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Winter of the World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Winter of the World的读后感10篇

2018-09-04 05:4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Winter of the World的读后感10篇

  《Winter of the World》是一本由Ken Follett著作,Findaway World出版的Preloaded Digital Audio Player图书,本书定价:USD 69.99,页数:9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Winter of the World》读后感(一):短评写不下

  8.5 没有第一部精彩,但同样很棒。主角们貌似都没有正面参与重大战役,书里描写也都是侧面表现历史进程,多人物经常在时间跨度很长的一段里来回跳跃,所以读起来感觉人物在历史进程里也是点状的,无法很难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总是跳到某人物时就先用半页描述一下这之间的变化,然后再展开新的进程。最后结尾很温馨,和第一部一样同样首尾呼应。这部还是喜欢Ethl。

  《Winter of the World》读后感(二):Winter of the World

  第二部依然有很多我喜欢的人物,例如Lloyd,Daisy, Carla, Greg, Woody, Volodya 等等等。最爱的Lloyd 和Daisy在一起总算没有白看:)

  二战残酷,Carla一家悲惨经历就是一个缩影。希望世界和平,但是世界总是和平不了,有时候我想为那些可怜人们做点什么,例如孤儿

  下面是一些摘抄:

  《Winter of the World》读后感(三):远没有第一部精彩

  在凌晨2点看完了这本书。大概900页,前600页看的英文原版差不多每天啃哧啃哧看2小时,看了一周;后面300页看的中文,3小时就看完了。深深自己中英文阅读速度之间的鸿沟而折服。这一部没有第一部《巨人的陨落》好看。1,巨人的陨落描述了不同社会形态下贱民、工人、中产和贵族阶级的不同故事层次更加丰富。我特别喜欢第一部的结局:菲茨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带着儿子的Ethel在议会遇见,贵族走下楼梯,而工人阶级走上楼梯,隐喻了工人阶级的崛起无产阶级的衰落。但第二部这几个家族都算社会的influential,阶级层次没有那么明显,像看上层人宫斗。2,从历史背景说,一战的爆发其实有点懵逼,欧洲国家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这场仗,所以有很多人情味的故事,譬如一战时圣诞节战壕停火,两军一起踢球。但二战就是彻底的brutal的战争,残酷冷血且可怕,所以故事也很血腥。3,第一部的人物更加出彩和有趣可惜第二部里他们的孩子都变成了国家机器统治下的平庸之辈。在冰冷的国家机器面前,大家服从的意味多一些。所以第二部里werner这个人物很出彩,爸爸纳粹,但他是苏联间谍,他有自己的思考。ps,第一部里我最喜欢Walter,第二部里最喜欢的就是werner了,太爱德国人了。4,第二部里的爱情戏太没张力了,都是青梅竹马然后心里都一直放不下,然后历经千难万险结婚了。爱得好平庸和无趣。况且年少的爱情哪里能持续这么久,unrealistic。5,从主干剧情来说也没第一部有新意,我几乎都猜到哪个人物在那个节点会死,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也有可能是我对二战历史太熟悉。6,从支干剧情来说,第一部讲了很多女权运动详细描绘女性力量的崛起,很有趣。但第二部蜻蜓点水般地写了黑人同性恋平权,但involve进去的人还是很submissive,完全没有第一部里的女性主义者有力量。所以说第一部是超五星的话,这一部《winter of the world》只能打三星半。

