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破碎重生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破碎重生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28 05:5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破碎重生读后感精选10篇

  《破碎重生》是一本由伊丽莎白·莱瑟著作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破碎重生》读后感(一):破碎如何重生

  在人生下坠,破碎中如何尽快地找到清醒,重识信心

  我们都是一团硬块,需要被敲开。而我们的错误缺陷都是心的铠甲上的裂缝,透过这些裂缝,我们的本色才能显现。

  人类的最终自由,在于选择以何种态度面对任何情况

  如果不愿意面对失去所揭示出来的真相,关于自己的真相,我们就浪费了一次稀有珍贵转变机会

  爱小孩不等于满足他所有的愿望。如果不消除自己那些不成比例的,神经质的关爱,如果让小孩在一个舒适泡泡中长大,如果总是抢先一步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如果想保护他们不受世间之苦,我们就剥夺了孩子凤凰涅槃的训练

  相信孩子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我们认为他应该是或者这个世界要他变成的样子,这也许是父母所能给的最大礼物。对于孩子自己的命运,对他内心的命运是否有信心,这是在我们养育儿女过程中造成最大差异因素

  但是,当然不是只靠一种原料或因素,就能烤蛋糕,造一座桥或养育一个小孩。在引导孩子安全稳健地度过童年时,我们也必须磨练其它为人父母的基本技能:就算注意尊重孩子的本来面目,我们也必须担任困难角色,对他说不,制定规矩,维持秩序,我们也必须在他们不想要的时候介入,在我们并不想放手的时候让开,不要阻碍他们,我们必须摸索出控制宽松恐惧信任执着与放手之间的微妙平衡

  《破碎重生》读后感(二):凤凰涅槃

  《破碎重生》这本书是我遇到的一本很写实的书,没有太多做作,完全作者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同事亲人的一些事例,读来让人备感亲切

  其中不乏有很多精彩句子和精彩的诗词,我觉得自己就是喜欢这样的风格的书。天哪,怎么有那么美的诗词。

  很多事例对我的当下有很多警示作用,比如,每个人都在努力包装自己,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痛苦,而我们老是羡慕这些所谓的表面,往往让我们自寻烦恼

  其中也谈到了死与生的理念,我想对当下的迷茫的人也许会有一些启发

  还有就是作者讲到自己的婚姻,自己养儿育女的态度,我觉得是一种不一样感受,对以后的人生也会有一些启发。

  只有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别纠结过去,活在当下,享受当下,让那些糟糕思想统统去死吧。

  《破碎重生》读后感(三):承认自己的缺陷,打破自己的困境,走出全新的自己

  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自己从承认缺陷或不好隐私,打破自己的困境,进而重生,走向很好的世界。

  困境能够打破我们,帮助我们重生为原有的最佳状态

  当紧缩在花苞里终究比绽放更痛苦,时机成熟

  人类最终会学到,只有爱自己,才能爱别人;只有要求拥有自己的声音,才能听到他人真正的歌声

  你我所要做的,就是锻炼自己的感官。我们可以让脑中的噪声安静,倾听更深层的指示,然后不带恐惧地跃入表象之下

  当我们对彼此隐藏弱点时,双方都回想,她为何拥有一切?她的婚姻工作家庭怎么会如此美满?我们到底是哪里不对劲?经年累月下来,成百上千次这一类的平凡互动隐约让我们感到自卑

  当我们不分享心中的秘密伤痛——身为人类的正常困惑——伤痛就会变质,我们因为无人作伴所感受到的痛苦、恐惧与渴望,就会变成疏离、嫉妒较量

  我们对生命期望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对我们有何期望。我们不要再询问生命的意义,而是要去思索生命正在对我们提出什么问题——日日如此,时时如此。因此,重要的不是生命的共通意义,而是某人的生命在特定时刻的特定意义

