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铁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高铁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9-03 04:2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铁读后感精选10篇

  《高铁》是一本由韩松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高铁》读后感(一):“反乌托邦”科幻(南都周刊对韩松的专访文章

  白天作为一名记者为新华社工作,晚上写作黑色寓意深长小说作家韩松以超现实主义方式,为他观察到的当代中国披上了一层科幻和荒诞外衣

  隐喻

  利用日本技术制造的高铁列车,行驶中发生不明原因的重大事故。周原试图去探查真相,竟然发现列车为了躲避敌人攻击而被改造为了一个人宇宙……

  这是韩松科幻新作《高铁》的起始情节。书中,韩松还把高铁比喻成一个不断膨胀的避孕套,这并非纯粹想象力的迸发。“一部分科学家对宇宙的描述,就是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而且一定时候还要收缩。”在韩松的笔下,高铁就是一个巨大的膨胀的宇宙,它不仅在疾驰,也在自我膨胀。

  这个隐喻是典型的韩松式的。高铁就是我们的社会,它一边高速发展,一边又在自我膨胀,最后控制不了自己,不知道将变成什么样的怪物

  《高铁》被看作是之前那本石破天惊的《地铁》的续篇。这次,韩松起笔就是一次残酷迅猛的高铁事故,死亡、混乱挣扎、淫乱,阴暗气氛弥漫着整部小说。这很容易让人猜测,韩松是否是对那次现实中的温州动车事故的一次影射?

  但事实恰恰相反,在温州动车事故之前,《高铁》初稿已经完成

  韩松还记得那个“7·23”的晚上,他正在家改书稿,突然手机短信提醒音响了:温州发生中国高铁史上空前惨烈事件伤亡数百人。回忆起那个时刻,韩松觉得自己对这个事件的反应有点冷漠。“把高铁事故写完了,好像真的发生过了一样。这其实是一种错觉。”

  这为韩松的一句话做了注脚:科幻就是明天的新闻

  之所以如此说,跟他的职业关系。现实中的韩松,是新华社的一位新闻从业者。很多作家躲在屋子里写科幻,靠的是想象力,但作为新闻人,韩松接触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现实事件,这种“不可思议”,就是他科幻的灵感来源

  美国《新闻周刊》描述说,韩松白天作为一名记者为新华社工作,晚上写作黑色而寓意深长的小说。

  这种职业身份,让他与以《三体》蜚声文坛的刘慈欣有了明显差别:刘以技术型的硬科幻和极度恢弘的想象力征服读者,而韩松,则以超现实主义的方式,为他观察到的当代中国披上了一层科幻和荒诞的外衣。

  这种科幻与现实的预言交织,在韩松近来阅读的英国作家巴拉德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巴拉德在《沉没的世界》等几本科幻小说中,写到了生态环境问题,他笔下的地球两极融化,海平面上升,城市沉没在水下。这几本书写于上世纪60年代,而那个时代,还几乎没人讨论过这种问题。到了今天,却成为我们生存恐慌的来源。

  “我们晚了半个世纪才来补课。”韩松说,“科幻,就是提前跟你说什么事情可能会发生。”

  做梦

  韩松最早接触科幻小说,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幻是当时引进的西方文化思潮的一部分。“引进的都是西方最一流的科幻作家,也有很多后现代风格的作品,探讨的是当时西方最核心的问题,比如人和机器的关系,电视对人的奴役,消费文化今后怎么去控制人,人生活真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等。”

  读了这些作品,韩松觉得自己身体里有一股隐藏的热情被激发了,那种对超越性的星空与宇宙之秘密好奇与热衷。于是,从1987年发表科幻处女作超短篇《第一句话》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宇宙墓碑》、《没有答案的航程》、《2066之西行漫记》、《地铁》等,让他在科幻文坛独树一帜

  几十年后,他回头看看发现自己所在领域依然非常“边缘”。

  在正式的文学体系中,科幻文学还是被列在儿童文学一类;北京师范大学设立了科幻专业,也是归在儿童文学专业里面。今年举行的科幻界最高奖项银河星云奖,也在惨淡经营。“像这样规模的奖项,没能找到赞助,都是会员自己掏钱。”

  作为这一届评委主席,让他欣慰的是参赛作品的质与量的提高。前两届入围的只有几十篇作品,今年一下就上升到两百多篇—评委们都看不过来。

  在《三体》等重磅作品的影响下,这几年科幻文学的阅读群体在不断扩大,特别是80后群体。这个群体不再用儿童文学的眼光去看科幻小说,而是把科幻文学与城市、未来等这类比较“酷”的意味联系起来。

  “我觉得,大部分看科幻的人都是理想主义者,觉得宇宙、未来是充满诱惑极大空间,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或者颓废空虚。”韩松说。

  在他看来,一个国家崛起就会伴随着科幻的繁荣期。科幻最初发轫于英国,第一篇科幻小说就产生工业革命期间,产生了当时最牛的科幻作家;然后就转移到美国,特别195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科幻的黄金时期;随之几个工业化的国家,比如苏联和1970年代的日本,也有一段黄金时期。到现在,西方国家的科幻热一直长盛不衰

  如果只考虑今天怎么活下去,明天怎么活下去,是没有梦的。“科幻把人的视野打开了,要让你去做梦。”韩松说,“我觉得中国也到了这么一个坎上,刘慈欣这些作家现在能够冒出来,是有社会背景的。”

