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天空》读后感10篇
《夏天的天空》是一本由(美)彼得·史比尔著作,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1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天的天空》读后感(一):《夏天的天空》天马行空的现场直播
家有小儿,绘本书籍自然不少。最近,我又刚为孩子搜罗到了一套外国凯迪克金奖大师经典绘本系列作品。其中包括了3本不同内容的硬皮封面绘本书册《夏天的天空》,《诺亚方舟》,《狐狸夜游记》。
三本书册,不同的立意但是绝对具备相关的阅读价值。在《夏天的天空》一册中,我们可以在封面上明白此书的主题目的:激发孩子脑袋瓜里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带着如此的阅读目的性,我们非常期待地翻开书册的封面。扑面而来的便是那无穷无尽的梦幻天堂般旅程。
从大人的角度而言,《夏天的天空》主题内容其实并不复杂。故事的内容围绕着一堆姐弟和两条狗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尽情嬉戏玩耍。面对着无边无际的蓝天,变幻莫测的白云,引发各式各样的联想和回味。作为一本绘本,全书顾全绘本应有的简明扼要性,主要以图画的形式来表达所有的一切,次要地辅助有关的文字说明。事实上,纵观全书,也就是在书的封面内页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文字介绍和作者介绍,除此之外,我们欣赏和领略到的则是更多的绘本图画。综合全文,唯一的一段故事中出现的文字也就仅仅保留了:“明天,我们再来听云说故事好吗?”如此的祈使句,带领着我们更进一步深入地抛却书本,仍有思想的骏马翱翔于灿烂的天空和多姿多彩的云间。相较于国内的很多绘本书册,这里更多地将空间和内容留存给了书外的读者。没有太多的文字,却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激荡思想的同时,实则更是一场启发式的思维突破。不可否认,世间有着太多的饿东西是那样地变幻莫测。当我们思维一旦成了定势,也许我们并不会发现它们的美好。而透过这样的阅读绘本,孩子们完全有了一种突破常规的尝试。在这里,他们不需要拘泥于书中真正云朵的形状特征;在这里,他们更多的是启发式地由此及彼的推荐和衍生。
换言之,书只是一种媒介式的诱导。以绘本的形式揭开了启发性的阅读学习。很是不错的绘本书册。带领着孩子们共同领略到一出出精美无穷的天马行空现场直播演出。
《夏天的天空》读后感(二):如果云知道——评《夏天的天空》
今年夏天去了趟云南,自然景色美不胜收,而且随着地点的不同、方向的不同甚至高度的不同变化无尽,唯一相同的是在高海拔见到的云,由于距离近、空气好,所以云的形状、云的姿态看的非常真切、也很立体,当姿态各异的雪白云朵出现在浩瀚的蓝天,连成年人都不禁要遐想连篇,小孩子们更是要进入一个美丽的幻想世界了。儿童绘本《夏天的天空》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云的画卷,为我们展示了晴朗的夏日浮云之美,以及看云的孩子想象力的丰富,如果云知道这些,想必它们也会变得更加浪漫多姿,而作为读者,孩子们想必也会看的很开心,因为这是一本无字书,完全靠自己的想象力去跟作者的想象力共鸣。
很多中国的家长对于给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一定要可操作性强的,比如最好是有字,最好是一个写好的故事,这样似乎才能让孩子懂。其实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她们对很多东西的好奇、对很多事物的理解是我们早已忽视且退化了的,有了这种好奇的感觉,孩子才会有天真的童心、可爱的样子、幼稚的言语,能满足这些的不是约定俗成的文字、注定了开头结尾的故事,而是一种叫做想像力的东西,也就是说孩子们会用一些奇奇怪怪、天马行空的思维去解释那些他们认为美好的、有趣的、快乐的东西,比如天上的云,它们可以是动物园、可以是水族馆、可以是电影画面、甚至可以是骑士大战喷火龙,或许在我们成年人看来这有些幼稚、从天亮看到天黑有些浪费时间,但是这恰恰是儿童最喜欢的状态——无拘无束的自由,这种快乐是人之初心底最真挚的诉求。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看科幻小说和科幻片,就是因为里面充满了无穷的想像力,而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当遇到一种美好的景物和情感的时候,都会说这是语言难以表达的,同样孩子们的幼小心灵更是想像力自由发挥的世界,文字有些时候反而是一种拘束。《夏天的天空》这样的无字书,正好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想象力的机会,也是让不同的孩子展示出自己的人生体验。它的创意,激发了小孩子培养和发挥想像力的能力,而许多大人却还惘然于如何向孩子讲述其中的情节,事实上孩子们早就已经沉浸于其中。
