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仨》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仨》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30 05:42:03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仨》读后感精选10篇

  《我们仨》是一本由杨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16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仨》读后感(一):他们仨,我一人的梦

  2016年5月25号,杨绛离我们儿去了。

  杨绛是钱钟书的妻子,今年105岁了,钱钟书给她的评语是:绝无仅有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他是女性,却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2016年5月25日,他去世了,当日,重买一本此书,资以纪念

  因机缘不巧,一直没能再读此书,昨日刚好有些许空闲,搜出来一口气读完!

  本想写些什么东西以作汇报,但无论如何拼词,都觉得暗淡不好意思说出口!截截图几幅附上。

  《我们仨》读后感(二):“只是回忆我们仨”

  3.12 我们仨 杨绛/中 我们仨 本以为是杨绛先生描写温馨日子文字 翻开来 第一部 便是我们都老了 写罢 家中只剩一人 只得是回忆我们仨 相敬如宾 大概是用来形容他们的最好词语印象很深的一段是 “他感激之余,对我说的‘不要紧深信不疑,我住产院时他做的种种‘坏事’,我回窝后,真的全都修好。” 好像“不要紧” 真的就不要紧了 这么互相信任的样子 真好 书中也很大篇幅地提到了钱瑗 在先生的笔下 女儿懂事聪明的 像父亲 一样的能够依靠 然后便觉得 这大概已经是一个母亲孩子最高评价了吧 还特别喜欢他们一家人相处模式 有相互不同之处 采取的是“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反抗” 还是觉得真好 虽然最后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虽然结局是只有先生一人在人间 可大概那些回忆中的相守相助 也足够思念

  《我们仨》读后感(三):《我们仨》读书笔记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译者:无

  出版者:三联书店

  版次:kindle版

  读书笔记(开始时间:20160531)

  1.故事梗概:

  分三部

  第一部 我们俩都老了

  写了作者的一个梦境,梦见她和丈夫(钱钟书)失散了,引出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

  还是通过梦境,写了她女儿(钱媛)和丈夫先后先她而去时她的感受。不过为什么不直接描写,而要通过一种虚幻的梦境,什么驿道,船啊之类的来间接写?是作者不忍直接面对?不过还是蛮感人的。这就是面对死亡吧。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全书的主要部分,大约占3/4的篇幅。写女儿丈夫先后去世后她对二人的思念。

  (一)

  1935年7月,杨、钱两人婚后到英国牛津求学。钱入读牛津大学文学系,她是旁听生。牛津假期很多,上8周放6周,还有3个月的暑假,但钱都没有用来游玩,而是读书。

  (二)

  他们搬家了,又找了一处住处。他们开始自己做饭,逐渐进步(跟我现在一样,呵呵)。后来暑假到伦敦巴黎玩了。

  (三)

  他们在巴黎“探险”的经历。他们还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世界青年大会政府和中共分别指派了代表。暑期结束他们返回牛津,她怀孕了。期间钱通过了论文口试,拿到学位

  (四)

  他们一起去法国,路上受到优待。钱觉得为一个学位赔掉许多时间,很不值当。在巴黎大学,他们只按自己定的课程读书。钱在巴黎的这一年,自己下功夫扎实实读书。在法国时,杨得知母亲在逃避日军时遇难,1938年8月,他们回国。

  (五)

  钱去昆明西南联大教书,杨带孩子回上海。钱曾两次到上海又回昆明(上海不是早沦陷了吗?还来去自由?),杨在上海教书。钱后来放弃在清华的教职,遵从父命去蓝田师院任职。钱自少缺少一位慈母,这对于他的性情习惯都深有影响。钱和作者不生活在一处时,给她写了很多信,还特地为她记下详细日记

  (六)

  记叙她女儿在上海的生活情况

  (七)

  后钱回到上海与妻儿团聚,并辞了蓝田的差事,想回清华任教。后此事作罢,他们三人就都在上海了。钱的妹妹被父亲包办婚姻,钱写信劝妹妹反抗,最后妹妹还是服从了。

  (八)

  讲三人在沦陷区的生活,物质生活匮乏,她女儿的了骨结核,好了。

  (九)

  抗战胜利后三人在上海团聚。对中共的拉拢,他们也明白。他们不愿逃,是因为不愿去父母之邦。他们是倔强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于是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十)

