师的责任就是帮助病人,一步一步走向真实的自我。只有看到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生活下去的动力。 我们总是习惯于接受自己好的一面,而坏的一面总是避之唯恐不及,甚至不敢相信自己也有坏的一面。但人性本就复杂,好与坏,就像人生的明与暗,很多时候只是好的多于坏的,所以我们都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好人。 然而,坏的一面,我们更应该去深入了解,并接纳它。因为,唯有当它真正融为自己的一部分时,我们才能坦然地接受最真实的自己。

  王浩威说,一个人如果太单纯,反而看不到世界的精彩。我曾经非常向往单纯的人和事,但遇见的人和事多了,才渐渐明白,只有经历大风大浪后的单纯,才最是让人钦佩。 就像历尽繁华之后的淡泊,因为曾经拥有过,所以才能真正放下,安心享受当下的人生。而如果从未拥有过,却天天喊着放下,则更像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一种更精致的作。 愿你我都能直面自己的阴暗,真诚勇敢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观影疗心》读后感(二):观影疗心

  我个人是非喜爱看电影的,可以说是看了很多电影,所以我看到这本书毫不犹豫就买了,一来爱看电影,二来本书是从心理角度去看这些电影,肯定非常有意思。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很欣喜收获了很多,比如电影的欣赏(导演、配乐、结构等),而非我以前看电影中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希望开森心理还能编辑更多这样的好书

  这本书是10位大咖对10部电影进行的评读,我猜这些选题应该是有计划的,因为这10部电影的评读主题完全一样,没有重合部分,比如:施琪嘉《杀死比尔》:奸尸、恋童癖与俄狄浦斯情结;岳晓东《危险方法》:精神分析师之间的不伦之恋以及歇斯底里与性自虐的形成与治疗;张海音《洛丽塔》:中年男子未成年少女的原罪畸恋;高天《放牛班的春天》:用音乐来治愈灵魂的故事;李孟超《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死亡母亲综合征水平的黑暗自性化等等,我个人猜测这是开森心理主编有意为之。

  这10部电影里面,《一一》这部电影我没有看过,也是最后看的一个章节原本打算找来看,在网上没找到资源,以至于看了王浩威老师的影评还是没有太大感觉,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先看电影再看影评,这样非常有感觉。

  我依我看书中章节的顺序说说,当然,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

  我先看的是第9章-薛伟《阿飞正传》,因为这部电影是前不久才看的,还有记忆,而记忆深刻的却是我对这部电影完全没看懂,要不是有张国荣、刘德华、张曼玉和刘嘉玲,我估计我早关上屏幕了,看完后只觉得有点沉重,好像导演在表达一个东西,但我没抓到,我又翻了下影评,只知道和时代有关,但还是没摸着头脑;第二个印象就是张国荣饰演的男主旭仔是怎么无情抛弃张曼玉饰演的体育售票员苏丽珍和刘嘉玲饰演的舞女咪咪;第三个印象就是男主一直和他后妈纠缠:“我的生母在哪”,而当真的找到了生母,却又不得见的时候,最后就是男主一直重复说那个“无脚鸟”的故事,直觉告诉我,这个故事应该有隐喻。

  就这样带着好奇和期待去读了薛伟老师的影评,薛老师从导演开始说,然后说到时代,比如那时候的香港人的归属感、漂泊感,又说到电影的隐喻:在没有归属情况下,人面对自己的命运时会极度挣扎彷徨,这是时代背景下香港年轻人的心理写照。这些都是我没有看明白的,而现在又有点豁然开朗

  薛伟老师就旭仔与两个女孩的两段感情、旭仔与养母的纠缠、旭仔与生母的不可见,也给出了分析,最后就是无足鸟的宿命:无足鸟一旦落地,生命终结了,而这就是故事的隐喻,也是男主的隐喻。

  大家可以自己看过电影后再慢慢评读。

  第二个我想说的电影是第6章《盗梦空间》这部电影我看过两遍,第一遍看完一头雾水,而且有深深恐惧,现在想来这种恐惧大概就是“被植入”却不知道自己“被植入”,正如张沛超老师所说:“所以的一切都是意念产物