《夏天的天空》读后感(三):儿童思维的空间
评《诺亚方舟》《夏天的天空》《狐狸夜游记》
落潇/文
不夸张的说,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彼得•史比尔著的绘本《诺亚方舟》《夏天的天空》和《狐狸夜游记》,非常的精致。硬皮设计,适合大点的孩子,放在桌子上,或在腿上,很方便。而我家的孩子才一岁出头,必须在我协助下,才能保证其安全。作为读者,先要从父亲的角度去思考童书的设计。
作为图书,最重要的莫过于其内容的设计。这三本书,在内容方面做的非常不错。首先,我找到了儿时想要但没有找到的感觉,那就是自由的思维空间。彼得的设计都是采用图画的方式,没有文字或者鲜有文字,更能让孩子充满自由的想象,也更能打破父母的定式思维,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作为作者,如此设计,确实能让我感动。
选择这三本绘本,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是基督徒,熟悉《诺亚方舟》的故事,也很想了解作者如何单用绘图来描述诺亚方舟的历史,很显然,我看此书,还带有验证的目的,结果很让我满意,这也提高了我欣赏另外两本的兴趣。
《诺亚方舟》采用叙事性的绘图手法,从故事的开始,经过,结果,依次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方式,也是最简单的描写手法,适合父母讲故事的方式去分享。
《夏天的天空》采用白描的手法,主题就是夏天的天空,那么夏天的天空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个问题就可以作为启发孩子读书的兴趣(这个问题是我自己举的例子)。这本书更具特色的地方在于,中间采用黑白、彩色两种方式展示同一个画面,黑白页只有形状勾勒,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进行猜测,为了达到沟通的效果,父母可以还孩子一同进行,交流之后,进入彩页画面,就可以晓得谁的想象更准确,更富有特色。
《狐狸夜游记》则兼具叙事和白描,一方面有故事的主线:狐狸为了孩子去偷农夫的鹅;另一方面采用《夏天的天空》同样的手法,让孩子在欣赏故事的同事,与父母达到沟通的效果。
2012-7-18 夜
《夏天的天空》读后感(四):独特的绘本经典
所谓绘本,百度上的解释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作为一份特殊的精神粮食,越来越多的教育中引入绘本的形式。孩子可以透过绘本阅读发挥想象力,也可以拓展知识面,更让学习充满了生动形象而吸引更多的小读者们喜爱并阅读绘本类书籍。
一套由中国城市出版社推出的凯迪克金奖大师经典绘本系列作品《狐狸夜游记》,《诺亚方舟》,《夏天的天空》为我们呈现出了精彩纷呈的独特绘本经典。
尽管这三本集结成一套的绘本作品出自一位作家手笔,但是却同时各有千秋和阅读价值。概括而言,每个绘本讲述着不同的内容,隐藏着各自不同的写作目的,展现和表达出作者不同特色的绘本经典。类似于《狐狸夜游记》主要集中在与文字的押韵和内容的描述上面上的风趣性。《诺亚方舟》主要重点在与启发和引导孩子们观摩圣经章节的同时更理解和认识内含的深意。《夏天的天空》则是尽情挥洒想象力的笔墨启发和引导读者跳跃式的思维。章章有不同,处处有新意,篇篇有精彩,各个有味道。也许,这就是整套系列丛书带给我们的大致感受。事实上,这部系列套装绘本丛书还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设计。每本书之后还随附了导读手册。附上了相关知名读者的阅读感想和心得。虽然仅仅只是绘本图册,但是看着这些知名作家的专业性点评,更是让我们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阅读。既是一种引导,又是一种启发,更是一种推动。真正的好书其实意义也就不外乎如此。看绘本的过程同样就是学习和想象的过程。而在这样的经典选集之中,我们更是可以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知识点和内容。