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再约会》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再约会》的读后感10篇

2018-09-12 03:5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再约会》的读后感10篇

  《不再约会》是一本由[美]约书亚·哈里斯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19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不再约会》读后感(一):单身恩赐

  看到标题有点被吓到,这是多么的老古董啊,都不让约会,难不成都不让人结婚了。稍微了解作者之后,很惊奇,没想到这本畅销书的作者会是一个年轻人。看完了之后,惊奇感更重,一个年轻人竟会对爱情婚姻有如此透彻看法

  这是吃了多少苦头,走了多少弯路总结经验啊!

  反观自己和身边朋友谈恋爱失败例子,不得不承认,好的关系需要个人长久在一起的意愿的,而这个过程又急不来,急于满足私心最后的果子一定不好吃。

  爱里面不是只有温暖,还有付出奉献,这些里面都容不下自私

  单身真的是上帝的恩赐,在等待时光预备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更好的人。

  看到结尾的时候很感动。将来等你回头看自己的爱情故事时,你会如何反应呢?……你的爱情故事会是一段纯洁无暇、信心满满、无私舍己的故事?抑或是一段充满焦急自私自利和妥协屈从的故事呢?这都是你的选择

  《不再约会》读后感(二):青年基督徒都该看看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主题是等待和准备

  1、真爱值得等待。

  神对一切皆有安排。我们想要催促神的举动,反而会破坏他对我们美好人生计划。青年基督徒要信靠神,相信神一定为我们拣选了最适合我们的人。我们在两性关系发展上,要顺应神的时间表进行,推迟满足一已私欲时间,在祷告中寻求恋爱和婚姻的可能性

  亲密关系是神要我们享受美好体验,但亲密关系必须建立在爱和委身(Commitment)的基础之上。委身要求男女双方郑重地承担起责任,而非仅仅臣服于恋爱带来的感情上、肉体上的吸引。因此,在神告诉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之前,青年基督徒应避免盲目冲动开始约会。

  “当我们相信神不让我们现在得到某些好东西,是因为祂将来预备了更好的东西时,便培养耐心。”

  2、在等待的过程中好好准备。

  以神的荣耀和他人的需要为优先考虑。青年基督徒要多亲近神、取悦神。用神所定义的爱去爱人诚心、无私地祝福他人。随意开始一段恋爱关系实际上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相当于提高对方期望,自身却无法履行承诺,因而构成一种欺骗

  避免将自己置于试探与被试探的境地。没有人敢声称自己对他人的探试完全免疫。我们要停止与他人玩暧昧,转而感受贞洁所带来的平安和力量。“爱人不可虚假”。

  将单身视为神的恩赐。任何阶段自有该阶段需要做的事。在单身的黄金时期内,青年基督徒可以专心服事神,并发展神所赐予的能力生活技巧。我们要利用好无比珍贵的单身时期,让拥有无限可能生命获得成长

  《不再约会》读后感(三):如何寻找完美伴侣

  作为一名大龄剩男,平时总免不了一些与女性朋友的单独约会。当然会面目的很明确,就是寻找结婚对象经历了这么多的约会,可依然是孑然一身,不免对这种约会产生排斥。那天在图书馆,看到书名便被吸引,“不再约会”这四个字让我有点爽的感觉,便毫不犹豫地借了出来。

  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主要是写给那些少男少女看的。看的出来,作者的目的是想通过阐述让小朋友们重视异性关系的把握,防止早恋,滥交,要保持内心身体的纯洁。很明显,作者是位很虔诚的基督教徒,对神相当的尊敬。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的社会中有批教徒是相当保守,甚至在我们看来都有点过时。他们对婚姻很重视,从恋爱时就开始注意。这与法国现在的“婚姻是种不合理制度”的论点大相径庭

  本人和大多数国人一样,无宗教信仰。所以对其关于神的论述不感冒。但其关于约会的七大致命伤心有戚戚,现分享如下

  1.约会让人感到亲密,但不一定让人原意委身;

  2.约会倾向于让人省略交往关系中“友谊”的阶段;

  3.约会通常让人误以为肉体的亲密就是爱;

  4.约会通常会让一对男女与其他重要的关系隔绝;

  5.在许多个案中,约会使青年男女分心,以至于无法履行主要的责任,那就是专心为未来作准备;

