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向混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向混沌的读后感10篇

2018-08-27 05:1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向混沌的读后感10篇

  《走向混沌》是一本由从维熙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5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走向混沌》读后感(一):一部血泪之作

  看完之后突然发现没有办法形容这种复杂感觉作为一个出生于九十年代的人对这一切都觉得如此难以想象人性卑劣环境高压暴露无遗,大墙下的凄惨残酷不亚于苏联的古拉格。书中知识分子的愚忠让人可悲可叹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又是那么可敬可佩。历经多灾多难黑暗时代,却依然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是单纯?是睿智?抑或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浸染?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时代错了还是制度错了抑或是人性本恶?也许如作者亲身经历未知答案吧,于是只好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勉强推断,人类灵魂中潜伏着的弱点极易被一种类似于神示的东西煽情,而一旦这种心绪涌动起来,人性中的恶就会首先扼杀善良——先扼杀掉自己的,然后再扼杀别人的——最后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此时的人,会在不可知的本能驱使下,返祖回归成为非人的某种动物大概也正是这种归因于不可控的返祖的态度,让作者多了一份豁达,也让本书更显客观而无任何偏激吧。

  《走向混沌》读后感(二):士可杀,不可辱

  “士可杀,不可辱”被部分知识分子奉为圭臬。尽管都是主动赴死,有些是因为痛苦而看不到生的可能,有些是因为绝望而不再有生的期冀。那些本可以活下来却不愿苟安的人,代表着一种高贵精神。从维熙的《走向混沌》里有许多这样的人物

  1957年7月16日,“反右”运动正是激烈之时,《北京日报》开会批判刘宾雁。会中一男子突然离席,猛然登上四楼窗台,鱼跃而下,当场摔死;他叫戚学毅。戚学毅是刘宾雁的至交,刘宾雁划右后他自觉难逃厄运决心为中国即将错失前途殉葬;他的主动赴死,既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也是对整场“反右”运动的抗争

  在所有被劳改的右派里,狱医是最吃香的,因为既给犯人看病,也给干部看病,因而享有更好的生活待遇政治自由。1961年,黑龙江兴凯湖农场的一名狱医,趁田间巡诊之际,一个人躲在一个小山坡后,用手术刀自杀;他叫林澄。林澄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协和医学院高材生,他不曾遭受饥饿训斥,却仍为知识分子群的不自由而痛心不已:士可杀而不可辱。

  1963年,一个柔弱的男子从农场走到北京,在游历北海与故宫之后,停在什刹海的堤边,待夜幕降临,一头扎进水中;他叫郑光第。郑光第毕业于清华化学系,是在境遇稍好一些时才自戕的;他没有在农场里的水塘自沉,而是诗意选择了什刹海。郑光第的死亡,是一种完全理性行为;这种理性的死亡,是出于勇敢,而不是懦弱

  书中这样的例子不可胜数:另一个来自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学生陆浩青在自杀三次后终于成功了,而从维熙的妻子张沪却是多次自杀未遂……自杀固然存在道德上的衡量,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不苟活仍然是人生底色

  据说丰子恺曾说过:“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人应当将自己的骨头看得比自己的皮肉更加重要,保全皮肉当然是重中之重,但不宜以牺牲骨头为代价。因此,尽管我不赞同自杀这种行径,却尊敬自杀这一行为。

  戚学毅、林澄、郑光第这样的名字并不著名,但这样的人物是不会被埋没的。即使他们死了,其风骨也会在后辈血液跳动传承。然后有一天,他们的名字从作者笔下跳到读者心中,光芒万丈

  2017年4月10日

  《走向混沌》读后感(三):无题

  看了《无问西东》后,又燃起了回顾那一段沉重历史热情

  说来惭愧高中历史课上,唯独对中国近代史最不感冒;而大学虽然是思政专业,马哲毛概等都是专业课,但真正记住的也寥寥无几。因此,近代史特别是建国后的历史在我头脑里是混乱的,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文化大革命的部分了,红卫兵的野蛮和批斗会上的暴行通过各种文艺作品深深地印入我的思想中,让我每次想到文化大革命,都庆幸自己不是生活在那个动荡年代。