  这一段我必须摘录下:“和解能带来巨大宽恕的力量,使你放开所恨之人,所恨之人可以离开你,而你可以做回自己,在梦中,只有自杀才是唯一的出路,自己在梦中死了,就能够从梦中醒过来,回到现实。梦中的总导演都是我们自己,我们被杀,那些杀我们的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另外就是,到底是什么将梦中的前世今生后世贯穿在一起?这个就是恐惧情绪,无论你经历多少层次的“自杀”,你都无法逃离“恐惧感”这个情绪,那么如何破呢?张沛超老师说:“消除对情绪的恐惧。

  那么回到我自己,初看这部电影,我的恐惧从何而来?它又代表什么呢?我自己已有部分答案。

  第三部想说的是《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看这部电影,我不知道是小说改编,所以我这个人喜欢看电影,大概是因为喜欢有光有影。

  这个电影看着很可怕,相比《杀死比尔》来说,两者的可怕不一样,《杀死比尔》让我感觉有暴力,但恍然间又觉得没那么可怕,比如《电影最后的场景,一片美丽的东方雪景,这可能就如施琪嘉老师说的“有希望”加上导演昆汀的电影风格-暴力也会让你感受到暴力美。

  但《香水》不是,《香水》更多的是压抑、沉重、好像很黑很黑,后来我知道这就是“恨”和“死亡”,比如电影一开头的场景:主人公让.格雷诺耶出生在巴黎最臭的地方,鱼市场,母亲是个鱼贩子,母亲在菜市场就把格雷诺耶生下来了,母亲毫无感情的、像扔鱼一样把孩子扔掉了,正在揪心时刻发现孩子后来活了,但这却意味着别人发现母亲的谋害儿童罪,出来的画面就是母亲被吊死,这就引出了我一个不知道的话题“死亡母亲综合征”。

  电影的发展都是这样的场景,比如格雷诺耶遭受欺凌、差点被掐死;后来格雷诺耶毫无感情的杀死他的师傅以及一个又一个的女孩。

  男主格雷诺耶基本没有什么表情,哪怕遭到死亡的威胁,有表情的只有在嗅觉灵敏的时刻,比如长大后的格雷诺耶能凭着嗅觉在黑暗中走路;他闻到坐马车经过的少女的体香,只有这些时刻,你感觉他好像是个活着的人,其他都感觉不到他更多的生命体。

  比如他明明已经在提炼香水技术超过师傅很多倍的时候,他还是默默的给师傅干活,一言不语,而这些都和“死亡母亲综合征”有关。“死亡母亲综合征”被认为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一种亚型,此症状一般都和早年遭遇母亲丧失有关,具体大家可以看这本书,我这里想说的是:母爱缺失的人,一生都在寻找理想父母,这一点对于我们很多做父母的尤其重要。

  另外就是李孟潮老师说到的“黑暗自体化”这也是我没有听过的,“他们在爱中永远也不能满足,而只有在恨之中、在憎恨之中才能找到满足”,原来我们这些人以“爱”为驱动,而另一些人以“恨”为驱动,这着实让我不可思议

  总之,爱电影的可以读这本书,爱精神分析的要读这本书,两者都爱的更不能错失这本书。

  《观影疗心》读后感(三):《观影疗心》:看见荧幕后的真实自我

  卞之琳先生在《断章》中说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而今,细细品读10位心理学家的电影疗愈课,他们在观悟电影中的景,我们在聆听景中凝练的思想,或许我们亦是点缀别人梦境景色

  ——题记

  当荧幕上的画面开始缓缓流淌,一个个或明媚阴郁,或温情伤痛的故事,总是不经意间撩拨你的心,你会陪着他哭,随着他笑,为他担忧,替他烦恼。但是,究竟是什么牵动了你敏感的心?为什么你能感其所感?你透过谁又看见了谁?