  当你选择从世界的重担学习成长——你就是在让心灵掌控生命

  每个人学习而来的行为古怪习性背后,藏着一颗心灵

  如果可以透过小我的裂缝被引诱出来,它就准备与人接触

  直到在我们的绝望中,智慧违反我们的意愿,经由可谓的命运而来——艾思奇勒斯

  我们可以选择黑暗、恐惧、上瘾与绝望,也可以选择光明、希望、意义与喜悦

  有时我们必须翻遍灰烬,才能找到一星点火花——梅兹里齐的多伯

  未能接受你的苦难,你感觉到的痛苦会更剧烈,更严酷

  危机里有三个主要障碍需要克服:处理痛苦;带着你的态度去做;把危机当做清醒与清理的呼唤

  我们要严肃看待心灵的死寂,要注意新的状况,要提出困难的问题,并无畏的面对自我的隐藏部分。我们要把意识光照进生命的黑暗角落

  我们在无意识与意识交会,永恒碰上了无常,更高的意志要求我们的小我臣服的时刻,来到这个神话般的十字路口——玛丽安•伍德曼

  《破碎重生》读后感(四):存在即意义

  一句话一篇文章,一本书,之所以让人久久难忘,是因为它一定有某处相同感悟深深地击中了你灵魂深处的柔软,你能感觉到那些话似乎就是为你准备的,只等着你在旅途中与它们相遇。读书让我们不孤单,也让我们的痛苦不那么沉重,通过读书你会发现,你的苦难是人类共有的,而非你一个人在承受

  在阅读伊丽莎白•莱瑟的《破碎重生》时,我时时有这种共鸣般的喜悦,仿佛地球那边的作者的心灵之路与我是如此相近

  “有些人来到世上是要学习如何收服他们内在的玩乐野性,我则是必须学会偶尔利用一些游戏趣事,来减轻我的沉重。”莱瑟如是说,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天生就注定是一个沉重的孩子,有时我们分不清这份悲观是来自于血液还是外界。我曾深深地抱怨着命运的不公,不能理解生命的存在于我有什么意义。

  然而过了许多年,之所以说许多年,是因为我从不纠结与数字增长,我只是以感觉来看待时光流逝,那些逝去的岁月是如此漫长,它让我变得如此沧桑。许多年后,有那么一天,我突然开始感激起过去的一切岁月。是的,感激,这个词在旧日的岁月里就像是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一样,一个只看得到阴暗面的孩子,内心哪有一丝的温暖?可是有一天,我望见了那些所有不美好事物当中,原来都隐藏着重大的意义。

  感激生命赐予我的不公,它让我学会了公平对待他人;感激命运赐予我的软弱,它让我有时间好好地面对自我;感激生活带来的一切痛苦,因为它告诉我幸福是多么值得珍惜。因为存在,我拥有良好的婚姻,因为存在,我与亲爱的孩子此生相逢,因为存在,我可以用文字表达内心,因为存在,成就了今天不一样的我。

  《破碎重生》又一次向我印证了存在的意义。苦难是人类共有的经验,非你独享,只要存在,一切就都有意义,哪怕是痛苦。“当你运用人类最终的自由―――当你选择从世界的重担中学习与成长―――你就是在让心灵掌控生活”,态度决定一切,你的态度如何,你就是如何。当你走到这一步时,会看到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你与自己安然相处,你不再憎恨命运里的一切,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寻找意义,此时的你如此坚强与喜悦。

  而对于痛苦的接受,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痛苦,我们理所当然地首先会选择逃避,我们以为不去想不去面对,就是最好的办法,但事实上,这并不能给我们丝毫的解脱,前几日一个朋友向我谈起如今生活中坎坷,她甚至有了轻生念头,我知道她就是想以逃避来躲开痛苦。但是痛苦自有其意义,不会再有更坏了,当你感觉如此之糟糕时,其实正是你成长之时。就像是破茧的蝶,总要经历一番挣扎才能展翅。学会面对自己,因为在你最沮丧时刻的碎片,也可以找到智慧,黑夜的尽头就是新生命的开始。“在破碎的时刻,心灵会唱出它最有智慧、最永恒的歌曲”。而这个过程需要学习,需要等待