  解放后,他们获得清华的聘请,到清华任教。“三反”之前,她都不愿做专职工作,因为可以躲会。知识分子洗澡运动,钱和杨都参加了,后来还有“忠诚老实运动”。钱还参加毛选翻译委员会,直至1954年。

  (十一)

  五七年以前三人的工作、学习情况。

  (十二)

  反右,二人由于没有被“引蛇出洞”,没有鸣放,躲过去了。钱出版了《宋诗选注》。三年大饥荒他们的生活情况。

  (十二)

  四清和文革中三人的遭遇,钱杨二人虽然遭到一些冲击,还好没受什么大罪,在北师大借住。

  (十三)

  他们又搬回外文所。不论在多么艰苦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他们的乐趣

  (十四)

  文革后期钱媛结婚,钱完成了毛选英译本的翻译。文革结束时,杨完成了《堂吉诃德》的翻译,钱完成了《管锥篇》。杨解释钱之所以用文言文写,就是想让红卫兵们看不懂,从而争取说话的自由。

  (十五)

  讲文革结束后的一段经历。《堂吉诃德》和《管锥篇》相继出版,钱媛赴英留学,钱钟书成为社科院副院长

  (十六)

  讲到女儿丈夫去世前三人的生活。1997年早春,女儿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

  2.摘抄:

  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人,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怪不得老出现“梦境”)

  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他反抗父母。

  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

  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

  但我们也明白,对国家有用的是科学家,我们却是没用的知识分子

  钱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做绳子来使用。钟书待乔木同志是把他当书读。(宽以待人。)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3.感想:书看完了,十点共读的第六本书。整本书写了杨绛先生回忆从认识钱钟书到他去世的整个人生历程,书不长,但是写得很感人。尤其她的一些为人处世观点,很有启发。有点遗憾的是,钱杨二人,作为知识分子,学术上的最大成就似乎就是49年以前的《围城》了,49年以后钱一直忙于翻译“毛选”(简直是浪费生命!)。不知道如果当年他们不是那么“爱国”而选择另一条路,会不会好一些?再读读作者的《洗澡》吧。

  《我们仨》读后感(四):一个万里长梦

  早起又看了一遍【我们仨】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于是泪流满面。 第一次读的时候,看前面两章“万里长梦”,仿佛雾里看花。而第二遍读才感同身受。 因为看到第三章才豁然开朗起来。 才谓之精妙。仿佛能体会第二章梦中到那种,只留下一个人的无助感。

  要多努力才能习惯这样的孤独。不大擅长家务的,“有些笨”的,怕黑的,怕走夜路的,还有些洁癖的杨绛先生,永远地失去了可以包容她的,照顾她的人。而钟书也再也不必受她的照顾。 第三章写一家三口六十多年来的生活,是丰富充足的,也有苦中作乐的。杨绛先生的语言平和,没有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只是在这样的叙述中,这样温馨的,玩闹的,痴狂的生活不免偶见淡淡的忧伤。 这忧伤有些隐忍。是在洗尽铅华后的波澜不惊。 独留一个人在世上,回忆起从前的温暖时光,大概片刻余温之后会感到孤独寒冷。 这爱有多深,思念有多沉重,这疼痛大概就有多浓烈。 我不知道在失去圆圆和钟书的近二十年里,她是如何忍受住这样的孤寂,一次次只余片刻的温暖,需要多大的勇气? 第一次接触杨绛先生是在读钱先生的围城的结尾,附上的文章,当时围城要拍成电视剧。她为他写了许多因为文章而被读者质疑的问题,以及写小说时的一些小事。 钱先生的傲气与狂气,都有杨绛先生为他辩解。他们这样低调,只愿得知己,不愿出名。只想过好自己的小生活。 他们一家大约也是我今后所想的家庭生活的模板。比起他们的爱情,相互妥协包容,有一样的兴趣爱好心灵相通,偶尔打诨玩闹,一起熬过社会动荡颠沛流离始终相濡以沫。 我们此时这样矫情小心思,或摆脱不了的不值一提的,或许不那么舒服爱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今天看见热搜,大张伟说有的人二十五岁就死了,八十岁才下葬。不禁觉妙。 大好时光,我们该把这样好的世界,这样好的风景,一起埋葬了吗(๑•̀ㅂ•́)و✧ 现在有许多想要去做的事情,我希望马上完成,不再拖延。 我也想说,感谢你让我决定成为更好的自己~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杨绛先生说,要过好当下。