  6.约会可能使一个人对神所赐的单身状态有所不满

  7.约会创造了一个虚伪环境,使双方无法评估对方的性格

  .S: 在第6条,作者提到了神,可以理解,不作置评。

  我想我之前这么多的约会都无疾而终,看了以上这几条,似乎就可以理解。也许正是这种方法不对

  要想找到合适情侣,最好还是多参加集体活动,从志同道合的朋友中发展恋情。双方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致,这样大家才能有话聊,在今后的人生中经得起风雨

  本书的主旨就是要教会读者进入一婚姻为目的的婚前交往阶段,并且有智慧地恋爱。

  厌倦了约会的圣斗们应该可以从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从而能找到完美的伴侣。

  约会不应仅仅是男女喝咖啡吃饭,约会是一种展现态度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不再约会》读后感(四):《不再约会》读后感

  作为一个比本书作者年纪还要大龄的单身姊妹来讲,似乎有点自嘲的味道

  在读前两章的时候,有点儿读不下去。一个二十出头小伙子写的关于约会的看见,或许你会认为有点儿幼稚,其实不然

  当你将这本书完全翻看一遍,才发现,在约会的原则上,自己还不如这个年轻人。

  目的要明确——约会?为什么要约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还是为了预备婚姻,荣耀神?

  约会,给我们的概念就是浪漫,二个人的浪漫之旅。假如明天你会有个约会,你是否也是精心打扮,充满幻想,对于电影里某些故事情节拿过来用在只记得身上。明天,我们会牵手吗?明天,我们会接吻吗?明天,我们会拥抱吗?尤其是女孩子特别容易走入这样的误区,将约会想成十分美好的事情。将这种男女之间的亲密感当作是约会的浪漫,当作是爱!而很多男士,就是根据小女生这样的弱点,不仅在浪漫中诱引你一步步走向犯罪!更可怕的是给你一种错误信息,他就是那个将来你要找的另一半,给你足够幻想的空间!然而事实上,谁能预知我们的将来呢?除了上帝,还是上帝,即使你现在约会的对象各方面都很完美,给你的感觉也非常的好,但是你必须要学会等待,因为上帝会将最好的带到你的面前!

  学会选择学会爱,我想约会也是一样,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拒绝。虽然约会很诱人,但是很多单纯的男女朋友,因为一两次的单独约会,而走入超友谊的关系,结果可想而知!为避免,适当的拒绝或者邀请更多的朋友参与会更好!拥有强大亲友团也是十分必要的。

  当我还未将神摆在第一位的时候

  不再约会

  当我还没有预备好委身于对方

  不再约会

  当我的心思意念不贞洁的时候

  不再约会

  当我的自私或许带给别人伤害

  不再约会

  当我不经意穿着成为别人的跌倒

  不再约会

  ……

  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一个人再怎么自我感觉良好,若从未表现,“感觉”就什么都不是!

  我们若不从圣经原则来看待婚姻,在约会中实践,那么很容易走上 感觉这个不靠谱的东西上面去。书中也列举了很多事例说明,帮助我们更好的在约会中保守自己。

  在你还是单身的时候,花更多的时候预备自己,与神亲近,你会发现,除了约会以外,还有那么多重要的事等着你来完成……

  这只是书的小小一部分,当你亲自阅读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的更多更多,上帝自有他的美意……

  《不再约会》在考虑婚姻时,不要降低你的标准,任何一个叫你降低标准的男人,都不值得你把时间花在他身上。

  一首美丽的诗,是否也能引起你的共鸣呢?

  一位女性的疑问——Lena.Lathrop

  你可知道你所求的,

  是受造之物中最为昂贵的?

  你要的是一个女子的心,

  她的生命和珍贵的爱。

  你可知道你像小孩要求玩具

  索讨着一样无价之宝

  你莽莽撞撞所求的,

  却是别人愿以生命换取的。

  你列出我应尽的责任,

  以男人的态度质询我。

  现在你要站在我女性的灵魂门外,

  直到我向你询问

  你总希望羊肉热腾腾,

  衣衫袜子不破洞。

  我却希望你的心像神所造的星一样真挚

  你的灵魂像天国一样纯净

  你要的是一个好厨师,帮你烧羊烤牛,

  我要的却不只如此。

  你要的是一个裁缝女工,为你缝衣补袜,

  我要的却是一个男人,一个君王

  这个君王统治的美丽国度叫做“家”,

  当造物主看到这个男人时,

  会如他初造你时一样称道:

  “这一切甚好。”

  我现在虽然年轻漂亮

  但玫瑰肤色会从这脸颊渐渐褪去。

  当叶子纷纷掉落时,

  你是否仍旧爱我,如五月花开时分

  你的心是否如大海热烈真诚

  让我能够投入你的浪潮

  深情女子在成为新妇时便可知,

  她将进入天堂地狱

  我所求即伟大真实之一切,

  是男人所能成为的一切。

  我情愿以生命为赌注成全你所愿。

  若你恕难从命,

  就用小钱雇个洗衣妇及厨娘。

  但女子的心与生命,

  可没那么容易赢取。

  《不再约会》读后感(五):『不再约会』读后记录

  据说是基督教的教内读物,但这本书对自己如醍醐灌顶。尽管书中一些观点可能让人觉得在现世难以执行,但我认为任何处于单身阶段到进入婚姻阶段前的男女都应读上一读,帮助我们审视开始进入一段关系的出发点是什么,以正姿态。 不得不承认,自己在一段段交往关系中一再显露出来的粗鄙令自己感到遗憾和羞愧,不过现在我愿意正视它。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这里只截取自己的一些摘抄。

  1、要能用聪明的爱真正地去爱一个人,除了要用心,也要用头脑,就像保罗所描述的那种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的爱心。 2、但是当我改变态度,把取悦神和祝福他人当做我在交往中最主要的优先考量时,我便寻得了真正的平安和喜乐。聪明的爱可以打开神的祝福,使我们得到神的最佳福分。 3、缺乏委身的亲密感是一种欺骗,而缺乏友谊的亲密感是很肤浅的。一段关系若只建立在肉体的吸引及浪漫的感觉上,那么,这段关系不会持久,必会随着感觉的消失而消失。 4、因为当我们因为某一种关系而排挤掉其他的人际关系时,便会失去客观的观点。 5、每一段交往关系都是效法神爱人的机会。 6、因为当你把眼目定睛于用真诚和明智去爱人时,你就会发现,放弃世界的交往方式根本不算是牺牲。 7、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 8、当我们膨胀了感觉的重要性之后,便疏忽了把爱付诸行动的重要性。当我们只以感情上得满足的程度衡量爱人的品质时,这爱就是自私的。 9、在小事上发展延迟满足感品格,能让一个人在其他的事上获致重大成功。 10、如果你曾经错待对方,你就承认自己的罪,并请求对方的饶恕。不要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或是为自己找借口,只要跟对方道歉就行了。 11、男女纯友谊所含括的优点,但千万不可忘记这种友谊的界限。我们若要享受一件美善的事,就必须认知到它的限制,跟异性做朋友这件事也没有例外。不论一件事对你是多么的百利无一害,当我们要求太多时,都可能会伤害到自己或是他人。 12、路易斯曾写道:“当我一想到爱人,就想到他们面对面的画面;但朋友却是肩并肩,两人的眼目朝向前方。”1友谊的关键在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这个目标是双方所注目的焦点。这目标可能是运动嗜好、信仰或是音乐,总之,它是超越两人以外的事物。 13、要跟异性单纯做朋友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要接纳其他人进入你的生命,而非只跟一个人在一起,将自己与他人隔绝。 14、当我们发现自己停止邀请他人加入时,就必须问自己,这一段关系真正的动机是否真是友谊。 15、一段友谊,若是基于这种服事自己、寻求享乐的观念,便很容易陷入这类服事自己的恋爱关系,这样的关系只重视满足一个人当下的需要。 16、但是,当我们将友谊关系的取向从娱乐转移成为服事时,我们友谊的焦点便从自己转移到我们可以服事的人身上了。最妙的是,在服事中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友谊。在服事中,我们可以比以前更深地认识我们的朋友。 17、迷恋,是在受到吸引时一种罪性的回应。当我们允许某人取代神的地位,变成我们情感的焦点时,就是把单纯欣赏某人的外表之美或内在个性变成了具危险性的迷恋。 18、迷恋除了会让我们将注意力转离神,还可能会制造一些问题,因为迷恋多半根植于幻想。当我们迷恋某人时,常常会把那个人想象成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19、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心又悄悄溜进迷恋的世界时,应当这样祷告:“主,帮助我去欣赏这个人,而不是让他(她)超过你在我心中的地位。帮助我记得,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在我生命中的位置。你是我的力量,我的盼望,我的喜乐,我所寻求的。神哪,求你领我回归现实;‘求你使我专心敬畏你的名’(诗86:11)。 20、不要将你的快乐建筑在与人比较之上。不要陷入与人争竞的游戏中。太多人把生命浪费在追求不需要的东西,只因为他们无法忍受有些东西别人有而他们没有。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人生真的欠缺什么吗?还是我只是贪恋别人所拥有的呢? 21、保罗曾写道:“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要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弗5:15) 22、但是我们不能让那些未知的事,阻挠我们去做既知的事。