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伯利亚的眼泪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伯利亚的眼泪的读后感10篇

2018-09-14 04:0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伯利亚的眼泪的读后感10篇

  《西伯利亚的眼泪》是一本由(美)拉塔•塞普提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86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2-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一):泪崩

  看到最后泪崩。历史是不会被掩埋的。斯大林比希特勒还要可怕。据估计,白色恐怖时期被杀害的人有两千多万,熬过20年西伯利亚寒冬苦役的人即便回国也是罪犯身份,也不能透露自己遭受的非人迫害。他们都是各界的知识分子。虽然到目前俄罗斯依然不承认他们的放逐行为,但遭受迫害的人终于可以发声,讲述那段种族清洗的真相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二):一个只求活下来的年代

  书里是一个我们从未接触过的世界,甚至是难以想象的。所有的人跟货物般,就那么硬生生地往火车里塞,就这样他们被送往了没有人类踪迹的西伯利亚。在那里,各自被都分配不同地方劳动,忍受着军官的各种折磨。每天都是在疲惫饥饿中度过,随着时间流逝食物到最后成了人们眼中的救命稻草。这是一个为了自己果腹可以放弃所有的年代,因为没有人可以夺走你“活下去”的念头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三):地狱

  看这本书时心情真的会变得很压抑。莉娜原本平静快乐生活突如其来的苏联军队打入地狱。在那里,立陶宛的人民都在遭受着苦难。之前我甚至还不知道这个国家存在。但是看了他们的遭遇,真的让人心碎。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根本无法体会他们的苦难。但是他们即使身处地狱,也没有丧失对生活、对希望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有人为了保全自己儿子性命被迫与敌人睡觉。有人虽然是敌人但也有悲惨的遭遇也有被掩盖的善良的心。

  阅读一本书,好像体验了别人的人生。我读书一般都很慢的。但是真的会身临其境。会哭、会笑、也会憎恨得咬牙切齿。

  我不想要一成不变的生活。但是太多因素逼迫我不得不循规蹈矩地活着。只有看书,才会觉得生活有点波澜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四):爱是最强大武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昨天的一条新闻,立陶宛维尔纽斯地方法院13日判定立陶宛反对社会主义人民阵线领导人帕莱克基斯“否认苏联侵略和占领”有罪,帕莱克基斯在接受立陶宛媒体采访时曾发表有关否认苏联对立陶宛的占领和淡化苏联红军严重罪行言论。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也许会感到诧异,一个政党领导人只是发表了一些言论就会被判有罪,殊不知苏联在二战期间给立陶宛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是巨大灾难沉痛回忆。就像国人永远也忘不了南京大屠杀一样,立陶宛人民也永远忘不了1940年的某个深夜,苏联秘密警察一次性将2000多名立陶宛知识分子逮捕,从此将立陶宛带入无限的黑暗当中。

  拉塔•塞普提斯的处女作《西伯利亚的眼泪》便是从那个恐怖的深夜开始带领读者走入不曾知晓的历史,体会立陶宛人民在暗夜中的挣扎女孩莉娜本来有着幸福家庭,深受爱戴大学校长爸爸温柔贤惠妈妈、古灵精怪的弟弟,当然还有她钟爱的画笔画板,可这一切都在一个夜晚被急促敲门声破坏,从那一时刻开始,莉娜全家陷入颠沛流离困苦之中,从温暖居室寒冷的西伯利亚,莉娜们经历生理心理上的双重折磨。唯一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是和亲人团聚的渴望和收回国土的热切。

  整部小说行文流畅情感充沛,没有处女作的生涩,只有真情流露。拉塔通过莉娜在被流放途中悲惨经历与往昔家庭生活温馨回忆的强烈对比表达了立陶宛人民对国土被侵犯,国民虐待的极度愤慨,在作品字里行间,我们读不到流离失所沮丧,却能读到对亲情的渴望,对爱情执着,还有强烈的民族热情。阅读全书,读者的心情随着被流放者的命运起伏,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仿佛已经不是在阅读,而是去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居住阴暗潮湿木屋,看着身边亲友一个一个死去,在无尽的黑暗中,企盼光明的到来。