  只有痛苦过的人才能够理解痛苦着的人,它让人悲悯让人有了不同的智慧,那些曾信任过我的朋友,也愿你们挣扎过后就是新生。我仍不能保证自己已然重生,我只是知道,曾赋予我的痛苦,如今都变成了我的能量,让我的人生变得不那么轻飘飘

  我们需要成长,我们就不能不感谢痛苦。《破碎重生》可能会伴你走一程。

  《破碎重生》读后感(五):《破碎重生》书摘

  当紧缩在花苞里终究比绽放更痛苦,时机就成熟了。

  波斯诗人鲁米说:

  破晓的微风有秘密要告诉你,

  别回去睡。

  你必须寻求你真正渴望的,

  别回去睡。

  人们在两个世界交接处的门口举步不定,

  圆形的门敞开着,别回去睡。

  波斯诗人鲁米:鼓声飘扬在空中,我的心也随之飘扬。节奏中有个声音在说,我知道你累了,但跟我来。就是这条路。

  伟大的神话学家约瑟夫.坎伯:“我们这趟冒险必不孤独,因为在我们之前,历代英雄都已经走过。迷宫完全解开了,我们只需跟着英雄之路的线索,然后,在我们认为会找到令人厌恶的事物之处,我们将找到自我:在我们认为会“杀死”他人之处,我们将“杀死”自己:在我们认识向外旅行之处,我们会进入自己存在的中心:而在我们认为自己是独自一人之处,我们会与全世界在一起。”

  爱因斯坦

  一个问题无法被创造该问题的意识所解决

  而人类最终会学到,只有爱自己,才能爱别人;只有要求拥有自己的声音,才能听到他人真正的歌声。

  你我所要做的,就是锻炼自己的感官。我们可以试着让脑中的噪声安静,倾听更深层的指示,然后不带恐惧地跃入表象之下。

  鲁米

  学习真实人类所知道的炼金术

  当你接受你被给予的困难时

  门就会敞开

  人类行为最大的谜之一,就是我们会彼此孤立。在我们被误导的关于分离的认知中,我们假定其他人并未和我们共享类似的生命经验,以为自己的古怪、失败和渴望是独一无二的。

  鲁米说:“当我们对彼此隐藏弱点时,双方都会想,她为何拥有一切?她的婚姻、工作、家庭怎么会如此美满?我到底是哪里不对劲?经年累月下来,成百上千次这一类的平凡互动隐约让我们感到自卑。当我们不分享心中的秘密伤痛——身为人类的正常困惑——伤痛就会变质,我们因为无人做伴所感受到的痛苦、恐惧与渴望,就会变成疏离、嫉妒与较量。”

  隐藏人性黑暗面的讽刺之处在于,我们的秘密其实根本不是秘密。当大家隐藏的是同样的故事,那怎么算是秘密?因此鲁米才会称之为“公开的秘密”。这几乎是个笑话——笑着承认每个人都有一个阴暗的自我,一个装模作样又易怒的双胞胎。真让人吃惊!就像你一样,我有时也很混蛋,会做出一些刻薄卑劣事情心怀恶意,在应该积极的时候却没精打采地闲晃;就像你一样,我不知道生命是否有意义,担心并恐惧着我无法控制的事,并且时常觉得被莫名的渴望淹没了。尽管有这么多力量天赋,我同样是个易受伤害、没有安全感的人,需要与人有所联结和安心的感觉。这是我想对你隐瞒的秘密,你对我也是这样,如此一来,我们对彼此都帮了倒忙。

  鲁米告诉我们,在接受被给予自己的困难时,门就会敞开。听起来很容易、很吸引人,其实很难,大多数人都是使尽一切巧妙手段用力敲打通往自由与幸福的门——一切手段,除了真正有用的那一种。你若想打开通往天堂的门,首先要从你秘密自我的门开始,让其他人瞥见真实的你,看看会怎么样。