  是《杀死比尔》中受内部力量驱使,有毁灭性冲动的潜意识;是《危险方法》中本我与超我间没有硝烟战争;是《洛丽塔》中创伤后爱罪交织的畸恋;是《放牛班的春天》中天使魔鬼纠缠下被治愈的灵魂;是《一一》中一个时代集体社会的“后脑勺”,每个人完整的光与影;是《盗梦空间》中无法出逃的空间里植入和被植入的意念,深刻有力的情绪;是《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中早期依恋缺失,被恨意包裹的“黑暗自性化”;是《弗里达》中心有所感而口不能言时,任情绪自由溢出的艺术疗愈;是《阿飞正传》中缺乏社会认同,不能进入社会规则体系,情感无处安放的“无足鸟”;是《心灵捕手》中通过觉知、理解,建立信任抚平的心理创伤。

  10位心理学家以独特的心理视角深入其中,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切入点,对人性善恶本质、人格发展特征、以及从电影中观悟到的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关系、伦理、方式、本质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帮助我们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突破自己。

  01 发现自己:从“集体无意识”中找到自己

  我们都处于某一个特定的时代,每一代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印记和时代背景下真实的心理写照。正如电影《一一》和《阿飞正传》中所营造出的当时社会心理或社会氛围下,反映出的“虚假自体”、“人格面具”以及社会规则边缘难以得到的身份认同感。人择群而居,能在一切人心中找到的“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存在,并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思想和行为。

  我们是被贴上个性张扬,标新立异的“90后”标签的一代。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改革开放成效明显,物质条件好转,精神食粮充裕,国内国外各种声音的弥散……这一代是计划生育背景下孤独的一代,孤僻、娱乐化……这一代亦是不甘趋同,高呼着我们不一样,在集体无意识下努力地找回自己,渴望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一代。好的坏的,被认可的否定的,全部都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标签,而我们亦努力地为这个时代打上属于自己的印记,正面的负面的都是这个时代特有的魅力,创生出这个时代下最独特、完整的心理状态,我们欣然接受,然后不断向前。

  02 认识自己:看到“潜意识”的存在

  《荣格自传》中提到,生命就像以根茎来延续生命的植物,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深藏于根茎的;露出地面的那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仿若冰山理论中我们的心理结构,将我们的心理比喻成一座巨大的冰山,浮出水面的意识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而藏于水下的前意识和潜意识则是一个庞然大物,悄无声息而又极具控制性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轨迹,其生命力比意识更为绵延细长,蕴藏强大能量的阴影更多也存在于这潜意识当中。

  在谈论潜意识时,不得不提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遵循道德原则的超我与遵循快乐原则的本我相生相克,势同水火,只能由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从中斡旋,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一旦平衡被打破,天平倾斜向超我时,我们会如同天使一般,符合社会的期许,但自身的情感被淡化,甚至失去了原本真实的自己,一如岳晓东先生在《危险关系》中谈到的艾玛,超我的化身,将天使做到了极致,逆来顺受,以“荣格”的意志为意志,艾玛丢失了自己的思想。若天平倾斜向本我时,抛弃理智,抛弃社会规则的约束,终将沉沦毁灭,奥托泛化的恨意,导致了“荣格”做出出格的事情,也吞噬了自己,流落街头;亨伯特不加克制的欲望,冲破了道德底线,毁灭了自己和洛丽塔。

  就简单而言,我们每天早上上学上班常常重复这样的场景,自我睡意朦胧地叫嚣着“我想睡觉,我困”,超我严苛地看着他拒绝道“不行,要早起,要提前准备……”然后争论不休,最后自我中场调节,在合适的时间起床,不是太早却也不会晚。因为太过任性妄为,自我中不被超我接纳的部分被压制在潜意识层面,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了解、认识,采用正确的方法,使潜意识接受来自意识层面的熏陶,挖掘潜意识的能量,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疗愈自己。

  03 突破自己:承认内心的“阴影”

  一百多年前,德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歌德在诗中写下“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邃”;一百多年前,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原型理论之一阴影的概念。一百多年间,现实中走出的一个个鲜活的人,书本、荧幕所塑造出的种种人物形象,也并不是非黑即白,每个人身上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区别大概就在于此时此刻、彼时彼刻、漫漫一生中哪一半占了上风,一切都与智者所言不谋而合。人的完整性大概也在于这光影交织的斑驳当中,二者同根同生,不能舍离。