也许其中某些内容类似于《夏天的天空》很是简单,但是我们却在那样没有文字的绘本之中获取和收获着某种早已丢失久远的想象。也许曾几何时,我们也是仰望天空。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有记录了什么?读一读这本《夏天的天空》或许会让我们重温当年的那份美好。《诺亚方舟》之中却又带领着我们重新回顾那份劫后重生的欣喜。也曾经我们众多的人们恐惧万分2012年世界末日的到来,但是我们又是否真正读懂了《圣经》中有关于《诺亚方舟》的记载呢?这里便是引领着我们见证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人与自然是否应该和谐相处呢?《狐狸夜游记》之中则带领着我们忍俊不禁地欣赏了一出极其生动的小狐狸偷猎的全程。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处处呈现经典和搞笑。相当耐人回味。
绘本热快到十年了,最近这几年出版的绘本总体上可以说质量在走下坡路,没办法总是可经典的先出版啊。不过现在的绘本也会看到精品,毕竟国外总有新书出现啊,比如说这套关爱自然系列。
其实说是一个系列,有点牵强,只是开本一样罢了。不过内容却都很精彩,三本书带来三种不一样的惊喜。
首先打开的是《夏天的天空》,原来是一本无字书,我家的无字书也有几十本了,挺喜欢这种只靠绘画来表现内容的方式,这本书画的是天空中变化无穷的云,关于云的绘本也有过很多,比如《云娃娃》就不错,这本书和走进云彩里面的《云娃娃》不同,就是两个小朋友坐在草地上看着天空中飘过的云,一会天空中的云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一会天空中的云变成了两个骑士和龙在作战……就这样天空在上演着无穷的变化,故事永远都讲不完。
第二本是《诺亚方舟》,方舟的故事不要说西方,就是在中国都妇孺皆知了。不过作者就是能够从人们这么熟悉的题材中发掘出有趣的内容来。书里面最精彩的当然是方舟里面的细节了,我们从来没认真的设想过方舟里面的构造,动物们怎么居住,怎么生活,那就看看吧。原来在方舟中猛兽也关进了笼子,昆虫是用瓶子来饲养,鸟也要鸟笼,爬行动物关在圈里面,鸡呢,还是在鸡架中,诺亚还要去取鸡蛋呢!最有趣的是还为河马和鸭子们准备了一个水塘。诺亚负责喂这些动物也够辛苦的了。在漂流的过程中,大马生出了小马,长颈鹿生出了小长颈鹿,一派繁荣啊!最后鸽子回来带来了橄榄枝,送给了牛来品尝,动物们都走了以后,方舟内到处都是粪便一片狼藉,呵呵,很真实。
最后一本叫《狐狸夜游记》,里面是一首诗,很押韵,一页黑色一页白色,而且往往黑色和白色两页上的文字是一样的,几乎每一句话都在重复,小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而且也可以拆开来只看黑色,或者只看白色,挺有趣。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期待着最后的转折点,狐狸吃鹅的残忍场面在绘本里肯定不会出现,肯定有什么包袱,有什么转折,可是等啊等,直到最后,狐狸竟然就那么把鹅给吃了,还说从没吃过这么香的肉,骨头嚼得嘎巴嘎巴响!呵呵,真是厉害啊!我就不去说教,小孩子怎么就不可以看狐狸吃鹅呢?真的没什么不可以,小孩子可能更喜欢呢。
《夏天的天空》读后感(六):难得一见
家里有了前世情人之后,我才认识了绘本这种书。通过给女儿讲绘本上的故事,一起看绘本,我也慢慢喜欢上了这种艺术形式。
本系列绘本一共三本,全是美国的彼得史比尔画的,他是世界上公认的无字图画书大师,美国最富才华的童书作家和插画家之一。虽然我没有听过他的大名,但是也能看出他的色彩清丽,线条流畅,细节丰富,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看了书中的简介,更知道作者志向长远,立志带给孩子更多、更好的图画书。本套书的三本巨作,《狐狸夜游记》获得了凯迪克银奖,《诺亚方舟》更是获得了凯迪克金奖。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而该奖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获得一致推崇,主要在于其评选标准的周延与创新,着重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殊创意,尤其每一本得奖作品都必须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发另一个思考空间,已有六十余年历史的凯迪克大奖,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英国的绘本画家伦道夫凯迪克而设立的。作者能够获得此项殊荣,可见其水准之高,水平之强。
