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间草木》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间草木》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7 04:0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间草木》经典读后感10篇

  《人间草木》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北京时代文书出版的244图书,本书定价:42.0,页数:2017-04-0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草木》读后感(一):汪曾祺,我看了你的随笔

  很喜欢你提到的葡萄名字玫瑰香,金铃,白拿破仑,柔丁香······这些名字要么调皮,要么妩媚,要么柔情,化而泛之,葡萄的美感,都在这名字里面了。本来有点可惜配图少了一点,反而给了我很多想象。你觉得呢?你说葡萄是人创造出来的,除了葡萄的演变有人的参与,这美丽的名字也是原因之一吧。

  你希望我们我了解草木虫鱼,你说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我看出来你对花草虫鱼的观察和对人的观察似乎是有关系的。这是活在聒噪世界人们欣赏不到的“无趣”,而你的描述,正是在这种“无趣中的乐趣”。

  我最喜欢的小乐趣就是你说的那两位一边散步,一边捡枸杞子的两个童心未泯老人,我能想象那个温馨愉悦画面,他们脸色潮红,对比双方的战利品,时而爽朗大笑,事儿细语微笑笑声回荡在玉渊潭。

  我还能想象你的时代,你提到自己学校的大饭堂里常吃的菜“有一种叫做魔芋豆腐灰色凉粉似的东西”,但是这种东西现在已经普遍到不用再拿凉粉做对比了。你在学校的生活是我感兴趣的部分,你说自己上学时候是个“吊儿郎当的学生,不爱上课”,原来大师都是喜欢自学成才的吗?笑。不过我还是很羡慕你,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那都是你的老师呀,他们可只出现在我的书里,包括你。

  你说随遇而安不是一种好的心态,这在某方面可能是起消极作用的。这方面我和你想法一样,随遇而安,逆来顺受,这在特殊的时代是迫不得已选择,也是你说的在心冷后“没有办法事情”。可是我也在想随遇而安的积极作用,是不是因为还有一层意思叫做“顺其自然”呢。

  《人间草木》读后感(二):闲笔

  断断续续看了三个假期,慢慢翻完,很喜欢汪老的文笔悠然生活态度。他写果蔬花草,写四季轮回,能把那样生活的东西在纸上写得栩栩如生,最喜欢《夏天》里的一句描述,“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光是看这句子,都能感受到西瓜的那种清爽劲儿

  但他不赞成把自己的文字全部归类于悠闲文学,他也写过“不悠闲”的文字,且不赞成“忍”的哲学,但所提文章在这本书并未收录,以后再去看看。他在文革时期秉承“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同于“逆来顺受”,“随遇而安”更轻松一些,文革期间所经历的,不可用言语概括,可汪曾祺却看得开,就如他所说,生活是很好玩儿的,用心去生活,生活也必有回馈。

  《人间草木》读后感(三):人间草木亦有情,吃喝玩乐汪曾祺。

  吃是一门学问,然而吃了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自己都吃了些什么,哎,吃于我只是造粪罢了!但是隐隐约约记得那些年的奇怪味道。我生活的北方和南方的区别是,人不杰,地不灵。人饿极了,吃树皮,挖草根,烤虫子,也能开发出那么几种“山珍”。98年全国雨水特别多,那一年还流传着各种国家领导人绯闻,我是少先队员当然不信这些东西,现在也不信。其中一个山珍就是水牛。水牛是一种昆虫,学名大牙土天牛,通体黑色,头上有一对夹子像一对角,又是只在下雨天才会出来,所以我们那里叫它水牛。先要去捡水牛,雨下的勤了,地皮软了,水牛就从地里钻出来交配。水牛会叫,也不是叫,严格来说是翅在震动摩擦。捡水牛要在雨未停将停时就出来,手里拿着铁盒或者塑料盒子,不要太软,也不能太浅,太软容易被水牛的夹子夹破,太浅它会爬出来。雨停了,喜鹊,黄鹂,乌鸦就会出来掏空它们的身体,只留下一躯黑色壳子。其次要知道什么位置会有他们的身影,钻地而出必会有一个洞,只要看到一个洞,周围肯定会有水牛的存在;听其声,水牛在找配偶过程总会发出叫声,辨其位即可。再者水牛这东西不管雌雄都有一对锋利的大夹子,捉的姿势不对很容易被反抗命运力量夹伤。记住:拇指食指捏住头腹链接处,不管它怎么挣扎,死死捏住包你人身安全

  捡水牛,从“花园开始,一直北上,来回三个多小时认真工作者捡回一百多只,游山玩水,陶冶情操者也能二三十只。然而我每次总捡到三十左右,却也没能陶冶情操。水牛捡回来主要时炸着吃,备一个菜盆,一把剪刀。捡回来的水牛已经不怎么挣扎了,抓起一只先剪掉夹子,依次剪肢和翅。切记不要直接把头剪掉,很容易把水牛体内的蛋白质挤出来。个头小的是雄的;个头大的是雌的;个头大,躯干确瘪的,是雌的已经产完卵了,即使炸了也不好吃。剪完,水洗,晾干,下油锅炸。吃的时候当然是抢大的吃,外酥里嫩,满口的香气和它的外表——差之千里!