  《我们仨》读后感(五):“客栈”回忆

  书一开始,杨绛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灰色的梦,梦中的她与丈夫和女儿一次次相遇,又一次次分别;醒来的时候,她又不断想起丈夫和女儿在病床上的最后岁月。唯一相同的是,无论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里,杨绛都在不断安慰着女儿和丈夫。

  杨绛先生书中的叙述就像是唠家常,又像是在喃喃自语,可简单的文字在她笔下组合起来,却有了直击人心力量,“我想到她梦中醒来,看到自己孤零零躺在医院病房里,连梦里的妈妈都没有了。而我的梦是十足无能的,只像个影子。我依偎着她,抚摸着她,她一点不觉得。”这几句读完,就忍不住要流出泪来,杨绛在书中从不摆弄文字技巧,可就是这样平静的叙述,反而更让人难以平静。

  书中多次穿插了作者梦中太多和钱钟书与钱媛分别的场景,可尽管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在梦中做离别,可毕竟还有“离别”。

  抗战时期钱锺书颠簸流离,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但怎么可能呢,那么漫长的岁月里后来发生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人间没有单纯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一九九七年,钱瑗去世,一九九八年,钱锺书去世。而在书中这个唯一一处充满欢乐回忆的“我们家”的寓所,在两人先后辞世之后,被杨绛称为了“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只不过后来,杨绛先生自己,一个勘破了红尘生死的老人,住在了这座客栈里,接近20年。

  《我们仨》读后感(六):我们仨 读书笔记

  我们仨, 杨绛

  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自己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 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我想,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他反抗父母。我记起我们夫妇早先制定的约,决计保留自己的见解,不勉强他。

  “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压根儿不吃“胡萝卜”,就不受大棒驱使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钟书住进城去,不嘱咐我照管阿瑗,却嘱咐阿瑗好好照管妈妈,阿瑗很负责地答应了。

  孩子自己决定的事,不予干涉。

  爹爹可怜娘寂寞,而两人很少共同语言。他常自称“拗荆”。我问钟书什么意思。钟书说,表示他对妻子拗执。我想他大概有抱歉之意。自称“拗荆”,也是老人对老妻的爱怜吧?

  我们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我们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

  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

  我们还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做绳子使用。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