  你公开的秘密是很伟大的力量

  伊丽莎白.莱瑟

  我们都是一团盈亏,需要被敲开;而我们的错误与缺陷都是心的盔甲上的裂缝,透过这些裂缝,我们的本色才能显现。

  极端的孤独就像毛毛虫所承受的那样,它把自己裹在茧里,展开漫长的蜕变过程,从虫蛹变成蝴蝶。而当过去已知的生命告终——当我们觉得当个毛毛虫并不真实,却还不知道应该变成什么时——我们似乎也要经历这样的时期。我们只知道某种更伟大的事物在召唤我们改变,虽然必须独自踏上旅程,而受苦是唯一的同伴,但很快地,我们就会变成蝴蝶,品尝到活着的喜悦。

  有时我们必须翻遍灰烬,才能找到一点星点火花。——梅兹里齐的多伯

  你若想破碎重生——若想追求更高层次的凤凰涅槃的过程——我会建议抚养孩子。为人父母是一场笨拙崇高火焰之舞。当你养儿育女时,你爱上了一个不断变成另一个人的人,一个你知道终将离开你的人。然而大多数父母会说,他们对任何人的付出都不如对孩子的那么彻底。

  正当你找到在摇椅上坐直着睡和换脏尿布窍门时,你的孩子已经能够一觉到天亮,并且会有马桶,于是工作要求改变了。

  等到你掌握了与正在发脾气幼儿沟通诀窍,并爱上他刚洗完澡那温暖、潮湿味道时,他却扭着身子离开去上幼儿园了。现在,你得学习应付游戏日、社会研究报告家长老师座谈会,然后是学校喜剧演出与少棒赛、朋友与受伤的情感,以及在给他们自由与指引他们方向之间举棋不定。不久之后,他们成了青少年,而那是没有说明书的,你只能过一天算一天,不停面对困难的决定。最后,如果事情顺利,你得孩子会离开家,离开你,走向未来。

  伊丽莎白.莱瑟

  当孩子还是无助的婴儿时,我们给他全部的爱,当孩子长大成为自己时,就要把父母之爱降低99.9%。

  几年前,我到耶路撒冷旅行。在那里,数世纪的光阴被层层堆积在石块中,街道则被切成一层一层的,随性地盘绕、转弯,分开又连接邻近地区、市场、清真寺、神殿与教堂。某天早上,在那个破碎的城市里,我独自坐在橄榄山脚下一道破旧的墙边。日子带着某种决心往前移动,那种决心来自有地方要去、有事情要做的人。宗教朝圣者互相推挤着进入圣城的大门;男男女女都要去工作、去菜市场;孩子们跑过他们身旁,赶着上学。我却无处可去。

  我在耶路撒冷跟的那个旅行团很早就起床,照着规划好的路线走了,我留了下来。我已经无法再伪装成他们冒险行程的一部分——我不是来这里造访圣地,不是来走苦路、在西墙哭泣,也不是来唱诵阿拉的99个名字的。不,我来这里是为了拖延我要作的一个关于家庭生活的决定。我来耶路撒冷,只是因为带团的朋友很担心我在家里出事,担心到愿意帮我出旅费——我则很担心自己要飞越半个地球,来到一个跟我同样混乱的城市。现在我人在这里,但其实我的心还在纽约的家中,对我正在破碎的婚姻感到害怕与困惑。

  漫游到被墙围住的老城深处,我来到一条古老的巷子,两旁排列着贩卖宗教工艺品给西方朝圣者的商店。通常我会避开这种店,我觉得做成刺绣的激励格言或绘上圣母玛利亚的大咖啡杯,跟跳蚤市场里看到的绒布猫王画像没什么差别。但我需要帮助,需要启发——就算是来自一个咖啡杯、一个刺绣枕头,或是猫王本人。