  正如荣格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暗面,我们要不断正视自己的阴影。水至清则无鱼,一个人如果太单纯,则容易一叶障目,首先是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其次会缺少面对真实世界的力量。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之间自有黑暗、阴影所在,看不到阴影的人,又怎么能更好地感受光明的存在,感受世界的繁复精彩。只有拥抱深埋泥土的黑暗时光,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一如王浩威先生在对电影《一一》的剖析中提到的,当婷婷知道世界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时,她开始与自己更深层次地结合,了解接受自己的阴影,找到新的力量,突破自己,更自在地生活,这个时候花开了。

  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好像婷婷,怀着一颗单纯的心,看到一个单纯的世界,或者说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步入社会之后,我开始被动的探视世界的全貌,开始注意到世界的阴影,开始承认自己内心存在的阴影,承认自己的嫉妒、愤恨,陷入挣扎之中;然后尝试接受有阴影面的自己,在挣扎中归于平静;之后便知道应该不断学习,精进自己,提升自己,以期能够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观影疗心》这本书,借由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从心理学视角出发,通过不断深入剖析,启迪我们悦纳自己,从容面对伤痛,以温暖和爱的力量疗愈内心,找寻新的力量,重新出发,看见最真实的自己。同时从书中可以感受到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重要原则:真诚一致,共情理解,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以及音乐和绘画艺术等拥有强大的治愈力量技术和方法,值得业内外人士学习共勉。

  《观影疗心》读后感(四):10部经典心理学电影,照见了我的自我救赎之路

  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看电影?

  知乎上,最多的话题就是电影话题,而随随便便一个话题都能有高达2135万的关注者。或许,在电影爱好者眼中,电影是人与人之间最默契的思想沟通方式。的确,没有什么是看一部电影不能解决的。

失恋了,闺蜜陪着看电影去;恋爱了,看部电影作为仪式感;压力大了,看点惊悚片解个压;节日到了,请对方看部电影浪漫下;求婚了,包个场让对方痛哭流涕……

  甚至于,很多人在相亲时会以“对不起,你爱看恐怖片,我爱看爱情片”作为不合适的理由。

  我想,电影之所以成为很多人娱乐生活的首选,关键在于它能够用故事情节拽出你身体里裹藏掩饰的情绪,让你或感动或愤怒或难过或笑尿。在乌黑的屏幕前,我们都可以卸下伪装,完成一次灵与肉的意淫。

  能够满足大众这一情绪痛点的,绝对是好片;而有些片子,导演够拼命、剧情够夸张、情节够跌宕、人设够饱满,却被评为烂片,主要是烂在跟观众的情绪没有连接。

  在对观众情绪需要的满足上,心理学电影从没有让大众失望过。

  心理学电影,往往能够抓住个人成长的痛点,借故事中人物的转变来探寻人性的幽微。也正因此,多数的心理学电影都可以成为经典,永不过时。因为每个时代的人,都可以从中捕捉到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观影疗心》是张海音、施琪嘉、王浩威、岳晓东、李孟潮等10位心理学家联袂出版的新作。他们深度解读了对自己具有特殊意义的电影。如果把这本书简单理解为10部影评,那就太肤浅了。看似毫不相关的10部电影,在张海音等人的解读下,竟然呈现出一个人从缺爱、创伤、面对、处理、放下、升华的整个自我救赎的完整过程。

  读完这本书,我想到了圣严法师留下的四它真言: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外在的伤、内在的痛,只有去面对、接纳,它才真的会成为过去,不再占据你的心。

1:缺爱:母爱缺失的人,一生都在找寻归属与依恋

  婴儿都有婴儿香,这是生物学特征,有进化心理学的意义。婴儿要散发出体味,便于母亲确认自己。而母爱的缺失,会导致婴儿的体味无法散发出来。在心理学上,一个人有没有体味,象征着他是否存在。

  根据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中,主人公格雷诺耶是母爱缺失的典范,他的母亲是鱼贩子,之前杀死了自己的四个刚出生的孩子,而本以为也会死的格雷诺耶却出乎意外地活了下来。他母亲因谋杀亲子被判死刑。