  《Winter of the World》读后感(四):历史的浪潮中,我们终是尘埃——读《世界的凛冬》

  《winter of the world》有小人物欢欣,更多的是二战带来的创伤阴霾黑暗。每个家庭失去了主角光环,不管主人公再怎么挣扎,终归逃不出时代影响。我想到长者名言,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在特殊的时代,历史才是主宰,个人的奋斗只能激起微微涟漪。 纳粹无疑是邪恶的。盖世太保为了抢占Robert的餐厅,放出恶犬将Jorg活活咬死;Walter为了坚持正义,被纳粹打得片体鳞伤,挣扎着爬到家门口咽了气;Eric相信希特勒的理论,却亲眼目睹纳粹军官手无寸铁的妇孺老人开枪打死,他终于明白,纳粹就是双手侵满鲜血的杀人恶魔。 可纳粹的对手苏联布尔什维克呢?他们为犯下的一桩桩罪行编织最美好借口,现在的黑暗是暂时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就将来的理想世界。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苏联红军将领。在西班牙内战时,他作为援助将领,不发给志愿兵一枪一弹,指挥了一场自杀性的袭击残忍处决了侥幸活下来的年轻志愿兵,冰冷地说“There's no mercy for coward”。等到德军入侵莫斯科时,他却打算带着情妇仓皇逃离莫斯科。到底谁才是真正的coward?最后,他被愤怒民众围殴致死,volodya 留下一句“There's no mercy for coward”,这真是大快人心。 书中塑造最好的人物是Dasisy,读者可以看到她完整成长历程。她一开始就不是单纯无知少女追求着上层社会的认同对待婚姻世故功利。可是她并不如其所愿,读者没办法讨厌她,甚至有点同情。到了大空袭时,Daisy幡然醒悟,投身到志愿者行列,这时人形象趋于丰满。可惜的是,Ken Follett笔下的人物受历史小说限制,只能人服务事件,人物塑造难免畏首畏尾。Daisy与Lloyd重逢之后,又变身小女人,落入传统的窠臼,前面总总蜕变瞬间烟消云散,让人扼腕。 另一方面,我猜Ken Follett肯定坚定自由派,书里不管是政治人物还是政治观念,都潜藏着共同的价值判断:凡是贵族社会、保守主义都是落后的,凡是工人阶级、自由主义都是进步的。从理念落到笔端,不免削弱了历史小说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面性。 虽然有这些缺憾,我还是佩服Ken Follett大神用回忆想象绘就了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而我们今天的历史,将来又会如何书写?

  《Winter of the World》读后感(五):写的什么玩意

  比第一部差远了

  第一步称为史诗问题,第二部就一没什么营养普通畅销书

  人物大多不是脸谱人物(反派外貌骨子里都烂,正派各种光环)就是上帝视角(lloyd 之类的), woody 跟 lloyd 形象还重合了。还有 carla 那个绿茶婊,在揭发屠杀儿童问题上,简直是白左圣母典型,你有对神父的死有一丝愧疚或者伤心么,那时候 werner 无论是不是间谍也真是冤枉啊。

  爱情故事套路都一样,大概就是直男写的网络小说的水平吧。

  另外福莱特在这本书里写历史事件的手法几乎一模一样手段单一:找个主角,让他以各种方式进入现场,通过他的眼睛观察现场,在毛片里我们称这种类型叫 POV。erik 这种类似无脑路人的半主角人物,大概唯一作用就是提供一下眼睛,呵呵

  关于作者的政治取向问题,作者是个畅销作家作品肯定是符合欧美主流思想的,所以作品里对共产主义有很多无脑黑,虽然我对共产主义没好感,但正经欧美历史学家写的书好歹看过几本,苏联异议作家的书也看过几本,对福莱特黑共产主义的方式,实在是不敢认同,太 low 了。 不要求你写到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的水平,写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水平总行了吧。举个例子:盟军在德国国土上强奸德国妇女的问题,毛子强奸确实是坐实了的,作者竟然说英法美没有大规模强奸,福莱特啊,摸着你良心说,你这是不是 bullshit,还自诩给历史学家过目过的书。还有苏德密约的问题,福莱特一股脑把责任推到苏联头上,可这锅苏联真不能全背,相反,福莱特笔下英勇无畏的英国要背大锅,英法绥靖政策而且一直排挤苏联,苏联在当时的环境下几乎独自面对德国威胁,在当时苏联的国力下,除了暂时认怂争取时间还有别的好方法吗。

  曾经推特、微博上有不少大 V 说中国夜郎自大,嘴里的“世界”只有自己一亩三分地,不包括欧美。 当年年少无知的我还真信了,后来读了几本书,发现美人也这样,很多艺术、历史、小说里,“世界”是不包括远东的,顶多包括中东。 这本书也是,大概远东提的最多的也就是微不足道几个章节太平战场了。南美二战没啥大事,不提也就罢了。

  最后,准备看第三本了,第三本里即使福莱特写出历史终结论这种观点我也毫不稀奇,反正我对作者的水平已经不抱希望了

  :黑了这么多,这本书还是可以一看的,故事讲得比第一部好,只要别把作者的私货太当回事就行了。犬决的场景超级震撼。lloyd 穿着裤子露着大屌求婚的场景也很 sexy,哈哈,我为什么会记住这种无关紧要细节,就跟那个飞机上被打的华人那个大肚腩似的。Boycott United