三本书中,我最喜欢《狐狸夜游记》,因为这本书的故事性更强一些。当然,《诺亚方舟》也是一个不错的故事,只不过我预先听过,所以便无法有更多的吸引力了。《狐狸夜游记》这本书画得很生动形象,狐狸们的表情很是丰富,尤其是最后面几张,看得最为真实。作者以动物为主角,更容易贴近孩子。我给女儿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她甚至一直为那只偷鸭偷鹅的狐狸担心不已。一开始看到本书的画是一页彩色一页黑白的,我还以为是印错了。后来看了书前面的简介才知道,这是作者故意的,意欲增加本书的节奏感。的确,如果全都是彩色的,我们看起来真的有些单调,就像《夏天的天空》一样,如果不细看,你甚至会觉得每一页都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增加节奏感之外,其实我觉得这些黑白的画面也有别的功用,我可以让孩子以后把这些画面涂上颜色,也不失为一种锻炼。
《夏天的天空》很有种百科全书的味道。书里的白云有很多形象都是女人不认识,有些甚至是未曾听说过的。现在有了这白云为样版,我倒可以教她认识更多的东西。看云的确是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的,我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云,还整天琢磨这朵云像什么,那朵云像什么。现在的孩子可以娱乐的东西太多,看云彩似乎已经有要失传的迹象。不过这本书却令女儿养成了看云的习惯,日后她也可以利用云彩锻炼想象力了。
与这两本相比,《诺亚方舟》则显得更有层次,更有深度了。我本以为女儿会听不懂这个故事,但是讲过之后,她还是能够理解的。当看到形形色色的动物登上方舟,逃离洪水的时候,女儿也从心底里为它们道出祝福。她甚至还说,如果发了大洪水,一定要把爸爸妈妈都带到大船上。听到这里我真的是忍俊不禁了,我的乖女儿,你可知道,那大船的船票要十亿美元一张的。
本系列绘本数量虽不多,只有三本,但个个是精品。别说孩子,就连大人看后也要被其吸引。所以说,这套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好的童书。
《夏天的天空》读后感(七):感知与思考
相对于有文字的图画书而言,在阅读无字书时,孩子需要通过认真的观察、聆听、思考去理解书中的内容。也正因为这样,阅读时需要更为专注地与书进行对话和交流。这套凯迪克金奖大师绘本系列共有三本:《狐狸夜游记》、《夏天的天空》和《诺亚方舟》,其中除了《狐狸夜游记》是以简单的歌谣贯穿始终外,其它两本都是无字书。
在三本书中,我最喜欢《夏天的天空》(不过在我看来译为《夏季的天空》更为妥贴)。明晰柔和的色彩、自由嬉戏的野鸭、调皮可爱的小狗、变幻无穷的云朵,还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留连忘返的男孩女孩构成了这部极具想象力的作品。故事的开始,男孩女孩在草地上追逐嬉戏,天空中飘浮着洁白的云朵,巨大的鸟群正从他们头顶飞向远方,飞机、降落伞、奔跑的小兔子以及不知名的野花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
彼得.史比尔的绘画作品中有种简单质朴的稚气,他没有用完美的线条去表现细节,而是用粗线条的素描及水彩画结合的方式去表达整体的和谐与统一。这本书的主题在于男孩和女孩坐在草地上安静地观察云朵的过程,它采用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将孩子的想象力和现实世界的物体表达在同一幅画面上,当他们看到飞鸟,满天的云朵都变成形态各异的巨鸟,在天空自由地遨翔。而后,他们仿佛步入一个自然的动物园,大象、骆驼、长颈鹿、狮子在眼前竞相奔跑;当飞机在天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白线,他们想象着勇敢的骑士正在与怪兽展开一场生死恶斗。故事的最后最为有趣,当他们看到满天漂浮着的降落伞和微微浮动的云彩时,画面中的云朵变成一条条张着巨口的大鱼,正在将色彩鲜艳的降落伞吞进口中……
这只是晴朗的夏季中最为普通的一天,男孩和女孩在田野上捉蜻蜓、摘野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云朵的过程,就象是我们每个人曾经经历过的童年一样充满乐趣。作者彼得.史比尔没有用文字去表达这种闲适和惬意,而是用他充满表现力的画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事。