什么是我们既知的事呢?那就是利用现有的精力去让自己更成熟、更像耶稣。 23、倘若我们忽略了自己现有的责任,就不能异想天开地认为,将来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具备一个好丈夫、好妻子所应有的品格与美德。 24、在考虑婚姻时,不要降低你的标准,任何一个叫你降低标准的男人,都不值得你把时间花在他身上。 25、我们太容易注重外表,但神要我们注意那些可以持久的特质。要想明智地选择婚姻伴侣,就必须要思考一个人最基本的特质和态度。 26、当我们评估他人(和自己)的品格时,要小心观察三个部分:他和神之间的关系、他如何对待他人及他如何律己。 27、在你仍是单身时,要寻找那个全心全意追求神、把神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不但如此,更要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别担心要如何吸引异性的注意力。相反,你要努力讨神喜悦、荣耀神。这样做时,你便会吸引那些和你有着相同优先考量的人。 28、对一个人来说,朋友是真正能够影响和改变他的人。有关这个议题,重要的不是他如何和朋友相处,而是他有什么样的朋友。陶恕(A. W. Tozer)的观察是:“有个道德法则叫做物以类聚。要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就看一个人在可以自由选择时,他愿意去哪里,这是个近乎绝对正确的指标。” 29、你所交的朋友,是否在你和神的关系中扮演了鼓励者的角色?或者是使你远离神呢?不要低估了朋友对塑造你品格的影响力。 30、要找寻一个会善用时间的人,也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31、你所要找寻的人应该有积极的态度,把生命投注在重要的事物上。你自己也要努力培养这种态度。 32、每当你受到某人的吸引时,要谨记的是,你身处于三种关系之中:你和这个人的关系、你和周遭的人的关系(包括朋友和家人),最重要的是你和神的关系。你对他们都有责任。 33、“我的责任就是,不让自己妨碍神在她身上的工作。我应该鼓励她,把注意力放在神身上、倚靠神。 34、在雅歌8章4节中,女子说:“我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 35、如果你正在追求更深一层的友谊,对方一定会知道你对她有好感。但若把这些感觉化为字句,通常会在时机成熟前就“把爱唤醒了”。 36、如果你认真想想就会明白,我们会让自己的感觉脱口而出,通常是出于自私,而不是为了要造就另一个人的生命。 37、不管对方父母对你有何反应,要谦虚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你这样做,神会赐福给你。要记得,他们在女儿身上投注了很多的心血,而且神把他们放在她生命中,是为了要保护她。不要尝试去挑战他们的权威;相反,要顺服他们,从他们的智慧中获益。 38、有对夫妻曾告诉我他们的格言:“一旦肉体关系开始发展,深入了解彼此的过程便开始停滞。”

  感恩能够让自己在最迷茫时遇到这本书。

  《不再约会》读后感(六):基督徒婚恋观

  前言:

  注意,《不再约会》这本书其实不是在讨论约会!这本书本质上是在讨论你和神的关系,约会只不过是众多诱惑中的一个罢了。“我们的神对我们人生的旨意和计划,是这本书的焦点所在。我们最终的目标,不是想知道基督徒到底该不该约会,或者是该怎么约会;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当你读下去时,我希望你检视约会影响了你生活的好些部分,包括你如何对待他人、如何为未来的配偶预备自己,以及你的贞洁。”

  约会是指什么:

  在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想是哪个老古董写的,竟然要人不再约会!我想象中作者是一个身穿道袍、白须飘飘,一副禁欲多年的老者形象。可事实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才21岁,正好是一个成年男人最渴望约会的时候。我在一半好奇(21世纪谁会反对约会?)、一半挑衅(不约会如何结婚?)的心态下翻开这本书,看看作者能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

  幸好,书的封面写了:约会不是指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出去喝咖啡,约会是一种展现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活方式。在引言里面,作者也说道:“有人因为约会而犯罪,但我不相信有哪一个人可以说,约会本身是一件犯罪的行为。…去约会这个行动,跟以约会为恋爱交往的思维与方式,事实上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看见这些话,我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原来作者对约会的定义不是男女两人单独出门,而是拒绝以随意、不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感情。可是我内心又有疑问:那为什么约会就是不负责任的呢?