  中国传统茶叶,一直都是我父亲喝啥我喝啥,他爱喝茉莉花茶。对于茶,我几乎一无所知,到北京后才在工作中慢慢的积累了点知识,现在不用,又忘了。我父亲喜欢喝茶,每天晚上睡觉前总要喝的饱饱的,而且每次喝茶都要滚烫着喝,他说茶又烫又香喝着才过瘾。因为太烫,只能嗞溜嗞溜的喝,那声音——诱的我心里直痒痒。

  西南联大出人才乱世英雄。有那么些人,即在西南联大又在乱世。于此处我想起黄埔军校

  《人间草木》读后感(四):人间烟火

  当代作家中,最喜欢汪先生是的我喜欢称呼他汪曾祺先生或汪先生。

  《人间草木》收录的是汪先生的随笔,讲的都是生活中细小琐事,且文字质朴平淡,但读起来是那么有趣温暖,好像他就是坐在身边的老人,给你讲他吃过的蔬果、见过的美景、四季的变幻以及多年不见的老友,不紧不慢,娓娓道来。虽然没有经历过,没有吃过,但他讲出来你会有一定要去吃一吃、看一看、玩一玩的想法。

  他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你看,多么温暖的老人啊。

  他还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钟情。”

  生活,是很好玩的呀~

  《人间草木》读后感(五):平铺十里湖光

  汪曾祺是生活情趣是大多数人所欠缺的,所以大家看起来显得很珍贵很喜欢,因而他的作品评分比较高。他自己也说并不认同别人把他的作品归为悠闲文学,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作品确实透露着慢生活,在当今生活节奏过快的情况下,有点汪曾祺式的开脱思路也是不错的选择。他说过好几次是因为自己的经历平淡,所以写不出什么复杂深刻的东西,其实我觉得完全不是这样,他的经历算不上平平无奇了,在那个时代的先行者,再平淡能平淡到哪里去呢,只是他的性格善于小事化了吧。再大的事儿在他那里可能都大不起来,这何尝不是人人羡慕的状态呢,睿智的平淡总比歇斯底里的深刻好得多。

  其实我不太喜欢看散文,觉得太淡了,汪曾祺先生的小说我是很喜欢的,可惜数量不够多,引以为遗憾,他在七十岁的时候写的文章也收录在本书中了,说觉得自己还能活十年(时值1990年,很遗憾汪老食言了,他只活到1997年),还有些构思好的东西要写,比如“汉武帝”,很遗憾我们无法看到,汪老实在没有多少小说的。

  但是很明显,他的散文有点像发微博,把自己的感慨以一种通达的世情数出来,我觉得自己以后做记录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来,总感觉有意思。前面写果实花鸟虫鱼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兴趣,我比较喜欢后面的人和事,比如一系列的西南联大的回忆文章,真的很向往那时的西南联大的风气,真想听一听闻一多、刘文典、唐兰老师讲的课,这太平盛世,谁的作为又比得上他们呢?当今大学可在部分人文专业试行一下自由的学风吧,我想总是有利的,拘谨起来总觉得不大好。西南联大的八九年是匮乏、动乱的年代学术思想在不断发酵,短短的时间内培育出的人才让西南联大堪称绝对的世界一流,有深度,有自由,怎能让学生不爱,世人不向往呢?看到汪老写一个学生从美国赶来在联大五十周年校庆上扑通跪下,想象一下那场面着实令人感动,回不去的旧时光,有青春的张扬,有在夹缝成长出来的超脱和自强。昆明虽处大后方,但是也常常招到日军轰炸,所以跑警报是联大的日常,我们在今天会想当然的以为那种生活是很绝望恐惧的但是在作者笔下我们了解到那时跑警报也有许多浪漫情调有数不清的淡定者,或者不慌不忙等到最后一刻,或者压根不逃享受空无一人校园来洗头弄吃食,有趁机谈恋爱的,有不拿家产专拿旧日情书的,有很多不寻常,这种劫被那一年代的昆明人过成了日常,过成了苦中作乐而心中无丝毫苦感,这苦只是第三人强加的,我不知道今天的昆明,今天的中国还剩下多少这样的豁达

  当然,散文集的一个特点就是各文章取自不同时期,会有很多重复,这本书对于事件的重复就挺多的,一篇文章中写过的另一篇文章中很可能还有。

  汪曾祺自己的生活就很怡然自得,但是他却写了许多他钦佩的懂生活的人,弱水三千,搜集起来足够所有人思考了,只需记住,把现在的把握好,就是最美的。毕竟,美好的生活不见得物质和时间的丰沛,它只是有一份凌驾于琐碎中的阳光心态,这才是最重要的。

  想像汪曾祺一样,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却始终不见他的旗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