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凋谢的花朵》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凋谢的花朵》读后感10篇

2022-05-22 02:06: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凋谢的花朵》读后感10篇

  《凋谢的花朵》是一本由[英]韩素音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凋谢的花朵》读后感(一):【瑰宝里走出来的花朵一直盛开】

  韩素音老师的作品其实并没有读过很多,因为这位作者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迟迟不为人广为传颂,特殊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女性都有着坚韧不拔的特质和良好的教养。她们都是悲伤主义的花朵,不能说凋谢,但能说她们曾经盛开过。

  《凋谢的花朵》读后感(二):不同的叙事

  她真是个有主见的姑娘,她不想嫁人,就努力去社会上找工作,一直坚持学习,坚持要当一名医生,她自己去找补习老师,用隐藏的收入付补习费。她的中文先生让她多看胡适的书,她说“我谨从师命,惟此是依,很快,我的中文江河日下。”

  写得确实不好看,不细腻,但也有让人惊喜的句子,她说那么多难民冻死饿死了,到处都是尸体,对他们凝眸而视的是乌鸦

  《凋谢的花朵》读后感(三):中外混血儿的家国史

  这本《凋谢的花朵》,是韩素音自传的第二部,记述了1928-1938年作者的个人成长史,即从11岁豆蔻年华少女到21岁成年女性的丰富经历,也即是少年、青年时期的个人生活、交往史。

  作者以细腻而不乏哀婉又更显决绝的笔触对自己在这个跨度十年间的几段感情经历做了回顾:与一个迷恋纳粹主义的青年弗莱迪成为初恋对象,保持着柏拉图式的爱情关系;与第二位男友奥特的情感关系突破了精神层面,但是作者对此并未感到什么人生有了质的变化,并以轻松的语气对那从女孩到女人的蜕变作结;及至结识唐保皇这位英武的中国军人,作者在激情下迅速走入围城,但是这段婚姻带给作者的却是心灵的创伤。

  需要强调的是,《凋谢的花朵》更是作者从少女到女青年的成长史,所以作者的笔墨大量泼洒在个人故事方面,从一些章节的标题,读者即可以知道记述了些什么:避暑北戴河、我与家人的龃龉、失学与求职、我的烦恼、躁动不宁的少女、我眼中的日本人、我的第一个男友、向赫斯申请奖学金、考入燕京大学、一件让我痛苦的往事、争取到留学的权利、我的新男友路易斯、投身于救亡运动、一次差错和一次抗议、误入复兴社,等等。

  韩素音自传的译者之一孟军说:“像一切经典一样,这套自传也具有常读常新,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获得新的解读与阐释的特点。”的确,本人因为有再次阅读的体验,随着年纪的增长与时代的变迁,对此书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有了更多更丰富的感受!

  《凋谢的花朵》读后感(四):(转载)《东方早报》:重读韩素音

  作者:易大经

  星期六早上刷微博,刷出一条新闻:11月2日,韩素音在瑞士洛桑家中去世,终年九十六岁。很容易就找到了她的自传三部曲之《无鸟的夏天》,这是三联书店在1981年出版的小三十二开,精致素雅,当年同另外两部自传《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得自成都旧书店,一直带在身边——除了装帧可爱、文章值得重读,大概也有韩素音家世的原因。看过《伤残的树》的读者都知道,韩素音的父亲周映彤是四川第一代留学生,周家是郫县大族,周映彤回国之后是铁路工程师,他的妻子是比利时贵族;无疑的,我对周映彤这一代的杰出人物——比如留法的李劼人,留日的吴虞——很感兴趣:不仅要看他们在革命大潮中的表现与作用,也有必要长远地看待他们。作为留学生,他们都会先在自己家族内部引起改变,继而通过自己以及家人、后人,影响一个地域。我长久地记得弘一法师回忆他的留日同学、成都一位姓曾的话剧界人士,因为后来他再没有听到其消息,遂有寂寂无闻之感。但这样的新式人物在当时当地,是不可能没有影响的,看吴虞的日记也可推断一二。所以当我读到更为条理、更有故事性的韩素音三部曲,就不得不为辛亥、民国间的故事所激动了。就在你生活过的地方,有过如此繁复跌宕的人生。这种惊奇,大概正是历史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而读者如我,又正好成长于这块盆地上。