《诺亚方舟》讲述了圣经中故事中诺亚方舟的由来,对于看过电影《2012》的孩子而言,理解这本书是比较容易的。同时,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电影中制造诺亚方舟的原因。这本书依旧沿袭了彼得.史比尔柔和流畅的画风,与《夏天的天空》不同的是,画面中的细节颇多,对于喜爱热闹画面的孩子而言可能更有吸引力一些。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看到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当诺亚试图驱赶动物们上船时,大象用长鼻子调皮地卷住前面大象的尾巴,猩猩在它的鼻子、大腿和肚子上不安分地攀爬,最好玩儿的就是那头倔强的驴子,在诺亚使出浑身的力气拉它离开时还是不肯配合地嗷嗷大叫。动物们在船上的过程就更加有趣了,一群不懂配合的动物令诺亚方舟上的生活妙趣横生:当大象踩着一只小老鼠的尾巴时,它的老鼠朋友对着大象的巨蹄又抠又挠的,希望他能脚下留情放过自己的好朋友;每次诺亚去水池里喂食时,河马、海狮、鸭子、鹅都会争先恐后地冲过来抢食;猫头鹰们总是在白天闭着眼睛睡觉,当夜晚来临时,在黑暗中瞪着一双双圆滚滚的黄眼睛;可怜的诺亚天天和动物们呆在一起,被嘈杂的各种声音扰得不胜其烦……故事的最后,诺亚一家终于和动物们一起等到了新世界的来临,在美丽彩虹的映衬下,插秧犁地,其乐融融,令人憧憬的美好新世界正在形成。尽管这个故事并不真实,但它表达了人们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新世界的向往,让孩子在从诺亚身上学习勤劳、善良的天性的同时,对诺亚方舟的由来产生更为形象的认识。
《狐狸夜游记》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它的画龙点晴之笔在于狐狸从农庄偷走灰鹅鸭子并拿回家后,狐狸一家老小快乐地分享食物的那一刻。我们印象中的狐狸总是偷窃成性奸诈无比,然而在这本书中,却用狐狸与幼子间的舐犊情深淡化了我们对狐狸的痛恨,也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一笔温暖的色调。不过我并不是很喜欢这种黑白与彩色页间隔的表现方式,看的时候总感觉不够尽兴。
总的来说,这是一套故事性不算强,重在感知与思考的绘本。
《夏天的天空》读后感(八):温暖、简单的绘本
《狐狸夜游记》之狐狸应该拥有的晚餐
前不久看过一个微博,说的是在中国人的字典里,“猪”的定义是:“肉供食用、皮可制革、鬃、骨等均为工业原料。”发微博的人认为,仅仅把动物列为对人类有什么作用的定义,这令人寒不胜寒。
其实这也可以说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人在温饱问题上还得不到满足,因此动物在国人的眼中,只是作为可食用、可利用的食物、原料。你能要求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对一只猪体现关爱和慈悲吗?估计在那个人的眼里,猪已经被烹煮成丰富的满汉全席,哪里顾得上其他呢?
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当大部分人都已经脱离了温饱问题后,我们是否该反思,对下一代的教育难道还应该如此吗?对动物的概念,难道还仅仅停留在可不可食,可不可用上吗?或者,我们正需要像《狐狸夜游记》这样温馨生动的儿童彩绘本,那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颗对大自然,对动物而拥有的爱心。
《狐狸夜游记》是以一首古老的童谣作为创作的依据的。在内容上,叙述描绘了一只狐狸,为了让家人拥有一顿丰富的晚餐,而在镇上偷抓了一只鹅和一只鸭,并凭借自己的聪明来逃脱猎人的追捕。色彩上,彩色图与白描图相间,绘画的线条随意却不显凌乱,具有生动而活泼的观感。本书更适合4到8岁的孩子阅读。在和儿子一起分享这本书时,我们都会为狐狸是否会被猎人追捕而捏了一把汗,为他最终顺利逃脱而开心。
作者彼得 史比尔是一位美国的童书作家和插图家,他的作品获得过许多大奖,在阅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大自然,对动植物的热爱,以及一颗纯真的心灵。当狐狸被很多人视为皮草的来源,不断残酷的杀害和剥皮时,我们是不是都应该,读读这样的一本书,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懂得,动物生来并不仅仅是为人类服务,并不仅仅是为了供人类使用。他们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小小的快乐世界,拥有一顿美味的晚餐。
《夏天的天空》之温暖、简单的绘本
你是否有抬起头看看天空的色彩呢?