  :第三部果然比第二部还要烂很多,我上面喷了那么多第二部,其实觉得还是及格的,只是我个人不太喜欢。第三部完全就是胡说八道

  《Winter of the World》读后感(六):直男写的二流言

  2018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 Ken Follett 的世界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Winter of the World《世界的凛冬》。读完以后想说的挺多的,当然了就是一点小小的吐槽;毕竟好看的书看完了我只会说妙妙妙;而所有能把文字排列成狠能赚钱的文章的作家,都是值得尊重的!读后感,一言以蔽之,如果不是读了第一部,我不会读第二部;但是读完第二部后,我是绝对不会去看第三部Edge of Eternity 《永恒边缘》。

从左往右为第一、二、三部

  《世界的凛冬》在人物上承接了第一本 Fall of Giants《巨人的陨落》,讲述了从1933年到1949年期间,身在英国、德国、美国以及前苏联等几个家庭,在历史进程的推动下的曲折命运。两部书采取的都是管中窥豹以小见大的手法,描写了历史是如何一步步在人类决策下滚滚向前,与此同时如何碾压人类的故事。

  虽然这个系列被众多公众号推荐,作者在写书时的废寝忘食、形销骨立也被当做一大卖点。但在人类宏大命运的外衣下,在我看来这就是本二流言情,离自诩为“二流偏上水平”的毛姆都差得有些远。从用词的拗口,到文笔僵硬,再到情节俗套等等都差强人意

  两本书本质上都是这些人物故事的堆砌,这些故事组成的主旨,也就是两本书各自的标题;而贯穿其中却没有主线,主线就是时间的推进。所以这么说来,作者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本来对整体框架已定的历史小说来讲,作者的文笔对书好不好看起的是决定性作用。很可惜 Ken Follett 的文笔有点差强人意。比如很多的修辞读起来十分的僵硬,像一个大咧咧的直男试图去懂一个青春期少女的心思一样的不贴心。尤其是在一些描写人物外貌和细腻情感上,作者的用词透露一种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的无力感。

慈祥的作者 Ken Follet

  在第一部的时候,我还画过一个人物关系图谱。但和第二部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第二部里,曾经的主角们的孩子们孩子伴侣们,孙子们,还有一些为了推动剧情而不能消减的人物都出来了。因此故事之间的切换比第一部更加混乱。第一部的时候,作者还试图在故事切换时,寻找除了时间线之外的联系。而第二部,除了时间推进以外,故事之间的联系十分的薄弱。当然这样的小挑战性给阅读增加了一些趣味,但同时也有点脑壳疼。我看评论很多人说,第二部里的主角光环消失了。诚然和第一部比起来,第二部中的 “恶” 像雨一样,落在罪恶的人头发上,也落在无辜的人的肩膀上。一个接着一个的人物在血腥和暴力离开,像是寒冬一阵又一阵的北风凉意头顶钻进去蹿到尾巴骨。但是细细看来,消失的光环主要集中在了德国纳粹统治下的 Von Ulrich 家中和某些不重要角色。其余的家庭的孩子们仍然在父辈的荫蔽下平步青云。尤其是英国 Welsh 矿区的 Williams 一家,虽然贫穷,但是作者给的人设,给的待遇,简直亲生儿子。虽然第一部本着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原则,推翻了旧贵族,但是金钱权势带来的阶级和人脉差距与传承,却是贯彻第一、二部的。

  最后就是文中纳粹德国的故事。去年年底刚看完了 The Book Thief 《偷书贼》之前也看过一些类似主题文艺作品,比较大众的如电影美丽人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等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所以在纳粹政府统治下的反抗对我来说有些乏味、老套。更何况在这样一本作者企图兼顾太多的书中,要写得出新又要写得好纯粹奢望。更何况珠玉在前,这么一个被翻来覆去探索的主题,作者就算是写的再好,可能也不会对整本书有什么大的助力。

  而以上的问题在冗长的篇幅下被放大了不少。三部曲,每一本都是千页上下。所以这个系列的阅读体验应该是挺让人窒息的。读完之后虽然觉得自己啃下了一本大部头,但是震撼度真的有限,反正我是没觉得多么被撼动。

  虚构类小说在我看来可以分这么两种:第一种故事并不一定长,但是结构紧凑,像一个人就是一只队伍一样,一万个字能讲出几万个字的故事,余味无穷。另一种则是勤恳本分,每个字都在挣扎着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常常不仅做不到,反而有 1+1 < 2 的效果。我觉得,Ken Follett 这两本书属于后者。而且作者 “留白” 太少,他似乎太过纠结于把每一个细节都尽量细致地描写出来,挤走了本应留给读者自己处理情感的空间,反而失之于平庸。