  一家狭窄昏暗的小店吸引了我,于是我走了进去。地板上有一条波斯地毯凑成的拼布;墙上挂着小幅的画作,有些是圣人与先知,有些是高山与花朵。这是一家画廊吗?或是地毯店?礼品店?我无法分辨。在这个狭长房间的后面,有两个阿拉伯男人穿着白色长袍,坐在矮桌旁喝茶。其中一位是驼背的老人,另一位——也许是他儿子——看起来很神秘,双眼闪亮,黑色长发则如一匹被梳理整齐的马身上的鬃毛。过了一会儿,儿子放下茶,过来招呼我。他凝视着我,仿佛试图读取我心中的秘密(或我皮包的内容),然后以娴熟的英语说:“来,你会喜欢这幅画。”他牵着我的手,带我绕过一堆地毯,来到店的后方,靠近他父亲坐的位置。

  老人站了起来,拖着脚步过来迎接我。他将右手放在心上,以传统伊斯兰教的方式低头致意。“你看。”老人指着墙上一幅小画说道。他碰触我的手臂,有如一位慈祥的祖父。“看到玫瑰了吗?”他让我面对那幅画,这样问道。画框是深色的木头制成的,画面上则是一个精致的玫瑰花苞,闪闪发光的浅色花瓣托住彼此,紧密地拥抱在一起。花的下方有一行题词:

  当紧缩在花苞里终究比绽放更痛苦,时机就成熟了。

  我读着那行字,突如其来的泪水刺痛了我的双眼。那两个人围着我,比较像保镖,而不是店员。我转过身避开他们,把脸藏在暗处,因为我怕那个老人若再对我展露一丝怜悯,我会在一家离家数千里之远的陌生人开的店里崩溃。

  “有什么问题吗?”长发男子问道。

  “没什么问题,”我说,“我很好。”

  “不,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那个人说,“你很痛苦。”

  “怎么说?”我怀疑但好奇地问道。他是想卖我画的骗子吗?还是我的心痛有那么明显,我的故事有那么容易看出来?我觉得自己毫无遮掩,仿佛那个长发男子是心灵的密探,完全洞悉我的婚姻、我的两个小孩,以及我丈夫跟我联手把我们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的情况。

  “怎么说呢?”我又问了一次。我望着那两个人,他们也望着我,我们无声地站着,然后长发男子重复他说过的话:“你很痛苦。你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为什么?”我问他,虽然我当然知道。

  “因为你害怕。”

  “害怕什么?”

  “害怕你自己。”那人把手放在胸前,轻拍他的心,说道,“你害怕去感受你真正的感觉,害怕去要你真正想要的。你想要什么?”

  “你是指这幅画?你认为我想要这幅画?”我问道,突然感到困惑,极度想远离地毯的气味,以及长发男子的咄咄逼人。“我不想买画。”我边说边朝门口走去。那个人跟着我到小店前面,直接站在我面前,抓起我的手,把它放在我胸口。

  “我不是指画,”他亲切地说,“我是指画中透露的信息。我的意思是,你的心就像那朵花。让它绽放,你想要的就在你自己的心中等着你。时机到了,愿阿拉保佑你。”然后他悄悄地回到黑暗中。

  我拉开店门,踏进明亮而忙乱的白日之中,穿过蜿蜒的街道,回到我住的旅馆。进房之后,虽然是气温华氏32度的中午,我还是泡了个澡。

  躺在浴缸里,那幅画下方的文字在我心中出现。不知为何,那个长发男子看进我的内在,说出了我痛苦的根源。我就像那朵玫瑰花苞,紧紧包住自己,害怕打开来。但时机已经到了,就算我的绽放要赌上一切,那个人说得还是没错:我该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我丈夫想要的、不是我认为我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我父母期望的,也不是社会认定好或坏的。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我该带着生命所有的危险与承诺,大胆地踏入它的丰饶之中。继续紧缩在花苞里无异于死亡,绽放的时候到了。