行走在夏日的天空下的我们,忙忙碌碌于工作,却似乎忘记,我们的头顶上,有这样一片美丽的天空。
但是,现在的大城市里,污秽的空气占据了大气层,我们抬头所能看到的,很多时候不过是灰蒙蒙的阴霾,蓝天白云,变得如此奢侈,以致当真的有一天,头顶这片天,变得格外蓝,当天上的云,格外白时,我们都忘了,真的要抬头看看天了。
彼得 史比尔通过这样一本《夏天的天空》来告诉我们,其实,天空是最美的画板。在上面,有奔驰的骏马、有成群的大象,有喷火的巨龙,有威武的骑士……人们在上面划船,漫步;海洋里的生物们呼啸而过;甚至,还有轰轰作响的蒸汽火车、滑翔飞机、老爷车……
多想,和书中的孩子们一样,躺在绿色如柔软的地毯一般,夏天的风轻轻的吹过发梢,而后,闭着眼睛静静的嗅着泥土的芬芳。睁开眼时,我们可以看到小狗在身边玩耍嬉戏,天上白云朵朵,任人想象。这是多么惬意而幸福的一件事啊。
这是一本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的绘本,作者深厚的绘画功力,通过如此简洁而美妙的图案表达出来。儿子在最初翻开时,有些不屑一顾,也许一本完全没有文字的书,会让他觉得幼稚吧。但是我说:“让我们一起来猜猜这些白云会是什么吧!”于是,我们一同兴致勃勃的去猜测,这些白云到底像什么,然后,再翻到下一页,再看看自己是否猜对了。他为此感到非常开心,甚至将书看了好多遍。
文字有时是想象力的拘绊,当撇开文字,而回归到无字的绘本时,感觉自己的内心,也在悄悄地变得温暖、简单。
《诺亚方舟》之2012年的世界末日?
在“凯迪克金奖大师经典绘本系列”的这三本书中,儿子最喜欢的还是《诺亚方舟》。他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多好多遍,口中一直说:“好喜欢,诺亚在船上养了好多动物和植物啊……”
在他小小的心灵里,还不太理解什么叫“世界末日”,即便我也带他去看了电影《2012》,在他的理解里,只是发生地震,大家都在逃难……至于什么叫做“世界末日”,有点概念上的模糊感。
《诺亚方舟》是描写世界末日的最古老的传说了。在《创世纪》里记载着,上帝为了惩罚罪恶与喜爱战争的人类,用洪水将世界淹没,只留下善良虔诚的诺亚一家,并且为了延续动植物的生存,每样都留下一对。诺亚他们在船上漂流了四十天后,大水退去,整个世界又慢慢恢复美丽和和平,动物和人类又再次的繁衍生殖和居住在地球上。
获得凯迪克金奖的这本《诺亚方舟》,便是以此故事作为蓝本,进行描绘的一本图画书。在儿子看来,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漂亮鲜艳的图案和绘制得非常可爱的动物们,让他爱不释手。在我看来,则有一种格外的震撼与深思,不得不回忆起,在电影《2012》中所发生的一切,不能不回忆起,那十亿欧元一张的船票。
恰好,现在就是2012年,离新的一年还有整整两个月。如电影般可怕的一切,终究可能是不会发生。但是,我们是否都应该清楚的意识到,假如我们一直放任自己去践踏我们的星球,终有一天,世界末日将不是电影,不是神话,不是绘本,而是,真真实实的一切!