  而《走向混沌》则告诉我,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前,新中国的无数知识分子已经承受了近十年的巨大苦痛

  从维熙老师从1957年反右斗争中被划为右派开始,先后辗转于数个劳改场所经历了身体上心灵上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他愤慨一些知识分子竟然也能为了自保为了证明自己的“积极态度”而捕风捉影地陷害自己的同类;他惊讶于在食不果腹的年代,一些知识分子可以抛弃自己的素养,沦落到到处找能吞下肚的“食物”,生吞小老鼠、吃“五毒”、煮鞋底、抢粥桶上的粥渍的地步;他悲痛瘦弱的妻子受尽折磨,两次“自绝于人民”、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没过过多好日子老母亲被迫与自己的儿子儿媳分开,整天为他们担惊受怕年幼的儿子过早地要承受现实残忍、和自己一样有志之士不堪现实带着失望失意告别世界;他心碎自己的写作梦因这一场人为的浩劫而陨灭;但他也感恩即使在这样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还有一些爱才的干部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们,还有像小刘一样的小警察帮着关照家里的一老一小,还有一些同病相怜邻居在帮助他们一家,还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可以互诉烦忧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所以从老师把他二十多年的劳改生涯追忆成书,把那到了老年被神化了的人做的错误决策而带来的浩劫一一向我们展现,那一字一句,读来都是血淋淋的,让人心惊,也给世人警觉:从反右到文革,那么多开国功臣那么多知识分子被残害,中国发展不止倒退十年,但过去的已然过去,我们只能希望,在未来历史不会再重蹈覆辙

  《走向混沌》读后感(四):从维熙的傲慢偏见

  如果对那段历史那些年的运动有兴趣了解的话还是值得一看的。

  书的内容准备多说,其实相关回忆录也有不少。本书中作者还是比较真诚的,对自我揭短也不算露怯;不过也没达到出类拔萃的地步。(或许该书刚出版时还是震撼人心的吧?)

  此书中,最令人费解的是作者对底层那些所谓下三流,小瘪三甚至底层劳动人民的心态。相比较作者所说清高倔强不服输的妻子张沪,看似温软随和的作者对于底层人民的心态更值得玩味。即使文中作者提到年有丧父,贫穷寡母为了养育作者的艰辛付出,但是也不乏对自己书香世家出身的自矜。这种自矜其实也可以理解,但也能从书中写那些刑事犯时的笔触看出作者某些心态和思维

  无数次在书中出现对同为“右派劳改犯”的称呼是“同类”,作为一部回忆反思知识分子在那个年月坎坷经历的书,有此类称呼也无可厚非。但文中附录中回忆某君时涉及食堂中刑事犯抢剩粥吃的那副场景,作者对此的感触真是颇令人齿冷。即便作者自己前文中也提及某刑事犯只因家中人口众多粮票不够用,因而买粮票以至获罪。由此可见作者也知道,刑事犯也不只他在山西煤矿内“劳改”时遇到不服管教亡命之徒

  描写“抢粥”片段中,排在队尾的作者和某君打完粥后(理论全员已打完,有个病号没有,不过当时劳动小队众多,不见得人人皆知),若干刑事犯抢着往粥桶钻,用鞋底等刮桶壁中残粥。他们甚至在粥桶挤翻后,扭曲在地上往桶里钻继续刮粥。作者在看到如此景象后,心中感叹的竟然是他们右派,毕竟因为尊严书本知识,不至于如此下作。我不知道身为作者是不理解“下作”此字何解,还是认识经历过饥荒的刑事犯抢夺余粥,真的姿态丑陋到了下作的地步!(其实作者对经历饥荒导致患了“心理嗜吃病”而捡垃圾吃的同类也是很不认同的。)