  一九五八年,我在北京和我的朋友龚澎提起上述这种种说法,一方面是怀着悔恨的心情回溯以往,一方面也希望能最终确切地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龚澎对此却一句话也没讲。 (268页)

  中共高干龚澎是韩素音的燕大同学,在两个阵营之间的韩素音耐人寻味,但绝非简单而平面的“亲共”或者“左派”。如果不注意历史的幽微之处,又谈何知人论世?就像韩素音引西哲所说的,“人而无知一己民族的历史,终将在劫难逃。”

  这次重读《无鸟的夏天》,她所写的1945年夏天在英国威尔特郡乡村的生活尤其令人喜欢:

  由于骑车累了,我躺在茂盛的草地上歇息——英国的乡村真美呵!它是如此丰饶,如此安谧,一切都那样美妙,那样深邃……成群的轰炸机时常在这夏日的天空中飞来飞去……一枚V-1火箭从我头顶上呼啸而过。但是,柔软恬静的大地对此却毫不在意。我们一边用手遮着眼睛向上看,一边嚼着三明治,既不愤怒,也不害怕。

  我一下子懂了十多年前读的詹姆斯·希尔顿《偶然的收获》里,一帮子人在庄园里驾车的对话。那也是在大战胜利之后,他们谈论的其实是一种久违的生活:庄重的、固定的生活方式。只要你读过其中任何一本,我想都会对何为变动的、浮躁的、焦虑的生活有所察觉。

  《凋谢的花朵》读后感(五):永远保持一颗中国的灵魂(转自《中华读书报》)

  作者:沈大力 第340期

  暮秋,原《文艺报》总编辑金坚范来访,带来他精心翻译的韩素音自传三部曲里《凋谢的花朵》中文版本,谈及韩素音近况,其对英籍华人女作家的深厚情谊溢于言表,也勾起我难忘的回忆。前日,突然传来韩素音逝世的噩耗,不免悲怆追感前事。

  初识韩素音女史,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她明言:“文化交融是重要的,不同的文化成就了今天的我。”由此,她提议并资助设立“文学翻译彩虹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持。作为该项奖评委,我开始接触这位胸次爽朗、热情慷慨的国际知名女作家,切感“其容蔼然,其言与揭”,实为高士之阡。几次颁奖之际,她亲来中国,在北京饭店等处设宴款待宾客,席间频频跟中国文艺界交流,了解“文革”后的民情。一次,她特意到我坐的餐桌前,问及有关影片《红高粱》的事。她以为该片系根据巴黎斯多葛出版社印行的同名法文书《红高粱》拍摄的,对之颇有微辞。我据实说,此《红高粱》非彼《红高粱》,影片依据的是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她这才恍然大悟,表示自己对当代中国文学现况还有所不知,造成此等混淆。另一回,她一如既往每年访华,在北京“文采阁”摆宴席会友,走过来跟我和《红楼梦》英译者杨宪益先生碰杯。我发现,杨宪益先生对跟周围人寒暄毫不感兴趣,独自默默饮酒,一遇韩素音却霎时容光焕发,谈兴甚浓,显示对伊由衷的敬佩,全无社交场合的虚与委蛇之态。可见,韩素音在中国老一辈传统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杨宪益先生和夫人戴乃迭一生效力于将中国文学经典译成英语,深知译事之难,自然对韩素音在这方面的特别关注心生感激。确实,除“彩虹奖”外,韩素音还在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范围里支助“青年翻译奖”,企望这项并不那么受人重视的事业后来有人。

  韩素音的作品译成中文的很多,如《青山青》、《盼到黎明》、《无鸟的夏天》、《凋谢的花朵》、《伤残的树》、《再生凤凰》、《寂夏》、《吾宅双门》、《凡花》、《瑰宝》等二十来部,在我国读者甚众,至少有一亿人听到过她的名字。1999年,华文出版社约人翻译韩素音少见的用法文写的作品《明天的眼睛》(Les yeux de demain),我欣然接受,用最短时间完成了译稿。