  当然了,这系列的书也是有不少优点的,不然人家怎么在全球卖了几亿本!在第一部前半部描写一战的酝酿时,各国家权力之间的博弈十分的出彩。那一部分让我感觉到作者文字的力量,和平的天平就是在这样的你拉我扯中被一不小心颠覆了。第二部中,历史部分虽然没有涉及太多的权利博弈,但是苏联红军在西班牙内战和占领柏林之后的一系列描述也是足够撼人听闻的——虽然并不会觉得惊讶。 除此之外,第二部有些人物的特性也闪闪发光,包括无私、勇敢、正直、悲天悯人等等看上去愚蠢又老套的特质,是作者给书里漫漫历史前行路上安上的明灯。确实有些感动。虽然这些感动在《风声》里顾晓梦一句话就能概括了: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得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而灵魂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看第二部的铺垫,第三部会讲一个在冷战背景下的黑人人权运动,女权运动、LGBT的反歧视等。Follett 和这段历史都不是我的菜,所以我是不打算再看了。人生苦短,我都快三十岁了,还是去看一些能让我开心的东西吧。还是那句话:

  Reading is supposed to please you,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Ciao, guys!

  《Winter of the World》读后感(七):War: The Cruelest Side of Life

  In this book “Winter of the World”, the author used the characters’ lives to fully describe the WWII, their personalities showing in everything they do. War brings great bitterness and suffering to them, but can not stop their lives, love, marriages, and living their lives to the fullest. This book described many different perspectives, 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ent ideals of people living in that period of time.

  One example is Carla and her brother, Eric. Even though they are from the same family, their beliefs are different. Eric believes the influential people without thinking, but Carla considers and also examine what each party had done, before believing in something. While Eric is proud to be a Nazi, Carla and the rest of their family are firmly against them. After the death of their father, Carla was pitched into a secret organization that is dedicated to shorten the rule of Nazi Germany. She is brave and willing to lose her life to serve a greater cause, while her brother finally discovered that the Nazi rule is not as it seems. In this part of the book, the battles were only mentioned for Eric to find out that Nazis are murdering people. The war and the Nazis left Carla’s family struggling to survive, but her strong will had led her to overcome the obstacles of this dark period of time.

  Across the sea,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Woody is living in America. His country was remaining neutral, before the stealth attack on Pearl Harbor by the Japanese. Woody’s fiancée, Joanne, had been shot and killed in this attack, causing him much despair. His older brother Chuck, who was a homosexual, joined the navy, but he died trying to protect his boyfriend. Even though the war had brought him much suffering and pain, he still lives on. For a long time, the death of Joanne had haunted him. But on one fateful night, he met a person who attracted him, Isabel. Woody joined the army, went through the war, and came back only with a injury on his leg. After all the fighting, he suddenly realized he wasn’t fit for politics after all, and found a job as a reporter. War threw everything it got at Woody, but it could not break his soul, because he had the will to live on, and not dwell on the past.

  ow lets take a look at Daisy and Lloyd. Lloyd is the son of Ethel, who once was a maid, Daisy, however is the daughter of a very rich business man.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 Lloyd fell helplessly in love with her. Daisy didn’t have the same feeling as Lloyd, and she liked power more, so she married the son of a powerful count, Boy. But after their marriage, she discovered that Boy cheated on her constantly and didn’t just couldn’t make her pregnant. On the other hand, when Lloyd came to live at the mansion, he was kind, caring, most importantly, he was also still in love with her. Daisy finally came to realize that Lloyd was the one she actually loved, but when she tried to get divorced with Boy, he refused, so they couldn’t be together. Then, in a battle, Boy was shot down by a enemy train and was killed, so Daisy and Lloyd can finally marry. After the war, Lloyd wanted to become a Member of the Parliament, but Daisy was worried that her status might be the wrong influence for Lloyd. Against every odd, he won the election and became what he wanted to be, and got all the happiness he deserved.

  In the end, the war brought people’s loved ones away, but it could not stop people’s love for each other. These brave people used their strength to fight for a better tomorrow, and their fates intertwined with each other. Their personalities are expressed clearly through each and every brave move they made in this brutal era. This book showed the purest of human nature, of the sacrifices people made to achieve their dreams. This is why I believe that human nature is what the author wanted to show to his readers, instead of the war.