  格雷诺耶在失去亲生母亲后,又被奶妈抛弃,在孤儿院长大的他受尽霸凌。这样长大的格雷诺耶是缺失母爱的。

  李孟潮在《观影疗心》中提到,婴儿期的个体如果没能获得安全依恋,他的死本能会被激活,严重者会发展为“死亡母亲综合征”。很显然,格雷诺耶就属于此种情况。缺爱、饥渴的本能使他形成了这样的主客体信念:所有人对我都不具有意义。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真实情感。

  这种情感的隔离和激活的死本能会促使个体产生毁灭性占有欲。在电影中,体现为格雷诺耶对少女体味的欲望。他把夸大字体与理想型父母统统投射到少女体味上。

  他的一生很短,因为对归属与依恋的找寻促使他一步步走向死亡。

  《阿飞正传》中张国荣扮演的旭仔也是因母爱缺失而一生为了归属与安全依恋忙碌的典型。旭仔被生母遗弃,没有见过生母,而养母跟自己的关系又属于利益捆绑,这导致旭仔从没有享受过母爱。薛伟在书中说:一个没有真正获得过照顾的小孩,总要想办法与生育者建立关系,所以旭仔一直想办法与生母建立联结。在影片中,这表现为旭仔为之奋斗的一生——找到生母,被她看到。

  旭仔的一生,一直在不断找寻归属和安全感,最终绝望至死。

2:创伤:遭遇过童年创伤的人,成年后注定爱无能

  母爱的缺失是个体最常遭遇的童年创伤。但如果个体在其他替代客体上找到了亲生母亲无法给予的母爱和安全感,也不会给个体造成创伤。

  可是,生命就是如此残忍。很多人不仅仅遭受到生母生父带给自己的抛弃和恐惧,还要在童年承受雪上加霜般的流离和孤苦。

  格雷诺耶如是,阿飞如是。

  心理学家张海音说:早年的心理矛盾,要么化解,有所成长;要么毁灭,导致心理固着。遭受童年创伤的个体,在成年后多年成为爱无能者。

  《香水》中的格雷诺耶,因爱生恨,成为没有情感的绝对无能者:谁都不爱,包括自己。

  《阿飞正传》中的旭仔,因归属感忙碌一生,成为情感无能者:跟任何女性的相处都建立不起信任感。

  《心灵捕手》中的威尔被父母遗弃,并在多个寄养家庭间被扔来扔去,这种被遗弃的痛苦导致他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成为反社会人格:性格叛逆、惹是生非、情感隔离。

  《洛丽塔》中的亨伯特,因童年冲突,产生心理固着,导致性心理障碍:即便成为大叔,依旧只爱少女和萝莉。

  很多看过《洛丽塔》的人,都认为亨伯特是恋童癖。张海音的分析指出,亨伯特心理会严重固着,必然有其早年经历作为基础,可能是早年和父母的关系中某些经历遗留下了心理冲突,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再现这个冲突,才引发了性心理障碍。

  张海音说: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其实是一个成年人外表下隐藏的少男对少女的爱。

  亨伯特的这种爱恋,正常吗?绝对的占有欲是很可怕的。与其说是正常,不如说是创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亨伯特存在强烈的俄狄浦斯冲突,他在成长中并没有练就分享情感的能力、妥协的能力和化解冲突的能力。当然,这种绝对的占有欲会反噬个体,像亨伯特,在毁灭自己的基础上达到爱的极致。

  因冲突未得到解决,还会导致另一种爱无能的表现——功能性障碍,如《危险方法》里的萨宾娜。萨宾娜因4岁时父亲脱光自己衣服打自己屁股,而产生了尿失禁。这种快感泛化为被虐时的兴奋和刺激体验。岳晓东说:这种冲击性体验在本我和超我之间拉扯,最终导致其情绪崩溃,发展为歇斯底里症。

3:面对:与情绪和解,消除对情绪的恐惧

  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有潜意识需求。如若时光辜负了你的潜意识需求,你必会耗费余生百般补偿。不幸者,如格雷诺耶,如亨伯特,如阿飞,支离破碎,成为空洞的皮囊;幸运者,觉察到能量固着点,与创伤和解,迟些遇见真实的自己。