  还记得故事最后秃顶男人的发问么?“究竟是死亡不易,还是生者更难?”是啊,这是一个永恒话题,值得庆幸的是在那次大流放中,一些立陶宛人民凭借着坚韧意志,存活了下来,他们知道活着就意味成功,而死亡就意味着失败,他们需要自己的生活,他们需要活下去。他们是值得全世界人民尊敬的,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1990年,立陶宛终于从苏联独立,摆脱了屈辱的命运,而这也是苏联解体开端

  拉塔,立陶宛军官的后代,为将那段历史还原,给更多的受众知晓,从美国远赴立陶宛多次,成就了这本令人动容的《西伯利亚的眼泪》,也向世人昭示:即使经历最黑暗的黑夜,光明依然会到来!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五):可以宽恕,绝不遗忘——评《西伯利亚的眼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中血腥的、暴力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所谓弱国无外交,而作为弱国的子民,更是无法摆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1939年的很多立陶宛人就在瞬间被命运所抛弃,他们的国家被苏联强占,随后克里姆林宫迅速列出一份反苏维埃名单,名单上的人被高效率的处死,而他们家属则没他们那么幸运,这些可怜小国人民且以妇女儿童居多,被苏联人大规模“组团”带到了经年苦寒人迹罕至的地方——西伯利亚,开始了毫无自由、毫无尊严、毫无保障奴隶集中营生活,他们中的很多人再也没有走出这个人间地狱、他们的故事曾经被苏联强大的宣传机器淹没、他们这些小国家也长久以来被控制在苏联的集权制下并被世界淡忘,但是天理昭彰,任何对于弱小国家和民族的罪行都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些可怜的立陶宛人在极度恐怖、极度悲惨的时刻,冒着随时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危险记录下的这段历史,并埋在家乡土地下很多年的罪行见证——《西伯利亚的眼泪》。

  要想了解这个故事,首先应该回顾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二战中苏联并不只是挨了打,而是在签订了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纳粹德国达成默契后,肆无忌惮的用武力强权侵占了大量的周边国家领土,而后两大霸权国家在扩张不可避免的翻了脸,开了仗。苏联在二战中死了2000万人,战后重建家园劳动力缺乏便成了个大问题。于是,大批的外国战俘竟成了苏联重建工业的“生力军”。据说斯大林做出此决定法律根据是俄罗斯加盟共和国刑法第58条,但实际上此法令本来是用以惩罚国内反革命分子的。直到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许多斯大林时代被打成“阶段敌人”的间谍、反革命分子、叛徒等才相继恢复名誉。1940 年 6 月,独立国家拉脱维亚被红军占领,并于同年 8 月 5 日被苏联强行吞并。随后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也遭遇到类似的命运。成千上万的波罗的海三国人民因为支持反苏言论、参加反抗运动、成为农场主、加入政治党派或拒绝加入集体农庄而被逮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有了我们这个故事的主角,刚刚过完15岁生日的莉娜在睡梦中被苏联人揪出被窝,与妈妈、弟弟以及成千上万的同胞一起,被赶牲口一样赶上一列不知去向的火车,当她们在火车上一边饱受拥挤、饥饿、死亡的威胁,一边猜测着爸爸饿去向未来在哪里的时候,她们也来到了目的地——西伯利亚,开始了集中营的奴役。

  似乎是为了淡化一下这种悲惨的氛围,也似乎是为了通过对比让这种悲惨更加深刻,《西伯利亚的眼泪》从两个方向叙事,一方面是莉娜15岁以前一家团圆的美好生活,另一方面就是父亲生死未卜、一家被流放的残酷现实。通过这些描述,我们看到苏联在二战期间不仅给立陶宛等周边国家带来了深重苦难,而且也给他们千千万万普通百姓带来了灭顶之灾。要知道,西伯利亚的严冬气温可冷至-30℃至-40℃,不少波罗的海沿岸的百姓经不住严寒而被冻伤,甚至被活活冻死。在莉娜的故事里,当时她们大多只能居住在简陋的土屋甚至帐篷里,由于缺乏燃料取暖设备,屋内常常和屋外一样寒冷。因此每天清晨,都有冻僵的尸体从屋中被同伴拖出。由于野外土地冻得如石头坚硬,他们甚至难以“入土为安”,而只能被同伴无奈地抛尸荒野等候着饥饿、凶恶的野狼吞食……