  你的心能给多少次:

  正文的一开头,作者描述了一个场景:美丽的新娘在婚礼上宣誓之前,忽然几个女生站起来拉住新郎的手,说她们也是新郎的一部分。这个景象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约会是一种游戏,它会让你上瘾。在这个游戏中你体会到兴奋、刺激、荷尔蒙飙升。但是缺点实在是很明显:它把你的心分成一块一块,每一块都送给你曾经约会的对象,而当你面对神预备给你的另一半时,你的心已经所剩无几了。

  受到世俗里“毒鸡汤”的影响,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对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年轻的时候谁没爱过几个人渣!”看,多么潇洒,好像曾经爱过的人转瞬就可以忘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可是事实是怎么样,我相信所有失恋过的人都知道(只是死鸭子嘴硬不承认罢了)。分手了之后,一般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让自己不去想他,然后花几年的时间释怀伤害,再用一辈子的时间刻意避开彼此的生活轨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分手的两人都知道,曾经给过对方一部分自己的心,而它已经永远要不回来了。

  真是细思极恐!这个作者年纪轻轻,就把感情的事看的这么透彻。我只能跪着读完…

  约会的七个坏处:

  接下来,作者就列举了约会的七个坏处:约会让人感到亲密,但不一定会让人愿意委身;约会倾向于让人省略交往关系中“友谊”的阶段;约会通常让人误以为肉体的亲密就是爱;约会通常会让一对男女与其他重要关系隔绝;约会使青年男女分心,以致于无法专心为未来做准备;约会可能使一个人对神所赐的单身状态有所不满;约会创造了一个虚伪的环境,使双方无法评估对方的性格。

  我相信,不是每次约会都同时具备以上所有的缺点。但是只要有一条,就已经足够打乱我们应有的灵修生活了。拿我自己举例子,我之前谈恋爱的时候,因为异地恋的原因,每次一回国就开启“腻腻歪歪”模式,眼中只有对方,以至于我忽略了我的朋友、父母。懒惰的时候,甚至周天也不去教会,读经就更别提了!这样子的感情,在神眼里是极不喜悦的,因为它破坏了我和周围人以及我和神的关系。

  婚姻不是白白得来:

  软弱的人总是会钻各种空子的。有些认为解决之道就是:找一个弟兄/姐妹约会不就好了吗!可以一起去教会,一起查经。但是书里也提到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即使是两个基督徒在一起,也很容易有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是:我们希望享有男女之间的亲密感,但是却忘记了这种亲密感是上帝赐给愿意委身的人。“在荣耀神的男女关系里面,享有亲密感就等于委身于婚姻;如果我们尚未准备好,或者是仍然不能委身于某人,我们就还没有准备好追求亲密感。”换言之,我们就像是上帝宝座前的小偷,肆意的窃取男女之间的亲密感,让自己“感觉被爱”。但是上帝希望我们用自愿的委身和他交换,来得到一份受上帝祝福的婚姻。

  为什么婚姻需要双方的“牺牲”呢?因为婚姻虽然是上帝赐予人类的一件美事,但是它最终极的目的是为了反映出基督和教会的关系。“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以弗所书5:22-25)

  正如经文所说,丈夫在婚姻中,好比基督的角色,要能够做一个领袖。基督为我们的罪牺牲,钉在十字架上。同样的,丈夫在婚姻中也要“牺牲”自己,比如推掉应酬在家中陪伴妻儿,又比如即使从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现在也要挽起袖子做做家务。妻子要懂得顺服丈夫,就像教会对基督的紧紧跟随。看似好像很简单,只要“听话”就好了,但其实妻子要抹去原有的脾气,始终温柔坚定的辅佐丈夫。

  所以不管是丈夫还是妻子,都为了婚姻舍弃掉一部分的“自我”。这就是委身的含义。婚姻不是一颗包着闪亮糖纸的蜜糖,而是最真实的柴米油盐。如果约会中的一方还没有做好委身的准备,另外一方却已经预备好了自己,结局最终不会太好。如果两方都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那么为什么要进入约会阶段呢?