  萨宾娜在荣格的帮助下,觉察到了自己对情绪的恐惧,并实现了认知调整,最后成为精神分析师。她是幸运的,圆满地解决了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

  电影《杀死比尔》也是关于女主“俄狄浦斯情结”的故事。女主臣服于黑社会老大比尔,并怀上他的孩子。当随着女主的成熟和觉醒,她渴望于离开这种不健康的关系,寻求正常的生活。这是女主的觉醒和自觉成长,她觉察到了自己的内心冲突,并渴望解决。

  冲突的解决,意味着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施琪嘉在《观影疗心》中提到:在中国的俄狄浦斯式叙事里,父母是不能死的,而孩子要死掉一次。这是中国式俄狄浦斯情结的解决方式。

  女主选择了自己生、比尔亡——为了找回自己,她杀死了比尔。这意味着她告别了过去,有了新的身份:成人的身份和母亲的身份。

  情绪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这点在《盗梦空间》中体现尤为强烈。这部看了无数遍都看不懂的电影,让张沛超2万多字分析地相当透彻。《盗梦空间》其实讲了两个人的心理治疗之路:以主角柯布从妻子自杀中恢复的心路历程为主线,而小费舍先生克服对父亲的矛盾态度为辅线。

  张沛超在书中分析道:所有梦境中穿越且永恒不变的东西,是情绪。而让自己解脱的关键是与情绪和解,消除对情绪的恐惧。

  影片中,柯布所恐惧的情绪是内疚感。不管在哪一层梦中,他始终感受到内疚,导致他无处可躲、无法解脱;而小费舍先生所恐惧的情绪是恨,通过恨来保持自己与父亲的联结,通过恨来延续父亲对自己的惩罚。

  使柯布从内疚感中解脱、让小费舍从恨中解脱的途径是:与情绪和解,宽恕他人,宽恕自己,而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自己留一条生路。

4:处理:用情绪体验疗愈自己

  处理,即疗愈。与情绪和解、不被情绪反噬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用情绪体验疗愈自己、成就自己。在这部书中,从《放牛班的春天》和《弗里达》两部电影中,可见一斑。

  《放牛班的春天》借用音乐治疗,治愈了孩子的灵魂。这部电影中,教养院的孩子被公认为一生注定毫无价值毫无前途,这其实是社会层面的精神虐待,势必会给孩子造成创伤。

  孩子对破坏性行为的热衷,其实是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恨、对自己没有归属感和自尊感的恨,这种恨如果滋长下去,会毁灭孩子的一生。

  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马修老师。马修老师通过对孩子情绪的觉察、共情,通过音乐与孩子建立深层联结,改变了孩子对社会的认知,激发出孩子对美的追求。

  国内音乐治疗学家高天说: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天使的一面和魔鬼的一面。至于你的天使一面还是恶魔一面被激活,成为天使还是恶魔,完全取决于你的生活、教育、环境。

  马修通过音乐治疗的方式,潜移默化让孩子建立起自我价值感和成就动机,并产生被主流社会认可的期待。这是对人心灵的改造。因此,音乐,挽救了这帮孩子。

  弗里达则是用绘画治疗来治愈自己。弗里达一生坎坷:6岁患小儿麻痹症,18岁遭遇车祸导致盆骨断裂,经历了35次痛不欲生的手术,终生靠咖啡度日;丈夫迭戈整日寻欢作乐,还出轨自己的妹妹,甚至使自己流产。

  种种疼痛,让弗里达倾注在了自己的画里,她将自己所有的痛苦用绘画表达出来,升华了自己情和性的压抑。

  绘画治疗师孟沛欣解释到:绘画疗愈是我们心有所感而口不能言时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尤其是孤独、抑郁时,绘画可以成为孔的疗愈伙伴。

  弗里达显然认识到了这一点,通过把自己的一寸寸疼痛和痛苦一笔笔呈现出来,化解了伤痛,疗愈了自己。

5:放下:放“恨”一条生路,“爱”才有出路

  佛说:只有放下,才是重生。要想放“爱”一条生路,就要放“恨”一条生路。

  《盗梦空间》的导演安排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小费舍先生从父亲的死亡中重生,放下了对父亲的恨和耿耿于怀;柯布放下了对妻子死亡的执念,接纳了妻子已死这个事实,如梦初醒,获得了解脱,最终回归家庭,不再内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我们往往放不下的,是对事件和人的情绪。而我们无意识下,被情绪蒙蔽了理性,固执地待在自己建构的世界中。