  悲观

  在小说《高铁》中,韩松给一个人物角色起名叫“吴未来”,这个名字谐音背后弥漫着冷酷与悲观的意味。

  几乎每本书,韩松都会遭到几家出版社的拒绝,不是因为担心销量,而是被认为“小说基调有问题”。

  “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这是出版方为韩松贴的一个标签。韩松的科幻被认为有强烈的“反乌托邦”的特征,这类作家往往认为社会达不到一个理想状态,人的自由都是被管制的,人要反抗它。

  韩松承认,他确实受到了卡夫卡和《1984》的一些影响。“我觉得中国至少有一个东西还没有被写到,就是现在中国那种巨大的、超越了卡夫卡式的荒谬感。”

  他喜欢看《聊斋志异》,解读那些通过隐喻描写的现实中不存在故事。鬼在另一个世界,又来到了现实中,经历的故事也是隐喻和讽刺了现实。“它介绍了一种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想象,它认为鬼比人还好。”

  既描写了虚构荒唐的世界,又很真实,这是人鬼世界,也是科幻最本质特点。韩松看来,科幻不过是在人鬼故事的基础上,加了些现代的科学技术,而不仅仅是美女狐狸

  “大部分写科幻的人都有一种悲观的东西,但他的骨子里面又有乐观的、非常希望乌托邦的东西存在于宇宙中间,人不应该像现在这样。他认为现实跟理想有很大的距离,他希望把这个世界毁灭掉,找一种方式再造一个出来。”韩松说。

  这就是韩松笔下的世界:支离破碎,又耀眼华丽,充满了机器的怒吼和人们的尖叫。哪怕是在最黑暗的世界,比如地铁里,你也会看见花花绿绿的疯狂广告。他的语言风格,也跟这个描述的世界一脉相承:各种夸张的比喻、支离破碎的描写、极端冲突场景

  “如果有一辆去天堂的快车,但只要还有一个我关爱的人留在站台,我一定不会上去。并不是我有任何崇高,而是因为我和韩松在本质上都是悲观的,上车对我没有意义。”他的一位朋友张峥说。

  恰好韩松下一本新书已经完稿,名字就叫《末日》。

  本文刊载于《南都周刊》2012年第46期

  《高铁》读后感(二):R21-高铁-韩松

  书中太多的隐喻和讽刺,很多意象晦涩难懂却能隐约猜出所指,这是一本关注现实的科幻小说。

  《高铁》读后感(三):韩松----矛盾与反叛的心灵世界

  相继读完《地铁》、《高铁》,我好好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反乌托邦小说。尽管我没有读过歌颂乌托邦社会的小说,但我反而更喜欢韩松作品中的诡异、反叛、沦丧。这是与其它国内作家最大的风格区别。正如后记中所述,这两部作品是作者近几年思考记录反映到作品里,便是充斥着矛盾、担忧不满,甚至连主人公转世后依旧污秽般活着。

  作者在新华通讯社工作,工作内容基本都是签发新闻稿件和出差学习,外出奔波的这些年刚好目睹了高铁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但作者同时发现,高铁建设的高速扩张,依然同现实社会不相称,比如令各国罕见的“春运”、铁路沿途的村镇面貌、没人在意的垃圾倾倒点;这些现象说明,国家在另一方面依旧表现得十分落后,要像高铁一样现代化、信息化的路还很长。在乘坐高铁的过程中,不断交织着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幻化万千,中国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个命题还真的很科幻。小说中未给出这个答案,而是让主人公继续寻找决定着未来的要因。

  看过几篇采访韩松的专稿,“他总对现实世界充满了疑虑,总觉得危险就在身边”,而作为科幻作家,“喜欢想象未来是本能未知总是带来恐惧个体命运也没有把握”。这个回答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体现到作品里,即是那个高速前进、永不停靠的列车上,不停找寻事实真相的主人公。这台列车象征了当下的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人公则象征了不愿碌碌无为、继续拼搏的人们。

  《高铁》读后感(四):停不下的走火入魔

  我第一次读韩松的小说,是一部短篇,名叫《末班地铁》。是坐地铁的时候偶然跟同学聊起,同学借给我看的,从此喜欢上了韩松。此后的很多年,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科幻写的最好的就是韩松了。包括后来国内交口称赞的《三体》出来也是一样。

  直到《地铁》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韩松开始起疑了。看到《高铁》以后,我已经心下了然,韩松的小说已经走火入魔了。

  这里并不是谈科幻,而是谈小说。回去看看《末班地铁》再看看今天的《高铁》,韩松的文字就像高铁一样,在纸页上肆意奔驰。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正是他们欣赏的,但除非是诗歌,小说的文字是不应该无拘无束的。

  我想起前几年有个电影,叫“建国大业”。该电影唯一的卖点就是明星众多,但是因为太众多了,使得电影从一部烂片变成了一种无法形容的烂片。其实电影题材不错的,虽说是献礼影片,但是如果仔细下功夫历史上而不是要让所有人都露个脸上,也许会是一部有趣的电影。

  今天韩松的作品就有点建国大业的意思,不错的科幻和烂小说。一个接一个的隐喻让人感到疲倦,隐喻就像电影里的主要角色,要是太多了,人们就关注不到故事了。我现在从新回想《高铁》这部小说,根本想不起来小说讲了个什么故事,脑海里出现的,只有一幕幕充满隐喻的画面

  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也面临这个问题,他早年的小说堪称经典,奠定了他大家的地位,后来看到他新出的小说,就像一个精神病人喃喃自语一样,根本让人难以读下去。韩松还在走火入魔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话,温瑞安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高铁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