  之所以说这是个悲惨的故事,就是因为它没有一个光明的结尾,据估计,在二战时期及苏俄白色恐怖时期,超过三分之一的波罗的海人民死于非命总数超过两千万,但时至今日,俄罗斯人依然否认这些事实

  当死难者依旧躺在西伯利亚苦寒之地的无名墓穴中,现在的立陶宛人以及波罗的海人民摒除怨恨选择宽恕,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境界很高的善良,它超越仇恨,避免了冤冤相报,当然,同时也是坚定的表明——可以宽恕,绝不遗忘。真正的善良并不是软弱,并不是对周遭的险恶一无所知,而是在历尽各种苦难与丑恶后,仍然保留着当初的友善纯真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既是在最黑暗最寒冷的西部利亚,也坚信爱是最强大的武器,光明依然会到来。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六):大国战争中的小国悲民

  人们读文学,有时候不仅是享受书中的故事,同时也是认识历史的一种方式。作为大众最爱读的文学,也不断展现了世界上不同时期、不同疆域人们的生活状态。有些故事中的国家和人以及他们的生活,若不是因为一本小说的出版,人们是永远不会了解到的。有些国家,甚至于世界历史教科书上都会一笔带过

  立陶宛,除了少部分人知道这个国家的篮球水准不错外,恐怕很少有人一下子指出它到底在地球上哪个位置。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国,曾在1990宣布脱离苏联,对苏联瓦解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也是这么一个小国,在2008年出台了一项新法律。该法律规定:禁止在公开场合群众游行、集会和请愿时打出前苏联国旗出现前苏联国歌,并将前苏联标志与纳粹德国的标志同等对待。同年立陶宛政府也向俄罗斯政府“索赔”:坚持要求俄罗斯承认苏联占领的事实并赔偿给立陶宛人造成的物质精神损失280亿美元

  其实最近几年,东欧波罗的海三国(包括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不仅在政治上倒向北约,在经济上靠拢欧盟,而且,“去苏联化”有愈演愈烈之势:禁止前苏联国家与政治元素出现在本国公开场合,拆除前苏联设立的苏联红军纪念碑。这不仅让俄罗斯很“恼怒”,也让这三国内的俄罗斯族裔抗议不断。

  但许多人会有疑问,为何波罗的海三国和前苏联到底有何“冤仇”,以至于今日要向俄罗斯讨公道?在那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就不得不提到苏联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了。

  其实在二战之前,苏联和波罗的海三国甚至于丹麦和波兰的关系都是冲突不断。因为这个位置是欧洲内陆与俄罗斯甚至于亚洲的过度土地。任何帝国,若要称霸欧亚,则必须经过这个地区。因此,历史上上溯到几百年前,这地方都不太平。于是,二战前十几年,各国的矛盾就已经在这个地区酝酿。英法忌惮苏联势力崛起又要避免与德国开战,德国正在为战争扩张做准备但又不希望在备战时与大国发生冲突,苏联既要提防英法又要防备德国,而夹在其中的几个小国则不得不忙着与周围大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自保。但在世界政治棋局中,小国若不中立,就只能成为大国棋子。但作为战略要冲的波罗的海三国,即便想中立,也无法幸免。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彻底打破了小国的免战希望,让这些国家的人民被迫开始了苦难历程。于是,波兰成为了最先被瓜分的国家,紧接着波罗的海三国,丹麦,都成为大国的利益角斗场。