  《破碎重生》读后感(六):二次诞生的人穿越自己的黑暗森林

  简单说来,这是一本跟你聊面对痛苦的书。这里面有作者自身的穿越她人生黑暗森林的经验,也有她观察过的别人面对人生重大转折低谷的体验。不过我想和你分享的不是这些。

  每个人的人生境遇几乎都无法复制,适用于他的方法未必适合于你。甚至,在同样事情的当下,你们的心情也不一样。所以,读完这本书,我不想和你分享这些。

  我想和你分享的是这本书散发出来的其他的东西,一些关于面对痛苦时的底层逻辑,这是这本书里面我觉得有价值的地方。

  一、 公开的秘密

  公开的秘密这个说法的出处来自鲁米的诗,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想隐藏一个秘密—不是什么严重的、不好的秘密,而是比较隐微、普遍的生活的真相。类似于我们日常寒暄之后隐藏的那些你认为不必对众人袒露的部分。

  “就像你一样,我有时也很混蛋,会做出一些刻薄、卑劣的事情,心怀恶意,在应该积极的时候却没精打采地闲晃:就像你一样,我不知道生命是否有意义,担心并恐惧着我无法控制的事,并且时常觉得被莫名的渴望淹没了。尽管有这么多力量与天赋,我同样是个易受伤害、没有安全感的人,需要与人有所联结和安心的感觉。这是我想对你隐瞒的秘密,你对我也是这样,如此一来,我们对彼此都帮了倒忙。”

  我们都是凡人,我们都有脆弱之处。如果你觉得一些伟人很有亲和力,那恰是因为他在演讲中展示了他的一部分凡人的脆弱,如果你觉得一些凡人特别好相处,那是因为它跟你打开了心门的一角,而不是那个只跟你打哈哈的人。

  二、 巴士小丑

  “与我们每天努力呈现郎自信形象相反。我们都是未完成的实验—容易犯错的生物,出生在这个嘈杂的世界,却没有一本说明书。没有人是完美行为的典范:;我们握个人都曾经在半夜醒来,担心着各种事情,从金钱、孩子或恐怖分子,到有满皱纹的皮肤与渐秃的发线。换言之,我们都是巴士上的小丑。”

  虽然身为巴士上的小丑,却总羡慕另一辆豪华巴士上光鲜亮丽的人们。殊不知,他们也是巴士上的小丑,对于相当一部分人类,意识到自己是巴士上的小丑这个现实,对他们是种解脱。“如此一来,就可以停止装模作样,处理小丑常遇到的问题,而不需感到困窘与抗拒,以轻松宽容的心情来处理自己未完善之处是有效率多了。”

  对自己的心情负责,尽量忽略与自己不相关的人对自己的看法——是巴士小丑的生存之道,不必艳羡另一辆豪华巴士上看起来生活没有任何漏洞的人们,做不到吗,想想那个公开的秘密:)

  三、 二次诞生的人

  作者把自己定义为两次诞生的人,她认为二次诞生的人都是勇敢地区穿越自己黑暗森林的人。而一次诞生的人不会离开他们熟悉的领域(认为自己是谁,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何期望),若命运推他们走到但丁著名的黑暗森林—失去正路之处—边缘,这些人就会往回走。他们不想从生命较黑暗的功课中学习新东西,而是和安全且家人与社会都能够接受的事物在一起:他们执着于自己己经了解,但不一定想要的东西。一次诞生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森林的那一边是什么—或者是否真的有森林。”

  “我们畏惧踏入森林,但更害怕回头,回头是一种死亡,往前进则是另一种。第一种死亡以灰烬收场,第二种死亡则带来重生。对我们某些人而言,当我们自愿踏入森林中,重生的日子就来临了。有一股想要醒来、想要更有活力、想要感觉到某种东西的渴望超越了恐惧,刺激着我们。有些人极力抗拒,直到命运的力量带来一次危机,有些人则厌倦了靠药物、酒精或食物来填补内在的空虚,于是我们转身面对自己真正的饥渴:”