  作者在书中也有几处写到对于某刑事犯等不会理解而不回答对方询问情节。如果因为当时所处风声鹤唳氛围而不愿回答,作者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虽然确实有愚顽愚钝蠢笨的人存在,但是只凭人的出生职业与所处的社会阶层局限,就能断然否认他们对生活智慧汲取的能力吗?!远的姑且不论,但作者所写片段中刑事犯的提问,如果作者真的简略回答,不觉的对方听不懂。毕竟对方也是脑容量正常成年人,虽然是个偷,但不是草履虫。

  不知为何作者会如果明确写到这些内容,是不觉的有问题,还是自我剖析呢?!不是说作者的善良与真诚有假,作者没有为了“立功”而出卖“同类”,即使被偷了母亲寄来的食品(饥荒年代)也没伸张,怕偷食品的人被教训

  如果这是作者真实想法而至今已如此的话,作者妻子张沪的清高倔强无疑可爱多了。至少张沪的清高倔强更多只是自己的坚持,只有家人和朋友会为她担忧牵挂

  《走向混沌》读后感(五):文献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的《走向混沌》三部曲

  《走向混沌》三部曲洋洋洒洒40万字,读完给人第一感觉是:泥沙俱下。 二十余年的劳改生涯几乎是从维熙后半生创作的全部养料来源,出于为民族传史的知识分子担当精神,从维熙意图将这宝贵的二十余年经历事无巨细的全部记录下来,以作历史见证和反思。 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也造成了全书冗杂的效果。在第一部“混沌之初”中,就明显体会到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杂乱之感,记述材料不论大小轻重、不论剪裁接合技巧,一股脑的往上写,有时候甚至有点偏向意识风格了,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让读者应接不暇。 这种泥沙俱下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正是事无巨细的书写,使得许许多多反右到文革之间被隐匿在犄角旮旯里的人事细节得以流传下来,为后世所知。比如端木蕻良与老舍也曾经在反右里带头发文批判过从维熙;比如中共顶级特工潘汉年秘密幽禁地点的偶然被发现;比如点头右派与摇头右派的奇闻;比如金庸小说里被视为神话的下盲棋曾经真实发生在劳改营中杨路与孙本乔的身上,两位天才右派在破炕上以此自娱;比如劳改农场里因性别失衡而产生的劳改犯中同性情爱故事;再比如文革北京郊区大辛庄里发生的骇人听闻集体大屠杀;再比如黄河码头黑五类司机载满车红五类乘客投湖的惨剧。 事无巨细照单全收的记述也使得《走向混沌》在某种程度上兼备了其他各本同类题材作品的不同典型,比如杨绛《乌云与金边》记述迫害知识分子时代中背离集体主义对知识分子群体暗施援手加以保护照顾的良善之辈,《走向混沌》三部中便分别记述了曹茂林、董维森、陈大琪三位心存公义的劳改干部,他们在特殊年代里的行止必将为历史铭记;再比如高尔泰《寻找家园》里对生理的饥饿对于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究竟可以达到何种极限境地表述,高尔泰写了为争刮饭桶里稀粥残渣而大打出手,杨显惠《夹边沟记事》写了剜死人屁股蛋子上的肉,从维熙《走向混沌》写了生吃活鱼、蛇、老鼠、扑棱蛾子;再比如戴煌《九死一生》里写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幼稚天真屡教不改,从维熙《走向混沌》里也通过妻子张沪在政治上的清醒与自己的政治无脑作了比较;再比如巫宁坤《一滴泪》里记述夫妻双双下放生活艰难窘迫境况;再比如郑念《上海生死劫》里记述的文革期间各种红卫兵活活打死人逼死人的惊心动魄场面……种种一切在《走向混沌》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现。 