  当1940年德国进入巴黎的时候,苏联强迫立陶宛就范,出兵进入立陶宛。苏联对于立陶宛国内的反苏势力则开始毫不留情打击。许多反对占领的中产阶层知识分子家庭被当时苏联的警察机构内卫军逮捕并运出立陶宛(同样事件也发生在其它东欧国家)秘密囚禁。这其中一部分人被秘密处决,或遭集体屠杀(例如波兰的卡廷事件);而苏德开战后,另一部分人被送往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进行劳动改造。其中不少人因为饥寒交迫而死,也有不少人在刑期结束后回到立陶宛,另外一些人则移民其它国家。而同一时期,又有许多俄罗斯人进入立陶宛并最终取得立陶宛国籍而定居于此。于是,如今的立陶宛,“反苏”和“挺苏”的势力就异常分明了。

  而这本小说恰恰就是展现了当时被流放的这批立陶宛中产阶层知识分子的整个流放过程,以及他们困苦的生活面貌,和对苏联及俄罗斯人的仇恨。作为亡国奴,书中的立陶宛人心中充满着愤恨羞耻绝望,但同时却也不得不给自己留着希望,生存的希望。即便只有少部分人最终在西伯利亚存活下来,并回到故土,但他们认为自己是正义的,要活下来,要回家,要复国。这也就好理解为什么在1990年苏联垮塌前夕,立陶宛等波罗的海三国率先提出脱离苏联独立,从而正式引发了苏联的土崩瓦解。

  这本小说是拉塔•赛普提斯的第一本小说。他的父母都是立陶宛人,后来移民到美国。尽管并非土生土长的立陶宛人,但为了写这样一本记录立陶宛人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艰难生存的故事,作者不仅采访了众多移民美国的立陶宛人,也奔赴立陶宛采访了许多经历过1941年前后经历了西伯利亚苦难岁月并幸存的人们。他所收集的大量资料和故事,最终通过主人公莉娜的眼睛和耳朵呈现在了这部讲述一个民族苦难史的小说之中。

  若不是因为读了一本书,有些历史恐怕一辈子都不会了解。这本书再次告诉我们,历史的问题,有时候并非一分为二那么简单,也并非历史书中讲的那么简单。正义与邪恶,在不同种族人民面前,有着不同答案。真实的战争,往往是没有纯粹的正义的。

  《西伯利亚的眼泪》读后感(七):穿越世纪的民族的眼泪

  有很多地名莫名其妙就会唤醒内心深藏的文艺情怀,哪怕现如今“文艺”这个词语已经被用烂,而对于我,西伯利亚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西伯利亚,平平仄仄,仿佛简简单单的几个音节中蕴含着无限的情感和故事。曾经看到一篇博文:《从北京到莫斯科》,六天五夜,车轮与铁轨碰撞的声响、金秋时节的西伯利亚,还有旅途上形形色色的人,不由心生神往,几乎就要与现实告别,变身现代版“日瓦戈医生”,将喜乐撒在长长的铁轨上。

  然而,并非所有的旅途都似这般赏心悦目,并非任何时候的西伯利亚都会露出她迷人的温暖的微笑。一路追随着莉娜走过这段长长的旅途,经历这位15岁的立陶宛姑娘遭遇的一切,仿佛慢慢揭开一个赫然显露却无人情愿触及的伤疤。

  故事的结构仿佛是镜子的两面,一面是不断逼近的残酷现实,命途未卜、步步惊心;一面是已经消逝的幸福过往,意识到它的珍贵时,它已似流水,悄然从指缝流出。莉娜和她的家人,甚至身边那些陌生人,总是在回忆曾经的生活,回忆作为一个有尊严的立陶宛人的状态,作为读者却不忍阅读那些文字,这似乎比现实来得更揪心、更难以释怀。

  1939年8月23日,二战开始前夕,苏联和德国,两个未来不同阵营的主要成员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随后又订立了边界友好条约,波罗的海诸国成为二者媾和的牺牲品。而当德国大举西进后,苏联随即准备吞并波罗的海三国,而立陶宛便是它的第一个目标。这一刻,没有意识形态之分,带引号的正义践踏着另一个主权国家的尊严。上万人因为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被流放,目的地便是遥远的西伯利亚。