  《Winter of the World》读后感(八):世界的寒冬

  有剧透,剧透……

  这一部相对于《巨人的陨落》就显得相当残忍了,主角也不再像第一部中的主角们那样幸运。

  德国部分的情节一直是处于阴暗中的,人物的遭遇也是最悲惨的,读着让人如坠冰窟:上一部的主角德国外交官Walter死于纳粹的毒打和折磨;其妻子Maud--也是上一部的主角之一--为了获取德国的军事情报不惜色诱青年纳粹军官(个人觉得这里的情节设置还是稍微有些生硬);其儿子Erik被纳粹所蛊惑,在亲眼见到了纳粹枪杀俄罗斯犹太人平民后,幡然醒悟,然而在苏联占领了柏林以后,在其母亲,妹妹,以及从小照顾他的女仆Ada被苏联红军强奸蹂躏过的情况下,他居然还加入了共产党,总的来说,他是一个软弱的人,受家庭的影响因而不是一个坚定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和纳粹分子,但同时为了跟随大众盲目加入纳粹党,随后因为差不多的原因加入了东德的共产党,第三部也许还会有不少他的戏份吧;Walter和Maud女儿Carla也就是书中第一个出场的主角,从做护士时揭露纳粹毒杀残障人士到被其好友Frieda吸纳成为间谍,为了解救十三岁的女孩Rebecca而被苏联红军轮奸致怀孕并且生下孩子,到最后成为了柏林市议员,Carla是一个善良勇敢细心谨慎的女孩,拥有了她父母所有的优点,整本小说以Carla的视角开始,到最后也以其视角结束,前后呼应。------从“国会纵火案”后,德国便处于阴影中了,纳粹为了节省其战争开支以及贯彻其极端的种族主义不惜残杀有精神残疾和身体残疾的普通国民以及普通的犹太人平民;战争结束前夕,苏联官方对于仇视德国人的宣传也让人感到恐惧,他们鼓励士兵对德国平民施以暴行,不应该抱有怜悯之心,否则就是反党或者“心怀不轨”的人(这样的逻辑在当时的苏联无处不在),以至于苏军在占领柏林以后毫无节制的烧杀抢掠,处于弱势的柏林女人们从十五岁到五十岁都或多或少地被强奸或轮奸,有的甚至被轮奸致死,以至于Carla在后面庆幸自己以及其五十多岁的妈妈和女仆Ada是何其幸运,因为她们都未曾死去,而柏林的小孩们也有了新的游戏可以玩--“Komm, Frau--Come, Woman”--这是当时平均文化程度不高的苏联红军唯一会的德语和英语。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二手时间》中采访一位前苏联红军时写到

从十岁到八十岁的德国女人,一个都没放过!1946年在那个地方(德国)出生的人,全都是“俄罗斯人民”

  这时的苏联红军相比于纳粹,有过之而无不及。小说结尾处Carla从伴随着Maud钢琴声摇曳的圣诞烛光中看到了希望,而我只感到刺骨的寒冷。

  苏联部分的故事整体氛围和德国很相似,压抑、阴暗。这两个处于独裁统治下的国家都拥有秘密警察这种机构,Gerogri的儿子Valodya作为苏联情报局的军官,不止要面对德国的对手,还要面对自己祖国的秘密警察,千辛万苦拿到的重要情报还会被固执的斯大林怀疑,以至于延误战机,导致德国闪电进攻苏联成功,搞得苏联措手不及。不知道是作者故意丑化斯大林还是史实如此,斯大林在本书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缺点:残暴专治自大傲慢。关于苏联秘密警察让我最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在秘密警察在西班牙内战时枪杀志愿军的情节,被枪杀者中包括上一部的主角Billy的儿子,而主角LIoyd因为受伤而幸免遇难。

  英国部分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大多数集中在Ethel与Fitz的儿子Lloyd身上,从对抗英国法西斯到参加西班牙志愿军,然后引渡俘虏等等。如Daisy所说,Lloyd拥有其父亲的美貌和其母亲的勇敢和善良,也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男性角色。