  与一般心灵成长的书相比,此书的文笔非常优美,哲理性比较强,推荐阅读。关于我的语音解读版可扫描图片的二维码收听。

  这并不是一本痛苦场景的体验旁观书,而是一本关于痛苦体验的认知刷新书。人类感到痛苦的体验一般是与对痛苦的认知不同有关。那些二次诞生的人视这些经验为穿越黑暗森林的凤凰涅槃,他们在那个当下从抗拒到接受再到面对的转变,是同为凡人的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破碎重生》读后感(七):正视丑陋和做自己

  这本书的名头大于对于心灵的实际冲击力。最主要的收获

  1)不回避难处,甚至置死地才能凤凰涅磐。

  2)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他人眼中的自己。

  ......................................................................................

  .................................................................................................................................................................................

  《破碎重生》读后感(八):破碎后依旧可以完美

  当你脆弱不堪的时候,你需要阅读这本书,它可以帮助你获得心灵的力量。

  当你迷茫无助的时候,你可以阅读这本书,它会为你照亮前进的方向。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和其他遭遇过痛苦或不幸的人对于人生和生命的诚实告白,他们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读者:“只有转身面对自己的阴影,我才得以破碎开来。”打破自己不是为了绝望,而是为了更好地重生。只有勇敢的面对,彻底从痛苦中走出,才能如凤凰涅磐一般,用更好的方式迎接生活。

  直面痛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学会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从而理清当前的处境并以此寻求未来的出路。其次不能令自己反复陷入痛苦的思想中,而应该换更乐观且更清晰的头脑去面对生活。另外,静下心来,品味生命的美好,感受无所不在的可以令人充满力量的爱,享受时光的刻刀在生命中刻划留下的痕迹。当你不再惧怕面临痛苦的时候,你便可以将令人痛苦的经历看作生命对个人考验的一部分,从而坦然接受任何突如其来的不幸遭遇,甚至敢于直面更加猛烈的痛苦,狠狠撕开伤口,令疼痛在生命中留下的记忆更彻底。你不会再害怕,因为伤痛会给予你力量,与此同时,你会在这些难过的遭遇中获得重生。你会不知不觉的改变,从内而外,直到你觉得如今的自己已与原先全然不同。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一次彻底破碎的经历,都在帮助你走向完美。在破碎中获得重生,便是这本书要告诉你的一条走出人生困境的方法。所有的人生困境,都可以看作是我们心灵的召唤,因为心灵需要在不断的破碎中获得重生。所以,不要再害怕,勇敢的面对残酷的现实吧。

  《破碎重生》读后感(九):把自己打碎,然后重生|破碎重生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Leonard Cohen

  第一次听说《破碎重生》这本书,就被名字所吸引。把自己打碎,再重新生长,犹如凤凰磐涅,多么痛苦的新生;但谁不渴望新生呢。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 Broken Open.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真体验了broken open,有破碎的痛也有新生的痒。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来自张德芬的推荐。不仅书名让我着迷,推荐序中鲁米的诗歌也立刻吸引了我:

  鼓声飘扬在空中

  我的心也随之飘扬

  节奏中有个声音在说

  我知道你累了

  但跟我来

  就是这条路

  2013年把这本书买回家,那时道行不够,根本读不懂,只得束之高阁。2014年来到美国读书,虽然生活一切都好,情绪上忽然坠入黑暗,毫无理由地低落。感觉像是,你和一群人在狂欢,忽然间你停下来坐在那里,冷观一切,音乐还在继续,而你感到空寂。你不知道该假装回去狂欢,还是独自清醒。

  忽然想到这本书,2015年寒假回国时,翻箱倒柜找出这本书,小心翼翼地带回美国,一读就停不下来。鲁米的诗太美了。他说:

  破晓的微风有秘密要告诉你,

  别回去睡。

  你必须寻求你真正渴望的,

  别回去睡。

  人们在两个世界交接处的门口举步不定,

  圆形的门敞开着,

  别回去睡。

  真的,别回去装睡了,我们需要觉醒。尽管觉醒的路,是一条黑暗的、孤独的、不知道尽头的路,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冒险,因为你不知道你会跌落的多深,这也将是成就你的英雄之旅。作者说,这趟冒险不必孤单。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勇气。

  作者开篇就简述了让她浴火重生的经历,并鼓舞大家不要恐惧会把自己打碎的外力,相反,转过身,去面对和拥抱它,把陈旧的外壳打破,再燃烧成灰烬,你或者会发现自己变成了闪亮的钻石。

  出生于中产阶级的作者,年轻时是位嬉皮士,早早结婚的他们住在公社自给自足,不愿淌社会这滩浑水。做过助产护士的她,后来在纽约上州开创了世界最大的疗愈中心——欧米伽学院。遗憾的是,我曾住在一小时之外的城市两年,却从未意识到要去拜访。如果你去纽约市和水牛城旅行,或许可以在中途停留,该地位于纽约两小时以北。

  即便一直从事疗愈工作,生活无忧,作者的精神也饱受苦痛。她和老公养育两个儿子,完美的家庭、成功的事业、受人尊敬并有价值感的职业,她为什么会不开心呢?

  她也不知道答案。只是生活好像少了一块,有种不知道哪里出错了的痛。她抱怨丈夫太过强势,也懊恼自己的退让和软弱。后来,她和巫士情人(Shaman Lover,书中有说明巫士情人的意义为何)进入一段不可抗拒的婚外恋。在这段婚外恋中,她找回了自己的女性能量,她爱上了自己的身体,并知道如何享受自己的身体。然而,自我的道德谴责以及与情人关系后期的崩塌让她极度痛苦,也陷入深深地恐惧。

  后来,她勇敢地向丈夫坦白并提出离婚,也和情人分手。

  事业自然毁于一旦,生活没有了保障,而更重要的是,她挚爱的孩子们会怎么看她?

  作者毫无保留把这些隐私全部分享给读者,只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盏明灯,告诉我们:对,就是一条路,并且这趟旅程不必孤独;黑暗杀不死我们,我们会更强大。

  合上书,我感到勇气升腾,我自愿跳下那个黑暗的深渊,把自己彻底打碎,不管有多痛,我知道新生的翅膀会带我飞翔。

  鲁米告诉我们,在接受被给予自己的困难时,门就会敞开。

  获得重生的作者,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有意思的是,第一次约会,汤姆就交给她一个纸条,“我只想和一个‘死过’的人在一起。”作者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因为他们都爱歌德的这首诗:

  告诉一位智者,不然就保持安静,

  因为众人会立刻嘲笑它。

  我赞美真正活着的,

  赞美渴望被燃烧致死的。

  在爱夜的平静水中,

  那个你诞生之处,你曾经诞生之处,

  当你看到静止的蜡烛在燃烧时,

  一种奇怪的感觉袭来。

  现在你不再受困于对黑暗的迷恋,

  渴望更高层次的做爱,

  这种渴望把你猛然往上拉起。

  距离不会让你动摇,

  现在,你神奇地抵达了,飞翔着,

  最终,为光而疯狂,

  你是蝴蝶,你已离去。

  只要你还没经历过这件事:赴死以成长,

  你就只是这个黑暗尘世里,

  一个不安的访客。

  没错。我不愿只是一个“不安的访客”,我也只想和一个“死过”的人在一起。

  正如张德芬所说:心灵成长不是光靠拜师、磕头、诵经、修持等行为就可以有所成的,最重要的还是看你在困境当中的表现。当生命把我们不想要的事物带到我们面前,或是夺去我们不想失去的珍宝时,我们能否有凤凰重生的勇气,去浴火赴死而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