  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读后感(七):杨绛和钱钟书教会我的关于爱的7件事

  昨天又忍不住看了一遍《我们仨》,虽然有淡淡的抹不去的伤感,但更多的是留在心中的美好。 如今,他们都不在了,但他们的故事却会一直流传下去。 我一直很喜欢,也很羡慕钱钟书和杨绛一家。 所谓幸福,大抵就是他们仨在一起的样子。 于是,我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1,做一个有趣的人。 有趣的人,不怕生活的平淡。我觉得钱钟书和杨绛都是有趣的人。 所以他们把平淡的生活过得刺激又好玩。 “搬家是冒险,做饭也是冒险,吃一顿红烧肉就算是冒险成功了。” 这些稀松平常的事情,到了钱钟书杨绛那里,都成了生活的乐子。 并不是生活太平淡、无聊,而是我们没有一颗发现有趣的心。 2,坚持为对方做一些事情。 “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份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 其实钱钟书是个“拙手笨脚”的生活白痴,他却没有理所当然地什么都不做。 由于他习惯早睡早起,杨绛习惯晚睡晚起,他便大显身手,给杨绛做爱心早餐,还会得意地说:“我会划火柴了。”萌到不行。 两个人在一起,能够为对方坚持做一些事情,是一种爱的浪漫。 谁说只有鲜花巧克力才能制造浪漫,只要有一颗为对方的心,随时都可以浪漫。 3,当对方做错事时,不要开口就指责。 前面提到,钱钟书是一个“拙手笨脚”的生活白痴。所以在杨绛生孩子期间,他做了很多“坏事”。 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的桌布染了。他把台灯砸了。他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关不上了。 但是,杨绛听说后,丝毫没有埋怨、责怪,只说了一句:“不要紧,我会修。” 杨绛这样的容量,其实很少人能够做到。 “你怎么又把脏袜子放在这里……”“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这样的句式是不是很常听见? 当对方做的事情,不符合我们的意时,我们常常开口就是抱怨和指责。 但杨绛不是。 “我爱整洁;阿瑗和爸爸结成一帮,暗暗反对妈妈的整洁。例如我搭毛巾,边对边,角对角,齐齐整整。他们两个认为费事,随便一搭更方便。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4,每天留出两个人独处交流的时间。 白天忙工作,晚上回到家,又有很多家务琐事。你们之间,是不是已经很久没有面对面,或者手牵手独处一段时间了? 我认识一对感情好到让我羡慕嫉妒恨的夫妇,他们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把女儿哄睡之后,一起到楼下散散步,聊聊天。 钱钟书和杨绛,也很喜欢散步探险。 “我们每天都出门走走,我们爱说‘探险’去。早饭后,我们得出门散散步,让老金妻女收拾房间。晚饭前,我们的散步是养心散步,走得慢,玩得多。” 5,夫妻之间可以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钱钟书和杨绛吵过一次架,为了一个法文“bon”的读音。 “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然后,我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夫人公断。她说我对,他错。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钟书输了,当然也不开心……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的定规。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后来,因为钱钟书的工作调动问题,杨绛和他又发生过一次异议。但杨绛却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他反对父母。”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一些不同的生活习惯或者观点。我觉得,只要大的价值观不冲突就可以,不必事事求同。我们要学着尊重对方的决定。 6,当对方不在身边时,写下你的见闻和思念。 有些男生出差时,不大喜欢给女方主动打电话,也不大喜欢女方打电话来查岗。他们像飞出鸟笼的鸟儿,声称想要一些自由。也有些男生,不在妻儿身边时,每天几个电话报备行踪,生怕错过跟妻儿分享的机会。 钱钟书是属于后一类,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电话。解放前,钱钟书在内地教书,杨绛留在上海。他们分隔两地时,钱钟书经常写信给杨绛,他还把每天发生的事情写成日记,也把对杨绛的思念写下来,并在日后与杨绛分享。所以,虽然不在身边,杨绛却知道钱钟书的所有事。 这种习惯,他们一直坚持,只要不在对方身边,就必详尽记录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这种琐琐碎碎的事,我们称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滞留海滩上的石子。我们偶然出门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带回大把小把‘石子’,相聚时搬出来观赏玩弄。” 7,相信是一种力量。 我和小伙伴刚在一起时,面对他做不到的某些事情,他并不相信我可以做到。 而事实往往证明,我确实可以做到。于是难免留下一些不开心。 但是钱钟书不同,他很相信杨绛。只要杨绛说“不要紧”,他就相信真的“不要紧”。 所以,当他做了“坏事”,弄坏这个那个时,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时,他就真的放心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这里竟有些感动。相信是一种力量! 慕宇轩(微信订阅号:muyuxuanxuan) 做一个有意思的人!

  《我们仨》读后感(八):all we need is love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这是杨绛先生对“我们仨”的总结,但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并非铁骨铮铮,只是生性腼腆淡泊,但求尽看自己想看的书,过平静日子的明理克制着实让人敬佩不已。故虽世事动荡,饱尝苦楚,但文笔中并无哭怨之意,却尽是我们仨的幸福温馨。

  “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的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该是何等的深情才能连面对死别都如此温情暖心。

  真的好生羡慕圆圆,有锺书这般的父亲,陪他玩闹陪她笑。

  小时候,对老帅哥的印象是“空中飞人”,一大半的时间他都全国各地飞行不在我们身边。后来他很少飞了,我对他的印象又变成了“万事通”,亲戚朋友相求之事几乎没有他搞不定的,但真正待在家陪我们的时间依然很少。从我去北京读大学开始到现在七八年时间,我跟老帅哥通过的电话也是屈指可数。我们俩之间没有过多沟通的相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也因为这样的相处模式,父亲这个角色在我生活中的占比一直以来都太少太少。

  直到这次老帅哥生病,才真切体会到父女亲人之间的这种强联结是多么地深刻。从得知老帅哥生病需要住院手术之初的突然与惊吓,到手术时间比预计时间久了近两个小时的焦急等待与担忧,到每天下班狂奔到医院陪聊的奔波,每日能见面聊天看着老帅哥一天天好起来所获得的久违的喜悦悄悄地填满着每天的生活。可术后检验报告结果又是重重的当头一棒,是呢,从来就没有什么轻易躲过。一直到上周专家门诊咨询得知无需过多担心才吃下定心丸。