  如果不约会,如何通往婚姻:

  很多读者都会问这个问题:不约会,怎么结婚?

  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婚前交往”,就是以结婚为目的的男女交往。在作者的另一本书《当男孩遇见女孩》里,作者着重强调了婚前交往和约会的区别,在于约会是漫无目的的,两人都不确定要不要进入婚姻。但是婚前交往目的明确,就是看这两人有没有可能组建一个家庭。同时,约会有很多亲密举动,让彼此产生浪漫的情愫。但是婚前交往会尽量避免身体的接触,主要建立在真诚的沟通、团契中的服事上,让双方真正了解彼此的个性。

  作者也强调,“约会”和“婚前交往”不过是两个名称罢了,不要纠结这些。重点是问问你自己,你们是否是彼此坦诚、为了对方考虑。即使你们已经是男女朋友,但是他/她还不是你的另一半,那么此刻你应该把对方当作弟兄姐妹来对待。

  单身是一种祝福:

  约会的坏处之一,就是在团契、教会里营造出一种“恋爱的氛围”,让单身的弟兄姐妹也受到影响。很多单身的人在见到别人你侬我侬的时刻,内心便开始波涛汹涌,甚至夜晚也辗转难眠。

  但是这一段单身生活,是我们最有时间服事教会的阶段。“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哥林多前书7:32-33)当前要务不是像没头苍蝇一样寻觅佳偶,而是为主奉上时间,着力寻求神。

  当然,你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作者列举了一个清单,是单身的弟兄姐妹可以为自己预备的:练习与他人建立亲近的关系、和他人一起寻求神、负起经济责任、练习如何当父母、培养实用的生活技巧。最重要的是,你们要明白,婚姻不是终点。抱着“结婚是人生最重要的”这种心态进入婚姻,只会发现美梦破灭。就像雅各的故事:当他以为娶到的是拉结,早上醒来看见的却是利亚。(创世纪29:15-30)

  “统计数字显示,我们多数的人最后仍会结婚。但我们要确保,善用时间是为了荣耀神,而不是借此获得积分,求神赏赐给你婚姻。不管未来神对我们的计划为何,我们都要预备自己,培养自己的品格,让自己变得更柔韧、更能为神所有。”

  一些感想:

  当我读完这本书,已经是深夜了。我不断反思过去的经历,感触最大的就是:我原来一直把感情建立在感觉之上。你可能会说问,这有什么不对吗?世俗人的眼里,“感觉对了”是一切评判的标准。“感觉好”就在一起,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拾。“感觉不好”就转身离开投身下一段恋爱。

  可是耶稣在为我们背上十字架的时候,是因为“感觉很好”吗?不是,是因为那是天父的旨意。当他头戴荆棘冠的时候,是因为“感觉很好”吗?不是,是因为这是他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在小暮姐妹的见证中,她写到:肉体情欲=狐朋狗友。我们的感觉(肾上腺素上升、感觉心都要融化了)就是肉体情欲的一种,“你已经嫁人啦,嫁给主耶稣啦,为啥还要听闺蜜的呢?你跟你丈夫(耶稣)——那才是自家人啊,不能听一个外人的挑唆背叛丈夫啊!”

  上帝要我们完全的顺服、完全的信靠,而不是感觉好的时候就听他的,感觉不好的时候就自己随心所欲。建立在感觉上的爱情,犹如一盘散沙。谁能保证现在你凭证感觉去爱的人,在五年后还能荷尔蒙飙升呢?到了那时,这份爱情就立刻崩塌了。但若建立在神的指引之上,一切就变成了美好的祝福。

  现今社会媒体渲染的爱情观,和圣经所说的大相径庭。外貌、条件、感觉,仿佛这些才是男女之间的核心,但是圣经要求我们把焦点放在对方的灵魂上。“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事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16:7)

  小结:

  这本《不再约会》确实让我对于恋爱、婚姻有了很大的改观,有一些观点与这个世界的想法出入很大。看似奇葩,但其实每一个观点都建立在神的话语之上。希望每一位弟兄姐妹都可以读一读,不管你是单身、正在恋爱还是已经进入婚姻,相信你们会有所得着。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翰福音6::35)最后,愿每一个人都能在神的爱里得到满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