  故事从一开始就笼罩在紧张、绝望的氛围之下,莉娜的一家──爸爸、妈妈、她和弟弟乔纳斯──都在被驱逐者的名单上,冷漠的内卫军、破碎的精美器具、偷窥者、各色被捕者──甚至包括刚刚结束分娩的产妇和她先天不足的婴儿。他们像牲畜一样被押送至火车,向西伯利亚驶去,向未知的恐惧驶去。

  “西伯利亚?那不可能。西伯利亚距离此地有半个地球那么远,那里根本没有人烟。”

  这是莉娜第一次听到西伯利亚时的反应,那个冰冷、遥远的名词,就这样荒谬而顽固地与她年轻的生命勾在一起,侵入她的每一个细胞,成为她身体内最令人厌恶却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他们的旅途正式开始于与父亲的离别。孩子们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火车间,向每一个同病相怜的陌生人求助,终于,爸爸的脸出现在车厢底部的小洞里。在死亡面前,任何矫饰的语言都不必要。“我能认出你,就像你能认出蒙克一样”,爸爸的这句话在莉娜心中埋下了种子,希望在那一刻起开始滋生。也许蒙上天眷顾,这只是一场噩梦,太阳总会升起。

  现实却别有一番滋味,“小偷与妓女”,写在车厢上的字,这是强加给他们的罪名,他们也必须背负。妈妈带着莉娜和弟弟,一路上经历了永无止境的饥饿、肮脏、辱骂、死亡,在苏联士兵随心所欲的施暴面前,生命变得一钱不值。尊严,在拥挤的车厢之间,在人的肉体释放出的各种气味之间荡然无存。可是,面对非人的待遇,妈妈却在极力捍卫着自己和孩子们的尊严,极力捍卫着每一个陌生人的尊严,“他们是错的,不要让他们证明你是动物”。这注定徒劳的举动,却仿佛在地狱中搭建了一架通往天堂的梯子。

  当长长的列车终于吐尽了蒸汽,将无数罪行抛在身后,停下来时,立陶宛人的悲剧才真正拉开序幕。过度的劳动、极端恶劣的天气、食不果腹、挨打谩骂,这些正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对于莉娜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如果仅仅如此,他们不过是经历了比一般人要艰苦的生存考验而已。然而,为了生存无奈而欺辱地妥协、相互间的猜忌、如影随形的死亡、击垮意志的绝望,等等,却成为了真正难以度过的关卡。

  绝望中,人们天真地将希望寄托在其他国家身上,英国、美国,甚至在地球另一端残酷杀戮的德国,可是,“我们不管最后落入谁手,结果都是种族灭绝。”秃头男人一席话浇灭了孩子和女人们的幻想,也许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那仅仅是幻想,只是,他们除了拥有幻想,还有什么呢?一个国家企图将另一个国家──不,不仅仅是另一个国家──从地球上抹掉,这听起来似乎荒谬地令人发笑,确实实实在在发生在进化到生物链顶端的人类历史上的残酷的一笔。

  但作者并没有用绝望涂满字里行间,这恍如冰冷的西伯利亚,却因为那些残留的人性的闪光而没有最终沦为地狱。母亲对每一个人无私的关怀与付出、弟弟从一个男孩到男人的成长、立陶宛人温馨的圣诞夜、安德留斯与莉娜纯真的感情、表面冷酷内心善良的苏联士兵克拉斯基……这带来的也许仅仅是希望,在那残酷岁月里虚无飘渺的希望,可这正是支撑着无数绝望的人类生存下去的唯一动力

  莉娜记得爸爸的话,于是用她的画笔不停地画着眼前的一切,画着她心中的立陶宛,将她的作品传递出去,希望有一天,父亲可以按图索骥地找到他们。如此浪漫的行为,却随着父亲被枪决的消息传来,变成了徒劳……然而,还有许许多多的“莉娜”仍在进行着诸如此类的传递,希望并不会破灭。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本书,看到了一个民族被揭开的伤疤和苦痛,看到了穿越世纪的眼泪……

  :作者叙述中虚实结合运用得很好,然而结尾略显仓促,可能是处女作的原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