  张沛超说:要想放“爱”一条生路,就要放“恨”一条生路。放下对情绪的执着,实质上我们是在追求一个和解,借用和解所带来的强大的宽恕力,使你放开所恨之人,所恨之人也放开你。当所恨之人真的可以离开你时,你才会做回自己。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这种爱,是对自己真正的爱。

6: 升华:人最难的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人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在不断的觉知中实现的。著名心理学家王浩威在《观影疗心》中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给自己戴上“人格面具”,让别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而把不好的一面隐藏起来。这就像《一 一》这部电影开头所体现的一样,喜庆的婚宴、相敬如宾的夫妻、平静安然的家庭,这一切都是表演给外人看的。

  当电影中的婆婆昏迷后,家中每个人需要跟婆婆讲话时,每个人的内心冲突便体现了出来。与其说,每个人跟“植物人”婆婆对话,倒不如说是自己跟自己对话。当每个人真诚去面对自己时,一个个崩溃了。

  荣格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暗面,我们要不断正视自己的阴影,因为只有认识、了解和接受自己的阴影,才会找到新的力量,才能自在、真实地生活。很显然,我们大多数人都像剧中人一样,做不到真诚地直面自己。

  直面自己,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自己的潜意识。

  在《心灵捕手》中,心理学家肖恩对威尔的创伤治疗遭受了威尔潜意识的强大阻碍,张天布将此总结为:情感隔离、对攻击者认同、化被动为主动、投射性认同等。这些来在于潜意识的阻碍来屏蔽掉直面自己过程中出现的难以承受的痛苦情绪,使个体躲在自我厌恶的角落中。

  一个人只有跟自己和解,才可以不受制于爱与恨的强大牵制,真实地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一个人的情绪,无非是爱或恨,而诚如张沛超所言:爱与恨,同根人生。爱是对恨的防御,而恨是对爱的防御。

  爱和恨把一个人锁在自己的梦里,当一个人能够真实的面对自己,跟情绪和解了,也就不需要用爱来防御恨、用恨来防御爱了,这样,人才能找回爱的力量。

  《观影疗心》读后感(五):《观影疗心》:十位心理学家带你看电影

  很多人都在写影评。普遍人写影评喜欢分析演员优劣、拍摄技术、剧情、环境等等。更深一点可以讨论电影的社会意义、审美价值、认识价值。但电影好不好看始终还是人说了算。所以好的导演都深谙心理沟通之道,能通过电影打动人,或是给予心灵巨大震撼。

  试着从心理学角度去诠释电影里的爱恨情仇,分析电影的结构逻辑想必很有意思。心理学家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从心理学视角看出去的世界会是怎样的?近期一本新书《观影疗心》正好想到这个点子上。

  开森心理组织了张海音、施琪嘉等国内10位资深心理学专家,每人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去分析一部电影。我很是好奇心理学家们的观影体验是怎样的,他们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阅读体验。

  对于普通人,生活中很少接触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这类人。没病谁也不想找医生。特别是心理疾病,没到足以影响正常生活谁也不想去看心理医生。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身边患心理疾病的人逐渐增多。

  我身边就有同事爱人因抑郁症而跳楼自杀的事例。在婚姻、育儿、工作等方面长期焦虑的大有人在。不能正常处理、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渐渐的这种压力就会变成一种病。我想这就是大多数心理疾病的由来。

  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心理疾病,更不用说了解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治疗的工作者。电影也许是一个桥梁,人人都爱看电影。通过心理学家对我们共同的兴趣爱好(电影)的解读,我们能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并认识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这样一群孜孜不倦的人,他们勇敢游在心理学浩瀚海洋的最前沿。

  《观影疗心》正是做了这样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我也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本好书。10位心理学家、10部电影、10篇从心理学角度看世界的影评,这就是本书的结构。

  看似每篇文章都很独立,风格自成一派。但细看之下发现全书没有一篇文章有重复的观点。编者想通过10篇影评尽量多的介绍心理学不同研究领域。但10篇文章也有共通之处,每一篇文章都从电影内容出发,然后引入作者擅长的研究领域,最后又回到现实社会的思考中。

  《观影疗心》即有普遍性(电影)、专业性(心理学知识)、同时又不脱离现实生活。这样的布局结构可谓用心良苦。当然,一本书最深的价值是教给了我们什么。我想只有深入走进每一篇文章才能体会《观影疗心》的核心价值。

  书中的心理学家们都关注什么电影?