  《明天的眼睛》犹如一部“世说新语”,作者凭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如炬眼光洞观世界的历史与共时,将华夏五千年文化树为高标,远嘱人类社会的“明天”。同时,其中一章也用一颗海外赤子之心对中国的时弊痛下针砭。以译者所观,国人读之当思其愦愦。但在书稿付梓时竟被整章删除。我觉得此举欠妥,提出至少也应征求原作者的意见。但审查者坚持己见,按删节稿出版,甚至没有通知本人。多年以来,我跟法国人打交道,知道他们写的文章,一般都不允许旁人改动哪怕一个标点符号,否则就大发雷霆。出我意料,韩素音这样有国际影响、蜚声天下的作家,对人这般“砍伐”她的作品,并没有追究,表现了异乎寻常的雅量。或许只缘这发生在她总是竭力维护的中国。

  须知,二十多年来,韩素音在西方被划定为最“亲华”的作家。在法国,她的《目的地重庆》、《大潮晨涌》、《寂夏》、《魔力城邦》和《向阳花》等多部作品一度十分畅销,影响远超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小说《大地》作者赛珍珠。然而,由于“过于亲华”,她在六角国几乎遭到全面封杀。一直热心出版韩素音作品的原法国斯多葛出版社文学部主任玛丽-彼埃尔·贝女士在巴黎拉丁区一家西餐馆请我吃饭时曾说:“韩素音的小说都是由我们翻译出版的,在法国曾赢得大量读者。但是,随着中国‘文化大革命’真相的披露,她的亲华立场和言行受到指责。迫于舆论,我们不得不停止出版她的作品。不过,她的《瑰宝》确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爱情小说,讲述了她跟英国年轻记者莫里森的一段恋情;后者1950年在朝鲜战争中乘吉普车触雷身亡。我十分欣赏这部作品,准备近期在我任职的法国水星书局重版。”

  玛丽-彼埃尔·贝女士提及的《瑰宝》堪称“文学珠玑”,被视为韩素音一系列小说中的代表作,于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搬上银幕,荣获奥斯卡奖。该片在世界传为佳话,尤其博得瑞士人青睐,这使韩素音尔后在被李光耀拒之新加坡国门之外时,来到莱蒙湖畔的洛桑屏居。

  韩素音在瑞士积极从事多项文化交流,通过“儿童园地基金会”主持一项国际性的儿童文学艺术评奖。1994年,我和妻子董纯应她邀请从巴黎到位于瑞士罗纳河与德朗斯河交汇处的“旅游袖珍名城”玛尔梯尼(Martigny)参加一项颁奖活动。当时获奖的是中国女导演王君正拍的影片《天堂回信》,其中尤以人情造境的特点令人感动,颇得韩素音赏识——更因为该作品来自中国。韩素音亲自为不同国家的来宾安排了一连串活动,先在玛尔梯尼一家闻名遐迩的中餐馆宴请,她挨桌问寒问暖,待人本以至诚,又谦卑不亢,让我们夫妇感到宾至如归,全无在法国文化界那种虚浮气氛。接着,我们乘车前去造访昔日歌德、拜伦和雪莱下榻的一家旅店,参观嘉纳达基金会收藏的毕加索等大师精品展,恰如一次文化之旅。晚上,韩素音举办关于当代中国的报告会,这也是她累年在世界各地不知疲倦所进行的一项工作,旨在让西方人摆脱偏见,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静观韩素音对当晚踊跃前来的瑞士听众充满自信、抗声击节的演讲,我觉得她澹于荣利,正直不阿,虽在西方世界受攻于人,但绝不屈服于一帮意识形态偏执者的淫威而“改弦更张”,去谋违心忤意之事,更不屑像略萨之辈那样在法国电视台谄媚西方取宠,一味讨强者欢心。