  似乎从来没有像这几天这般仔细端详过老帅哥,这张年轻时不知被多少姑娘觊觎的帅气面庞已两鬓白了大片,炯炯有神的一双大眼也不知何时已布上眼尾纹,术后陪老帅哥散步,妈咪挽着他的手走在前面,我慢步跟随,老帅哥已不如我记忆中那般高大挺拔。

  周末随手翻了下好声音,有一个姑娘唱了《父亲写的散文诗》刚听完a段的时候还跟业业交流音乐处理问题,后几秒两个人就同时因为被歌词触动开始抱头嚎啕大哭,每一句歌词都仿佛一把尖刀一字一句刻进心里。我是一个甚少有情绪爆点的人,这是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这样放声大哭。

  人啊,总是在快来不及的时刻才想到去紧紧抓住那些曾经觉得毫不费力拥有的东西。也许应了那句老话吧,父爱如山,父亲的爱都是深沉的吧,放在心底,远比一句轻浮的我爱你来的更让他们心安。

  《我们仨》读后感(九):爱如这般,了然于心

  杨绛先生的这本《我们仨》我第一次听人提起大约是我高中时候,那时语文老师向我们提起并推荐这本书,不过一直都没看。在印象中,仅大致了解杨绛先生是钱钟书的妻子。看完这本书只有一种感觉——温暖,我很佩服杨绛先生有足够的勇气独自回忆那些与丈夫女儿在一起的岁月,书写了这本为后人所喜爱的《我们仨》。

  因为这本书,杨绛的形象变得更立体。在饱读诗书的背后,是一个一个会迷路,生活能力差的杨绛,一个受着女儿阿圆和丈夫关怀照顾的杨绛。在杨绛的回忆中,阿圆聪慧乖巧,似乎和自己的角色颠倒了;而丈夫钱钟书则是与世无争,认真做学问的一个学者。《我们仨》是对女儿钱媛未完稿的一个延续,言语间透露的是满满的温情与思念。

  书中不乏一家三口的照片和一些手信,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三口坐书桌工作的那三张照片,图片配着文字:我们三人各自工作,互不相扰。这应该就是我脑中爱的模样,我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可以是对坐,互不相扰,停下来时为对方添上一杯茶。现在人心浮躁,想觅得兴致相投的良人实属难事,而我在等待的就是这样一般的人。

  此外,本书中大量提及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对此本书,早已闻名已久,待下次我看完《围城》我再来补它的书评。总而言之,《我们仨》是一本很温暖的书,推荐给大家。

  《我们仨》读后感(十):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的作者是一百零二岁的杨绛,她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高中学校的一个小小阅览室里,我花一个下午的时间闷头看完了这本书,当时还处于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只觉读完书后的那个黄昏,似乎变得比往时更怏怏不乐。过了些日子,读了大学之后,买了这本书,上学,工作,换地方工作,书是要一直带着的,但不常翻。   其实书中并没有描述太多的喜与悲,杨绛似乎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描述他们一家三口从相距到分离的一生,痛苦和欢乐好像都跟笔者隔着一层,杨绛写她女婿:“得一和善忠厚,阿圆有他在一起,我们可以放心。”而几页之后,却已为逝者:“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写钱钟书跟阿瑗生病去世: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笔调静得吓人,所谓哀而不伤说的就是这种情绪。   关于他们的生活,两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少爷,青年相遇,结婚留洋,度过短暂的快乐生活,每天只需读书,研究如何做饭,跟散步路线,不久生下女儿,回国,遇到运动,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每天的日程变成挨批斗,扫厕所,下放农村,直到暮年生活才有所改善。笔者并没有控诉命运的不公,他们一家人对所遭遇的一切维持着知识分子最起码的体面,做牛鬼蛇神时不哀求什么,平反后权势来请,也不想搭理什么。只愿一家人平平淡淡的相守,读书做学问。   在我心中有两个能称得上大家的人,杨绛是其中之一。我佩服她对万事万物的淡然处之的超脱,怀抱一颗赤子之心,不论周遭境遇高低,始终能保持真我,尊重真我,静守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荣辱不惊,去留无意,笑看天边云卷云舒,静观庭前花开花落“.而用她翻译过的一句诗来说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用我们仨里面的一段话来结尾: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者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起过日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