  美国部分的故事中遭遇最悲剧的则是Dewar一家,先是Woody苦等6年的未婚妻Joanne死于珍珠港事件,后是Woddy的同性恋弟弟Chuck死于布干维尔岛战役。而Peshkov一家似乎运气都不怎么差。Daisy算是小说中最有趣的女性了,如书中所描写,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Ethel的翻版。她一直苦恼于自己无法跻身贵族圈子(虽然她自己也鄙视圈子里的人),从刚开始不惜委身于没落贵族Charlie--一个体积庞大且笨拙的小伙子,并且还是一个妈宝,妄图以自己的财富和Charlie的社会地位来达到双赢,到前往英国勾引Fitz的儿子Boy从而达到和英国国王跳舞的目的,在将要返回美国而Boy没有向其求婚的情况下,不惜色诱他达到目的,与Boy结婚后又跟随Boy参加英国法西斯的集会。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完美,Boy比他老爸Fitz还厉害,外遇对象居然还是一对母女花(为这件事第一次吵架那里的对话很有意思)。。。经历过丈夫的背叛和流产后她开始改变了,在德国轰炸伦敦时开着救护车救济伤者,爱上了一直喜欢她的Lloyd,最后两者结婚。Daisy这个角色应该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了,她聪明善良,敢作敢当,敢爱敢恨就如上一部的Ethel一样。她虽然因为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自卑但却不会因为想要融入所谓的上层社会而卑躬屈膝,虽然她也是一个心机girl,虽然她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不过我觉得她却是这整部小说中唯一一个具有亮色彩的女性,大概是对第一部的Ethel太过于喜欢的缘故吧。。。

  战后的德国并没有比纳粹统治时期好多少,德国被苏联以及英美法分裂成了两部分,苏联占领下的东柏林依然和以前一样充满了暴力和贫穷,作者鲜有笔墨描写英美法占领区的德国居民生活状态,有一小部分也是美化英国的描写,不知史实如何。小说在此也画上句号。

  曾看到过一句话:战争中没有英雄,如果一个人手拿武器,那么他就不再是一个好人了。Woody在诺曼底登陆战中第一次杀死德国军人时也曾感到难受,因为他杀死的敌人同样有等着他回家的父亲母亲、妻子或女友、甚至儿女,然而这个可能拥有完美家庭的那人却被与他无冤无仇的人杀死在了异国的土地上,这是因为什么呢?而Woody也不可能因为感到难受而停止继续夺取别人生命的行动,即使他本性并不嗜杀。作者在书中好几处描写了以各个主角的个人视角所呈现出来的战争:偷袭珍珠港、布干维尔岛战役、色当战役、西班牙内战,生命在其中显得尤其脆弱无力。。。战争中手拿武器的人们还是人吗?他们可以轻易地夺取别人的生命,也可以轻易地死于荒野无人收尸。我们在宣扬仁爱的同时也在歌颂战争,我们在惩罚杀人凶手的同时也在赞美战争英雄。。。

  二战中西方受到迫害最多的就是犹太民族了,这个民族实在是多灾多难,二战中被纳粹大肆杀害,苏联德国为敌时,两国都对犹太人仇视,德国入侵苏联时也不忘将占领地的犹太人不分男女老少搜出来活埋或枪杀(Erik就是在看到德军安静射杀苏联犹太平民后才意识到纳粹是怎样的残忍),曾读到一本书中描写犹太人被活埋的场景: 德国军官从犹太人中选出强壮的男人,命令他们挖坑,然后再将小孩子赶到坑里面,活埋。而在旁边的父母们既不哭喊也不乞求,只有一片寂静,因为他们不敢乞求也不能乞求,他们知道即使乞求也只会让他们自己早死几分钟而已。同样是在《二手时间》中有描写到一位漂亮的犹太女孩为求生存轮流和苏军游击队的指挥官们睡觉,在她不小心怀孕后被无情杀害抛尸荒野,而这并不是特例。在种族歧视者眼中从来没有将被歧视的民族的人当作是人。犹太人在当前所谓开明平等的世界中也依然饱受歧视,组建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也是四周环敌,整日生活在不安之中。而在西方,中国人其实也在歧视链中。。。

  KF在这本书中巧妙地将各个家族安置在几个主要的国家的不同阶层中,向我们展现了二战中的不同阶层不同政治思想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一副庞大的二战画卷(唯独少了中国和日本):纳粹主义,共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种族歧视等等等等。

  从来就没有所谓正义的战争,德国人在轰炸英国伦敦的同时,联军的轰炸机也在柏林的上空向着德国的平民投掷炸弹。

  总而言之,无论什么样的战争,到最后为之付出代价最多的只会是处于底层的弱者们。

  这部小说对GCD的描写让我怀疑它的中国译本能不能出版成功T_T。

  接着去啃下一部吧。。。

  http://music.163.com/#/m/song?id=3165445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