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2022-05-22 00:39:03 来源:网络 阅读:载入中…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像童话般的宫殿;它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世界文化史上价值连城的。可是就在三天内变成灰烬,那,就是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一帮可恶的侵略者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便随意破坏。为了销毁证据,英法联军用大火连烧三天,什么金银珠宝、青铜绿器就在三天内毁灭了。

  能想像到,这是中国历史上多么大的损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就不能和平共处呢?多少中国人民用汗水、心血才能等待到这一刻。

  中国的书页上,是一本厚重的书,可是“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留下了一条伤疤、留下了残酷的一页。

  在原来的圆明园里,有一件重大的宝物。名之“绿盆”!它高的像一颗树,大的像两个窗。当时一位宰相在因为胜利了,打仗时在敌人那里缴了一个宝物,这是敌人的国器。所以宰相想哄皇上开心,把那个宝物送给了皇上,最终皇上把它放在圆明园。

  非常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可是英法联军找到后,因为搬不走了,所以用火把它化溶,将它破坏。

  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都被一一破坏。圆明园当时的辉煌,现在以消失了。我真为圆明园感到悲伤!

  可是这次英法联军的破坏更使我明白了我要当一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好好读书,用智慧的结晶报效祖国,不能让这段残酷的历史再次重演!

  最重要的是,我一定要知道我是中国人。

  篇二: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北京西北郊,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这里收藏着中国数以万计的奇珍异宝和名人书画。可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毁掉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昔日的辉煌也已剩下几根柱子……

  当我读到第三自然段时,仿佛置身在当时宏伟的建筑旁,欣赏这无与伦比的美景,这百年来的稀世珍宝,不禁让我给他赞叹!

  而读到最后一自然段时,我的心情截然不同——既叹息又愤怒!英法联军这些贪婪者,夺走了我们数以万计的奇珍异宝,至今还有很多下落不明,她们看见什么就拿什么,红蓝宝石,水晶石,珍珠,长袍,挂钟,绸缎,皮衣……这些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飘摇海外,现在我们还要花重金赎回来……咸丰皇帝却无能为力——这是我国最大的耻辱之一!

  这个课文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虽然我们现在还小,干不了太大的事,但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为祖国奉献出我们的智慧!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国之重器!

  篇三: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圆明园,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可惜,早在1860年,就被英法联军给毁灭了。那是多么美丽的一处景观啊!

  就拿十二生肖喷水池来说吧,英法联军把这些铜牛头、铜猴头、铜虎头、铜兔头……都抢走了,还把它们拍卖了,一想起这件事,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并亲题园额“圆明园”。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这个浓缩了世界名著的皇家公园,就这样被毁了。我们一定要重振中华,不能够重蹈覆辙。

  篇四: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把《圆明园的毁灭》学完了,在往日学完了每一篇课文,我都热血沸腾,今天却不一样,聪明的同学们一定猜出来了,因为圆明园的境遇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愤怒与可惜。

  圆明园是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占地350公顷,光能说出名字的就有150余种,有正大光明殿;也有亭台楼阁;有田园风光;也有热闹的集市……用百年的时间才把这个“奇迹”创造完,有多少夸赞这个“奇迹”诗句。又有多少的奇珍异宝:上至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因此被称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以及“万园之园”。

  可是,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福投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仍然烧着。可惜我国的那些奇珍异宝已“化为灰烬”,那些可恨的英法联军居然把这座“奇迹”给毁灭了。

  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爱我们的国家,尽自己的全力保卫着祖国。

  篇五: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无比的愤怒,也感受到了原来以前圆明园是多么的辉煌。

  圆明园是我国最大建筑物,、主要景观除在后湖四岸外,北至耕织轩,东达福海西岸深柳读书堂。后经雍正朝(1723年——1735年)大规模拓建及乾隆初年增建,至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帝分景题诗成“圆明园四十景”。此后二三十年间,园内又相继有过多处增建和改建。共有园林风景群近50处、挂匾的殿堂亭阁约600座。其中不少景观仿自我国各地尤其是江南的名园胜景,诸如杭州西湖十景、海宁安澜园、无锡寄畅园……这些总共花费了一百五十年的光阴建造而成,圆明园是清帝“以恒莅政”之处,园林建筑兼备理政、园居双重功能。大宫门外分列部院旗营值房,门内即是举行朝会的正衙、日常理政的殿堂,再内方为帝后寝宫区,以及祖祠、佛楼和众多的游憩景观。可是这些美丽的景物被这帮可恶的强盗给毁于一旦,大火连烧三天,只剩下几根残柱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还烧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的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

  如今的圆明园再也没有当年昔日的辉煌,我感到无比惋惜。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因为祖国强大了才不会受到外国人的侵略。我相信祖国一定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篇六: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件事,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到处抢夺、破坏、毁灭。看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后,我感到非常愤怒。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先后用了六代一百五十年时间营建。里面有从古流传的文物,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可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抢走了价格不菲的金银财宝,珍贵的历史文物。他们抢了还不够,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再次侵入圆明园,在园内肆意放火。

  当我读到“他们在园内随意放火”时,我顿时火气冲天,假如他们的家园被烧了的话,他们就不会悲伤吗?假如他们的国宝被破坏了,他们就不心痛吗?假如他们的地方被侵犯了,他们就不伤心吗?我非常难过,我国这一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我觉得最可恶的还是清政府,在大难当头,居然不顾自己的子民自己逃跑了,看着自己的东西被夺走,还只顾及自己,不顾及他人。所以,当时的清政府更不可饶恕。