  心理学题材:如《盗梦空间》、《 心灵捕手》。这一类电影直接描述心理治疗师的治疗过程或是反应某种心理现象。这类电影应该是心理学家们的必修课。

  艺术治疗系:如《放牛班的春天》、《弗里达》。音乐和绘画除了给人与美,还有治疗心灵创作的能力。

  坎坷人生路:如《危险方法》、《一一》、《阿飞正传》。不如意的人生往往发生在边缘化的人身上。而人一但被边缘化,离心理疾病也就不远啦。

  各类极端分子:如《杀死比尔》,《洛丽塔》、《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此类电影讲的杀人狂、乱伦、畸恋之人、怪癖的天才。主角一般经历奇异,本身就是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他们自然也是心理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对象。

  看来心理学家们喜欢的电影有一点小众、有一点偏执,与普通人喜欢的电影有点不一样。老实说,《观影疗心》中所提及的电影我只看过两部。但这并不影响阅读体验。这毕竟是一本侧重于心理学分析的书,而且书中每一位作者都对电影情节做了详细交待。

  阅读的过程也许会勾起你的观影的兴趣,你也可以把重心放在各位专家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上。总之,没有看过电影并不影响阅读的理解和流畅性。

  俄狄浦斯情结

  《观影疗心》中多篇文章提到俄狄浦斯这个词。俄狄浦斯是外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原故事里他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所以俄狄浦斯情结也指恋母情结。《杀死比尔》中女主角和大自己很多的黑帮老大纠葛不清,正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女性版。《洛丽塔》里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的原罪畸恋也缘于男主角变形的俄狄浦斯情结。

  通过对电影人物的分析,心理学专家主张通过自我重建的方式治疗因俄狄浦斯情结导致严重心理障碍患者,因此找到问题的诱因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书中常常会提出我们观察不到的视角,同时也会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艺术疗法的非凡治疗效果

  在心理治疗中,艺术疗法非常独特。《放牛班的春天》里音乐教师马修将一群问题少年组合成合唱团,他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找到了社会认同感,回到了人生的正常轨迹。《弗里达》里的坚强女孩每每受到严重心理创伤,就用画画来释放自己。当作品完成的瞬间,自己也得到了解脱。

  相对于其它治疗方法,艺术行为实施过程中,当负面的想法、情绪能在你的作品中宣泄时,现实中的你就释然啦。高天和孟沛欣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自己的文章里详细介绍、分析了艺术疗法的独特性。并对艺术疗法给予很高的评价。

  心理治疗师的诱惑

  对于心理治疗师最忌讳和患者产生感情纠葛。理想中完美的心理治疗师即有严谨的专业知识,同时能包容一切,又能普渡众生。但行走在人性和情感的最边沿,如何能独善其身?《危险方法》中弗洛伊德、荣格这样的大师亦不能完美的处理医患关系,何况普通人。

  然而佛一般的心境又是心理治疗师与患者(患者家属)建立信任的基础。这一矛盾共同体也是普通人八卦心理治疗师的最大兴趣。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观影疗心》给予我思想上的冲击是巨大的。一个社会,如果对边缘问题处理不好,那么这个社会是虚伪的,是不稳固的。对于心理问题亦是如此。这些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正慢慢的被社会边缘化。如果没有人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真不知道他们该怎么办,又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值得庆幸的是有一群心理学家正在努力的做这些事。《观影疗心》虽然以影为鉴,但本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引起大众对这一领域的关注。让大家学会一些心理常识,了解一点与心理患者相处之道。仅仅通过一本书,能有这样的影响和收获我想已经足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观影疗心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