所以从维熙的这本在业内口碑不错的回忆录三部曲的价值和意义更多的是文献方面的,至于作为一部回忆录和纪实文学,其文本本身文学性的价值和成就并没有很高。 文学性的价值不是靠对惨剧进行猎奇性搜罗记述而达成的,这样的搜罗只具备文献性的价值。 文学性的价值要在记述的基础上通过作者自身眼界胸襟与笔力的多重裁构而使其记述达成一种超越内在文本的思想意涵,这种思想意涵不论是处于历史时代家国层面,还是处于个体生生命的层面,都会给读者以一种原理或者方法论上的启迪,这样其作品才能达成文学上的价值和意义。 从维熙的《走向混沌》还不够。 第一,笔力不够。从维熙于这本书书写中所展露的材料取舍组合能力,如前所言,欠佳,包括并没有一根能够贯穿全书的思想意涵主轴线,巫宁坤“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和高尔泰“站在历史视野上对现代文明与个体生命来去穿透洪荒思考”就是比从维熙水准更高的思想意涵表现; 第二,眼界不够。从维熙个人的眼界还不够高,因而三部曲中时时能感受到他对于自己“作家”身份和“知识分子”身份的自矜,放不下心理上的身段,就不能真正的低沉芸芸众生里去咀嚼体味苦难,对所受苦难就达不到真正的无愧与超脱,更别提从中从苦难中提炼出有利于全民族的宝矿了。与之相比,这也是巫宁坤在回眸苦难史时被公众称为是和杜甫一样被上帝选中了的人,而其回忆录《一滴泪》也被誉为是救赎疯狂年代里疯狂了的全民族的原因。从维熙《走向混沌》显然格局远不够; 第三,胸襟不够。从维熙在二十余年劳改苦难史中虽然时时自矜于知识分子的身份,但是,真正知识分子的胸襟气魄他还是没有达到的,比如书中明确公开表露出对于同性恋、太监这一类边缘性群体的歧视,对于应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而言,这样直言歧视是很不负责任很不妥当的。 总之,这本书更多的只是事无巨细的记述所历苦难本身,当然对于从那个嗜血屠杀疯狂年代里走出来的人而言,将个人所历苦难详细反刍并书写下来这个行为本身就需要极强的勇气,是十分令人崇敬钦佩的,所以对于鼓起勇气担起道义洋洋洒洒写作了《走向混沌》三部曲40万字的从维熙,我们要抱以无尽的敬佩感念之情。 但对于作品本身能达到的文学价值和成就,我们也应该毫不诲言的指出其并未能在苦难记述的基础上升腾出更高层面的思想意涵。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述的两位极具风骨与担当的女右派,一位是从维熙妻子张沪,另一位是英若诚堂妹英木兰。 像《一滴泪》中李怡楷与《九死一生》中潘雪媛代表了受难知识分子家庭中负担起全部希望的母神女性典型。《走向混沌》中张沪与英木兰这两位右派女性可以说是中国极左年代里又一类女性的典型。 张沪和木木昭是一类的人,建国前在上海从事地下党,为了革命信仰丝毫不惧国民党的搜捕,在反右中义不受辱、与劳改干部公开顶撞、屡教不改,为之两度自杀、以死明志,对政治也有极其敏感和清醒的认知。读完全书,张沪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望无际劳改转运路途中永远紧闭双眼一言不发的肖像,这是坚韧不屈,拒绝面对丑恶的象征。 张沪是结过了婚木木昭,木木昭是少女时代的张沪。张沪是走进了革命阵营中的木木昭,木木昭是幸存在了自由阵营中的张沪。 英木兰则用自己精湛的医学专业技术和强大的精神品格和坚韧意志,在戴着右派帽子的万难境地拯救了无数的同类生命,她对生命与付出的认知好似一道强光穿透了那个混沌年代里的一切烟雾,让人看到了强大精神品格与意志在绝不可能中可以做到的可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