  1997年6月,我作为“中国作家代表”赴洛桑出席国际奥委会的“文化论坛”,发表题为《奥林匹克主义,文化的灵泉》的演说。韩素音女士闻讯电话邀请我在莱蒙湖畔的“和平大饭店”共进晚餐,她的印度夫婿陆文星作陪。那晚,莱蒙湖在繁星闪烁下波涌,宾主重逢,又适值韩素音八十寿诞,彼此心情格外激动。韩素音首先回忆她1985年9月看到我直接用法文写就的长篇小说《悬崖百合》的情景。当时她提笔致函发行该书的巴黎斯多葛出版社,畅谈了自己的读后感,为她眼中的“中国儿童长征”自豪。《悬崖百合》描述1947年3月胡宗南占领民主圣地延安,宝塔山下三百多名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长途行军至河北麒麟岩的往事。法国、瑞士、比利时、加拿大及北非媒体广泛报道,居《费加罗女性》组织的女读者投票榜首,令常以中国革命为写作题材的韩素音心喜。因缘辐凑,当时法国阿舍特出版集团还给《悬崖百合》冠以“中国孩子的奥德修记”,连同韩素音的小说《魔力城邦》一并向全球推荐,自然更加深了女作家当时的印象。

  在莱蒙湖的静谧中,韩素音百忙中暂得宽余,向我回溯了她动荡的生涯历练。坐在她一旁的原印度上校陆文星文质彬彬,因无烈酒通体不适,端坐一语不发,妻子则不时唤他名字“文森特”,都已是耄耋老人了,还仍然相昵似凤凰于飞。韩素音本人为欧亚混血儿,母亲是比利时淑女,父亲是中国铁路工程师,有一半中国血统。可是,用小说《凋谢的花朵》里一个人物赫斯的话说,韩素音是“想比中国人还中国人”。她始终怀着“中国情结”,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毅然决然从海外奔回中国,在四川省为苦难深重的中国民众效劳。新中国成立后,她年年访华写文章,为一个受尽西方列强凌践的民族的崛起讴歌。迟暮之年,她在莱蒙湖畔对我说:“中国是我最倾心的国度,我始终保持一颗中国的灵魂,矢志不渝。”这番话让我联想到一位在中国解放时远赴法国的谦谦君子,他几十年全靠中国文化于异邦居于荣显,却在巴黎电视台大言不惭地宣称:“我的灵魂全是法国的。”只可惜,他并没有法兰西人的拉丁血统,而且皮肤仍旧是黄色的。

  相比之下,可见韩素音人品之高洁。其实,她对中国的爱是与反抗压迫、崇尚自由的志向密不可分的。她告诉我,自己原名周先瑚,之所以要起“素音”的笔名,就是要通过写作为世间的卑贱者呐喊。这也促使她跟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共鸣,而且不因社会革命在全球遭受严重挫折而颓唐。她特别坚持独立思考,家中没有电视,常年订阅八种报刊,每天对世界各类不同新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避免现代传媒的“一统效应”。

  在中国一隅安放韩素音塑像的事,一拖数年都没有结果,瑞士“儿童园地基金会”会长玛丽-让娜·卢耶再度到巴黎约见我和董纯。这一回,她带来韩素音病重的消息。更让人忧心的是,韩素音的夫婿陆文星为其印度子女挪走了女作家几乎全部稿费积蓄,陷对方于经济困境。而且,韩素音还因重病被置于“监护”之下,失去了独立支配财产权。对此,卢耶女士焦虑异常,希冀中国方面能向她落难的年迈女友伸出援手。韩素音曾经慷慨资助数批中国年轻科学工作者到欧洲进修,为新中国培养人才,因此获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的“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称号。据玛丽-让娜·卢耶在巴黎透露,韩素音几年前还曾立下一份遗嘱,想将部分家产留给中国儿童救助及教育事业。在她病重无助时,由中方出面救急,应在情理之中。我们于是跟国内有关单位联系,不料也均无回音。

  11月5日,中国媒体宣布:“国际知名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11月2日在家中无疾辞世。”客观报道廖廖数语,似乎过于轻省了些。时下,人们关心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大话语权。韩素音一生都在中国遭西方一些“教师爷”诋毁时挺身为正义抗辩,我想,她才是一位最让人尊敬、最值得我们追怀的华夏优秀儿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