  这时我想到了自己,平常我就像清政府一样,看到别人有困难时不去帮忙。看了这篇课文,我感到羞愧,也知道了一定要不忘国耻,将来振兴中华,为社会做有益的事。

  篇七: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圆明园乃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它被毁灭了!这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整个世界不可估量的损失!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我国北京,闯入圆明园,而慈禧太后带着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联军疯狂地抢夺、毁坏、火烧园中宝藏文物、古建筑,这帮侵略军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圆明园在没有被英法联军烧毁之前,曾是那么辉煌灿烂: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村乡野,圆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瑶台、武陵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犹如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景色,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可以说,她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我国建筑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中还珍藏着无数的无价之宝,更有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藏的历史文物、金银珍宝、宋元陶瓷、历史书画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

  因此,我们要铭记一句话:莫忘国耻,振兴中华。为祖国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篇八: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们学完了这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它使我感到了当时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军民的懦弱,更可恶的就是那无耻的英法联军!

  圆明园曾经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圆明园不仅美丽,而且聚集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举世闻名的当时最大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烧、杀、抢、掠,出园时每个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还放火将这具有无限价值的圆明园付之一炬。

  学完这篇课文,我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无限惋惜,而当时无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这些万恶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命令,把洋人做靠山,想依靠洋炮来扫除国内的革命势力。我痛斥这黑暗的清政府。可是最可恶的是万恶的洋人,他们不但随意侵略中国,还把我国的名胜古迹烧毁或破坏,他们还让我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的国格受到了莫大的悔辱。

  英法联军为什么来侵略我们呢?原因就是我们太落后了,要是当时我们强大,他们能敢吗?

  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劳,让祖国永远列强国之首!

  篇九: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前几天,我们刚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深深地被这悲惨的历史而震撼。当我读到英法联军在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中,任意破坏、销毁时,我心中万分憎恨;当在课外书上读到了??时,我又为身为中国人的万般懦弱而悲愤:当英法联军侵入时,士兵们竟各个跪在城门前,打开大门让他们进去,龚自珍的儿子龚橙还给英法联军带路而感到无比的羞耻。看到这里,我又是憎恨,又是愤怒,但我却无能为力,只能是万分惋惜。

  时光的列车穿梭在1860年前,那时的圆明园是一颗耀眼的珍珠,镶嵌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漫步圆明园内:这里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这里有各类历史文物,如:十二生肖铜像,青铜礼器,名人书画??这里还有仿照各地名胜的景观,如:海宁的安莱园,苏州的狮子林等。流连其间,仿佛让人置身在童话般的幻想境界中。

  可这美好的一切以不复存在。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走进那个时代,当一名将军,领兵打仗,在战场上我决不临阵脱逃,我要和英法联军誓死拼搏。是可憎的英法联军,毁掉了圆明园辉煌的历史。为了圆明园的存在,我决不懦弱,一定和敌人决一死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也要与他们同归于尽。

  但是,历史终归是历史,时间也不会倒流。我希望人人为祖国尽一份力,让圆明园的毁灭历史成为我们这代人的警钟,“只有民强,才有国富。”“落后才会挨打”的历史,时刻提醒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换取祖国的锦绣的未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如果人人献出一份力,祖国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篇十: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她的美,无与伦比。她的内涵,包罗万象。她是由大理石,玉石,青铜建造的一个梦,用雪松作她的屋架,并饰以琉璃,饰以珐琅。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在她的身旁栖息。总之她是一个奇迹,是美与文化的结晶,我无缘,未能与她一见,一诉相思之苦,只能在午夜梦回时与她约会,惊叹她那让人瞠目结舌的风采。无数个梦,无数个美轮美奂的圆明园。我想象着那个万园之园,遥望着那个园林的典范。我想她一定要比烟水迷离的江南还要美,比朴素,粗犷的北方更令人难以忘怀。她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诵之吟之,如痴如醉。她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扶之玩之,如梦如幻。

  但在那一天,1840年6月的一天,欧洲的两个强盗闯进了她的生活,残忍地粉碎了她的美丽。无数稀世珍宝,古代文物在那一天被摧毁,霸占,失去光泽。我多想拦住强盗,可是那之后我又该怎么办呢?她的保护者是清政府,也只有清政府能给她安全,可是,清政府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竟狠心将她抛弃。她的保护者不是我,我又能怎样呢?我只能冷眼旁观,亲眼看着她的美丽消逝。两个强盗为了销毁证据竟燃起了一把火,用无情的火摧毁一切。大火连绵,似乎永远不会熄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连天地都在为圆明园哀叹。在大火的烧灼下,她的泪水却没有消逝,竟越发膨胀,终于爆发了,一场暴雨倾盆而下,含着她的泪,带着她的悲伤滴落。火灭雨停后,只剩下了断壁残垣。我的神色很平静,但心很痛。读着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读着圆明园,如同读一串珠玑带断的玉链,遗珍散珠,蒙尘染垢,我捧玉心焚。

  如今的圆明园多了一份安详,尽管只是一些断壁残垣,却在蓝天之下显示出一份大气。中国人民不喜欢悲剧,亦不喜欢废墟,所以许多人主张修复圆明园。可是如果将它铲平,再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是多么没必要。历史遗留得痕迹被抹除,中国人民在熊熊大火中的愤慨也随之而逝,一切将随着新圆明园的建立而消失。正如余秋雨所说:“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来的又不是前夜的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圆明园的富丽如过眼云烟般消逝,但它所留下的是剔出庸俗后的灵魂,虽然她的美只是依稀可见,可那,我终究是向往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